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政执法 » 城市行政壁垒

城市行政壁垒

发布时间: 2021-02-22 10:22:03

Ⅰ 全国一共有几个地级的(市,地区,州,盟)

截至2007年,全国共有地级行政区333个,其中地区17个、盟3个,“地级市”达到283个,占85%。“

Ⅱ 县级市是省政府直管的吗

省直管市属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省直辖县级行政区),是指行政事务直接受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直接领导和管辖的县级行政单位,分为省直辖县级市(也称直管县)、省辖县(也称省直辖县,包括县级市、县和林区)。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的行政区划类别为县级行政区。湖北省: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神农架林区注:直辖市也属于省级行政单位,市辖区也属于县级行政单位。湖南省:浏阳市、茶陵县、湘乡市、平江县、石门县、耒阳市、武冈市、慈利县、安化县、宜章县、蓝山县、溆浦县、新化县。县级市属于县这一级,同时又是属于中国城市的三类市。1993年经国务院批准的有关规定确立了县级市设立标准,现仅以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400人的县为例,来分析其特点。:1、县级市城市化进程较县快,非农人口占一定比例。设立县级市要求县政府驻地所在镇的城镇人口不低于12万人,其中具有非农户口的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8万人,全县总人口中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30%,并不少于15万人。2、县级市的经济较县发达。设立县级市要求全县乡镇以上的工业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不低于80%,并不低于15亿元(经济指标均以1990年不变价格为准,按年度计算,下同);国内生产总值不低于10亿元,第三产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达20%以上;地方本级预算内财政收入不低于人均100元,总收入不少于6000元。3、城区公共基础设施较为完善。设立县级市要求县城区有较好的城市能源设施、供水排水设施、交通设施、邮电通信设施、生态环境设施、防火设施等,其中自来水普及率不低于65%,道路铺装率不低于60%。可见,县级市不同于县,它跨入“市”的行列,属于大城市之末,小城镇和广大农村之首。县级市作为县级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的中心,上接大中城市,下联小城镇和广大农村,起着缓解大中城市压力,带动、引导和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作用,因此,县级市政府职能具有自己的特点,区别于县政府职能。第一、隶属层次不同,存在职权差异。县政府由地级市政府或行署直管,而县级市一般由省政府直管、地级市政府或行署代管。由于隶属层次不一样,县级市政府职权较县政府职权大些,往往拥有“副地级市”的审批权。省里给予县级市明显的优惠政策,如不少县级市的城建维护费提高二到五个百分点,财政周转金每年增拨100~200万元以上。第二、城市化进程不同,职能重点相互区别。县政府职能重点在乡村,县改市后城市化进程加快,县级市政府职能须同时考虑城区、乡村管理,注意协调城乡关系,其中重点之一就是城市建设,这是与县政府职能重点区别之处。县级市普遍加大城市建设力度,从城市规划、城区改造、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管理等方面入手,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效能管理,达到高标准城市建设。第三、市与县名称不同,衡量政府效能的标准不一样。县改市后,县长改为市长,县民改为市民,名称变了,衡量政府工作效能的标准更高了。一是省、地级市政府对县级市政府的要求比县政府的要求更高,如“全国卫生城”的检查,验收县级市的工作成果,而不验收县的工作成果。机构改革的试点也往往放在县级市。这样,县级市的工作标准达到了一个新层次,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二是市民对市长形象要求比对县长形象要求更高。形象反映了角色特征,市长形象是市民对市长以完整的要求和标准衡量所得的总体印象和评价。县改市后,市民开始以市的标准来衡量市长,同时也规范自己。市民关心国事、关心政事、关心城市建设的风气日盛,对市长在思想观念、廉政勤政、工作方法和艺术、举止言谈等方面的要求也就越高。县级市,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名称,行政地位与县相同的县级行政区——市(城市),一般由地级市代管,或者由地区管辖,也有部分由省、自治区直接管理。宪法所指的“不设区的市(即不设市辖区的市)”,县级市为省、自治区所设地方行政单位;作为区划术语,“县级市”自1983年(癸亥年)开始正式固定下来。中国大陆自1980年代以来,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城市化的步伐较快,大多数“市”都以撤县设市的方式建立。截至2013年2月,中国大陆地区共计370个县级市。截止2013年2月,中国大陆地区共有369个县级市。“省直管县”体制是指: 省、市、县行政管理关系由“省——市——县”三级管理转变为“省——市、省——县”二级管理,对县的管理由现在的“省管市——市领导县”模式变为由省替代市,实行“省直管县”。实行省直管县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步伐。县级市和省直管县的行政级别都是正处级(正县级)。地级市和省直管市相比,地级市大。地级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级行政区之一,因其行政建制为地区级别的“市”,故称“地级市”。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大陆地区地级市数量逐渐稳定下来,截至2015年6月,在总计334个地级行政区中,其中仅有30个自治州、10个地区、3个盟,地级市达到291个 ,约占87%,逐渐取代自治州、地区和盟成为地级行政区的主体。另外副省级市的行政区类别也是地级市,但其行政机关的行政级别比普通地级市的高。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省直辖县级行政区),是指行政事务直接受省、自治区政府直接领导和管辖的县级行政单位,分为省直辖县级市(也称直管市)、省辖县(也称省直辖县,包括县级市、县和林区)。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的行政区划类别为县级行政区。为了区分,民间有些人称之为“副地级市”。一,中国的地区行政管理级别是:国家、省(自治区)、市(地区)、县、乡镇、村。二,按正常,省的下级单位是市,市下属县。如果某一个县被划归省政府直辖,那么在行政管理上就不再隶属于原来的市,但是行政划分上,一般仍然隶属于原来的市。三,这样的隶属关系只是行政管理上,不是行政区域划分上的。因为有可能在一定阶段后,省政府会把管理权仍然移交给所在的市。现行“直管市”为直接接受省级政府管辖和领导的县级市的简称,只有省、自治区直管市之说,除海南省以外其他各省、自治区均普遍实行省、自治区直接管辖地级行政区,地级行政区管辖县级行政区,各直辖市仅设县和区二种县级行政区划类型,不设市。海南省因陆地面积较小,区划行政单位较少,一直实行省政府直接管辖和领导各县市包括县、县级市和地级市,因均为直管,故无“直管市”之说。直管市因省级行政区类型不同称呼不同,“省直管市”是指直接接受省政府管辖和领导的县级市,“区直管市”是指直接接受自治区政府管辖和领导的县级市。这种情况除在以下省市有外,特别是浙江省,浙江省是中央政府制定的省管县改革试点省份,特别是浙江省出台了加强县域经济发展的文件,浙江省曾先后于1992年、1997年、2002年、2006年和2008年出台政策措施,开展强县扩权改革,2009年又出台文件,加强县级的行政审批权。新疆:石河子、阿拉尔、图木舒克和五家渠河南:济源湖北:仙桃、潜江、天门(另有神农架为省直管县级行政单位)。直管县市—即由省、自治区政府直接管辖县、县级市。自2002年起,浙江、广东、河南、辽宁、湖北等一些地方已经出现了在财政上省直管县的试点,浙江甚至已经在一些社会管理事务上进行省直管县的试点。随着经济和社会管理职能上省直管县,势必会最终实现省全面直管县,这是一个趋势,但是短期内成为现实难度很大。1980年特别是1983年以后,“地级市”的设立原意是想打破行政壁垒和城乡分隔,发挥中心城市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但在目前财政转移支付和分税制的情况下,“地级市”往往成了抽水机,为了中心城市的发展,截留辖属县的资金,从而城乡差距越来越大。而“地级市”的作用只是上传下达,多了一个环节,反不利于政令的畅通。而且每年单工资损耗财政之巨上亿计。

