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花香宣传语
Ⅰ “水满田畦稻花香”诗句的出处
《新凉》是南宋诗人徐玑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新凉
水满田畦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
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
Ⅱ 岁月漫长迎风吹来稻花香这是什么歌里的词句
岁月漫长迎风吹来稻花香这是什么歌里的词句?
歌名《经历》演唱者:巴扎黑
Ⅲ "稻花香"这一酒名来源于辛弃疾的词作《西冮月》这是对的吗
网络词条“稻花香集团”:
稻花香酒名源于南宋大词家辛弃疾之名句:“醉扶怪石看飞泉,酿成千顷稻花香”。稻花香故此成名。
稻花香酒名源于南宋大词家辛弃疾之名句,他曾官任湖北,经隆中、过长坂、游玉泉,途经龙凤山下,夜宵农家作坊美酒,甚觉精良,乃乘兴赋词:“松冈避暑,茅檐避雨,闲去闲来几度?醉扶怪石看飞泉,又却是、前回醒处。东家娶妇,西家归女,灯火门前笑语。酿成千顷稻花香,夜夜费、一天风露”。
这首词是《鹊桥仙·己酉山行书所见》,不是《西江月》。
附:《西江月》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Ⅳ 一什么稻花香填量词
一股稻花香。
Ⅳ 稻花香里说丰年的整首诗句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年代:【宋】 作者:【辛弃疾】 体裁:【词】 类别:【】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Ⅵ 五常稻花香大米广告词语
种在冰上 收在火上 稻米至尊 尽在五常
Ⅶ 风吹稻花香两岸 猜吉祥成语
五谷丰登
wǔ gǔ fēng dēng
【解释】登:成熟。指年成好,粮食丰收。
【出处】《六韬·龙韬·立将》:“是故风雨时节,五谷丰登,社稷安宁。”
【结构】主谓式。
【用法】用作褒义。多用于农业生产方面。一般作谓语、分句。
【辨形】登;不能写作“灯”。
【近义词】年谷顺成
【反义词】颗粒无收
【例句】辛辛苦苦耕作一年的农民;最大的愿望就是~。
Ⅷ 稻花香里说丰年,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情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作者: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这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阅读这首词,要注意时间和地点。时间是夏天的傍晚,地点是有山有水的农村田野。这首词描写的是人们熟悉的月、鸟、蝉、蛙、星、雨、店、桥,然而诗人却把这形象巧妙的组织起来,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恬静的美。辛弃疾的这首《西江月》前两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表面看来,写的是风、月、蝉、鹊这些极其平常的景物,然而经过作者巧妙的组合,结果平常中就显得不平常了。鹊儿的惊飞不定,不是盘旋在一般树头,而是飞绕在横斜突兀的枝干之上。因为月光明亮,所以鹊儿被惊醒了;而鹊儿惊飞,自然也就会引起“别枝”摇曳。同时,知了的鸣叫声也是有其一定时间的。夜间的鸣叫声不同于烈日炎炎下的嘶鸣,而当凉风徐徐吹拂时,往往特别感到清幽。总之,“惊鹊”和“鸣蝉”两句动中寓静,把半夜“清风”、“明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
接下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把人们的关注点从长空转移到田野,表现了词人不仅为而说丰年的主体,不是人们常用的鹊声,而是那一片蛙声,这正是词人匠心独到之处,令人称奇。在词人的感觉里,俨然听到群蛙在稻田中齐声喧嚷,争说丰年。先出“说”的内容,再补“声”的创造。
以上四句纯然是抒写当时当地的夏夜山道的景物和词人的感受,然而其核心却是洋溢着丰收年景的夏夜。因此,与其说这是夏景,还不如说是眼前夏景将给人们带来的幸福。
Ⅸ 要找一句含有味道的词的诗句,如,(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还有,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
酸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初夏睡起 杨万里
甜
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 马诗 李贺
甘露太甜非正味,醴泉虽洁不芳馨。 辨味 白居易
苦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浪淘沙 刘禹锡
咸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兵车行 杜甫
辣
松柏苍然长健,姜桂老来越辣, 水调歌头 李昴英
Ⅹ 陆游《秋日郊居》行歌拽杖到新塘,银阙瑶台无此凉。万里秋风菰菜老,一川明月稻花香。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叙
全诗通过“无此凉”“明月”“稻花香”等意象,充分表现了秋色明亮轻快,丝毫没有沉郁萧条之感。
体会到诗人清新明朗的心境,对乡村大自然美景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