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国防法规
1. 国防法规的主要特性有哪些
1、调整对象的军事性
2、公共程度的有限性
3、司法适用的优先性版
4、处罚措施的严厉权性
国防法规是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用于调整国防体制、武装力量建设、国防科技建设、战争动员体制、国防生产、全民防御和国防教育等方面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是国家国防政策的法律体现,是指导国防活动的行为准则,又是国家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什么是国防法规扩展阅读
国防法规的制定,是统治阶级把自己有关国防建设的意志以及国家的意志,通过具体的规范性文件体现出来的立法活动。依据国防法规的不同层次,分属不同的国家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军事机关制定和颁布。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颁布的法规。
2、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制定的法规。
3、国务院各部、委和军委各总部制定的法规。
4、各军兵种、各大军区制定的法规。
5、省、市地方性的国防立法。
2. 国防法规的主要特性有哪些
1、调整对象的军事性
2、公共程度的有限性
3、司法适用的优先性
4、处罚措施的严厉性
《国防教育法》是规范全国国防教育的基本法律。由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2001年4月28日,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公布施行
(2)什么是国防法规扩展阅读:
依据国防法规的不同层次,分属不同的国家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军事机关制定和颁布。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颁布的法规。
2、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制定的法规。
3、国务院各部、委和军委各总部制定的法规。
4、各军兵种、各大军区制定的法规。
5、省、市地方性的国防立法。
国防法规制定的原则:
1、依宪法为依据。
2、维护国防利益的原则。
3、国防法律从严的原则。
4、民主的原则。
5、协调统一的原则。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属于我国国防法律法规的什么层次
属于第一层次的国防法规。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第一条规定:为了加强版国防建设,完善国防动权员制度,保障国防动员工作的顺利进行,维护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根据宪法,制定本法。国防动员的准备、实施以及相关活动,适用本法。
国家加强国防动员建设,建立健全与国防安全需要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相衔接的国防动员体系,增强国防动员能力。国防动员坚持平战结合、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方针,遵循统一领导、全民参与、长期准备、重点建设、统筹兼顾、有序高效的原则。
(3)什么是国防法规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的相关要求:
1、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在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的领导下负责组织、指导、协调全国的国防动员工作;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议定的事项,由国务院和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组织实施。
2、军区国防动员委员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国防动员委员会负责组织、指导、协调本区域的国防动员工作。
3、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遭受的威胁消除后,应当按照决定实施国防动员的权限和程序解除国防动员的实施措施。
4. 国防法规的性质作用
国防法规是一个国家统治阶级的意志在国防建设领域中的法律体现。国防法规与国家宪法专和其他法属律一样,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我国的国防法规,除了具有无产阶级的根本性质外,还具有以下特点:
1、国防法规具有很高的权威性。权威性本是所有法律的共性。
2、国防法规具有较强的从属性。
3、国防法规具有一定程度的保密性。 1、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2、保障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和建设的顺利进行。
3、保证国防现代化顺利实现。
4.国防法规是加强国防实力建设的重要保障。
5.国防法规是指导国防潜力发展和积蓄的重要手段。 1、调整对象的军事性;
2、内容公开的相对性;
3、司法适用的优先性;
4、处罚措施的严厉性。
5. 国防法规主要特性是什么
1、调整对象的军事性
2、公共程度的有限性
3、司法适用的优先性
4、处罚措施的严厉性
《国防教育法》是规范全国国防教育的基本法律。由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2001年4月28日,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公布施行。
(5)什么是国防法规扩展阅读:
地位作用:
各国根据本国的实际,对各部门法的划分也有所不同,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对各部门法大体上可以做以下划分:
1、宪法;
2、行政法;
3、民法;
4、经济法;
5、劳动法;
6、环境法;
7、刑法;
8、诉讼程序法;
9、军事法(国防法律法规)。
在这里,军事法的外延要大一点,其主要内容或者讲根本内容是国防法规。通过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国防法规是我国法律体系和法制建设中一个重要的、独立的法律门类。
健全的国防法规是建设现代化国防的重要保证,是依法治军、提高军队战斗力的强大法制武器,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国防建设的是否制度化的的重要标志。
6. 我国颁布的国防法规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复国制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备役军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设施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革命烈士褒扬条例》、《军人抚恤优待条例》。
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6)什么是国防法规扩展阅读
国家加强武装力量建设和边防、海防、空防建设,发展国防科研生产,普及全民国防教育,完善动员体制,实现国防现代化。国家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建设和巩固国防,实行积极防御战略,坚持全民自卫原则。
国家在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加强国防建设,促进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国家对国防活动实行统一的领导。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应当依法履行国防义务。
7. 我国国防法规体系有什么特点
1、宪法中国防内容;
2、刑法中有关于破坏国防设施及军人犯罪的规定;
3、民诉内法及解释中容有关于军婚离婚的规定。
4、国际法中有关于军事船舶、大陆架、特别经济区等海权规定。
5、在民法和商法体系中,如果国防单位作为平等主体参与,也应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8. 什么是国防法规
国防法规是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用于调整国防体制、武装力量建设、国防科技建设、战争动员体制、国防生产、全民防御和国防教育等方面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是国家国防政策的法律体现,是指导国防活动的行为准则,又是国家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防法规包括:军事组织方面的法律制度;军事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制度;兵役方面的法律制度;军事训练方面的法律制度;军队政治工作方面的法律制度;国防后勤方面的法律制度;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方面的法律制度;优抚与安置方面的法律制度;国防科研生产方面的法律制度;国防动员方面的法律制度;国防教育方面的法律制度;军事设施保护方面的法律制度;安全防卫方面的法律制度;军事刑事法律制度;对外军事关系方面的法律制度。
有关法律,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备役军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设施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革命烈士褒扬条例》《军人抚恤优待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