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政执法 » 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

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

发布时间: 2021-01-20 10:07:23

Ⅰ 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是政府转变职能的要求吗

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政府转变职能的要求。

中央总书记在十八届二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明确指出:“转变政府职能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实质上要解决的是政府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重点是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即哪些事该由市场、社会、政府各自分担,哪些事应该由三者共同承担。”经济新常态下,政府职能转变的核心仍然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对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深入推进简政放权。

适应经济新常态,需要在更高层次上实现政府职能转变新常态,首要一点就是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将不该由政府管理和政府管理不好的事项下放给市场和社会,从根本上释放市场和社会活力。

1、持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中央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门会议上肯定了简政放权一年来的成绩,并特别强调,要继续推进审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减少“寻租”空间,从体制机制上堵塞滋生不正之风的漏洞。一年多以来,新一届政府先后取消和下放了7批共632项行政审批等事项,同时修订了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改革商事制度,减少、整合财政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大力减少行政事业性收费,清理并取消资质资格许可事项和评比达标表彰项目。这些措施对减轻企业负担、激发企业和市场活力具有重要作用。今后要持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突破利益藩篱,切实放权于市场和社会。

2、不断提高简政放权的含金量。

2014年7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要增大简政放权的含金量,加紧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尽快放开自然垄断行业的竞争性业务,加快服务业有序开放,放开制造业准入限制。经过10年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可以说容易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都改革完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关键就是要坚持问题导向,将那些束缚经济社会发展、含金量高、突破价值大的权力取消和下放出去,真正实现“政府的自我革命”,激发市场内在动力和活力。

3、建立完善政府权力清单制度。

推行权力清单制度是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力度的重要抓手,是规范权力运行的重要途径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内在要求。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要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实施行政权力清单制度,政府部门要切实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行政机关不得法外设定权力,没有法律法规依据不得作出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其义务的决定。各级政府在全面摸清正在实施的行政审批事项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政府权力清单制度,真正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同时制定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负面清单以外的,各类市场主体皆可依法平等进入,做到“法无禁止皆可为”。

二、切实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管”和“放”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如何做好“放”“管”结合、“放”“管”并举是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重大挑战。“管”,就是事中事后监管,是当前改革面临的一大短板,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

1、监管理念不到位。

很多政府部门“会批不会管”,“对审批很迷恋,对监管很迷茫”,对事中事后监管既不熟悉也不热衷,导致以批代管、以费代管和以罚代管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存在。

2、监管体制不健全。

一方面,多头监管、权责不对应问题严重,监管职责既交叉又缺位;

另一方面,监管能力不足,信息不对称现象普遍存在。

3、监管方式不科学。

监管部门较多采用“静态式”“运动式”的监管方式,平常监管不严,无心顾及问题隐患,问题暴露后才一拥而上。

政府职能转变的新常态要求必须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这需要在四个方面下工夫。

1、提升政府监管意识,落实监管责任。

重点是改变重审轻管、有权无责的现象,做到权责对应,切实将监管责任落实到部门、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头,从根本上破除“懒政”、“怠政”思维,清除“监管认知盲区”。

2、完善制度建设,创新监管方式。

一方面是建立以风险管理为基础的预防性制度体系,例如市场主体信用体系等,通过相关制度约束市场主体的行为,提高违法成本。

另一方面是建立以随机抽查为重点的日常监督检查制度,公开监管执法信息,完善市场监管的工作流程和方法, 填补监管缝隙,堵住监管漏洞。

3、鼓励社会监督,强化行业自律。

一方面鼓励社会公众,尤其是利益相关方参与社会监督,提升公众的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另一方面,加强行业自律,依靠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强化事中事后监管。

4、加强监管研究,放管同步推进。

国务院明确要求,在行政审批改革过程中,对取消下放的每一个项目都要同步研究、同步提出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措施,并同步落实。对予以取消或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如果下一步事中事后监管措施不明确、不具体、操作性不强,应当暂缓取消下放,否则又会回到“一放就乱”的老路上,影响改革成效。

三、健全宏观调控体系。

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适应经济新常态的要求,需要按照内在经济规律,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切实发挥政府在管宏观、抓大事、议长远、谋全局方面的作用,提高政府治理能力。

