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法规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回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答实施条例》《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违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行政处分暂行规定》《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监察机关调查处理政纪案件办法》《监察机关处理不服行政处分申诉的办法》《监察机关举报工作办法》《监察机关在调查处理政纪案件中相互协作配合的规定》《监察机关实行回避制度暂行办法》《监察机关没收追缴和责令退赔财物办法》《监察机关审理政纪案件的暂行办法》《监察部聘请特邀监察员办法》《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
2. 国家最近颁布了哪些纪检监察法律
您好。请看以下解答:
1、什么是党的纪律?
答: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完成党的任务的保证。党的纪律包括政治纪律、组织人事纪律、宣传纪律、经济纪律、保密纪律、群众纪律、外事纪律等。党组织必须严格执行和维护党的纪律,共产党员必须自觉接受党的纪律的约束。
2、什么是纪检监察法规?
答:纪检监察法规,是纪检法规和行政监察法律规范的总称。纪检法规,是党组织通过一定程序制定的,用以规范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和党组织、党员行为的规章制度的总称。行政监察法律规范,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定和调整行政监察关系的行为规则。
3、纪检监察法规有哪些表现形式?
答:纪检法规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党章、准则、条例、规定、规则、守则、办法、实施细则、解释、答复等。行政监察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国务院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及立法、司法、行政解释等。各级党政机关为贯彻执行纪检监察法规,结合当地实际作出的具体规定,也具有纪检监察法规性质。
4、党纪、政纪处分的种类有哪些?
答:党纪处分包括:对党员的纪律处分,有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五种;对党组织的纪律处分,有改组、解散两种。政纪处分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六种。
5、实施党纪处分的原则是什么?
答:实施党纪处分应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从严治党的原则、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党员在党的纪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
6、纪律检查委员会是如何产生的?
答:党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由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党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全体会议,选举常务委员会和书记、副书记,并报党的中央委员会批准。党的地方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由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党的地方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全体会议,选举常务委员会和书记、副书记,并由同级党的委员会通过,报上级党的委员会批准。
7、纪律检查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各级纪委的主要任务是:维护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协助党的委员会加强党风建设,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执行情况。
8、纪律检查机关的职能是什么?
答:纪律检查机关具有“保护、惩处、监督、教育”四项职能。即:保护党员的民主权利,使之不受侵犯;惩处违反党纪的党员,清除党内的腐败分子;监督党的各级组织特别是领导机关、领导干部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议和贯彻民主集中制的情况;教育党员遵纪守法,履行义务,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增强反腐蚀的能力。
9、监察机关的性质和职能是什么?
答:监察机关是人民政府行使监察职能的机关,其职能是:保证政令畅通,维护行政纪律,促进廉政建设,改善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能。
10、监察机关的监察对象是什么?
答:监察机关的监察对象是: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
11、监察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有何法律保障?
答:《行政监察法》规定:监察机关依法行使职权,不受其他行政部门、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监察人员依法执行职务,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拒绝、阻碍监察人员依法执行职务,不得打击报复监察人员。
12、合署办公后,纪委和监察机关的职能有什么变化?
答:纪委和监察机关合署办公后,实行一套工作机构、两个机关名称的体制,同时履行党的纪律检查和政府行政监察两项职能。地方各级监察机关与党的纪委合署后,仍属于政府的序列,实行由所在政府和上级纪检监察机关双重领导的体制,按照《行政监察法》规定的职责、权力和工作程序开展工作。
13、纪检监察机关的领导关系是怎样规定的?
答:《党章》规定:党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在党的中央委员会领导下进行工作。党的地方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和基层纪律检查委员会在同级党的委员会和上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双重领导下进行工作。《行政监察法》规定:国务院监察机关主管全国的监察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监察机关负责本区域内的监察工作,对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监察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监察业务以上级监察机关领导为主。
14、反腐败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是什么?
答:党的十五大提出了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即: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坚决遏制腐败现象。
15、反腐败三项工作格局是什么?
