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罗行政划分
A. 埃及的行政区划
2008年4月,埃及有两个新省成立,分别是十月六日省及赫勒万省。
2009年12月,卢克索省成立,省的数目增至29个。
2011年4月,十月六日省及赫勒万省分别被并入吉萨省及开罗省,省的数目减至27个。 埃及各省名称 人口(2006-11-11) 人口(2012-01-01) 首府 1 亚历山大省 4,123,869 4,509,000 亚历山大 2 阿斯旺省 1,186,482 1,323,000 阿斯旺 3 艾斯尤特省 3,444,967 3,888,000 艾斯尤特 4 布海拉省 4,747,283 5,327,000 达曼胡尔 5 贝尼苏韦夫省 2,291,618 2,597,000 贝尼苏韦夫 6 开罗省 8,471,859 8,762,000 开罗 7 代盖赫利耶省 4,989,997 5,559,000 曼苏拉 8 杜姆亚特省 1,097,339 1,240,000 杜姆亚特 9 法尤姆省 2,511,027 2,882,000 法尤姆 10 西部省 4,011,320 4,439,000 坦塔 11 吉萨省 5,724,545 6,979,000 吉萨 12 伊斯梅利亚省 953,006 1,077,000 伊斯梅利亚 13 谢赫村省 2,620,208 2,940,000 谢赫村 14 马特鲁省 323,381 389,000 马特鲁港 15 明亚省 4,166,299 4,701,000 明亚 16 米努夫省 3,270,431 3,657,000 希宾库姆 17 新河谷省 187,263 208,000 哈里杰 18 北西奈省 343,681 395,000 阿里什 19 塞得港省 570,603 628,000 塞得港 20 盖卢比尤省 4,251,672 4,754,000 本哈 21 基纳省 3,001,681 2,801,000 基纳 22 红海省 288,661 321,000 古尔代盖 23 东部省 5,354,041 6,010,000 宰加济格 24 索哈杰省 3,747,289 4,211,000 索哈杰 25 南西奈省 150,088 159,000 图尔 26 苏伊士省 512,135 576,000 苏伊士 27 卢克索省 457,286 1,064,000 卢克索 总计 72,798,031 81,396,247
B. 开罗是哪个国家的首都
埃及
C. 开罗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三国宣布对日作战的目的是,制止和惩罚日本的侵略。他们剥夺了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来,在太平洋上获得或占领的所有岛屿,并将中国东北部的台湾全部归还中国,日本占领的澎湖诸岛等。
日本将被驱逐出,其武力夺取的所有土地。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使朝鲜获得自由和独立,战斗到日本无条件投降。
(3)开罗行政划分扩展阅读;
会议问题;
1、关于抗日战争计划
为了扩大美国对中国的影响和控制,罗斯福主张通过缅甸从印度进攻中国,从缅甸驱逐日军,恢复与中国的陆路交通。蒋介石还希望在缅甸北部发动一场战役,敦促美英增加对中国的军事援助,巩固两国的实力地位。
然而,丘吉尔不愿意加强美国、在东南亚和远东地区的地位,也不愿意让美国和中国军队、参加解放前英国殖民地缅甸的战争,所以他反对。最后,三方决定在滇缅公路上对日作战。
2、论战后远东的安排
三方就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来、在太平洋上占领或占领的所有岛屿,并将日本占领的中国领土、归还中国的问题达成协议。
