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政执法 » 机构行政费用

机构行政费用

发布时间: 2021-01-31 11:15:33

㈠ 中国的行政成本为什么这样高

.54亿元,2000年为2768.22亿元,2003年达到4691.26亿元。行政管理经费增长速度之快,令人触目惊心!改革开放以来,竟然增长了87倍,年均增长3.5倍。与GDP增长比较,中国GDP从1978年的3624.1亿元至2003年达117251.9亿元,只增长了31倍,年均增长1.2倍。
中国行政管理经费占财政总支出比重逐年上升。
1978年仅为4.71%,1980年为6.15%,1985
年为8.53%,1990年为13.44%,1995年为14.6%,2000年为17.42%,2003年达到19.03%,增长了87倍。而且近年来行政管理费用增长还在大跨度上升,平均每年增长23%。
中国政府的行政成本过高是不争的事实。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杜刚建指出,"中国是全世界行政成本最高的国家"!从国际上公认的从政人员占总人口的比重来看,一般以
1%为标准,以3%为界线,在界线以内就是合理的和科学的。这一界线具有三个功能:一是一个国家纳税人的负荷能力;二是显示一个国家领导体制的模式是大社会、小政府抑或是小社会、大政府;三是表明一个国家是节约、高效的,还是人员膨胀、铺张浪费、低效率的。中国由财政供养的人员有多少?全国政协任玉岭委员认为,当今吃“财政饭”的有4572万人,还有500万人依靠政府给予的权利实行自收自支。两项合计占总人口的3.94%,平均每26个平民养活一个官员。这样的比重显然高于国际上大多数国家的水平。
我认为,中国的行政成本高在以下几点:
首先、机构臃肿,人员庞大。
人们对行政机关趋之若鹜,争相削尖了脑袋往里钻,钻进去了就千方百计赖着不出来。机构改革反复出现“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现象。为什么?因为权力机关实在太诱人了:养尊处优,清闲自在,手握实权,油水颇足。一旦提拔,前(钱)程无量。办事方便,万事不求人。相反还有那么多人求着。如此好事,怎么会放弃?偶有傻呼呼下海经商或买断工龄者,出去肠子都悔青了,还有谁肯步其后尘?
其三、为了政绩,大搞形象工程。诸如全国卫生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城市、国家旅游城市等等,不知道一夜间怎么就涌现出这么多的国家城市。怎么创建起来的?突击创建、突击化钱堆起来的。导致“领导扛锦旗,群众饿肚皮”,“锦旗扛到手,形象就落后”的结果。还有不少政府领导热衷于上项目、搞工程,有利可图是重要原因。“政绩工程”的管理成本,加上最终必然由公共财政埋单的寻租,导致公共行政成本进一步增加。
其四、因人设事,狗拿耗子。相当一部分人在行政机构里无所事事,“坐吃空饷”,于是就因人设事,造成政出多门,审批环节过多,行政效率低下。还有一些政府部门沿用旧体制惯性,职能一时没有移交给市场和社会,就要管“份外之事”,导致财政负担增加。
其五、管理效率低下。管理效率包括决策效率和执行效率。在决策效率方面,各级政府决策时很少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导致成本失控,频繁的决策失误也是造成行政成本过高的原因。政府的执行成本也非常高。仅以税收征管成本为例,近年基本上在5%以上,而国外一般维持在
1.5%的水平。
第一、反腐倡廉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但也是艰难的。它设及到整个政治体制的改革和根本意义上的民主建设。其难度可想而知。但浅层次上的反腐倡廉实际效果又不显著。
第二、精简机构、裁减冗员。
应下大力气控制行政机关的规模和编制。对行政机关规模的控制,关键在于科学划分和确定行政机关职能,重点解决好机构重叠和职能交叉等问题,去掉一些不必要的副职和虚职,改变“官员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的体制。至于裁减冗员,却
引进绩效管理的理念,即通过财政预算来控制地方政府绩效。把行政成本和控制和绩效管理纳入
对领导干部的考核标准并作为提拔任用干部的参考。引导行政官员不要热衷于做“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以减少和消除行政管理中的隐形成本。第四、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提高领导者的决策水平,减少决策失误。同时
简化行政管理程序,提高行政效率。
第五、建立“廉洁政府”,领导干部和行政人员要自觉地从我做起,从珍惜点滴资源做起,该节约的就要节约,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开支,争取以最小的管理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

