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靠执法
㈠ 朱春生:浅谈如何落实执法为民机制
摘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全局出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为指导。在认真总结我国法治建设实践经验,借鉴世界法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执法为民作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行使法律监督权力的检察机关承载着人民的希望与嘱托,作为我国司法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检察机关应该从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以及自身队伍的建设等方面入手,切实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使执法为民能够真正落到实处。 关键词:检察工作 执法为民 法治理念 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在政法工作上的体现。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检察工作的核心就在于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执法为民。检察工作始终要保持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服务的正确方向。执法为民的法治理念要求检察机关把实现人民群众的愿望、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检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尊重保障人权。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检察工作才能永葆正确的政治方向。“立检为公,执法为民”是检察机关的立身之本和本质要求,需要我们检察工作一切为了人民,对于如何做好检察工作执法为民,我谈几点拙见。 一、检察工作做好执法为民的基本要求 (一)检察为民 做好执法为民需要我们把维护人民利益作为检察工作的根本宗旨,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满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作为检察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检察工作好坏的根本标准,始终要把群众情绪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目标,把群众利益作为第一追求。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直接保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严肃查办侵犯群众合法权益的职务犯罪,督促行政机关更好的为民服务。在执法办案的过程中,要注意协调好政府与群众之间的利益关系,处理好政府和群众之间的矛盾;坚持公平的原则,不偏不倚、客观公正,不使任何一方的合法利益受损。要强化诉讼监督,遏制人民群众关注的司法不公问题。 (二)检察护民 检察工作要为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和普遍的人权提供完善的司法保障。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和普遍的生存权、发展权和其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权利。牢固树立现代法治精神,确立打击犯罪与保护人权并重的执法观念,把尊重和保障人权、坚持罪刑法定原则和疑罪从无原则、注重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统一等原则,贯彻到每一起案件的始终和每一名当事人身上,贯彻到检察工作的各个环节。正确把握国家刑事政策,严肃查办侵犯人权犯罪案件,既坚决依法打击犯罪,又切实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坚持依法办案,保障所有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切实做到追究有罪、保护无罪、严格执法、文明执法。 (三) 检察靠民 要依靠群众推动检察工作。检察工作必须自觉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定地相信群众,紧紧地依靠群众,在检察工作中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努力把人民群众的智慧集中起来,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检察工作发展的不竭动力。要依靠群众监督检察工作。通过坚持和发展人民监督员等形式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参与到检察工作中去;通过检务公开等增加检察工作的透明度,推进办案的科学化、民主化;通过受理来信来访等渠道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及时准确地掌握最真、最实、最新的民情,从群众的呼声、群众的意愿中寻找检察工作的突破口,科学制定合乎民心的检察工作方针和政策,及时办理顺乎民意的案件。 (四)检察便民 检察工作要畅通人民行使权力的渠道。我们国家的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权力归根结底是属于人民的。检察机关是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的,检察权属于人民,检察官受人民委托从事法律监督职责,人民群众参与检察权运行属于检察权的应有之义。要创新工作机制,让人民更多的了解检察工作,更多的参与到检察工作中来。检察工作要拓宽为民服务的途径。在每一项具体工作、每一个办案环节对群众所想、所盼、所需进行分析研究,本着“急人民所急”的思想,提出方便人民参与检察工作、参与诉讼的办法和措施,并一抓到底,务求实效. 二、切实解决执法实践中的突出问题,确保执法为民落到实处 长期以来,广大检察干警努力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任劳任怨,兢兢业业,深刻践行检察为民、检察护民、检察靠民、检察便民,甚至为了检察事业而流血牺牲,为维护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也不可否认在我们的检察队伍中出现了一些肆意侵害人民利益的害群之马。