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栖霞山规划宣传片
⑴ 南京栖霞山的由来是什么
清朝乾隆皇帝6次南巡,就有5次驻跸于南京栖霞山,称赞此山为金陵第一明秀山。栖霞山是江南著名古刹之一。栖霞,原是南朝刘宋时期著名隐士明僧绍之号。由于他看透了官场的尔虞我诈和勾心斗角,决心割断俗事而洁身自好,便在此山中刊木结茅,隐居长达20多年。这期间先后有6个皇帝请他出仕为官,都被他拒绝了。明僧绍这种自甘淡泊的隐士精神,深受当时人们的称颂,尊称他为征君。489年,明僧绍捐住宅为寺,寺称栖霞精舍,后改为栖霞寺,这就是栖霞寺的由来。寺内的《摄山栖霞寺明征君碑》为唐高宗李治所作,记载了明僧绍归隐林泉、崇信佛门的经历。是唐朝著名书法家高正臣所书,为我国保存下来的最早的行书碑之一,风格圆劲丰泽,自成一家,使栖霞山名闻遐迩的,不仅仅是它的由来与传统,还有历史悠久的千佛岩。484年,明僧绍的儿子明仲璋继承父志,与智度禅师一起凿龛刻佛。无量殿内的无量寿佛身高9米,连座高12米,观音菩萨、势至菩萨分侍两侧,合称西方三圣。无量石窟开凿以后,不问苍生问鬼神的齐梁贵族纷纷效法,来此凿窟,以求佛祖保佑,竟形成了294龛,515尊佛像的规模。加上后来各代的开凿,共有佛像700多尊,号称千佛岩。每值深秋,栖霞山漫山枫叶红遍,可谓层林尽染,成为又一大景观。
⑵ 南京栖霞山舍利塔何时建立其布局结构是怎样的
南京栖霞山舍利塔复,位于南京制西南的栖霞山麓,创建于隋代仁寿二年(602)。现存的石塔为南唐(937~975)时重建。塔八角,五层,高15米,是我国古代楼阁式密檐石塔中造得较好的一座。塔身上下密布着各种题材的浮雕。其中有海浪、鱼、蟹、龙、凤和石榴,还有“释迦八相”及四大天王、文殊、普贤菩萨和飞天供养人等。
⑶ 《栖霞山文化产业集聚区概念设计和发展规划》求全本。
这种千篇一律的东西有什么价值呢——园区规划一定要到实地考察,因地制宜。可参考中国最强悍的文化产业规划项目《中华文化标志城文化产业集聚区概念设计和发展规划》
⑷ 南京栖霞山为何发展这么慢
风景区应保持自然生态,过多的人工干预,超规律的所谓“发展”,是多此一举,弊大于利。
⑸ 最近想趁周末出去看看枫叶,两个选择,南京栖霞山,苏州天平山,两个人,两天,大家又什么好的建议
1、南京栖霞山
上海出发乘坐高铁抵达南京站,由南京站去往南京栖霞山有两条线路。
线路一:205路>207路(约2小时20分钟/27.0公里)。南京火车站步行630米至南京站·南广场东,乘205路(南京站·南广场东-明文化村)在南京站·南广场东上车。
在玄武大道·长途东站下车(3站),步行10米至玄武大道·长途东站,乘坐207路(南京站·北广场东-上坝总站)在玄武大道·长途东站上车,在南水新村下车(12站),步行1594米至终点。
线路二:130路>207路(约2小时20分钟/27.1公里)。南京火车站步行660米至南京站·南广场东,乘坐130路(南京站·南广场东-仙居雅苑)在南京站·南广场东上车。
在玄武大道·长途东站下车(3站),步行10米至玄武大道·长途东站,乘坐207路(南京站·北广场东-上坝总站)在玄武大道·长途东站上车,在南水新村下车(12站),步行1594米至终点。
2、苏州天平山
从上海乘火车到苏州,在苏州火车站东侧乘游4路。经灵岩山,可到天平山(其中直达天平山的车次较少,约30--40分钟一班,其余大都终点为灵岩山。如到灵岩山,可找一辆小机动车,到天平山单程6--10元。)
