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政执法 » 执法安全理念

执法安全理念

发布时间: 2021-03-10 02:19:57

㈠ 如何全面践行执法为民理念试举出我们政法队伍中的几位“执法为民、甘当公仆”的先进典型人物

一、 打牢执法为民的思想基础。

。(一)确立执法为民的观念,防止为私执法。一切公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都是为维护好、保障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任何条

件下都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把法律高于一切,不允许把个人利益、个

人意志凌驾于人民和法律之上。要把立警为公、执法为民作为我们行动的准则,

切记一个“公”字、一个“民”字和一个“法”字。因此,我们在执法活动中,

绝不允许为钱执法、为关系执法,要抗得住诱惑、顶得住干扰,坚持严格执法,

热情服务。 (二)确立平等执法观念,防止随意执法。作为执法者,要自觉维护法

律的尊严,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办案,不偏不倚,不枉不纵。(三)加强

监督,防止违规执法。人民群众法制观念日益增强,不仅注意维护自身的合法权

益,而且在细节上探究法律条文,这就要求民警在执法质量上有更高的要求。工

作中要自觉地接受监督机关、社会等有关部门的监督,这样有利于防止权力滥用

,促使我们做到对已清正,对人公正,对内严格,对外平等,真正打牢执法为民

的思想基础。

二、坚持执法为民,必须善于学习汲取营养
科学理论是行动的指南。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要胜任本职工作,要完成党

和人民赋予的光荣任务,关键是学好理论、夯实基础。要善于挤、钻时间,抓住

有利时机,采用多种形式,深入学习政治理论、市场经济理论、高科技知识、法

律知识。当前主要是兴起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务必要对“三个

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的认识

达到新的高度,切实用理论上的清醒确保政治上的清醒,在思想上、行动上自觉

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好

、贯彻好、落实好,要把执法为民的要求变成自觉的行动,就必须不断提高理性

思维层次,继续巩固和发扬开展“核心价值观”活动所取得的成果,真正把学与

思、学与改、言与行、知与干有机结合起来,以科学理论充实自己催化思想改造

,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理清发展思路,以更新观念转变作风促进工作创新。在实

践中不断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努力成为刻苦学习、勤于思考

、善于钻研、勇于探索的模范,切实打牢为公安事业建功立业的思想基础和知识

功底。

三、执法为民,必须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
执法为民,是正确权力观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说到底

是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是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回顾我们党80多年的风雨

历程,之所以能够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不断发展壮大,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因为

有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大力支持。同样,我们公安工作每取得一点成绩和进步

,也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所以专门机关与依靠群众相结合始终是公安工作

的基本方针。这是党的性质和人民警察的性质所决定的。然而,在新的历史条件

下,我们的一些民警由于经受不住各种不良思潮的影响,思想上产生了惰性、傲

气、公仆意识、忧患意识逐渐淡薄,与群众的距离远了,警民关系淡了。少数民

警对待前来报警、求助、咨询的群众态度冷漠,使群众产生一种到公安机关办事

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感觉。根结底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群众意识淡化,思

想上没有牢固树立公安执法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我国宪法规定国家权力属于

人民,立警为公,执法为民,是人民警察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为民造福、实现

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公安机关义不容辞的责任。首

先,要明确坚持群众观念是我们公安民警的根本态度和思想方法。公安机关开展

维护国家安全和维护社会治安工作,是受人民之委,代表人民而工作。因此,公

安工作必须建立在为了群众,依靠群众,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基点上。如果我们在

执法实践工作中忽视了这一点,失去了与群众的联系,没有群众的参与和支持,

那么无论是治安防范,还是打击犯罪都寸步难行,也就无法有效地实行人民民主

专政的职能。所以能不能坚持实行群众观点,不是一般的工作方法问题,而是对

人民的态度问题,立场问题,是关系到坚持不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性质问题。其

次要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群众利益无小事,最小的事也要竭尽全力去

办”。我认为这是树立执法为民思想的重要内涵,也是群众观念在执法中的具体

体现。为此,要坚持群众观念,就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且要在行动上增强服务

意识,提高服务质量。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实践中要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

