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说理式执法
⑴ 结合社会管理创新,谈一谈监狱,戒毒工作如何与社会管理创新相融合
劳教和戒毒机关作为政法机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劳教和戒毒人员管理作为社会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何适应社情所情警情教情发生的深刻变化,以全新的思考深入推进劳教和戒毒管理创新,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而又急需破解的实践课题。
一、劳教和戒毒机关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探索
自十七大提出劳教戒毒工作“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要求以来,劳教和戒毒机关深刻领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正确认识劳教和戒毒机关在促进社会和谐中的重要作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牢固确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意识,与时俱进转变工作理念,大力改革创新促进社会和谐的方法途径,较好地发挥了劳教机关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作用。
(一)摆脱监狱管理模式,大力创办劳教特色。由于长期以来劳改劳教统属一个部门管理,适用同一种管理模式,在工作上基本是同一个要求,民警也是监狱劳教互通,因而长期以来劳动教养的本质属性并没有很好地得到体现。2001年底,司法部重新提出了创办劳教特色工作,强调“要按照劳动教养的性质和特点,全面贯彻教育、感化、挽救的劳教工作方针和“三像”指示,切实解决以往那种用监管改造罪犯的模式管理教育劳教人员的问题,进一步体现劳教的自身特色“。此后,全国各地在创办劳教特色方面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探索工作,取得了很多成果。
(二)适应劳教制度改革需要,大力推进劳教管理模式改革。2004年12月,司法部召开全国劳教工作座谈会,提出进一步深化劳教办特色,推进管理工作改革的要求。这是司法部在总结劳教办特色工作经验,适应劳教制度改革方向,推进劳教制度立法而实施的一项重大改革措施。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建立封闭式、半开放式、开放式管理模式,适应教育矫治轻微违法犯罪人员的需要,为建立违法行为教育矫治制度提供实践依据和经验借鉴。2005初,司法部确定了江苏、山东等四个省份为推进劳教管理模式改革试点省份,开始了管理模式改革探索工作。我省作为管理模式改革的试点省份,不断创新理念、创新思路,创新方法,提出了许多新的理念和观点,探索实践了许多新的方法,解决了探索实践中出现的许多难题。如,在等级评定上,根据劳教人员罪错性质、入所时间、恶习程度、现实表现等,制定了管理等级评定标准、程序和晋级条件,实行动态管理。在环境营造上我们提出了封闭式管理体现军营化、半开放式管理体现校园化、开放式管理体现社区化的工作思路。在封闭式环境营造上,我们通过设立警示性标志、限定活动区域、安装监控设施、严格行为规范训练、强化民警直接管理等途径,体现严格、规范、强制的特点。
(三)适应戒毒矫治人员特点,大力探索戒毒管理矫治模式。随着戒毒矫治人员的急剧增加,戒毒这个全世界的难题逐步成为劳教机关必须面对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由于吸毒行为不同于一般的违法行为,吸毒人员除了是违法者外,同时还是受害者,还是个病人,矫治吸毒人员不仅要矫治其吸毒的行为,更要矫正其吸毒的心理,解除心瘾才能戒除毒瘾。为此,广大劳教人民警察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实践,在司法部提出的“相对封闭,分期管理、综合矫治,后续照管”的基本模式的基础上,探索出了多种适合戒毒特点、对提高戒毒效果有效的劳教戒毒模式,如,四川省探索的“三期九段戒治模式”,北京市劳教局探索的“四期三段”模式、重庆探索的“三段三期心理矫治法”、上海市探索的“四疗并举”、“三个港湾”模式。
(四)适应形势发展变化,大力创新所政管理方式方法。近年来,我们针对劳教管理工作中出现的矫治对象过度维权、所内死亡难处理、所外就医难等突出问题,大力改革所政管理形式,创新管理方法。从促进场所和谐出发,建立和谐的警教关系,建立矛盾纠纷调解制度,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针对有的劳教人员解教后举报民警执法违纪问题,我们建立了解教前谈话制度,超前做好防范工作。针对劳教人员反映民警执法简单粗暴问题,我们建立了录音录像谈话室,要求民警在处理劳教问题时一律在录音录像谈话室进行,对谈话过程全程录音录像,刻成光盘备查。针对有的解教人员控告劳教期间身体受到伤害等问题,我们建立了入所、出所体检签名制度,对重点体貌特征照相备查。针对民警自由裁量权过大,易造成执法不公甚至执法腐败问题的实际,我们建立了以分计期考核奖励制度,把评判权交给劳教人员自己,有效地促进了执法公正。我们还针对民警严重不足的实际,大力加强警务信息化建设,向信息化要警力、要安全、要效率,努力推进执法活动的规范化、流程化、精细化和信息化。
二、劳教和戒毒机关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性、紧迫性
当前,劳教工作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工作理念、工作模式、工作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党和政府和人民群众对劳教工作都寄予了新的期望和新的期待,适应新的形势变化,适应建设和谐社会大局,推进劳教和戒毒管理创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重要、更加紧迫。
首先,深入推进劳教和戒毒管理创新,是适应劳教制度改革发展变化形势,促进劳动教养工作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当前,劳动教养工作正处于制度变革期,中央转发的《中央政法委员会关于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中,提出把劳动教养制度改革为违法行为教育矫治制度,明确了改革的原则和加快立法的要求。劳动教养制度改革为违法行为教育矫治制度,不仅是法律制度名称上的变化,更是法治理念、工作观念、工作模式、工作方式方法的全面创新,这不仅需要对违法行为教育矫治理论的研究,更需要在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方式等全方面的实践创新。加大对违法行为教育矫治制度实践探索力度,推进劳动教养制度的管理创新,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深入推进劳教工作管理创新,着力解决制度变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才能更好地为劳动教养制度变革提供实践基础和经验借鉴。
其次,深入推进劳教和戒毒管理创新,是履行强制隔离戒毒职能,提高戒毒矫治工作科学化水平的迫切需要。当前,劳教机关正处于职能转型期,随着强制隔离戒毒职能的赋予,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急剧增加,劳教机关由过去以劳动教养工作为主逐步转变为以强制隔离戒毒工作为主。强制隔离戒毒既不同于以往的劳教戒毒,也不同于以往的强制戒毒,而是一种全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戒毒工作模式。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在定性上由过去的违法人员,转变为违法者、病人、受害者的多种角色,这一定性的深刻变化,必然带来管理理念、管理观念、管理模式、管理体制、管理机制、管理方法的深刻变化,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理念、创新思路,创新实践,深入推进戒毒管理工作的理念创新、实践创新,探索建立起一套符合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特点,符合戒毒矫治工作需要的新的管理教育治疗模式。
第三,深入推进劳教和戒毒管理创新,是深入贯彻落实“三项重点工作”,切实发挥职能作用的根本要求。中央政法委从集中力量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入手,提出把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作为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政法机关的重点工作,特别是在社会管理创新方面,明确要求对有危害社会倾向和行为的精神病人、违法犯罪的艾滋病患者、吸毒人员、“邪教”人员等高危人群,有针对性地完善政策措施,加强治疗、教育、管理,决不能漏管失控。上述人员管理、治疗、教育都与劳教和戒毒工作紧密相关,都能找到工作的结合点、切入点、着力点,都是我们必须加强和做好的工作。因此,深入推进劳教和戒毒管理创新,这既是党和政府给我们提出的根本要求,也为我们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明确了目标和方向,为劳教和戒毒机关的科学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第四,深入推进劳教和戒毒管理创新,是适应新形势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战,着力提升劳教和戒毒工作水平,确保劳教和戒毒场所安全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现实需要。当前,劳教和戒毒工作正处于矛盾凸显期,影响场所安全稳定进而危及社会和谐稳定的问题大量存在,维护场所安全稳定的任务异常艰巨。劳动教养法律制度不健全、立法严重滞后与公民法律意识增强,过度维权的矛盾十分突出;场所所政技防设施不完善与社会公众要求公开透明的愿望之间差距悬殊;劳教人员构成复杂所要求的矫治个性化要求与教育矫治手段单一的矛盾,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高;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身患疾病多与场所医疗条件差的矛盾突出;强制隔离戒毒生病多与所外就医难批准问题突出,直接影响到戒毒人员的身体健康。这些问题,都集中反映出我们在管理上还有很多薄弱环节,尤其是对人、地、物、事等安全基本要素的管理,无论是在理念、机制上还是手段方式、抑或在制度建设上,都还存在着与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需要,切实承担起确保场所安全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任,就必须把深入推进劳教和戒毒管理创新作为提升劳教和戒毒教育矫治能力和维护场所安全稳定水平的重要抓手,大胆创新、大胆实践。
三、劳教和戒毒机关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思考
劳教和戒毒机关作为社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管理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必须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紧紧围绕当前劳教和戒毒管理工作中的突出问题,总结借鉴好的经验、好的做法,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理念,创新观念,创新机制,突出难题,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突破。
(一)劳教和戒毒机关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要在深入解放思想,大力创新理念上取得新突破。实践启示我们,劳教和戒毒机关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必须紧跟发展步伐,大胆解放思想,大胆更新观念,大胆创新实践。要敢于打破保守、僵化、不思进取的思维定式。确立“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过去正确不等于现在正确,过去管用不等于现在管用”的与时俱进思想。要敢于打破只有继承、没有扬弃的经验定式。摒弃用老眼光看待新情况、用老办法应对新挑战、用老经验解决新问题的经验定式,坚持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扬。要敢于打破教条式地贯彻、机械式地照搬的习惯定式。在社会管理创新上,不能教条地、机械地落实上级部署,必须结合实际,抓住重点,重点攻坚。要勇于突破已经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却又根深蒂固的习惯阻力,从局部看可能有利,从全局看却极为不利的利益阻力,实际工作需要而且切实可行,但已有政策制度不予支持、不被允许的行政阻力。