1、完善宏观调控思路。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促进重大经济结构协调和生产力布局优化,减缓经济周期波动影响,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稳定市场预期,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传统宏观调控思路更多强调速度和规模的指标,更为关注GDP、物价、货币供应、信贷投放、财政收支等数据。经济新常态下,宏观调控的重点是关注经济发展质量、效益以及经济之外的民生、生态等指标,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部分,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各项工作。

2、创新宏观调控方式。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健全以国家发展战略和规划为导向、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的宏观调控体系,推进宏观调控目标制定和政策手段运用机制化,加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产业、价格等政策手段协调配合,提高相机抉择水平,增强宏观调控前瞻性、针对性、协同性。”经济新常态下,要探索区间调控和定向调控相结合的新的宏观调控方式。定向调控是区间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间调控的深化。实施定向调控,就是抓住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精准发力、定向施策。综合运用区间调控与定向调控,既调控经济总量,也调控经济结构,既强调结果的有效性,也注重调控过程的精准性,是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创新宏观管理的实现形式。

四、创新行政管理方式。

行政管理方式是政府为实现行政目标所采取的各种管理措施、手段、办法、技巧等的总和。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是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和绩效的重要途径,是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内容。

1、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行政执法改革。

十八届四中全会对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做出了全面部署。《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进综合执法,完善市县两级政府行政执法管理,严格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健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同时,要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建立健全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在行政执法领域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必须强化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意识,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改变行政执法随意性强、规范性弱等问题,提搞行政执法公信力。

2、依靠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市场监管。

激发企业和市场活力,必须加强市场监管,创造公平竞争和运转有序的市场环境。2014年6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维护市场正常秩序的若干意见》,有关部门也在抓紧制订有关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制度措施。通过建立企业信息公开制度、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等方式,创新和完善行政管理方式,推动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诚信守法、监管有力的市场监管体系。

3、积极开展政策措施第三方评估工作。

为把政府职能转变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新一届政府针对重要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在督查的基础上引入第三方评估,这是行政管理方式的重大创新。持续开展针对政策措施的制定前、实施过程和落实情况的第三方评估工作,对畅通政策渠道、完善政策措施具有重要作用。

五、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公共需求快速增长与公共服务供应不足之间的矛盾。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特别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措施,也是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目标,应当从三个方面重点切入。

1、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提高公共服务总体水平。

政府应当完善社会保障、教育、卫生、文化等方面的职能配置,形成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做到政府公共服务职责不“缺位”。同时,将政府公共服务职责法治化,明确政府公共服务的权责体系,消除政府怠于提供公共服务的随意性。

2、加大公共投资,增加公共产品有效供给。

国际经验表明,高速增长期结束并不意味着中速增长期会自然到来。在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换的过程中,政府应当把握底线思维,稳定经济增长,防止经济出现断崖式下滑而引发的系统性风险。公共领域投资是稳增长的有效手段,重点增加公共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投资,提高公共产品的总量与质量,使公共服务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

3、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构建多元化、社会化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

核心是将政府职能转到为市场、社会主体创造平等竞争环境和提供服务上来。对市场和社会能够生产和提供的公共产品,要放开公共服务市场,允许和鼓励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参与其中,利用市场和社会机制完善资源配置,提高公共服务数量和质量,形成政府购买、市场和社会提供的公共产品供给机制

六、优化政府组织机构。

中央总书记指出:“推进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要处理好大和小、收和放、政府和社会、管理和服务的关系。大部门制要稳步推进,但也不是所有职能部门都要大,有些部门是专项职能部门,有些部门是综合部门。综合部门需要的可以搞大部门制,但不是所有综合部门都要搞大部门制,不是作用相关职能都要往一个筐里装,关键要看怎样摆布符合实际、科学合理、更有效率。”

优化行政权力结构与运行机制是政府职能转变的保障。这就要求政府职能转变必须同步推进政府组织机构优化,使其服务于政府职能转变。优化政府组织机构设置应当按照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原则,科学配置行政职责,完善行政权力结构,规范行政权力运行机制,推动形成权责统一、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为形成科学、稳定、高效、廉洁的行政权力配置结构和运行机制奠定基础。同时,从法治的高度规范政府组织机构设置,将优化进程规范化、制度化,祛除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的随意性,打破机构设置、人员配置“膨胀-精简-膨胀”的恶性循环。