去做工作。做任何事情感情是基础,有了感情,办法有了,态度好了,服务质量

自然就提高了。特别是在新形势下,我们要设身处地地考虑弱势群体的境遇和痛

苦,满腔热情地为他们提供服务,切实尊重和保障他们的政治、经济、文化权益

,以促进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㈡ 如何树立正确的执法为民思想,提高为人民服务意识

随着我国依法治国方针政策的实施以及当前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使得企事业单位以及公民的法制观念不断改变,法律意识不断增强,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要求和能力也日渐提高。如何克服执法中存在的问题,适应新形势,树立新思想,做到立警为公,执法为民,是摆在消防执法人员面前不容回避且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近年来,各级消防部门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按照“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的要求,严格依法行政,不断加大执法力度,整治了大量火灾隐患,有效遏制了特别重大、重大以及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的发生。本人根据从事消防监督执法工作实际,围绕贯彻执法为民思想,努力提高消防执法水平这一重点,简要论述自己的认识。消防监督执法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一)消防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1.消防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一是法律条文较粗,操作性不强。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以下简称《消防法》)第41条和公安部61号令第64条关于消防行政处罚适用的范围及处罚额度规定不具体。对责令停产、停业的处罚,《消防法》规定“对经济和社会影响较大”的应报当地人民政府批准,究竟如何确定难于掌握;二是有关法律无明文规定,违法处罚无依据。《消防法》第10条“工程审报”要求设计单位应依据国家有关规范进行工程设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施工许可的前置条件是经消防审核、验收。第40条“行政处罚”中对违法违规设计、未经消防审核或验收随意发放施工许可证等行为处罚,以及造成火灾事故后这些部门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均无明文规定;三是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相对滞后。1998年颁布的《消防法》刚刚征求意见进行修改,但未颁布实施,《高规》、《建规》2005年进行了局部条文修改,明显滞后于我国经济的发展要求,制约着消防监督和执法工作的开展,《消防法》对行政处罚规定的前置条件过多,影响了消防执法的及时性、权威性;四是法律法规的衔接和执法存在空白。如国务院《危险化学物品安全管理规定》(344号令)颁布后,消防机构只负责易燃易爆危险化学物品单位的消防审核验收和日常监督检查,取消了各种《许可证》,但实践中却出现了一些问题。2.个别监督人员业务素质不高,执法水平较低。主要表现在:一些新交流到监督岗位上工作的消防监督干部,业务不熟,工作衔接不上;有些消防监督干部尽管工作多年,由于文化素质较低,平时不加强业务学习,执法水平不高,对法律、法规的理解运用出现偏差;有些执法人员执法程序不合法,法律文书填写不规范,引用法律条文不准确,有的要求限期整改的不能按期复查,有的越权办理处罚案件,有的处罚不告知当事人应有的权利;少数执法人员责任心不强,法律意识淡薄,执法不严或以罚代法等。在2007年全省“三考”检查验收中,白城支队被抽查的220余份法律文书中,查处填写不规范的文书6份,引用法律条文错误的2份,适用程序不正确、越权办案的1份,执法程序不合法的3份。3.个别监督干部执法为民的意识不强,执法思想不端正。一些监督干部没有从“监督管理型”向“监督服务型”转变,对被监督单位和服务对象与消防机构的法律平等关系认识不够,亲民、爱民、为民的服务意识不强。对待办事群众态度生硬,存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和“冷、横、硬、推”的不良现象,严重影响了警民关系。4.执法随意以权谋私。有些火灾隐患整改的法律文书下达后,没有得到落实,消防部门执法不严,没有依法实施处罚;个别消防监督干部不按法律、法规办事,执法和处罚随意性大;有的消防监督干部利用权利以权谋私,出现制服腐败,严重影响了消防执法形象。(二)主要原因1.消防法制体系尚未健全,公民的消防法制观念不强。现有的法律、法规不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公民的消防法制观念淡薄,普遍对消防法律、法规的权威性、严肃性知之甚少,社会组织单位的消防主体意识不强,对存在的消防安全问题过分强调客观原因和困难,消防执法难以有效展开。2.地方保护主义严重,消防执法难度增大。目前仍有个别地方政府或部门存在干涉消防行政执法的行为,一些重点工程、开发区建设往往是政府一管到底,先建设后审批,造成火灾隐患既成事实,无法整改,给消防工作埋下了先天性火灾隐患。有的地方政府规定不允许执法部门对开发区或“保护区”实施行政处罚,致使消防监督工作缺乏力度。3.指导思想不端正,监督干部事业心、责任心不强。有些监督干部受社会上不良现象的影响,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工作精力外移,惟利是图,工作放任自流,随意性很大,甚至利用手中的权利以权谋私,对“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指导思想认识不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不牢。4.消防执法难以到位。消防执法除了受政府部门、社会人际关系的因素影响外,还有一个主要的因素就是消防经费困难,得不到政府保障。