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漠化治理
A. 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根据《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大纲(2006~2015年)》,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总目标是:通过加强对林草植被的保护和建设,合理开发利用草地资源,发展草食畜牧业;加强基本农田建设,抓好蓄水保土工程;以及农村能源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合理开发利用当地资源等,到2015年,完成石漠化治理面积约7万平方千米,占工程区石漠化总面积的54%;新增林草植被面积942万公顷,植被覆盖度提高8.9个百分点;建设和改造坡耕地77万公顷,每年减少土壤侵蚀量2.8亿吨。用将近10年的时间,控制住人为因素可能产生的新的石漠化现象,生态恶化的态势得到根本改变,土地利用结构和农业生产结构不断优化,草食畜牧业和特色产业得到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持续稳步提高,农村经济逐渐步入稳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其中“十一五”(2006~2010年)期间的目标是,在稳定现有石漠化治理资金渠道,逐步增加投入力度。在继续实施面上治理的基础上,同时,安排专项资金重点开展100个县(市、区)的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作,摸索石漠化治理模式和不同条件的治理方式。到2010年,治理石漠化面积约3万平方千米,占工程区石漠化总面积的23%,植被覆盖度提高3.6个百分点,每年减少土壤侵蚀量5588万吨。试点县要基本遏制石漠化扩展的趋势,生态环境要有所改善,农民收入稳步增加。
B. 减少石漠化的措施高中地理
石漠化(Stony Desertification)是指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条件和岩溶极其发育的自然背景下,受人为活动干扰,使地表植被遭受破坏,导致土壤严重流失,基岩大面积裸露或砾石堆积的土地退化现象,也是岩溶地区土地退化的极端形式。
以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为核心。石漠化治理应遵循水土保持的原则,因地制宜;要坚持以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为核心,以提高水土资源
石漠化
以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为核心。石漠化治理应遵循水土保持的原则,因地制宜;要坚持以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为核心,以提高水土资源的永续利用率为目的,把石漠化治理与退耕还林、防护林种植、水土保持、人畜饮水、扶贫开发等生态工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加以综合防治。防治石漠化的对策,首先要立足保护好岩溶地貌地区尚未发生石漠化的地方,防止其发生石漠化,预防潜在石漠化的继续恶化演变;对于已发生石漠化的地区要实行综合治理,使其逐步向良性发展,重点应放在轻度和中度的石漠化上。
防治石漠化须多管齐下。如封山育林、荒山造林、退耕还林、转变群众生产生活方式、实施生态移民等;同时要制定优惠扶持政策,鼓励支持企事业单位、个人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参与石漠化治理;尤其是要重视调整石漠化地区能源结构,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减少森林资源的能源性消耗。
C. 如何治理石漠化
简单地说就是该片区的植被严重破坏,土壤基本失去,仅剩下裸露的岩石。同时岩石受冷、热等物理作用进行分化,形成碎片或类似沙漠的小颗粒,使水更容易流失。也会形成程度不等的泥石流。同时使形成区域的环境更加严酷,治理成本和难度极大。治理方面首要任务是恢复土壤,同时恢复植被,并辅助以相应工程措施,防止水土流失。
D. 石漠化治理措施有哪些
石漠化治理化须多管齐下,比如搞好封山育林、荒山造林、退耕还林、转变群众生产生活方式、实施生态移民等;同时要制定优惠扶持政策,鼓励支持企事业单位、个人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参与石漠化治理;尤其是要重视调整石漠化地区能源结构,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减少森林资源的能源性消耗。
E. 植树对石漠化治理的意义是什么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工业生产对于自然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多,很多自然资源中含有的有害物质在其被利用时被泄露出来,导致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尤其是我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之后,更是使我国的石漠化问题日益显现出来.