有的检察干警包括一些领导干部,特权思想严重,以管人者自居,高高在上,脱离群众;有的滥用职权,徇私枉法,办金钱案、关系案、人情案:有的漠视群众疾苦,对群众求助不理不睬不依法认真履行职责;有的粗暴执法,野蛮执法,甚至刑讯逼供,滥用强制措施,严重侵犯公民的人身、财产权力等等。上述问题的存在,根本原因在于有些检察干警没有从思想上弄清楚“权从何来,为谁用权”,缺少群众观念,缺乏群众感情。而执法为民理念的提出,直接而响亮的回答了检察工作“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以及“为谁执法,靠谁执法、怎样执法”的根本问题。因此要从源头上解决上述问题,就必须在全体检察干警中牢固树立和大力弘扬为民理念,用这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统一执法指导思想,克服和纠正检察干警队伍中存在的种种不正确的执法观念和意识,确保检察工作始终保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正确方向。 (一)纠正执法中的利益驱动 执法中的利益驱动问题,是执法活动中的突出问题之一。它一直以来都没有得到彻底解决。近年来,利益驱动在一些地方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一些地方为解决经费问题,采取了以收定支、赃款上缴后按比例返还等财政拨款政策。虽然这一政策对缓解办案经费困难,发挥了作用,但同时,这为利益驱动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土壤。一些地方的检察机关受利益驱动,越权查案,乱扣押,乱没收等。利益驱动与执法为民是格格不入、水火不容的。检察机关要从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大局出发,正确对待经费困难问题,认真贯彻落实“收支两条线”的规定,用合法的手段和途径解决经费困难问题。在经费困难面前,各级检察机关的领导,更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严格依法办事,不能把利益驱动作为执法活动的指导思想,利益驱动下的办案行为严重损害了检察机关的形象,损害了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对搞利益驱动违法办案的,要严肃查处,坚决予以纠正。 (二)克服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的实现,要求国家的法制必须统一正确实施,这是检察机关服务国家大局的必然要求。但是,当前一些地方政府或部门,以服务大局为名,要求执法机关行使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之实,严重地影响了执法机关的公正形象。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是以牺牲整体利益和全民利益为代价的。检察机关要充分认识法制统一的极端重要性和地方、部门保护主义的严重危害性,按照十六大“防止和克服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的要求,在执法活动中予以坚决抵制。要认真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带头坚决抵制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并发挥职能作用,对那些影响执法公正的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要按法律程序予以监督和纠正。 (三)克服执法活动中的程序不公、行为不规范现象 从严格执法的角度讲,既要严格程序,又要严格实体。程序公正是办案的过程公正,实体公正是办案的结果公正。程序公正是结果公正的前提。程序不公正带来的不仅是个案的不公,而且是一批“产品”的不合格。由于受我国传统观念的不良影响,执法中重实体轻程序、忽视保障人权的现象较普遍,刑讯逼供、违法办案、超期羁押等屡禁不止,不支持律师依法履行职责、随意侵犯和剥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侵犯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检察机关应坚持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并重,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和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益;坚持以公开促公正,不断增强执法透明度;坚持用法律、纪律和制度来规范执法权的行使,防止执法随意性,使执法工作沿着法制轨道发展。 (四)解决办案质量 质量是执法水平的有效载体,是执法工作的生命线。好的案件质量,应当是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办案程序合法、规范;案件办理的法律效果、政治效果、社会效果、经济效果良好。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案件质量仍然不高,为追求办案数量忽视案件质量的情况仍然存在。这些情况的存在,影响了执法为民宗旨思想的落实。检察机关应不断增强案件质量意识,正确处理数量与质量的关系,狠抓案件质量管理,建立案件质量考核体系,奖优罚劣,并以此促进办案人员素质和执法水平的提高。 (五)杜绝不良的执法作风 经过近年来的教育整顿工作,检察机关的执法作风有了明显改观。但是,仍有少数检察人员群众意识淡薄,特殊化思想严重,方法简单,对群众敷衍推诿,冷漠粗暴,甚至蛮横霸道,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必须下大力气进一步加强教育整顿,教育检察干警要满怀热情地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为人民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坚决扬弃旧衙门作风;按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从严治检、从严治院”,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真正为民执法的检察官队伍。江西省泰和县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朱春生
