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河治理
1. 陕西渭河流域综合治理生态为什么会红利显现
据了解,近年来陕西省渭河流域综合治理和生态保护成效明显。截至2019年底,陕西省渭河流专域综合治理属已累计完成投资215亿元,新建和加固堤防630公里,建成支流入渭口交通桥54座,退建加固渭河下游南山支流堤防103公里,建成5个支流蓄滞洪区和3个支流防倒灌工程,出境断面水质稳定在Ⅳ类。环保除垢剂十分重要,除垢找谁?
座谈会上,与会专家重点从渭河流域暨渭河生态区水资源节约开发利用、生态保护修复、生态区空间管控、水土保持、渭河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进行了研讨,并就陕西省渭河流域暨生态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出具体建议。环保除垢剂十分重要,除垢剂找谁?
下一步,陕西省将继续深化河长制和湖长制,建立协调解决跨区域重大问题机制,组建科技创新联盟,推进水生态修复保护和水资源节约利用工作。
2. 民间故事有哪些
一、联诗奇事明朝末年,广东一带天降大雪,一日,某县一县令、一财主和一秀才聚在一起饮酒,边喝边看雪,好不惬意。酒酣耳热之际,秀才诗兴上来了,一边喝一边对着无边飞雪脱口吟诵:“大雪纷纷坠地。”县令看秀才出手了,自己也是举人出身,如何落下?忙不迭接道:“都是皇家瑞气。”看县老爷、秀才都吟起诗来,财主不淡定了,咋三人中就显得我没文化?挤破脑袋咱也得吟啊,半天憋出一句:“再下三年何妨!”
县令也是闲,孩子也是真聪明。不愧是后来学富五车,有明一代三才子之一。
类似这类奇异有趣的故事还有很多,不一一列举了。
3. 渭河治理要怎样才行之有效
1.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治理是一项根本途径
渭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具体反映是严重的水土流失。由于水土流失不仅造成土地资源破坏、生态平衡失调、农业生态环境恶化,而且导致渭河下游严重淤积、洪涝灾害频繁发生,形成了集中大范围的贫困地区,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因此,要从根本上改善生态环境,只有以小流域为治理基础,在千万条小流域范围内,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与蓄水保土耕作措施紧密结合配套,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各种措施互相依存,互为补充,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综合防护体系,就地就近拦蓄降水,铲除洪水之源,从根本上遏制水土流失。流域内水文状况改善了,泥沙得到控制或最大限度减少了,河流生态系统与水文状况才能从根本上得到好转,生态环境才能逐步得到改善。
2.人工培育与自然修复相结合
加大和恢复植被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实施的退耕还林、人工造林种草,对遏制水土流失和改善生态环境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渭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大,范围广,完全依靠人工措施,很难做到短期内的有效遏制,更难以实现规模性治理。而实施生态修复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发挥大自然繁衍生息能力,加速林草植被的恢复和生态系统的顺向演替进程,其单位治理费用低,劳力投入较少,而且生态效益十分可观。因此,在治理思路上要树立全面生态观念,一方面建立起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措施控制体系,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合理布局,综合应用,加快治理步伐和生态系统的改善。在治理过程中,要针对一个地区、一条流域水土资源实际,根据人们的需要,合理划分生产用地和生态用地,将工作重点和资金的投入放到生产用地的改造和生产力的提高上;生态用地的治理应发挥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的双重作用,遵循自然规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最终实现生态环境的全面改善。
3.工程措施相配套,建立科学完整的综合防护体系
林草措施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手段,它与工程措施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林草措施为工程措施提供了良好的运行条件,同时工程措施也为林草措施的运行提供了保证。多年来的水保治理实践表明,离开工程搞林草措施,林草生长所需的水分得不到保证,不但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而且植物正常生长发育也会受到较大的影响;同样,离开林草搞工程,大量的泥沙淤积使工程寿命大大缩短,甚至还会存在因泥沙无限而工程容量有限,造成洪水摧毁水利工程的恶化现象。只有林草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从上游到下游、从坡面到沟道,因地制宜,合理配置治理框架,各种措施互相依存,互为补充,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综合防御体系,才能大幅度减少入渭泥沙。在渭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中,则应根据不同地型地貌特征,以小流域为单位,按照梁峁坡、沟谷坡、沟道三个地貌单元,配置各自适宜的水保治理措施。梁峁坡多为坡耕地,除缓坡修筑梯田外,其余坡面可推行等高灌木带、林草间作及保土耕作措施等;沟谷坡侵蚀破碎,坡度在25°以上,实行退耕还林(草),发展以灌木为主的水土保持林;沟道以支毛沟为主,大力发展坝系工程建设,做到支毛沟小坝与骨干坝有机结合;另外,还应在渭河一、二级支流上部署小型水库、河道整治等工程,治标与治本同步进行,形成节节拦蓄降水,层层开发利用的良好布局,逐步建立起科学完善的综合防御体系。