由于日益严重的石漠化问题,给诸如贵州等岩溶地区的地貌带来了很大的阻碍,因此,为了促进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一定要重视对于石漠化的治理,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需要消耗的自然资源越来越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特别是西部大开发后,石漠化问题愈发凸显。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对石漠化的治理力度,结合岩溶地区实际情况,创新植树造林技术,更好地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F. 石漠化的治理
以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为核心。石漠化治理应遵循水土保持的原则,因地制宜;要坚持以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为核心,以提高水土资源的永续利用率为目的,把石漠化治理与退耕还林、防护林种植、水土保持、人畜饮水、扶贫开发等生态工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加以综合防治。防治石漠化的对策,首先要立足保护好岩溶地貌地区尚未发生石漠化的地方,防止其发生石漠化,预防潜在石漠化的继续恶化演变;对于已发生石漠化的地区要实行综合治理,使其逐步向良性发展,重点应放在轻度和中度的石漠化上。
防治石漠化须多管齐下。如封山育林、荒山造林、退耕还林、转变群众生产生活方式、实施生态移民等;同时要制定优惠扶持政策,鼓励支持企事业单位、个人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参与石漠化治理;尤其是要重视调整石漠化地区能源结构,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减少森林资源的能源性消耗。 我国石漠化扩展趋势发生逆转,生态治理工程贡献率达72%
2012年6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林业局有关负责人通报“第二次全国石漠化监测结果”。我国石漠化地区监测范围涉及黔、滇、桂、湘、鄂、渝、川、粤等8个省(区、市)的463个县,是珠江的源头和长江水源的重要补给区,也是南水北调水源区、三峡库区,生态区位十分重要。1999年以来,我国相继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等工程,加大长江、珠江防护林等重点工程建设投入,积极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石漠化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
第二次全国石漠化监测结果显示,我国土地石漠化整体扩展的趋势得到遏制,由过去持续扩展转变为净减少,岩溶地区生态状况呈良性发展态势。截至2011年,我国石漠化土地面积为1200.2万公顷,占监测区国土面积的11.2%,占岩溶面积的26.5%。与2005年相比,石漠化土地净减少96万公顷,减少了7.4%;年均减少1600平方公里,缩减率为1.27%。而上世纪90年代末为年均扩展1.86%、“十五”期间年均扩展1.37%。
岩溶地区石漠化净减少,生态状况向良性方向发展,是因为我国实施了综合性举措。其中人工造林种草和林草植被保护等生态治理工程对石漠化土地逆转发挥着主导作用,贡献率达72%;土地压力减轻和农村能源结构调整促进的植被自然修复率为18%;实施农业工程与农业技术措施的贡献率为7%;其他因素的贡献率为3%。
实践表明,石漠化治理的过程还是一个减贫的过程。通过治理石漠化,工程区保持了水土,调整了种植业结构,发展了林果业、木本粮油。统计表明,工程区农民这些年的人均收入年均以12.5%的速率递增。
G. 如何治理云贵高原地区的石漠化现象
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城市化步伐;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加强水土保持工作;改善能源结构,大力推广沼气和省柴灶;加强对缓冲区的管理,制订相应的规章制度;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
满意请采纳
H. 什么是石漠化综合治理
石漠化是亚热带、热带湿润岩溶地区,土壤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裸露,地表呈现石质化的土地退化现象。我国现有岩溶面积44.99万平方千米,其中,石漠化土地面积12.96万平方千米,以贵州、云南、广西最为严重。目前,我国石漠化还在加速发展,最近几年以年均2%左右的速度扩展,呈现局部治理、总体上加剧的趋势。石漠化对社会经济影响表现为,石漠化地区林草植被减少,水源涵养能力减弱;水土流失对下游造成严重影响,导致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恶劣的生态环境,制约了当地农民的脱贫致富。石漠化地区恶劣的生态条件、落后的经济成为影响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和边疆安宁的重要隐患,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备受社会关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将石漠化地区综合治理纳入生态保护重点工程。