乡村环境治理
Ⅰ 针对当前农村环境的现状,你有什么好的治理办法
针对当前农村环境的现状,好的治理办法主要有:
(一)加快结构调整发展农业生产
是农业大市,农业结构调整是一个长期的任务,我们要继续推进“农村五大产业体系”建设,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高产、优质和生态农业,建设一批特色突出的优质农产品专业区、产业带和生产基地,培育开发、引进一批优质粮棉油和名特优瓜菜新品种,搞好示范推广,增强品牌意识,加快品牌认证工作,注重品牌效益,重点发展大蒜、圆葱、食用菌、中药材等特色基地;发展比较优势突出的鲁西黄牛饲养、微山湖渔湖产品等特色产业,培育兖州绿源公司,梁山科隆公司、山东臻嘉食品公司等市场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把特色产品调强,把产品质量调高,把优势产业做大,把销售市场拓宽,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使林牧渔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加快15个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搞好骨干河道治理、病险水库加固、节水示范项目、河道拦蓄工程等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生产大发展。
(二)加大农民收入提高生活水平
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既要大力挖掘农业和农村内部的增收潜力,又要在农业和农村外部寻求增收途径。落实好中央粮食、良种、农机“三补贴”政策,2005年财政用于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资金达到2.4亿元,比上年增长45%。尤其是要管好用好每年4000万元的农业产业化项目贷款贴息资金,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方式进行扶持,大力兴办农副产品精深加工项目,使60%的农户和农产品基地纳入产业化经营体系,建立比较稳定的产销关系。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和民营经济,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的渠道和空间。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引导,实施“农村劳动力培训工程”,力争每年培训农民80万人次,逐步提高农村劳动力工作技能,大幅度增加劳务费收入,保证农民收入有较快增长,生活更加宽裕。
(三)抓好精神文明构建和谐乡村
积极开展文明乡村创建活动,健全完善村规民约,营造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和谐相处的社会环境,加强“八荣八耻”教育,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引导和教育农民遵纪守法、提高修养、崇尚科学、移风易俗,大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积极开展“文明一条街”、“文明小康村”、“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到2010年全市80%的村庄基本达到文明村庄标准。
(四)发展公共事业促进村容整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搞好总体规划和具体部署,坚持规划先行,抓好试点示范,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逐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并非是城乡一样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不仅仅是建设新村庄。要按照城镇建设理念,对照小康村标准,编制新农村建设规划,根据城郊型、富裕型、路带型、工矿型等不同类型,加强分类指导,推进合村并点,结合压煤村庄搬迁,建设多层住宅,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全面实施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和“一池三改”,搞好水电路医学等设施建设,改善农村整体面貌和生产生活条件。
(五)深化农村改革实现管理民主
加强村级班子建设,规范村民自治和村务公开制度。着重解决好违背农民意愿擅自调整土地、违规乱圈滥占耕地、低价反租农民承包地高价转包等损害农民利益的问题,研究探索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长效机制;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推进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探索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长效机制。全面取消农业税,继续实施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建立完善农村养老和社会救济制度,使广大农民安居乐业,共享发展成果。
Ⅱ 农村环境要清洁垃圾治理势必行美丽乡村是我家垃圾治理靠大家
一、农村环境污染情况现状及原因分析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工业向农村的迅速转移,化肥、农药的频繁使用,已严重影响到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主要表现在: 1.生活垃圾污染。突出表现在:(一)农民的环境意识较差,农村生活环境“脏乱差”现象严重,“柴草乱堆、污水乱流、粪土乱丢、垃圾乱倒、杂物乱放、畜禽散养”等问题普遍存在,不仅影响村容村貌,还对水源造成一定的污染。(二)垃圾成分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农村产生的生活垃圾是可以就地化解、循环使用的,现在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得塑料和电子等产品产生的难以降解的废品占比例越来越大。(三)农村成为城市垃圾的转移地。由于农村天地广阔、管理松散,往往成为城市转移生活、建筑垃圾、有毒有害工业、医疗卫生垃圾的选择地。 2.农业面源污染。农村面源污染种类主要有:(1)畜禽粪便污染. (2)农药、化肥的使用加剧环境污染。(3)收获时节农作物秸杆焚烧造成的大气污染。(4)其它影响环境因素高频度耕作种植,采取大水漫灌的不当的灌溉方式,导致土壤有机质减少,局部土壤条件恶化。