Ⅲ 中国第八个国家级城市群诞生都有哪些

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正在进入城市群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一个个城市群发展规划“落子”,布局中国未来的发展蓝图。

近日,国家发改委和住房城乡建设部正式发布《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继京津冀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哈长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中原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之后,国家级城市群正式升级为8个。(前7个国家级城市群为京津冀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哈长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中原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这也是十九大召开之后,首个获批的国家级城市群。同时,作为关中平原城市群的核心,西安跻身为第9个国家中心城市。

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的获批,背后有什么战略深意?西安又如何不辱使命,担负建设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引领西北发展的重任?日前,城镇化和城市研究专家、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学术委秘书长冯奎,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刘士林,做客《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城市相对论”第2期,畅谈了他们的见解。

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刘士林

战略深意西部城市群有了两个重要“眼位”

NBD:关中平原城市群是获批的第8个国家级城市群,这背后有什么样的国家战略深意?对于中国的城市群发展格局有怎样的影响?

冯奎:关中平原城市群是十九大召开之后首个获批的国家级城市群。这个城市群最大的战略意图,我认为一是谋求区域协调发展,二是推动实现“一带一路”倡议。

西北地区近年来经济增长较快,但基础设施仍然较弱、创新发展能力仍然不足,在区域发展中仍然是明显的短板。十九大报告在论述区域协调发展时,将“强化举措支持西部大开发”置于东北、中部、东部等问题之前,反映了包括西北在内的西部发展的重要程度。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向西开放是主要方向,西北也成为前沿与核心区,承担着重大历史使命。规划建设关中平原城市群,就能打造向西开放的战略支点,成为支撑西北地区发展的增长极,有利于实现“一带一路”愿景目标。

城市群是实现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主体。中国东部有若干个城市群,尤其是全国三个最主要的城市群都在东部。现在西部规划建设了高规格的成渝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相当于拥有至少两个“眼位”,这加重了西部发展的分量,对西部发展是极其有利的支撑。这种布局对于大国经济体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意义深远。

刘士林:此次关中平原城市群晋升为“国家队”的意义和影响,除了冯秘书长从政策和战略讲的,我觉得还可以从这个规划本身进行解读。

首先,是国家中心城市的一个新说法。国务院以往在批复长三角、珠三角规划时,只有城市群的定位和目标,没有提国家中心城市。国家发改委在批复成渝、长江中游和中原城市群规划时,国家中心城市开始出现,但在成都、武汉和郑州的前面都加了“支持”二字。关中平原城市群基本上延续了这个模式,但首次去掉了“支持”,更加名正言顺。

其次,发文单位由一部委变成两部委,这是第一次。此前的城市群和国家中心城市,或者从住建部“城镇体系规划”中提出来,或者从国家发改委的“区域(城市群)发展规划”中提出来。

NBD:规划提出要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级城市群”,并不是每一个国家级城市群都有这样的定位。在二位看来,什么是“国际影响力”?为什么关中城市群需要有国际影响力?

刘士林:什么是“国际影响力”,这个概念目前还没有定论。学术界尽管有一些研究成果和指标体系,但也没有取得普遍认同。

关于“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级城市群”的内涵,我们不妨从8个国家级城市群的比较中来体会和认识。目前的8个国家级城市群,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梯队:一是世界级城市群,主要指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二是有国家中心城市的国家级城市群,此前已有长江中游、成渝和中原,它们的地位相差不大,主要是配合国家战略打造经济或区域发展的新增长极、促进内陆开放等;三是没有国家中心城市支撑的哈长城市群,主要是要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地区对外开放。

关中平原城市群本身处在第二梯队,但首次提出了“国际影响力”的发展目标,这一方面体现出新时代对国家城市群有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也与西安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上的重要战略枢纽地位密切相关。

冯奎:在我看来,城市群的国际影响力,就是城市群在世界城市群体系中的地位。地位越高,它在政治话语、经济要素、科技创新、文化艺术、交通门户等其中一个或多个方面的影响力就越强,就越能为城市群中不同类型的组织特别是企业、个人带来城市群的平台价值。

就中国的国情、国力现状来讲,以后除少数承担特殊使命的城市群,凡称得上“国家级城市群”的,一般都应是国家参与全球竞争最重要的平台,因而都应该有国际竞争力与国际影响力。

关中平原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古丝绸之路从这里开始。“西罗马,东长安”是西安在世界历史地位中的写照。关中平原城市群要突出国际影响力,根本是要延续中华文脉,体现中国元素,展示中华文化的自信。国际化与对外开放是这个城市群发展的基本方向。

区域协同与成渝形成1.5亿人口大市场

NBD:早期的关中天水经济区,仅涵盖陕甘两省,如今把黄河金三角的运城、临汾,陇东的庆阳、平凉都纳入到关中平原城市群,从两省增加到三省,为什么要做这种调整?在城市群框架内,三省如何协同发展?