答:在开展反腐败斗争中,党中央确定了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查处违纪违法案件、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的三项工作格局。反腐败三项工作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基本涵盖了当前反腐败的主要内容,体现了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要求,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有利予反腐败工作整体推进、协调发展。
16、为什么说《行政监察法》是行政监察的基本法律?
答:《行政监察法》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以宪法为依据,以强化监察职能为出发点,科学总结了监察工作基本经验,重新确定了监察机关的性质、工作原则、管辖、职责、权限、程序以及法律责任,准确、有效地确认、调整了监察关系,是监察机关正确行使职权的有力武器,也是监察机关依法履行职责的法律保障和行为准则。
17、如何认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在党内法规中的地位?
答:《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总结了我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中处理党内矛盾、调整各种关系、解决存在实际问题的经验,比较系统地反映了党内政治生活的规律,明确了党内政治生活中重要的是非界限,将处理党内关系的重要原则系统化、规范化。因此,是仅次于《党章》的党内重要法规。
18、怎样理解《廉政准则》是一道思想道德防线?
答:《廉政准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行为规范。《廉政准则》立足于教育,着眼于防范,以爱护干部为出发点,从制度上保证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防止以权谋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廉政准则》作为一道思想道德防线,对党员领导干部提出了比国家法律法规更为严格的要求。
19、为什么说建立和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是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纳入法制轨道的重要保证?
答:建立和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从制度上规定了各级领导干部对党风廉政建设的领导责任,其中包括贯彻执行党风廉政法规制度的责任。因此,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是新时期党风廉政法规制度体系中的基础性制度,对于其他法规制度的贯彻落实具有重要的保证作用。同时,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正常运行提供了制度保证。
20.纪检监察机关受理检举、控告、申诉的范围是什么?
答:纪检监察机关受理检举、控告、申诉的范围是对党员、党组织违反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违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利用职权谋取私利和其他败坏党风行为的检举、控告;党员、党组织对所受党纪处分或纪律检查机关所作的其他处理不服的申诉;其他涉及党纪党风的问题。
3. 中央纪委制定的党内法规称为纪检条规,是什么重要依据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工作,建立健全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党内法规是党的中央组织以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各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制定的规范党组织的工作、活动和党员行为的党内规章制度的总称。
党章是最根本的党内法规,是制定其他党内法规的基础和依据。
第三条 党的中央组织制定的党内法规称为中央党内法规。下列事项应当由中央党内法规规定:
(一)党的性质和宗旨、路线和纲领、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二)党的各级组织的产生、组成和职权;
(三)党员义务和权利方面的基本制度;
(四)党的各方面工作的基本制度;
(五)涉及党的重大问题的事项;
(六)其他应当由中央党内法规规定的事项。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各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就其职权范围内有关事项制定党内法规。
第四条 党内法规的名称为党章、准则、条例、规则、规定、办法、细则。
党章对党的性质和宗旨、路线和纲领、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组织原则和组织机构、党员义务和权利以及党的纪律等作出根本规定。
准则对全党政治生活、组织生活和全体党员行为作出基本规定。
条例对党的某一领域重要关系或者某一方面重要工作作出全面规定。
规则、规定、办法、细则对党的某一方面重要工作或者事项作出具体规定。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各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制定的党内法规,称为规则、规定、办法、细则。
第五条 党内法规的内容应当用条款形式表述,不同于一般不用条款形式表述的决议、决定、意见、通知等规范性文件。
第六条 制定党内法规在中央统一领导下进行。制定党内法规的日常工作由中央书记处负责。
中央办公厅承担党内法规制定的统筹协调工作,其所属法规工作机构承办具体事务。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各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负责职权范围内的党内法规制定工作,其所属负责法规工作的机构承办具体事务。
第七条 制定党内法规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从党的事业发展需要和党的建设实际出发;
(二)以党章为根本依据,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
(三)遵守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规定;
(四)符合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
(五)有利于推进党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六)坚持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扬党内民主,维护党的集中统一;
(七)维护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统一性和权威性;
(八)注重简明实用,防止繁琐重复。[1]
4. 纪检委日常工作 所涉及的法律、法规
纪检监察常用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信访条例
2.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控告申诉工作条例
3.监察机关举报工作办法
4.中国共产党章程
5.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6.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
7.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实施细则
8.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2010年6月25日修正)
9.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
10.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
5. 纪检监察干部常用法律法规全书的目录
《纪检监察干部常用法律法规全书·上册》目录:
一、国家法