(二)劳教和戒毒机关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要在确保场所安全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上取得新突破。确保场所安全稳定是劳教和戒毒机关的第一责任,是硬任务,是做好其他一切工作的前提与基础。要瞄准与时俱进的稳定、长效持续的稳定、和谐度不断提升的稳定要求,在工作实践中,以理性思考指导维稳实践,以维稳理念的创新促进社会管理工作的创新。要进一步强化场所安全稳定是第一责任、是硬任务的理念,确保场所安全稳定的首要任务、首要地位。要进一步强化维稳工作主要领导负主责、唱主角的理念,坚持系统治理,力求全面稳定;坚持矛盾调和,力促动态稳定;坚持强基固本,力保持续稳定。要进一步强化以人为本、主动作为的理念,切实解决矫治对象的实际困难和难题,努力创新由被动保安全向主动创安全的维护场所安全稳定新途径。要进一步创新安全防范的形式途径和方法,提高安全防范的现代化科学化水平。要立足消除矫治对象的与社会对立、逆反、对象的情绪和心理,大力推进人文化关怀、人性化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抗因素、不和谐因素,最大限度的增加和谐因素,不让矫治对象带着对社会、对他人、对家人的不满、怨恨,带着报复社会的心态离开劳教和戒毒场所,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三)劳教和戒毒机关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要在贯彻首要标准、提高矫治质量上取得新突破。教育矫治是劳教和戒毒机关的根本职能,是劳教和戒毒机关的主业。要把降低解教解戒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作为衡量教育矫治工作质量的首要标准,深入推进教育管理工作改革创新,努力提高教育矫治质量,让解教解戒人员从容回归社会。要大力推进教育矫治内容创新。要针对矫治对象在所时间短,实际矫治期限有限的实际,从着眼矫治对象人格的改善出发,推进教育矫治内容创新,重点强化对矫治对象的感恩、责任、法制、诚信、生命意识的教育,促进矫治对象学会做人、学会做事。要大力探索戒毒矫治新模式。要针对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性质、特点及矫治需要,探索不同于劳教人员管理的新的管理模式,不同于过去劳教戒毒的戒毒矫治新模式。要结合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身患疾病者多的实际,大力加强场所医疗设施建设,改革医疗条件。要针对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抵御毒品诱惑能力差的实际,扎实开展抗复吸训练,提高戒毒人员抗复吸心理素质。要大力创新职业技能教育新模式。要针对矫治对象创业意识淡薄,就业能力差和现行职业技能教育实用性差、技术含量低的实际,大力改革现行的干什么学什么的岗位技能培训模式,推行职业技能项目培训申请制,技能培训省际招生制,大力拓宽职业技能培训渠道,创新办学形式,提高办学效率,加强劳教所职业技能教育专业化、专门化建设,提高职业技能教育的实用价值、就业能力和技术含量。要大力创新社会帮教工作。要针对矫治对象社会支持系统严重缺失的实际,大力推进社会帮教工作创新。要加强社会、家庭、就业港湾建设,促使矫治对象回归社会后有人关心帮助,有人管理照顾。要大力加强试工试学基地、安置帮教基地、技能实习基地、戒毒康复基地建设,促使矫治对象回归社会后有学可上,有业可就,有事可做。要大力加强衔接工程,心桥工程建设,着力构建矫治对象社会支持系统。
(四)劳教和戒毒机关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要在实施科技强警、运用信息技术上取得新突破。随着信息化的迅猛发展,运用信息技术提高管理效能已成为推进劳教和戒毒管理创新的一种必不可少的选择。要牢固确立向科技要警力、要安全、要效率的理念,紧紧抓住社会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契机,深入推进劳教和戒毒机关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劳教和戒毒机关信息化应用能力,提高劳教和戒毒机关管理效能。要始终坚持用社会管理创新的理念去引领指导信息化建设,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要拓宽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眼界、能力和水平。善于为信息化应用发现人才、聚集人才、培养人才,让信息化建设有强大的人才支撑,促进信息化人才健康成长。要切实提高信息化的先进性、适用性和实效性,激发广大劳教民警应用信息化的动力。要针对信息化建设的系统性、关联性和整体性的特点,努力在应用上实现上下、全员步调一致。要强化信息科技手段的综合应用。要把信息技术同场所安全防范、执法监督、信息处理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安全防范和规范执法能力。特别是要通过视频监控技术的全覆盖,提高防逃、防自杀、防所内复吸、防所内安全事故的能力,发挥视频监控技术在锁定目标、提供线索、固定证据、强化执法监督等方面的功能。要大力加强和推进录音录像谈话室的建设,努力提高民警执法效能,促进民警公正文明执法。要大力加强信息网络平台建设,大力推进网上受理,网上答疑、网上会见、网上公开,网上审批,努力为矫治对象亲属提供方便、快捷、优质、高效服务。
(五)劳教和戒毒机关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要在规范执法建设、促进廉洁公正执法上取得新突破。公正文明执法是劳教和戒毒工作的生命线,是履行劳教和戒毒机关职能,提高劳教和戒毒机关公信力,树立劳教人民警察良好形象的客观要求。要把规范执法建设、公正廉洁执法作为推进劳教和戒毒管理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大力改革,大力创新。要大力推进执法标准化建设。标准化是规范化的前提。没有明确的执法标准,就不能保证执法行为的规范和统一。因此,迅速建立完善执法标准化体系,是加速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要抓紧建立以执法岗位标准、执法业务标准、执法行为标准、执法裁量标准、执法保障标准这“五个标准”为内容的执法标准体系,通过明确每个执法岗位“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为民警规范执法提供明确的指引。要建立完善科学、系统、高效、规范的执法管理体系,明确岗位职责、执法标准、执法流程、岗位技能,严格过程记载、质量监控、考核激励、责任追究,使执法管理的各个环节逐步形成一个完整、系统、闭合的链条,实现对劳教和戒毒机关各项执法活动的即时性管理、过程性管理、系统性管理。要大力推进执法方式的改革创新。劳教和戒毒执法工作集政治性、法律性、矫治性和服务性于一体,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特殊性。要确立理性平和的执法新理念,大力推进说理式执法,着力解决少数民警在执法中态度生硬、方法简单、方式粗暴等问题。要推行“上挂下派”“跟班学习”等体验式培训模式,努力使各个执法岗位的民警都成为自觉学法、真正懂法、模范守法、正确用法的执法者。要大力创新执法监督方式。要建立健全内外结合的执法监督制约机制,使错误的执法行为得到及时纠正,执法过程责任得到严格追究,执法奖惩措施得到全面落实。要充分借助信息化手段,加强执法监督系统建设,建立执法信息网上录入、执法流程网上管理、执法活动网上监督、执法质量网上考评的执法办案新机制,实现对执法办案的全程化、实时化、动态化监督。在外部监督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劳教和戒毒机关与检察机关相互配合、互相制约的工作机制,健全完善特约监督员制度,自觉接受他们的监督。
⑵ 十八大以来的公安队伍有哪些变化
以“规范”应万变 开启全新执法时代 ——感受党的十八大以来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成效
如果将执法规范化视作一把标尺,那么,每名民警都能通过它丈量出自己在社会法治进程中的长短;如果将执法规范化视作一架天平,那么,每名民警都能通过它衡量出自己在群众心目中的分量。
仔细留意身边,你可曾发现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大潮中的一朵朵浪花?
派出所设立专门醒酒室;执行公务使用标准化语言;入户调查要穿上鞋套;救援溺水人员,民警必须亲自下水;执法记录仪将执法全过程拍摄,由督察部门入档……
假如,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那么,这些便是全国公安机关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推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助推执法规范化跃上新台阶的一个缩影。
公生明,廉生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防线。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公安机关进一步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坚持把执法规范化建设作为提升执法公信力的重要载体,以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突出问题为突破口,健全执法制度,推进执法公开,开展执法培训,强化执法监督,严格管理队伍,着力增强法治思维,有力地推动了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全面发展,吹响全面迈向“法治公安”的新号角。
约束之手
以标准化为依托,健全完善执法制度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公安机关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提供群众满意的“公共安全”产品,就必须首先注重过程控制和细节管理,将规范性文件中的有关执法标准统一化、办案流程具体化、办案要求明确细化,使民警执法时有章可循、有例可查,从源头上把好质量关。
问计“标准化”,正是把好这道质量关的绝佳路径。每一次执法活动背后,都似有一只无形的约束之手,那就是规范。立规定矩,成了规范执法的切入点。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公安机关适用刑事羁押期限规定》,治安管理处罚法、道路交通安全法……近年来,在公安部的推动和努力下,与执法紧密相关的公安法律、行政法规,就先后制定、修改了数十部。
2013年,公安部根据行政强制法和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等法律规定,制定、修订了公安机关办理刑事和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等23件部门规章,完善了29万字的《公安机关执法细则》,发布了有关“巡逻盘查”、“现场处置”、“涉案财物管理”等执法重点环节的330余件规范性文件。这部堪称“红宝书”的《公安机关执法细则》通过对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的各个环节、步骤作出全面规定,明确和细化了执法标准,压缩了自由裁量的空间,减少了执法的随意性,对规范民警执法行为发挥了重要作用。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盘查规范》《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现场制止违法犯罪行为操作规程》《公安机关代为保管涉案人员随身财物若干规定》《公安机关涉案财物管理若干规定》……一批基层急需的执法制度为重点执法环节、执法岗位提供了明确的执法依据,成为广大基层民警进一步向标准化迈进的“法宝”。
不同层级的执法制度逐步覆盖了从接处警到案件终结的全部执法过程,初步形成了一个较为全面的执法制度体系,对公安民警的执法行为发挥着重要的引领、规范作用。据统计,仅省级公安机关就制定了2800余件规范性文件,有效规范了民警执法活动。
值得注意的是,为保证公安机关正确贯彻执行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公安部还全面修订了《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明确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严禁刑讯逼供”,建立完善了依法保障律师会见、非法证据排除、讯问犯罪嫌疑人全程录音录像等一系列制度,使保障人权的规定更加具体化、制度化、严格化。
同时,公安部还制定了《公安机关办理刑事复议复核案件程序规定》《公安机关讯问过程录音录像规定》等与修改后《刑事诉讼法》相配套的规章制度,以进一步规范办案工作,更好地维护和保障刑事案件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理念之变
以精细化为手段,助力民警执法能力大提升
比定规矩更难的,是转变执法者头脑中的观念。从执法“治民”到执法“为民”,一字之差来之不易。
公安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过去有的公安机关习惯以管理者自居,有的民警也把执法看成是一种特权,因而出现个别该管不管、不该管乱管、办事刁难拖沓,甚至出现公权私用等现象。为此,公安机关在执法规范化建设中,大力加强执法思想建设,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理念。同时,通过大规模开展业务培训等方式,着力提高民警执法素质和执法能力。
据公安部法制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各级公安机关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律知识特别是新法律法规为重点,采取集中培训、网上培训、实战演练、案例点评、旁听庭审等形式,开展大规模执法培训,已累计培训公安机关领导和民警1000余万人次。
在总结各地已有实践的基础上,公安部出台了《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执法资格等级考试办法》,在全国公安机关推行执法资格等级考试制度,并先后在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了基本级、中级、高级执法资格考试。
这场被称为民警“高考”的大规模考试意义深远。公安部要求,未取得基本级执法资格的民警不得办案,派出所长、刑警队长等县级、地(市)级公安机关执法勤务类机构主要负责人必须取得中级执法资格,通过中、高级执法资格考试者优先晋升职务。执法资格等级考试制度大大提高了全体民警学习法律和业务知识的积极性,掀起了学法、用法的新高潮。
同时,在日常执法中,各地还注意积极创新方式,力求取得执法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统一。
江苏在全省公安机关推广了盐城市公安局的“说理执法”工作法,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在依法履行职责过程中,在执法的各个环节以平和的态度和方式,有针对性地向当事人讲清法理、事理和情理;
江西省宜春市公安机关在坚持严格执法的同时,注重以人为本,通过处罚前先开展背景调查、处罚后再跟踪回访,对确有特殊困难的执法对象,依法从轻处罚或者在不影响正常办案的情况下,作出宽缓的处理决定,让人民群众感觉到了公安机关威严中的温情;