Ⅲ 怎样进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是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环保意识。充分利用宣传教育阵地,运用各类媒体大力宣传治理农村环境污染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积极引导广大农民摒弃陈规陋习,培养他们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强化他们的环保意识。
二是完善监管体系,强化落实目标责任。环保部门应不断深入农村,检查督促环保法规的落实情况以及环境监测、监察情况,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执法监督,建立环境报告制度,促进有关部门真正把环境管理和生产管理有机结合;在乡、村、组三级建立乡(镇)长、村主任、组长负责的农村环保责任机制,细化任务,加强检查,确保责任落实;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严格落实问责制,促使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走上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三是加大综合治理,全面开展环境整治。重点抓好水污染治理、饮用水源保护、固体废弃物治理、人畜粪便污染治理和综合利用,对污染和破坏农村环境的违法行为依法查处。全面落实农村环保“以奖促治”政策措施,率先针对重点流域、区域和问题突出地区开展集中整治,着力解决危害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影响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如:清理积存垃圾和其他有碍观瞻的杂物以及污水,重点治理农村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倒乱流、乱种乱养、乱贴乱画等“十乱”现象。
四是设立环治基金,建立环保长效机制。加大对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的资金投入,并建议设立专项基金,重点解决所辖地区污水和生活垃圾的处理。有条件的乡镇应该征收垃圾处理费,设专(兼)职乡村环卫人员,担负一定范围的保洁和环境卫生监督职责。同时,成立专门的农村基层环保管理机构,建立农村环境保护长效机制,从源头上处理好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保护饮用水水源。要积极探索农村保洁有偿收费制度,采取政府投、乡镇帮、村级为主的方式,确保农村环卫整治和保洁工作有经费保障
Ⅳ 如何加快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的美丽乡村建设,提高生态建设水平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基础。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要“建设美丽中国”的概念,其意义非同寻常、极为深远。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的基本单元,要建设美丽中国,首要任务是全面提升农村生态环境,努力把农村打造成环境优美、生态宜居、底蕴深厚、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并积极推动社会物质财富与生态财富共同增长、社会环境质量与农民生活质量同步提高。
一、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优化农村空间布局
规划是龙头、是发展的大纲。要高起点编制镇村布局、生产力布局、水资源、土地利用、农民集中居住区等规划,科学确定城镇规划区、工业生产区、农业发展区、农民居住区和生态保护区,统筹安排城乡建设、基本农田、产业集聚、生活居住、生态保护等空间布局。
一是推进农村工业向园区集中,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要坚持与工业产业规划、本地资源利用和产业优势相结合的原则,高起点、高标准抓好园区规划,加快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完善交通、供水、供电、通讯等配套设施,积极鼓励村集体在工业园区内建造标准厂房,吸引农村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以工业园区集聚建设为抓手,加快发展产业集群,带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提高土地利用集约化水平。
二是推动农业向规模经营集中,促进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步伐,推动农地连片集中,根据农业产业布局规划,整合项目资金,结合土地复垦整理、农田水利建设、农业资源开发,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形成“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的田园化格局。
三是引导农民向社区集中,促进生活空间宜居适度。加强农民集中居住区的基础设施和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吸引农民向设施配套、环境优美、功能齐全的新型社区集中,促进人口集聚、要素集约,让农民享受到一体化的基础设施和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幸福指数。
二、防控农业面源污染,提升农业生态环境
要把农业产业生态化、发展清洁化作为建设美丽乡村的根本举措,积极发展生态农业,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严格防控农业面源污染,改善和提升农业生态环境。