冯奎:我认为这是为了更好地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倡议。

黄河金三角的山西两市和甘肃陇东两市,被纳入关中平原城市群,这为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提供了更为多样化的资源支撑条件,特别是能源。八百里关中平原,从黄河金三角向西延伸到天水一带。规划中将晋、陕部分城市纳入城市群,有利于形成多个对外通道,在更多方向实现关中平原城市群与外部的链接、延伸,有利于全面实现关中平原城市群的门户功能。

城市群突破省际行政边界,这对于城市群治理来说构成一定挑战,国际上发达的城市群与国内先进城市群在这方面已积累一定经验,值得借鉴。关中平原城市群可以更多从历史文化和经济合作中找到纽带。比如平凉古时就是西出长安第一城,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重镇。山西晋商汇通天下,是新时代“一带一路”的积极参与者。三省协同要讲过去的感情、当前的利益和未来的合作前景。协同要不断地机制化。

刘士林:我同意冯秘书长的看法。此次批复的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在空间和城市范围上的调整,主要原因应该是为了更好地承担起一个国家级城市群的使命。

国家级城市群不可能家家点火、户户冒烟,一个城市群的“落子”,必须照顾到更大的“面”,特别是要把经济地理联系密切、但却被行政区划割裂的地区重新联结起来,组团发展。同时,这也符合我国城市群的空间发展规律。

与西方城市群一般是城市地理与经济自然演化的结果不同,我国的城市群主要是在特定行政框架下形成的,行政壁垒问题一直比较突出,这个顽疾只能通过更高层的国家战略来打破。比如最初的中原城市群只局限在河南一省,现在的范围涉及到四个省。长三角城市群长期以来一直是江浙沪的“富人俱乐部”,但国家正式规划也把安徽的一部分纳进来。

这同时也是促进三省协调发展的关键,一是按照城市群的规划框架,建立合理的城市层级体系和产业分工协作机制,避免无序蔓延和同质化竞争;二是结合地理和经济联系,弱化行政割据和干预,充分发挥市场在城市群发展中的作用。

NBD:成渝城市群与关中城市群,一个西南,一个西北,同处向西开放前沿,两个城市群定位也有相似之处,如何发挥比较优势,形成引领西部发展的合力?

冯奎:关中平原城市群拥有西北唯一的特大城市西安,是丝绸之路的核心引领区,是向西、向北方向贸易通道的战略支撑。成渝城市群拥有成都、重庆两个特大城市,是长江经济带上游的门户枢纽,是向南国际贸易大通道的战略支撑。

成渝城市群与关中城市群是西部发展的两个“棋眼”,从长远来看,两个城市群形成合力,将使长江经济带与“一带一路”深度交汇,最大限度地释放区域协调发展带来的红利,给企业带来更广阔的投资空间。两大城市群的合作,城市群范围内的人口就达到1.5亿,是未来具有巨大潜力的消费市场。

两大城市群之间,尤其是核心城市重庆、西安、成都之间,应在交通设施、物流运输、特色旅游、优势产业、现代农业、文化教育、能源利用等方面,建立联席会议和专题工作机制,从项目合作入手,逐步加深合作,带动更多中小城市和企业家参与合作。

对有志于在西部发展的企业家来说,及早选择在成渝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布局,应属具有战略眼光之举。

刘士林: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成渝城市群与关中平原城市群,一个是国家西南开放通道的战略锁钥;一个是西北开放通道的战略枢纽,各有广阔的腹地和开放发展的方向。随着重庆成为直辖市、成都成为国家中心城市,西部逐渐出现了“南强北弱”的新问题。关中平原国家级城市群和西安国家中心城市的设立,对改变西部的内部分化,在西部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中形成战略犄角之势,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一般来说,由于都处在发展的关键阶段,西南和西北需要进行利益协调,形成真正的战略合作关系,一要改变观念,避免内耗;二是创新方式,更多地发挥市场化的机制和手段,一起降低建设成本;三是按照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探索形成一整套适合自身的政策、机制和路径。

最大挑战传统的扩张道路已行不通

NBD:作为关中城市群唯一的核心城市,西安要带动引领城市群发展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冯奎:西安目前的GDP是7000多亿元,城镇化率是70%多,服务业的贡献超过70%。但西安的对外贸易、创新驱动发展等,距离国内一线城市有很大差距,更不用说跟国际一流城市相比。

放到城市群层面看,关中平原城市群常住人口与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比例分别是2.79%和2.14%,这意味着关中平原城市群人均生产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西安还没有那么强,它要带动一群也没有那么强的兄弟们,这是西安现状。那能不能简单地通过传统的高强度投资、扩大建设规模实现西安扩张,然后带动周边中小城市?这行不通,因为国家的发展环境与约束条件都发生了根本变化。

总之,西安自身距离规划中所给的定位要求,还有一定距离。最大的挑战来源于传统的扩张道路已经行不通,而如何通过空间转型、产业转型、发展模式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这条路径还需要探索。

刘士林:是的,西安的经济实力是比较弱,但我们不能说西安的影响力弱,因为评价一个城市,不能只看GDP。

从历史上看,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汉唐王朝都建都于关中平原,并成为当时东方文明中心。因此,西安在中国城市中拥有很高的地位,在世界城市中也很有影响力。对此,西安要有充分的文化自信,而不要被GDP牵着鼻子走。

西安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提升城市的现代化功能。作为中国四大古都之一,西安有非常辉煌的历史,但与上海、广州等海洋城市相比,在发展观念、功能形态、体制机制上相对封闭和保守,在城市治理体系和公共服务上,与现代化大都市相比也有一定差距。在成为国家中心城市之后,西安应瞄准规划中提出的“功能完备的城镇体系”,一方面在生态、社会和人文方面发挥好集聚、辐射和引领作用;另一方面也要迅速补上交通等方面的“短板”,尽快建成一个国际化的现代化大都市。

NBD: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支点城市,西安如何利用“一带一路”中的区位优势,带动引领城市群发展?

冯奎:丝路特色是西安国家中心城市最重要的标记。建设丝路科创中心、丝路文化高地,是从科技与人文两方面提升发展实力、拓展发展空间的战略举措。

从丝路科创中心来讲,西安要构建高速、移动、安全、信息基础设施,率先建设智慧西安都市圈,推进中国-中亚跨境陆缆建设,为丝绸之路建设提供信息服务。同时积极推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动能转变。

从丝路文化高地来讲,西安要积极搭建各类文化交流平台,挖掘丝路文化内涵,体现中国风貌元素,促进民间友好往来,提升西安的魅力指数。特别是要将文化资源转换为文化经济消费;将文化吸引力转换为文化影响力;将文化转换为西安国际大都市最深沉的自信。

刘士林:这两大定位,一个是科技,一个是人文,它们和规划中提出的“经济充满活力”和“生态环境优美”,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战略框架,同时也实现了和自身区位条件和优势的良好结合。

在人文方面,西安作为中国历史上汉唐文化的中心,其丝路文化高地的地位无可置疑。在科技方面,西安不仅有多个高新区和示范区,在上世纪的三线建设中,也积累了一批非常好的军工基地,为发展军民融合打下了深厚基础。

从对城市群的作用看,中心城市的核心职能有二:一是支配;二是服务。一般说来,一个成熟的中心城市会平衡好“支配”和“服务”的关系,甚至是把“服务”看得更加重要。现在的上海,就在着力探索如何扩大城市的服务功能,建设服务型的中心城市,这一点西安可以借鉴。

未来蓝图下个国家中心城市看好东北和深圳

NBD:未来可能还会有新的国家中心城市诞生。二位认为,下一个国家中心城市会是谁?