黑龙江省大庆市公安局在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过程中提出了“人性化执法”的理念:民警在执法过程中,在遵循法律规定的前提下,要尊重当事人的人格尊严,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人道地、理性地、文明地从事执法活动,在执法过程中追求社会效果的最大化。
从细节入手,以民心为重,通过不断引导公安民警深入思考和认识“权从何来、为谁执法、靠谁执法”等问题,公安机关逐步实现从管人到服务人、从被动转为主动的执法主体意识转变。“理性、平和、文明、规范”已深印在民警的头脑中,成为公安机关日常执法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准则。
科技之翼
以信息化为支撑,加强监督力度、提升执法效能
在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过程中,信息化手段的充分运用,给执法全程打上了现代科技的深深烙印。
山东省临沂市公安局的网上执法监督平台给办案民警帮了个大忙。针对正在办理的一起伤害案件,网上执法监督平台向民警发出提示:该案现场勘查不够详细,特别是缺少对受害人伤情记录的视频、图像资料。办案民警马上找出出警时拍摄的伤情视频、图片,将这些资料上传到系统里,使整个过程证据确凿、程序合法,民警本次办案的考核分数也在网上自动生成。这是山东公安机关省市县三级公安法制视频监督信息系统的一个缩影,它实现了省公安厅到一线所队点对点的远程讯(询)问、复议听证等信息化深度运用。
执法信息化建设近年来取得长足进展。各地公安机关全面推行“执法信息网上录入、执法流程网上管理、执法活动网上监督、执法质量网上考核”的执法办案和监督管理新模式,普遍建立运行了统一的执法办案和监督信息系统,启用了电子笔录、电子印章,建立了电子执法档案,实现了对执法办案的网上管理。
从110接警开始,受案、立案、采取强制措施、侦查措施到结案的各个环节,都要在网上录入相关信息、制作法律文书。网上呈请审批、法制部门网上审核、县级公安机关负责人网上批准,案件证据材料、办理流程都在网上实时呈现,违反法定程序自动预警,从而既提高了办案效率,又拓展了监督空间。
江苏利用智能预警模型,使系统能够自动查找可能存在问题的警情、案件等,提升了执法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陕西省公安厅确立了“全警执法规范化、规范执法信息化”目标,实现了全省执法办案网上流转、执法活动网上监督、执法培训网上进行、执法信息网上录入。
在北京市公安局,民警们渐渐习惯了在被监督状态下工作。胸前的摄像头记录下执法全过程,传回由督察部门入档,这被戏称为“黑匣子”的装备叫做“规范执法通”。
“起初,被‘监视’是不适应,但慢慢发现,被‘监视’的好处远远大于这种不适应。”北京市公安局一名派出所民警讲述了他的一次亲身经历,“有一次深夜出警遇到一名醉酒者,清醒后说民警打过他。要是在以前,那可就说不清了,大半夜的也没证人,还好当时我们带着执法通,把录像一放,这人就灰溜溜地走了。同样,监督是双向的,基层民警也必须严格按照执法流程办案。”
民意之鉴
以公开化为桥梁,有效增强执法公信力
执法公开是防止、解决执法突出问题的有效方式,也是方便群众、提升自身工作效率的有效方式。
2012年8月,公安部出台了《公安机关执法公开规定》,全面规范公安机关执法公开工作,要求依法向社会公众和特定对象公开执法的依据、流程、进展、结果等信息。推行执法公开有利于实现公安机关和群众的“双赢”,既方便服务群众,保障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又强化对公安机关执法活动的外部监督,促进执法公正。
“请问一下,我的案件回告代理人唐所长在不在?”在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局荆州分局一派出所内,一名办事群众正在问询。
原来,执法回告工作要求公安民警在履行职务过程中,依法向案件当事人告知或反馈案件办理情况。
“这一方面可以更好地督促民警,另一方面可以直接接触案件当事人,了解诉求,始终置案件于动态管理之中。”荆州分局局长王成介绍说,该制度实行3个月内,分局先后开展治安、刑事案件执法回告158起,被回告群众普遍满意。
在辽宁,公安机关建立了网上公安机关服务大厅系统,群众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有关公安机关服务社会的内容及程序,查询警情和案件有关信息,举报违法犯罪活动,并可以向公安机关建言献策、参与对公安工作的监督和评价。
在山东,案件回访制度积极推行,对已查结的治安案件和已调解完毕案件的双方当事人,就公安机关的执法程序、执法效果等情况进行专门访谈,听取当事人对公安执法办案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实现“案结事了、定纷止争、治安稳定”的目标。
在吉林,为了加强对公安机关执法活动的社会监督,省公安厅研发了执法公开系统,第一时间将刑事、行政案件办理信息,通过12110报警平台向控告人、被害人或其家属提供的手机号码发送短信,及时告知执法进展和结果。
为加强事中监督,各地公安机关普遍在基层办案所队设立了法制员,把好法制关。
2010年,公安部确定江苏、浙江、山东、北京4地为“领头羊”,带动全国执法规范化建设全面、持续发展。2012年,公安部命名了12个市级、105个城市公安分局、县公安局以及243个基层所队为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公安机关在规范化中开启的全新执法时代,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天地。
⑶ 求工商系统“五五普法”心得体会一篇。
工商局“五五”普法心得体会
2006年以来,xx工商局按照州委、州人大、州政府和省工商局关于“五五”普法的总体要求和部署,以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为核心。以“法治工商”建设和行政执法“三制”为载体,本着“统一管理、分级实施、条块结合”的原则,在全系统扎实有序推进“五五”普法工作。执法人员的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全州系统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的水平不断提升,服务管理对象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也普遍增强,呈现出了学法、守法、用法、护法的良好氛围。对照《xx“五五”普法暨“十一五”时期依法治州工作检查验收实施方案》,我局认真进行了总结。现将总结情况汇报如下:
作为政府对市场监管执法的重要职能部门,在权责增强的情况下,对我们能否依法行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局上下从实施依法治国方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十一五”规划的高度,把普法工作纳入本局的工作规则。
一是健全机构。我们根据全州系统实际成立了“五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由局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局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各科室(分局)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办公室设在法规科。各县市局按照州局要求,均单设了法制机构,并确保人员的相对稳定。目前,全州系统共有15名专职工作人员,分布在州局、县市局两级机关,并在基层分局(所)配备1名法制员。形成了州、县市局一把手亲自抓,法制科牵头组织,各科室、分局具体抓落实,基层分局(所)法制员、法制联络员积极参与的普法工作格局,为开展普法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是领导重视。州局领导对“五五”普法工作高度重视,把普法和依法治州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五年来,领导班子坚持中心组学习,并定期要求每位成员结合实际写学习论文,做到定时学习、做好笔记、写出心得。领导班子认为,普法工作反映的效果,应在日常的行政执法工作中得到体现;要通过学法进一步提高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规范执法行为,将学到的法律知识真正运用到依法治州工作中,才能收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同时,要求各级要把普法工作贯穿到各项业务工作之中,强调言必称法,行必用法,对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做到一法一学、一学一考,使法治观念逐步融入日常的行为规范中。为切实保障普法经费落实到位,我局将其列入本局的年度工作经费预算,做到专款专用,保障各项普法活动顺利进行。
三是落实规划。州局根据普法办和省工商局的“五五”普法工作要求,结合本局实际,印发了《全州工商行政管理系统法制宣传教育第五个五年规划》,并分年度制定普法工作要点以推进普法工作,每年进行部署,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检查,年底有总结,严格按照计划开展工作。各级领导深入基层,必听“法”情、必查“法”效、必讲“法”题,加强督促检查,确保规划的落实。同时,加强对普法工作督导检查,把普法工作与绩效考评工作相挂钩,明确阶段性任务和要求,制定考核指标、完善评价机制,把普法工作落实情况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依据,促进普法工作深入开展。
在保留传统的普法方法和形式的同时,我局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变化、新要求,不断创新普法教育的形式和方法,使法制教育更加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2006年以来,全局共举办各级各类培训58期,参训人员3581人。全州系统利用“3.15”、“12.4”等宣传周、纪念日等宣传法律法规120余次,受众面达10万余人(次)。
一是强化工商干部自身学法用法。我局将学习法律知识纳入了党组理论中心学习组的学习计划,坚持中心组学习与自学相结合,做到了依法决算、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理。大力开展“一月一法一考试”、以案学法、岗位学法等,努力提高队伍法律素质和业务水平。对新任命的中层以上的领导干部实行任前法律考试制度,考试不合格者不得任职。坚持逢训必考制度,将考试成绩载入个人档案,作为个人任职、定级、晋升、工作调动的考核依据及单位年度目标考核内容之一,目前,我局在册在编的1048名公务员全部取得了执法资格证。组织业务知识竞赛,提高全体执法人员学法、懂法、用法的能力和自觉性。2009年5月,为适应“两费”停收新形势,州局组织开展了全系统“分局(所)长和执法骨干培训班”。来凤县工商局在选用公平交易执法人员时,请州工商局出题进行统一考试,择优录用。巴东县工商局在系统内广泛推行“法律法规一口清”,按照“干什么、练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用什么、精什么”的要求,坚持全员练兵、全面练兵、岗位练兵和科学练兵,使广大工商干部职工全面掌握最基本、最常用的工商法律、法规和政策的主要内容,做到熟记熟背、熟练运用,全面提升工商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执行力。
二是充分利用“3.15”、“12.4”等宣传周、纪念日等宣传法律法规。“五五”普法期间,我局分别以“消费与环境”、“消费和谐”、“消费与责任”为主题,连续五年在全州举行声势浩大的3.15宣传纪念活动,通过发放宣传材料、设置法律咨询台、现场受理消费投诉、传授真假商品识别知识、提供义务服务等方式宣传工商法律法规及消费维权法律知识,并为消费者排忧解难。2007年3月14日,我局投资8万元举办了“3.15”晚会,州四大家领导到现场看,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每年“3.15”前夕,在本地报纸上发布典型消费侵权案例,通过曝光典型案例,有效地震慑不法经营者,提高广大经营者的守法经营意识,增强广大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
三是大力开展“法律六进”宣传教育活动。全州工商系统通过多种形式开展送法进农村、进企业、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活动。采取下企业实地考察和到片区办专题讲座等方式,对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人、私营企业主进行《公司法》、《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专题宣传。5年共上辅导课205堂,宣传达15000余人次。建始县工商局抽调专人,挤出近4万元资金,购买了放映设备,成立放映队,深入到农村或直接到田间地头宣传法律知识,设立法律咨询服务台、投诉台,受理法律咨询和消费者投诉,发放宣传资材料,宣传与农民切身利益有关的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在日常工作中,我局采取“三同步”的普法方式对广大经营者开展普法工作,即与注册登记同步,在经营者办理注册登记时向申请人讲解有关企业注册登记方面的法律法规,做好提示教育;与巡查监管同步,在进行市场巡查时向经营者讲解有关保证产品质量、食品安全、商标注册和使用、守合同重信用等法律知识,做好指导教育;与行政处罚同步,在对违法行为人进行查处时向其阐明违法的事实以及作出处罚的理由和依据,做好警示教育,使经营者及时了解了生产经营过程中需遵守的法律法规,避免经营者由于不懂法而走弯路的现象,提高了经营者守法经营意识,树立了依法维权观念,为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制基础。在热情接待每个来访群众,耐心解答政策规定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法律法规宣传,据不完全统计,5年来,对来信、来访者的宣传达8000余人次。
普法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社会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全州工商系统把“五五”普法与推行行政执法“三制”、与“法治工商”建设相结合,认真把好“定责、评责、追责”三个环节,积极推动干部能力、管理水平和工作效能的提高。