㈡ 怎样落实执法为民法治理念的要求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也是我们党区别于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标志,还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基本要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引导人民群众认识自己的根本利益并团结起来为之奋斗,是我们党的唯一宗旨,也是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必须解决好的一个根本问题。在任何情况下,公安战线的共产党员,必须立警为公,执法为民,自觉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要求
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党长期执政的条件下,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赋予了公安机关新的历史使命,也对公安民警的法治理念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一)坚持“立警为公、执法为民”
“立警为公、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也是党对公安工作的根本要求,只有一心为公,立警才能立得稳;只有一心为民,执法才能执得好。能不能落实“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要求,是衡量有没有真正学懂、是不是真正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重要标志。坚持“立警为公、执法为民”,应当贯穿于我们公安工作的全部工作中,体现在每一个党员和干部的思想行动上。
坚持“立警为公、执法为民”,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民。在党长期执政的条件下,必须突出强调党员领导干部要认真解决好权力观问题。权力观的核心是为谁掌权,为谁服务的问题。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党的执政地位和一切权力都来自人民,必须使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为人民服务。领导干部要认识到自己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义务,没有任何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特权,必须自觉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在长期的奋斗历程中,党员队伍中涌现出了一大批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执法为民的先进典型。如身居高位、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郑培民;两次赴藏,情系高原,无私奉献、血洒雪域,为西藏的建设和繁荣恪尽职守的孔繁森;执法为民,服务群众,惩恶扬善被誉为人民好警察的任长霞等。他们的事迹在全国人民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人民群众对他们是有口皆碑。这就昭示我们:群众在干部心中的分量有多重,干部在群众心中的分量就有多重。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着力解决好权力观问题,真正做到“立警为公、执法为民”。
(二)必须坚持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是邓小平同志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提出的著名论断。我们党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归根到底是为了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科学发展是时代的要求,是人民的愿望,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真接关系到人心向背。党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努力提高领导发展的能力,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上来。推进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紧紧把握这一点,就从根本上把握了人民的愿望,把握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广大共产党员要带领人民群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使人民群众通过发展享受到更多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使我们党执政为民的宗旨,通过造福于民的实践得到更加完美的体现。
作为公安机关,就是要努力在坚持以人为本,执法为民上当好模范,为我市的经济发展保驾护航。要通过党的宗旨教育,进一步强化全体党员民警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切实增强打造平安衡阳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带领各级公安机关全体民警做强我市的情报信息、破案攻坚和防控体系“三大品牌”,抓好基层基础工作,下决心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治安热点、难点问题,为我市的经济发展创造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三)坚持拒腐防变,始终保持清正廉洁
