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政
⑴ 中国行政区划
中国的行政区划情况如下:
省级行政区: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合计34个省级行政区。
地级行政区:293个地级市、7个地区、30个自治州、3个盟,合计333个地级区划。
县级行政区:965个市辖区、387个县级市、1323个县、117个自治县、49个旗、3个自治旗、1个特区、1个林区,合计2846个县级区划。
乡级行政区:8516个街道、20975个镇、8122个乡、966个民族乡、153个苏木、1个民族苏木、1个县辖区,合计38734个乡级区划。
(1)中国行政扩展阅读:
行政区划空间位置记忆方法
方法一:按照所在省区地理事物记忆省级行政区的位置
两湖两广两河山:湖——洞庭湖 河——黄河 山——太行山
方法二:地理方位记忆方法
1、逆时针位于大陆边疆的九个省级行政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
2、位于中国沿海的省级行政区:自北向南依次为辽宁、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台湾省、广东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海南省。
⑵ 中国行政区域重新划分
没有这件事,截至到2019年月28号:中国的行政区划情况如下:
省级行政区: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合计34个省级行政区。(2019年12月)。
地级行政区:293个地级市、7个地区、30个自治州、3个盟,合计333个地级区划。(2019年12月)。
县级行政区:964个市辖区、383个县级市、1328个县、117个自治县、49个旗、3个自治旗、1 个特区、1个林区,合计2846个县级区划。(2019年12月)。
乡级行政区:8414个街道、21296个镇、9108个乡、981个民族乡、153个苏木、1个民族苏木、1个县辖区,合计39945个乡级区划。(2019年12月)。
(2)中国行政扩展阅读:
国家都是按地域划分行政区。各国的行政区划有不同的划分和名称。不论何种类型的国家,行政区划的划分总要符合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并考虑政治、经济、民族、人口、国防、历史传统等各方面的因素。社会主义国家行政区域的划分通常根据以下原则:
①政治原则。促使国家机关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便利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
②经济原则。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特点进行划分,使之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
③民族原则。根据少数民族的居住状况和其他特点进行划分,使之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巩固各民族的团结。这些原则是相互联系、相互结合的。此外,也顾及历史传统、人口分布、地理条件和国防需要等因素。
行政区划虽因国家本质不同而有其明显的阶级性,但也有一定的历史连续性。例如,中国从秦代(公元前221~前207)建立统一国家并施行郡县制以来,历代行政区划虽有变更,但变化并不太大。英、法、美等国的行政区划也是从19世纪继承发展下来的。
⑶ 中国的行政体系是什么
逐级行文,即下级机关向具有隶属关系的上一级机关行文,是上行文最基本、最常用的方式。除特殊情 况外,下级机关一般均应向直接上级机关行文,以保持正常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
多级行文, 即下级机关在必要时向具有隶属关系的上一级机关和更高一级的上级机关行文。这种行文方式只在个别特殊情况下,如遇有重大问题时才可使用。
越级行文,即下级机关在非常必要时,越过有隶属关系的上一级机关而向更高级的上级机关行文,越级行文的同时应将公文同时 报给被越过的上级机关。
平行文是相互没有隶属关系的同级机关或者不属同一系统的机关之问的行文。这是不分系统、
级别、地区、性质的机关之间的行文。机关之间需要彼此联系工作、沟通情况时,可以使用函、 知照性通知等文种。主要是指公文可以同时上行、下行或者平行,还向社会公布。行政公文中的公告、通告即属
于此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