一是整章建制规范行政行为。要确保依法行政,制度建设是关键。几年来我局根据上级依法行政的的要求并结合本局工作实际,陆续出台了《xx工商局涉案财物管理暂行规定》、《xx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指导程序规定》、《xx工商局法律顾问管理制度》、《xx工商局规范性文件制定及管理办法》、《xx工商系统规范性文件定期清理制度》等一系列规范行政行为的规范性文件,涉及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征收、行政强制等方面,通过建章立制、严格落实,我局的依法行政水平得到长足提高,行政行为得到不断规范。在政府法制办的指导下,共梳理出作为执法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136件,行政执法项目242项。
二是强化监督落实执法责任。我局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规定行政执法案件实行集体合议制度和主办人负责制,成立了案件审委员会;主办人依法行使调查取证权并提出案件处理意见,为该案件第一责任人;基层法制员承担本单位案件初审职责;法制科为内设法制监督和案件审核机构,负责对行政执法案件进行全面审核把关。在强化内部监督制约同时,我局还通过建立案件回访制度,聘请行评代表、廉政监督员、畅通投诉举报网络等途径接受社会监督。
三是开拓创新促进依法行政。创新是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动力和不竭源泉,我局在开展依法治理过程中注重制度、机制、措施的创新,不断推进依法行政工作。行政执法方面,我局通过推行案件合议制度、案件审理委员会制度,对重大疑难案件进行集体研究决定,提高案件查处的透明度,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并推行说理式处罚文书,要求在文书中必须写明量罚的幅度和依据并详细说明采纳和不予采纳当事人陈述意见的理由,赋予当事人更多的知情权,以达到知情、知理、知法的行政处罚目的。宣恩县工商局实行重大案件集体讨论制度,确保行政处罚的公正、公平。咸丰县工商局局对复杂登记事项实行会商制度,确保登记工作的规范性。
(一)“五五”普法取得的成效。普法是手段,建设法制社会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通过五五普法的教育、宣传工作,我局依法行政的部门形象初步形成。
一是依法行政有力度战果不蜚。第一,依法行政,加大了经济案件查处力度。5年来,共办理各类经济案件8070件(截止2009年底),罚没款3413万元,所办案件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处理适当,程序合法,文书规范。第二,投入100多万元完善了“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指挥)中心网络设施。“12315” 申诉举报指挥中心,实行24小时服务,使消费者的投诉纠纷、受到的损害能及时得到解决,保护其合法权益。第三,广泛开展了“信得过企业”和“消费者满意商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农村食品安全示范店”创建和评选活动。
二是依法行政效果显著。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措施,我局普法工作多次得到上级认可。五年来,xx工商系统受到省局、省、州、县人民政府表彰达32项次。其中受到州委州政府表彰4项次,县市党委政府表彰28项次,全系统57个文明创建主体已经各级文明办检查验收,已被各级党委正式命名51个单位。来凤县局、宣恩县局、巴东县局、建始县局等被当地政府作为“两提高、两满意”活动示范点;州工商局政务公开工作被省政府表彰为先进单位。
(二)“五五”普法存在的不足及下步工作措施。通过开展“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促进了我局队伍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了依法行政工作水平,推进我局各项工作迈上新的台阶。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州系统普法工作尚存在的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与上级的要求还有差距。具体体现在:普法宣传教育不够深入,不够广泛,形式较单一,存在普法的受众面不平衡问题;普法与依法治理工作结合得不够紧密,普法工作的效能还没有完全转化为依法治理的实践;普法工作制度和措施不够完善,影响了普法的实际效果。下一步,我们将在认真总结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采取以下措施加以改进:
一是提高执法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增强依法治理工作能力。首先是加大教育培训力度,使我州工商干部能够熟练掌握工商法律法规,能够从立法宗旨和法律精神高度来理解法律规定,以达到融会贯通。其次是创新学习方法方式,采取邀请法学专家教授讲座,组织开展优秀办案能手,优质案件评选、典型案例评析交流会、法律知识竞赛等形式,提高教育培训效果。再次,积极组织开展与公安、法院、质检等系统的工作研讨活动,探索增强执法办案技能的新途径。
二是加大工商行政管理法制宣传力度,进一步优化依法治理环境。继续采取丰富多样的形式,如法律法规咨询、培训、建立义务法制宣传员队伍等,开展“法律六进”活动,使社会各界及广大群众认识、理解、支持工商行政的执法工作。充分发挥各种新闻媒体宣传作用,与新闻宣传机构建立定期联系机制,邀请新闻单位对专项执法行动进行跟踪报道,对大要案及时予以曝光,以宣传工商执法成效,为工商机关行政执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广泛利用电视、报纸等大众媒体,围绕社会热点问题,对工商法律法规进行宣传。提高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和经营者的守法经营意识,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和执法软环境。
三是完善行政执法和执法监督机制,进一步提高依法治理工作水平。继续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创新完善办案机制,约束规范执法行为。加强对行政执法行为的内外全程监督,完善行政执法质量评议制度,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确保工商机关市场监管与行政执法的职能到位。
四是加强部门协调,进一步增强依法治理合力。积极主动向各级政府、人大、政协及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工作,争取理解与支持;与公安、检察院、法院行政庭、执行庭等相关部门建立沟通协作机制,增强执法办案工作力度;与质检、文化、物价等执法部门建立专项工作长效联络机制,互通监管信息,整合执法力量,联合开展专项执法行动,以形成依法治理合力。
⑷ 如何制作说理式执法文书
说理式行政处罚决定书是将法律的普遍规定同具体的案件事实有机结合的产物,是把法律预设的条件和内容放到当事人涉及的法律关系之中,进行一般到特殊的演绎推理,是对行政处罚的事实认定、证据分析及法律解释的全面强化。 说理式行政处罚决定书如何书写?笔者认为,应该把重点放在说理上。第一是事实说理。案件事实是定案的根据,法律文书的说理离不开案件事实。法律文书所陈述的事实,是指与案件的结果有关联,并有相关证据佐证的那些事实。在行政处罚决定书正文部分,要围绕违法行为构成要件列举证据,并对证据的合法性、关联性、客观性加以论证,从而推导出案件违法事实,使阐明的事实具有说服力。案件事实的表述应完整准确,包括人物、时间、地点、事由、过程、结果,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应逐一列举。同时,案件事实的叙述要全面,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客观、全面、真实地反映案情,对认定违法事实的证据要明确、具体,围绕违法行为构成要件进行分析,对办案程序等方面的内容,也要求按照发生的时间顺序进行表述,说理部分应当写明处罚的理由。行政处罚决定书中认定的法律事实均要逐一罗列证据,对不予采信的证据要说明理由。此外,在说理式行政处罚决定书的事实说理中,案件的调查经过和已查明的案件事实是重点阐述的内容。所谓案件的调查经过是指执法人员通过收集到的证据,把琐碎、分散的案件情况进行系统、科学处理的过程,只有经过有步骤、有成效的调查取证,才能形成完整、客观的案件事实。在书写说理式行政处罚决定书中,案件调查经过应当包括从受理、立案到调查取证及案件事实确认的全过程。案件调查经过一般包括主体、时间、地点、调查的步骤和情节以及取证手段等内容。所谓已查明的案件事实部分,是指内容应当全面反映主要事实,包括发案单位、时间、地点、具体违法行为,还包括与事实相关联的情节,如违法所得的认定、违法行为产生的危害、后果、影响和当事人对违法行为的认知态度等相关情形,要求案件事实的书写应尊重调查结果、尊重事实,切忌以个人好恶来扩大事实或缩小问题。 第二是法律说理。在这一部分,法律适用的理由要充分表述,无论分析的角度、分析的内容、分析的结论,都必须符合法律,不能随心所欲地作出解释,要在对案情的具体分析中准确地适用法律、解释法律。同时,要详细引用所依据法律禁则和罚则的法条原文。 第三是自由裁量权说理。说理式行政处罚决定书必须详尽解释和说明自由裁量权,最终确定行政处罚幅度,要把法律的规定同当事人的具体违法事实、情节及后果结合起来,从违法行为的构成要件确认当事人行为确实构成违法,解释和说明最终确定该处罚幅度的理由。 第四是情理说理。说理式行政处罚决定书的说理主要指事实和法律说理,但也不能忽视情理说理的重要性。这里的情理,不是指纯粹的个人感情因素、个人好恶,而是指一般道理,属于道德范畴。说理式行政处罚决定书的情理说理应当做到法理透彻、事理明晰、情理感人,即法理、事理、情理并重,对当事人在陈述、申辩或者听证中提出的质疑意见及其证据是否予以采纳进行说理,并说明采纳或者不采纳的理由,尤其是对不采纳的理由要援引法律、法规进行必要的法理分析。对当事人的悔改表现等可以影响量罚从轻或者减轻的情节也要写明。对当事人在听证中对工商机关调查认定的内容提出的相关质疑及证据也要进行描述。对于执法人员和案件当事人之间争议的问题要作出合理的解释。对在执法过程中采取的强制措施或者经过鉴定机构鉴定的情形要如实记载,还要写明向当事人告知拟处罚内容的时间,陈述、申辩或申请听证、行政复议情况等内容。
⑸ 如何防范烟草专卖处证执法的法律风险
如何最大化防范行政执法风险,事关烟草专卖队伍的安全与稳定,事关烟草行业持续健康发展,不仅是每一位烟草专卖执法人员首要考虑的问题,更是每一级烟草专卖行政管理部门都要高度重视的问题。 (一)提升素质,切实提高法律风险防范意识 提升专卖执法队伍素质,增强抵御风险“免疫力”。一支有着良好法律素质的烟草专卖执法队伍是有效防范烟草专卖执法风险的前提条件。 1、增强风险意识。定期对专卖执法人员开展“执法风险”警示教育,让每位专卖执法人员清醒认识新形势下的烟草专卖执法环境,增强执法风险意识,克服执法行为中的侥幸和麻痹心理,杜绝随意执法行为的发生。 2、增强学法意识。除学习烟草专卖法律法规外,还要学习《刑法》、《国家赔偿法》、《行政诉讼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尤其是要学习执法过错及违规、违纪、违法行为处理的相关规定,让专卖执法人员熟知不规范执法应承担的相关责任,才能更加自觉地规范执法。 3、增强廉洁意识。倡导专卖执法人员多读廉文、多学廉规、多看廉片,时常检查自己、警示自己、提醒自己,自觉规范和约束自身的执法行为,杜绝不廉洁执法行为的发生。 (二)文明执法,切实提高综合业务能力 提高行政执法的能力是防范烟草专卖执法风险的有效方法。专卖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要讲究执法艺术,学会用不同的执法方法去面对不同的经营户,既要严格执法,更要理性、亲和、文明、规范执法,追求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1、推行“说理式执法”,提高行政执法能力。把“说理式执法”理念贯穿于市场监管的全过程,融管理于说教之中,主动走近经营户,与他们交朋友,帮他们解困难,给
- 7 - 他们讲法规,做到反复说教,使经营户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对烟草专卖执法的认识,让专卖管理合法合规入脑入心,自觉做到守法诚信经营。2、 2、提倡微笑执法,提高行政执法技巧。专卖执法即要讲严格,维护法律的严肃性,也要展示“柔性”的一面,体现专卖执法的亲和。把微笑融入到专卖执法管理中,从简单的的入门微笑、亮证、告别,再到告知、处罚、送达等,把微笑渗透到专卖执法的各项工作中,从执法的细节处体现专卖执法的“人性化”姿态,即能有效的拉近执法人员与经烟户的距离,又能彻底改变经烟户的抵触情绪和不配合态度,使一些工作中遇到的执法“僵局”变得和谐而容易处理。 (三)依法行政,切实提高“三个依法”水平 1、提升“三个依法”水平,首先要增强干部职工的法律意识,从员工的思想上入手。要提高个人的思想水平,只有从思想上放正心态才能彻底的认清“三个依法”的重要性。 2、强化执法监督,第一,要改变过去“等案审核”、“遇错纠正”的现象,逐步实现执法监督从被动监督向主动监督转变、从纠错向预防转变。第二,要改变执法监督侧重于行政处罚的现象,监督范围逐步扩展到行政许可、许可证办理后续管理、罚没物资管理、案件移送等环节的监督。第三,定期召开执法风险防范座谈会,及时了解和掌握执法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分析问题成因,研究解决办法,提出完善措施,防范烟草执法风险的发生。 (四)廉洁自律,切实提高政治党性修养 提升全体专卖执法人员党性修养,是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重点把握好三个方面:一是坚持把理论武装作为提升党性修养和执法能力的首要任务,着力提高全体执法人员思想理论水平;二是践行“两个至上”、做到“三个始终”、树立“五种意识”,打牢以人为本思想基础;三是认真落实廉洁自律有关规定,严格规范权力运行。
⑹ 急求:行政处罚过程中有受委托人,在说理式处罚决定书中当事人一栏需注明受委托人信息吗最好能说明为什
不需要。处罚决定书是记载当事人的违法行为、处罚依据和处罚种类。
不是受委托人的 。
受委托人已经用委托书以及过程性的执法文书说明。如询问笔录、案件调查终结报告等等,这些文书内会提及***是****的委托人等等。
⑺ 说理式行政处罚文书具体是什么样子的谁有模板发下谢谢!