一些消防监督干部把一部分精力用到跑关系、拉赞助上,筹措经费维持消防监督工作的正常运行。在实施行政处罚时与受处罚单位讨价还价,把执法变成了交易,指使消防监督工作缺乏权威性、有效性,执法不到位,火灾隐患难以整改。5.消防监督执法规章制度落实不够。2008年,公安部召开规范执法工作会议后,各级公安消防部门相继制定了相关的消防监督执法规章制度,尤其是总队制定下发了34项监督执法规章制度,要求全省各级消防部门进一步统一和规范消防监督执法,但有个别基层消防机构,特别是领导干部思想认识跟不上,没有执法为民的思想意识,执法责任制工作没有得到落实。加强和改进消防执法工作的措施(一)转变观念,树立执法为民思想公安消防部门首先要求转变观念,牢记三大政治和社会责任,要从“监督管理型”向“监督服务型”转变,端正执法指导思想,真正体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办”,“立警为工,执法为民”思想。1.认识上要有新突破,增强责任意识。必须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要克服地方经济建设与己无关的观念,树立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思想;克服单纯履行消防监督、查处职能的观念,树立主动介入,帮助指导企事业单位抓好消防工作的思想;克服特权观念,树立人民公仆的思想。2.思想上要有新解放,确实树立大局意识、政治意识、忧患意识、群众意识和法治意识。消防执法监督队伍一定要以科学发展观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宗旨,牢固树立“一切围绕经济建设,一切服务于经济建设”的思想,面向经济主战场,深化改革,勇于开拓,提高消防工作服务于经济建设的主动性和实效性,紧紧围绕服务经济建设大局做文章。3.作风上要有新转变,切实树立爱民、为民、亲民意识。做到“三个时刻”、“四个第一”,即脑子里时刻装着群众,心里时刻爱着群众,行动上时刻为着群众。要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人民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对待消防监督对象,要善于换位思考,做到特事特办、易事快办、难事帮办,服务于民、取信于民,实实在在地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二)加强消防法制建设,建立社会消防法律保障制约体系党的十七大对法律法规建设和运用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促使我们加快完善消防法律法规体系的进程。对现行的消防法律、法规、规章及技术规范、标准进行认真的清理,制订完善的与新形势接轨的消防法律法规。要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清理行政审批事项,严格执行依法设定的行政审批事项。要积极配合教育、卫生、文化、旅游等部门,制定和完善具有行业特点、操作性强的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建立和完善社会下放保障制约体系。(三)广泛开展消防法律、法规知识宣传,增强公民消防法制观念新修改的《消防法》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消防工作步入了新的法制化轨道,《消防法》是统揽我国消防工作的基本法。因此,要大力开展以《消防法》、《吉林省消防条例》、公安部61号令为主要内容的消防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建立群众义务消防组织,健全各项消防安全制度,制订防火公约,定期开展消防活动,增强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的主体意识,开展群防群治,形成浓厚的社会消防氛围。(四)加强消防监督干部队伍的管理,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加强对消防监督干部的纪律作风和革命人生观教育,自觉遵守条令、条例和各项规章制度,培养热爱消防、爱岗敬业、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精神,增强事业心和工作责任心。(五)加大对消防监督干部的培训,提高消防行政执法水平消防监督是一项社会技术性较强的工作,需要很强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水平。目前应加大对消防监督干部的培训力度,特别是消防支队一级应实行监督干部全员培训制,每年轮训一次,努力造就一支过硬的消防监督执法队伍。通过教育和培训,真正解决“为谁掌权、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问题,打牢执法为民思想的基础,把执法为民的要求落实到消防法监督执法的各个环节之中。同时,要积极开展岗位练兵活动,使监督干部对消防法律、法规、规章、技术规范等消防业务知识能全面系统的了解掌握,并在执法实践中熟练运用,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不断提高消防监督干部的业务理论水平、依法行政意识和执法水平。(六)建章立制,在执法责任制落实上有新突破近几年,各项消防监督执法的规章制度已初步形成,并在实际工作当中加以规范和运行,为公正、公开、文明执法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保证作用。目前,网上监督执法系统正在全面投入使用,这一举措必将消防监督执法工作推向正规化、程序化。另外,各种量化考评制度、集体议案制度、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已有效制约了各种暗箱操作的可能性。我们要从执法程序上对权利进行分解,在执法环节上建立互相制约的配套机制,从制度上预防执法不公和以权谋私。实行警务公开、公布办事指南,公开执法依据、办事程序、办事时限等,强化明查暗访,实行网上受理、审批、监督、处罚,使消防执法工作公正、廉洁、高效。只有健全机制、工作到位、措施得力、奖惩分明,消防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就一定能向前推进开创新局面,再上新台阶,实现新突破