但是,他们没有就如何处理、战后属于日本或在日本权力范围内的、前欧洲国家和一些殖民地附属国家的问题,达成协议。罗斯福主张这些国家的正式独立,以扩大未来美国的自由贸易市场。丘吉尔拒绝讨论,与远东英国殖民地有关的任何问题,拒绝将香港和九龙归还给中国。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开罗会议
D. 开罗 行政区划
开罗市(英文:Cairo;[阿拉伯文:قـــاهــرة]),是埃及首都及最大的城市版,也是非洲[及阿权拉伯世界]最大城市,横跨尼罗河,是整个中东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位于埃及的东北部。
E. 埃及所有城市
埃及城市有:沙卡拉、亚比多斯、亚历山大、宰加济格、伊迪芙、赫尔格达、门库内纳、塞得港、容卢克索、阿里什、科昂波、图尔、阿布辛贝、达哈布、达曼胡尔、希宾库姆、贝尼苏韦夫、达舒、吉萨、开罗、马特鲁、尚姆、圣凯萨琳、塔巴。
谢赫村、辛努里斯、阿布茹德斯、法尤姆、曼菲斯、明亚、艾斯纳、艾斯尤特、巴威提村、登达拉、杜姆亚特、哈里杰、基纳、苏伊士、索哈杰、亚斯文、伊斯梅利亚、沙姆沙耶赫。
(5)开罗行政划分扩展阅读:
埃及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交通要冲,北部经地中海与欧洲相通,东部经阿里什直通巴勒斯坦。西连利比亚,南接苏丹,东临红海并与巴勒斯坦接壤,东南与约旦、沙特阿拉伯相望,海岸线长2700多千米。
埃及面积为100.145万平方公里,疆域横跨亚、非两洲,大部分位于非洲东北部,只有苏伊士运河以东的西奈半岛位于亚洲西南部。国土略呈不规则的四方形。东西宽1240千米,南北长1024千米,地形平缓,没有大山,最高峰凯瑟琳山海拔2642米。
F. 埃及开罗有什么宫 求答案
阿卜丁宫被认为是世界上最豪华的宫殿之一,无论是从装饰,还是绘画方面都是极其奢华的,宫殿的客厅等大都是用纯金装饰的,可见其不是一般的华丽。1921年的时候,又增建了一个花园,花园占地面积很大,花朵锦簇,植物茂盛,是休息放松的好地方。
目前的阿卜丁宫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行政办公场所,另一部分就是博物馆群了,分成银器博物馆、武器博物馆、王室博物馆、总统礼物博物馆、历史文献博物馆等,陈列国王时期的日用品、收藏品、文献资料,还有现在各国元首、国内外单位赠送总统的礼品等。
G. 埃及的主要城市和职能
埃及的主要城市来分布在从源尼罗河两岸,从北到南的大城市依次有亚历山大(位于尼罗河在地中海的入海口),开罗,卢克索,阿斯旺等。
开罗是埃及首都,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
亚历山大是埃及和非洲第二大城市,是埃及的交通和工业中心,埃及和东地中海最大港口。
伊斯梅利亚位于苏伊士运河中段西岸,距开罗120公里。是伊斯梅利亚省省会,也是苏伊士运河管理委员会所在地。
塞得港是埃及主要港口城市之一,地处非洲和亚洲、地中海和红海的交接点。
沙姆沙伊赫,是著名的旅游胜地。每年成千上万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来此观光游览。
H. 求埃及的地理环境 !!!急急急
埃及,别名伊觖帕特,埃及一词系由古希腊语Aigyptos演变而来,起源于古埃及孟斐斯城的埃及语名Hikuptah(意为普塔神灵之宫)。埃及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其历史以1798年拿破仑一世入侵为界,大体可划分为古代中世纪和近现代两大阶段。埃及,全称阿拉伯埃及共和国。地跨亚、非两洲,大部分位于非洲东北部,只有苏伊土运河以东的西奈半岛位于亚洲西南角。北濒地中海,东临红海,地当亚、非、欧三洲交通要冲,海岸线长约2700 千米,主要为阿拉伯人,信奉伊斯兰教,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首都开罗。埃及人口和农业主要分布在尼罗河沿岸和河口三角洲地区.本区是人类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号称古埃及文明。有人说,埃及文明是尼罗河文明,这是对尼罗河的最高评价。