㈡ 行政单位的费用开支来源有哪些

行政单位的款项来原是国家拨款。

国家预算(state budget)
概述
[编辑本段]
经法定程序批准的国家年度财政收支计划。实现财政职能的基本手段,反映国家的施政方针和社会经济政策,规定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
产生和发展
[编辑本段]
预算是国家财政发展到一定阶段适应加强财政管理和监督的需要而产生的。剩余产品是财政产生的经济条件,国家则是财政产生的社会条件。奴隶制国家的出现,随之也产生了财政收支活动,但当时的国家财政与王室收支没有严格分开;封建社会曾经出现过类似预算的财政管理制度,但由于封建君主拥有至高无尚的权力,王室支用无度,横征暴敛,随心所欲,不受约束,国家财政管理很难形成统一的收支计划。封建社会末期,随着资产阶级力量的强大,逐渐地要求限制封建帝皇的无限财政,监督国家财政收支。这场斗争最初集中在课税权上,随后逐渐发展到资金支配权,并最终要求取消封建贵族对财政的控制和享有的特权,要求国家财政收支应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这迫使封建帝皇承认了资产阶级的部分权利,同意由政府每年制定一个国家财政收支文件,将财政收支作事先安排,向资产阶级占统治地位的议会报告,并由议会安排,向资产阶级占统治地位的议会报告,并由议会审批,以形成国家财政收支文件。

我国的国家预算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条件下的清末宪政改良时期,参酌中西制度,从外国引进的。1889年6月11日,光绪皇帝接受变法,推行新政时,才真正提出“清理财政,筹办预算”;1907年颁布“清理财政章程”;‘1910年宣统皇帝又拟定“预算册式及例言”,同时公布了“统一国库章程”,并逐渐形成了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的国家预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正式建立了新民主主义国家财政预算;1956年社会主义发行取得决定性胜利,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确立,社会主义的国家预算也随之建立。
性质
[编辑本段]
不同性质的国家,其预算的性质不同。资本主义国家预算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手段,预算收入主要来自各阶层人民缴纳的税款收,预算支出主要用于军政费用。我国社会主义国家预算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基本财政计划,是国家为了实现政治经济任务,有计划地集中和分配一部分国民收入的重要工具,是国家经济政策的反映。中国有预算收入,虽然也主要采取税收形式,但各项税收主要是由社会主义经济缴纳的,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内部积累。中国的预算支出,主要用于社会主义建设,节减军政费用、腾出资金用于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科学、卫生以及社会福利事业,这是中国安排预算资金的一贯方针。
作用
[编辑本段]
国家预算作为财政分配和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具有分配、调控和监督职能。国家预算的作用是国家预算职能在经济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财力保证作用。国家预算既是保障国家机器运转的物质条件,又是政府实施各项社会经济政策的有效保证。
(2)调节制约作用。国家预算作为国家的基本财政计划,是国家财政实行宏观控制的主要依据和主要手段。是国家财政实行宏观控制的主要依据和手段。国家预算的收支规模可调节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预算支出的结构可调节国民经济结构,因而国家预算的编制和执行情况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都有直接的制约作用。
(3)反映监督作用。国家预算是国民经济的综合反映,预算收入反映国民经济发展规模和经济效益水平,预算支出反映各项建设事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因此通过国家预算的编制和执行便于掌握国民经济的运行状况、发展趋势以及出现的问题,从而采取对策措施,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地发展。