刘士林:关于国家中心城市的数量,我个人认为未来不会很多。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受形成中心城市的自然地理和经济社会条件的限制,要支持一个国家中心城市,需要有一定的自然、经济、社会和人口等资源,不是想设立就设立的,如果设立太多,有些因为距离太近也只能是徒有其名。

二是我国的区域和城市群布局已经很满,没有多少大的空白可以“填写”新的城市群和国家中心城市,这个只要看看地图就可以知道。

至于下一个是谁,我个人可以给两个猜测:一个有可能是东北的某个城市,在我国四大区域中,东北的弱势更明显,也比西北更需要;二是也有可能是深圳,这有利于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内地部分做成一个双中心的城市群形态,同时也是对创新城市的一个鼓励。

冯奎:目前的国家中心城市,大体上有三种产生方式:第一种是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类型,即由当时的城镇体系规划确立的;第二种是在国务院对城市总规、城市群规划等规划的批复中,提出要朝国家中心城市方向发展的;第三种是在有关城市群规划中明确加以认定的,西安就是这种类型。

从未来看,命名制的国家中心城市可能还会有。但是更多有望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那些城市,它们应该是生长出来、拼斗出来的。少数城市可能没有国家中心城市之名,但实际上已经具有相当高的国际影响力,并对于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起着巨大作用,它们可以被看作是事实上的国家中心城市。

有人的地方就有经济。

Ⅳ 求一篇关于城市整合好处的议论文。

城市形象的整合营销沟通。2003年底,韩国广告学会向汉城市政府提交了《21世纪一流城市的汉城城市营销战略研究规划方案》,被汉城市政府采纳。从2004年开始,汉城的城市营销,重点是城市形象营销,开始逐步进入规范的整合营销沟通阶段。规划方案对目标受众的媒体接触进行了深入研究,在诸如城市品牌推广、汽车使用制度宣传及清溪川复原工程的宣传等方面,都设计和实施了成功的整合营销实践。值得一提的是,除常规的公关、广告、推销、促销等沟通手段的整合,汉城还发展了城市宣传大使这一城市形象营销新手段,使城市整合营销沟通更具活力和效果。2003年1月15日,汉城市聘任13位著名人士为汉城市宣传大使。

节事营销。创造或利用节事开展城市营销,是汉城城市营销的一大特色。汉城的节事活动主题多样、举办频繁,市民的参与热情也很高。节事活动包括汉城文化节、汉城市民月、清溪川庆典等。

会展营销。会展业是汉城市政府着力培养的新型产业。汉城致力于打造世界级国际会议举办城市的形象。从国际会议举办次数来看,2001年汉城市名列世界第8位。到2012年,还约有100余场次大型国际会议已确定或协商在汉城召开。

广告与公关宣传。汉城在广告和公共关系方面积极投入,在国内外媒体也有一定的广告投放。同时,在公共关系方面也很重视,如每年举办“汉城的故事”有奖征文活动面向市民和外国人展开,获奖作品集结出版,成为宣传汉城的重要资料。汉城的城市营销还特别注重海内外的媒体公关宣传。如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赞助专栏,定期播出有关汉城正面形象的报道等。

文化体育合作营销。主要举措有汉城市与职业足球队“FC汉城”的合作,“Hi Seoul”城市品牌与汉城中小企业的合作,与其他企业的合作营销以及其他体育合作营销。如2003年9月,李明博市长被接纳为汉城职业篮球队“三星Thuns队”的球迷队名誉队员。

网络城市营销。目前,汉城具有典型营销功能的网站就是汉城特别市弘报规划局所建设和维护的汉城在线网站和“数字汉城”。值得一提的是汉城的网络服务基础设施。2003年2月,历时3年、投入92亿韩元预算的汉城市电子网络正式开通,标志着汉城已建成世界领先的城市专用高速信息网。

Ⅳ 中国有多少地级行政地区

截至2016年9月,中国大陆地级区划共计334个:293个地级市、30个自治州、8个地区、3个盟。

一、地级行政区:

地级行政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二级行政区,指与地区行政地位相同的行政区,介于省级行政区与县级行政区之间,为省、自治区的行政分区。

1970年,随着“专区”改称“地区”,官方对“专级行政区”(专区级行政区)改称“地级行政区”。从1988年至今,仅存四种类型的“地级行政区”,即地级市、地区、自治州、盟。

截至2016年9月,中国大陆地级区划共计334个:293个地级市、30个自治州、8个地区、3个盟。

二、省直管县:

省直管县——即由省、自治区政府直接管辖县、县级市。自2002年起,浙江、广东、河南、辽宁、湖北等一些地方已经出现了在财政上省直管县的试点,浙江甚至已经在一些社会管理事务上进行省直管县的试点。随着经济和社会管理职能上省直管县,势必会最终实现省全面直管县,这是一个趋势,但是短期内成为现实难度很大。

1980年特别是1983年以后,“地级市”的设立原意是想打破行政壁垒和城乡分隔,发挥中心城市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财政转移支付和分税制的情况下,“地级市”往往成了抽水机,为了中心城市的发展,截留辖属县的资金,从而城乡差距越来越大。而“地级市”的作用只是上传下达,多了一个环节,反不利于政令的畅通。而且每年单工资损耗财政之巨上亿计。



