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整改措施
1. 改进绩效的方法和策略有哪些
制定改正工作绩效的策略
1.正向激励策略与负向激励策略
正向激励策略是通过制定一系列行为标准,以及与之配套的人事激励政策如奖励、晋级、升职、提拔等,鼓励员工更加积极主动工作的策略。
负激励策略,也可以称为反向激励策略,它对待下属员工与正激励策略完全相反,采取了惩罚的手段,以防止和克服他们绩效低下的行为。惩罚的手段主要有:扣发工资奖金、降薪、调任、免职、解雇、除名、开除等。对下属员工轻微的过错,则采取劝解告诫的方式,以口头责备、非语言暗示(如皱眉头、耸肩头等肢体语言),给他们敲敲警钟。
为了保障激励策略的有效性,应当体现以下原则要求:
(1)及时性原则。无论是正激励还是负激励,都要尽早、尽快执行,如果“时过境迂”,时间拖得过长,再大强度的奖励或处罚也将失去意义。
(2)同一性原则。在任何时间对任何人,采用同一尺度进行衡量,所得到的奖惩不能有严有松、前后不一,应当始终保持一致,确保奖惩的同一性和公正性。
(3)预告性原则。对于员工的奖惩,应当贯彻“预先告诉、清楚明确、详细具体”的原则,使他们无论对成绩还是对失误都有所警觉,有所感悟,特别是那些已经出现多次失误的人,尽早地劝导和告诫,不至于使其越陷越深而无法自拔。
(4)开发性原则。对各种激励策略的贯彻执行者来说,为了提高激励策略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对他们的培训和管理技能的开发,使他们能够熟练地掌握具体的方针政策与激励的技术技巧,并不断的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2.组织变革策略与人事调整策略
大量的事实证明,有时员工的绩效低下并不是其主观因素造成的,可能是由于组织制度不合理、运行机制不健全等原因造成的,这时需要采取组织变革的策略,通过系统的组织诊断,找出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组织.的整顿和调整,从而为员工工作绩效的提高创造优化的环境,提供组织上的保障。
当绩效管理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时,可能会出现员工绩效停滞不前或各种措施失效的情况,这时,作为人力资源部门或上级主管人员不必惊慌失措,应当冷静面对,采取应急性人事调整策略,如:
(1)劳动组织的调整。有时员工工作绩效不高,并不是员工的劳动态度和劳动能力存在问题,可能是由于分工与协作方式、工作地的布置、劳动条件和环境等因素,造成员工心理和生理上的压力,使绩效下降,如果采取有效措施,对劳动组织进行必要调整,变换作业环境和方式以后,员工工作绩效也将会发生新的变化。
(2)岗位人员的调动。有时组织中工作绩效不高,可能是个别人员的问题,如与工作岗位不适应,与同事工作作风、习惯不适应等,这时可以调动员工的工作岗位,将其安排到其他更适合的岗位上去工作,可能会使其绩效明显提高,即所谓“人挪活,树挪死”的道理。
(3)其他非常措施,如解雇、除名、开除等。有时企业为了维护全局的整体利益,对个别的特殊“人物”,不得不采取非常的人事措施,使其尽快离开单位,对个别的“害群之马”,如不采取果断措施,可能会影响到一大批员工,严重干扰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2. 绩效改进的绩效改进的基本步骤
绩效改进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其过程大致上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分析员工的绩效考核结果,找出员工绩效中存在的问题;
其次,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合理的绩效改进方案,并确保其能够有效的实施,如个性化的培训等;
再次,在下一阶段的绩效辅导过程中,落实实施已经制定的绩效改进方案,尽可能为员工的绩效改进提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帮助。
3. 怎么改进绩效
企业推行绩效管理旨在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率和盈利水平,同时也旨在提高员工的综合能力和职业素质。
