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会计
㈠ 事业单位会计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是一样的吗
事业单位会计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不一样。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与事业单位会内计虽然是容两个不同的体系但都属于预算会计的组成部分,会计要素分类和主要账务处理方法相同,会计报表种类及主要项目也相同。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分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与事业单位会计两大体系,是各级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其他类似组织核算、反映和监督单位预算执行及各项业务活动的会计专业,是预算会计的组成部分。
(1)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扩展阅读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目标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与事业单位财务状况、事业成果、预算执行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事业单位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社会管理、作出经济决策。
事业单位会计信息使用者包括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举办(上级)单位、债权人、事业单位自身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事业单位应当对其自身发生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进行会计核算。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应当以事业单位各项业务活动持续正常地进行为前提。
㈡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具有哪些特点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采用的是预算会计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会计核算的基础不同。预算会计中,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单位会计以收付实现制为会计核算基础,事业单位会计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分别采用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企业会计均以权责发生制为会计核算基础。
(2)会计要素构成不同。预算会计要素分为五大类:即资产、负债、净资产、收人和支出。企业会计要素分为六大类: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人、费用和利润。即使相同名称的会计要素,其内容在预算会计与企业会计上也存在较大差异。
(3)会计等式不同。预算会计的会计等式为:资产=负债十净资产;企业会计的会计等式为:资产=负债十所有者权益。
(2)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扩展阅读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报表按时间可划分为旬报、月报和年报(即决算);按编报单位可划分为财政总预算会计报表和单位会计报表;
按内容划分,一般包括资产负债表(静态表,反映一定日期的财务状况)、预算执行情况表、收入支出表(动态表,反映会计期间的收、支、余状况)、附表及说明书等。
附表一般作为报表中某些科目的明细内容或未列入报表中的重要经济业务活动或基础材料;说明书是对报表中某些事项的补充及情况说明。
㈢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主要核算特点是什么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第五条事业单位应当对其自身发生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进行会计核算。
第六条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应当以事业单位各项业务活动持续正常地进行为前提。
第八条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应当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发生外币业务时,应当将有关外币金额折算为人民币金额计量。
第九条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部分经济业务或者事项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的,由财政部在会计制度中具体规定。
行业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的,由财政部在相关会计制度中规定。
第十二条事业单位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核算,如实反映各项会计要素的情况和结果,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
第十三条事业单位应当将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或者事项统一纳入会计核算,确保会计信息能够全面反映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事业成果、预算执行等情况。
第十四条事业单位对于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核算,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3)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扩展阅读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第十五条事业单位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
同一事业单位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将变更的内容、理由和对单位财务状况及事业成果的影响在附注中予以说明。
同类事业单位中不同单位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应当采用统一的会计政策,确保同类单位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第十六条事业单位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事业单位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反映、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管理、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事业单位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第十七条事业单位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㈣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人员有几种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分为行政单位会计与事业单位会计两大体系,是各级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其他类似组织核算、反映和监督单位预算执行及各项业务活动的会计专业,是预算会计的组成部分。
行政单位会计与事业单位会计虽然是两个不同的体系但都属于预算会计的组成部分,会计要素分类和主要账务处理方法相同,会计报表种类及主要项目也相同。
资产事业单位的资产,是指事业单位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
包括: 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内变现或者消耗用的资产,
包括:货币资金 、应收及预付款项 、存款等、对外投资 、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等。
负债事业单位的负债是指事业单位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想要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包括介入款项、应缴款项、应付及预收款项等。各种应付款项及应缴款项即时清理并按规定办理结算,不得长期挂款。
(4)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扩展阅读:
会计报表:
(一)事业单位会计报表的概念及组成
事业单位会计报表是反映事业单位财务状况和收支情况的书面文件。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附表及会计报表附注和收支情况说明书等。
(二)事业单位会计报表的编制时间
编制时间分为三种:
1、月报。应于月份终了后三日报出。
2、季报。应于季度终了后五日报出。
3、年度(年度决算)。应按财政部决算通知规定及主管部门要求的格式和期限报出。
(三)会计报表的编制要求:
1、数字真实。
2、计算准确。
3、内容完整。
4、报送及时。
㈤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与企业会计有何不同
1、企业会计核算基础不同。企业会计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
企业要核算利润,要把应当归属于当期的收入和成本费用按照应当归属的期别进行归集,就是说钱花在当期,成本费用不一定记在当期,钱收在当期,收入不一定记在当期;
而行政事业单位鲜于核算利润,反而注重资金的收入和支出,要按照当期的资金的实际收入和支出进行收入支出的核算,钱花在当期,就把支出记在当期,就是当期的责任。
反映到具体的记账方法上,举个简单的例子,如:企业若买了固定资产,只入资产,不做支出,留着慢慢分摊;行政事业单位买了固定资产,“哗啦”直接全额记支出了。
不过,现行准则规定行政事业单位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也就是说不一定全部使用收付实现制,若全部使用收付实现掉,那还要往来科目干什么?