(5)南京栖霞山规划宣传片扩展阅读:
栖霞山:
南京有一句话:春牛首,秋栖霞。指的是春天要去牛首山,秋天要去栖霞山。最佳观赏季节:11月下旬-12月上旬。
交通:目前没有地铁直达,但是每年红枫期,有环城游的大巴从总统府直达栖霞山,车票来回20。可以上午逛完总统府,在附近吃个午饭(总统府附近有个科巷,是南京有名的吃货街之一)然后坐车去栖霞山。
栖霞山官方开放时间是7:00至17:30,淡季门票价格25元/人次,秋季红枫节期间上调为40元/人次,也就是进入了旺季,其他APP比如携程、美团、蚂蜂窝等等可能会有优惠活动。
那么有官方开放时间,就有民间的传说,如果可以起早贪黑的话,你的开放时间你做主,而且6点半之前是可以免费进入的。
栖霞山有北门和南门,感觉南门就是新建的方便之门,并没有任何的特色,所以强烈建议北门入北门出;栖霞山各个景点要么大路直达,要么曲径通幽,规划好一条路线转一个大圈正正好好,网上找一个规划比较不错的路线供参考。
天平山:
天平枫叶甲天下”枫叶红透整个山川,随手一拍都是大片,天平山以“红枫、奇石、清泉”三绝著称,有万笏朝天、高义叠翠、万丈红霞、玉泉轻吟等十八胜景。
天平山枫叶最具观赏的时间在每年十一月份,这时的枫叶红得最旺盛,枫叶之所以会变红,是因为秋季气温逐渐降低,叶片中含有的叶绿素会降低,之后叶片会现象原有的颜色。枫叶的叶片大多呈掌状五裂,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天平山枫叶会在每年10月1日到12月15日开放,这时的枫叶红得更旺盛。除了红色,天平山枫叶还有另外一种颜色,那就是黄色,到了秋季天平山枫叶会逐渐变成红、黄两种颜色。
在天平山不是所有树都是枫香树,天平山赏枫最有名的还属特有的“五彩枫”!所谓“五彩枫”意指在一棵树的大小枝叶上呈现出嫩黄、橙红、赭红、血牙红、深红等自然景观,似如鲜花争艳,为树冠之花。
⑹ 栖霞山开发时间,相关历史简介。
栖霞山位于南京市栖霞区,又名摄山,被誉为"第一金陵明秀山",南朝时山中建有"栖霞精舍",因此得名,是中国四大赏枫胜地之一。
栖霞山古迹名胜众多,最为出名的深秋红叶、"东飞天"石窟是招徕海内外游客的名片,深秋的栖霞山,满山红叶,好像一幅美丽的图画作品,所以南京民间有"春牛首,秋栖霞"的说法。
栖霞山有三峰,主峰凤翔峰海拔286米;东北有龙山;西北有虎山。栖霞山的地学内涵极为丰富,古生物化石众多,是许多地学名称的命名地,被专家称为"天然地质博物馆"、"地学教科书"。
主要景点
明镜湖
栖霞山风景区的第一景是明镜湖,它位于栖霞寺大门西面,面积约3000平方米,是清乾隆年间兴建的,湖中有湖心亭,并有九曲桥与岸相连,造型精巧,景点名"彩虹明镜",有《彩虹明镜》碑立于湖边。向东有月牙池,然后就是栖霞寺大门。因岩溶、地下采矿等原因,明镜湖已不能储水,有待治理。
栖霞寺
明代 张宏《栖霞山图》局部南齐永明元年(483年),隐士明僧绍舍宅为寺,称"栖霞精舍",后成为江南佛教三论宗的发祥地。栖霞寺是南京地区最大的佛寺,现有山门、天王殿、毗卢殿、藏经楼、鉴真纪念堂等主体建筑。栖霞寺坐落在栖霞山中峰西麓。唐代时称功德寺,增建了殿宇40余间,规模很大,与山东长清的灵岩寺、湖北荆山的玉泉寺、浙江天台的国清寺并称天下四大丛林。清咸丰年间毁于火灾。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 年)重建,现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毗卢殿、摄翠楼、藏经楼等,为南京地区最大的寺庙。