近年来,腐败问题已成为一个损害党的形象、疏远党群关系,危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严重问题。如果任其发展,就会危及党的生命,葬送人民政权,葬送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经济搞不上去要垮台,腐败问题不解决也要垮台。在公安机关内部,有的私设小钱柜,私分公款;有的以权谋私,办人情案、关系案,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有的贪污赃款,不上交财政等,被检察机关查一起、倒一批,我们真的很痛心。这一现象警示我们:广大党员要从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高度,充分认识腐败问题的严重危害性,增强拒腐防变、廉洁自律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自觉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工作纪律和群众工作纪律。每个共产党员都要自觉加强世界观改造,真正做到严于利己、廉洁从政、清清白白做人、堂堂正正为“官”。要耐得住寂寞,要抵得住诱惑。始终筑牢思想防线,不做权力、金钱、美色的俘虏,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本色。要管得住小节。谨记“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严防从生活小节上被打开缺口而走向腐化堕落,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严格自律,防微杜渐。每个党员,无论党龄长短、职务高低,都必须模范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自觉接受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监督。要深切的认识到,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监督,是对自己的关怀和爱护,自觉地把组织和群众监督当成“镜子”,经常照一照自己身上的“灰尘”,找准和纠正缺点错误,永葆清正廉洁。
把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落到实处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能只说不做,不能搞“虚”功。每个共产党员都必须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牢固树立群众观点,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入手,诚心诚意为群众办事,把党的根本宗旨真正落实到各项工作中,使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一)正确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
要正确处理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根本利益的关系。无论是制定政策还是执行政策,都要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根本利益统一起来。不能只顾当前利益而忘了长远利益,也不能只讲长远利益而忽视人民群众的当前利益。如个别单位的不作为、乱作为,就是违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正确处理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要从本单位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坚持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不能把个人利益和团体利益凌驾于全局利益之上,搞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不能采取实用主义态度对付上级的决定、指示,搞断章取义,各取所需。如有的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对我有用的就执行,没用的就敷衍了事。如有的私设小钱柜,违反财政纪律,实际就是搞小团体利益,与宗旨意识背道而驰。作为共产党员,不能为了谋取个人利益而去钻政策的“空子”、打“擦边球”,而要立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自觉用党员的标准、用社会主义道德来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
(二)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诚心诚意为群众谋利益
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善于从群众中吸取智慧和营养。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人类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中蕴藏着巨大的创造力,拥有无穷的智慧和丰富的经验。办法在实践中,点子在群众中。历史和现实昭示我们,谁深深扎根于人民之中,同人民群众结合在一起,真正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谁就有力量、有智慧、有办法,就能战胜困难,为人民多做贡献。
要倾听群众的呼声,反映群众的意愿。当前,我国改革发展处在关键时期,社会利益关系比较复杂,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特别是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社会治安问题突出。我们一定要同人民群众交朋友,及时了解民情民意。要深入群众,深入基层,自觉地到最困难的地方去,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到工作推不开的地方去,到社会治安最复杂的地方去,了解群众在想什么、盼什么、欢迎什么、反对什么,及时解决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紧迫的问题。
要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热心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广大党员要想群众想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做群众之所盼,以解决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为重点,办好每一件实事。
(三)探索新途径、新方法,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当前,随着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随着信息网络化的迅速发展,随着国际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人们的利益关系呈现多样化,群众思想和行为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使群众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做好化解矛盾、统一思想、团结群众的工作,是公安的一项重要工作,不仅要有强烈的责任感,还必须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搜索新途径、新方法,不断提高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