广安区卫生局
行政处罚决定书
广区卫医罚[2007]001号
被处罚人:施某
身份证编号:----------
性别:男,民族:汉,年龄:67岁,电话:-----
家庭住址:-----
2007年1月4日,我局卫生行政执法人员对某市某镇某村4组施某家中检查发现:1、施某未能出示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2、客厅的西侧1名患者正在接受输液;3、客厅的西侧厢椅上发现1瓶用完的注射用头孢曲松钠;4、客厅西侧厢椅上发现病人收费本1本。本局执法人员当天现场制作了现场检查笔录、对彭某的询问笔录、卫生监督意见书和证据先行登记保存决定书各一份。本局于2007年1月4日受理、1月5日立案之后,组织执法人员对当事人施某的进行询问和调取了其他相关资料,并于2007年1月6日案件调查终结。现已查明以下违法事实:
2007年1月4日,当事人施某在家给患者彭某挂水,并且现场发现客厅的西侧厢椅上有1瓶用完的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客厅西侧厢椅上发现病人收费本1本。现场并未发现处方和发票。经过进一步调查,当事人施某在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情况下在家中擅自开展诊疗活动。在调查过程中,因当事人拒不提供账册、票据等经营收支凭证,且本局无法继续调查当事人的经营收支状况,故无法确定其违法所得,视为无违法所得。
以上事实有下列证据证实:
1、2007年1月4日制作的现场检查笔录1份及现场拍摄的照片3张;
2、2007年1月4日制作的卫生监督意见书1份;
3、2007年1月4日制作的证据先行登记保存决定书1份;
4、2007年1月4日对患者彭某所作的询问笔录1份;
5、2007年1月5日调取的施某的身份证复印件1份;
6、2007年1月5日对施某所作的询问笔录1份;
7、2007年1月5日制作的证据先行登记保存处理决定书1份;
8、2007年1月5日调取的病人收费本复印件3份。
证据材料说明如下:
以上证据材料1、2、3、4,反映了2007年1月4日我局执法人员在施某家中进行检查发现施某给患者彭小桃挂水,同时现场调取“病人收费本一份”,并要求当事人施某停止一切非法执业活动;
以上证据材料5,说明了当事人施某的基本身份资料;
以上证据材料6,说明了当事人施某对2007年1月4日现场检查的情况予以认可以及当事人自述无法提供诊疗活动的全部经营收支状况,并自认本人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自2004年至今一直在家给人看病;
以上证据材料7、8,说明我局执法人员按照法律规定对证据先行登记保存的收费本予以解封,并制作并确认了复印件3份,说明当事人无法提供全部经营收支账册。
2007年1月22日,本局向当事人施光荣送达了《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拟作出罚款人民币8000元的行政处罚决定。2007年1月23日,施某来本局进行了陈述和申辩,提出如下理由:1、本人行医40余年,是奉公守法的公民,今年身体不好,一年只看了6个病人,与不符合资格的游医要区别对待;2、从今以后坚决不看病,在家安度晚年,请宽大处理。2007年1月26日,本局对施某提出的陈述和申辩进行了复核,施某已立即停止开展非法诊疗活动。
本局认为,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的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不得开展诊疗活动。而施某无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在家擅自开展诊疗活动的行为,违反了《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的规定,依法应予处罚。案件发生后,施某能够积极主动配合调查并积极整改,其行为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七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符合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从轻处罚情形,依法应当从轻处罚。而施某提出的第1条申辩理由并未提供相关证据佐证,本局不予采纳。
依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四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七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责令施某停止一切非法执业活动,并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如下:
罚款人民币5000元整。
上述行政处罚决定履行期限和方式:自接到本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到农业银行某市支行各营业网点缴纳罚款。执法单位代码:------。
逾期不缴纳罚款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五十一条第(一)项之规定,每日按罚款数额的3%加处罚款。
如不服本处罚决定,可在收到本处罚决定书之日起60日内向某市卫生局或某市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或3个月内向某市人民法院起诉,但不得停止执行本处罚决定。逾期不申请行政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本机关将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1af9ba0100cu9m.html
⑻ 实习总结报告。求在公务员机关实习的日记、报告、心得等等。收到后补给100分。谢谢
给你一个质监局的工作报告,你参考下,截取一些工作作为自己的实习内容。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上半年质监工作情况,研究部署下半年工作任务,动员全市系统干部职工,进一步认清形势,振奋精神,分秒必争,凝心聚力,解放思想,创新实干,确保圆满完成全年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刚才,盱眙局、质检所、稽查支队作了很好的发言,我都赞成,希望各单位认真学习借鉴。根据市局领导班子研究的意见,下面,我主要讲三个方面内容。
一、特色明显,亮点频现,上半年成绩令人振奋
上半年,全市系统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工作思路和目标,立足解放思想抓学习教育,立足职责履行抓工作创新,立足服务经济抓重点亮点,立足规范管理抓队伍建设,全系统认识统一,思路清晰,行动迅速,措施有力,较好地完成了上半年的各项目标任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围绕工作创新,监控仪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创新是质监工作的灵魂,只有继承没有创新,就容易导致固步自封和停滞不前,没有创新就没有质监事业发展。所以今年我们把工作创新作为履行职责,做好工作的突破口,并且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一是立足加强质量安全,创新了监管模式。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为了提升监管有效性,各地分别创新了与当地实际情况相适应的监管模式。金湖局会同县有关部门开展全县食品生产行业示范单位创建活动,成立了组织,制定了《食品生产示范单位认定实施细则》;城区分局在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中导入信用体系的长效机制,制订了《淮安市城区食品生产质量安全信用行为规范》,规定了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应当在生产环境、原材料、设施人员、生产过程、产品要求等五个方面加强导入信用体系,使工作针对性强而易操作;洪泽县采取“联小做大、整合做强”方式,以该县获证豆制品生产企业-全味食品有限公司为龙头,取缔了一批生产条件差的豆制品小作坊,整合和规范了豆制品加工行业。上半年,全市系统共出动监管人员 1520人次,检查食品生产加工单位641家,其中生产企业495家,食品小作坊146家,现场发现问题56个,全部责令整改到位。查处无证生产食品及相关产品企业4家,处罚5.5万元。通过努力,全市共有511家企业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其中新发证企业 46 家48个单元,换证18家18个单元,扩项3家5个单元。
在特种设备监管方面,我们制定了特种设备重大隐患公示、重大隐患分级挂牌、重大隐患举报奖励、重大隐患整改效果监督检查和重大隐患排查建档5项制度,并督促各企业建立事故隐患定期排查分析、重大隐患申报和重大隐患专家评估3项制度。盱眙局按生产单位的安全管理水平、设备重要程度、设备隐患情况进行综合评定,实行ABCD四级管理,分类建立台账,对情况较好的158户A类企业实行远距离监管,对安全管理薄弱、安全投入少的123户C类企业实行近距离监管、对有重点监控设备的10户B类企业实行重点监管、对存在重大隐患及违法行为的68户D类企业实行贴身监管,把工作重点落实在B、D两类企业,提高了工作的有效性。楚州局针对淮城镇的92台豆制品小作坊锅炉未登记、难监管、无证隐患大的特点,协调淮城镇政府共同对在用小规格锅炉进行专项整治,采取先宣传后整治,先检验后使用,先培训后发证的做法,停止运行23家,整改到位48家,报废锅炉7台次,停用锅炉9台。使小规格锅炉安全监管走上了正常轨道。上半年,全系统组织了4次特种设备专项督查,出动人员1068人次,排查隐患504项,排查重大隐患54项,所有隐患均督促整改。注册登记特种设备928台,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发证2834人。现场监察特种设备使用单位287家,气瓶充装单位34家,重点监控设备178台,下发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196份,立案查处40起,向政府报告重大问题5次。全市重新排查重点监控设备419台。
二是立足现实优质高效,创新了服务模式。在服务企业“节能减排”方面,我们会同市经贸委和市水利局联合加强对全市31家年耗煤万吨以上的重点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管理,宣传《节约能源法》和《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督促、建立能源计量管理体系。楚州局以降低企业单位GDP耗能指标作为目标,广泛开展“能源计量管理创优”活动,加强对重点企业工业用水、用电、用煤计量指导。帮助盐化厂、化肥厂、钛白粉厂等重点耗能企业,培训能源计量人员,淘汰高耗煤锅炉,逐步实现能源计量的数据化管理。仅钛白粉厂1-5月就节电5000多度、节煤260吨。上半年,我们帮助5家企业完成计量保证确认,24家企业完成计量合格确认,13家企业完成“C”标志验收。按照市政府“4221”工程目标,开展了“2008年淮安市计量诚信单位”的创建活动,确定了33个单位为淮安市计量诚信单位。
涟水局全面推行“一票清”制度,创新服务企业协调联动机制。加强与县发改委、经贸委联系,三个部门联合发文,成立服务企业领导小组,通过联席会议、温馨提示、信息互通等工作机制,主动为落户涟水的招商引资企业特种设备安全工作实行前置服务,避免企业为消除隐患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努力营造“重商、亲商、爱商、扶商”的发展环境,提高了工作效能,形成了服务企业发展的合力。“一次性收费,一揽子服务”的工作模式得到了涟水县委、县政府领导的高度赞同和企业一致好评。一方面切实为企业减轻了负担,加快企业发展,另一方面规范了自身的工作行为,转变了工作作风。