千佛岩
千佛岩在凤翔峰西南麓。
南朝齐永明七年(489年),明僧绍之子与智度禅师合作开凿三圣像以纪念明僧绍。南朝梁大同六年(540年)三圣像佛龛上出现佛光,惊动齐梁贵族,于是纷纷前来凿石造像,从南朝齐永明二年至梁天监十年(484-511年)逐渐开凿而成。
传说,栖霞寺创建人僧绍曾梦见西岩壁上有如来佛光,于是立志在此凿造佛像;他病故后,其子在南齐永明二年(484年)开始与僧智度禅师在西壁上凿佛龛,镌刻了三尊佛像,这三佛合称"西方三圣",该殿也称"三圣殿"。所有佛像或五六尊一龛,或七八尊一室。佛像始有515尊,分凿于294个佛龛中,号称千佛崖。
唐、宋、元、明各代相继在纱帽峰都有开凿,连南朝在内,共有700尊。佛像大者高数丈,小者仅盈尺。其中"大佛阁"为开凿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座石窟,凿于南齐永明七年(公元489年),正中无量寿佛坐像高达12米。
东飞天石雕像就在中102号佛龛中,这个洞龛非常小,共有5座佛像,洞顶的两组飞天为橙色,线条清晰可辨,中间佛像头顶的火焰隐约可见。虽然仅有这么两对飞天,但这是中国所发现的最东部的 "敦煌遗迹",又传来消息称在千佛岩旁的舍利塔上又发现了飞天浮雕,其所用技法和人物线条皆与敦煌相似,这一发现进一步丰富了"东敦煌 "的文化内容。
舍利塔
舍利塔始建于隋仁寿元年(601年),原为木塔,后毁于唐武宗会昌年间舍利塔。现存之塔系南唐时高越、林仁肇建造。从栖霞寺南侧围墙外山路向东行不远,就可看到舍利塔,该塔用白石砌成,五层八面,高约18米。塔外壁上刻有浮雕,形象姿态生动传神。塔基上刻着释迦牟尼出家修道的故事,依次是托胎、诞生、出游、苦行、坐禅、说法、降魔、涅盘。该塔为五级八面密檐式石塔,高18.04米。塔基上浮雕释迦八相图和海石榴、鱼、龙、凤、花卉等图案;塔身刻有高浮雕天王像、普贤骑象图和文殊菩萨像,像上还刻有"匠人徐知谦"等题名。塔檐下雕飞天、乐天、供养人等像。第二层以上每面都刻两个圆拱形龛,均内雕一酋跏趺坐佛,共计64尊,雕刻精细,甚为生动。全塔造型典雅、秀美,雕刻细腻、精湛,装饰华丽,为佛教艺术在江南的代表作,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1988年舍利塔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纱帽峰
纱帽峰处千佛岩之巅,被千佛岩众佛龛环抱。乾隆南巡到此,嫌其名俗,遂赐名"玉冠峰"。乾隆在给两江总督尹继善的批文中就有:"旧名纱帽峰嫌其近俚,闻摄山名秀如玉而冠即以易之"的记载,另在《玉冠峰》中也说:"我欲易名难揣称,僧绍有知应默肯"。但今人们仍习惯称之为纱帽峰。就在纱帽峰佛龛中有一空穴碑槽,那里原镶嵌乾隆第一次南巡至此留下的《登栖霞山》的第一块御碑,后"失窃"达200余年,直到2000年才在栖霞寺佛学院墙体被发现。
碧云亭