企业若要赢在绩效,首先要落实好三方面的问题:
一是管理者与员工就目标及如何达到目标需要达成共识;
二是绩效管理强调沟通、辅导,而不是简单的任务管理;
三是绩效管理重视达成目标的过程,不要仅仅强调结果导向。
其次企业老总要有个清醒认识,即绩效管理是对具有一定素质的员工进行的,并考评其岗位应承担责任所达到的阶段性结果,以及在达到过程中的行为表现、能力提升,并促进员工取得优异绩效的一个的闭环管理过程。
(3)绩效整改措施扩展阅读
在影响绩效的四个因素中,只有激励效应是最具有主动性、能动性的因素,人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了,组织和员工会尽力争取内部资源的支持,同时组织和员工技能水平将会逐渐得到提高。
因此绩效管理就是通过适当的激励机制激发人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组织和员工争取内部条件的改善,提升技能水平进而提升个人和组织绩效。
4. 绩效管理如何改进
文:作者/李老师(
)
如需了解更多的企业经营管理:股权、合伙人、预算管控、薪酬、绩效方面的知识咨询
李老师个人号(zhhc008)
专注薪酬绩效研究、实践、落地运行。
5. 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1、绩效体系运行缺乏保障:如绩效数据不准确怎么办?绩效表格不能按时提交怎么办?解决对策:制定相关的保障机制,如对拖期提交的可建立迟交发红包的机制等。
2、绩效结果普遍高估,差异性小:如:绩效结果/得分普遍较高,考核结果差异小怎么办?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相对比较复杂,解决对策:(1)梳理数据来源,保证数据或问题能够尽量全的收集上来;(2)梳理历史数据,根据历史数据,重新制定加减分力度及目标值;(3)可以考虑使用强制分布法。
3、指标缺乏改善:主要表现为指标长时间保持不变,分析原因:责任人懈怠、制定指标的技能缺乏等,解决对策:(1)可以每个周期组织绩效指标讨论会议,让每个人讲述指标设置的目的,从氛围上督促责任人改进;(2)组织相关的指标评比或公示,对于指标符合标准的给予奖励,指标长时间不变的给予公示,让舆论督促责任人改进。
4、目标难以确定:目标值不清楚定多少合适怎么办?解决对策:(1)搜集历史数据,根据历史数据的平均值等确定;(2)由被考核人提出,考核审核确定;(3)如果仍然定不了,可以考虑从其他角度或是更细化的角度考虑,设置更为具体或合适的指标。
绩效体系在运行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上述问题只是相对出现的比较多的,如果您还有疑问,可以联系我们,欢迎交流。
6. 绩效改进计划如何做
绩效改善计划表
部:
根据本次考评,你部职员 须进行诸项改善,以提高绩效,现将改善计划表发给你部,请指导执行。
人力资源部
年 月 日
姓名 岗位 部门
计划项目 指导者 执行时间
1. 本职工作技能的提升
2. 企业文化理念的认识加强
3. 工作态度改进
4. 工作计划性和目的性改进
5. 面对困难时的决心和意志改进
6. 合作意识提升
7. 团队精神的培养
8. 敬业精神的提升
9. 忠诚度的提升
10. 生涯规划的指导
11. 责任意识的提升
12. 服务意识的提升
13. 与上司、同事相处的礼节培养
14. 产品知识丰富
15. 制造流程了解程度的加深
16. 沟通意识加强
17. 报告意识加强
18. 基本礼仪的培养
19. 会客禁忌的了解
20. 接听电话的礼仪培养
21. 应对客户抱怨的技能提升
22. 工作效率的提升
23. 工作差错率的降低
24. 向部门老员工学习工作方法
25. 实施部门内部训练
26. 实施岗位竞赛
27. 阅读书籍
1) 自我发展
2)有效的沟通
3)职业生涯规划
待改善人员签字 部门负责人签字
7. 如何进行绩效改进工作
如何在企业内部建立起有效的绩效考评体系,曾经被评为困扰中国企业的十大管理难题之首。调查表明,只有不到5%的经理与员工对其公司现有的绩效考评体系感到非常满意,可见其实施难度之大。
