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政执法 » 东莞行政沿革

东莞行政沿革

发布时间: 2021-01-13 12:02:55

1. 东莞日报的历史沿革

1986年2月6日,《东莞市报》试刊第期出版,开始了立足东莞、服务本土、关注莞人莞事的发展历程;
1986年6月1日,《东莞市报》创刊,开始致力于在东莞履行“宣传党的政策,表达群众心声,传达知识信息,建设两个文明”使命的历程;
1989年1月1日,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东莞市报》开始向全国发行,迈出重要的发展步伐;
1995年1月1日,《东莞市报》更名为《东莞日报》,经试刊后同月9日正式出版,逐渐发展成为东莞颇具影响力的主流平面媒体。
从2006年6月1日至2007年11月28日,《东莞日报》三次改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以“党报的心,都市报的身”为全新办报理念,以“本土就是主流”为价值观和品牌概念,启用新的报徽、报头、版式,每周总版数达170版,全力打造华南地区具有国际化的区域整合型主流媒体,向“中国最优秀的地市级党报”的目标大步迈进!
2006年6月1日第一次改版,启用全新报徽、报头,采用国际流行的“瘦报”报型,鲜明提出“本土就是主流”口号和“党报的心,都市报的身”的办报理念。
2006年12月26日第二次改版,在国内地市级党报中首创头版导读化,推出舆论监督专栏《独立调查》,强化评论力量,每周总版数提升至144版。
2007年11月28日第三次改版,强调“贴近就是力量”,大幅增加本土资讯,本地新闻、本土时评、深度调查、专业报道、文体信息……更贴近民生、贴近社会,实现从媒体大整合到大融合的跨越。相信东莞是个文明东莞,我们一起把东莞创造文明的东莞。
2009年1月1日东莞日报成立了东莞日报社发行中心自办发行,告别了23年邮政发行的历史。
2009年3月12日,东莞日报第四次改版,打造主流政经大报。
《东莞日报》社社长、总编辑陆世强。
2010年7月23日,《东莞时报·常平杂志》正式创办。每周一期,逢周五出刊发行。
2011年8月23日
经过长达一年的监测考量评估,备受关注的2010年~2011年中国报刊广告投放价值排行榜8月19日正式出炉。2011年8月23日获悉,东莞日报获评“全国城市党报十强”,总排名第五位。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前四名厦门日报、杭州日报、南京日报、长江日报均来自副省级城市,东莞日报是唯一一份入围全国城市党报前五强的地市级党报。