1.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文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88.4.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3.3.29)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9. 3.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2004.3.14)
2.国家机构
(1)选举、代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2009.8.27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2004.10.27修正)·
中国人民解放军选举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办法(1996.10.29修订)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县级以下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直接选举的若干规定(1983.3.5)
(2)国家机构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1982.12.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1982.12.10)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2006.10.31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1986.12.2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议事规则(2009.4.24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1989.4.4)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2004.10.27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2001.6.30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2001.6.30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2000.3.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2006.8.27)
3.民族区域自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21001.2.28修正)
4.特别行政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1990.4.4)
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1993.3.31)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驻军法(1996.12.30)
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驻军法(1999.6.28)
5.相关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2009.8.27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21009.8.27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1980.9.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戒严法(1996.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1994.5.1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几个问题的解释(1996.5.6)
二、民商法
1.总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2009.8.27修正)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1988.4.2)
……
《纪检监察干部常用法律法规全书·下册》目录:
四、经济法
1.总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2007.8.30)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2008.10.28)
2.财政
(1)财政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1994.3.22)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1995.11.22)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2002.6.29)
(2)财务
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2000.6.21)
企业财务通则(2006.12.4)
事业单位财务规则(1996.10.22)
行政单位财务规则(1998.1.19)
(3)会计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1999.10.31修订)
3.税务
(1)征管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2001.4.28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2002.9.7)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1993.12.23)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实施细则(1993.12.28)
(2)流转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2008.11.10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2008.12.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2008.11.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2008.12.15)
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2008.11.10)
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2008.12.15)
(3)所得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2007.3.16)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2007.12.6)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2007.12.29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2008.2.18修订)
(4)资源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2006.12.31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1993.12.25)
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1993.12.30)
(5)特定目的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维护建设税暂行条例(1985.2.8)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1993.12.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1995.1.27)
(6)财产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房产税暂行条例(1986.9.15)
4.金融