之所以如此,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不过,最关键的还是与企业是否真正明确绩效考评的目的密切相关。绩效考评工作,并非仅仅用于奖惩等最基本的人员管理目的,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对部门与员工的绩效考核,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达成及员工工作能力的提升。也就是说,其真正的目的在于有效地引导员工改进工作,提升能力,以确保企业目标的达成。 因此,有效的绩效考评工作,应自始至终围绕着员工工作能力的提高与改进来进行。具体执行过程中,应重点关注以下问题: 制定个性化的考核标准
在绩效考评工作中,选择和确定什么样的绩效考评标准是最重要也是最难解决的一个问题。当前,绝大多数的企业已经认识到关键业绩指标及量化标准的重要性,在设计考核标准时已开始密切关注个人绩效目标与企业、部门整体目标的一致性与层次性,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以部门为单位的制式考核表,使企业的绩效考评工作已具备一定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但与此同时,另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实却往往被忽略了——人是有差异性的,即使是同属于一个部门的员工,在工作意愿、工作能力方面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这样千人一面的考核表,是否能够真正体现每个人的工作绩效,反映出其在工作中的努力与进步呢?做不到这一点,引导员工改进工作、提升能力的目的就不可能得以实现。
因此,针对不同员工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考评标准将是十分必要的。当然,制定个性化标准的意思并不是说要为每一个员工设计一整套完全没有横向可比性的考核表,而是由各部门主管在充分考虑到企业为各部门员工设置的关键业绩指标的基础上,根据本部门每一个员工的实际状况,在与该员工进行充分沟通后,专门为员工制定出的一项或两项特别改进指标(个性化指标不宜过多,否则会分散员工的注意力,反而不利于其工作改进),从而使该员工的工作行为能够与企业的整体目标方向保持一致。
以企业的营销部门为例,考核标准的制定应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共同性指标,即根据企业一定时期的战略目标制定出来的营销部门各员工的关键业绩指标,如销售额完成指标、回款额完成指标、销售费用指标等等。为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并使考核工作具有公正性及可比性,共同性指标的累计分值应占到考核总分值的70%~80%;第二部分为个性化指标,是部门主管根据每一个员工的具体情况及其当前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其制定的仅针对其个人的考核指标。如某员工虽然销售业绩十分突出,但为人比较自私自利,在工作中缺乏团队合作意识,那么主管就可在与其沟通后,专门为其制定团队合作方面的考核指标,促其改进;若某员工缺乏客户服务意识,常有客户投诉,那么主管就可为其制定出提升客户满意度方面的考核指标。总之,个性化指标的制定,一定是以督促及鼓励员工改进其工作中存在的主要缺点、提升个人素质与能力为出发点,使员工明确本阶段工作改进的主要方向,进而使企业的整体战略目标得以实现。由于个性化指标往往缺乏横向间的可比性,因此不宜在考核中占据太大分值,应以20%~30%为妥。同时,在制定个性化指标时,应确保员工充分参与,建立在双向沟通的基础之上。
加强关键事件记录
关于绩效评估,有这样一种说法:“对员工的评估是管理者最重要的事情。”为确保评估工作的全面性、客观性与准确性,管理者不应只评估员工工作的结果,同时还必须加强对员工工作过程的监督与管理。
在具体考核工作中,量化指标的打分常常是比较容易的。而一旦牵涉到非量化指标—如个性化指标中常常会有部分无法加以量化的指标,在这种情况下,管理人员对下属员工相关关键事件的有效记录,则成为评估的主要依据。
因此,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必须养成随时记录的习惯,将每一位下属在工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值得称道的良好行为及有待改进的不良行为(或事故)记录下来,为评估工作提供客观、有效的依据。