㈢ 阐述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人为本的执法理念的具体表现

为了人民群众。他们好样的

㈣ 新形势下我们如何公开,文明执法,确保监管安全稳定

需要在以下几方面切实加大工作力度:
(一)明确监管工作新要求,进一步端正执法思想。
要结合开展‚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牢固树立‚警察‛意识和‚专政意识‛,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认真处理罪犯改造质量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坚决纠正重生产、轻改造的偏颇做法。强化教育行刑功能,广泛运用社会化、科学化的手段,不断提高罪犯的改造质量,坚决避免‚重管轻教‛、‚以管代教‛、‚以劳代教‛、‚以惩代教‛的错误倾向。
(二)从强化培训教育入手,进一步加强能力建设。
围绕创建‚学习型‛监狱机关,争当‚学习型‛人民警察的目标,以改进学风为重点,加强基本素质教育培训,在学习内容上应立足于急用先学,立足于实际有效,立足于深入精细,加大实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力度,努力使监狱民警具有胜任监狱工作需要的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结构。要按照‚干什么、练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加强培训,着力提高实践工作能力。
(三)要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观念,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
认真落实依法行刑、科学行刑、文明行刑、严格行刑、廉洁行刑的执法作风。着眼于激发罪犯接受教育改造的积极性,文明执法,要严格按罪犯行为规范监管罪犯,实行全天侯、全方位、全过程的现场直接管理,确保监管安全。坚决克服执法的随意性,切实做到:把握原则不走样,严格程序不变通,‚一把尺子‛量到底,法律怎么规定就怎么执行,确保执法工作的准确与到位,维护法律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使监狱执法行为经的住罪犯亲属及社会各界的监督和检验,使监狱的执法活动成为真正的‚阳光工程‛。
(四)要通过加大过错查处和责任追究的力度,提升民警工作责任心。
要建立严密的监管责任体系,落实改造质量责任,将监管工作的每一时段、每一场所、每一环节都协调地纳入责任制控制之下,确保责任落实到位。要通过开展‚争创文明岗位,争做文明执法民警‛等活动,强化责任意识,强化工作意识,认真按照工作标准、工作规范,真抓实干,
切实把监狱党委的思路和工作要求落实在每个民警所担负的具体工作中去。促使民警以高度的责任心密切关注、切实掌握罪犯的思想动态和行为动向,将各种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以明责、查责、追责为核心促进工作作风转变,推进改造质量提高。
(五)要通过从优待警激发民警爱岗敬业意识和开拓进取精神。
注重把握好从优待警的价值评价导向,要用创新的工作思路搞好从优待警目标的落实,要大力弘扬主旋律,对工作业绩显著、工作能力表现突出的民警,要通过报功、评奖、晋升、物质奖励等从优的方式予以激励;对工作能力强业绩突出的民警破格提拔使用等形式,来激发民警队伍的活力,优化民警的成才环境。同时在入党、评先评优、非领导职务和中层领导岗位的选拔、福利待遇等方面予以倾斜。用全方位的从优待警措施,激励民警爱岗敬业、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精神,调动监狱人民警察队伍的工作积极性,促进监管改造工作质量不断提高。

