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制法律法规
❶ 微信支付实名制是哪条法律规定的
《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规定,7月1日开始
❷ 快递单6月1日起实名 “实名制”新规有哪些
1、6月1日起,快递单得实名
《快递安全生产操作规范》中提出,收寄快件时,快递业务员应按照《快递服务》国家标准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和邮政管理部门的规定,提示寄件人如实申报所寄物品,并根据申报内容对交寄的物品、包装物、填充物等进行实物验视.
6月1日起,这项更加严格和全面的快递实名制规范将正式实施,意味着快寄包裹必须出示本人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快递单得实名,包裹必须先通过快递员检查验视。
2、6月1日起,网络主播需实名
2016年4月18日,网络、新浪、搜狐、爱奇艺、乐视、优酷等20余家网络直播平台共同发布《北京网络直播行业自律公约》,承诺从4月18日起,实施网络主播实名认证,同时对现有主播未完成实名注册者,6月1日前完成实名认证。
3、7月1日起,支付宝、微信支付要实名
支付宝官方宣布“自7月1日起,没有绑定中国内地银行卡的用户将不能在支付宝账户中存钱,也不能使用账户中的余额。”微信支付方面也称,7月1日后,如果仍不实名,部分功能可能会受到限制。
4、明年7月之前电话用户全部实名
工信部近日下发通知,要求各基础电信企业确保在2016年12月31日前本企业全部电话用户实名率达到95%以上,2017年6月30日前全部电话用户实现实名登记。
(2)实名制法律法规扩展阅读
实名制已成大势所趋
“后台实名,前台自愿”渐成上网常态。从网站申请需提交个人信息,到APP注册要绑定个人电话,再到日前网信办出台的《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实名制在促成更安全网络服务时,也净化了网上生态。
社交互联网的发展深刻改变着舆论格局和人们生活方式,实名制不仅是对享受网络服务的普通用户提出的要求,更是对治理能力和治理智慧的考验。
实名制已成大势所趋,而只有在保障言论空间和监督权力、防范信息泄露等方面下力气,才能推动良性公共讨论在互联网上蔚然成风,让网络更好造福人们生活。
❸ 实名认证有什么法律效力
法律效力不能用来形容证件,法律效力一般来形容的是文件、规定、要求、文书等。
证件一般是证明一个人的身份和地位的,是行政许可里面的特许范畴。所以只能有法律义务和责任来形容。 例如 注册建筑师,依照法律、法规必须对注册的建设单位的工程设计、施工、管理负相应的责任,而在工作中也同时享有管理、核准、指导建设单位工作的义务,是受法律保护的。
用很多,各行各业有很多特许资格证,例如医生行医执照、注册会计师、注册建筑师等等太多了。
驾驶证不算特许范畴,属于一般许可,就是指只要符合条件即可申报的一般性准许行为,他只有法律责任,就是遵守法律法规,而没有相应的义务。但是只要是守法也受法律保护法律效力不能用来形容证件,法律效力一般来形容的是文件、规定、要求、文书等。
证件一般是证明一个人的身份和地位的,是行政许可里面的特许范畴。所以只能有法律义务和责任来形容。 例如 注册建筑师,依照法律、法规必须对注册的建设单位的工程设计、施工、管理负相应的责任,而在工作中也同时享有管理、核准、指导建设单位工作的义务,是受法律保护的。
用很多,各行各业有很多特许资格证,例如医生行医执照、注册会计师、注册建筑师等等太多了。
驾驶证不算特许范畴,属于一般许可,就是指只要符合条件即可申报的一般性准许行为,他只有法律责任,就是遵守法律法规,而没有相应的义务。但是只要是守法也受法律保护
❹ 电子签名法对实名制有规定吗
这是在总结了传统书面法律要求的经验教训,而得出的方针。电子签名法的通过,标志着我国首部“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法律”已正式诞生,已经于2005年4月1日起施行。 法律规定,在电子商务交易中,双方使用电子签名时,往往需要由第三方对电子签名人的身份进行认证,向交易对方提供信誉保证,这个第三方一般称之为电子认证服务机构。电子认证服务机构从事相关业务,需要经过国家主管部门的许可。 法律规定,电子签名必须同时符合“电子签名制作数据用于电子签名时,属于电子签名人专有”、“签署时电子签名制作数据仅由电子签名人控制”、“签署后对电子签名的任何改动能够被发现”、“签署后对数据电文内容和形式的任何改动能够被发现”等几种条件,才能被视为可靠的电子签名。法律还规定,当事人也可以选择使用符合其约定的可靠条件的电子签名。 为保护电子签名人的合法权益,法律规定,伪造、冒用、盗用他人的电子签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这部法律规定,电子签名人或者电子签名依赖方因依据电子认证服务提供者提供的电子签名认证服务从事民事活动遭受损失,电子认证服务提供者不能证明自己无过错的,承担赔偿责任。法律还规定,未经许可提供电子认证服务的,由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有违法所得的,
❺ 有什么法律证明网站可以要求用户实名认证吗
1、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2014年8月7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规定要求,即时通信工具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的原则,要求即时通信工具服务使用者通过真实身份信息认证后注册账号。规定还要求,即时通信工具服务使用者为从事公众信息服务活动开设公众账号,应当经即时通信工具服务提供者审核,由即时通信工具服务提供者向互联网信息内容主管部门分类备案。