2006年3月,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回良玉副总理在国家发改委会同国家林业局等有关部门联合上报的《关于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有关情况的报告》上做了重要批示。2007年3月12日,国务院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加快推进石漠化治理工作。同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强荒漠化石漠化治理,促进生态修复”。2008年2月1日,国务院批复了《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大纲(2006~2015年)》,自2008年起,国家正式启动了100个试点县的试点示范工作。
I. 我国的石漠化地区及治理
1、成因机理
(1)碳酸盐岩系的抗风蚀能力强,成土过程缓慢。据对贵州133个样点分析,贵州灰岩风化剥蚀速率为23.7~11O.7 mm/1000a,若按平均61.68 mm/1000a的剥蚀速率、平均酸不溶物3.9 9/6计算,1000年只有风化残余物2.47mm,换句话说每形成1 cm厚的风化土层需要4000余年,慢者需要8500年,较非岩溶区慢1O~80倍,这是西南岩溶山区土层浅薄、易出现石漠化的客观背景条件和基本原因。
(2)山多坡陡的地表结构不利于水土资源的保存。西南岩溶山区地表崎岖破碎,山多坡陡,以贵州为例:全省山地面积占87 .丘陵占1O ,而平川坝地仅占3 ;全省地表平均坡度达17.78。,其中>25。的陡坡地占全省总面积的34.5 ,15425。的占34.9 ,两者合计占69.4 。山多坡陡的地表结构加剧了斜坡体上水、土、肥的流失,某些人类活动扰动的激发下,使大片岩溶山地变成石漠化。
(3)岩溶山区特殊的土体剖面结构加 剧了斜坡上的水土流失和石漠化。岩溶山区土壤剖面中通常缺乏C层(过渡层),在基质碳酸盐母岩和上层土壤之间,存在着
软硬明显不同的界面,使岩土之间的粘着力与亲和力大为降低,一遇降雨激发便极易产生水土流失和石漠化。
(4)降水的影响。西南岩溶山区年均降雨量多在900~1 300 mm,暴雨集中在春季(约占4O )和夏季(占55%以上)。春季和初夏季的暴雨正是大面积坡耕地的中耕播种季节,农作物(玉米、油菜、绿肥等)正处于幼苗阶段,疏松的坡土得不到很好的覆盖,故春季和初夏季暴雨加剧了石漠化的发展。
(5)人口增长过快,农业人口多,土地负荷压力大。西南岩溶山区是少数民族聚集区,农业人口比重大,增长快。以贵州为例,人口从1949年的1 403万增加到1998年的3 657万,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O 以上,自然增长率比全国高5个千分点,人口平均密度已达200人/km。,远远超过当前生产力水平下的合理人口容量约15O人/km的限度,人口超载率在3O 以上。人口增长快、密度大,加上素质低,使西南岩溶山区陷人人口增加一过度开垦一土壤侵蚀性退化一石漠化扩展一经济贫困的恶性循环中。
(6)对土地掠夺式经营,耕种方式落后。乱砍滥伐、滥垦滥耕、铲草皮、挖树根、烧秸秆等在西南山区经常发生,不少地区尤其是交通不便的偏远山区,在1990年以前普遍存在着“刀耕火种,烧山种地”的现象,对土地掠夺式经营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和土地石漠化。此外,耕种方式 水分 环比 泥沙 环比山地石 率环比西南岩溶山区三分之一的旱耕地仍采用落后的顺坡耕种方式,加剧了水土流失和石漠化。
2、具体地区
石漠化地区主要集中在我国西南地区。西南岩溶山区以贵州为中心,包括贵州大部及广西、云南、四川I、重庆、湖北、湖南等省的部分地区,面积达5O多万km。是全球三大岩溶集中连片区中面积最大、岩溶发育最强烈的典型生态脆弱区。这里居住着1亿多人口,且以农业为主,人地矛盾突出,水土流失和石漠化极为严重。部分地区的石漠化面积已接近或超过所在地区总面积的1O%,如贵州六盘水(27.9%)、安顺(24.6%)、黔西南(23.4% )、毕节(16.1 %)、黔南(14.6%)、铜仁(9.4 %)及广西的百色与河池(>12 )、云南滇东、川渝的涪陵(12.77 %)、泸州(9.5%) 、万州(9%)等。更严重的是西南岩溶山区的石漠化 目前仍在快速发展,如贵州每年新增石漠化面积就达933 kmz。石漠化的快速扩展不仅直接威胁了西南岩溶山区人民的生存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而且还因该地区地处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的上游,石漠化的快速发展,不利于两江上游生态屏障的建设,并间接影响两江中下游沿岸地区的生态安全。
3、生态经济治理模式
西南岩溶山区人地矛盾突出,普遍面临着经济贫困(缺粮少钱),生存环境条件恶劣(植被覆盖率低、人畜饮水困难、岩溶旱涝灾害频发等),区域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农村产业结构单一、缺乏替代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等三大难题。因此石漠化治理模式应在遵循前述原则基础上,从缓解人地矛盾、解决上述三大问题来选择。