㈤ 社会主义五个法治理念的内涵 执法工作中如何贯彻落实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包括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和党的领导五个方面。执法工作中贯彻落实:

1、要处理好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关系。

当前中国正处于黄金发展期、社会转型期、矛盾凸显期,人民法院在处理各类矛盾纠纷的过程中,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矛盾的激化,因此法官既要讲法律,也要讲政治,既要当法学家,也要当政治家。

2、要处理好法院与社会的关系。

随着法制建设的不断推进,广大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不断增强,社会对法院的工作给予高度关注的同时也充满了期待。所以法院办案要考虑案件发生的环境和背景,要考虑公众对案件的评价,要尊重社会的声音。

(5)执法安全理念扩展阅读:

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是依法治国。

1、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是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

第一,公民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第二,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第三,任何组织和个人的违法行为都必须受到法律追究。

2、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这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迫切需要。

第一,必须维护宪法权威;

第二,必须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第三,必须树立执法部门和司法部门的公信力。

城管执法人员如何加强自我防护意识

A 城管执法人员如何加强自我防护意识


首先城管人员,要树立执法为民、文明执法的观念。要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文明执法是城管执法队伍的生命线,城管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应做到有理、有据、有节,才能使暴力抗法者无法为自己的违法行为寻求借口。

其实要进行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提高市民的法律意识。要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在各类重大执法行动前,应主动邀请各类媒体参与,对执法行动进行全程报道,通过对一些违法违规行为和暴力抗法行为进行曝光,让违法者和广大市民都认识到对这类行为进行处罚的必要性以及暴力抗法的危害性,以达到打击违法行为,教育人民群众的目的。

再次要加强与公安部门之间的协调。要建立由公、检、法等部门共同组成的突发事件应急组,使执法人员在遭遇突发事件时能及时的在应急组协调下,调动有关部门力量及时将暴力抗法者或围观起哄者“清”出现场,在保障执法安全的同时,也从一定程度上可缓解城管执法人员的不足。

最后要加大对暴力抗法者的惩罚力度。警示和威慑违法者,对那些屡教不改的违法者应予以重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应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在具体的执法过程中,要做到:

(一)要讲究执法技巧。尽量化解矛盾,缓解对立情绪,防患于未然。另一方面,变当场取缔为当场取证,通过拍照、录像进行取证后,变被动为主动,同时要理智应对暴力行为,适当时刻可采取“中止执法”等措施,先取证,后处罚,避免激化矛盾。

(二)防护装备不可少。 应加大对一线执法队员防护装备的配置,如防割手套、防暴头盔,专业执勤服或特种防护服(例如对人体四肢、颈胸腹等部位进行强化防护)、各类取证设备(相机、摄像机、录音笔、现场执法记录仪)等,如果条件许可,尽量装备到人,对于取证设备,则以小队或分队为单位进行配备。遇到执法行动,在出发前务必整队核查装备情况,可以在执法过程中发挥各类装备最大的功用。