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教育人、引导人、鞭策人,又要尊重人、了解人、关心人。要设身处地、平等待人、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力戒简单粗暴、强迫命令。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和党员的表率作用,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
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必须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努力改变那种“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的状况。要采取说服教育的方法,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针对群众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浅出说理,运用事实说话,做好释疑解惑,凝聚人心,疏导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要采取示范引导的方法,通过党员干部身体力行,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影响和带动人民群众共同前进。要采取提供服务的方法,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要建立健全制度,逐步形成了解民意,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的工作机制,及时准确地了解人民群众需要我们提供什么服务,怎样为他们服务,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通过建立健全做好群众工作的长效机制,不断增强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用制度来保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使我们的各项公安工作让人民群众满意。从而,树立公安机关“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良好形象,为汝州市的社会平安、经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㈢ 辩论赛,落实执行力关键靠制度;关键靠人!我方观点靠制度!求好材料或者好的思路。谢谢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最短命的朝代之一,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到秦亡,前后不过15年时间。不可否认,暴政为秦挖下了灭亡的深坑,然而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堪与秦相比拟的暴政并不罕见,但大都没有遭遇类似于秦的短命。究其原因,除了暴政之外,还有制度方面的因素。
直接引发陈胜吴广起义的导火索是秦的一条法律:被派去戍边的戍卒(相当于边防战士),只要没有按时到达都要被处死,不论什么原因。在陈胜等人看来,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揭竿而起。就这样,一条旨在加强控制以确保政权牢固的法律走向了它的反面。
很多历史学家都指出,秦之所以能灭六国,恰恰也是拜制度之优势。以商鞅变法为起点,秦逐步建立起了一套适应当时社会发展所需的制度,不仅吸引了大量人才,而且使社会活力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释放,促进了秦国经济和军事实力的提升,最终成就了秦始皇的千秋霸业。在统一中国之后,秦始皇采取的中央集权制度尽管在当时条件下有利于维持封建统一,但它对人民思想的束缚、对经济文化的抑制也越发明显。焚书坑儒就是一个极端的例子,而陈胜吴广起义只不过是寻求利益重新分配的社会力量对制度抑制的一次暴力突破。
对于企业而言,虽然不会发生陈胜吴广式的起义,但当制度抑制的力量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后,必然会以一定形式——如内部冲突、消极怠工、人才流失、亏损或破产——释放出来。因此,制度抑制的破坏力值得引起高度重视。
没有任何制度的自然状态是个人之间的战争状态,这也就是所谓“霍布斯丛林”。但是,作为对人的行为进行约束的制度,同样也会形成“制度丛林”,“丛林”里的人——制造出制度之茧的人——既可能生气勃勃,也可能因缺乏足够的空间而被窒息。
造成制度抑制的原因有多方面,其中一个是对执行力追求的偏航。这多少有些令人费解。的确,企业的成功离不开高效的执行力。从《执行——如何完成任务的学问》、《赢在执行》和《致加西亚的信》等书的风靡一时,我们不难看出战略执行的重要性在当今商业社会已经是多么深入人心。但令人担心的是,一些企业将执行力理解为无条件的服从和执行,而制度就成为这些企业的管理者堂而皇之进行指挥控制的依据。于是,我们可以看到“用制度监控员工”,“监控制度不是用来管人的,而是用来吓人的”诸如此类的观点,可以看到有的企业不仅设立越来越复杂的打卡制度,有的甚至在办公室安装监视器,像监工一样进行管理。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是最省力的方法。当然,最省力的却并不一定是成本最低的,企业可能会为此付出昂贵的代价。
在制度抑制情况严重的企业,我们不难发现形式主义、欺上瞒下等现象的身影。其导致的结果有几种:一是机械式的执行;二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三是公然违抗或逃离,最多的是前两种情况。维萨(VISA)创始人迪伊·霍克在其《混序——维萨与组织的未来形态》一书中举了一个例子。他在与美国陆军指挥学校部分军官、士官及军士长进行座谈时,让他们估计一下他们有多少时间花在遵守那些无意义的规章制度上,结果,士官们估计的时间高达45%—85%,高级军官估计的也达到20%—40%,而那些表示大概只花5%—20%时间的军士长只是因为他们善于应付。