碧云亭位于虎山栖霞山红叶 之巅,又名"望江亭",登临仰天而望,但见碧云万里,俯视平野,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条貌似半岛的平顶岗峦,向北伸出,三面均是悬岩,仅一石与山道相连,构成别具一格,是以险取胜的景点。其东侧深谷陡壁,岩石裸露,峻峭无比,西侧,由松涛林海铺成的起伏岗峦,蛰伏于脚下,不时随风传来呼啸而起的林涛吼声,恰似"沙场秋点兵"最气派的景色是向北眺望,大江尽收眼底,洪涛涌过足下,两岸沃野千里,旷阔无限。这里虽不如武汉黄鹤楼的闻名遐迩,但其胜景却不减黄鹤楼气派,黄鹤楼有张之洞题写一联道的好:"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恨,大江东去,波涛洗尽古今愁,"看来用于"碧江亭"上也很贴切。
枫岭
栖霞山西侧的枫岭,有成片的枫树,深秋的栖霞,满山枫树长满了红色的叶片,使栖霞山被誉为"金陵第一明秀山"。
其他景观
栖霞山还有若干自然奇观,饶有情趣。如栖霞寺东北,平山头的南坡上有一处青灰岩石,表面呈波浪状,人称"迭浪岩",十分罕见。此外还有"青锋剑"、"天开岩"、"一线天"等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奇观。秦淮八艳之一的李香君,在爱情不顺后于顺治十二年(1655年)的暮春独自来到栖霞山下,在一座寂静的道观里,出家为道士。
折叠编辑本段节庆活动
春节期间,到栖霞古寺撞钟祈福是南京市民和游客的传统活动。古时每到元宵节期间,栖霞山周围的村民都要上龙王山,祭拜龙王,家家玩龙灯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折叠编辑本段景区规划
栖霞区与南京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合作,制定了《栖霞山文化产业集聚区概念设计和发展规划》,指出集聚区将以栖霞山现有景区为核心,规划面积19.19平方公里,将滨江区域、北象山、南象山、何家山、栖霞老街、江南水泥厂等纳入统筹考虑,充分整合栖霞山及周边地区浓厚的佛教文化底蕴,丰富的历史遗存,大规模的工业遗产,滨江通达的地理区位,重点建设九乡河国际商贸商务休闲产业带、滨江高端文化休闲产业带、民国印象影视文化产业带、智慧创意产业带这"四带";打造栖霞山佛教文化旅游核心片区、老街公共服务片区、滨江商贸游憩片区、"民国印象"工业遗产旅游片区、何家山灵慧生活片区、南象山国际创意创业片区、北象山生态市民公园片区这"七区"。
栖霞区风景区
折叠编辑本段地理环境
栖霞山红叶栖霞山公园位于南京市栖霞区,距太平门20公里,西北与北面环绕长江,南有沪宁铁路,东与江南水泥厂毗邻,西临栖霞镇,总面积312.34公顷,周长约7.5公里,绿地率99.28%。园内景观有栖霞寺、千佛崖、舍利塔、唐明征君碑、彩虹明镜、霜红苑、珍珠泉、白乳泉、桃花涧、叠浪岩、碧云亭、太虚亭、畅观亭、试茶亭、桃花扇亭、德云亭、湖心亭等。
折叠地理历史
栖霞山公园因山得名,栖霞山是茅山楔入南京地区之北支,全明镜湖山峰峦叠嶂,沟壑纵横,幽谷深邃,林木茂密,巉石俊秀。《栖霞寺修造记》云:"金陵名蓝三,牛首以山名,弘济以水名,兼山水之胜者,莫如栖霞。"还有称栖霞为"第一金陵明秀山者",清"金陵四十八景"中的"栖霞胜境"亦此,1983年4月新评"金陵四十景"中亦有"栖霞丹枫"景名。传说昔时山间盛产甘草、野参、当归等养生滋补中草药,皆有摄生之效,故俗称摄山;又因整个摄山自主峰以降,形如雨伞,亦名伞山。