4.治理与开发相结合,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渭河流域生态环境建设的目的是要获得更大的生态效益,为西部发展创造一个比较好的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但是,生态环境要搞好,加大投入只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是要调动广大群众和社会力量参与的积极性。在治理过程中,如若一味强调长远的生态效益,而忽视群众的近期利益,那么,群众和社会参与的积极性就会大打折扣,治理成果也难以巩固。因此,在渭河流域生态环境建设中,客观生态效益必须与群众的微观经济效益紧密结合起来,以市场为导向,结合重点治理工程建设和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因地制宜,发挥资源优势,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实行综合开发利用。在注重生态效益的同时,要适当发展具有特色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以市场连接企业,以企业连接生产基地和农户,逐步形成规模化治理,区域化开发,集约化经营,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产业化发展的格局。通过综合治理开发,不断开拓自然资源的利用空间,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的生态农业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长远与近期、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最终实现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全面发展的良好格局。
5.加大科技含量,积极推广水土保持科技成果
生态环境建设涉及农、林、水、牧各个方面,是一项科学性较强的系统工程。在治理中,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注重理论与实践、科技与生产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先导作用,引进先进理念,学习先进经验,推广先进技术,转化科技成果,开展科普教育,不断提高治理水平。陕西是一个科技大省,具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和丰富的人才资源,多年来,各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及地方水保科技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潜心研究,从中总结了一大批具有实际价值的科技成果。其中,许多科技成果先后在实践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推广和应用,已成为水保综合治理的动力和保障。渭河流域生态环境建设亦应跳出传统的治理模式,增加科技含量,将目前一些行之有效的治理技术成果,如等高灌木带、柠条植苗造林、坡耕地治理技术及一些先进的施工经验、工程材料、测试方法和工程管理技术,逐步在治理中加以推广和应用,提高治理水平,走科技发展之路。
6.建管并重,确保治理成果长期发挥效益
生态环境建设实施多年来,由于重建设轻管护,人为破坏严重,导致边治理边破坏,甚至一方治理多方破坏的现象普遍发生,大大抵消了治理效果。因此,渭河流域生态环境建设必须坚持建管结合、建管并重,把管护和建设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重视自然资源和治理成果的管护。首先,抓好流域区内现有林草的保护,实施封山育林、封山绿化、封山育草,这是管护工作最重要的一项,也是水土流失区恢复植被的有效途径;其次,保护好现有梯田、淤地坝、治沟骨干工程、小型水库等工程设施。尤其对已成工程,应及时移交当地政府部门,制订规章制度,加强管理,确保各项工程正常运行;其次,依法保护生态环境,制止新的资源破坏。随着经济建设快速发展,一些基本建设单位乱垦乱伐、乱挖乱采的现象十分严重。因此,要特别注意在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发展的同时,运用法律手段,坚决防止新的水土流失的发生。同时,深入贯彻落实《水法》、《水保法》、《森林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加大监督力度,进一步提高社会各界的环保意识,依法保护生态环境。
4. 渭河治理是任留乡周华村村民关心的问题,十年来渭河吞掉了我们千亩土地,群众拉沙成风,治渭办拿钱放车,
建议尽快向相关区县或市部门反映该问题,土地是咱老百姓的命,相信政府会给解决的,如果不解决也会给个合理解释的。
5. 陕西渭河治理工程开工没
陕西省渭河流域综合治理
五年规划(2008年—2012年)情况介绍
2007年10月,省政府安排编制《陕西省渭河流域综合治理五年规划(2008年—2012年)》,通过近一年的努力,并历经多次讨论和研究。今年8月25日,规划得以省政府批复,并下发给各有关单位,要求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为了将渭河治理五年规划中涉及我局的事情做好,现将规划的主要内容作如下汇报,以供探讨和研究。
一、规划编制的背景
为了谋划好我省未来五年的发展,把建设西部强省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2007年6月起,由省长、副省长牵头,对事关我省全局九个方面的重大课题进行了调研。在此基础上,省政府于9月26日召开重大调研课题研讨会,进行了深入研讨和交流,在一些事关未来发展的重大问题上形成了共识,同时确定尽快将调研成果转化为具体的项目、方案、规划和政策措施付诸实施。渭河治理问题是其中调研的课题之一,并在洪峰副省长牵头调研的“好的发展若干重大举措研究报告”提出了明确的解决措施。要求按照提出用10年时间使渭河水质和流域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的目标要求,依据《渭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和《陕西省水污染防治规划》等相关规划,突出重点,分布实施已有的治理方案,制定渭河五年规划。另外,《渭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于2005年12月经国务院批复后,由于国家投资力度不够,规划中的项目实施缓慢,在规划期限内难以实现制定的目标。但渭河的治理又刻不容缓,为此省委省政府决定对于规划中涉及我省的主要建设项目,编制计划,筹集资金,尽快实施。
二、规划编制的过程
2007年10月省政府下发了关于落实省政府重大调研课题研讨会确定事项的通知,要求省水利厅牵头,制定渭河治理五年规划。按照省水利厅安排,我局负责组织编制渭河五年治理规划。接到任务后,我局组织专门班子,迅速开展规划编制工作,于2007 11月1日完成规划编制纲要,并通过省水利厅评审。随后,按纲要内容,收集资料,完成《规划》初稿编制工作。11月13日省厅对规划初稿进行了评审,提出了修改意见。11月21日,完成规划修改工作,并将规划报告报送省林业厅、环保局、建设厅、发改委,征求各厅局意见。12月3日,按照各厅局意见,完成修改完成工作,并将规划成果上报省政府。2008年4月8日,省政府召开第八次常务会议,审查并原则通过渭河治理五年规划。并安排由省环保局组织各有关单位对规划报告做进一步修改完善后,上报省政府批复。5月15日我局按照有关意见完成了规划中水利项目的修改工作,并对规划成果进行了评审;5月20日,省环保局组织召开了规划成果协调会议,5月28日省政府召开会议,对渭河治理5年规划修改成果进行了讨论和研究;6月17日,省政府又组织会议对渭河五年规划成果进行了复审,随后进行修改。7月省环保局将修改后规划正式成果会签各有关单位后,上报省政府。整个规划编制过程中,我局对规划报告先后进行了两次集中讨论,省厅对规划报告进行了两次评审,省政府召开四次会议对规划报告进行讨论、研究、评审。2008年8月25日,省政府批复了渭河治理五年规划,并将规划报告转发沿渭各市及省级工作部门和直属机构,要求结合各自实际,认真贯彻执行。至此,渭河治理五年规划编制工作全部结束,规划的批复为渭河今后五年的治理提供了依据,明确了方向。