说到收付实现制,再多说一句,根据刚刚出台的《政府会计准则》,以后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也要实行权责发生制了,这是为了适应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的改革需要!
也就是说我们行政事业单位以后购入固定资产,也不会“哗啦”一下全部记支出了!
2、企业会计有涉税内容,一般的行政事业单位因为没有经营业务,所以不涉及税务,最多代收代缴一下个人所得税。
所以事业单位的会计孩纸是没有税务稽查的烦恼滴!但是也不要高兴太早,因为行政事业单位是需要和财政部门打交道滴,而企业几乎不跟财政部门打交道,除非会计个人去办理会计证书方面的业务。
如果你所在当地的财政资金比较充裕,那么你的工作就按部就班,比较顺畅;如果你所在的当地地方财政僧多粥少,那么就可能会有一些无米之炊、告哀乞怜的烦恼!
其实对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来说,最烦恼的不是财政部门,而是各级监督监察部门,这个下边会说到!
3、收入来源不同。企业的主要收入自来客户,行政事业单位的收入主要来自本级财政部门。
所以,如上所说,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基本不需要跟税务部门打交道,但是是很需要和财政部门打交道的。
财政资金流动的环节包括:编制预算、申请资金、资金拨付到位、资金支出、预算调剂、决算、接受监督,几乎每个环节都需要和财政部门沟通、对接!
4、企业会计着重核算利润,行政事业单位很少核算利润。
企业的利润是自己赚来的的,所以我们经常称为财务成果;行政事业单位的钱几乎都是财政无偿拨入的,期末花不完的称为结转结余资金。这些结转结余资金很大一部分是不能自由使用的,所以只能称之为财务结果。
也有一部分事业单位有经营业务,所以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也有“经营收入”、“经营支出”等专门的科目来核算。
5、可能面临的监督检查部门不同。
对企业来说,偷税漏税了会有税务部门来查;部分企业年终的财务报表需要被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想向银行贷款,还能还要被银行审查等;据说上市公司还要防记者,不知道真假咧!
而行政事业单位每年会被审计部门例行审计;被财政部门检查资金使用情况、会计信息质量等;要随时迎接纪检监察部门的巡查等等,还有很多专项检查,如领导离任审计,以及各级各类部门对项目资金的专项审计。
感觉行政事业单位面临的监督检查比企业要多,所以现在的财务人员包括领导都是越来越谨慎,毕竟,拿工资而已,不能因小失大,无谓葬送青春和年华!
6、关于项目资金的不同。
在会计核算里,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相比有一个特别之处,就是很多行政事业单位会有一些项目资金,少则几种,多则上百种,也就是所谓“专款”。
这和企业的政府补助不同,政府补助要么记收入、要么冲减成本费用,当然也有一部分是需要专门核算的。
而行政事业单位的 “专款”,顾名思义,就是要“专用”的,当然也要专门核算的。
目前实行业务发生时“收支两条线”记账,期末再对每个项目分别进行结转,一不小心就会混淆,这是很多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容易出现的问题的地方。
所以,不要小看行政事业单位会计!
7、对于行政事业会计和企业企业的不同,安琦个人认为还有一点,那就是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内容比较真实。
行政事业单位基本上都只有一套账,虽然偶有不合规的支出会“变通”入账,但大抵收入和支出的数目和内容是比较真实的,特别是现在“八项规定”以及“巡查”制度以来,从领导到财务人员都是谨慎再谨慎,讲真,连公务接待费用都比以前少多了。
而企业会计呢,很多都有两套账,美其名曰“内账”、“外账”,很多人还堂而皇之教你做“外账”。试想,一个合规的企业怎么会有两套账呢,其目的是什么呢?