盱眙局创新“两卡一汇办” 服务模式,在对企业进行普查或专项检查中随时携带“服务企业提示卡”,将发现的问题及相关要求及时登记在提示卡中,主动告知企业,并交相关承办部门承办,承办部门接到提示卡后按照提示内容,在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情况下,主动上门到企业征求意见进行服务并将服务结果填写在“服务企业反馈卡”上,建立适时汇办、定期交流制度。对存在问题较多,办理难度比较大需要多个部门共同办理的问题,局里根据需要随时成立临时小组进行联办、汇办,指定主办人,拿出高效便捷的方案措施,限时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并规定每月集中交流一次两卡服务情况,查找不足,总结经验,以便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
三是立足促进和谐规范,创新了工作机制。首先,着力提升行政效能的创新。我们按照“高效服务,创新发展”的要求,广泛开展行政效能提升活动,明确活动的任务、内容、标准,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措施。金湖局为提升效能建设层次和水平,推行“一站式” 服务,完善12365质监服务中心,统一受理、交办、督办各类服务事项;推进“阳光”政务,借助政务公开栏、网络平台,推行政务 “四有四公开”,即单位有效能手册、窗口有服务指南、集体有服务承诺、个人有岗位职责,做到职权目录公开、服务流程公开、收费依据标准公开、办事结果公开;推进“规范化” 服务,在积极推行体系认证的基础上,不断完善首问首办、公示公告制、岗位责任制、限时办结超时默认制、述勤述廉评议制、责任追究制等制度的实施细则,明确责任到具体人员。
其次,着力规范执法行为的创新。积极探索“高效、便捷和成本低廉的防范、化解社会矛盾的行政执法机制”的新路子,采取坦诚沟通、全过程说理、执法中普法的创新举措,实行文明执法,以理服人,努力钝化和消除相对人的矛盾,将执法说理细节贯穿于执法事前、事中、事后每一个环节,从而出现因为了解而理解、因为理解而支持、配合执法的良好局面。上半年,组织专项整治和专项打假7次,出动执法人员2060人次,查处案件195起,其中大要案27起,查获各类假冒伪劣产商品标值达3450余万元,捣毁制售假冒伪劣窝点 17个,移送公安机关案件4 起。全市系统自推行全程说理式执法以来,办理行政案件120多起,及时结案率100%,相对人满意率100%,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第三,着力便民惠民措施的创新。为进一步扩大“12365”举报投诉中心的影响,我们加强与知名商贸企业的合作,设立了“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12365投诉举报中心淮安新亚商城工作站”。此项工作得到省、市有关领导的大力支持和肯定,要求作为全省示范推广。省局张亚青副局长、人大刘维亚副主任、市政府陆长苏副市长、市政协雍树标副主席、市纪委周茂萱副书记等领导还亲自出席了3月15日的成立授牌仪式。为规范服务流程,细化便民措施,提高服务效能,当好全省的示范,专门制定了工作站管理办法,将服务流程和人员守则公示上墙,设立了引导卡,工作人员挂牌上岗,目前工作站运行良好,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称赞。
为了方便组织机构参加年检,市情报所加大投入,新上了短信群发系统,对到期及未参加年检的组织机构通过短信提醒,该系统的投入使用极大的方便了有关单位,也提高了工作效率。该所还积极加强与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金融管理部门和市司法局的联系沟通,积极推动代码证书在住房公积金管理、银行帐户管理系统和司法行政系统中使用,提高了全市代码工作的整体水平,保证全市代码工作任务的完成。
第四,着力提高服务能力的创新。质检所申请的6大类1113项产品、583项参数顺利通过实验室资质认定复评审及扩项评审;淮安食品农产品检测中心35项产品、449项参数顺利通过实验室资质认定复评审及扩项评审,也顺利通过了国家实验室认可监督评审。购置了超声波测厚仪、自动定氮仪、角强度试验机等7台套设备,《食品及食品原材料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M1、M2检测方法研究》、《食品中吊白块的检测方法研究》、《食品中甜蜜素的快速测定》三项课题填补国内空白;纤检所共投入150万元用于新上棉花HVI实验室、干茧公检实验室建设和人员业务培训;计量所完成原子吸收、液相色谱、扭力扳手等6项常规检测项目的考核验收的同时,把主要精力用在省局“十一五”重点项目,盐化工实验室中液体流量计装置的前期调研和筹建工作上,有望近期列入淮安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
(二)围绕重点亮点,推进器作用得到充分彰显。检验我们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标准,就是我们在思想上是否有转变,能力上是否有提高,工作上是否有亮点,是否有实效。上半年,我们的亮点体现在“五个新”。
一是质量兴市工作取得新突破。市政府原则同意成立市质量兴市领导小组,完成了《淮安市“质量兴市”活动实施意见》、《关于建立淮安市质量振兴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起草工作。我们撰写的《关于进一步推进以质取胜战略的建议》专题报告,就推进质量兴市、实行质量奖励等工作提出建议,市领导专门作出批示。对县(区)质量兴市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召开质量兴市工作研讨会,交流工作体会,加快工作进度。淮阴区、涟水县质量兴市工作全面推进,涟水局积极主动向县委、县政府汇报,获得了支持,组织召开了全县质量兴县工作会议,全面启动质量兴县工作,淮阴区今年拟申报省局验收。
二是标准“制高点”抢占取得新进展。为加快标准化自主创新步伐,抢占技术标准制高点,我们积极组织动员企业申报国家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委员会以及工作组,积极帮助企业做好协调工作,目前我市的江苏安邦、江苏天宇、洪泽海珠等3个企业申报了国家专业标准化工作组。从去年底开始我们就积极帮助指导洪泽海珠公司申报气缸套国家标准起草工作,目前已申报成功并且该企业已成为气缸套国家标准专业技术委员会工作组组长单位,已有4个起草标准被国家标准委正式发布。
三是农业和服务标准化取得新硕果。围绕淮安高效农业、特色农业、出口农业,加强与龙头企业的结合,做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和农业标准的建立,今年在有2个国家级示范区的基础上,又上报6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和24个农业地方标准。金湖县建成的20万亩省级优质专用弱筋小麦示范区,累计生产36.23万吨优质弱筋小麦,农户户均增收1482.98元;国家优质荷藕示范区示范种植15万亩,农户人均年增收150元。今年我们在做好去年确定的市移动公司标准体系建立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服务标准化工作,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拓展其它领域,申报了市邮政局物流等3个项目作为省级试点,有7个企业作为标准化良好行为的试点。盱眙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凹土产业发展规划的要求,将凹凸棒粘土3个产品纳入省地方标准制订计划,同时还积极申报了野生葛滕粉和盱眙龙虾养殖生产技术规程2个省地方标准的申报工作。
四是品牌建设取得新成效。积极与相关部门联手,开展好调查摸底和重点产品培育工作,组织企业申报中国名牌、江苏名牌、江苏质量奖,帮助1家企业的总部申报中国名牌,有15家企业拟申报江苏名牌、6家企业申报了省质量奖。组织开展淮安市质量奖、淮安名牌产品申报、评审工作,对申报的企业全部进行了材料审查和现场审核,初步确定了51个淮安名牌和5家淮安市质量奖。为发展地方经济特色,积极做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盱眙龙虾”作为地理标志产品已经通过省局审查,上报国家局审批。“洪泽湖螃蟹” 启动了申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我们还积极组织开展“淮安市质量诚信单位”评选,全市共有94家企事业单位获此殊荣,已受理近30家企业申报“淮安市信得过产品”的申请。动员组织我市有条件的企业积极申报“国家免检产品”,符合条件4家企业5种产品,均已上报“国家免检产品”。
五是专项整治呈现新局面。为进一步巩固全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的经验成果,我们按照省局《深入开展部分重点产品质量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的工作要求,紧密结合淮安实际,明确责任、精心部署、狠抓落实。做到了人员不散、班子不撤、旗帜不倒、工作不断,保证了工作的延续性,全市的专项整治工作有序开展。截至目前,“四个100%”目标中,我市前5类重点产品生产企业共计58家企业,现已100%完成建档任务;备案的企业标准100%进行了复审;积极组织企业加入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网,目前全市共有入网企业319家,其中9类69种产品入网企业210家,激活5家。国家总局确定的3类16种产品的重点生产企业入网、赋码、激活工作已经全部完成。
(三)围绕队伍建设,质监新形象得到充分展示。局领导班子带头摒弃僵化思想,用创新的精神学习新理论,用发展的观念理解新理论,立足质监工作的新实践认识新理论。并深刻审视淮安质监系统所处环境的变化,深入分析优势与不足,深刻反思了解干部职工的思想精神状态,着力探索淮安质监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新举措。
一是树立了创新发展理念。半年来的工作实践,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要实现淮安质监事业的跨跃式发展,就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解放思想,着力转变不适应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淮安质监发展的突出问题。所以,市局领导一班人带头深入学习十七精神,学习关于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论述,学习省局和市委、市政府领导讲话。党组中心组6次组织专题学习,撰写体会文章,为全市系统树立了榜样。通过学习教育,进一步增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树立了争先创优,勇当一流的雄心壮志;只要能促进淮安经济社会和质监事业的和谐发展,只要是符合三个有利于原则,我们就做到大胆试,大胆闯,牢固树立地方发展我发展的理念;谋求切合淮安实际,全面履行职责的新路径,真正做到把全市系统上下的思想意志凝聚到省局的决策上来、工作重心落实到省局的部署上来,实现了由保障型向创新型、事务型向发展型、技术型向服务型的三大根本转变。
二是扩展了党建创建平台。我们还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手段,在市局机关局域网上开办了“网上党校”,为全体干部职工提供了解放思想学习教育与信息交流的空间和平台。在全系统特别是团员青年中开展了“学恩来精神,赛优质服务”活动,并积极申报1个“优质服务示范窗口”和2名“优质服务明星”。市质检所积极申报“全国青年文明号”,组织开展“做好服务发展、让企业群众满意”主题教育活动,巩固和扩大“倡导阳光心态、构建和谐质监”活动成果。组织开展“抗震救灾,爱心奉献”活动,全系统共为灾区捐赠善款11万多元,190党员干部积极响应中组部和市级机关工委号召,自觉交纳特殊党费共计23210元。农村扶贫、社区共建、城镇“4050”人员和特困家庭的帮扶工作,做到早调研、早计划、早落实,工作积极主动,措施有力,成绩显著,受到市领导 表扬。
⑼ 对提升我区公众安全感的建议意见