显而易见,依靠控制式的制度来提高执行力只会适得其反。其实,良好的执行力首先源自高效的领导力。波音公司CEO麦纳尼上任后,把领导力培养作为优先任务之一。他说:“领导力发展就是要帮助人们成长。如果我能让所有人都成长起来,公司自然就能得到发展。”换言之,当所有人都成长起来之后,执行力还会成为问题吗?
执行力的提高也有赖于对起抑制作用的制度的纠正。仍以波音为例,在麦纳尼之前,波音的长期激励取决于公司股价的上涨幅度,股价上涨幅度大,经理们获得的奖励越多。这项制度并没有考虑到经理们在行业不景气时期的更为艰辛的表现,因此难以激励他们在困难时期设法改进提升业绩。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麦纳尼对相应的激励制度进行了改革,以更好地反映航空产业的周期特点,鼓励经理们在行业低迷时期做出更多的努力和创新。
当然,任何制度安排都不可能尽善尽美,不论过刚还是过柔都会影响到执行力,管理者需要掌握平衡的艺术
【再给你提供一份资料】
执行力是一个单位把战略、目标转化为最优效益、最大成果的关键所在。当前,质监部门由于历史、体制等原因,再加上金融危机的影响,质监人的执行力已经成为制约质监事业发展、构建和谐质监的瓶颈。如何提升质监人的执行力,最大程度的促进质监事业的和谐发展,已成为当前质监工作的紧迫任务。该文作者认为,要提升质监人的执行力,必须以解放思想为前提,以完善制度为保障、以提高质监人素质为重点、以监督检查为动力。
当前,质监人的执行力已成为制约质监事业发展、构建和谐质监的瓶颈。如何提升质监人的执行力,最大程度促进质监事业的和谐发展,已成为当前质监工作的紧迫任务。
解放思想是提升执行力的前提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行动决定执行力。当前,由于社会外部因素的影响,加上系统内部体制、机制等的制约,质监队伍中,思想保守、观念陈旧、不思进取的人在一定范围内还存在。这一部分人缺少敢为人先,开拓进取的精神,在困难面前畏缩不前、束手无策或敷衍了事地去应付。因此,只有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学习和思想教育活动,树立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一步解放他们的思想,解开束缚他们头脑的定向思维,拓宽他们的视野和眼界,消除他们畏惧困难、怕负责任、怕担风险的思想,让他们把所有的心思用在工作上,最大限度地提高执行力,才能有力地促进质监事业发展。
完善制度是提升执行力的保障
没有制度,不成方圆。制度也是生产力。制度的约束力和推动力比起思想教育、领导示范、道德规范来具有更具体、更长久、操作性更强的优点。这就需要我们质监部门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上级的要求部署,结合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来科学制定出管理科学、责任明确、程序简洁、效率高效,考核标准公平、统一规章制度,以此来解决“责权利”划分不清,考核目标不公平、不统一,不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等影响质监人执行力的等问题,真正做到工作规范化、管理程序化、机制科学化。我们还必须树立“大质监”的思想,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防止相互拆台、相互抵制的做法。
提高素质是提升执行力的关键
人才是提升执行力的决定性因素。质监人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执行力的强弱。首先,要加强对质监人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岗位技能培训。如开展业务技能大比武、法律知识竞赛、爱岗敬业演讲比赛、科技执法打假培训等来提升质监人的素质,进而增强他们的团队意识、责任意识和工作自豪感。其次,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真正能够把能吃苦、肯吃苦、业务素质强、工作水平高及“能干事、会干事、不出事”的人选拔上来,凭工作实绩和业务能力选拔人才。这样,在队伍中就会形成争着干、抢着干、比着干的工作氛围。再次,要培养质监人的创新意识。创新是质监工作的灵魂,也是提升质监执行力的源泉。如果在工作中,目光停留在眼前、停留在表面,而不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何谈执行力的提升?第四,强化质监人的服务意识。服务是质监工作的生命线。服务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质监部门在人民心中、企业眼中、在政府部门中的地位和形象。以往,质监部门的服务工作都是群众找上门来、企业跑进单位、上级下达文件才开展,缺乏主动的服务手段和方式。强化质监人的服务意识,就是转变质监人“管理就是收费,检查就是罚款”的做法,全方位提升质监人在服务方面的执行力,变检查收费为主动服务,“送服务下乡、送技术下乡”,让质监部门的特色服务成为企业厂矿、田间地头的最美风景线。
监督检查是提升执行力的动力
再好的制度没有监督,也就成了无源之水;再好的规章不去检查,也就成了无本之木。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当前,有的制度执行起来很难,制度成了摆设。归根结底是什么原因呢?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纳起来不外乎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单位领导违反制度了执行起来难;二是单位领导的亲信违反制度了执行起来难;三是负责监督执行制度的人违反制度了执行起来难;四是单位中资格老、威望高的人违反制度了执行起来难。其实都不难,只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起来就不难,只要对事不对人,一个事件让制度说话执行起来就不难。一个事件没有处理好就会导致制度规章成了废纸一张,所有的制度规章也就可有可无。缺少了制度的约束提升执行力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在提升执行力中还要注意系统内部、单位内部的运行机制和工作流程的问题。最优的运行机制就是把系统、单位所有的资源优化组合到一块,发挥出这个整体、团队最高的执行力,把工作目标实现到最好。当前,在质监系统,一个单位内部没有约定俗成的、固定的职能科室,几乎没有两个县级局的职能科室的配置是完全一致的,在这个问题上,有的县级局是条条管理、有的是块块管理、有的是条块相结合的管理。笔者认为,职能科室的配置必须符合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企业的门类和发展的情况,还有当地社会和人民群众的需要情况,最重要的是如何把单位内部的人员与职能科室配备有机结合,使质监人的执行力发挥到最高,使质监系统的职能发挥到最优