人民网: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5/0104/c1001-26319885.html

Ⅱ 推进简政放权,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应该做好哪些工作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版问题的决定》,对加快权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等作出部署。
围绕行政体制改革的相关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王峰。
“行政体制改革直接关系政府部门权力格局的调整,某种程度上也是部门利益的调整,各种利益矛盾和复杂问题交织,许多时候绕不开、躲不过。”王峰说,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要解放思想,下决心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同时,改革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坚持稳中求进,“胆子要大、步子要稳”。

Ⅲ 取消行政审批能取消建筑施工图审查中心吗

行政审批是指行政机关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出的申请,经过依法审查,采取“批准”、“同意”、“年检”发放证照等方式,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认可其资格资质、确认特定民事关系或者特定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行为。取消行政审批就是不再进行上述行为,目的是简政放权。取消行政审批主要有四种类型。
1、直接取消。就是不再设立相关审批程序。比如国务院最近直接取消了高技术应用部门发展项目年度计划审批、明信片资费确定等多项行政审批手续。
2、暂停审批。就是将行政审批行为暂时停止,以后根据情况有可能恢复,也有可能直接取消。比如国务院暂停实施省级依法必须招标项目的招标方案核准审批。
3、下放审批。就是将行政审批行为下放到下级行政机关。比如国家将学前教育机构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审批下放到市级教育部门。
4、合并审批。就是将几个行政审批事项合并成一个审批事项。比如合肥市市规划局等11个部门将46项行政审批事项合并为16项行政审批事项。
审图单位是不能取消的。审图中心的作为是审查图纸中的问题,审查是否设计图纸符合消防、规划、住房、空间等设计要求的。
审图与否主要看工程性质;所做工程要报建必须审图;需要报建监理审图都要。
施工图审查是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简称,是指建设主管部门认定的施工图审查机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对施工图涉及公共利益、公众安全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内容进行的审查。
法律依据
施工图审查是政府主管部门对建筑工程勘察设计质量监督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基本建设必不可少的程序,工程建设有关各方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十一条规定:建设单位应当将施工图设计文件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审查。