三、规划的主要内容
1.规划水平年:五年规划的现状年为2007年,规划水平年为2012年。
2.规划范围:规划将范围限定为渭河流域陕西省关中地区,包含了渭河流域在关中地区涉及的全部52个县、市、区和不在渭河流域的宝鸡市凤县及渭南市的韩城市,共54个县、市、区。
渭河支流北洛河流域涉及的榆林市、延安市的9个县,部分污染治理项目已纳入《黄河中上游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06—2010年)》。其河道综合治理也应纳入两市的相关规划,统一安排
3.治理目标
规划提出了6个方面的治理目标:
(1)渭河水质得到改善
以工程治污和淘汰关停污染企业等措施,削减渭河污染负荷,改善渭河水质。到2012年,在削减新增量的前提下,使渭河主要污染物COD排放量在2007年27.3万吨的基础上削减15%以上,控制在23.2万吨以内。突出重点支流的污染治理,以支流水质改善带动干流水质的改善。到2012年,渭河干流消灭黑臭现象;在引汉济渭工程完成、有生态基流保障的前提下,渭河干流消灭劣Ⅴ类水。城市饮用水水源区水质达到或保持Ⅱ~Ⅲ类水质目标要求。建成水污染监控体系,形成水质监管和应急处置的快速反应能力。
(2)节水型社会建设初见成效
大中型灌区农业亩均灌溉用水量较现在减少20立方米—40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在2006年84立方米基础上降低30%,城镇生活用水标准降低10%。初步实现行业节水的较高目标,使节水型社会建设初见成效。
(3)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推进水土流失防治、河道生态环境建设、森林生态系统的修复与保护工程建设,使渭河流域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初步建立起以南北两山为屏障、以渭河绿色走廊与主干道路为骨架,以河滨公园、沿河湿地和城市森林为主体的渭河流域整体生态系统框架,实现人水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将渭河建设成为生态型河流,使渭河中下游成为关中经济区的绿色长廊。流域内国家级重要湿地得到有效恢复,90%的自然湿地得到有效保护,晋升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1个,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2.6%。
(4)河道防洪能力得到提高
完善渭河防洪减淤工程体系,建设和加固渭河干流堤防,使宝鸡市区和咸阳市区左岸防洪标准达到百年一遇;咸阳市区右岸陇海铁路桥以下堤防达到百年一遇防洪标准;西安市区段堤防达到百年一遇防洪标准;渭河下游重点堤防渭南市临渭区、华县、大荔段达到或基本达到国家批准的五十年一遇防洪标准;三门峡库区返迁移民防洪保安工程达到批准的设防标准;加大南山支流治理力度,完成尤河、赤水河、罗纹河、石堤河、罗夫河、柳叶河等支流的治理工程,使经过治理的支流河段达到国家批准的防洪标准。
(5)重点水源工程建设全面推进
力争四年内建成“引红济石”工程,为关中地区跨流域调水0.94亿立方米,缓解生产生活用水紧缺矛盾;“引汉济渭”工程力争2009年正式开工,2012年建成三河口水库以下工程,为关中地区从汉江支流子午河自流调水5亿立方米,初步解决渭河中下游地区用水紧张局面,并尽快建成三河口水库以上工程。整体工程建成后,可从汉江流域给渭河流域调水15亿立方米。同时,加快黑河亭口水库、李家河水库前期工作进度,争取尽快开工建设。
(6)产业结构得到优化
压缩高污染行业的规模,大力发展科技型、环保型、节水型、低耗能产业;创新发展模式,利用关中地区的科技优势进行废物综合利用和中水回用技术开发,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促进渭河流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逐步摸索出一条科技含量高、既节能又环保的经济发展之路。规划期内,渭河流域不再新上造纸、果汁、化工、印染、电镀、淀粉等高污染项目,现有造纸企业总规模再压缩10%以上。
4. 治理任务及主要工程
今后五年渭河流域要完成的主要目标任务和重点工程项目如下:
(1)治理渭河污染,改善渭河水质
一是建设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工程。2010年前,渭河流域54个县区的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要全部建成投运。西安市、宝鸡市、咸阳市的城市污水处理率不低于80%,其他地区的城市污水处理率不低于70%。新建的污水处理厂要达到一级排放标准,并逐步配套建设除磷、脱氮设施;宝鸡市、咸阳市、渭南市的中水利用率要达到20%以上;西安市的中水利用率要达到30%以上。
二是开展工业污染综合治理工程。对渭河流域现存的81家造纸企业,视其排污治理情况再淘汰10家以上,削减生产能力约30万吨。规划期内要完成129个工业污染治理工程。
三是进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工程。规划期内完成46个农业治理和生态保护工程项目。
四是进行重点支流治理工程。规划期内要抓好小韦河、皂河(含太平河)、新河、涝河、灞河、漆水河、泾河、沣河、尤河、北洛河等10条支流的污染治理和水质控制,以支流水质的改善带动干流水质的改善。
五是建设城市饮用水源保护工程。一是各地要编制本行政区域内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二是要加强水源地保护区的污染防治,合理进行工业布局,有效控制工业污染源对饮用水源水质的影响。三是建立健全水源地监测体系,编制饮用水源保护区突发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四是加大饮用水源保护资金投入,用于饮用水源地的规划建设、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
六是加强水污染监测体系建设及管理能力建设。规划期内,建成省、市、县网络监控平台与渭河干支流水质自动监测站、排污单位污水排放自动监控装置相互联网的渭河流域污染监控体系,实现对渭河干支流水质和重点排污单位的实时监控。同时,加强流域各市、县监测站能力达标建设和水质应急监测能力建设,配备必要的应急监测仪器设备,提高处置突发水质污染事件的能力。
(2)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建设节水型社会
一是开展农业节水工程。到2012年,农业亩均灌溉用水量比现状减少20立方米—40立方米。年节约灌溉用水约1.20亿立方米。渭河流域大中小纯井灌区共新增节水面积161万亩。