近几年,在省、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的考评标准中,增加了一项内容,这项内容的分值从刚开始的十分,逐渐增加到今年的二十分。这项内容就是公众安全感测评。对于公众安全感低于全省、全市平均指数的,每低10%就要扣减一定的分值,直至扣完该项目的总分值为止。对于公众安全感指数位列全省后五位的县市区,实行黄牌警告,取消省市综治评先资格,戴上重点管理的帽子。在**市,**县就曾经戴过这顶帽子。
公众安全感测评方法,就是省综治办委托省统计局下属的社情民意调查中心,从电信部门提取居民家庭固定电话号码,按照号段不同,对全省每个县区随机抽取100个电话,打电话进行调查。
由于我区区位特殊,流动人口众多,人员情况复杂,再加上城市小区化管理程度不高,公众安全感指数一直提升不上来,排名在全省、全市偏后。20xx年,我区公众安全感测评指数(公众对安全感的满意率)为83.1%,列全省99个县区中第89位、全市9个县区中第8位;20xx年,公众安全感测评指数为87%,列全省94位、全市第9位;20xx年上半年公众安全感测评指数为91.4%,列全市第9位。这几年,公众安全感已成为我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再上新台阶的一项重要的制约因素。
如何提高我区公众安全感,当然,强化防范措施,降低发案数量尤其是人命案、侵财型案件等影响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案件数量,同时加快破案速度、提高破案率等方面是不必可少的,但是,我在这里所提几点看法是从上述几个影响公众安全感的基本要素之外来考虑的。
一、加大宣传力度
这里所指的宣传,是指上门宣传,上辖区居民每家每户的门。上门宣传可以做以下几件事:
第一件事:宣传我们的工作。让居民知道,为维护我区社会稳定,为提高公众安全感,我们做了些什么,是怎么做的,下一步还要做些什么。
第二件事:征求居民对我们的工作、对提高公众安全感的意见建议,集思广益。
第三件事:指导居民开展自我防范。比如说,要安防盗门、装防盗锁;房屋出租要登记,房客走了要换锁;陌生人进村多询问,可疑人来小区多警惕;尽量避免深夜外出,僻静小巷结伴行等等。
第四件事:登记居民住宅电话。
通过上门宣传,我认为可以起到这几个方面的作用:一是让群众知道为提高公众安全感,我们一直在努力,以取得群众的理解、支持和信任;二是释放居民的情绪,排泄群众的不满;三是增强人民群众的自我防范意识;四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五是为建立我区自己的测评体系打下基础。
二、用好和谐平安服务队
自20xx年初我区组建全省首支和谐平安服务队以来,和谐平安服务队服务群众、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职能作用得到了有效发挥,得到省市有关部门和领导的充分肯定,并逐渐成为我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又一新品牌。
和谐平安服务队,由区里统一招聘组建,区政法委进行业务指导。全部队员下派乡镇、街道,由乡镇街道使用、管理。
据了解,这批队员绝大部分都很敬业、都很努力,为我区的和谐平安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他们有的在乡镇街道综治办从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有的在协助管片民警维护辖区治安,有的在村、社区协助治保主任调解纠纷、整理完善工作台账。但是还有少量的经常见不到人。虽然他们的工资待遇较低,一个月只有五、六百元,但也不能因此对他们疏于管理,更不能出现“挂羊头卖狗肉”的情况。
如何用好管好这支队伍,我的看法是,将和谐平安服务队与专职治安巡防队整合起来,统一管理、统一调度、统一使用。将他们专门用于治安巡逻工作,而且是徒步在小街小巷、村庄内、社区里巡逻。这两支队伍加起来有四百多号人(和谐平安服务队185人、专职治安巡防队230人),虽然不能做到辖区全覆盖,起码也能控制住重点区域、重点部位。我们在社会上也是一个普通居民,想想看,如果自己晚归时看到有人在街巷巡逻、睡觉时知道有人在外巡护,走夜路就不再会提心吊胆了,睡觉时也会更安稳些。当然适当增加和谐平安服务队员的工资待遇也是不必可少的。
三、建立我区公众安全感测评体系
省里的公众安全感一年测评两次,上半年测评结果在全省通报,下半年测评结果纳入年终考评。我总觉得省里的测评有两个局限性:一是测评结果来得慢;二是由于电话号码号段划分不是很明晰,其结果就有一定的误差。
我上面在上门宣传中提到的登记居民电话号码,就是此意。一是可以把我们收集的电话号码提供给社情民意调查中心,确保公众安全感测评结果的准确性;二是利用收集来的电话号码建立我区自己的测评体系。
我们可以一个季度测评一次,一次在每个乡镇、街道抽查一、二个村或社区,或一次每个乡镇街道抽查一百户。通过测评及时掌握群众的动态与需求,有针对性开展一些工作。比如说,知道哪些居民对安全感不满后,通过分析其原因,再组织有关人员上门工作或者以召开座谈会的方式,宣传解释,征求意见,释放情绪,排解不满。建立自己测评体系的目的就是增加工作的针对性。
影响公众安全感的因素很多,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与否固然是主要因素,但绝不是全部因素。农村宗族势力的影响、矛盾纠纷及信访问题的处理、征地拆迁安置引发的问题、基层干部的粗暴工作作风等等方面出现的问题,最后都会集中在公众安全感上体现出来。因此,提高公众安全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集思广益,需要群策群力,需要全区上下共同努力。这里我所提的三点,仅仅是我个人的看法,有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为深入推进全区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进一步提升全区公众安全感,经研究决定,在全区范围内开展进一步提升公众安全感活动,特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加强源头治理、综合治理、共同治理、依法治理“四治理”各项工作,着力提升维护社会稳定能力、社会管理水平、司法执法公信力,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全力提高公众安全感,为促进全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护航“三快三先”工作提供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工作目标
从现在开始,利用九、十、十一,三个月的时间,通过开展系列活动,落实有效措施,全力提升我区公众安全感,确保实现全区公众安全感达到省考核目标值,高于省公众安全感平均水平,力争进入省先进位次,继续保持全市领先。
三、工作措施
1、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压降刑事案件
政法各部门要把“严打”方针贯穿到案件的侦查、批捕、起诉、审判、执行等各个环节,切实做到快侦快破、快捕快诉、快审快结,进一步健全“严打”工作长效机制,始终保持对刑事犯罪的高压态势。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治安问题,主要包括:打黑除恶、治爆缉抢、看守所安全管理、依法严厉打击多发性侵财犯罪、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打击假证件、假印章、假公文等违法犯罪、打击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打击盗窃破坏“三电”及输油气管道安全保护工作、打击防范利用信息网络的违法犯罪活动、侦破杀人、爆炸等重大恶性案件、反恐怖等工作,刑事案件破案率和八类主要刑事案件破案率分别不低于去年同期水平,不发生有重大影响的黑恶势力犯罪和其他恶性刑事案件。(责任单位:区公安分局、法院、检察院)
2、加强实有人口的管理
提升流动人口管理水平,按照集宿区700:1,社会面300-500:1的标准配备流动人口协管员,大中型企业流动人口集中居住率达70%,年内实现流动人口“一证通”管理制度(责任单位:区公安分局)。加大特殊人群管理力度。加强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建设综合服务基地,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控制在2%以下,社区矫正对象重新违法犯罪率控制在1‰以下(责任单位:区司法局)、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执行率不低于90%(责任单位:区公安分局)。加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在校生违法犯罪占犯罪总数的比例不超过3%(责任单位:团区委、区教育局)。加强对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艾滋病人救治管控,做到应收尽收(责任单位:区卫生局)。落实对严重性格缺陷、由仇视社会情绪和报复社会倾向人员排查管控工作,不发生上述人员实施的有影响的恶性案件(责任单位:区公安分局)。
3、提升科技防范水平
深入实施全区技防监控二期建设。要按照每个行政村6-8个探头,高清、标清各一半的比例,补齐监控盲点。要在警务室建设三级监控中心,将辖区监控点全部整合进警务室。要在派出所建设二级监控中心,实现对辖区全部监控点的整合,有效组织开展网上巡逻。扎实推进技防单位、技防小区、技防村、技防一条街、技防入户工程建设,达到上级规定进度要求,沿街商铺、城镇居民、农村家庭技防入户率分别达到100%、80%、80%。(责任单位:区公安分局、各镇、办事处)
4、加强专职保安队员、红袖标人员巡逻防范
公安机关要最大限度地把警力摆在街面上,充分整合交警、巡警、中心警务室保安队员等警力资源,加大对社会面的巡防力度和频率,群众见警率达到90%以上;要以案件多发的人群、区域、时段为重点,加大巡查力度,预防和减少抢劫、抢夺、盗窃等多发性犯罪,确保辖区内刑事案件和社会治安案件发案率低于本地区上年度同期比例;要加快农村中心警务室的提档升级建设力度,提高技防水平,加强对保安队员的管理,每月2次利用平安联动网对保安巡逻情况进行定位抽查,及时通报,并健全考核奖惩机制,千方百计地稳定保安队伍。(责任单位:区公安分局、综治办)同时,各地要充分发挥红袖标人员、党员、村干部等群防群治力量作用,科学制定巡逻路线,每天晚上利用巡防手电、小喇叭大张旗鼓地进行巡逻防范,形成声势。(责任单位:区综治办、各镇、办事处)
5、排查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
严格落实中央综治办《关于进一步落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协作会议纪要月报制度的通知》要求,组织镇村(社区)、企事业单位调解组织,进村(社区)、进机关企事业单位、进家庭,开展社会矛盾纠纷大排查活动。全面掌握本地区涉及民生类、经济社会发展类、历史遗留类的矛盾纠纷,以及容易引发民转刑案件、重大群体性事件、个人极端事件或集体上访的矛盾纠纷。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要认真进行统计、梳理和分析,按照纠纷性质、对社会稳定的影响程度、激化的可能性,分门别类地逐一登记、分级、建档,逐件进行分流调处,明确责任单位,明确专人负责。各镇、村的调解率达到100%,调解成功率达到98%以上。(责任单位:区司法局、各镇、办事处)
6、排查整治社会治安重点地区
按照《全区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工作要点》要求,综治部门牵头协调,公安机关发挥主力军作用,广泛发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排查整治工作,重点加强对挂牌重点地区整治工作,尤其要加大对入室盗窃、破坏企业正常经营生产及盗窃家禽家畜、机动车、电动车等治安案件整治力度,对直接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多发性侵财犯罪给予坚决打击(责任单位:区公安分局、各镇、办事处);开展城镇集贸市场治安秩序综合整治,工商部门要在“平安市场”创建活动中切实发挥牵头作用(责任单位:区工商局),公安机关要组织安排人员在重点时段到集市巡逻,维护市场秩序,让不法分子无可乘之机,确保集贸市场井然有序。要重点查处违法宣传、诈骗、扒窃、欺行霸市、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等违法犯罪现象(责任单位:区公安分局)和占道经营、乱摆摊设点等不正当经营现象(责任单位:区市容局)。