(1)高效合理利用石漠化地区有限的水土资源,解决基本生存问题。石漠化地区基岩呈裸露半裸露状态,土层瘠薄且大多分布在岩缝中或石旮旯里;降雨量大,但降水极易沿岩溶裂隙、落水洞进入深处的地下水系而难以利用,致使岩溶石漠化地区水土资源俱缺,必须依靠先进技术,高效合理利用有限的水土资源,把生物节水(如培植推广耐旱作物品种等)、农艺节水(如地膜覆盖、聚垄耕作等)、工程节水(修建鱼鳞坑等)和管理节水结合起来,通过实施“沃土工程”、坡改梯等培土培肥工程和间作套种、错季节种植、立体种植等措施来提高基本农田的单产和复种指数,稳步解决石漠化地区人民的温饱问题和人畜饮水问题。
(2)以生态经济型林(果、药)草为主的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恢复植被是石漠化治理的关键环节,植被覆盖率的高低直观地反映了石漠化治理的成效。考虑到目前西南石漠化地区人口压力大的实际情况,除立地条件极差的个别石漠化地区外,大部分石漠化地区应以人工恢复为主,重点发展生态经济型林(果、药)业:一是可以大幅度提高所在区域的植被覆盖率,防治石漠化扩大,改善、恢复和重建石漠化地区良性生态系统;同时又可增加石漠化地区农民收入,调动农民治理石漠化的积极性;但不同类型不同地域的岩溶石漠化地区,以植被恢复为主要内容的石漠化治理模式应有所区别:(1)岩溶石山封山育林恢复植被模式。岩石裸露率在7O 以上的石山和白云质砂石山地区,土壤很少,土层极薄,地表水极度匮乏,立地条件极差,基本不具备人工造林的条件,应采取全面封禁的技术措施,减少人为活动和牲畜破坏,利用周围地区的天然下种能力,先培育草类,进而培育灌木.通过较长时间的封育,最终发展成乔、灌、草相结合的植被群落。(2)岩溶石山、半石山人工促进封山育林育灌恢复植被模式。对岩石裸露率为5O%~7O 的半石山及部分条件相对较好的石山、白云质砂石山,经过局部
整地、人工补植(播)45O~75O株(穴)/hm 后,再采取全面封禁措施,以期形成灌草或乔灌混交林,补植树种主要有香椿、滇柏、华山松、桤木、栎类、马桑、白花刺等生态经济型林草。(3)岩溶半石山乔灌混交防护林建植模式。适合于岩溶山地中上部、裸岩率在5O ~7O%的半石山地区,这类地区有部分灌木或具有天然下种的条件,对这类地区采取天然更新、人工造林相结合的措施,通过“栽针(叶)、留灌(丛)、补阔(叶)”或“栽阔、抚灌”的措施形成复层乔、灌混交林,栽植99O~1 995株/hm ,主要树种除滇柏、柏木、苦楝、华山松等用材树种及刺槐、栎类等薪炭林以解决本地区的用材和能源问题外,可适当发展岩桂、苦丁茶、核桃、红籽等经果林。(4)岩溶半石山生态经济林治理模式。这类地区多位于岩溶山地中下部,坡度相对平缓,裸岩率在3O ~5O ;有一定的藤刺草
灌分布,自然条件相对较好,应以种植杜仲、金银花、花椒等经济树种为主;坡度较缓有一定土层(2~3 cm厚)的溶蚀丘陵,可有规划地发展人工草地[9]。通过以生态经济型林草为核心的植被恢复,重构石漠化地区的“秀美山川”。
(3)石漠化地区替代产业的培植及其产业化经营。要从根本上解决石漠化地区人口压力大、农业人口比重高、退耕还林还草后复垦现象严重、经济贫困、区域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等一系列问题,石漠化治理区必须在农村就业结构优化、替代产业培植和产业化经营等方面取得突破。(1)加强石漠化地区农村小城镇和市场建设,大力发展劳务输出和第三产业,以降低石漠化地区人口对土地的直接压力。(2)绿色产品加工业:一是道地中药材产业化经营,如杜仲、黄柏、石斛、五倍子、金银花、天麻等系列产品种植、加工;二是牛羊肉系列产品开发,如关
岭、惠水等地的黄牛,沿河、望谟、威宁等地的黑山羊等具地方特色的畜禽产品的产业化开发;三是某些有资源优势的经果林系列产品开发,如剌梨、猕猴桃、香椿籽等产业化开发。(3)特色旅游业,石漠化地区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洞穴、峡谷、石林等自然风景点及少数民族风情,可发展洞穴探险、峡谷漂流、民风民俗游等。通过挖掘培植适合石漠化地区地域特色的替代产业,实施产业化经营,成为推动石漠化地区的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J. 石漠化治理地学模式应用前景
我国西南岩溶山区范围涉及贵州、云南、广西、湖南、湖北、重庆、四川、广东8省(区、市)的451个县,国土面积105.45万平方千米,20世纪末,在41.98万平方千米的岩溶区面积内,石漠化面积达10.51万平方千米。在石漠化面积中,轻度石漠化面积3.997万平方千米,中度石漠化面积3.916万平方千米,重度石漠化面积2.593万平方千米,分别占石漠化总面积的38.03%、37.26%、24.67%,中度和重度面积占到石漠化总面积的61.39%,成为我国岩溶地区目前最为严重的生态问题。
西南岩溶山区幅员广大、人口众多,天然岩溶环境条件下耕地资源稀缺,农业生产资源匮乏,生态环境极为脆弱,而不断发展的石漠化导致大面积的耕地资源消失,吞噬人们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使本来就不丰富的土地资源变得更加匮乏、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加恶化,并且对我国人口最集中、经济最发达的长江、珠江两大流域的中、下游地区带来十分不利的生态影响。另一方面,岩溶地区既是西部地区、边疆地区,又是多民族聚居地区和革命老区,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原因,经济发展水平滞后,贫困人口比重大。日益严重的石漠化,不仅使区域生态恶化、经济落后、社会贫困,而且成为影响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隐患,成为制约人与自然和谐、社会和谐的重要障碍。