二是开展工业节水工程。今后五年规划在火电、纺织、造纸等七大行业实施重点节水工程。每年节水2.27亿立方米。
三是开展城市节水工程。规划安排城市供水管网改造、推广使用再生水、节水器具标准化等节水措施,力争三年内完成老城区中运行超过50年以上的严重老化和漏损供水管网的改造工程,逐步推广城区雨水利用示范工程。每年可节水0.68亿立方米,
四是加强水量监测能力建设。规划在现有水文监测站网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渭河流域水资源监测体系,安排地表水、地下水资源监测体系和水资源监测信息系统建设项目。
(3)加快实施渭河流域生态工程建设,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绿色生态渭河
今后五年,要重点加快渭河流域水保生态工程、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工程、渭河河道绿色生态工程的建设进程。将渭河建设成为生态型河流,其排洪灌溉、气候调节、景观休闲等功能得到初步恢复和完善,使渭河中下游河段成为关中经济区一道靓丽的绿色生态走廊。
一是建设以沟道坝系建设为主的水保生态工程。规划布设20个沟道坝系工程;布设陕西省渭河流域预防保护区3处,分别为国家级子午岭森林保护区,国家级六盘山森林保护区和省级秦岭、关山森林保护区。建立1个国家级渭南市监督管理示范区;建设2个省级预防保护示范区;在关中平原城市区布设2个省级城市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示范区;布设水土保持监督区2处,分别为国家级晋陕豫接壤地区和省级渭北黑腰带区;安排建设国家级重点监督区监测分站1个(潼关县),5个市级监测分站(咸阳市、铜川市、宝鸡市、西安市和渭南市)。结合沟道坝系配置结果,建设以小流域监测为主的监测点37个,初步形成覆盖我省渭河流域的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体系。
二是开展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工程。主要是建设秦岭北麓水源涵养林带;建设“北山”南坡经济及水土保持林带;建设渭河沿岸护堤及景观林带;建设主干道路沿线绿色长廊。
三是进行渭河河道绿色生态建设。规划期内,渭河中下游干流及主要支流河道范围安排城市段河流生态治理和河道绿色生态长廊及水文化建设。
(4)提高渭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防洪能力。
规划期内防洪项目的任务是按照《渭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内容对应确定的,按照国务院批复意见,近期要把渭河下游防洪减淤作为治理重点。在河道防洪工程项目中,渭河中下游项目主要按照水利部已审查通过并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渭河下游防洪近期可研》、《渭河移民防保近期可研》和《渭河中游防洪工程可研》三个项目成果提出具体安排意见。工程实施后,基本完成《渭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中的主要河道防洪项目,使渭河中下游重点堤防达到国家批准的防洪标准。
(5)加快重点水源工程建设
渭河流域水资源短缺,用水十分紧张,必须加快重点水源工程建设,保证经济发展对水的合理需求,归还河道生态流量。规划期内重点安排推进“引汉济渭”调水工程的前期工作,力争2009年开工建设,2012年建成通水;续建引红济石调水工程,力争2011年建成通水;加快亭口水库、李家河水库前期工作步伐,力争2010年前开工建设。
(6)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节能减排。
加快推进落后产能企业的关停并转和改造,对3.4万吨以下化学和半化学制浆造纸企业、2万吨以下废纸造纸企业、不造纸只售浆的爆破制浆企业予以淘汰关闭。加快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和污染减排,鼓励电力、化工等企业积极使用中水,提高节能节水水平,构建安全、清洁型资源开发产业体系,支持向技术含量高、清洁节约型大型企业发展,促进规模集聚、技术提升、布局优化,实现渭河流域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
5.规划投资情况
规划估算总投资为133.87亿元(不含重点水源工程项目投资81.56亿元)。在各类项目投资中,水污染防治及保护项目投资70.297亿元,占总投资的52.52%;节水及水资源管理项目投资30.18亿元,占总投资的22.54%;流域生态建设工程项目投资18.85亿元,占总投资的14.08%;防洪项目投资14.54亿元,占总投资的10.86%。
6.保障措施
规划共提出了8项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统一领导,明确目标职责。明确提出沿渭各级政府是渭河治理的责任主体,须设立相应机构,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全力推进规划项目的实施。
二是拓宽投资渠道,积极筹措资金。明确提出了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为主、公众参与的原则,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资机制。
三是明确治理思路,严格项目管理。明确要求按照项目建设程序进行项目建设。
四是创新管理机制,提高治理效益。明确要求进一步理顺和完善水价体制。加快完成水价“三步走”改革方案,启动实行“两部制水价制度”。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优质优价、公平负担”的原则,完善水价形成机制,发挥价格杠杆宏观调控作用,提高节水效益。推进农业用水计量收费,完善农业水费计收办法,推行到农户的终端水价。
按照《水法》规定,依法征收水资源费。已经征收水资源费的,应做到足额征收。还未征收水资源费的地区,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逐步实施。
五是健全节水制度,落实节水措施(原文)。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关键是体制和制度保障。应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进一步发挥省渭河流域管理局的统筹协调管理职能,以各市、县水资源管理部门为依托,建立统一的渭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体系。加强流域行政区域内的水资源综合管理,严格按照《黄河水量调度条例》要求,认真贯彻实施《陕西省渭河水量调度办法》,加强取用水的管理,逐步增加渭河河道生态流量,确保渭河不断流。健全水功能区管理制度,完善入河排污口、取用水户退排水的监督管理。