管理体制
[编辑本段]
财政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在中央和地方以及地方各级财政之间,划分预算收支范围和预算管理职责与权限的一项根本制度。财政管理体制主要包括预算管理体制、税收管理体制、企业财务管理体制、事业行政财务管理体制、以及基本建设财务管理体制等。由于国家预算是国家的基本财政计划,预算管理体制所进行的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收支范围和管理权限的划分,对国家财政以至整个国民经济有着重要影响,因此预算管理体制是财政管理体制的主导环节,占有重要地位。

我国的预算管理体制,自建国以来随着各个时期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经历了多次改革,试行过多种办法。总的趋势是,由建国初期的高度集中,逐步过渡到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实行不同程度的分级管理。1994年起实施的分税制预算管理体制。这种体制以分税制为主要特征,又称为“分税制”。实行分税制是世界许多国家通行的做法,也是我国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模式。
体系
[编辑本段]
根据国家政权结构、行政区域划分和财政管理体制要求而确定的国家预算组织结构。我国的国家预算通常实行一级政权一级财政,每级财政都建立一级总预算。我国建国初期,国家财政分为中央、大行政区和省(市)三级财政。1953年大行政区由政权机构变为中央的派出机构,并于1954年大行政区由政权机构变为中央的派出机构,并于1954年撤销。同时,为适应地方工作发展的需要,逐步建立起县、市级财政和民族自治地方财政。1954年至1985年,就全国而言,基本上划分为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县、市、自治县三级财政。1985年4月,国家决定县以下的乡、镇建立一级财政。

我国国家预算现设立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市(自治州)、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镇)五级预算。由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组成。中央预算由中央各部门(含直属单位)的预算组成。地方预算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总预算组成。地方各级总预算由本级政府预算和汇总的下一级总预算组成;没有下一级预算的,总预算即指本级预算。地方各级政府预算由本级各部门(含直属单位)的预算组成。

各部门预算由本部门所属各单位预算组成。单位预算是指列入部门预算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其它单位的收支预算。