埃及地跨亚、非两洲,大部分位于非洲东北部,苏伊士运河以东的西奈半岛位于亚洲西南角。北有地中海
,东临红海,从而向东向西沟通印度洋和大西洋,连接亚欧大陆和非洲大陆。成为国际上水陆空“十”字路口交通要害处,战略地位极其重要。整个埃及西连利比亚,南接苏丹,东临红海并与巴勒斯坦接壤,北濒地中海,东南与约旦、沙特阿拉伯相望。海岸线长2700多千米。
埃及的疆土略呈不规则的四方形。东西宽1240千米,南北长1024千米,地形平缓,无甚大山,沙漠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96%。根据自然条件的差异,一般把埃及分为4个地区——尼罗河流域及尼罗河三角洲地区、西部沙漠地区、东部沙漠地区、西奈半岛地区。开罗以南是宽约3—16千米的尼罗河绿色长廊,一般称为上埃及。开罗以北称为下埃及。亚历山大和塞得港之间是尼罗河三角洲的冲积平原,面积约2万—4万平方千米。过去,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给三角洲带来肥沃的冲积物。这里是埃及古文化的发祥地,是全国最重要的经济活动地区,埃及绝大部分人口集中于此,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
埃及全境96%为沙漠地区。全境大部属海拔100-700米的低高原。红海沿岸和西奈半岛有丘陵山地,最高峰凯瑟琳山海拔2,637米。地中海沿岸为狭小平原。相比而言,埃及是整个北非国家自然条件较为优越的地方。本国气候较为单一。除地中海沿岸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较为温暖湿润的地中海气候外,其余地方为典型的热带沙漠气候,终年气候干热,成为世界上最大沙漠----撒哈拉沙漠的组成部分之一。因此,除地中海沿岸年雨量可达100多毫米外,大部地区终年很少降雨,非常干旱。
尼罗河是埃及人的母亲河。发源于赤道以南,非洲东部的高原之上,弯弯曲曲,浩浩荡荡,由南向北奔腾而去。尼罗河贯穿非洲东北部,流经坦桑尼亚、卢旺达、布隆迪、乌干达、埃塞俄比亚、苏丹和埃及等国,最后流入地中海。全长6740公里,是非洲第一大河,也是世界第一长河,流域面积为28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非洲大陆面积的1/10。[1]
几千年以来,尼罗河每年6~10月定期泛滥。8月份河水上涨最高时,淹没了河岸两旁的大片田野,之后人们纷纷迁往高处暂住。十月以后,洪水消退,带来了尼罗河丰沛的土壤,为当地人们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有人称,“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是没有说错的。
行政区划
全国划分为26个省:开罗省、吉萨省、盖勒尤比省、曼努菲亚省、杜姆亚特省、达卡利亚省、卡夫拉•谢赫省、贝尼•苏夫省、法尤姆省、米尼亚省、索哈杰省、基纳省、阿斯旺省、红海省、西部省、艾斯尤特省、新河谷省、亚历山大省、布哈拉省、北西奈省、南西奈省、塞得港省、伊斯梅利亚省、苏伊士省、东部省、马特鲁省。此外还有卢克索直辖市。
I. 跪求埃及行政区划
埃及划分为27个省、8个经济区,
开罗省 吉萨省 盖勒尤比省 曼努菲亚省 杜姆内亚特省 达卡利容亚省 西部省 卡夫拉•谢赫省
贝尼•苏夫省 法尤姆省 米尼亚省 索哈杰省 基纳省 阿斯旺省 红海省 卢克索省
艾斯尤特 省新河谷省 亚历山大省 布哈拉省 北西奈省 南西奈省 塞得港省 伊斯梅利亚省
苏伊士省 东部省 马特鲁省
开罗区 三角洲区 上埃及北部区 上埃及南部区 艾斯尤特区 亚历山大区 苏伊士运河区 马特鲁区
J. 有没有台湾的行政区域划分资料谢谢了
台 湾 省