建立健全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用水管理制度。建立省、市、县三级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全面实行定额用水,促进计划用水,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实行市(区)用水指标制度,对于耗水已达到或超过用水指标的市(区),不再审批新的取用渭河水资源的工程。
加强以水权为核心的水资源制度建设,严格取水许可管理,推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加强对地下水资源的监管,全面实施水资源有偿转让制度,引导水资源向节约、高效领域配置。
采取强制节水措施。根据审批的年度用水计划,搞好取水口用水的监督管理,控制用水总量。同时,要限制高耗水项目和产业发展。各地在申请新建及改扩建取水工程时,必须进行水资源论证并经审批,未进行水资源论证或水资源论证未经过审查的不得开工建设;获准建设的工程要严格按照主体工程与节水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的要求进行建设;已建取水工程必须做到“四到位”,即用水计划到位、节水目标到位、节水措施到位、管理制度到位。
建立节水激励机制。将节水与用水户的经济利益紧密结合起来,发挥水价对节约用水的经济杠杆调节作用;研究建立水市场、允许节约水量水权的转让;允许农户自建、自管节水工程,并在税费上给予优惠等。
六是加强科学研究,促进渭河治理。积极实施“科技治渭”战略,坚持“围绕中心,重点示范,创新机制,搭建平台”的原则,认真落实环境保护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决策机制,积极开展流域相关领域战略研究。以解决突出流域问题为重点,力争在理论和实践都有创新和突破。
加强潼关高程控制与三门峡水库运行方式、渭河下游冲淤演变规律与河道治理、渭河污染物总量控制、旱作农业生产技术模式等关键问题研究。深入开展渭河流域水资源演变形势分析、渭河流域区域地表水和地下水转换关系、水土保持对减少入渭泥沙作用、渭河健康生命指标体系等重要基础性课题的研究,使渭河流域综合治理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加强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横向协作,联合攻关,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思路和新方法,解决渭河治理工作遇到的技术困难和问题。加强国内、国际的科技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先进适用的治理、管理技术和经验。建立渭河治理的专家决策咨询机制,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研究课题要结合实际,既要着眼当前,又要放眼长远,做到研究目标明确,研究成果可行,并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试点及示范工程的推广。
七是加强能力建设,严格行政执法(原文)。渭河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具有系统性、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必须将其纳入法制轨道,依法保障渭河流域综合治理的顺利实施。要着力推进渭河流域五大建设工程。一是推进水质监测标准化建设,按照建体系、保重点、建网络的原则,编制流域水质监测标准化建设规划,筹集资金,分级建设;二是努力推进行政监督管理的标准化建设,省、市相关部门要加快推进以“数字渭河”为核心的能力建设,实现省、市两级管理信息化、视频化、实时化和电子政务化。三是加强渭河流域政策法制建设,实现依法管理;四是着力推进渭河流域文化建设,坚持面向社会,多层次、大范围、有重点地推进环境宣传工作,促进公众参与,提高全社会保护渭河意识。五是严格流域行政执法体系建设,强化行政主管部门执法主体的地位和责任,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严格落实对于长期违法排放和严重危害渭河水环境的行为和人员的惩处。
八是加强监督检查,落实责任追究(原文)。各地、各部门要认真落实规划要求,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保障规划的顺利实施。要将渭河治理工作完成情况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制订具体的评价考核实施办法,作为政府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和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沿渭五市一区政府(管委会)和省环保、发展改革、财政、建设、水利、林业等部门要将落实规划情况于每年年底前专题报告省政府,省政府将对此项工作进展和完成情况及时予以通报。
四,规划中涉及我局的项目情况
1.涉及我局的项目
规划中涉及我局的项目有:水资源管理与监测能力建设、渭河沿岸护堤及景观林带建设、渭河河道绿色生态建设和渭河流域中下游地区防洪能力建设等四类项目。主要项目情况是:
(1)水资源管理与监测能力建设。主要建设任务地表水资源监测体系建设、地下水资源监测体系建设和水资源监测信息系统建设等。
(2)渭河沿岸护堤及景观林带建设。主要建设任务是今后五年,重点在西咸段渭河干、支流两侧河堤外营建宽不少于200米的生态景观林带,其他河段营造宽不少于50米的护岸林、防浪林和行道林带。
(3)渭河河道绿色生态建设。主要任务:一是城市段河流生态治理。主要规划项目有宝鸡市、咸阳市、西安市、渭南市等城市段河道生态景观工程;眉县、武功县、周至县等渭河县城段的滨河绿地公园。二是河道绿色生态长廊及水文化建设。规划的主要工程措施包括堤防绿化美化、沿河林带管护及观赏道路完善、河道清障整治河道环境、花园式河道工程建设,水生态及水文化建设等。重点完成渭河干流和主要支流的堤防、河道工程绿化美化、沿河林带管护及观赏道路和渭河水文化博览园等景观工程。
堤防绿化美化工程范围包括渭河中下游干支流河道两岸的堤防工程,安排堤肩种植行道林,堤坡植草皮等措施;城市河段按生态景观的要求配置生物措施。
花园式河道工程建设指对渭河下游河道中的整治工程进行绿化美化,依托现有工程建设休闲景观小品。
沿河林带管护及观赏道路完善工程主要是结合河道护岸林带建设,新建渭河两岸无堤段的管护及观赏道路,与现有的渭河堤顶道路连成一体,修通断头路,打造便捷的渭河工程管理、休闲观赏交通体系。
水文化及水生态建设项目包括渭河水文化博览园、泾渭分明景区、遇仙河口桥上桥渭河淤积标志点、三河汇流区及泾渭汇流区观测台、渭河口滨水生态工程等。
(4)渭河流域中下游地区防洪能力建设。主要任务:
一是渭河干流下游段以堤防培厚加固、河道整治为重点,提高防洪能力。培厚大堤58.88公里,按标准完成堤顶硬化、堤身绿化、美化、防浪林、生态林建设。加固堤段115.04公里,其中淤背固堤39.68公里。续建河道整治工程12处,坝垛76座,长6.53公里,加高加固河道整治工程10处,坝垛57座,长4.95公里,新建防汛道路3处,长2.0公里,硬化联坝路10.18公里。修建北洛河护岸1km,新建工程防汛道路11公里,新建移民区防汛撤退路4.08公里,新建排水站1座。