㈥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记账流程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记账流程为:
(1)根据原始凭证登记记账凭证;
(2)根据有回关现金答出纳的原始凭证登记现金日记账,并编制库存现金日报表,据以编制记账凭证;
(3)根据记账凭证直接登记总账;或者根据记账凭证定期编制科目汇总表,并据以登记总账;
(4)根据记账凭证和科目汇总表登记总账;
(5)现金日记账、明细账、总账核对,再根据总账和明细账编制会计报表。
总账科目是根据会计制度规定设置的,明细科目是按照核算需要来设置的。
总账科目是设置总账账户的依据,明细科目是设置明细账户的依据。总账科目是明细科目的综合,它对明细科目起控制作用;明细科目是总账科目的详细分类,是总账科目的具体说明,它对总账科目起补充作用。
㈦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和基础会计有什么差别
1、定义不同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分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与事业单位会计两大体系,是各级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其他类似组织核算、反映和监督单位预算执行及各项业务活动的会计专业,是预算会计的组成部分。
《基础会计》是2007年由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教材,作者孙静。本书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主要介绍了会计的演进、含义,以及会计基础操作。
2、会计报表的内容不同
行政事业单位有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基建投资表、附表及会计报表附注和收支情况说明书等。
企业则有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附表及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报告说明书 。
3、会计管理的内容不同
行政事业单位侧重资金、费用支出的管理。
企业则对资金、销售、成本、费用、收益率等一系列指标进行管理。
㈧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一般都有些什么会计科目
行政单位会计科目表一、
资产类现金银行存款有价证券暂付款库存材料固定资产二、
负债类应缴预算款应缴财政专户款暂存款三、
净资产类固定基金结余四、
收入类拨入经费预算外资金收入其他收入五、
支出类经费支出拨出经费结转自筹基建事业单位会计科目表六、
资产类现金银行存款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材料产成品对外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七、
负债类借入款项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应缴预算款应缴财政专户款应交税金八、
净资产类事业基金固定基金专用基金事业结余经营结余结余分配九、
收入类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拨入专款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缴款其他收入十、
支出类拨出经费拨出专款专款支出事业支出经营支出成本费用销售税金上缴上级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结转自筹基建事业单位会计核算1、
对外投资借对外投资
贷事业基金-投资基金借固定基金
贷固定资产借对外投资
贷无形资产
事业基金-投资基金借事业基金-一般基金
贷事业基金-投资基金2、
固定资产借固定资产
贷固定基金借事业支出
贷银行存款融资租赁借固定资产
贷其他应付款借事业支出贷固定基金借其他应付款贷银行存款3、
应缴预算款应缴财政专户款借银行存款
贷应缴预算款应缴财政专户款借应缴预算款应缴财政专户款
贷银行存款4、
结余借事业结余经营结余贷结余分配
借结余分配-应该所得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借结余分配
贷专用基金
借结余分配
贷事业基金-一般基金5、
年终收支两条线的处理直接支付借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直接支付
贷财政补助收入-财政直接支付
恢复不做处理。
支付时直接贷记财政应返还额度授权支付借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
贷零余额帐户用款额度
恢复做相反分录。
。
注意行政事业单位和事业单位的不同仅是收入科目是拨入经费的区别6、
结转自筹基建事业单位把银行存款转到建行后不再核算借结转自筹基建
贷银行存款-基本存款户基建部门开始核算借银行存款
贷自筹基建款
借基建工程支出
贷银行存款
交付使用时借自筹基建款
贷基建工程支出
借固定资产
贷固定基金事业单位完工处理借事业结余
贷结转自筹基建当然钱没用完是要转回的,
㈨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每月都需要做什么(详细)
所有的单位与会计和财务数据有关的,包括单位工资、出纳。
㈩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每月都需要做什么
1、审核原始凭证完整、合法、金额正确——→审核并更正原始凭证按规范粘贴和折叠——→审核审批手续是否完备——→审核部门费用支出进度(如超计划额度,可拒绝报销)——→编制记账凭证。
2、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
3、根据记账凭证登记各种明细账。
4、月末结帐、对帐,做到帐证相符、帐帐相符、帐实相符。
5、编制会计报表。
6、装订凭证(保证凭证及附件左上角整齐,附件长宽折叠以记账凭证大小为度,不能带有订书钉)。
7、会计档案保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