7、加强信访问题化解
要加强对初信、初访的办理,健全信访工作机制,力争将重信重访案件尽快消化解决好。要妥善解决好当前我区企业改制、征地拆迁、涉法涉诉、劳动社保和涉军等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凡诉求合理、符合政策的,严格兑现到位,不打折扣,切实把矛盾信访突出问题解决在基层。要开展好领导干部接访和下访活动,区信访局要加大督促力度,加强组织协调,确保信访形势有明显好转。在处理信访问题过程中,凡对群众的合理要求不予受理或对群众反映的信访问题推诿扯皮、敷衍塞责,或在办理信访事项时失职、渎职和不作为,引发重大越级集体访或发生群体性事件,造成重大或恶劣影响的,要实行责任倒查,追究相关单位、责任人员责任。(责任单位:区委政法委、区信访局)
8、开展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
建立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长效机制。区教育局牵头制定校园周边安全排查整治方案,区相关部门配合,彻底整治学校及周边环境,重点查处校舍安全、食品卫生、校园周边交通安全隐患等问题,对不符合安全整改要求的,要求限期整改,整改后达不到标准的依法予以取缔。高度重视校车安全监管工作,加大对违规接送车辆的查处力度,对接送学生车辆安全状况达不到要求的坚决禁止使用。(责任单位:区教育局、公安分局、交通局、安监局、卫生局、市容局、各镇、办事处)
9、提高公众对公正司法满意率
坚持以规范促公正,抓好法治问题建档分析、案件评查、政法干警执法业绩档案、旁听评议庭审等制度的深化落实,严格落实执法责任追究制度,实行新发涉法涉诉信访案件每案必查,对确有瑕疵或执法问题的,严肃倒查追究责任,评查及处理结果记入干警执法业绩档案。全面实施行政执法人员执法业绩档案制度,推行全程说理式执法等柔性执法方式,加大行政争议的协调化解力度,减少行政违法、行政不作为和行政行为瑕疵。坚持行政诉讼案件审理情况定期通报制度,确保全区行政诉讼案件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100%。坚持以公开促公正,全面实行警务、审务、检务公开,推行网上办案和裁判文书网上公开,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坚持以改革促公正,充分保障司法救助资金,加大司法救助力度,解决刑事被害人、涉法涉诉信访当事人生活实际困难。构建半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不让有诉求的困难群众打不起官司。及时整改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确保人民群众对公正司法满意率达95%以上。(责任单位:区公安分局、检察院、法院、司法局)
10、切实保障和服务民生
要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坚持开展政法干警“大走访”活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访民意、察民情、排民忧、解民难,征求意见和建议,切实加以整改。政法服务窗口(如:户籍室、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立案庭等)要完善便民措施,提升服务水平,并依据实际情况定期开展上门服务活动。同时,要切实关注民生,真诚关心社会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体的生活,妥善解决其实际困难和问题,让其真切地感受到党委、政府的关怀与温暖,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责任单位:区委政法委、区公安分局、检察院、法院、司法局)
11、开展多种形式宣传活动
着重做到十点:①召开一次动员会,精心部署,发放有关宣传资料(责任单位:区委政法委)。②在全区重要路口、醒目位置制作高炮宣传(责任单位:区委政法委)。③利用群众文化广场LED屏幕进行滚动宣传(责任单位:区委政法委)。④制作印发5万份警民联系卡发放到户(责任单位:区公安分局)。⑤在每期贾汪报上刊登综治和平安创建宣传标语。(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⑥利用手机发送综治和平安建设、治安防范等小知识短信(责任单位:区综治办)。⑦在区电视台黄金时间播放综治和平安建设宣传标语(责任单位:区文广新体局)。⑧在车站、公交站台张贴宣传标语(责任单位:区交通局)。⑨企事业单位、商场、旅馆、店铺或悬挂条幅或利用LED屏幕滚动宣传(责任单位:区公安分局、市容局)。⑩各镇(办事处)每天出动宣传车开展巡回宣传。各个村(居)利用广播宣传,每晚组织村干部、老党员、“红袖标”人员等群防群治力量巡逻宣传(责任单位:各镇、办事处)。
12、实施公众安全感测评
通过电话调查、实地调查等形式,于11月底前对各地、各有关部门开展一次公众安全感调查,调查结果纳入各镇、办事处、工业园区,各有关单位综治年终考核,分值为15分。
(1)电话调查。由区委政法委、区综治办委托市统计局调查队组织电话调查人员,进行全区公众安全感电话调查,了解掌握人民群众对全区社会安全状况的总体评价,梳理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责任单位:区委政法委、综治办)
(2)实地调查。由区委政法委、区综治办设计调查问卷,组织工作人员到农村、企业征求群众意见,充分了解社会各界对全区社会治安状况和法治建设的整体评价,对标找差,落实改进措施。(责任单位:区委政法委、综治办)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地、各单位要结合实际,按照制定的具体工作方案,严格做到人员到位、措施有力、工作落实,做到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努力实现全区公众安全感大幅提升。
(二)督导检查、确保实效。区综治办将于10月份对此项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各地、各单位要认真落实各项措施,总结工作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三)严格考核、兑现奖惩。全区公众安全感指标要高于省市平均值,进入先进行列,各地、各有关部门指标均必须高于区平均值,进入先进行列,对公众安全感未达到区平均值的镇(办事处)、部门将取消年底评先评优资格。
9
舆论引导、
落地查控等多种手段,
各单位要有专人负责,
发现
问题要及时上报并迅速采取应对措施,严防形成现实危害。
五、工作要求
1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全面提升公众安全感,是为我县
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的重要举措。各乡镇场、各
单位要进一步提高对此项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教育引导干部端
正态度,积极参与,并狠抓工作落实,彰显工作成效,确保各项
工作顺利推进。
2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各有关单位要结合实际,制定
具体的工作方案,
严格做到有机构、
有人员、
有措施、
有落实,
做到一级抓一级,
一级对一级负责,
努力实现全县公众安全感
全面提升。
3
、
督导检查、
确保实效。
县提升公众安全感工作领导小组
将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各乡镇场、
各单位要定期认
真总结工作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县
提升公众安全感工作领导小组成立督导组,
对全县政法各部门
和乡镇进行专项督导,
采取明察暗访、
电话调查、
重点督查等
方式对照方案中要求的各项工作进行督导检查,
并通报督查情
况。
4
、考核评比、严格奖惩。
公众安全感提升工作将纳入年
终综治目标管理考评重点内容,
对工作开展不力,
造成不良后果
的,
将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同时,
县综治委将以乡镇为单位,
委托有关单位进行公众安全感测评,
对测评结果中安全感指数低
10
于
97%
的乡镇给予全县通报,对安全感指数低于
96.5%
的乡镇给
予“黄牌警告”处分。
附件:
1
、
XX
县政法干警排查重点固定电话用户表;
2
、
XX
县综治干部排查重点固定电话用户登记表;
3
、宣传标语。
附表一
11
XX
县综治干部排查重点固定电话用户登记表
乡镇(盖章):
年
月(存根)
序号
姓
名
电
话
住
址
反映问题
综治干部签字:
乡镇领导签字:
每月
6
日、
16
日、
26
日报县综治办
说明:
1
、收集历年来发生过刑事和民事案件的固定电话用户信息并登记。
2
、收集历年来受到过各级行政部门执法处理的固定用户信息并登记。
3
、收集对政法综治维稳工作存在意见的固定电话用户信息并登记。
4
、收集对社会各项事业存在不满、上访的固定电话用户信息并登记。
5
、收集存在其他问题的固定电话用户信息并登记。
6
、本表一式两份,一份交县综治办,一份本单位存底备查。
12
附表二
XX
县政法干部排查重点固定电话用户登记表
政法部门(盖章):
年
月
(存根)
序
号
姓
名
电
话
住
址
反映问题
走访干警签字:
单位领导签字:
每月
6
日、
16
日、
26
日报县综治办
说明:
1
、收集历年来发生过刑事和民事案件的固定电话用户信息并登记。
2
、收集历年来受到过各级行政部门执法处理的固定用户信息并登记。
3
、收集对政法综治维稳工作存在意见的固定电话用户信息并登记。
4
、收集对社会各项事业存在不满、上访的固定电话用户信息并登记。
5
、收集存在其他问题的固定电话用户信息并登记。
6
、本表一式两份,一份交县综治办,一份本单位存底备查。
13
附近三
1
、严厉打击刑事犯罪
全力创建平安
XX
2
、大力开展群防群
治
实现治安持续稳定
3
、深化综合治理
创建平安
XX 4
、
发展是第一要务
稳定是第一责任
5
、创建平安
XX
构建和
谐社会
6
、
化解矛盾保平安
维护稳定促发展
7
、
全面开展平
安创建
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8
、
稳定才能发展
平安才能和谐
9
、平安建设各级抓
和谐社会全民建
10
、我为人人勤防范
人人为我保平安
11
、
手牵手共创平安
XX
心连心共建和谐校
园
12
、平安
XX
人人出力
XX
平安家家受益
13
、平安连着你
我他
平安建设靠大家
14
、平安
XX
全民共建
平安
XX
全民
共享
15
、
创建平安
XX
人人参与
构建和谐社会从我做起
16
、
美丽
XX
是我家
XX
平安靠大家
17
、平安是福千家盼
社会
和谐万民乐
18
、
家家拥有平安
人人共享和谐
19
、
畅行万里
平安路
一路平安行万里
20
、警民携手共创平安
邻里协作
共建家园
21
、
警民携手保平安
维护稳定促发展
22
、
群策群
力共创平安
XX
互助互爱同筑和谐家园
23
、
安居乐业千家富
XX
平安百业兴
24
、社区住着你我他
平安建设靠大家
25
、
创建平安
XX
实现和谐发展
26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确保社会长治久安
27
、全党动员
全民动手
齐抓共管
共
创平安
28
、
倡导见义勇为
弘扬社会正气
29
、
加强法制教育
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
30
、维护社会治安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
务
31
、
用今天的平安托起明天的幸福
32
、
齐抓共管
综合治
理
共同打造平安社区
33
、深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积极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