Ⅵ 省辖市和省直管市的概念是什么有什么区别

直管市即省级城市,属于省辖市。1980年特别是1983年以后,“地级市”的设立原意是想打破行政壁垒和城乡分隔,发挥中心城市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但在财政转移支付和分税制的情况下,“地级市”往往成了抽水机,为了中心城市的发展,截留辖属县的资金,从而城乡差距越来越大。而“地级市”的作用只是上传下达,多了一个环节,反不利于政令的畅通,而且每年单工资损耗财政之巨上亿计,因此中国设立了“省直管市”来缓解这个问题。
省辖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条规定,“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
据此推理,“省辖市”指除直辖市以外的所有“市”。
补充:
1983年起开始推行的“地级行政区划改革”,“省辖市”全部改为“地级市”;与“省辖市”对应的有“地辖市”(或“地管市”)——即直属地区管辖的“市”;“地辖市”自1983年开始改称“县级市”。
“省辖市”的行政区划(行政分区)为市辖区,包括城市服务功能的郊区,“省辖市”属于真正意义的城市。官方对“省辖市”既作为行政区划,同时也作为城市看待;尽管“省辖市”行政地位不低于地区,但官方统计上将“省辖市”和“地辖市”作为“市”单列,并未作为地级行政区统计。
“地级市”实行“市管市”和“市管县”,其行政区涵盖各种形式的县级行政区。
“省辖市”改“地级市”以后,成为四级行政区划制度的省、自治区主要行政分区形式,并作为地级行政区纳入官方统计。随“地级行政区划改革”的深入,到1986年,“地级市”达到166个,占325个地级行政区的51.1%,取代“地区”和“盟”成为“地级行政区”的主要区划类型。
截至2012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共有地级市285个、县级市369个,所以有省辖市654个。

Ⅶ 为什么中国历史上「市」的行政面积通常很大并且包含

这个问题要从多个方面讲述:
第一,行政区是否要管辖经济生产方式迥然不同的不同地区?
这是第一个大命题。首先,在绝大部分国家里,城乡差距是很明显的。尽管发达国家里城市化率达到了90%以上。但是绝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以及刚建国时的中国,城乡区别极其明显。除了市区,生活方式就大变样。
那么城市和乡村区别如此之大,怎么管理?
一开始,人们的思维比较简单。既然经济活动区别那么大,那就分成不同的行政区来管吧。
从北洋政府一直到蒋光头执政时期,传统的行政区“府”、“道”相继被废除。二级行政区被虚化,省直接管理者广大的县域,一个省会管辖几百个县。而其中,城市化程度好的小城市就会得到特别照顾,被设立为“市”,叫做“院辖市”也称“直辖市”。
而其他乡村地区都是叫县。由于城市化程度低,所以直辖市往往呈弹孔状分布,也就是一个县的范围内就包裹着一个直辖市,周围全是县。
一些人口众多的县也被分割,将其中城市化率高的地方分出来单独设立一个“市”,而周围原来的县却不撤销,同时存在。这就出现“县市同名”的问题。在当今的残留就是类似于“长沙市与长沙县并存”这种情况。
但这个模式有一个巨大的问题。那就是城市自身需要乡村的土地、资源、人口,那么其发展之后,必然与其临近的县产生经济关系。那么分属不同行政区则徒增行政壁垒。可能A市和B县原本都是从C县里拆分出来的,原因仅仅是A市城市化程度高。而A市以矿业为主,但不足十公里外的B县就有其需要的资源。如果不是一个行政区,那么跨政区的经济合作可能要层层上报审批,麻烦费事。而如果它们在一个行政区内,则更加方便。
所以,仔细看看地图变化就知道,市一直在蚕食诞生它的“母县”,直到A市的实际建成区超过了母县的范围。
第二,要狭域市、适域市还是广域市?
狭域市指建制市的边界小于城市本身的范围,也就是这个城市被多个政区分割。狭域市在经济高度发达的美国等国有很多,许多城市已经发展到多个建制市的建成区连成一片。
适域市指建制市的边界约等于或者相当于城市本身的范围。市域范围由城市建成区和少量郊区(不大于建成区面积或略大于建成区面积)组成,少量郊区既为城市提供一定农产品供应,也为建成区发展提供了拓展用地。
广域市在我看来指建制市的边界远大于城市本身的范围。市域范围由城市建成区和相当数量的郊区组成。
这三种城市政区设置方式可有回答楼主的疑惑。我国走的就是第三条道路——广域市。即让一个城市不仅管辖自己的市区,还要管辖大片的郊区、乡村和县域。这一模式在80年代的“地改市”改革中确立。过去管辖县、设区的市和较大的市的“地区行政公署”被改制为市,成为了“地级市”。这就是地级市的来历。
第三,市制模式要与自身社会现状相适应。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城市边界不断延伸。在这个情况下,狭域市必然不适应中国情况。若是一个市被多个行政上的“市”的政区分割,那么必然严重影响人民生活。举个例子就是,A市和B市的市区早已相连,住在A市的张先生想让孩子去只有马路之隔的B市某学校上学,那么这个行政区划就可能造成很大麻烦。再比如,两个市明明接壤,但网络服务、快递服务上可能因为过分接近的原因而产生不利因素。而且按照狭域市的面积,我国可能要增设几万个市政府,这样的行政开销完全没有必要。
由于本身我国经济发展很快,农村也面临着就地城市化的需要,那么适域市也不现实。很多地方前几年还是按照乡村的方式规划,可能今年就盖起了高档楼盘。
因此,广域市更适合我国。
所以,我国的市,往往面积大。
-----------------------------------------------------------------------------------------------------------------
一点补充:我国的市制也不是完全没问题,主要问题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名称、级别繁琐、重复。
直辖市、副省级市、计划单列市、地级市、准地级市、县级市、副地级市层出不穷,有得是上级允许设立的,有得是地方允许的非正式行政区级别。越来越多的行政区被改制为市,这就导致市的种类过多,层级过多,名称重复。一些地区早就出现了“XX省XX市XX市”这样的地名。日后若是镇级市上马,直辖市也允许辖地级政区的话,就可能出现“XX市XX市XX市XX市”这样奇葩的地名。而其行政长官全叫“市长”,也体现不出不同。
我的想法是,只保留地级市这一个名称叫法。在不改变权责的前提下,直辖市改叫“都”,行政长官叫“知事”;副省级市和计划单列市改叫“府”,行政长官叫“知府”;县级市改叫“郡”,行政长官叫“郡守”。
第二,给权不给名分,有违法嫌疑。
我国行政区划有个特色,就是经常出现“给XX县XX级待遇”,但是却不改级别,不调整政区。这不得不让人猜测是一种官僚扯皮的结果。不愿意手下的政区被调走,就出现了人事不动,改待遇的问题。那么这种情况一开始就违背了法律赋予政区的职责。是一种违法行为。应该制止。
第三,地级市辖县数量太多。
这容易造成小马拉大车的现象。因此应该增设地级市,同时合并一些省份。全国省份保持在30个以内是最好的。每个省平均可以有40-30个以内的地级市。对于情况特殊的地方。可以单独设立省直属的县、郡。而省会的辖区也要进行优化,控制范围,然后改制为“府”,其下政区全部设立为“区”。

