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水日宣传
⑴ 世界水日宣传标语是怎样的
一、节约用水,人人有责。
二、水是生命之源节水等于延寿。
三、弘扬水利,荣耀中华。
四、节约能源,扶贫救济。
五、浪水费水之举不可有,节水俭水之心不可无。
六、节约能源,人人有责。
七、节约用水,珍爱生命。
八、一滴清水,一片绿地,一个地球。
十、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全面推行河长制。
十一、加强水域保护,改善生态环境。
十二、水美城市、生态家园。
十三、河长制,河长治。
十四、大干水利,提速创优。
十五、深入推进“五水共治”,加快实施百项千亿防洪排涝工程。
⑵ 请为世界水日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节约用水淘米水用来浇花
⑶ 关于世界水日
◆世界水日(3月22日)
每年的3月22日是联合国确定的“世界水日” (World Water Day) 。2005年3月22日是第13个世界水日,主题为“生命之水”。这一主题是联合国2003年在其第58届大会上确定的。
1993年1月18日,第47届联合国大会根据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制定的《21世纪行动议程》中提出的建议,通过了第193号决议,并确定自1993年起,将每年的3月22日定为世界水日,旨在推动对水资源进行综合性统筹规划和管理,加强水资源保护,以解决日益严峻的缺水问题。同时,通过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公众对开发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地球虽然有70.8%的面积为水所覆盖,但淡水资源却极其有限。在全部水资源中,97.5%是咸水,无法饮用。在余下的2.5%的淡水中,有87%是人类难以利用的两极冰盖、高山冰川和永冻地带的冰雪。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是江河湖泊以及地下水中的一部分,仅占地球总水量的0.26%,而且分布不均。约65%的水资源集中在不到10个国家,而约占世界人口总数40%的80个国家和地区却严重缺水。据联合国公布的统计数据,全球目前有11亿人生活缺水,26亿人缺乏基本的卫生设施。
同时,水污染也进一步蚕食着大量可供消费的水资源,并危害人类的健康。联合国的调查显示,全世界每年排放的污水达4000多亿吨,造成5万多亿吨水体被污染,致使数百万人死于饮水不洁所引起的疾病。
近年来,日益严峻的水危机状况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有关专家呼吁,世界各国应通力合作,加强淡水资源管理,节约用水,减少污染,并通过磋商谈判解决地区水资源分配问题。
1981年至1990年,世界首个国际水行动十年计划得以实施。其间,全世界共有10亿多人获得水供应,近7.7亿人的卫生条件得到改善。
2003年,联合国第58届大会通过决议,宣布从2005年至2015年为生命之水国际行动十年,主题是“生命之水”,从2005年3月22日的世界水日正式实施。
生命之水国际行动十年的目标是敦促各国更加关注与水相关的问题,开展多层次合作,以实现《联合国千年宣言》、《约翰内斯堡实施计划》和《21世纪议程》中与水相关的目标。联合国大会呼吁联合国各相关机构、专门机构、地区委员会和其他组织共同协调行动,利用现有资源和自愿捐款,在十年行动中体现“生命之水”的含义。
◆“水法宣传周”和“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
※“水法宣传周”,3月22日至28日
开发利用水资源和防治水害,关系到国脉民运,必须依法治水、管水和用水。 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的颁布,标志着中国开发利用水资源和防治水害走上了法制轨道。目前除了已颁布的《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河道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外,各地也先后颁布了大量的地方性法规,在中国历史上首次建立起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比较科学、配套的水法规体系。
为克服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增强全民的水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自觉地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各种水事活动,中国水利部从1989年开始,每年7月1日至7日为“水法宣传周”。自1993年“世界水日”诞生后,从1994年起,水利部决定“水法宣传周”从每年的“世界水日”即3月22日开始,至3月28日为止。
※“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5月15日所在的那一周
为了提高城市居民节水意识,从1992年开始,每年5月15日所在的那一周为“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通过该活动,有助于提高社会对节水工作重要现实意义和长远战略意义的认识;有助于增加投入开发推广应用节水的新工艺、新技术、新器具;有助于提高城市用水的综合利用水平
⑷ 2013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
【答案】D
【答案解析】试题分析:爱护水资源,可从以下方面做起:一是节约用水,生活中可一水多用,农业上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工业上水重复利用;二是要减少水体污染,生活污水、工业污水要先处理再排放,农业上要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故选D。
考点:水资源的保护
⑸ 2015我国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的宣传主题
联合国确定2015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与可持续发展”(Water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我国纪念2015年“世界回水日”和“中国水周答”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节约水资源,保障水安全”。
⑹ 2011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的宣传主题是
2011年3月22日是第十九届“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的宣传主题是严格管理水资源,推进水利新跨越
⑺ 历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的宣传主题
1994年世界水日主题为“关心水资源是每一个人的责任”(Caring for Our Water Resources Is Everyone's Business);
1995年世界水日主题为“女性和水”(Women and Water);
1996年,世界水日主题为“为干渴的城市供水”(Water for Thirsty Cities);
中国水周宣传主题为“依法治水,科学管水,强化节水”。
1997年,世界水日主题为“水的短缺”(water scarce);
中国水周宣传主题为“水与发展”。
1998年,世界水日主题为“地下水——正在不知不觉衰减的资源” (Groundwater -- the Invisible Resource);
中国水周宣传主题为“依法治水——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1999年,世界水日主题为“每人都生活在下游”(Everyone Lives Downstream);
中国水周宣传主题为“江河治理是防洪之本”。
2000年,世界水日主题为“卫生用水(Water and Health)”;
中国水周宣传主题为“加强节约和保护,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001年,世界水日主题为“21世纪的水”(Water for the 21st Century);