二是渭河干流中游以重要城市城区段防洪为重点,进行堤防工程建设。规划安排渭河中游干流宝鸡市、咸阳市、杨凌示范区城区段防洪工程规模为:新建堤防15.58公里,加高培厚堤防30.6公里,退、改建堤防8.21公里,堤防护坡4.76公里。新建围堤4.6公里,改建穿堤涵闸4座。新建支流河口堤防2.53公里,加高加固支流堤防3.79公里。
三是渭河下游南山支流,以堤距展宽为主进行治理。规划安排石堤河、罗纹河、柳叶河、罗夫河拓宽堤距,增大过流断面,归顺河势;加高培厚尤河、赤水河堤防,共计安排移堤新建堤防40.38公里,加高培厚44.63公里。赤水河、方山河堤顶宽度两侧均采用8米,其余支流堤防一侧为8米,另一侧为6米。
四是完善水文测报、洪水调度、管理、基础研究等措施。新建1个水文站(赤水河靳家村)、11个水位站,改建15个水文站(临潼、桃园、南荣华、马渡王、罗李村、安头、秦渡镇、涝峪、鹦鸽、柳林、凤阁岭、淳化、漫湾、高桥、大峪)、7个水位站和11个雨量站,配备测验仪器,改善测验手段。对原有机动抢险队补充必要的抢险设备,配备相应设备。
加快防洪信息化建设,建设信息网络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和信息采集等系统。安排修建渭河下游三门峡库区防汛调度指挥设施、管理信息处理中心,完善管护设施及防汛料物仓库等工程。为各基层单位补充配备工程观测设备、交通工具、通信设备、工程探查维护设施以及基层管理站等。开展潼关高程控制与三门峡水库运用方式等防洪基础研究工作。
五是加快东庄水库前期工作,规划安排前期工作费用1.01亿,另外安排开展渭河中下游几项重点防洪及河道治理项目前期工作经费2100万元。
2.投资情况及资金筹措方式
(1)投资情况。规划中涉及我局的项目总投资为20.4亿元。其中水资源监测体系建设0.43亿元,渭河沿岸护堤及景观林带建设3.47亿元,渭河河道绿色生态建设1.95亿元,渭河流域中下游地区防洪能力建设14.54亿元。
(2)资金筹措方式。
水资源监测体系建设省级财政筹集。
渭河沿岸护堤及景观林带建设。鉴于渭河沿岸护堤及景观林带建设属于沿渭市政建设的一部分,其投资主要由市、县政府结合植树造林及其他重点项目建设等自筹解决;
渭河河道绿色生态建设。城市段河流生态治理工程投资主要由城市或地方政府自筹,补助资金拟由省级安排;河道绿色生态长廊及水文化建设为社会公益项目,建议投资由市、县政府自筹安排;
渭河流域中下游地区防洪能力建设。《渭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将河道防洪工程列为优先实施项目,原计划2010年前完成,相关工程可研报告已报国家发展改革委,但由于项目尚未立项,无专项投资,年投资额仅为4000万元左右。鉴于《渭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中防洪项目中央投资尚未正式安排,投资来源不确定,为了尽快提高渭河中下游的防洪能力,满足经济快速发展对防洪的迫切要求,根据中央和地方对防洪工程投资的分担比例(中央2/3,地方1/3)将河道防洪项目的投资额和工程项目分列,由省上先安排部分资金加快重点防洪工程项目的建设进度。截至2007年底,中央已安排基建或国债投资1.47亿元用于规划防洪项目。本规划安排的河道防洪项目总投资13.53亿元,由陕西省安排地方资金4.56亿元(其中省级财政3.86亿元,宝鸡市、咸阳市、杨凌示范区、西安市、渭南市财政0.7亿元),申请中央安排投资8.97亿元。重大防洪项目前期工作列经费1.01亿元,按中央、省级1∶1的比例筹措资金。
6. 渭河的开发治理
渭河流域的水利事业历史悠久,在陕西境内,除了前已论述的龙首渠、郑白渠外,较大的古代水利工程还有成国渠、漕渠等。
成国渠,修建于公元233年,从眉县杜家村附近引渭水向东流,过漆水河至今兴平县境入蒙茏渠,它是渭惠渠的前身。灌溉今眉县、扶风、武功、兴平、咸阳一带70万亩田地。该渠修于汉武帝时期,后来失修淤废。三国时魏卫臻又重新整修,向西延长近150公里,同时自兴平开渠东行,至泾渭交汇处以西注入渭水,使成国渠向东又延伸了50多公里。西魏大统十三年(547年),在成国渠筑堰,建六斗门。唐代又进一步发展,咸通十三年(872年),又汇集了苇谷、莫谷、香谷、武安四水,增加了水源,灌溉武功、兴平、咸阳、高陵等县2万余顷土地,其效益可与泾白渠相当,称为渭白渠。唐以后成国渠始终延续,其利不断。
漕渠,公元前129年开挖,是关中古代的人工运河。汉武帝时,为把黄河下游出产的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长安,供京城的需要而修筑。渠道从长安城西南昆明池起,东北流经今临潼、渭南、华县、华阴至潼关,直通黄河,长150余公里,沿途接纳浐、灞、沋、赤水等河流,水量充足,航运便利,成为当时重要的运输线,而且可灌溉漕渠两岸1万多顷农田。
到解放时,除洛惠渠、泾惠渠外,关中地区的主要灌溉工程有:
渭惠渠,1935~1937年修,自眉县引渭河水向东灌溉武功、兴平、咸阳等狭长地带的60万亩土地;
梅惠渠,1936~1939年修,自眉县斜峪关引石头河水,灌溉歧山、眉县斜峪关引石头河水,灌溉歧山、眉县9万亩田地;
黑惠渠,1938~1942年修,自周至县黑峪口引黑河水灌溉周至县8万亩农田;
沣惠渠,1941~1947年修,引沣河水,灌溉沣、渭三角地带4万亩农田;
涝惠渠,1943~1947年修,灌溉户县境入沣河两岸2万亩农田。
据统计,到20世纪末,关中地区设施面积万亩以上的灌区有108个,有效灌溉面积在万亩以上的有88个,其中1万~10万亩的灌区有78个;10万~30万亩的中型灌区有羊毛湾水库灌区、沣惠渠灌区、梅惠渠灌区、石川河灌区及黑惠渠等五个灌区。面积在50万亩以上的大型灌区有:泾惠灌区、宝鸡峡灌区、洛惠渠灌区、交口抽渭灌区及冯家山水库灌区等五大灌区,它们均分布在渭河北岸,自西而东连成一片。泾惠渠、洛惠渠前已论述,其余三大灌区介绍如下:
宝鸡峡灌区,分塬上灌区和塬下灌区两部分。塬下灌于区即原渭惠渠灌区,于1935年开工修建,1938年正式投入灌溉,1949年仅灌农田27万亩。建国后整修扩展,灌溉面积为57万亩。1958年修建了渭高抽工程,灌溉面积发展到53万亩。塬上灌区于1956年修建,1962年停工,1968年1月复工,1971年竣工通水。塬上与塬下两灌区于1975年4月合并,统称宝鸡峡引渭灌区。
塬上引水枢纽工程,在宝鸡市西11公里处,即从林家村渭河峡谷口筑坎设闸,拦河引水。总干渠设计引水流量为50立米/秒,校核流量60立方米/秒。总干渠长170.2公里,沿渭河北岸黄土塬坡蜿蜒东行至眉县上塬,此段长98公里,称为塬边渠道。渠道从常兴上塬后,跨越水、信仪沟、漆水河、大北沟、南沟至乾县坛子坊,分东西两干渠,东干渠长26.3公里,西干渠长18.5公里,均延伸到泔河畔上,可控制191万亩面积。
塬下引水枢纽工程,从眉县魏家堡筑坎设闸,拦河引水,总干渠设计引水流量45立方米/秒,可加大55立方米/秒。总干渠全长17公里,到扶风的孝母村,分南北两干渠,南干渠长67公里,至咸阳市西郊入渭河,北干渠长105.4公里,至泾阳狼沟入泾河,可挖制109万亩面积。
宝鸡峡引渭工程,是关中地区灌溉面积最大的工程,灌溉咸阳市、宝鸡市和金台、宝鸡、岐山、眉县、扶风、杨陵、武功、兴平、秦都、乾县、礼泉、泾阳、高陵等十三个县区的300万亩土地。其中自流灌溉214万亩,抽水灌溉86万亩(包括群众抽灌26万亩,水库周围抽灌10万亩)。全灌区有总干渠二条,干渠4条,支渠和支分渠68条,斗渠1643条,有渠库结合工程——水库5座,总库容1.9亿立方米;有陂塘756座,总蓄水能力3032万立方米;机电井11000多眼,已初步形成引、蓄、提相结合的水利灌溉网,从根本上改变了千古旱原的自然面貌和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使渭北旱原成为陕西粮棉生产的重要基地之一。