Ⅷ 划分县的时候地图界限是怎么划分的

要看当地的人口,经济和其他实力。

议地级市市辖区的行政区划调整

庞森权

截至2001年底,我国共有265个地级市。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地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我国城市化水平获得了迅速提高。对于某些较发达的城市来说,为适应社会发展的新情况、新要求,妥善把握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情况,卓有成效地加强行政管理,增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发挥中等城市的带动作用,顺应新形势和解决新问题,适当调整或扩大地级市的市区范围,就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甚或成为各地级市日益关注的紧迫问题。在这一深层次的背景下,行政区划管理部门理应更加重视这项工作。

一、中心城市城区整合的简要情况

鉴于地级市内部存在着地域面积不一、人口数量多寡、经济实力高低、行政建制各异之分,因而地级市在调整市区规模时,采取了因地制宜的做法,实行了撤县(市)设区、增设市辖区、市辖区调整和单纯扩大市区的四种形式。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这四种市辖区的行政区划变动方式往往同时或者交替发生。

1.撤县或县级市设立新区。

撤销中心城市周边的县或县级市,设立地级市直接管辖的市辖区,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以来行政区划调整比较频繁的行政区划管理行为之一。这类行政区划调整的优点比较突出,它波及面较窄,影响范围小,操作起来简便、易行。但其缺点亦较明显,易产生农村地域过大,当地的城市化水平较低,形成所谓的“假性市辖区”。当然,在整县(县级市)改区的同时,也不排除将一部分县(县级市)的行政域划入其它相邻的市辖区,或者将毗邻区的部分行政区域划入新设市辖区。1989年以来,共有31个地级市撤销29个县和11个县级市,设立46个市辖区。(详见附表一)

附表一:

注:①附表一~附表四中的资料来源均为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1990-2002年版)。

②因重庆市已升格为直辖市,所以未涉及重庆成为直辖市之前行政区划调整的相关内容。

③撤销地级东川市,设立昆明市东川区,因不属于市辖区调整范畴,故未列入表中。

④地级市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

2.增设新的市辖区。

为强化城市的规模效益,发挥城市各项行政管理的效能,落实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理顺开发区的管理体制,一些地方采用三种方式析置新的市辖区:一是将市中心紧邻的地域设立新区,二是将地级市自身规模较大的市辖区一分为二,三是将市辖区同周边县或县级市的部分行政区域联合成立一个区。由于此类行政区划的调整方式,增设了一个县级行政区域单位,人员、机构、编制等都要扩大,因而在实际运作时易被当地干部所认同。然而,这种新增设市辖区的做法,尽管在某些地方有其合理性,但其不足却显而易见,既与地方机构改革的总体精神背道而驰,也无形中加大了行政管理成本。10多年来,共有16个地级市新增设23个市辖区。(详见附表二)

附表二:

3.对原有市辖区进行全面或局部调整。

从本质上说,市辖区的调整强化了对市区的行政管理,增强了市区内部的各项功能,理顺并完善了相关的管理体制。但从现实的情况看,大部分地级市的做法仍然是,在调整市辖区内部结构的同时,适当地扩大了市区的范围,一般是将郊县(县级市)的部分行政区域纳入市区境内,从而减少或化解了城郊之间的矛盾,打破了原有城乡间的行政壁垒。但应该注意的是,这类行政区划调整牵扯面大,有时甚至要波及多个县级行政区域单位。所以,对于此种行政区划的变更方案,必须慎重对待、科学办理,否则短痛之后还会有令人难以预料的长痛,假如真的出现出乎意料的结果,那么这项行政区划管理工作将失去原有的积极意义。还要警惕的是,有的地方借地级市市辖区调整之际,不依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而借机增设市辖区。13年来,共有30个地级市进行了市辖区调整。(详见附表三)

附表三:

4.单纯扩大市区的地域范围。

这类市辖区的调整相对比较简单,只是将临近的县或县级市的部分行政区域划入市辖区的范围,市辖区本身数量并不增加。从正常的角度看,地级市所属的县或县级市,其周边紧邻市区部分的区位优势相当明显,受地级市自身的影响较大,相对而言条件一般较好,因而在将其划入市区范畴之时,可能会受到该县级行政区域的阻挠,所以一定要慎重行事,做好方方面面的疏导工作。据初步统计,这类以纯粹扩大市区为目的行政区划调整(也许附带其它行政区划调整),10余年来仅有4地级市进行了该项工作。

(详见附表四)

附表四:

此外,还有一种调整市区的类型是,在实行撤销地区、设立地级市的过程中,同时对原地区行政公署驻地的这一中心区域进行调整,使之一步到位地完成市辖区的整合,从而达到理想的效果。限于篇幅和题意,本篇不在此对其叙述之。

二、地级市市辖区调整的重要动因及其现实意义

许多地级市之所以迫切要求对市区进行较大幅度的调整,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面既有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的因素,又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还关系着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只有找出它们的内在原因,并深入了解其市辖区调整后的重要意义,才能把握其真正的内涵。地级市实施调整市区战略,不仅是当地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也是该地级市经济发展的良好开端,而且在依法行政管理等诸方面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1.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受计划管理体制的影响,行政区划管理亦与其相对应。然而今天的形势已发生重大变化,不仅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已经确立,而且我国业已成功地加入WTO.在这全新的形势下,如何应对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需要,怎样营造可持续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就成为摆在有关领导面前的综合性课题。

为此,需要尽快使作为上层建筑的行政区划适应经济基础的客观发展要求,在时机成熟之际,调整地级市的市辖区,发挥地区首位城市的辐射功能和带动作用,释放中心城市的全部能量,更好地进行资源、资本配置,强化区域间的协作关系,挖掘出市区的潜在功能,施展其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交通的中心作用,整顿因行政区域不合理而长期遭受阻隔的商品市场,体现自身日益壮大的规模效益,实施各种经济关系协调发展的战略。基于此,地级市的市辖区调整以后,地级市不仅能够而且应该将其临近地区亦划入自己的麾下,使其地域优势日益明显、经济势力更加强大,从而在建设城市、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以便影响、促进、带动周边各县向更高的层次迈进。

