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行政
⑴ 高校行政岗,该不该辞职
合同制的意思是编制内签订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聘用合同还是编制外签订的劳动用工合同?如内果不占编的,支容持读博,毕竟在高校内没有个博士文凭撑着,又非编制内人员,竞争力不占优势,上升空间太小,而且一旦学校或政策发生点变化极容易被推出来当炮灰的。如果是占编的情况下,还是慎重一点的好,虽说现在博士生更容易进入高校些,但那也只是基本条件,还得看专业,而且读个博再顺利也得2年,2年后是什么形式都不好说。其实现在高校常规政策都会是支持职工提升自我能力的,最好能争取到学校支持,在职读博。当然如果读博毕业后不想回原学校另当别论。
⑵ 大学的行政岗位都有什么
太多了。由上到下依次是
党群机构:党委校长办公室 党委组织部 党委宣传部 党委统战部 纪检委 机关党委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党委学生工作部 党委保卫部 校工会 校团委 校友会
行政机构:教务处 科研院 科技推广处 人事处 人才工作办公室 研究生院 学生工作处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港澳台办) 计划财务处 国有资产管理处 监察处 审计处 后勤管理处 基建规划处 保卫处 离退休工作处
直附属单位:政策研究室(高等教育研究所) 党校 图书馆 网络与教育技术中心
就业指导中心 场站管理中心 后勤服务中心 出版社 科技发展中心 附属中学 附属医院 档案馆 教育发展基金会 附属有限公司 国家重点实验室
各个学院:园艺学院 医学院 法学院 艺术学院 资源环境学院 水利学院 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理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人文社会发展学院 思政部 外国语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 体育部 成人教育(继续教育)学院
只要是以上单位内不从事教学工作的在编人员或具有劳动合同的人员岗位均属行政岗。
⑶ 什么是高校的行政级别(请说的具体一点,在线等)
就是相当行政单位的级别,一是单位的级别,如北京大学是副部级高校,他的行政地位就相当于副部级的国家部委,如基金委;一些重要文件,标明发至副部级单位,则就应该发给北京大学。没有行政级别,或者行政级别不够,就收不到这样的文件,当然还有其他各种的政治待遇。
二是指单位领导的行政级别,还是说北京大学,他的校长就是副部级官员,享受和教育部副部长同等的政治、生活待遇,如住房,工资等等。
总的说,都希望有行政级别,更希望有更高的行政级别。
⑷ 企业行政和高校行政区别
行政是个很宽泛的概念。你也说行政比较繁琐,但牵扯的方方面面也更为复杂,也需要人际交往的。
如果是正式编制,大学更有保障。企业更能锻炼人,发挥的余地更大。
同济大学硕士,不要默默无为。
⑸ 何去何从,纠结:高校行政和国企行政哪个好
首先要知道你想要的是什么。高薪?稳定?发展?离家近?你要先搞清楚这些
就工作和发展而言,省会国企行政相对会好些,接触的人和圈子会比校广
但如果是为了离家近,女孩子求个安稳,那高校行政就要好些
不同的工作,你的需求不同,产生的想法就会不同,先搞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再去做对比会比较好
⑹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高校行政
高校行政基本的共同点:即组织、控制、协调、监督等活动。所以就行政工作人员自身来讲,我觉得应该具备以下几点基本素质,才能做好行政工作。
第一点基本素质:凡事记录的好习惯。就行政工作来讲,一般都会很繁琐,负责的大小事务都很多。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工作中,如果能够做到凡事记录的好习惯,那么在工作中就会减少因遗忘、忘记而造成事情的拖延、甚至“未完成”;否则,只会给人留下一个丢三落四、工作不负责任的形象。要知道,一件事情领导交待你去办,如果还需要领导经常性的提点,才能将事情完成,这会让上级怀疑你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是不是有问题。同时也会为你的职业晋升造成直接的阻碍。这就是自己做了自己的绊脚石了。
第二点基本素质:良好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在这里,我将表达和沟通列举来说,是因为这两点是完全不同的。表达能力好坏是判断于能否说明自己的观点,并尽可能的让对方接受。而沟通能力高与低是判断于能否理解别人的话语,且通过交流与对方达成一定的共识。表达和沟通是不同的两个方面,但却是行政人员必须要具备的两方面能力。在行政人员的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与部门或员工或外部企业人员等进行接触、交流的需要,如果不能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许多需要他人协助解决的问题也许就无法完成。现在许多企业在招聘行政人员时,也十分注重应聘者要具备良好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第三点基本素质:学习的习惯。之所以将学习的习惯列为行政人员的基本素质,是考虑到一点:如何与政府部门打交道。(这样讲可能有些宽泛。)比如企业必须了解公司的相关规章制度有没有与现行的法律法规相违背、新的政策法规(劳动合同法)的变化和实施等,这些都需要行政人员不断来学习这些与企业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才能做到合法经营,避免和减少企业的违法风险和违法成本。也许我举这样的例子,大家会觉得不切实际,但是,中国的企业必须关注到这一点,并引起足够的重视才符合潮流的发展。当然,学习的习惯不仅仅只在政策、法律法规的学习上。还是适应自我的职业生涯规划,使自己不断增值。