一是控“源”。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大力扩种绿肥与推广应用商品有机肥,实施农药化肥减量工程,着力提高化肥农药利用率。推进农村面源氮磷生态拦截系统工程建设。加快建立农药集中配送体系,实行农药统一配送、统一标识、统一价格及统一差率,杜绝高毒高残留和假冒伪劣农药流入市场,从源头上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二是治“污”。按照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要求,以农业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为切入点,推广种养相结合、循环利用的生态健康种养生产方式。科学合理地制定养殖业发展规划,推进规模化养殖场建设,推广发酵床生态养殖,建立持续、高效、生态平衡的规模化畜禽养殖生产体系。采取粉碎还田、沤肥还田、过腹还田等省工、省时、实用的秸秆还田技术和方法,大力推广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增加土壤肥力,积极开展秸秆饲料、秸秆发电、秸秆造纸、秸秆沼气、秸秆食用菌等多渠道综合利用秸秆试点示范与推广,提高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率。加快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在规划布点村庄建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
三是活“水”。水是生态之基,贯彻落实“人水和谐”理念,建立农村河道定期轮浚机制,实施拆坝建桥,打通断头河浜,改造束水河段和束水建筑物,畅通水系,加快河道轮浚和水系调整步伐,提高河道自然功能。理顺和完善管理体制,加强河道长效管理,提升长效管理水平,实现“清水畅流”。
四是植“绿”。大力推广应用乡土树种、珍贵树种造林,因地制宜把村旁、宅旁、路旁、水旁作为绿化重点,做到见缝插绿、应栽尽栽,加快构建“绿色通道、绿色水廊、绿色基地、绿色村庄”,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村庄绿化格局,构筑绿色生态屏障。
三、创新农庄建设举措,塑造中国美丽乡村
环境就是资源,生态就是资本。要坚持把建设美丽乡村与发展农村旅游业有机结合,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在塑造美丽乡村的过程中,要注重把保护乡村乡野农耕文明和自然原始纯朴之美作为第一追求,创新思路和举措,充分挖掘自身特色和优势,力求特色发展、错位发展,塑造出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重点要做好以下五篇文章:
一是做好“山”的文章。充分利用山区生态资源优势,靠山生财、靠山致富,发展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开发山区休闲旅游农业,建成一批以山村体验、民俗风情、自然景观为特色的山村休闲旅游群落,推出一批精品山村旅游点。
二是做好“水”的文章。将渔业生产与绿色生态、休闲观光、娱乐餐饮、度假购物结合起来,发展赛龙舟民俗水上运动、休闲垂钓中心、水上餐船等休闲乡村旅游项目。注重开发湿地资源,走湿地生态旅游发展之路,打造高质量湿地旅游产品,让游客在观赏到“孤鹜与落霞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原生态美景的同时,了解自然生物知识,增加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使生态旅游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以充分发挥。
三是做好“民居”文章。要注重传承和提升传统民居建筑特色,打造各地建筑风格各异、造型绚丽多姿的特色民居,充分体现浓郁的地域特征和民族文化。要加大古建筑保护修缮力度,让古建筑融入“美丽乡村”,并挖掘其背后的商业价值,整合历史文化资源,开发旅游特色线路,结合农村生态环境及生活文化,发展如介绍民风民俗、品尝农家菜、体验农家生活等具乡土味的观光特色旅游。
四是做好“花果”文章。充分利用大自然赋予的丰富的花卉、林果资源,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在已有的基础上,引入创意农业,对花卉、林果进行资源整合、规模培植、巧妙布置,打造“月月有花、季季有果”的四季花园,形成姹紫嫣红、硕果累累的独特乡村美景。通过发展花卉和蔬果采摘体验项目,让游人漫步其中观花品果,享受从中的美感和乐趣。
五是做好“农耕”文章。依托丰富的农耕文化资源,着力挖掘至今稀存于世的农耕器具、戏曲、民歌(山歌)、耕作传统、民俗风情及各类祭祀活动等资源,发展农耕文化旅游产业,让游客亲身体验扶犁耕作、推磨碾米、踩水车灌农田、制作农家酒、腌制农家菜、住农家屋、吃农家菜、干农家活等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乡村生活。
四、准确把握推进要素,加快美丽乡村建设
建设美丽乡村、把农村打造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好家园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城乡经济社会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让全体农民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笔者认为:
科学合理的规划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前提。建设美丽乡村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要高度重视规划的引领作用,加强统筹推进。结合地理地貌、自然资源、文化积淀、民俗习惯、产业结构、自身特色等,因村制宜开展研究策划,做好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既要注重与周边环境的协调配套,又要塑造村庄自身的特点、特色,还要传承历史民俗文化,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充分彰显农耕文化、秀美特色,让“农村更像农村”,避免“千村一面”。