更新时间:2005年1月30日
【市县导航】 台北市 高雄市 基隆市 台中市 台南市 新竹市 嘉义市
台北县 宜兰县 桃园县 新竹县 苗栗县 台中县 彰化县 南投县 云林县 嘉义县 台南县 高雄县 屏东县 澎湖县 台东县 花莲县
【台湾概况】 面积3.6万平方千米,其中台湾岛面积3.58万平方千米。人口2200多万。
台湾位于祖国大陆架的东南缘。地处东经119°11′03〃(澎湖县望安乡花屿西端)至124°34′30〃(宜兰县赤尾屿东端),北纬21°45′25〃(屏东县恒春镇七星岩南端)至25°56′30〃(宜兰县黄尾屿北端)之间。北临东海,东北接琉球群岛;东滨太平洋;南界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相邻;西隔台湾海峡与大陆福建省相望,最近处仅130千米。台湾是中国一个由岛屿组成的海上省份。全省由台湾本岛和周围属岛以及澎湖列岛两大岛群,共80余个岛屿所组成。陆地总面积35989.7573平方千米。其中,台湾本岛南北长394千米,东西最宽处144千米,绕岛一周的海岸线长1139千米,面积35788.0908平方千米,约占全省面积的97%以上,是中国第一大岛。
【行政区划】 台湾本岛和澎湖共设7市、16县,其中台北市和高雄市为“院辖市”,直属“行政院”,其余属台湾省;市下设区,县下设市(县辖市)、镇、乡,合称区市镇乡。
台 北 市 中正区 大同区 中山区 松山区 大安区 万华区
信义区 士林区 北投区 内湖区 南港区 文山区
高 雄 市 新兴区 前金区 芩雅区 盐埕区 鼓山区 旗津区
前镇区 三民区 左营区 楠梓区 小港区
基 隆 市 仁爱区 信义区 中正区 中山区 安乐区 暖暖区
七堵区
台 中 市 中 区 东 区 南 区 西 区 北 区 北屯区
西屯区 南屯区
台 南 市 中西区 东 区 南 区 北 区 安平区 安南区
新 竹 市 东 区 北 区 香山区
嘉 义 市 东 区 西 区
县 台北县(板桥市) 宜兰县(宜兰市) 新竹县(竹北市) 桃园县(桃园市) 苗栗县(苗栗市) 台中县(丰原市)
彰化县(彰化市) 南投县(南投市) 嘉义县(太保市) 云林县(斗六市) 台南县(新营市) 高雄县(凤山市)
屏东县(屏东市) 台东县(台东市) 花莲县(花莲市) 澎湖县(马公市)
2003年1月1日,台南市中区与西区合并为中西区。
【历史沿革】
公元230年,吴国大将渡海到达“夷洲”(台湾)。隋唐称台湾为“流求”。1335年,元朝正式在澎湖设“巡检司”,管辖澎湖和台湾民政,隶属于福建省泉州同安县(今厦门)。从此,中国开始在台湾设立专门的政府机构。明朝末期,大陆居民大规模移居台湾,推动了台湾的经济和文化发展。
荷兰先后于1602年和1622年两次侵占澎湖。1642年,荷兰人占领了西班牙人在台湾北部的据点,台湾沦为荷兰殖民地。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83年,清政府统一台湾,第二年,设置一府三县,隶属福建省。从1760年以后,出现了大陆居民再度大规模移居台湾的高潮,到1811年,除山地族原住民以外,人口已超过了200万。1885年,建台湾为行省。
1894年,日本发动了中日战争(甲午战争),次年3月攻占澎湖。1895年4月17日,清政府与日本签定《马关条约》,将台湾和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台湾沦为日本殖民地,开始了长达50年的日本统治时期。1945年,二战结束,根据《开罗宣言》和《玻茨坎公告》,台湾和澎湖列岛重新回归祖国怀抱。
明清时期台湾省行政区划
1624年,荷兰占台。1625年,荷兰购买赤嵌一区。建筑热兰遮城(即赤嵌城,台湾城)。1626年,西班登陆鸡笼,修建圣萨尔瓦多城。1629年,西班牙在淡水建筑圣多明哥城(淡水城,当地居民称红毛城)。1634年,荷兰热兰遮城完工。1642年,荷兰逐出西班牙人,占领台湾北部。1644年,改圣多明哥城为安东尼堡(仍称红毛城)。1652年,建普罗民遮城。1661年,荷兰普罗文查城投降。