沟通是事业成功的一半,也是提升执行力的重要因素。系统、单位内部的职能科室之间、人与人之间必须加强沟通。第一,要平等沟通。不论职位高低,资格大小,都要全方位、无保留的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切忌因为自己的职位低、资格小而不敢和对方沟通,也不可因为自己职位高、资格大而与对方高人一等、盛气凌人的沟通。第二,要诚实的沟通。每个人都要把自己获得的工作等方面的信息,如实地、及时地、毫无保留地相互沟通,做到信息资源共享,在对外工作时形成合力,从而提升团队整体的执行力,使质监部门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出最大的效能和作用。
㈣ 如何将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精神落实在基层执法工作中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后,我市各地各部门积极组织学习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并结合实际,切实把全会精神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
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党员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大家表示,要努力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以全会精神指导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实践,依靠法治推进改革、强化监管,着力在规范权力运行上下功夫,切实做到言必合法、行必守法。
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办公室副主任 陈永军:我们首先要认真把四中全会提出的目标、要求贯穿到食品药品监管的每一个领域、每一个环节,进一步增强法制意识,转变工作作风,通过运用法治的思维和法治的方 式,不断加大执法力度,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全力保障公众饮食用药安全,把市委市政府部署的民生幸福工程落到实处,让人民群众真正地感受到公平和正义。
东台市委政法委组织机关全体干部交流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心得体会。大家表示,要肩负起在法治建设中的特殊使命和职责,忠实履行在法治东台建设中的责任;要深入开展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的法治创建活动,不断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射阳县公安系统组织全体干警集中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切实提高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带头遵守法律,依法办事,全面提升执法能力和水平,确保在每一起案件办理、每一个执法环节上都能体现社会公平、彰显法律正义,不断增强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
射阳县公安局副政委 周永生:公安机关担负着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的重要职责,我局将通过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警示教育活动,引导广大民警将法治精神内植于心、外践于行,使全体民警始终保持对法律的敬畏之心,自觉维护法律权威。
射阳县公安局民警 周刚:作为基层民警,在工作中,真正做到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全力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做依法治警的排头兵。
阜宁县阜城街道向阳社区组织社区工作人员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大家表示要扎实做好基层当前各项工作,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全会精神。
阜宁县阜城街道向阳社区党总支书记 李秀华: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以后,我们向阳社区党总支迅速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学习全会精神,深刻理解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牢固树立依法治国的理念,继续加强反四风和党风廉政建设,努力建设一支作风过硬、服务群众意识强的组织队伍。
㈤ 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关键是要落实行政执法责任正确吗
正确。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若内干意见》
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关键容是要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对有违法或者不当行政执法行为的行政执法部门,可以根据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或者影响的恶劣程度等具体情况,给予限期整改、通报批评、取消评比先进的资格等处理;对有关行政执法人员,可以根据年度考核情况,或者根据过错形式、危害大小、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离岗培训、调离执法岗位、取消执法资格等处理。
㈥ 在行政执法中如何做到以人为本、文明执法
首先要认识到“以人为本、文明执法”是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必然要求。
坚持以人为本,同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要求,是一脉相承的。“文明”指人类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和具有较高文化,与野蛮相对。严格、公正、文明作为执法活动中的最高标准,也是社会发展对执法活动的必然要求。
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在执法过程中,落实文明执法必须正确处理好监督与服务的关系,做到寓服务于监督之中、以人为本,做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和助手,站在服务全局的高度,为被执法单位搞好服务。