优化提升农村生态环境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重点。农村生态环境好与否直接关系到美丽乡村的建设程度,因此要把优化提升农村生态环境作为建设美丽乡村的重点,抓紧抓实抓好。首先,要以推进“三个集中”为抓手,不断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其次,要组织实施村庄环境整治工程,加大对自然村庄的改造和提升力度;再次,要积极发展规模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和有机农业,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保证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
创新举措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关键。只有坚持创新举措,建立健全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体制机制,增强内生动力,才能确保美丽乡村建设顺利有序推进。一是创新组织管理体系。美丽乡村建设面广量大、内涵丰富,涉及到各级各部门,必须要建立健全组织协调机制、分工合作机制,加强部门沟通、上下沟通,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二是创新建设投入机制。美丽乡村建设资金投入量大,必须要建立健全以政府为主导、农民为主体、社会广泛参与的美丽乡村建设投入机制。三是创新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积极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创新土地流转机制,加快土地规范有序流转的步伐,实现土地连片集中。四是创新经营体制机制。通过大力发展社区股份合作、土地股份合作、劳务合作、农业专业经济合作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特别是要创新发展合作农场,鼓励其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建立健全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让更多的农民分享建设成果,充分调动各类主体的积极性,合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Ⅳ 如何做好清洁乡村与环境整治发言稿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我的发言题目是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秀美乡村。
自镇党委、政府部署“清洁家园”活动以来,我们**村响应号召,积极行动,把环境整治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将环境治理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在镇党委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在全体村民的努力下,村庄环境卫生得到极大改观,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提高认识,充分发动干群积极参与
环境卫生是一个地方的形象和脸面,也是一个地方发展环境和文明程度的直接体现。我坚信没有不自觉的村民,只有不得力的干部。自镇党委政府部署“清洁家园”活动后,我村迅速召开村组干部会议布置此项工作,明确任务,明确责任。同时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广播、座谈会、张贴清洁家园倡议书等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宣传活动的意义,统一思想,激发调动干群的积极性,把清洁家园美化环境活动当作大事、硬事,更当作好事、实事、惠民心的事来做,齐心协力,共建美好家园。为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统筹安排,扎实推进环境卫生整治
根据我们村实际情况,在与群众广泛商讨的基础上,我们明确了工作思路,确定了工作重点。 一是组织群众,对村组道路和房前屋后的垃圾进行清理,同时筹集资金三万元,兴建了6个垃圾填埋场,建立了村里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理运行机制,为以后的垃圾处理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二是投入资金一万元,因地制宜的清理污水垃圾沟渠2000米,在净化了沟渠水质环境的同时,为以后的水利灌溉做了一定的准备。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桂西沟污染问题,我村计划聘请专人对桂西沟进行管理,坚持责任到岗,任务到人。
三.破解难题,建立环境整治长效机制
环境卫生不是形象工程,开展“清洁家园”活动的目的在于切实改善农村环境,必须建立长效机制,做到全民参与。为了保障此次清洁家园活动的长效性,我们探索建立了一套环境整治的长效机制。由群众每户每年出资50元作为经费,村委会出面聘请了2名保洁员,签订合同,每三天清理垃圾一次。同时严格考核,由村委会每周检查考核,落实巩固清洁家园的成果。群众是做好农村保洁工作的主体,下阶段,我们将继续做好宣传工作。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宣传和普及农村环境保护知识,使之家喻户晓,人人参与,达到用思想指导行动,用行动改变习惯的目的。同时,继续完善长效保洁机制,制定村级考核办法,做到责任明确、有章可循,力争我村人居环境再上新台阶!
谢谢!
Ⅵ 农村环境整治三要三不要的整治要是指什么
一、要坚定信心不要怕艰难困苦
信心比黄金还珍贵,农村环境卫生由于长期的管理缺失,意识缺乏,资金缺少,前几年,基本上处于一片混乱,无人问津,视而不见的状态。2013年底,五团镇是城步县唯一一个“全市环境卫生十差乡镇”,河流中漂浮物成堆,街道上白色垃圾成片,村庄里到处都是垃圾小山包,不少的村一、二十年的垃圾都堆在眼皮底下,没有进行过任何清理和处理,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其任务之重不言而喻,其难度之大亦可想而知。加之环境卫生上午搞好了不等于下午就搞好了,今天搞好了也不等于明天就搞好了,是一项时时得抓、天天得抓的工作,是一项松懈不得、松一篙则会退千寻的工作。面对这样的大事、难事,该镇党政班子成员毫不动摇,团结一心,自2013年底到2014年初,该镇连续七次召开党政班子成员会议,专题研究部署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终于统一了思想,形成了共识,树立了信心,迅速拉开了五团镇环境卫生大整治的序幕。