规定所称即时通信工具,是指基于互联网面向终端使用者提供即时信息交流服务的应用。规定所称公众信息服务,是指通过即时通信工具的公众账号及其他形式向公众发布信息的活动。
2、2011年根据国家八部委下发的《关于启动网络游戏防沉迷实名验证工作的通知》,网络游戏防沉迷实名验证工作10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知还强调称,所有网游企业必须严格按照《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开发标准》和《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实名认证方案》进行开发部署,不得随意更改实施方式,扩大或缩小系统功能权限等,违者将被停止其网络游戏出版运营和相关互联网接入服务,甚至取消其相关许可。
3、目前而言,截至2014年11月11日就网络购物这个方面并无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要求购物者、消费者必须实名认证。但网站要求进行实名认证属于单方的要约或者请求,不构成违法的,比如淘宝网,买家、买家均有实名认证,完全表现为当事人自愿行为(无论目的和动机如何)。
4、网站单方要求进行实名认证,如果你并未接受其要约,则不受其约束。
❻ 财付通实名认证依据那条法律
1、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2014年8月7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规定要求,即时通信工具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的原则,要求即时通信工具服务使用者通过真实身份信息认证后注册账号。规定还要求,即时通信工具服务使用者为从事公众信息服务活动开设公众账号,应当经即时通信工具服务提供者审核,由即时通信工具服务提供者向互联网信息内容主管部门分类备案。
规定所称即时通信工具,是指基于互联网面向终端使用者提供即时信息交流服务的应用。规定所称公众信息服务,是指通过即时通信工具的公众账号及其他形式向公众发布信息的活动。
2、2011年根据国家八部委下发的《关于启动网络游戏防沉迷实名验证工作的通知》,网络游戏防沉迷实名验证工作10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知还强调称,所有网游企业必须严格按照《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开发标准》和《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实名认证方案》进行开发部署,不得随意更改实施方式,扩大或缩小系统功能权限等,违者将被停止其网络游戏出版运营和相关互联网接入服务,甚至取消其相关许可。
3、目前而言,截至2014年11月11日就网络购物这个方面并无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要求购物者、消费者必须实名认证。但网站要求进行实名认证属于单方的要约或者请求,不构成违法的,比如淘宝网,买家、买家均有实名认证,完全表现为当事人自愿行为(无论目的和动机如何)。
4、网站单方要求进行实名认证,如果你并未接受其要约,则不受其约束。
个人可以选择不进行实名认证,但是涉及金钱的都需要认证,也是为了保障客服的财产安全。 在钱包里还有一个城市服务的应用,在生活中很实用,看病提前挂号,生活中缴纳各种费用,急救服务,机动车查询等等各种服务都有,在生活中方便于大众。
❼ 【急求】:工信部制定的手机号码实名制办法、规定是属于法律行政规章地方性法规三种之中的哪一种
工信部制定的手机号码实名制办法、规定应属于行政规章。
❽ 房产实名制的相关法律依据是什么
实名制跟这个没关系,首先你的确定所属房产是结婚前买的还是结婚后买的,特别是办理的房产证上的日期是在结婚前还是结婚后,是否双方共同出资购买的,房产如果不属于婚前财产的话,男方是无权私自处理房产的。
❾ 实名制要求的有效证件包括哪些
个人用户、代办人、经办人个人有效证件是指下述类别的证件:
1、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专内的属中国公民,为居民身份证或者临时居民身份证
2、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中国公民,为户口簿
3、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为军人身份证件
4、中国人民武装警察,为武装警察身份证件
5、香港、澳门居民,为港澳居民往来内地通行证
6、台湾居民,为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
7、外国公民,为护照
8、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规定的其他有效身份证件
(9)实名制法律法规扩展阅读:
一、单位用户办理真实身份信息登记时,需出示下列有效证件之一,并出示经办人的有效证件,提供单位的授权书:
(1)组织机构代码证;
(2)营业执照;
(3)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或者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
(4)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规定的其他有效证件或者证明文件。
二、担保人有效证件类别:
(1)个人担保需提供本地居民身份证
(2)法人担保需提供本地单位有效证件
网络-有效身份证件
❿ 实名制手机卡法律法规
实行实名制手机卡有一定法律约束,一旦触犯法律,跑到哪都能能找到你。手机使用已逐步进入法制化轨道管理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