2.推动了城市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现代化,现代化是以工业化为保证的,工业化的结果自然导致城市化。从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上看,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已达到36.09%,而且这种发展势头有进一步加速的态势。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流向、速度,直接关系着我国城市化的健康发展。面对这一课题,城市工作者们经过长时间的观察、摸索和实践,终于得出这样的正确结论:卓有成效地引导非农业人口向城市有序、稳妥地转移,是实现我国高水平城市化的有力保证。事实上,当城市化进程达到一定的发展阶段,原有的城市格局就会初显不足,主要是人们生产、生活的空间过于狭小,使城市无法发挥物资流、信息流、人才流、资金流等有效载体的巨大作用,迫使一些地方适当、适时地调整了市辖区的适度规模,并加大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实行城乡一体化的管理方式,增强中心城市的整体规模,为各类生产、经营要素提供广阔的运动空间,以吸引周边各县的人力、物力、财力向预定的地点转移,让农村剩余劳动力集中到中等城市中来,并让这部分居民得以在环境优美、生活舒适的城市中“安营扎寨”。

3.为实施城市总体规划打下根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要求,我国的各级城市都要定期进行城市总体规划,地级市作为城市中的中坚力量,同样要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需要,编制或修订中、长期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规划的宏伟蓝图一经有关部门审批通过后,就要予以实施并及时地落实到位。尽管行政区划与城市规划并非要完全吻合,但行政区划与城市规划密切相关,二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决不能将它们人为地割裂开来。因而,为配合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的实施,落实城市规划所带来的相关事项,特别是对那些城市总体规划已超出现在的城区范围的规划,调整城市中心区域的行政区划势在必行。换言之,完成城市总体规划的各项要求,有赖与地级市市辖区的行政区划调整,这是城市规划得以继续进行的有力保障,否则城市总体规划的文本将成为海市蜃楼。

4.建立了全新的城市内部地域格局。虽然市辖区与县的级别相同,但将其纳入中央的行政区划管理权限之中却还是1985年以来的事情,加之历史上行政区划管理往往与计划经济所形成的经济区域混为一谈,导致城市的概念被禁锢在一个特定的点状区域内,市辖区仅特指建成区的范围,市区之外就是环绕四周的郊区,有的市辖区的区名甚至就只称作“城区”、“市区”、“市中区”。这种市辖区整体格局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城乡分割,城市与农村形成壁垒,造成明显的二元结构;二是规模较小,表现为人口数量少,地域面积小;三是郊区环绕城区,城乡之间矛盾较多;四是经济总量稍显不足、经济结构难尽人意。面对于此,不打破传统的城市概念——城是城、乡是乡的旧格局,重新划分各区的势力范围,就很难突破边界线上的“隔离带”,也就无从谈起增强各市辖区的活力。所以可以断言,科学、合理、有序、稳妥地调整市辖区,不仅可以满足当地人民政府的良好愿望,为经济建设提供合理、适度的发展空间,而且能够促进一定区域内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市”建制变革及市辖区调整的直接结果是,地域逐步扩大、城乡逐渐融合、界限渐渐消失,导致经济活动的各项要素能够尽最大限度地物尽其用,人才的流动、资金的投放、资源的配置、市场的调剂、信息的共享等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天地。

5.提高了依法行政管理的效率。鉴于以往的地级市市辖区格局存在着人为的分治,不仅城乡之间形成了地域上的分割,而且市区内部亦有“插花地”、“飞地”、“人户分离”等现象,致使在实际的行政管理工作中,不得不花费大量的人力、精力、财力去做一些不必要的协调工作。而且,由于在原有的市辖区二元地域泾渭分明的结构中,城区与郊区的分界线显而易见。经过对市辖区的精心调整,就可以用行政区划的手段弱化城乡差别,适当理顺城乡间的关系,避免相互掣肘而产生的矛盾,使城区与郊区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减少了因地域阻隔造成的摩擦。此外,过去的地域范围不尽合理,与著名的“中心地理论”相距甚远,致使行政管理半径长短不一、参差不齐,导致有的地方政令不逮,有的地方却“灯下黑”。

现在,通过重新组合市辖区的地域范围,在“一元化”的统一领导下,就可以在对市辖区的管理过程中,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实施一步到位的管理方式,有效地解决了城乡之间的矛盾,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行政管理的效率。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与发展,在价值规律的直接作用下,城区与郊区作为市场经济各类元素的依托点,其趋同性越来越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实施整体上的统一规划、建设、开发、管理,可以使城乡在政治上、经济上真正一体化,提升管理水平和管理效果,以便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在理论与实践上做到“双赢”。

三、首位城市主城区重组的主要原则

对于一个地区的首位城市而言,力求将自身“做强、做好、做大、做美、做活”,以带动、辐射、影响、帮助周边所属各县、县级市的发展,这一点无可厚非,应当予以支持和鼓励。但是,任何事情都要一分为二地区别对待,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切忌操之过急、一哄而起。因为,尽管前期进行的市辖区调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决不能称之为十全十美,实事求是地讲,有的地方就出现过反复的现象,还有的地方人民政府要求进行第二次甚至第三次行政区划的调整。这样做的不良结果是,既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也给近期工作带来诸多不便。所以,真诚地建议如下:

1.保持大局的稳定。调整地级市的市辖区,目的是更好地建设和发展当地的各项事业。

基于此,要摆正稳定和发展之间的关系,发展既是硬道理,也是前进的动力,而稳定是基础,更是社会进步的前提,所以要在稳定中求发展,在发展中不忘稳定。具体说来,稳定应包含三项实质性内容:一是社会生活的稳定——行政区划的调整涉及方方面面,牵一发而动全身,势必会影响到各个层面的利益冲突,各种矛盾要一一化解;二是经济活动的稳定——尽管行政区划的调整属于上层建筑,但其终极目的自始至终都是为经济发展而服务,也就是说,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同时,要尽可能地“软着陆”,使经济工作的运营能够正常、有序地平稳进行;三是行政区划的稳定——行政区划管理工作的主要原则就是保持行政区域的相对稳定,这一点在市辖区调整时也概莫能外,一方面要尊重历史,延续当地业已形成的地域文化,体恤民众的归属感,另一方面还要面对现实,顺应甚至推动社会发展的前进方向。

2.相互间协调发展。通过打破过去的市辖区不合理的状况,重新确立新的市辖区格局,这是市辖区调整的主要工作。但是,必须注意的是,由于地级市的市辖区调整主要是扩大市辖区的范围,因而自然涉及周边县或县级市的问题,所以一定要充分考虑拟划入市区的县(县级市)的情况,这里又分为三种情况:一是只将紧邻的县或县级市部分乡镇并入市区,这部分乡镇的条件一般均好于其它兄弟乡镇;二是撤销该县或县级市,将其直接设立为市辖区;三是将该县级政区支解,分别纳入各区的管辖范畴。于是,我们开展市区调整的工作,着眼点就不能仅仅盯住地级市本身,而且还要放眼与市区相邻的县或县级市,特别要注意拟变动的县或县级市的发展动态,观察它的经济走向、发展态势等,做到不因行政区划的变更而影响其未来的经济发展速度。换个角度说,地级市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县或县级市的利益为前提,而是要通过行政区划的重新组织,充分调动各县级行政区域的积极性,使地级市、市辖区、县、县级市都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在经济上获得空前的丰收。还有,各行各业之间的相互协作、相互支持等,亦为我们筹划的重点课题,使之主次分明、互相配合、共同提高,成为地级市市区调整的最佳受益者。