1661年(永历十五年,顺治十八年),延平郡王郑成功收复台湾。五月改未收复的赤嵌城为东都明京,并设承天府(即今台南市),改台湾城为安平镇,另设天兴县(今嘉义市)、万年县(今高雄市左营)共一府两县;天兴县治佳里兴,今台南县佳里镇。并设有澎湖安抚司。1662年2月,攻占热兰遮城,荷兰总督揆一投降。1664年,郑经改东都(即明京)为东宁省。改天兴县、万年县为天兴州、万年州。增设南路安抚司和北路安抚司,处理原住民事务。
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清政府统一台湾。1684年,清政府决定保留台湾,设置一府三县,隶属福建省。以原承天府设台湾府和附郭台湾县,以天兴州设诸罗县,以万年州设凤山县;诸罗县暂治台湾府城;凤山县治兴隆庄(今左营)。1704年,诛罗县移治诸罗山(今嘉义)。1723年(雍正元年),析诸罗县置彰化县、淡水厅(今新竹市);彰化县治半线(今彰化);淡水厅暂治沙辘社(今台中县沙鹿镇)。1727年,析台湾县设澎湖厅,治妈宫(今马公)。1756年,淡水厅移治竹堑(今新竹)。1766年(乾隆三十一年),增设南路理番同知和北路理番同知,处理汉、原住民交涉事务。1787年,诛罗县改名嘉义县。1788年,凤山县移治埤头庄(今凤山)。1806年,凤山县移治兴隆庄(今左营)。1812年设噶玛兰厅,治五围(今宜兰)。1826年,凤山县移治埤头庄(今凤山)。1875年,增设台北府,附郭淡水县(原淡水厅析出);另辖基隆厅(原淡水厅析出),治基隆;新竹县(原淡水厅),治新竹;宜兰县(原噶玛兰厅)。原台湾府辖台湾县;嘉义县;彰化县;埔里社厅,治埔里社(今南投县埔里镇);凤山县;恒春县(原凤山县析出),治琅峤(今恒春);澎湖厅;卑南厅,治卑南(今台东)。
1887年,台湾建省;原台湾府改名台南府,新设台湾府于桥仔图(今台中市);原卑南厅升格为台东直隶州。台北府附郭淡水县;另辖基隆厅;新竹县;宜兰县。台湾府附郭台湾县;另辖苗栗县(原新竹县析出),治苗栗;彰化县;埔里社厅;云林县(原嘉义县析出),治林杞埔(今南投县竹山镇)。台南府附郭安平县(原台湾县);另辖嘉义县;凤山县;恒春县;澎湖厅。台东直隶州计划治水尾(今花莲县瑞穗乡),暂治卑南(今台东)。1894年,析淡水县设南雅厅,属台北府,治大科崁(今桃园县大溪镇)。云林县移治斗六门(今斗六)。1895年,甲午战争后,清朝与日本签定《马关条约》,台湾和澎湖列岛被割让给日本,成为日本的殖民地。
日占时期台湾省行政区划
1894年,日本发动了中日战争(甲午战争),次年3月攻占澎湖。1895年4月17日,清政府与日本签定《马关条约》,将台湾和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台湾沦为日本殖民地,开始了长达50年的日本统治时期。
1895年3月,日占澎湖。5月入台湾本岛,在台北城设“台湾总督府”。6月废除原有行政建制:改台北府为台北县;台湾府为台湾县;台南府大部及台东州为台南县;台南府澎湖厅为澎湖岛厅。但被军民抵制,除台北局部地区外,其余徒具虚名。
1895年8月,日本重新勉强设治:原台北府淡水、宜兰、新竹三县、基隆、南雅二厅合并为台北县,原台湾府台湾、苗栗、彰化、云林县和埔里社厅以及台南府嘉义县合并为台湾民政支部,将原台南府安平、凤山、恒春县及台东直隶州(含卑南县、花莲港厅)合并设立台南民政支部,改原台南府澎湖厅为澎湖岛厅。11月,将原台南府嘉义县划归台南民政支部。1896年4月,改台湾民政支部为台中县。改台南民政支部为台南县。
1897年5月,析原宜兰县地设立宜兰厅;析原台东州设立台东厅;改澎湖岛厅为澎湖厅;以原台东州地设台东厅,驻卑南(原台东州驻地);合清末新竹县与苗栗县设立新竹县;析原嘉义县和原云林县大部设立嘉义县;析原凤山县和恒春县设立凤山县。1898年5月:析新设的新竹县分别划归台北县、台中县。裁嘉义县、凤山县,所辖区域划回台南县、台中县。1901年5月:析台南县设立恒春厅。