二、要舍得投入不要怕经费短缺
2014年至今,五团镇政府已投资70余万元用于环境卫生的整治,修建了全县第一个垃圾焚烧炉,租赁了垃圾填埋场,在集镇范围和重点区域安装果皮垃圾箱120余个,并购置了专用垃圾运输车和洒水车,同时聘请7名环卫工人负责集镇街道、江头司街道、农贸市场、五团河道、政府机关等地的全天候清扫与保洁,仅2014年,就支付环卫工人工资近10万元。全镇16个村(居)投资100余万元,目前已修建垃圾池110余个,安装垃圾箱180余个,聘请村卫生保洁员70余名,保洁员人数少的也有3个左右,多的达6-8人,如木瓜村有8个,江头司村、腾坪村都有6个。目前的财政形势,乡镇和村级的工作经费都是十分短缺和相当困难的,面对环卫工作如此大的投入,确实压力很大甚至难以支撑,但该镇党委、政府坚信车道山前必有路,千金散尽还复来,有钱得做,没有钱也得做!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相信有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乡镇政府不会经费短缺,村支两委也停不了摆。
三、要注重宣传不要怕陈规陋习
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政府是主导,群众是主体。但目前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才刚刚起步,广大群众长期以来养成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不可能一朝一夕就完全改变过来,比如随手丢垃圾,随地吐痰,重自家卫生而轻周边环境,靠临时突击而非自愿坚持,更有甚者,认为是帮政府搞卫生,认为卫生应该由政府来搞,如此种种,不一而足。这些陈规陋习,归根结底还得靠宣传教育来解决。目前,该镇已在马路沿线、村庄要口安装大型永久性环卫宣传牌10余块,安装小型铁皮宣传牌60余块,刷制墙体宣传标语80余条,张贴宣传横幅、标语1000余条,基本上做到了环卫宣传标语处处可以碰到,时时映入眼帘。2014年,该镇还结合综治民调工作,就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逐村召开了恳谈会,印发倡议宣传单3000余份,发放相关的知识读物2000余册,切实强化了群众的爱卫意识,有效提高了群众创卫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今年5月份,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了文明卫生家庭的评比,共评选出文明卫生家庭100户,每户奖励200元并予以挂牌。在此基础上,该镇还在学校开设了环卫知识课,启动了“小手拉大手”活动,并要求各村(居)每年至少组织村组干部、党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进行义务清扫垃圾两次以上,如该镇的木瓜村,2014年至今,已组织了五次义务清扫,效果很好。人是可以改变的,卫生习惯是可以养成的,通过这一年多时间的齐抓共管,广大群众随地吐痰、随手丢垃圾的明显少了,特别是随意往河里倒垃圾的基本上没有了,确实有改变、有进步。该镇相信在环卫宣传教育上,只要做到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定能逐步在全社会形成人人讲卫生、个个爱清洁的良好风气。
Ⅶ 环境整治可以促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吗
据报道,日前农村部部长表示,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报告提出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任务,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
这既是国家整体战略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在农村的具体体现,良好的人居环境是广大农民的殷切期盼,保护好绿水青山和田园风光,留住独特的乡土味道和乡村风貌,是乡村振兴的当务之急。
未来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扎实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发展新格局。
文章来源:央广网
Ⅷ 政府在治理当前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存在哪些问题
问题很多,简要的描述一下吧。
部分农村污染类型多样、影响面大,极易造成土壤、水体二次污染。污染下乡的垃圾,既有生活垃圾,也有工业垃圾、建筑垃圾。这不仅极易造成河流、土壤、地下水污染,也极大地增加了癌症等疾病的发病风险。
近年来,我国大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然而,多地基层干部反映,与城市治污相比,农村环保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城乡二元、监管力量单薄、环保规划滞后、治污投入欠账大等问题,稀释综合整治成效,使农村垃圾围村易发。
首先,污染下乡不分昼夜、明排暗倒防不胜防,而且违法成本低,执法成本高,投诉成功概率小。环境违法行为很难取证。
其次,农村环保治理非常薄弱难成合力。一方面,环保治理的城乡二元结构客观存在。另一方面,农村环保“九龙治水”,难以形成监管合力。垃圾下乡治理比较滞后,仅就农村生活垃圾而言,牵头治理部门有的是住建局,有的是环保局,有的是农业局,有的是城管局,有的则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不清,力度不足。
最后,农村环保设备闲置现象突出,运转困难。近些年来,由于经费紧缺,垃圾清运车停在乡镇政府大院里成了摆设,偶尔搞卫生大扫除时才会用。部分地区由于缺乏专业清洁力量,垃圾装进垃圾箱容易掏出来难,部分农村群众仍将垃圾倾倒在房前屋后的坑塘和河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