交口抽渭灌区,是1960~1970年分两期建成的一个大型电力抽水灌区。1984年1月,把原来的东方红灌区改为此名称。渠首在临潼县油槐乡西楼子附近,由渭河北岸抽水。全灌区共有28处抽水站,分八级抽水,平均净扬程35.2米,最高累计净扬程86米。干渠5条,支渠31条。灌溉渭南、临潼、蒲城、富平、大荔等5县的126.08万亩田地。排水干沟4条,支沟38条,控制面积79.8万亩。
冯家山水库灌区,于1970年7月开工,1975年完成第一期工程,1979年底全部竣工。它是一座以蓄水灌溉为主,兼作防洪、发电、养殖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工程。水库枢纽工程在千河下游宝鸡县桥镇冯家村下,筑坎拦河蓄水,坎高73米,总库容3.89亿立方米,其中有效库容2.86亿立方米。修渠引水灌溉,设计引水能力36立方米/秒,加大引水流量为47立方米/秒。总干渠长39.1公里。北干渠长50.8公里,南干渠全长27.8公里,均由混凝土衬砌。东灌区共有支渠29条,斗渠28条,西灌渠长2.25公里。渠库结合工程6座,总库容2133.5万立方米。灌溉宝鸡、凤翔、岐山、扶风、眉县、永寿、乾县等7县136万亩土地。灌区以千河为界,分东、西两灌区,东灌区有121万亩土地,西灌区仅有15万亩土地。自流灌溉面积65.33万亩,约占灌渠面积的一半。 (一)历代堤防
渭河堤防工程始于唐代咸阳柳堤。据《重修咸阳县志·古迹》载:唐时咸阳筑堤防渭水溃决,植柳逾万,故名柳堤。清代华县、宝鸡等地筑堤防水。《续修陕西通志稿》载:乾隆二十一年(1756)八月,渭水溢岸,危及田舍,华州牧席绍葆劝民于沿河低洼处筑堤捍水,居然无恙。乾隆二十五年(1760)夏,淫雨多,渭河涨,水从无堤段漫出,州牧闻讯后亲赴华县侯坊、吴家桥和大荔胡村等处,与各村耆老共谋接筑渭堤,数千人费工一月,增新补旧,接筑赤水以东、方山以西渭河大堤50余里,民乐安堵,齐颂席功。
清宣统年间,宝鸡县曾请准拨款在阳平镇修筑河堤。民国24年(1935)陕西省水利局会同宝鸡县在阳平镇南修建丁坝5座,全长1145米,坝体以直径约0.2米、长约6米的木桩排成两行,插于河内,排距2米,桩跨0.7米,排桩之间纵横平铺梢料,上压石子。5坝成后,河泓流势已见南迁,北岸各坝间河床逐渐淤高,使阳平镇得到保护。民国25年(1936)渭惠渠拦河大坝建成后,先后在大坝上下游两岸建丁坝34座,并建起了护岸防护林带,用以稳定河势,防止塌岸,保证引水。
(二)当代堤防
963年,陕西省人民委员会成立由水利、农业、林业、畜牧、交通等部门和沿河各专区、市、县(区)领导组成的渭河治理领导小组,1972年在领导小组下专设治渭办公室。1973年,周至、武功、兴平、咸阳、西安、高陵等县市成立渭河管理站。至1995年,渭河共有管理机构15个,管理人员169名。
1954年渭河洪水(简称“54型”洪水)以后,开始对渭河进行全面规划治理,并采取统一目标,分段设防,县(市)包干,逐步实施,集中会战与经常维修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治理。至1995年,中游段的堤防基本建成,下游包括南山支流的治理逐步得到加强,并初步建成了防洪抢险通讯预警系统。
1.中游段治理
1954年陕西省水利局提出整治河道、利用滩地为目的的防洪工程规划,由国家投资,组织沿河社队开展重点治理。到1963年,共建成砌石护岸、坝垛、丁坝等重点工程44处,总长50公里。由于工程标准和质量较低,建成不久大都被洪水冲毁。
1965年,省治渭领导小组制定《渭河中游河道治理规划报告》,提出以防御5年~10年一遇洪水为主,远期稳定中水河床,以防御“54型”洪水为目标,布设生产堤和防护堤两道防线。生产堤以防御3年~5年一遇洪水为标准,堤内河床宽500米~1500米,堤外布设固滩生物带,以保护、改良滩地;防护堤以防御“54型”洪水为标准,堤内河宽1000米~1500米。1965年~1972年新建堤防45处,总长190公里,初步稳定了中游河道,改变了“三十年河南,三十年河北”的局面。
1972年,省水电局制定《渭河中下游主河道治理规划》,以稳定河槽,缩窄河宽,实现河道渠槽化为目标,归并生产堤和防护堤,重新划定洪水防护线。防御标准仍按“54型”洪水分成4段,过水流量林家村—千河口—漆水河口—黑河口—咸阳铁路桥分别为5030立方米每秒、5780立方米每秒、6200立方米每秒、7220立方米每秒;林家村一渭惠渠大坝一黑河口一咸阳铁路桥划分3段,各段堤距分别为600米、700米、1000米。其中眉县种马场以上、八一抽水站、黑河口等处因有夹心滩或支流汇入放宽至1700米左右。主要工程有砌石护岸、短坝、轻型工程等38处,长120.6公里。截至1986年,新建堤防及护岸工程180公里,连同加固利用原有堤防,渭河中游堤防累计达到256公里,约占需要治理河段的78%。其中护岸坝垛3013座,护岸林带220公里。计完成工程投资2760万元,土方2100多万立方米,石方220万立方米。从1987年起,每年投入数百万元资金,以建立河堤化为目标,对渭河中下游段连年进行集中治理会战。经过6年艰苦奋战,累计投资6856万元,共移动土方1866万立方米,石方123.4万立方米,加高培厚原堤段152.4公里,加固坝垛1088座,新建河堤88.4公里,坝垛3300座,新修淤背埂120.8公里,大部土堤内坡作了砌石处理,新修防汛路8条,改善防汛路50条,在三门峡库区修建避水楼6466座。至1995年,渭河中游段西起宝鸡市,东至咸阳市,南岸河堤基本贯通联成一体,北岸河堤伸至兴平田阜,中游段堤防总长约300公里,防洪标准已由过去的5年左右提高到15年~20年。
2.下游段治理
渭河下游指咸阳铁桥至潼关卡口共208公里。渭南以下过去一直是地下河,华县站平槽过水能力约在5000立方米每秒~5500立方米每秒,自流排水畅通。新中国成立初除在槐衙渡口、华县水文站和树园修建共计3公里护岸工程外,其它河段均未设防。
1958年,陕西省入民委员会为减少陕西三门峡库区移民搬迁,降低淹没损失,决定按渭河两岸地面335米至338米高程和三门峡水库坝前340米水位修筑防护堤。防护堤由黄委会西北黄河工程局设计,陕西省水利厅、省三门峡库区管理局和沿渭各县分期组织实施。到1978年,在渭河北岸建成大荔拜家至渭南姜郭60公里、临潼三王至高陵吴村杨10公里堤防,在南岸建成方山至渭南田家90公里(其中包括支流50公里)和渭南孟家至白杨寨20公里堤防,总长180公里,堤顶宽6米,临、背边坡分别为1∶2.5和1∶2,初步形成库区渭河堤防,可防御渭河7000立方米每秒~8000立方米每秒洪水。
1960年三门峡水库建成蓄水以后,渭河下游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至1964年黄河淤积,潼关卡口抬高4.6米,形成拦门沙,渭河入黄口上移5公里,渭河变成地上悬河,导致12条南山支流入渭不畅,洪涝灾害频生。1964年,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主持召开陕、晋、豫、鲁4省治黄会议,提出“确保西安、确保下游”治理原则。1965年、1969年,国家对三门峡水库枢纽进行了两次改建,并改变运用方式,但三门峡库区泥沙淤积仍在发展,至1991年已达51.41亿吨,其中渭河下游15亿吨。