中国水周宣传主题为“建设节水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2002年,世界水日主题为“水为发展服务”(Water for Development);
中国水周宣传主题为“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003年,世界水日主题为“未来之水”(Water for the Future);
中国水周宣传主题为“依法治水,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2004年,世界水日主题为“水与灾害”(Water and Disasters);
中国水周宣传主题为“人水和谐”。
2005年,世界水日主题为“生命之水”(Water for life);
中国水周宣传主题为“保障饮水安全,维护生命健康”。
2006年,世界水日主题为“水与文化”(Water and culture);
中国水周宣传主题为“转变用水观念,创新发展模式”。
2007年,世界水日主题为“应对水短缺” (Coping with water scarcity);
中国水周宣传主题为“水利发展与和谐社会”。
2008年,世界水日主题为“涉水卫生” (Sanitation);
中国水周宣传主题为“发展水利,改善民生”。
2009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跨界水——共享的水、共享的机遇”( Transboundary water -- the water sharing, sharing opportunities)。
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落实科学发展观,节约保护水资源”。
2010年,世界水日主题是"关注水质、抓住机遇、应对挑战"(Communicating Water Quality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中国水周活动宣传主题为“严格水资源管理,保障可持续发展”。
2011年,世界水日主题是“应对都市化挑战”(Water for cities: responding to the urban challenge)。
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严格管理水资源,推进水利新跨越”。
2012年,世界水日宣传主题是“水与粮食安全”( Water and Food Security)。
中国水周活动的主题为“大力加强农田水利,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2013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合作”(Water Cooperation)。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节约保护水资源,大力建设生态文明”。
⑻ 世界水日宣传征文
球上的水资源,从广义来说是指水圈内水量的总体。
海水是咸水,不能直接利用,所以通常所说的水资源主要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如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地下水和冰川等。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只占地球上水体总量2.53%,其中大部分(近70%)是固体冰川,即分布在两极地区和中、低纬度地区的高山冰川,还很难加以利用。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浅层地下水,储量约占全球淡水总储量的0.3%,只占全球总储水量的十万分之七。据研究,从水循环的观点来看,全世界真正有效利用的淡水资源每年约有9 000千米3。
一般说来,降水丰富的地区,水资源丰富;降水量少的地区,水资源贫乏。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的丰歉程度,通常以多年平均径流总量和人均占有量为主要指标。全世界河川径流总量为47 000千米3,按人平均约为9 000米3。我国河川径流总量约27 000亿米3,按人口平均每人占有量约2 400米3,大大低于世界人均占有量。
珍惜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我们要做到:(1)必须懂得如何科学用水;(2)从每个家庭做起,建设节水型家庭;(3)大力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节流优先的原则,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4)控制污水及污染物排放,建设污水处理系统,加强水环境监测,强化法律意识,依法管理水资源、水环境。
地球虽然有70.8%的面积为水所覆盖,但淡水资源却极其有限。在全部水资源中,97.5%是咸水,无法饮用。在余下的2.5%的淡水中,有87%是人类难以利用的两极冰盖、高山冰川和永冻地带的冰雪。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是江河湖泊以及地下水中的一部分,仅占地球总水量的0.26%,而且分布不均。约65%的水资源集中在不到10个国家,而约占世界人口总数40%的80个国家和地区却严重缺水。据联合国公布的统计数据,全球目前有11亿人生活缺水,26亿人缺乏基本的卫生设施。
3月22日
每年的3月22日是联合国确定的“世界水日” (World Water Day) 。2005年3月22日是第13个世界水日,主题为“生命之水”。这一主题是联合国2003年在其第58届大会上确定的。
1993年1月18日,第47届联合国大会根据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制定的《21世纪行动议程》中提出的建议,通过了第193号决议,并确定自1993年起,将每年的3月22日定为世界水日,旨在推动对水资源进行综合性统筹规划和管理,加强水资源保护,以解决日益严峻的缺水问题。同时,通过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公众对开发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同时,水污染也进一步蚕食着大量可供消费的水资源,并危害人类的健康。联合国的调查显示,全世界每年排放的污水达4000多亿吨,造成5万多亿吨水体被污染,致使数百万人死于饮水不洁所引起的疾病。
近年来,日益严峻的水危机状况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有关专家呼吁,世界各国应通力合作,加强淡水资源管理,节约用水,减少污染,并通过磋商谈判解决地区水资源分配问题。
1981年至1990年,世界首个国际水行动十年计划得以实施。其间,全世界共有10亿多人获得水供应,近7.7亿人的卫生条件得到改善。
2003年,联合国第58届大会通过决议,宣布从2005年至2015年为生命之水国际行动十年,主题是“生命之水”,从2005年3月22日的世界水日正式实施。
生命之水国际行动十年的目标是敦促各国更加关注与水相关的问题,开展多层次合作,以实现《联合国千年宣言》、《约翰内斯堡实施计划》和《21世纪议程》中与水相关的目标。联合国大会呼吁联合国各相关机构、专门机构、地区委员会和其他组织共同协调行动,利用现有资源和自愿捐款,在十年行动中体现“生命之水”的含义。
⑼ 2007年3月22日是第十五届“世界水日”,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开展“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是“水利
A.Na、H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水为氧化剂,故A不选;
B.Fe、H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水为氧化剂,故B不选;
C.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不选;
D.只有Cl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且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故D选;
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