栖霞山由三山二涧组成。中峰最高,海拔284.7米,称凤翔峰,因古有三茅宫庙宇一座,故又名三茅峰。1972年,江苏省人民广播电台建调频台于山顶,山峰被削平约10米高度。中峰绵延向东,一脉逶迤而下者称东峰,形若卧龙,名龙山。中峰西侧山梁状若伏虎,曰虎山。中峰与东峰间一谷,称中峰涧,中峰与西峰间一谷,称桃花涧。
栖霞山自南朝以来就是佛教圣地,栖霞寺为众寺之首。明 张宏《栖霞山图》明永乐、万历二帝南巡时,都曾游历此山。地方官府还在寺后中峰建行宫,为万历驻跸之所。1634年,明代画家张宏以栖霞山为画题,创作了一幅《栖霞山图》,真实地描绘出了明朝时期栖霞山的风貌。整幅画面气势恢宏,以千佛岩为主体,纵深地铺洒出一片葱郁的森林,使人看后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那片清凉世界之中。《栖霞山图》是明朝时期栖霞山的唯一历史影像资料,为国家一级文物,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清代咸丰年间(1851~1861),清军与太平军在此激战,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皆受严重破坏。清末民初,宗仰禅师重建。
建国后,南京市人民政府重视栖霞山风景资源开发。1956年辟栖霞山为寺庙园林,成立栖霞山管理处,随之修缮寺殿庙宇、亭台楼阁,绿化方丈庭院。1958年整修竣工,对外开放。1963年7月27日,栖霞山管理处与栖霞寺签订协议,栖霞山产权归栖霞山管理处,管理处每年补贴寺庙7000元。"文革"期间,寺庙被作为华东煤炭勘探队四营驻地。山上停止植树,原有林地亦缺少抚育管理,致使山林荒芜,寺庙与山亭颓废。
1979年后栖霞寺开始修复,整修工程于1980年10月竣工,并移交佛教协会管理。1981年开始继续每年补贴寺院7000元。1986年5月21日,市政府决定,将大门至千佛崖畅观亭,两侧以山沟为界,面积约7公顷的景区,划交栖霞寺管理。
折叠园区绿化
栖霞山的植被以落叶栎、槭、枫香和常绿松柏为主,次为毛竹、刚竹。春夏季栖霞山满山满谷树木苍翠,郁郁葱葱。秋后,栎、槭、枫香树叶渐由绿变红,层林尽染,山梁幽谷一片绚丽的红色,展现"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情画意景观,故栖霞山向有"秋栖霞"之称誉,成为南京人秋游的胜地。
建国初,即开始对原有林抚育管理,并在可林地植树造林,树种以马尾松、黑松、刺槐为主。"文革"期间,抚育与造林被迫停止。1978年后,每年继续造林,1979年与1980年从青岛、北京、庐山购进黄栌、火炬槭树种,自繁苗木以增加红叶树的品种和数量。虎山南坡叠浪岩,由于水土难保持,是唯一光秃山坡,连年植树不见树,职工采取黑松小苗带土球带水移栽提高存活率。1988年始,又改造平山头矿区13.3公顷刺槐林,栽植枫香、火炬槭等红叶树3万余株。1989年,桃花涧、霜红苑、景致岗植红枫、鸡爪槭1.4万株。1990年红叶林建成。山林经精心养护,保持了原有栖霞丹枫满山岗胜景。栖霞寺前的园林布景亦优美动人,有开阔的草坪,有古干盘曲的紫藤,有近百年的翠柏绿荫,亦有50年树龄的大枫香。那红叶园"霜红苑",配植四时红叶花木,四季皆能观赏栖霞丹枫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