1901年11月,实行厅制:废台北县、台中县、台南县,保留宜兰厅、恒春厅、澎湖厅;以原淡水县地设立台北厅和深坑厅;以原基隆厅地设立基隆厅;以原新竹县地(分隶台北、台中二县)设立新竹厅;以原南雅厅地设立桃仔园厅(桃仔园厅地属清末淡水县与新竹县),寻改名桃园厅,设治桃园街;以原台湾县地设立台中厅;以原苗栗县地设立苗栗厅;以原彰化县地设立彰化厅;以原云林县地设立斗六厅;以原埔里社厅地设立南投厅,治南投;以原嘉义县地设立嘉义厅和盐水港厅(今台南县盐水);以原安平县地设立台南厅;以原凤山县地设立凤山厅、蕃薯寮厅(今高雄县旗山)和阿猴厅(今屏东县)。
1909年10月,裁深坑、基隆二厅入台北厅,裁苗栗厅入新竹、台中二厅,裁彰化厅入台中厅,裁斗六厅入嘉义厅,裁盐水港厅入嘉义厅和台南厅,裁凤山厅入台南厅,裁蕃薯寮厅、恒春厅入阿猴厅,析台东厅设立花莲港厅,驻花莲港。
1920年9月:实行州厅制(厅和州平级)。在实行州厅制之后,各州及个别厅之下设市,其余区域为州厅辖下的郡或支厅。并台北、宜兰二厅为台北州;并新竹、桃园二厅为新竹州。原苗栗厅划归新竹厅的部分属新竹州;合并台中、南投二厅设台中州。原苗栗厅划归台中厅的部分属台中州;以台南厅西部(原安平县)和嘉义厅(含原云林县)合并设立台南州;以台南厅东部(原凤山县)、阿猴厅以及澎湖厅合并设立高雄州,治打狗港。1926年7月:析高雄州原澎湖厅地仍设立澎湖厅。
1920年9月:划台北城郊设立台北市,为台北州治;划台中城郊设立台中市,为台中州治;划台南城郊设立台南市,为台南州治。1924年12月:于打狗港附近设立高雄市,仍为高雄州治;划基隆城区设立基隆市。1930年,划嘉义城区设立嘉义市,隶台南州;划新竹城区设立新竹市,为新竹州治。1933年,划彰化城区设立彰化市,隶台中州;以阿猴街设立屏东市,隶高雄州。1940年,划宜兰城区设立宜兰市;划花莲港厅城区设立花莲港市,为花莲港厅治所。
1945年,二战结束,根据《开罗宣言》和《玻茨坎公告》,台湾和澎湖列岛重新回归祖国怀抱。
1945年以后台湾省行政区划沿革
1945年10月台湾正式归还。国民党政府接管台湾,考虑到地方自治的需要,乃将日本统治时期的五州三厅,改为八县,并将日本统治时期的11市改为9省辖市、2县辖市。九市:台北市、高雄市、屏东市、嘉义市、基隆市、台中市、台南市、彰化市、新竹市。八县:台北县、高雄县、澎湖县、台中县、台南县、新竹县、台东县、花莲县。
1949年,国民党“中央政府”迁至台湾,于1950年9月将原“行政”区划又作调整:析台中县设彰化县、南投县;析台南县设嘉义县、云林县;析高雄县设立屏东县;析新竹县设立苗栗县,析新竹县设立桃园县,析台北县设立宜兰县;裁新竹市入新竹县;裁嘉义市入嘉义县;裁屏东市入屏东县;彰化市裁入彰化县。当时台湾划为5个省辖市、16个县、1个管理局,6个县辖市、234个乡、78个镇。
1969、1979年先后升台北、高雄为院辖市。台湾“行政”区域有2个“院辖市”,3个省辖市、16个县,15个县辖市。
1982年析新竹、嘉义两县设立新竹、嘉义两省辖市。
台湾现行地方行政区划分为省、县、乡三级。省、县(市)称为省、县(市)政府;乡镇县辖市,称为乡镇县辖市公所。目前,除台湾省外,设“院辖市”(或叫“直辖市”)2个:台北市、高雄市。省下设16个县:桃园、台中、彰化、南投、云林、嘉义、屏东、花莲、台东、台北、新竹、台南、高雄、澎湖、宜兰、苗栗;5个省辖市:新竹市、台中市、台南市、基隆市、嘉义市。
【地图】 台湾行政区划底图 1973年台湾行政区划图
附:梨山建设管理局(进入本站论坛讨论)
附:金门、“连江”
金门、马祖各设一县,属福建省,马祖因原来即是大陆的连江县的一部分,因此仍叫连江县。(注:马祖原属连江、长乐、罗源三县,1956年整并于连江县;乌丘原属莆田县,1956年并入金门县。)
金门县:面积153.1平方千米,人口5.6万。县治金沙镇。辖3镇3乡(金沙镇、金湖镇、金城镇、金宁乡、烈屿乡、乌丘乡)。 地图
连江县:面积28.8平方千米,人口1.8万。县治南竿镇,辖1镇3乡(南竿镇、北竿乡、莒光乡、东引乡),23村/里,136邻。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