Ⅳ 公安局简政放权应该有哪些

(一)优化涉企行政审批服务
1.推进行政审批事项集中办理。深化公安行政审批改革,建立行政审
批事项定期清理制度,精简审批事项,优化审批流程。推进治安、消防、边防等警种部门行政审批事项进驻市、区(市)两级行政审批大厅,深化行政审批网上办理,加强与市级行政审批平台对接,实行并联推进审批、“一站式”办理,为企业提供高效快捷务。 【即日起实施】
2.合并部分消防审批事项。对具备申报条件的场所,根据单位申请,实
行建设工程消防验收和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营业前消防安全检查合并审批,简化审批程序。 【即日起实施】
3.缩短金融机构安防设施建设行政许可办理时限。将金融机构营业场
所、金库安全防范设施建设方案审批及工程验收审批时限由20个工作日缩短为8个工作日,并采取提前介入、现场指导、主动服务等方式,促进安防设施一次达标。 【即日起实施】
4.改进公章刻制备案工作。加快推动修改《青岛市刻字业治安管理规定》,探
索以登记方式取代现有备案制度,方便企业办理公章刻制业务。 【年底前实施】
5.缩短民用爆炸物品购买运输许可审批时限。把建筑工程等民用爆炸
物品购买许可审批时限由5个工作日缩短为3个工作日,民用爆炸物品运输许可审批时限由3个工作日缩短为2个工作日。 【即日起实施】
6.改进安全技术防范工程服务。取消企业安全技术防范产品送检业务。对
安全技术防范工程设计施工资格登记确认、安全技防工程开工、安全技防工程验收和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备案4项业务,实行网上办理。 【即日起实施】
7.降低因私出入境中介经营机构“准入门槛”。降低从事因私出入境中介
活动经营机构的备用金额度,由150万元人民币降低至50万元人民币。 【即日起实施】
8.简化第二、三类易制毒化学品购买、运输审批流程。由各分、市局指
定相关主管部门负责人,负责第二、三类易制毒化学品购买、运输审批签发,尽量做到当日审核、当日审批。对注册地与实际经营地不一致的企业,申请第二、三类易制毒化学品购买、运输许可或备案的,由企业实际经营地的分、市局负责审批、监管。 【即日起实施】
(二)全力服务重点项目、重点企业
9.坚持和完善公安机关领导干部联系服务大企业、大项目制度。市局、分(市)局领导班子成员落实具体联系服务的
企业和项目,按照市政府关于走访千家企业、走进千个项目现场、走谈千个项目“三个一千”活动的部署,深入开展走访,面对面研究解决问题,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 【即日起实施】
10.推进重点项目“团队化”全程服务。围绕今年全市200个重点建设项目,按照“一项目一团队”的要求,由消防、交警、治安、
户政、出入境管理等部门和属地公安机关成立综合性、专业性服务团队,全程跟进指导服务,加快促进项目建设。 【六月底前实施】
11.完善警企服务平台。依托“9600110”青岛民生警务热线,开通警企服务热线,及时受理企业咨询服务事项。借助
公安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手段,密切警企沟通联系,及时回应企业诉求。 【年底前实施】
12.为企业员工办理落户、居住证提供便利。为大型企业上门开通并培训流动人口社会化信息采集系统,方便企业
及时申报聘用的流动人口信息。对外来务工人员较多的企业,提供户籍业务咨询。服务人才强市战略,为各类高层次人才、国际化人才和实用型人才提供高效便捷的户籍服务。 【即日起实施】
13.提高海外高层次人才出入境服务效率。将海外高层次人才及其亲属办理居留证件的办证时限由15个工作日缩短至5个
工作日内。海外高层次人才及其亲属办理签证或延期的办证时限由7个工作日缩短至3个工作日内。对属于国家需要的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可由邀请单位或者个人、申请人的亲属、有关专门服务机构代为申请。 【即日起实施】
14.为企业人员从事出境商贸活动提供便捷服务。企业派遣人员赴香港地区从事商务活动申办通行证及多次签
注,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可提供即时备案便利。 【即日起实施】
15.主动为重点项目、重点企业提供消防技术服务。各区、市消防大队对辖区内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和重点企业每季
度至少主动联系一次,上门提供消防技术服务。对一般工程建设项目和企业,可依申请上门提供消防技术服务。推动“政府购买消防中介服务”,提高消防安全社会化服务水平。 【年底前实施】
16.为企业提供整治重大火灾隐患技术指导。组织消防工程类高级工程师、驻青科研单位专家等成立消防技术服务队,根据
社会单位和行业部门的申请,对重大火灾隐患判定、整改以及社会消防安全管理,提供技术咨询指导服务。 【六月底前实施】
17.开通企业车驾管大宗业务办理“绿色通道”。在市车管所设立“企业大宗业务服务窗口”,集中受理市级重点项
目、重点纳税企业办理大宗业务,实行“一站式”服务。 【六月底前实施】
18.保障重点项目运输车辆通行。对从事重点项目建设、物流企业、运输鲜活农产品的运输车辆,在确保道路交通
安全的前提下,给予优先放行。 【六月底前实施】
19.为企业开通重点车辆及驾驶人监管平台查询服务。为重点企业单位提供车辆及驾驶人交通违法信息查询、记
分预警、车辆及驾驶人临界审验提醒等服务,协助企业做好内部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六月底前实施】
20.开通出租车报废更新“绿色通道”。针对我市出租车报废更新高峰,提前指导各出租车公司合理编制车辆报废
更新计划,成立专门小组登门服务,最大限度降低对出租车营运的影响。