(1)金融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2006.10.31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2006.10.31)
储蓄管理条例(1992.12.11)
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1998.5.9)
(2)外汇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2008.8.5修订)
5.地质矿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2009.8.27修正)
6. 在纪委工作的,需要了解哪些法律,政策
1、纪委一般不办理刑事案件,不知道你为什么先自己提出了《刑事诉讼法》?
2、纪委主要是针对党内的违法行为进行查处,所有,我认为应当首先学习的东西是:《党章》、《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以及中纪委的一些相关规定和通知、决定等(如《安全生产领域违纪行为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通知)。
3、至于政策:只能是到内部文件中自己找了。
4、另外,还应学习行政法的一些相关知识,比如:《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行政许可法》、《公务员法》等及配套实施条例和解释,为以后在处理既是党内干部、又是行政机关领导时的案件作一个准备。
5、另外还应了解的是:《刑事诉讼法》、《刑法》《民法通则》等。
7. 纪委依据哪部法律法规对违法违纪的党员作出相应的处罚处罚的标是什么
依据是: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如果党员违法犯罪,先进行党内处分处理,再根据案件性质移交有管辖权的公安机关、检察机关进行刑事调查处理。
8. 省纪委法规研究室是干什么的
负责提出制定纪检、监察法规的计划,起草、修订纪检监察法规和政策规定,参与有关部门拟定党内和行政法规的工作;负责地厅级纪检监察机关上报备案的政策性规定的备案审查工作,对上级业务部门征求意见的法规和省人大、省政府草拟的法规、规章提出修改建议;承担纪检监察法规和政策规定的调查研究及解释工作。
负责全省党风廉政建设的调查研究,承担纪检、监察工作及有关政策问题的调查研究和理论探讨工作;承办领导交办的重要文件、领导讲话的起草工作。
9. 纪检监察机关作出组织处理的政策、法规、条例等依据请按类别回答列出相关法律法规的全称。满意再追加分
第一种组织处理是阶段性的,是为了确保案件调查工作顺利进行而采取的一种办案措施,即性质上属于调查措施。主要包括停职、调整、免职、引咎辞职、责令辞职等五种。适用依据主要是党章第三十六条、《行政监察法》第二十条(暂停执行职务)、《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第二十六条(停职检查)、《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三十八条(暂停履行职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第二十五条(暂停履行职责)、《公务员法》第八十二条(引咎辞职、责令辞职)、《企业国有资产法》第七十一条(免职)、《关于维护党的纪律严肃处理党风方面若干突出问题的意见》(免职)、《设立“小金库”和使用“小金库”款项违纪行为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免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党政领导干部辞职暂行规定》、《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关于在查处违犯党纪案件中规范和加强组织处理工作的意见(试行)》等。
对调查过程中先予组织处理的,如结案时认为不需给予处分的,原已作出的组织处理决定可转化为终局性组织处理予以明确;对经调查核实不存在违纪事实或者不需要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行政职务以上处分的被审查人,纪检监察机关应在撤销案件或者作出处分决定后及时解除停职措施;对调查期间被免职的,如经调查核实需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的,仍应按其原任党内职务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
第二种组织处理是终局性的,是一种可与纪律处分手段优势互补的结案方式,即性质上属于惩戒措施。按照对被审查人的影响,可基本划分为教育警示、身份资格变化、职务变动或解除等三类。教育警示类主要包括警示谈话、责令公开道歉、责令公开检讨、通报批评等四种。适用依据主要是《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责令公开道歉)、《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警示谈话)、《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警示谈话、责令公开检讨、通报批评)。上述组织处理措施只适用于前述适用依据部分所明确的特定的适用对象和范围;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实际上也是组织处理,并非独立于组织处理之外的又一种纪律惩戒措施。
身份资格变化类主要包括:
⑴关于党员管理方面的取消预备党员资格、延长预备期、劝告退党、除名、取消候选人资格等,适用依据主要是党章第七条、第九条、第十一条;⑵关于公务员管理方面的取消录用、解除聘任合同等,适用依据主要是《公务员法》第三十二条、《聘任制公务员管理试点办法》第十七条等;⑶关于干部管理方面的排除出考察对象、取消提拔资格等,适用依据主要是《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第十条等;⑷关于村民委员会成员管理方面的取消当选资格等,适用依据主要是《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十七条、《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第二十二条等。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取消候选人资格、排除出考察对象等方式,在案件调查过程中也可作为阶段性组织处理使用。
职务变动或解除类除了前述第一种组织处理所提到的以外,还包括调整职务、降职、辞退、解聘等,适用依据主要是党章第三十六条、《公务员法》、《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调整职务)、《关于各级领导干部接受和赠送现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的处分规定》(解聘、辞退)等。需要说明的是,《关于公务员被采取强制措施和受行政刑事处罚工资待遇处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人社部发〔2010〕104号)和《关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机关工人被采取强制措施和受行政刑事处罚工资待遇处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人社部发〔2012〕68号)规定的“取消原工资待遇”、“取消原退休费待遇”,以及《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五十二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第四十四条和《关于公务员纪律惩戒有关问题的通知》(人社部发〔2010〕59号)规定的“降低或者取消其享受的待遇”,均不属于组织处理,而是在作出处分决定前的一种先予处理措施或者是针对被审查人在处理时已退休不再适用政纪处分所采取的替代性处理措施;给予被审查人党纪上撤销党内职务以上处分或政纪上撤职处分时,有的在处分决定中写明了降低并重新确定被审查人的职务层次的内容,这不属于组织处理,而是根据管理权限集体讨论决定后对于处分决定执行事项的明确。
此外,《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规定,未经立案机关或调查组同意,不得批准被审查人出境、出国、出差,或对其进行调动、提拔、奖励。《行政监察法实施条例》、《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也均有类似规定,这些内容属于对被审查人及有关单位在调查期间的纪律要求,不属于组织处理,也不需要另
行作出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