㈢ 如何对于行政费用进行费用管理或者成本优化

有效地控制行政成本、高效低耗地开展行政管理工作,是我国政府行政改革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寻求行政成本得以降低的措施与途径是我们解决当前行政成本过高或失控的关键。根据上述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析我国行政管理中成本问题的原因,下面着重从宏观与微观层面提供解决行政成本高的方案。
如上所析,行政成本是一项综合指标,造成行政成本过高,而行政效益较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从宏观角度看,需要着重在更新行政主体的思想观念、改进行政管理的模式、完善管理制度以及提高公务员的综合素质方面有所突破和进展。
1. 更新思想观念,在行政管理中借鉴“经济人”的思想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在市场中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在产品或服务的生产、经营以及企业内部的管理过程中,奉行顾客至上、质量第一、注重效益等企业理念。政府在管理社会事业和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虽然其最终实现的目标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有着根本的不同,但是从某种角度讲,对于要建立一个“做得更好和花钱更少的政府”来说,在改革和探索中借鉴企业的经营理念,借鉴“经济人”的思想,是非常有价值的。首先,政府在行政管理中要确立讲求效益的思想观念。企业是追求经济效益的赢利性组织。经济效益及利润是企业经营行为的内在动力,企业总是在使顾客满意的前提下,力求以更低的成本或更少的投入获得更多的利润或更多的产出,在这当中避免亏损和杜绝浪费。
其次,在政府与公众的关系上确立以公众为本的思想观念。在企业与购买其产品或服务的顾客的关系上,企业奉行顾客至上的理念。企业把顾客及顾客的需求看作是企业存在的全部理由,在满足顾客需求的基础上实现企业自身的利润,进而使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政府的顾客是政府所服务的对象即公众。政府作为非物质生产部门,其行政经费来源于国家财政税收。征税这种国家对纳税人的“强迫性”储蓄行为又是财政经济的主要来源,行政管理活动所使用的经费,都是纳税人的钱,因而,纳税人即公众是政府的顾客,就如同企业确立顾客至上的理念一样,政府应该确立以公众和公众利益为本的思想观念,遵循国家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节省行政经费开支,让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及其他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中去,为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产品。公众既然是这些利益的出资者,也应该是最终的受益者。对于政府来说,确立以公众为本的思想观念有助于行政主体克服那些在传统行政体制中滋长出来的根深蒂固的错位以至颠倒的观念及行为。如以政府为中心的妄自尊大的官本位主义、只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的官僚主义等。
再次,政府要在行为方式上确立追求高效率的时间观念。企业的经营活动十分强调效率。无论是企业的内部管理还是外部的市场营销,企业都注重提高效率,以免贻误商机。办事拖拉、反应迟钝等行为是与企业经济活动不相容的。政府历来把提高行政效率作为行政管理所追求的一大目标。但是由于行政效率的高低与机构及公务员的利益无关等原因,政府在慢节奏的行为模式中形成了办事不讲效率的思想观念。因此,政府需要借鉴企业的快节奏、高效率的运作模式,强化时间观念,重塑追求高效率的思想观念,以提高政府工作的行政效率,避免时间这种抽象的行政资源被无端的损耗,从而加大行政成本,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2. 精简政府机构,建立现代化的管理模式
精简政府机构,建立现代化的管理模式是有效控制行政成本的主要途径。目前我国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改革的重点是加快市、县、乡(镇)三级行政组织的机构改革。县、乡(镇)两级的行政机构和行政人员在数量上均占国家行政组织、工作人员的极大份额。鉴于此,对需新增设的部门进行成本核算,部门设置、人员增加本着少而精的原则,确定其职能、机构、编制。在职能管理、机构管理、人员编制管理过程中,要本着用最少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效能的通则,使财政支付有效发挥作用。伴随着机构改革的进行,政府在管理模式上可以借鉴西方国家公共行政管理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结合我国国情,尽快实现由传统行政向现代行政的转变,减少不必要的行政成本耗费。
⑴ 从全能型政府向有限型政府转变
政府必须完全改变过去计划经济下的全能政府的状况,凡是市场和社会能解决的事情,政府就不要干预,政府职能的范围应取决于市场和社会的需要,而在其他方面实现职能的分离。
一是政企分离。政府不是经济部门,不应该直接经营和管理企业,也不应该直接参与盈利性的竞争。政府应该根据市场分工的原则,把国家资本从不必由政府负责的部门和企业中逐渐退出来。当务之急是按照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分开的原则,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管理和经营的合理形式和途径,建立国有资产的科学管理体系,通过经济关系的变革实现政企分离。重新构建国有资产的管理体系和结构,把国家需要控制的基础产业的资产与一般竞争性行业的资产分类管理;重新构建国有资产的运营体系,从而有效地保证国有资产的营运效益;重新构建国有企业的宏观管理体制,政府由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从效益最优化的原则出发,国有资产主要应在提供公共物品的领域发挥作用。
二是政社分离。实行政社分开,政府应还权于社会,把政府的管理职能与一般的社会职能分开,鼓励建构新社会管理组织,促进市民社会的开放。应使各种社会中介组织成为独立于政府自收自支的社会组织,而不再是政府的附属物;使基层自治组织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治组织,可以代行基层行政部门的许多职能,有效降低行政成本。总之,政府必须实现从“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的转变,从原有的“包揽一切”转换到调控、监督、指导和服务的职能上来,这是建立低成本高效益的政府的充分条件。
⑵ 从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现代化的政府管理应当为广大人民提供公正、廉洁、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这就要求政府管理必须实现从管制行政向服务行政的转变。这要求政府机构在行政方式上简化履行公务的行政程序。尤其在公共事务复杂多样、情势瞬息万变的当今社会,政府应该简化办事的行政程序,废止或修订那些束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时的规章制度,以使政府机构和公务员为公众提供公正、廉洁、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这其中,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是实现管理模式转变的关键天津市政府的行政审批改革经验值得借鉴。近两年政府各部门审批程序大大减少,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发展,这些审批环节的减少克服了行政审批过多过滥的弊端,也减少了政府审批中的随意审批、违规操作、违法乱纪、以权谋私等行为,提高了行政效率,降低了政府工作的成本。
⑶ 从暗箱行政向透明行政转变
政府要不断地扩大信息的公开度,减少暗箱操作,加快网上政府的建设,每一个公民都有权获得与自己的利益相关的政府政策的信息,这其中应当包括行政预算与开支及其相关信息。政府能够及时通过各种媒体为公民所知,广泛听取公民意见,以便公民能够及时有效地参与公共决策过程,并且对公共行政过程实施有效的监督。政府部门的行政开支来源于纳税人,因此,政府部门除依法应当保密的事项外,本身就负有向社会大众提供信息的职责。因此,对各项行政法规应当逐步实现公开、透明,特别是政府部门做出影响公众权利义务的行为标准、工作程序等等,都应当依法公布,确保社会组织和个人的信息获取权。目前,政府通过加快网上建设,通过网上公布各自的办公信息和程序,开辟了“政府公报”、“政府信息”等,广泛听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起到透明和公开的作用。可以说,透明行政将有利于社会公众监督政府施政,对政府部门的行政资源的耗费起到了制约的作用。
3. 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公务员的综合素质
提高公务员的综合素质,是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与行政质量的迫切要求。对公务员综合素质的要求,本质上是对政府管理的要求。只有公务员的素质提高了,才能增强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才能推动政府加快行政管理的改革,提高行政效益。因此,各级政府都应该有意识地加强教育培训,培养和提高公务员在思想政治、业务、文化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应当将公务员的培训工作作为一项基础性建设、基础性工程来抓,建立一个可持续的“学习型政府”,全面提高公务员的综合素质。这为规范行政行为,提高行政效率与质量提供了人员的保证。