Ⅳ “简政放权,取消和减少行政审批”体现哪些政治生活道理

体现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政府效能,改善行政管理水平。

Ⅵ 如何深化以简政放权为重点的政府改革

“简政放权是本届政府的最大亮点,在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激发市场活力上取得显著成效,是近两年稳增长的重要因素。”住琼全国政协委员迟福林表示,当前,在增长、转型、改革高度融合的背景下,深化以简政放权为重点的政府改革,有利于激发经济活力,有利于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有利于带动其它各项改革。“下一步,如何在大幅减少行政审批事项的基础上,推进行政权力结构改革,成为政府改革向纵深推进的重点。”
“从实践看,负面清单管理是经济转型升级、服务业市场开放的关键所在。在中央和省级政府全面实施负面清单管理的时机和条件基本成熟。”迟福林建议,1—2年内基本实现中央和省级政府负面清单管理作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重要目标,以负面清单管理倒逼转方式、调结构,倒逼服务业市场开放。同时,把建立各级政府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财政支出清单作为政府自身改革的重大举措,并在年内完成中央政府与省级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财政支出清单的公布工作。
在迟福林看来,市场监管的效果长期不尽人意,主要原因是尚未建立行政审批和市场监管相分离的体制机制,一些部门既管审批又管监管,使市场监管的有效性大打折扣。在简政放权改革中确立放管结合改革的新思路,重要任务是实现行政审批和市场监管的分离。他建议,明确把加快推进行政审批与市场监管分离作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重点;从国家层面整合市场监管职能,组建综合性、权威性的市场监管机构;加快完善市场监管法律法规体系,赋予市场监管机构法定权利和法律地位,实现政府市场监管权力法定化。
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经济转型升级,面临着多方面的结构性矛盾。迟福林说,要以简政放权破题结构性改革。为此,他建议,调整财税结构,尽快启动消费税改革,加大“放水养鱼”力度,对小微企业设置更低的增值税税率,提高企业所得税小规模纳税人标准,形成小微企业的自动减税机制;调整金融结构,支持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服务的社区银行、互联网金融机构等民间金融创新发展、规范发展;调整教育结构,进一步放宽社会资本进入职业教育的门槛,提高应用技术型高校的比重,把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迟福林介绍,去年,国务院组织相关机构对行政审批改革作第三方评估,产生积极影响。他建议,把第三方评估作为政府自身建设的一项重要制度,在各级政府全面推行。同时,引入社会组织和公益机构参与第三方评估,充分重视和发挥智库在提高政府决策科学化中的重要作用,以增强第三方评估的客观性和专业性。
“纵深推进简政放权改革,涉及到部门利益、地方利益、行业利益的调整,需要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需要把深层次的行政权力结构改革摆在突出位置。”迟福林说。