为使关键事件记录工作富有成效,管理人员应注意以下细节:第一,工作中应注重“走动式管理”。管理人员的工作场所不应局限在自己的办公室内,而应当更多地扩展到工作现场,只有在现场观察员工的工作行为,才能更好地发现问题,确保所记录关键事件的全面性;第二,管理人员的记录必须贯穿该员工整个考核期内的工作表现,而不仅仅是该员工在考核期初或期末一段时间内的表现;第三,管理人员所记录的关键事件,应与该员工的考核标准保持一致。即管理人员应重点关注员工在个性化指标方面的具体表现,及时发现员工的点滴进步并给予认可,从而充分调动员工进一步改进工作的积极性。
做好绩效反馈工作
绩效评估工作完成后,及时与员工就其绩效达成情况进行沟通与反馈,是做好绩效考评工作的非常关键的一环。
绩效反馈,是管理人员与员工就该员工在考核期内的具体表现进行双向的沟通,使员工认识到自己在考核期内主要的工作成绩与不足的过程。在进行绩效反馈的过程中,应自始至终把握一个重点——反馈不是为了通知员工本次绩效考核的结果,更不是为了跟员工“算账”,而是为了使双方达成共识,让员工认识到在上一考核期内自己的工作中还存在哪些不足,以改进工作、提升能力为主要的出发点。
因此,在关于绩效考核结果的沟通中,管理人员应重在与员工就各项考核指标(尤其是个性化指标)的达成情况进行沟通,分析各项指标未能达成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绩效改进计划,一方面落实下一考核期的共同性指标,另一方面,则应针对员工上期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明确其下一期的个性化考核指标及具体考核标准,为员工指出工作改进的目标与方向,鼓励其把工作做得更好。
总之,企业的绩效考评工作应始终围绕促使员工工作改进、能力提升的目的展开,从而推动企业战略目标的有效达成。
8. 绩效改进要点与措施 拟采用什么方法改进不足
一、绩效改进的四个要点:
绩效改进计划设计的目的在于使员工改变其行为。为了使改变能实现,符合四个要点:
1、意愿。员工自己想改变的愿望;
2、知识和技术。员工必须知道要做什么,并知道应如何去做;
3、气氛。员工必须在一种鼓励他改进绩效的环境里工作。而造就这种工作的气氛,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主管。员工可能因畏惧失败而不敢尝试改变,这时,需要由主管去协助员工建立信心;
4、奖励。如果员工知道行为改变后会获得奖赏,那么员工较易去改变行为。奖励的方式可分为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物质方面包括加薪、奖金,或其他福利;精神方面则包括自我的满足、表扬、加重责任、更多的自由与授权。
二、绩效改进措施如下:
实际工作中,通过以下措施,可以切实帮助各级主管制定对员工的绩效改进方案。
1、广泛开展培训工作,将培训重点放在各级主管人员之上:
在绩效管理推动的过程中,各级主管和员工普遍反映对绩效管理四个阶段的相互关系不了解,以致影响了绩效管理工作的推动。对待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也是这样,各级主管对绩效结果的应用知之甚少,对绩效改进的操作过程较为模糊,因此无法将结果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使得绩效管理停留在了表面。
有鉴于此,需要广泛开展培训,着重是对各级主管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绩效管理的基础知识、流程和应用技巧等方面。培训的目的是澄清各级主管对绩效管理的错误及模糊认识--绩效管理并不是给其增加额外工作量,只是为了管理工作更好;绩效管理不是为了制造员工之间的差距,而是实事求是地去发现、评价员工的业绩和能力,进而有针对性地帮助员工提高;平时虽然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绩效辅导和沟通上,但它却能防患于未然,给企业带来长远效益。通过培训,首先提高各级主管的对绩效改进等内容的认识。
2、通过公布绩效管理制度,明确相关的奖惩措施,从制度上保证绩效改进的实施:
实施绩效管理的过程中,出现了"走过场"的敷衍现象。因此要从制度上明确奖惩,奖励那些能为员工考虑,制定绩效改进方案的管理人员,惩处那些虽经培训却仍然敷衍了事的管理人员。同时,对于那些不适合或不愿意做管理的主管,可以予以工作上的调动。另外,在制定绩效改进方案和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绩效改进方案一定要有实际操作性,要有"行动步骤":
如果停留在理论上的话,改进方案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根据员工现在的发展水平,绩效改进方案的指导性一定要强,最好是能详细到具体的每一步骤。员工现在的规范化管理比较欠缺,通过绩效改进方案,也能为以后实行规范化管理打好基础。
②绩效改进方案也要符合"SMART"原则:
绩效改进方案是指导绩效改进实施的标准,因此一定要有可操作性。其制定的原则也要符合"SMART"原则,做到具体、可衡量、可达到、相关联和有时限。这是制定任何一个方案都必须考虑的原则。
③绩效改进方案可以与计划目标制定相结合,也可以独立制定,为了员工的绩效提高:
计划目标的范围较大,既包括了以前做得好的日常工作内容,也包括了需要提高的改进内容。与之相比,绩效改进方案虽然也是根据上一阶段绩效考核结果而制定的,但其更具有针对性,是着重针对绩效低下的原因而制定的。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时间等因素的限制,可以将制定绩效改进方案与计划目标相结合,通过一份计划反映绩效改进方案。
④绩效改进方案的形式可以多样,但关键是要控制过程,给员工以指导。
任何方案都需要付诸实施,绩效改进工作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方案,但是改进的过程只有一个。绩效改进能否成功,关键就在于是否能控制改进的过程。只有各级主管在过程中给予员工指导和帮助,修正改进方案,才能保证绩效改进的效果。
尽管绩效改进是各级主管要为员工考虑的事,但各公司行政人事部门在绩效改进工作中也应该完成其配合的工作:
1、整理、汇总、分析员工的绩效考核结果,指导各级主管开展绩效改进工作:
员工绩效考核结果的初步分析,需要行政人事部来完成。在各级主管对绩效改进尚不了解的情况下,就需要行政人事部牵头,给出相关分析,指导各级主管开展绩效改进工作。
2、组织相关培训:
①需要(续致信网上一页内容)行政人事部组织各级主管进行培训,以提高其对绩效改进理论的认识;
②根据各级主管制定的员工改进方案,有针对性地组织员工培训,以提高员工的专业知识、技能。
3、评估绩效改进工作:
由于是绩效管理工作的主要推动部门,因此,行政人事部要配合各级主管,评估改进工作的实施情况,以便于查漏补缺,在下一阶段修正绩效改进方案。绩效改进是绩效管理过程中的一部分,与绩效管理相似的,也是一个连续循环、不断提高的过程。它是企业、各级主管帮助员工提高工作绩效的一个过程。如果能将绩效改进工作做到实处,那就能激发员工更大的工作激情,绩效管理工作也有了成功的保障。
三、绩效改进的方法:
1、分析工作绩效差距:
①目标比较法: 将考评期内员工的实际工作表现与绩效计划的目标进行对比,寻求工作绩效的差距和不足的方法。
②水平比较法:将考评期内员工的实际业绩与上一期的工作业绩进行比较,衡量和比较其进步或差距的方法。
③横向比较法:在各部门或单位间,各员工间进行横向比较。
2、查明产生差距的原因:
①个人体力条件:性别、年龄、智力、能力、经验、阅历;
②心理条件:个性、态度、兴趣、动机、价值观、认识论;
③企业外部环境:资源、市场、客户、对手、机遇、挑战;
④企业内部环境:资源、组织、文化、人力资源制度。
3、改进工作绩效的策略:
①预防性策略与制止性策略:
预防性策略是在作业前明确告诉员工应该如何行为。
制止性策略是及时跟踪员工的行为,及时发现问题予以纠正。
②正向激励策略与负向激励策略:
正向激励策略主要通过鼓励手段,负向激励策略主要通过惩罚手段。
③ 组织变革策略与人事调整策略:
针对考核中反应出的问题,及时对组织结构、作业方式、人员配置等方面进行调整。
4、绩效管理中的矛盾冲突与解决方法:
①员工自我矛盾:员工一方面希望得到真实评价,另一方面又希望得到表扬;
②主管自我矛盾:过松无法完成改进目的,过严影响关系;
③组织目标矛盾: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