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投诉
1. 向市长信箱投诉个人信息被单位泄露出去怎么办
实名举报肯定会让政府知道的,政府有保密的义务,如果泄露,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2. 有人利用在派出所工作的朋友查询了我的个人信息,怎样投诉这个警察私自透漏个人信息,要什么举报
当然算违法。可以告他去,那警察滥用职权,绝对糟定了。我们国家在2017年针对个人信息保回护,专答门出台了一个侵犯个人信息罪,在给公民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对于掌握的个人信息如果非法私自地查询、给别人提供、甚至销售,就构成了侵犯个人信息罪。
包括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在内,电信、银行、医院、教育等部门的工作人员都应严守法律红线。所以,非工作需要查询公民个人信息甚至提供个人信息不仅是违纪行为,甚至可能涉嫌违法犯罪。如果你身边有警察朋友,请珍惜他。
有些警察可能会觉得,这就是举手之劳,在公安部门的内网里查一个信息顶多就是违纪,违规,谈不上违法犯罪问题,这个认识其实是错误的:2018年4月宁波一民警就擅自利用公安信息系统帮人查住址。
结果却导致女子赵某被前男友况某找上门并被杀死在暂住屋内。这名民警被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有期徒刑2年3个月。
3. 投诉网上软件骗取个人信息行为如何操作
你是想投诉投诉网上,骗取个人信息吗?如果现在软件里头有投诉电话的话,你可以投诉,干啥呢?他那里有个监督局的号码,打那号码就投入这个款软件盗取个人信息,投诉他就可以,嗯取消或者是诈骗都可以,但是有的是假的,但是国家,嗯,嗯,供应的是,嗯,投那个投诉跟软件的信息里头,都有自己都有一个号码,它是一个稳定的号码,那号码我没投诉过多少次了,你自己查一查你就知道了。
4. 投诉派出所泄露个人信息会是什么结果
我不知道你们哪里怎么样?我举报过别人但是对方知道非常详细,我真感谢我们有关部门替我保密,反正以后再也不相信什么保密了
5. 工作人员将其个人信息泄露给被投诉方是否违法
工作人员将个人信息泄露出去,
属于违背保密协议,
你可以去法院起诉银行和工作人员,
侵犯了你的个人隐私,
而且造成了严重后果。
6. 打12345投诉会泄漏个人信息吗
会保密的。让留电话和姓名是为了让职能部门联系,更好的解决问题,或者是可以根据提供的电话姓名查询你之前有没有反应过此问题,是怎么解决的,也算是为了更好的帮助解决问题。
根据:《宪法》第四十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对于公民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有关国家机关必须查清事实,负责处理。任何人不得压制和打击报复。
(6)个人信息投诉扩展阅读:
工作职责
市长公开电话值班室是市政府办公厅内设处室,是负责市长公开电话工作的专门机构,在市政府办公厅分管副主任领导下开展工作。市长公开电话工作职责包括:
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反映社情民意,协助领导处理社会热点、难点问题。
负责受理群众对政府工作的批评、意见、建议和要求,反映重要社会问题和重大突发事件。
负责受理协调解决群众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对全市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及公共服务等单位公开电话工作进行检查、监督、指导。
7. 怎么举报泄露我个人信息的人
复个人信息遭泄漏后,公民可制通过以下三种方式维权:
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 《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遭遇信息泄漏的个人有权立即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删除有关信息或者采取其他必要措施予以制止。
个人还可向公安部门、互联网管理部门、工商部门、消协、行业管理部门和相关机构进行投诉举报。
消费者还可依据 《侵权责任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通过法律手段进一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要求侵权人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偿损失等。
8. 个人信息泄露找什么部门投诉
个人信息泄露给你带来伤害或麻烦,可以选择报警处理,知道对方是谁,也可以直接去法院起诉对方,要求对方赔礼道歉以及赔偿损失。
9. 我的个人信息被电信提供给网贷公司怎样投诉
12300,信息产业部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主要受理电信用户在使用电信业务、接受电信服务过程中与电信业务提供者发生争议。3家电信运营商的上级主管单位的投诉电话了。
10. 举报人信息被泄露怎么办
举报人信息被泄露可身影法院起诉,追究泄露者的法律责任。我国宪法赋予公民享有举报、检举、控诉的权利,公民享有举报权,可以向公安机关、法院、检察院、政府相关部门等举报违法犯罪事件或者侵害社会公公利益的事件。
《行政监察法》第四十六条规定,泄露举报事项、举报受理情况以及与举报人相关的信息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关于保护、奖励职务犯罪举报人的若干规定》第二十六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纪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故意或者过失泄露举报人姓名、地址、电话、举报内容等,或者将举报材料转给被举报人的;
(二)应当制作举报人保护预案、采取保护措施而未制定或采取,导致举报人及其近亲属受到严重人身伤害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
(三)截留、侵占、私分、挪用举报奖励资金,或者违反规定发放举报奖励资金的。
(10)个人信息投诉扩展阅读:
举报工作是依靠群众查办职务犯罪的重要环节,也是反腐败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反腐力度的不断加大,检察机关愈加注重依靠群众力量查办职务犯罪,重视和尊重人民群众举报权利、调动和保护人民群众举报积极性。
但在实践中,职务犯罪举报人的保护、奖励制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完善,比如保护工作的分工不够明确,缺乏具体、有效的保护措施,举报人遭受威胁时求助无门,隐性报复难以查处,奖励金额偏低等等。对于这些突出问题,《关于保护、奖励职务犯罪举报人的若干规定》都针对性地提出了改革完善的对策和措施。
实名举报的安全性和保密性是举报人最关心的问题。《关于保护、奖励职务犯罪举报人的若干规定》在鼓励个人和单位依法实名举报职务犯罪的同时,对保护、奖励举报人的各个环节都规定了严格的保密措施,将泄密的可能降到最低。
据万春介绍,《关于保护、奖励职务犯罪举报人的若干规定》在受理、录入、存放、报送举报线索和调查核实、答复举报人等环节集中规定了8条保密措施,强调严禁泄露举报内容以及举报人姓名、住址、电话等个人信息,严禁将举报材料转给被举报人或者被举报单位。
在有些情况下,举报人将以证人的身份进一步配合检察机关办案。
对此,《关于保护、奖励职务犯罪举报人的若干规定》要求检察机关采取不公开真实姓名、住址和工作单位等个人信息的保护措施,可以在起诉书、询问笔录等法律文书、证据材料中使用化名代替举报人的个人信息,同时建议法院采取不暴露举报人外貌、真实声音等出庭作证措施。
在后期奖励环节,《关于保护、奖励职务犯罪举报人的若干规定》也强调,涉及披露举报人信息的,应当征得举报人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