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湖治理
Ⅰ 人工湖水质怎么治理
饲养滤食性鱼类 鲢鱼 鳙鱼
Ⅱ 怎样用生态工程的方法治理湖泊富营养化
你的问题问的太泛泛了
而且现在生态治理发展的很快,总的来说就是源头治理,中途治理以及末端治理
湖泊富营养化的症结就在于大量营养物质(特别是N和P)的过量摄入,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源头上控制N和P的流入。1就是切断排污口,使其停止像湖泊排入
2就是从源头控制流入,采用绿色屋顶,透水铺装,加大对地表径流的净化力度
中途控制就是利用植被浅沟,渗透井(对地下水位水质要求很高),渗透沟,渗透渠等等一些列措施减少污染物质的流入,另外特别重要的就是湖边必须有植被缓冲带(要注意植被缓冲带的坡度不能太大)
3就是末端治理,也就是在污染物质排入湖水中不得已采用的方法,要求4种植物相结合(挺水,浮叶,飘浮,沉水植物),必要时候可以考虑人工浮岛,利用浮岛上的植物进行净化,还可以考虑生态堤岸(简单地说就是用卵石等亲近自然的材料搭建堤岸)等措施,另外对植物要定期收割,防止吸收的营养物质随着植物的腐烂再次排入水体。
最后还可以利用相应的鱼类放养,形成较完整的食物链,抑制藻类的生长
Ⅲ 人工湖水处理
不管用来养鱼还是干什么,最好是做个循环系统,不然死水容易变质,至于水处理可以不用做,循环起来就好,把里面的杂质过滤掉就行。
Ⅳ 如何保持人工湖内的水质清洁(湖内有鱼)
专用的除藻剂结晶硫酸铜(蓝矾)极易溶于水,能抑制藻类生长,并使水呈现蓝色。
Ⅳ 怎么治理湖泊水底污染
三步走:
1、上游尽量截排:凡是流入湖泊上游河道的污水必须通过沿河两版侧管网进行认真的截留,权以减少再进来的污水,如果实在有污水进来只能全部截留处理后再排湖中,这里在最下游的附近需要做一些带有强力沉沙功能的水质净化厂之类的设施。
2、清淤:尽量将底部淤泥以及污染河流底部淤泥清理干净,第一次清淤湖泊很重要。日后河底泥清淤很重要,需要多清理,这个频率需要自己确定,一般每年旱季可以清理一次。在湖泊与河道过渡区域种植必要的植物,如红树林、芦苇、香蒲等植物,可以固定化河底泥且净化底泥及水质,减缓流入湖泊速度。
3、加强湖泊水体流动性:需要让水流动起来,或者增加必要的人工水生植物”浮岛“,给湖水曝气,让溶解氧尽量多起来。
具体做法,已经很成熟了,2004年~2008年间深圳南山区西丽水库、铁岗水库就是按照这些方法治理的,提高水质。
Ⅵ 人工湖水绿藻治理办法
采用以下三种方法进行处理:
(一)、吸附预处理(嗅味)
建立粉末活性炭投加装置,国内外利用粉末活性炭去除水中色和臭味物质,已取得成功的经验达到理想的处理效果,粉末活性炭的投加量的多少与水的浊度大小和产生臭味物质的浓度有关,投加量应根据水质特点试验确定。粉末活性炭作为一种预处理方式其运行费用相对较高,一般作为一种解决水质突然恶化的应急措施。
欧美各国在给水处理中广泛用粉末活性炭去除水中的臭味,投加量一般为2-5mg/L。
(二)、化学预氧化处理
1、高锰酸钾(藻类)
高锰酸钾(KMnO4)是一种较强的氧化剂,但消毒能力弱(据资料高锰酸钾预氧化不会引起藻毒素的释放),高锰酸钾氧化可控氯酚,FHMs的生成,并有一定的色、臭、味的去除效果,对烯烃、醛、酮类化合物也有较好的去除能力。但经高锰酸钾氧化的氧化产物中,出水经氯化后,水的致突变性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应与粉末活性炭联用效果非常理想。一般投加量不会超过1mg/L,吨水成本0.02元。
2、二氧化氯(有机物)
二氧化氯(CLO2)氧化性强,预氧化可有效破坏藻类、酚,改善水的臭味。有研究表明二氧化氯使藻类死亡破裂,使大量藻毒素释放到水体中并引起异味(土臭素,2—MIB),二氧化氯不稳定需现场发生,对操作人员要求较高,一般预氧化量在1-2mg/L,吨水成本0.024-0.048元。
3、 生物预处理
借助于微生物群体的新陈代谢活动,对水中的有机物,氨、氮、亚硝酸盐等初步去除,对后续的常规处理非常有利,但水源的水质、水温、水量的变化和操作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水处理的效果,现在上海、深圳等都有大规模应用,但在东北因水温变化太大30℃--2℃,尤其在春、秋、冬季,由于水温的问题在生物膜的培养将很困难。据资料,当水温低于10℃时氨氮的去除率只有10~15%。当原水氨氮浓度小于1mg/L时,氨氮的去除率小于50%。
特点:操作管理要求高,投资大
Ⅶ 人工湖水质脏如何治理
看湖面水量大小,对症下药,采取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净化水质。
Ⅷ 湖泊治理如何走生态治理之路,与传统环境治理的差别
湖泊 编辑
本词条由“科普中国”网络科学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回 审核 。
湖盆及其承纳的水体。湖答盆是地表相对封闭可蓄水的天然洼池。湖泊按成因可分为构造湖、火山口湖、冰川湖、堰塞湖、喀斯特湖、河成湖、风成湖、海成湖和人工湖(水库)等。按泄水情况可分为外流湖(吞吐湖)和内陆湖;按湖水含盐度可分为淡水湖(含盐度小于1g/L)、咸水湖(含盐度为1-35g/L)和盐湖(含盐度大于35g/L)。湖水的来源是降水、地面径流、地下水,有的则来自冰雪融水。湖水的消耗主要是蒸发、渗漏、排泄和开发利用。
中文名 湖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