(三)强化练兵增强执法队员体质。如果条件许可,可以经常性地开展“大练兵”活动,邀请军人、特警等专业人员进行防身术、擒拿术训练,不仅能提高执法人员单兵能力,同时还能强身健体,一举两得。

(四)建立应急机制,制定应急预案。通过对已发生的暴力抗法事件及时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建立应急机制,制定应急预案。针对各类可能发生的情况,制定应对策略,明确人员分工。平时应多进行防控预演,一旦在实际执法过程中发生暴力抗法,可以做到应变有序,临危不乱。

(五)增强现场判断应变能力,及早布控,消除隐患。在日常执法过程中,应尽量加强执法力量配置,发现行政相对人有暴力抗法倾向时,应及早布控,缩小其活动半径,降低其寻找“帮手”的几率;执法过程中可先行对部分可能产生威胁的工具、器械进行必要的隔离或直接暂扣,最大程度上减少执法人员受到人身伤害的几率。

城管执法工作,需要不断的在实践中探索和研究,执法中遇到问题也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怎样面对问题、解决问题,以促进工作向前迈进。希望全社会能对城管执法人员多些理解,多些支持,让大家共同努力,创造一个环境优美、秩序井然、文明和谐的生活环境,让暴力远离城管执法工作!

㈦ 现代警务理念是什么

时代警务的理念。就是城里三分钟警务圈。时刻处理突发事件。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

㈧ 公安机关如何做到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

一、提高认识,树立理性执法思想。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没有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的思想,在行为上就不能付诸实施。要想真正做到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首先要解决好人的思想认识问题,如何解决思想认识问题。

1、要切实树立群众意识。

人民群众是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重要依托和力量源泉,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就显得孤立无援,注定要打败仗,这是事关兴衰成败的大事。这就要求广大民警扎根基层,耕耘基层,服务群众,依靠群众,把工作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着力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和谐的警民关系。

2、要切实树立理性执法理念,理性执法是执法工作的本质要求。

坚持理性执法,就是要做到以理性的思维、理性的方式,理性的手段,将情、理、法融为一体,坚持以事实为依据,法律为准绳,科学的鉴定判断,而非盲目抽象、凭感情用事和一时冲动去执法,从而避免冤假错案的发生和减少群众的不满情绪,最大限度地增加公正执法性和社会和谐因素,不断提升执法民警在群众中的公信力。

3、要切实树立责任意识。

将责任立于心中,甘为公仆,为民所爱戴;权为已所用,责任抛于脑后,利欲熏心,贪赃枉法,为民所不齿。在执法实践中要切实做到职务面前勤思义务,权利面前多想责任,把行使权力的过程,看着是对党委、对人民负责的过程,用权时如履薄冰,肩负着责任,自觉为民负责、为国竭力、为党分忧。

二、加强个人素质修养,煅造平和执法能力。

打铁先要自身硬,努力提高基层民警执法执勤的综合素质是做到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的基础。基层民警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执法的效果和评判执法质量的标准,影响党群、警民关系和社会对公安人员的理解程度。

1、要具有良好的个人素质涵养,扎实过硬的基本功。

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将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理念科学地运用到执法活动中。

2、要具有丰富的法律知识。

对常用的法律条规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这是避免执法偏差的前提,也是讲求执法艺术、改进工作方式方法的基础。

3、具有平和执法的心里素质。

平和执法是保障公安机关执法为民的现实需要,也是测试公安民警综合执行能力的体现。执法活动需要平和的心态,才能深谋远虑,成竹在胸,遇变不惊,处乱不慌,适时根据对方的突变而积极采取应变策略,方能乱中求谋、稳中求胜。