Ⅶ 山西省行政审批简政放权有哪些

“并联办理、限时办结”指的是同一个审批事项,过去由多个部门依次串联办理的,现在多个部门同时办理,并在规定时限内办结。目前,以简政放权为目的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正在全国拉开序幕,处于中部省份的山西,加入了这场改革竞赛。9月初,2012年曾消失的“人口调控”被重提,批发市场的外迁被认为是调控的新招。
“首席代表”
太原市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从2012年正式推进,而流程的顶层设计从2011年就开始了。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和美国埃森哲公司获邀参与了流程设计。改革的核心是简政放权,审批事项由原来838件减少到目前的168件,并且通过做实政务服务中心、引入首席代表制的方式促进审批效率的提高。
这是一次对权力的重新洗牌。改革之后,太原市各委办局的行政审批处正式出现,审批处处长同时是各部门派驻政务服务中心的首席代表。行政审批处或由其他处室归并而成,或重新挂牌,总揽各委办局的审批权限,例如,太原市发改委原来分散在14个处室的审批权,被归集到这一个处。
而整个太原市,34个部门分散在106个处室的审批职能,全部集中在了太原市政务服务中心。
要审批,前提是赋权到位,首席代表们要有签字权。以发改委为例,从2012年1月开始,改革初期,作为首席代表,拥有的只是备案权。涉及到项目核准权和审批权,仍需要对接各个处室。
权力的下放,并非易事。从被任命为审批处处长,到拿到正式的书面授权,这些首席代表们一度难以展开手脚,频繁地打电话请示局长或副局长成为他们工作的常态。太原市政府副秘书长李树忠说,在那个阶段,好多局委办心存疑虑,都在观望和徘徊。
在山西省百强县柳林,这项改革也在推进中。柳林县纪委副书记李永鑫发现,仅仅是给政务大厅的审批股长们发任命书还不够,尽管任命书明确了审批权,这些股长们仍然不敢签字,还是要等局长们的指示。直至要求各个局以书面形式,将审批股长们具体行使的权力一一列出,甚至推出专用的审批公章,明确这些审批公章和原有公章具有同样的效力,股长们的权力才算做实。
到2012年7月,新一轮的赋权之后,太原市政务服务中心的首席代表们才逐渐进入角色,太原市发改委的核准权和审批权,才逐步下放到中心。到11月,又经过几轮的督促,才将所有的权限,诸如招投标、环境审查,逐步下放。
期间,太原市委书记陈川平放下狠话,哪些局不让审批权力进来,有一个撤一个,有十个撤五双。作为推进措施,太原市市长耿彦波每月到中心一次,常务副市长每周到中心一次。
与此同时,太原市纪委监察局也进驻了政务服务中心。监察局副局长常继德说,去年共进行了五次检查,每次检查都能查出问题,最核心的问题就是:首席代表们进来了,权力进不来。从去年到今年年初,常继德曾经把12个局长叫到办公室,一个一个谈话,各单位都努力陈情某项工作审批的复杂性,称无法进驻到政务服务中心,一签了事。“不是怕出事,实际是不想放权,这不仅是权力的调整,也是利益的调整,有签字权,就有利益。”常继德说。
已经养成习惯的审批低效率,一时难以扭转。去年,对于超过审批时限的部门,监察局共下达督办单40份,发黄牌警告20个。常继德回忆说,一个局,名义上在大厅办公,实则暗自在局里审批,一查处,原来审批权拿回去后,副处长和处长均受贿了。而今年1月份,又有一个局,利用审批处长调职的机会,悄悄把审批权拿回去了。
另一项重大的改革,则是涉及审批的专家论证会、联审会被要求在政务中心现场召开。为此,在政务大厅的二楼,专门开辟了几个大会议室。
经统计,首席代表可以直接审批的事项,已经占到52%。剩下的其难以决断的事项,批件不能拿回去,须马上上报,召集联审会议,局长或副局长来参加。这样的会议,由政务中心派人记录,在24小时之内形成会议纪要。根据会议纪要,由首席代表签字审批。
首席代表的权力和作用由此凸显,私下里,被称为“二局长”。
太原市政府副秘书长李树忠说,实际上,上头不给压力,改革目的不会轻易达到。在山西省,这项改革得到了省委书记袁纯清的高度关注,他给太原设定的目标是:2014年,建成全国一流的服务型政府。
政务大厅曾虚设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之于山西,有着特殊的意义。2012年,山西召开了世界首届晋商大会,以此为契机,山西谋求经济结构转型,展开了万亿大招商。但彼时山西的投资环境,被众多晋商所诟病。长期以来,山西单一的经济结构,养成了山西省各级政府重审批、轻服务的体制沉疴。
吃拿卡要的官僚作风,在山西颇为普遍。山西省政协经济和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刘道友在接受经济观察报记者采访时,直言不讳地批评说,山西各部门,已经习惯了抓权不放。政务服务中心虽然早已成立,但长期沦为摆设。
政务服务中心也被称之为“政务超市”,即把各个政府部门对外审批集中到一块,进行一站式办理。这种模式肇始于浙江和广东,在上个世纪90年代出现,被全国各省纷纷效仿。
2003年,太原市正式建起政务服务中心。那时,郑润林被调到这里,担任政务服务中心的主任。10年之后,在山西省,从地级市政府到县级政府,各级政务大厅纷纷成立。
物理式集中解决了门难进的问题,脸色态度好了一些,因为毕竟是公开透明的窗口,互相之间有比较。但物理式集中办公之后,政务服务中心应承担什么功能,定位依然模糊。“这涉及到深层次的问题。”郑润林说。一些规定,在制定之初就互相打架,互相牵制。最为普遍的是互为前置条件,办一件事,甲部门让乙部门先盖章,乙部门让甲部门先盖章。各个委办局的办事流程虽然都实现了信息化,但往往只是部门内部的信息化,在部门与部门之间,还存在一堵看不见的墙。虽然同在一个大厅,但大家还会推来推去。
所以,门好进了,脸好看了,事并不好办。即便是单个部门内部,涉及同一项目的审批,往往因人设事,审批流程被肢解分散在每个处室,人人都把握一个审批的环节,人人都拥有了签字的权力。被派驻到政务大厅的人,只负责其中一个环节,其他的管不了。所以,政务服务中心的窗口功能,成了“只挂号不看病”的收发室,逐渐变得可有可无了。
到了后期,因为政务大厅是个窗口,对公务人员的行为约束更严,起码不能随便脱岗。所以,官员们都不愿意来,就派驻一些居于闲职、甚至下属事业单位的人来值班,政务中心逐渐成了空架子。“你不给我权力,我没法儿干,也没事儿干。”郑润林说,一段时间,政务大厅成为被人嘲讽的对象,来办事儿的人很少,公务人员们常常扎堆聊天或者上网娱乐。
“二局长”的尴尬
经过2012年一年的改革,太原市初步看到了改革的成果。据统计,2012年,太原市政务服务中心共受理了行政审批事项100342件,较2011年增长75%;在时限内办结99059件,较2011年增长68%。经济观察报记者在太原市政务服务大厅随机采访,来办事的人多数表示,审批的速度明显变快了。
如今太原市政务服务中心人流密集,各个办事窗口前都排着队。
审批一个项目,要吃透所有的相关政策,“动辄就是一本厚厚的材料,你全部翻一遍得多少时间?”上述不愿透露姓名的首席代表反问,“签了字,就得对一个项目终身负责,怎么敢轻易就签?”现在,除了规定的论证会、联审会,首席代表们召开得最频繁的就是业务会,向负责项目前期调查的人了解情况,掌握项目的来龙去脉。
整个规划局的审批,可以说是围绕着自己来运转的,原来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现在他不得不通晓规划局的全部业务,工作的繁忙程度大大增加。而对于涉及固定资产投资的项目,因为是多个部门并联审批,还得积极联系其他部门,以免超过时限。