(二)、进一步提高执法队伍素质。提高高执法队伍素质是文明执法的前提,要把创建学习型机关放在更突出的位置,增强干部的法制意识、纪律意识、群众意识和服务意识,达到与被执法单位相互配合、相互理解的目的。
(三)、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在执法过程中要严格按准则、制度、规范和程序办事,要做到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确凿,内容完整,真实可靠,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文明执法。
(四)、严格执法纪律。要进一步加强执法人员的纪律作风建设,严肃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和群众纪律。实行执法纪律的责任追究制,认真执行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坚决杜绝以权谋私行为,维护执法形象和威信,才能将以人为本、文明执法真正结合起来
㈦ 全面落实执法责任制
全面落实执法责任制,这个不挺好的,么国家的政策多好啊。
㈧ 浅谈如何抓好行政执法管理工作
衡山县城管综合执法大队周碧云 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明显加快,由此带来的城市管理诸多问题和矛盾逐步凸显。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城市管理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广大人民群众服务,是摆在各级城管行政执法工作者面前的一道紧迫课题。笔者作为一名城市管理工作者,长期在基层一线工作,下面就如何抓好新时期城管行政执法工作提出浅薄的见解与大家共勉。 一、明确指导思想 城管行政执法工作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十七大精神实质和胡总书记重要讲话,认真履行以为人民群众服务和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宗旨来开展工作。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靠两条:一是教育,二是强制,都体现了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意志和愿望。管理与被管理、执法与被执法,客观上是一对矛盾。 管理和执法的过程,是逐步化解这个矛盾的过程。通过教育,将使越来越多的人自觉服从绝大多数人的意志和愿望;通过强制,迫使个别屡教不改、严重违规者服从绝大多数人的意志和愿望。 二、明确工作目标 简言之,我们工作的直接目标是要实现文明卫生城市的长效管理。按照长效管理的要求,我们的基本工作方针是:标本兼治,专群结合,综合治理,长期见效。 实行标本兼治、专群结合,一是由城管执法工作所处的客观环境和现实条件决定的,我们的工作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稳步推进;二是适应现有工作体制、机制需要的,我们的工作要向法治转变,但有时只有依靠行政推动,才能逐步实现这种转变。 三、注意工作方法 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为便于做好以后的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工作,我个人认为,以下几种方法技巧应予重视并在实践中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第一,宣传在先,教育在先,警示在先。这一条是我们在工作中必须和首先要运用好的方法技巧。对违规者中的初犯、偶犯和年老体弱者,尤其要注意做好这一条。 第二,力求把违规问题解决在萌芽、初始状态。这时,这些问题往往是个别的、零星的和分散的,要做到见微知著,防患于未然,反应快、动手早,切忌等问题成堆后才处理。 第三,要善于通过多种渠道、运用多种手段解决问题。由于情况复杂多变,仅靠我们有限的手段是不够的,有些问题通过借助其他手段,同样可以达到解决的目的和效果。 第四,对热点、难点和积重难返的问题,首先要进行集中整治、综合整治,在此基础上,注意分析其形式的体制、机制上的原因,以逐步从根本上解决。 第五,治乱用重典,快刀斩乱麻。要善于通过办好典型案件扶正祛邪、伸张法理,打开工作局面。对屡教不改、严重违规的人员,尤其要实行严管重罚,决不姑息迁就。 第六,对屡教不改、久治不下的“钉子户”、“顶牛户”,要实行挂号立项,坚决依法查处。要集中优势兵力,速战速决。事先要注意研究对象,熟悉情况,周密部署,明确分工,不可在无把握、无准备的情况下草率行事,如现场情况临时有变,则宁可放弃。 第七,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存在的问题。先解决重点问题,后解决一般问题;先解决老问题,后解决新问题;要注意触类旁通,举一反三,通过解决一个问题,再逐步解决一类问题。 第八,对具体问题要作具体分析。根据所要解决问题的对象、时间、地点不同,要相应地采取不同的对策和方法。 第九,要善于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在学中干,在干中学,通过剖析典型案例等形式,使业务水平有明显提高。要注重研究城管执法工作的特殊规律,用以指导工作实践,逐步增强工作的预见性、系统性和有效性。 第十,严格依法办事,秉公执法,不徇私情。每办一件案件,都要符合有关规定和程序的要求,都要作好应诉准备;每办一件案件,都要经得起法规的检验;每办一件案件,都要经得起上级和人民群众对我们队伍素质的考验。
㈨ 怎样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贯彻落实
1、依法惩处各类违法行为
坚持严格依法办事,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回必究,是社会主义法治原则的答基本要求,是检验和衡量执法成效的基本标准。
2、完善执法程序
要规范执法流程,按照标准化、流程化、精细化要求,从容易发生问题的执法环节入手,重点围绕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收费、行政检查等执法行为,对执法具体环节和有关程序作出具体规定,不断严密执法程序,强化执法指引,规范执法行为,堵塞执法漏洞。
3、建立健全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
要科学合理制定裁量标准,在法律规定的行政处罚幅度内,根据过罚相当原则,结合经济发展、行政案件发案等情况,细化、量化行政裁量标准,规范裁量范围、种类、幅度,为公正执法提供制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