1967年8月、9月,黄河龙门至潼关间丰水丰沙,形成对渭河涌水倒灌,渭河尾闾仓西至西杨8.8公里河道全部淤积,水流分股,农田受淹面积达70多万亩,威胁10多万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同年12月,由黄委会和陕西省水电厅组织西北水科所、三管局、地质部地质5大队、渭南地区水电局和陕西农建师等单位进行勘测规划后,提出了开挖深1.5米、宽20米~30米、比降0.12‰的引河,堵复西杨村土堤的疏流方案。经国务院批准,工程于1968年4月开工,由渭南、临潼、华阴、华县、大荔、潼关6县和省农建师组织6400人施工,至7月底完成引水归流河道工程,总计投资30万元,开挖土方16万立方米。
渭河仁义湾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形成,河湾平面呈环形,曲线总长12公里,直线距离仅2.5公里,弯曲系数4.8,严重淤积阻水。1969年由省三管局设计裁弯工程,引河长3.05公里,底宽30米,平均深5.5米。1973年由省农建师施工,1974年8月挖成小断面引河,经4次洪水扩冲,于1975年形成宽380米的新河道。工程总用工12万个,机械台班5000个,开挖土方48万立方米。裁弯后河道缩短9公里,泄洪畅通,扩大耕地6000亩。
1969年三门峡水库枢纽完成一期改建以后,临潼、渭南等地群众按“54型”洪水标准于耿镇桥上下正常水位335米以上修建生产堤130公里,其中桥以上长20公里,以下110公里,可保护耕地19.9万亩。同年,陕西农建师和驻军在三门峡库区335米高程以下沿渭河北岸仁义村至果园、南岸方山村至潼关龚庄渡口分别修建20多公里生产堤,保护耕地30万亩。1972年,在耿镇桥至咸阳铁路桥间又按防御7220立方米每秒洪水修建生产堤30公里,生产堤增至160公里。
198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陕西省三门峡库区移民安置问题的会议纪要》,近10万名移民返库安家落户,库区防洪形势更为严峻,成为陕西心腹之患。1986年国家拨专款1.2亿元安置返库移民,至1994年规划工程基本完成,其中建有防洪设施村台67个,加固朝邑围堤35公里,避水台63座,防汛撤退道路60.73公里。
1964年至80年代末,渭河下游干、支流上共建堤防178公里。1990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制定了《渭洛河下游治理规划》,1991年由水利部、黄委会审查通过并报国家计委待批。1992年至1993年加高培厚渭河围堤工程55公里,之后,又对柳叶河、罗敷河、长涧河等南山支流堤防进行加高培厚和拓宽疏浚。
二、支流
陕境渭河干流南北两岸15条主要支流已建堤防工程443.24公里,其中50公里以上的有沣河103公里,灞河66公里,涝河63公里;10公里~50公里的有千河47公里,黑河44公里,漆水河40公里,浐河38公里,太平河14公里;10公里以下的有王家河8公里,泾河6公里,沮河5公里,北洛河4公里,金陵河3公里,清姜河与石头河各1公里。以上堤防共保护45.86万亩耕地、79.96万人口和36座城镇。
灞河平原段河流弯曲摆动,洪水灾害频繁,堤防工程自清末增多。清光绪二年(1876),李有成主持修建了红岩子至杨家村马家堰堤防,长3219米,堤顶宽1.53米,可保护农田2212亩。民国时期专门成立灞河堤防协会负责工程维修。民国6年(1917),修建了沙河沧堤8公里。民国10年~15年(1921~1926),多次堵复冲决,至16年(1927)筑堰堵复决口267米,耗大洋6934元。民国26年(1937)5月,右岸香湖湾河堤决口21米,省水利局征工抢修,修成土堤105米,丁坝3座长45米。同年8月,申家村、毛家湾决口,省水利局征集民工,开挖引河修筑阻水坝埝300余米,大堤护岸300米,以月堤连接上下堤防,长约70米,高出原河床1米。民国27年(1938)8月,灞河读书村附近陇海铁路桥下右岸堤防决口,省水利局派员抢修,开挖引河1100米,修筑导水坝200米,筑坝护岸1000米,次年5月完工。民国28年(1939),省水利局拟定了灞河上下游防洪治理甲乙两种规划,陕西省政府批准甲种计划,并于民国28年、29年先后拨款2.47万元和5万元,对河堤作了一次较大的加固改善。
新中国成立以后,灞河堤防建设仍以中下游为重点。1949年秋,安家村、将军庙、安邸村等河堤多处决口,灞河夺浐、浐河复决。1949年12月至1950年4月,人民政府拨小麦3000石(1石折合300斤),修丁坝15座、土堤4公里和护岸工程90米。1951年至1954年,按防御1949年1000立方米每秒的洪水流量,对堤防进行了全面改建与加高培厚,累计新建和加固堤防70公里,修建丁坝107座,护岸工程165米,完成土方60万立方米,石方0.9万立方米。至1973年累计完成土方120万立方米,石方20万立方米,改造滩地1.58万亩。1975年1月省水电局拟定了灞河中下游河道全面治理规划,计划对蓝田固京至灞河入渭口34公里河段,按20年一遇洪水布设工程,新修加固堤防58公里,堤顶宽3米~6米,堤距300米~500米。工程由灞桥区与未央区负责建设,1988年全部完工。
1962年11月,灞河上游沿河社队联合修建了惠家斜段70米挑流坝,改造滩地700多亩。后张家斜、张家湾、拾旗寨等村又联合修堤7公里,改造滩地1100余亩。1963年至1965年,泄湖、三里镇、普化、李后、马楼、玉山等乡村,采取沉捆坝、铅丝笼坝、干砌石坝等形式,对17处河道进行了治理,完成土方40多万立方米,砌石6万立方米,共用工70多万个,投资31万元(其中群众集资5万元),修筑堤防15公里,保护村镇10多个,改造滩地3000多亩,保护耕地7000多亩。1977年10月,蓝田县成立灞河治理临时指挥部,组织沿河的九间房、玉山、马楼、普化、大寨、城关、三里镇、泄湖、安村、孟村、华胥等12个公社,日上劳3万多人开展治河工程。至1978年春,共建干砌石堤50多公里,浆砌石堤15公里,丁坝350座,植树40万株,总计投资100多万元(其中群众集资66万元)。但由于强调“百里灞河一条线”,1980年大寨乡清河改道工程即被冲毁,河水复归故道,淹没农田100多亩。
7. 渭河治理会不会改造周至县联三村十一组吗联三村十一组要迁到杨凌新小区吗
近几年是不会的,杨凌新小区是高房地产的。最起码也先是裕盛村民入住的.
8. 陕西渭河治理近况
前几天到公路大修工地干活路过渭南渭河,我发现渭河水好像变清了一些,地震后为了检查渭河大桥的安全情况,我还下到渭河河床上去过,发现河水闻起来几乎没有什么异味了,考虑到当时刚刚下过雨,我不认为渭河水质有了明显好转,因为渭河上的一条小支流——尤河上的排水孔并没有像报纸上说的那样得到彻底封堵和改道
几年没有去过杨凌了,对那里的情况也只能依靠报纸电视和网络去了解,都说是改善了,但实际上是不是那样,真的说不好。
老百姓对环境问题什么时候有决定权了,渭河才能得到彻底的治理,才能重现山清水秀的田园风光
本人在渭南公路局下属单位干活,平时比较关心环境,
9. 泾渭分明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应该怎么治理
原因:泾、渭河河流受锋面雨的推移规律,先后错开了雨季和讯期。(当锋面雨版带北移时,渭河首先进权入雨季时,水浑,而泾河水清;及后泾河进入雨季水浑,而渭河则水清。当锋面雨带南移时,泾河先进入雨季,及后渭河进入雨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