Ⅷ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简政放权是什么关系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推动简政放权的直接关系。

《法治蓝皮书》指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推动简政放权的最直接要求,也是深化改革、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突破口。

《法治蓝皮书》提出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行政审批事项削减不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唯一考核指标。

行政审批事项不削减、不清理不行,但“行政审批事项最少”不是考核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败的最优指标。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既要把政府不该管、管不好的事项还给市场和社会,也要注意优化审批流程,降低办事成本。

2、防止缺乏配套措施影响改革推进。

随着行政审批事项自上而下进行层层取消、下放、转移,大量事务会推向市场、社会乃至基层政府,但在法律修改迟缓、社会组织培育滞后、公众依赖政府包打天下的惯性思维犹存、基层政府管理力量薄弱、政府监管手段落后、矛盾纠纷的司法救济渠道还不畅等问题没有有效解决的情况下,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很可能遭遇到阻力。

3、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回潮、再清理、再回潮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怪圈,如何走出这个怪圈是决定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败的关键之一。

蓝皮书还指出,政府职能整合仍需加大力度。虽然政府机构改革不断深化,不少部门进行了职能调整,但多头管理的问题仍然普遍存在,容易出现谁都管、谁都不管、谁都管不了的尴尬局面。如何实现政府职能的无缝衔接、高效运转,仍是政府机构改革的重点问题。

热点内容
影视转载限制分钟 发布:2024-08-19 09:13:14 浏览:319
韩国电影伤口上纹身找心里辅导 发布:2024-08-19 09:07:27 浏览:156
韩国电影集合3小时 发布:2024-08-19 08:36:11 浏览:783
有母乳场景的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2:55 浏览:451
我准备再看一场电影英语 发布:2024-08-19 08:14:08 浏览:996
奥迪a8电影叫什么三个女救人 发布:2024-08-19 07:56:14 浏览:513
邱淑芬风月片全部 发布:2024-08-19 07:53:22 浏览:341
善良妈妈的朋友李采潭 发布:2024-08-19 07:33:09 浏览:760
哪里还可以看查理九世 发布:2024-08-19 07:29:07 浏览:143
看电影需要多少帧数 发布:2024-08-19 07:23:14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