㈣ 哪些支出属于“三公经费”、行政经费

1、三公经费一般指三公消费。三公消费,指政府部门人员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招待费产生的消费,是当前公共行政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全国人大常委会2011年6月30日表决通过关于批准2010年中央决算的决议,经财政部汇总,2010年中央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三公“支出合计94.7亿元。

决算报告还公布了汇总2010年中央行政单位(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履行行政管理职责、维持机关运行开支的行政经费,合计887.1亿元。2012年6月财政部公布,2011年中央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的“三公经费”支出,合计93.64亿元人民币。

2、行政经费是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进行活动所开支的费用。国家行政机关每年根据实际需要制定年度预算,经国家权力机关批准后,由国家财政部门拨付,行政经费专款专用。

行政经费按预算科目分类,可分为工资、福利、公务、业务和其他费用等“目”;按费用性质分类,可分为劳动报酬性、生活津贴性、劳务补偿性、公用性等经费。

(4)机构行政费用扩展阅读:

行政经费按预算科目分类,可分工资、福利、公务、业务和其他费用等“目”;按费用性质分类,可分劳动报酬性、生活津贴性、福利补助性、劳务补偿性、公用性等经费。国外行政经费主要包括行政支出,国务活动支出,立法、司法、监察支出,公务人员退休及抚恤支出,社会保障支出等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经费包括:

①行政支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费;各级共产党和人民政府机关经费;统一战线、民族、华侨、宗教事务费;政治宣传费;统计业务费;档案馆经费;公务人员培训费;居民委员会补助费;等等。

②各级司法、检察、公安机关经费。

③民主党派和外交活动支出等。

㈤ 行政事业性收费都指什么费用

行政事业性收费复是指国家机关制、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有关规定,依照国务院规定程序批准,在向公民、法人提供特定服务的过程中,按照成本补偿和非盈利原则向特定服务对象收取的费用。

按收费性质分为行政性收费、事业性收费等二类:

(一)“行政性收费”指根据法律、法规等有关规定,在履行政府行政管理职能时,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收取的费用。

(二)“事业性收费”指根据法律、法规等有关规定,在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供特定服务时,收取的费用。

(5)机构行政费用扩展阅读

为加强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收费管理,规范收费标准管理行为,2006年3月2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以发改价格〔2006〕532号印发《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管理暂行办法》。

该《办法》分总则、收费标准的申请和受理、收费标准的审批、收费标准的公布和管理、法律责任、附则6章38条,自2006 年7 月1 日起执行。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管理暂行办法》