党和国家对西南岩溶石山区石漠化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进入新世纪以来,先后在岩溶石山区实施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天然草地植被恢复与建设、南方草山草坡开发示范、退牧还草、基本农田建设、耕地整理、水土保持、人畜饮水、农村小水电、农村能源建设、易地扶贫搬迁等一系列国家重点工程,从不同角度对石漠化进行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使区内生态状况得到一定改善,并积累了一定的石漠化环境治理的经验,对减轻自然灾害,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石漠化的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投资量大,并在技术上涉及不同门类的学科。尽管过去的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应该清醒地看到,西南岩溶山区石漠化面积仍呈不断增加的趋势。据国土资源部监测结果,从1987年到1999年,西南岩溶区石漠化的面积从8.3万平方千米增加到10.51万平方千米,石漠化面积净增2.21万平方千米,平均每年增长1875平方千米,相当于每年消失一个中等大小的自然县;从1999年到2005年,岩溶石漠化面积由10.51万平方千米增加到12.96万平方千米,6年增加2.45万平方千米,年平均增加4083平方千米。石漠化面积呈现不断加速增加的趋势。
因此,加快石漠化治理步伐,尽快遏制石漠化扩展趋势,改善生态环境,是维护国土生态安全、拓展生存空间的大事,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长远大计,是造福当代、惠及子孙的千秋伟业;加快石漠化综合治理,尽快改善生存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措施,对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速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加快石漠化治理,对增进民族团结、保障社会稳定和边疆安宁,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经济意义。
2007年国家将西南岩溶石漠化治理提到了国家的议事日程上,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等6部门制定了《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大纲》(2006~2015年),明确地指出:到2015年,“控制住人为因素可能产生的新的石漠化现象,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根本改变,土地利用结构和农业生产结构不断优化,草食畜牧业和特色产业得到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持续稳定提高,农村经济逐渐步入稳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并从2008年开始,率先在全国100个石漠化县开展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其中,石漠化最为严重的贵州省占了其中的55个。吹响了我国西南地区全面开展岩溶石漠化治理的号角。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大纲》(2006~2015年)重点强调了要在2015年前“控制住人为因素可能产生的新的石漠化现象,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根本改变”,而要很好地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任务之一,就必须要首先解决好岩溶地区资源承载能力与人类生存对资源的需要的矛盾。
以我国著名的岩溶地质学家袁道先院士为代表的当代岩溶地质学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也总结出了“水是龙头、土是关键、植被恢复是根本、生态治理与经济发展相结合,改善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条件是目标”的石漠化综合治理的基本原则,该原则也强调了地质资源的开发在石漠化综合治理中的重要地位。
可以认为,岩溶石漠化治理地学理论及岩溶石漠化治理地学模式的提出,进一步丰富石漠化治理的理论,岩溶石漠化地学防治模式在贵州省巨木地下河流域中石漠化防治工程的实践,验证了石漠化防治地学模式理论的合理性和石漠化地学防治的可行性。模式为缺水少土的岩溶山区探索了一条以地学理论为基础的、从根本上预防新的石漠化发生和发展、有效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治理途径,并为西南岩溶石漠化综合治理树立了样板。我国岩溶石漠化综合治理已经全面推开,在未来西南岩溶石山地区石漠化的防治中,“地学模式”将具有广阔的推广和应用前景。“地学模式”的应用,将对岩溶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态环境的改善及促进当地人民脱贫致富都具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