3.符合行政区划管理的有关规定。在市辖区行政区划调整中,往往会遇到一些新问题:对新出现的市辖区进行必要的更名或命名。在这种情况下,为新政区命名必须遵循一条基本的原则,完全符合地名管理法规的有关规定。基于此,新政区的名称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应当与当地的地域特点相吻合,同其它市辖区的名称相互呼应,准确地反映出本地的实际情况,让广大人民群众有认同感。有的地方采取“广而告之”的办法,公开征集区名,实行群策群力,这种做法应当说是一项有益的尝试。同时,地级市的市辖区调整必然会产生新的县级行政区域界限,这些界限不应该产生新的边界纠纷。也就是说,在进行地级市的市辖区调整时,涉及的边界问题都应一并解决,不管是区与区之间的界限,还是区与县之间的界限,均要在提出变更方案时筹划好,否则贻害无穷。当上级主管部门批复了地方政府进行地级市市辖区调整的请示后,应马上按照请示上承诺的内容予以勘界,并完善后续工作。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市辖区调整之前打下良好的基础,调整之后顺理成章地完成勘界任务,使边界纠纷被扼杀在萌芽之中。当然,所有涉及行政区划变更的事项,当地人民政府都不得擅自运作,必须按照行政区划管理的规定和程序逐级上报,经严格的审批后予以执行。

4.各区规模适度、布局合理。市辖区调整的目的在于,重新整合市辖区的规模,包括经济规模、人口规模、地域规模等,要使各市辖区相对均衡,既能够发挥各区的长处,又可以增强它们之间的竞争性,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其自身优势。换言之,市辖区的规模不能太小,规模太小无法发挥规模效益,也就缺乏竞争力,甚至还要增加管理成本;反之,市辖区的规模也不能过大,那样的话同样会造成管理不便、政令不通的局面。不仅如此,除了要考虑地级市本身以外,市辖区和相邻的县或县级市也应有自己的存在价值,这就要求从这一角度为它们定好位。还有,既然在更大范围内重新调整了市辖区,即应在地域、人口、经济等结构上予以充分考虑,尽量做到城乡结合、城乡融合、城乡互补等,从而尽可能地发挥各自的优势。所以说,每个市辖区不仅需要一定的规模,涉及周边的县或县级市时也应统筹考虑,同时把握住每个县级行政区域的合理布局,在地域划分、人口聚集、商品流向、市场分工等方面掌握它们的动态要求,这样做才能使各市辖区成为地级市的有机整体,使之与其它相关行政单位相互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5.有利于城市总体规划的落实。调整后的地级市,其最直接的近期目的是,落实上级人民政府批复的城市总体规划,对于这个综合性的重点课题,按部就班地进行地级市的市辖区调整,既是有效的行政手段,也是追求的既定目的。因此,这项当地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从开始阶段就要把握好运作的方向,使行政区划调整尽量与城市总体规划相能够环环相扣。

同时必须指出的是,尽管城市总体规划与地级市市辖区调整不是完全的一件事情,但二者有着不可替代的连带关系,虽然侧重点不同、内容不一样,却要相互依赖、相互支持、相互补充,使之总体框架愈加妥当、完善、合理、科学,既有利于完成城市的总体规划,又可以憧憬地级市的美好未来,为将来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另外,在进行市辖区调整时,还要把握好与当地的土地总体规划的关系,做到与之协调、一致、吻合。

还需重点强调的是,地级市市辖区调整之后,并非已经万事大吉,而是尚有许多后续工作要做,内容包括:调整、配备好各市辖区新的领导班子,妥善安置各级工作人员的未来出路,实施科学、合理的定岗、定编,稳妥地处理好各类财产的交接或接管工作,勘定新形成的县级以上行政区域界限,召开各市辖区的人民代表大会,讨论并研究下一步各市辖区改制后的工作重点等,这些方方面面的问题全部收尾后,才能真正达到最完美的行政效果。

总之,地级市市区的调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重组市辖区的成功与否,都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甚至决定着该地级市的未来发展,而且这一作用将是一个较长期的过程,所以无论地方的各级党、政领导,还是行政区划的主管部门,都要慎重对待、认真行事,必须经过实地调查、反复研究、系统分析、充分论证,然后水到渠成地作出科学、合理的正确决策,圆满完成这项在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头等大事,进而彻底实现地级市市辖区调整的全部内涵。
参考资料:http://www.usc.cuhk.e.hk/wk_wzdetails.asp?id=2048

Ⅸ 城市发展程度的评价标准主要有哪些

应当满足以下基本条件:

  1. 一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合理利用各种资源;版

  2. 二是提高资源利用效权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 三是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环境状况不断好转。节约型城市建设应当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调整、节约型社会的体制机制建设和思想观念建设等方面入手。

Ⅹ 广东九市同城是那几个城市

广州、佛山、珠海、深抄圳、东莞、江门、肇庆、惠州、中山

所谓“广佛同城”指的就是广州和佛山两市打破行政壁垒,进行区域一体化建设。广佛同城,是对未来珠三角区域一体化的先行先试,也是未来珠三角九市(广州、佛山、珠海、深圳、东莞、江门、肇庆、惠州、中山)加清远市等四大经济圈建设的基础。

热点内容
影视转载限制分钟 发布:2024-08-19 09:13:14 浏览:319
韩国电影伤口上纹身找心里辅导 发布:2024-08-19 09:07:27 浏览:156
韩国电影集合3小时 发布:2024-08-19 08:36:11 浏览:783
有母乳场景的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2:55 浏览:451
我准备再看一场电影英语 发布:2024-08-19 08:14:08 浏览:996
奥迪a8电影叫什么三个女救人 发布:2024-08-19 07:56:14 浏览:513
邱淑芬风月片全部 发布:2024-08-19 07:53:22 浏览:341
善良妈妈的朋友李采潭 发布:2024-08-19 07:33:09 浏览:760
哪里还可以看查理九世 发布:2024-08-19 07:29:07 浏览:143
看电影需要多少帧数 发布:2024-08-19 07:23:14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