㈥ 做会计分录中管理费用、行政费用、制造费用的区别,什么时候写这几个

1,管理费用是用于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所发生的费用.包括企业的董事会和行政管理部门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发生的,或者应当由企业统一负担的公司经费(包括行政管理部门职工工资、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办公费和差旅费等)、工会经费、待业保险费、劳动保险费、董事会费、聘请中介机构费、咨询费(含顾问费)、诉讼费、业务招待费、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技术转让费、矿产资源补偿费、无形资产摊销、职工教育经费、研究与开发费、排污费、存货盘亏或盘盈(不包括应计入营业外支出的存货损失)、计提的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等。
2.制造费用是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成本。制造费用包括产品生产成本中除直接材料和直接工资以外的其余一切生产成本,主要包括企业各个生产单位(车间、分厂)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一切费用,以及各个生产单位所发生的固定资产使用费和维修费,具体有以下项目:各个生产单位管理人员的工资、职工福利费,房屋建筑费、劳动保护费、季节性生产和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等。制造费用一般是间接计入成本,当制造费用发生时一般无法直接判定它所归属的成本计算对象,因而不能直接计入所生产的产品成本中去,而须按费用发生的地点先行归集,月终时再采用一定的方法在各成本计算对象间进行分配,计入各成本计算对象的成本中。
与生产有密切关系的,象车间房租水电,机器维护,车间管理人员工资,辅助生产的各部门发生的费用也分配到该科目中.
其实你主要把握好这样的区分标准,管理费用不与生产发生直接关系,而制造费用是那些直接为生产服务的费用.

㈦ 行政支出的行政支出的费用构成

行政支出按用来途划分,可以分为人源员经费和公用经费两个部分。
人员经费是指用于保证行政人员正常行使其职责的费用支出,包括上述政府权利机构、行政机关和外事机构的工作人员的工资、津贴与离退休人员费用等;公用经费是指用于保证政府机构正常开展公务而花费的支出,包括公务费、修缮费、业务费和购置费等。
按支出用途的不同,行政支出可分为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公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业务费和其他费用等。

㈧ 国家行政机关电费收费标准

国家行政机关电费收费标准如下:

1、居民生活用电:其中不满1千伏电价是0.5469元/千瓦时;10千伏及以上:.4929元/千瓦时;10千伏农村转供电:0.45221元/千瓦时;10千伏农村(二次结算)0.42221元/千瓦时;

2、非居民照明用电:其中不满1千伏电价是0.7196元/千瓦时;1-10千伏:0.7116元/千瓦时;35-110千伏0.7106元/千瓦时;

3、非工业普通工业用电:其中不满1千伏电价是0.6675元/千瓦时;1-10千伏:0.6635元/千瓦时;35-110千伏0.6565元/千瓦时;1-10千伏海水淡化0.35元/千瓦时;

4、农业生产用电:其中不满1千伏电价是0.502元/千瓦时;1-10千伏:0.496元/千瓦时;35-110千伏0.487元/千瓦时;

5、大工业用电:1-10千伏0.5614元/千瓦时;35-110千伏0.5554元/千瓦时;110千伏及以上0.5454元/千瓦时,10千伏化肥0.3332元/千瓦时,35千伏化肥0.3282元/千瓦时。

35千伏烧碱0.5454元/千瓦时,110千伏烧碱0.5354元/千瓦时,35千伏烧碱(优惠)0.5312元/千瓦时,110千伏烧碱(优惠)0.5212元/千瓦时。

各地方不一样的,分居民住宅用电、商业用电和工业用电。居民住宅用电是0.568元/度,还分峰谷,峰全价(早8:00-晚12:00)谷电是全价的50%(晚12:00-8:00)还有阶梯收费,100度、200度单价不一样的。

最准确的可以到当地部门查取,以上资料为大部分城市的电费标准。

(8)机构行政费用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是根据国务院授权,行使行政执法职能,依照法律、法规统一履行全国电力监管职责的组织机构。

机构职责:

1、负责全国电力监管工作,建立统一的电力监管体系,对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的派出机构实行垂直领导。

2、研究提出电力监管法律法规的制定或修改建议,制定电力监管规章,制定电力市场运行规则。

3、参与国家电力发展规划的制定,拟定电力市场发展规划和区域电力市场设置方案,审定电力市场运营模式和电力调度交易机构设立方案。

4、监管电力市场运行,规范电力市场秩序,维护公平竞争;监管输电、供电和非竞争性发电业务。

5、参与电力技术、安全、定额和质量标准的制定并监督检查,颁发和管理电力业务许可证,协同环保部门对电力行业执行环保政策、法规和标准进行监督检查。

6、根据市场情况,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提了调整电价建议;监督检查有关电价;监管各项辅助服务收费标准。

7、依法对电力市场、电力企业违法违规行为进行调查,处理电力市场纠纷。

8、负责监督电力社会普遍服务政策的实施,研究提出调整电力社会普遍服务政策的建议;负责电力市场统计和信息发布。

9、按照国务院的部署,组织实施电力体制改革方案,提出深化改革的建议。

10、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1) 负责全国电力监管工作,建立统一的电力监管体系,对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的派出机构实行垂直领导。

(2) 研究提出电力监管法律法规的制定或修改建议,制定电力监管规章,制定电力市场运行规则。

(3) 参与国家电力发展规划的制定,拟定电力市场发展规划和区域电力市场设置方案,审定电力市场运营模式和电力调度交易机构设立方案。

(4) 监管电力市场运行,规范电力市场秩序,维护公平竞争;监管输电、供电和非竞争性发电业务。

(5) 参与电力技术、安全、定额和质量标准的制定并监督检查,颁发和管理电力业务许可证,协同环保部门对电力行业执行环保政策、法规和标准进行监督检查。

(6) 根据市场情况,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提出调整电价建议;监督检查有关电价;监管各项辅助服务收费标准。

(7) 具体负责电力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制订重大电力生产安全事故处置预案,建立重大电力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制度。

(8) 依法对电力市场、电力企业违法违规行为进行调查,处理电力市场纠纷。

(9) 负责监督电力社会普遍服务政策的实施,研究提出调整电力社会普遍服务政策的建议;负责电力市场统计和信息发布。

(10) 按照国务院的部署,组织实施电力体制改革方案,提出深化改革的建议。(十一) 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它事项 。

㈨ 行政事业单位公务费包括哪些

包括办公费(笔墨纸张、清扫用具等)、邮电费、水电费、会议费、公用取回暖费、差旅费、调干旅费、驻答外机构人员出国回国旅费、器具设备车船保养修理费、机动车船用油和燃料费、场地车船租赁费、公路养路费等。

公务费是指,用于行政事业单位日常工作的办公费用。

(9)机构行政费用扩展阅读:

办公费的应用:

基本生产车间耗用的文具、印刷、邮电、办公用品及报刊杂志。

核算内容:

公费的核算的内容包括:生产和管理部门用文具、报纸杂志费、图书资料费、邮电通信费(包括邮票、邮费、电报、电话费、市话初装费,以及调度通信话路以外的话路租金等),以及银行结算单据工本费等。

热点内容
影视转载限制分钟 发布:2024-08-19 09:13:14 浏览:319
韩国电影伤口上纹身找心里辅导 发布:2024-08-19 09:07:27 浏览:156
韩国电影集合3小时 发布:2024-08-19 08:36:11 浏览:783
有母乳场景的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2:55 浏览:451
我准备再看一场电影英语 发布:2024-08-19 08:14:08 浏览:996
奥迪a8电影叫什么三个女救人 发布:2024-08-19 07:56:14 浏览:513
邱淑芬风月片全部 发布:2024-08-19 07:53:22 浏览:341
善良妈妈的朋友李采潭 发布:2024-08-19 07:33:09 浏览:760
哪里还可以看查理九世 发布:2024-08-19 07:29:07 浏览:143
看电影需要多少帧数 发布:2024-08-19 07:23:14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