第四点基本素质:负责的工作态度。有一句话说得好:态度决定一切。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好坏,直接决定着这个人的工作成败。企业现在任何岗位都需要有责任心的员工,行政人员也不能例外。负责与否,可以通过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工作状态中得出评价;同样也可以通过一件小事来得出评价。关键的问题在于行政人员的自我认识和企业对你的“宽容”程度(指企业文化中对负责的严厉要求程度)。负责与否,绝不仅仅只是企业能够评价你,最重要的是你要严格要求自己和评价自己。我建议最好的方式是,带着责任心、去做好每一件工作上的事情。
第五点基本素质:良好的礼仪和修养。关于“礼仪”的解释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由于受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时代潮流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既为人们所认同,又为人们所遵守,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的的各种符合礼的精神及要求的行为准则或规范的总和。”“修养”一词原意包括修身养性、反省自新、陶冶品行和涵养道德。通过礼仪和修养两个词语的解释我们也许看不出什么特别东西,但是我们必须了解到礼仪和修养到底是什么。这是一个具备良好礼仪和修养的人的基本常识。现代企业开始讲究办公礼仪、接待礼仪、餐桌礼仪等等,而这些礼仪都与行政人员有联系。在工作中,礼仪的表现如何,可能会影响到你的职业前程;同样,也间接地反映出一个人的修养。而修养,其实是个人魅力的一部分。简单点讲,工作中你是愿意与有修养的人打交道,还是愿意与没有修养的人一起工作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这是用了一个大众化的例子来说明修养的问题。)
不仅礼仪可以通过学习积累来慢慢获得和提高,修养也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的。古人云:“玉不琢,不成器。”作为行政人员,只要通过自身的观察和学习,不断填补不足,修正缺点,相信要做到一个具备良好礼仪和修养的人应该是不困难的。
最后一点是创新能力。之所以将创新能力列入行政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中,关键一点考虑:企业是在变化中发展、在发展中变化的。作为企业的一名行政人员,在工作中会涉及到企业政策、制度的修订和执行。如果要做好“修编”、“执行”上的工作,创新思考是必不可少的。这样才能满足和适应企业在变化中的发展和发展中的变化所提出的新要求。创新并非遥不可及,只要是适合企业和自身工作的技术、管理方法等等都属于创新之列。
⑺ 高校行政级别是怎么划分的
副厅职:
下面是是副厅级的官员,你可以看一下。最后写着呢。
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直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的下属司局室副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直属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副职,副厅级正职。
副省级城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下属机关正职,
各地市(设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纪委书记
国有副厅级企业的正职和正厅级企业副职领导,
省署高校党政副职,大专正职。
⑻ 大学行政一般干啥
这就多了,各个学院都有行政人员,还有各个部门也都是行政人员。什么各科室专各办公室的属秘书啊,科员啊,科长啊,副处长啊,处长啊。干久了就明白了,也有专业技术岗位转向管理岗位的,管理岗位申请专业技术岗位的。这个行政道路的发展就看你人际关系交往的能力,个人本事、为人处世这些东西,还有你的后台啥的。先入门了,慢慢往上爬呗。哪个岗位的发展最后都说不好,看你个人还有机遇。
⑼ 高校行政助理 一般每天是做什么
建议你去大学的工作机会,首先对于行政助理的岗位来说,学校的工作五花八门,不乏有很回多文书工作需要起答草和编写,个人觉得这方面能力的锻炼机会远比保险公司的更强。从你以后的简历上来说,职场之中可能更多企业认可的是那所大学。保险公司无非就是策划营销活动,给外勤人员打印合同这类的事情,很是简单,所以才会收入不高。希望你慎重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