做群众工作同样需要平和的心态,才显得有亲和力,这样容易接近群众,拉近群众距离,了解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切实把工作做到百姓的心坎上,百姓就会觉得警察与他们心连着心,民警就能很好的融入其中同老百姓产生共鸣,从而得到群众的支持、理解和信任。

三、强化职业道德观念,推动文明执法进程。

一切管理措施都要适应以文明管理、文明服务的方式为目标,要通过人性化管理,体现整个社会对公民合法权益的关注和重视,把思想立场调整到保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上,坚持文明执法,更好地树立公安队伍在群众中的形象。一个警察是一个警局的一个细胞,一个警局靠每个细胞的支掌,才能实现队伍亲民化,执法文明化。

注重警察个性化素质的培养就尤显重要,这关系到这个细胞能否注入新鲜血液,不至于衰老坏死,始终呈现出生机勃勃,鲜活旺盛的生命力,教育引导广大领导和民警牢固树立文明执法理念,是能否实现全警文明执法的关键。

通过会议、岗位培训、执法监督等形式,让广大民警充分的认识到文明执法的重要性、紧迫性和现实性,并积极参与其中,努力实现文明执法在社会活动中的有效化和优质化,推动文明执法进程,不断筑牢人民群众理解、支持、配合民警执法工作的思想根基,切实增强民警执法工作在广大群众中的亲和力和感染力。

四、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公安工作,奠定执法规范化的人文基础。

“人是一切社会活动中最积极最关键的因素”,要达到任何组织目标,都必须打好实现目标任务的坚实人文基础,这也正切合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因而,要推进公安队伍执法规范化建设,就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公安工作,并以此来奠定实现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的人文基础:

1、坚持以人为本,强化规范化理念教育。

要积极依托“轮训轮值、战训合一”模式,切实把执法规范化理念教育活动常态化;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通过教育、剖析、查摆、谈话、整改,使执法规范化理念融入到每位民警头脑中;要建立运行教育机制,将执法规范化教育活动纳入制度框架,通过明确责任、组织实施、监督检查,达到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的目的。

2、坚持学习培训,提升执法素质。

没有良好的法律素养,就没有规范执法的理论基础、熟练的操作技能和规范执法的实践基础。要大力通过岗位培训、岗位练兵、业务骨干培训等方式,促进队伍素质的持续、稳步提升,实现队伍建设的协调、持续、稳定发展,奠定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的素质基础。

3、坚持典型宣传,营造规范执法氛围。

法制部门、政工宣传部门要挖掘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政治效果的最佳统一的典型案例、规范执法的先锋模范,结合精品案件评选等活动,充分运用宣传手段,加强正面引导,营造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文化氛围。同时,纪检监察部门对执法不规范的行为,要敢于曝光、敢于揭短,并追根寻源。积极通过正反面的对比,在民警心目中形成规范执法的光荣感、不规范执法的耻辱感。

4、坚持科学标准,完善考评体系。

要以人民群众认同、社会和谐稳定为标准,加强对案件质量和执法行为的考核,并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调整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引导民警树立严格、公正、文明的执法观,从而自觉规范执法行为。

热点内容
影视转载限制分钟 发布:2024-08-19 09:13:14 浏览:319
韩国电影伤口上纹身找心里辅导 发布:2024-08-19 09:07:27 浏览:156
韩国电影集合3小时 发布:2024-08-19 08:36:11 浏览:783
有母乳场景的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2:55 浏览:451
我准备再看一场电影英语 发布:2024-08-19 08:14:08 浏览:996
奥迪a8电影叫什么三个女救人 发布:2024-08-19 07:56:14 浏览:513
邱淑芬风月片全部 发布:2024-08-19 07:53:22 浏览:341
善良妈妈的朋友李采潭 发布:2024-08-19 07:33:09 浏览:760
哪里还可以看查理九世 发布:2024-08-19 07:29:07 浏览:143
看电影需要多少帧数 发布:2024-08-19 07:23:14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