2. 关于东莞可园历史沿革的书有哪些

历史沿革
夏商时代:属徐州,称“人方东夷”、“人方国”、“隅夷”。
西周时代:属青州(一说兖州),称“人方国东夷”。
春秋战国时期:先属鲁后楚,叫“郯子国”。
秦代称东海郡,辖朐县、郯城、兰陵、襄贲、缯、下邳、淮阴、盱眙、东阳、 堂邑、广陵、凌12个县。
西汉时称东海郡,属徐州刺史部。辖朐县、郯城、兰陵、襄贲、缯、良城、下邳、平曲、戚、开阳、临沂、利城、海西、兰祺、南城、山乡、即邱、祝祺、费、厚丘、容邱、东安、合乡、丞、建阳、曲阳、司吾、于乡、都阳、阴平、?吾乡、武阳、新阳、建凌、昌虑、都平、建乡、平曲38个县。
东汉时期称东海郡,隶属于徐州刺史部。辖朐县、郯城、兰陵、襄贲、戚、利城、祝祺、承、厚丘、合乡、昌虑、赣榆、阴平13个县。
三国时期称东海国,属魏。辖朐县、郯城、兰陵、襄贲、戚、利城、祝祺、承、厚邱、昌虑、合城11个县。
西晋时期称东海郡,隶属于徐州。辖朐县、郯城、兰陵、襄贲、戚、利城、祝祺、承、厚邱、昌虑、合乡、赣榆12个县。
东晋时期称东海郡,隶属于后赵、前燕、南燕、东晋。辖朐县、郯城、利城、襄贲、祝祺、厚邱、赣榆7个县。
南朝前期称东海郡,辖齐郡、东莞、琅玡、西海、东海、北海郡;南朝后期辖青州、冀州(侨置)辖地同上。
南朝齐、梁称:(一)东莞郡、琅玡郡,辖即丘、南东莞、北东莞3个县;(二)北东海郡,辖襄贲、僮、下邳、厚丘、曲城5个县;(三)北海郡,辖都昌、广饶、赣榆、胶东、剧、下密、平寿7个县;(四)齐郡。辖临淄、齐安、宿豫、尉氏、平虑、昌国、益都、西安、泰9个县。
北朝东魏称琅玡郡(又称海州朐县)。(一)东彭城郡,辖龙沮、安东、勃海3个县。(二)东海郡,辖赣榆、安流、广饶、下密4个县;(三)海西郡,辖襄贲、海西、临海3个县;(四)沭阳郡,辖下邳、临渣、怀文、服武4个县;(五)琅玡郡,辖朐、海安、山宁3个县;(六)武陵郡,辖上鲜、浴安2个县。
北齐北周称海州。(一)东海郡,辖广饶、东海2个县。(二)朐山郡,辖朐山县;(三)武陵郡,辖上鲜、洛安2个县;(四)沭阳郡,辖沭阳县;(五)海安郡,辖襄贲县。
隋朝称海州,后称东海郡。辖朐山、东海、涟水、沭阳、怀仁5个县。
唐朝隶属于河南道。先称海州总管府,后称海州,又称东海郡。辖朐山、东海、沭阳、怀仁4个县。
五代时属吴、南唐、后周,称海州,辖朐山、东海、沭阳、怀仁4个县。
宋明帝泰豫元年(西元472)于郁洲岛(连云港东部)立青州、冀州,是为连云港独立设州郡之始。青州领齐、北海、西海三郡,其中齐郡辖临淄、华城、齐安、西安、宿豫、尉氏、平虏、昌国、泰、益都十县,北海领郁、广饶、赣榆、胶东、剧、下密、平寿七县,西海辖县不详,冀州无实领土,共计十七县,相当于今连云港市连云区和新浦区东部。同年,徐州移治朐县(今连云港市海州区),领东海郡,辖襄贲、僮、下邳、厚丘、曲城五县,相当于今新浦区西部、海州区、赣榆县南部、沭阳县、新沂县、涟水县、灌云县、灌南县、淮安市淮阴区。
宋后废帝元徽元年(西元473),徐州移治新昌(今安徽省滁州市),而所辖淮北领土不改。
齐高帝建元元年(西元479),东海郡转属冀州,改名北东海郡,领土不变,同时,青州无西海郡,改辖东莞琅邪二郡,领即丘、北东莞二县,此时连云港东西两部分才合一,作为一个完整的行政区,辖现连云区、新浦区、海州区、赣榆县南部、东海县、灌云县、灌南县、沭阳县、新沂县、涟水县、淮安市淮阴区。同年,北海郡郁县易名都昌县。
齐武帝永明元年(西元483),废齐郡齐安县。
齐武帝永明二年(西元484),青州齐郡移治瓜步(今南京市六合县),同时废华城县入临淄县,青州因此增领今南京市六合地区。
梁武帝天监十年(西元512)之后,多析置州县,青冀二州分为东彭城、北海、东海、僮阳、琅邪、北谯、齐、武陵八郡,其中东彭城郡辖龙沮(梁武帝置)、彭城(梁武帝置)、清河(梁武帝置)三县,北海郡辖赣榆、都昌(梁武帝置)、广饶(齐武帝置)、下密(梁武帝置)四县,东海郡辖襄贲、临海(梁武帝置)二县,僮阳郡辖县不详,琅邪郡辖海安(梁武帝置)、招远(原朐县,梁武帝改名)二县,北谯郡辖县不详,齐郡辖县不详,武陵郡辖高密县,共计十二县。
北魏宣武帝延昌二年(西元513),青、冀二州为北魏所占,仍领东彭城、北海、东海、僮阳、琅邪、北谯、齐、武陵八郡,从历史记载来看,梁仍有青、冀二州,所辖地域不详。
东魏孝静帝武定七年(西元551),青、冀二州改名海州,辖东彭城、东海、海西、沭阳、琅邪、武陵六郡,其中东彭城郡辖龙沮、安乐(彭城县改)、渤海(清河县改)三县,东海郡辖赣榆、安流(都昌县改)、广饶、下密四县,海西郡辖襄贲、海西(分襄贲县置)、临海三县,沭阳郡辖下城(新置)、临渣(新置)、怀文(新置)、服武(新置)四县,琅邪郡辖海安、朐(招远县改),山宁(北谯郡改)三县,武陵郡辖上鲜(齐郡改)、洛要(高密县改)二县,共计十九县,相当于今连云区、新浦区、海州区、赣榆县南部、东海县、灌云县、灌南县、沭阳县、涟水县。

3. 求东莞历史地理沿革的资料

深圳历史沿革:1.地名由来
“深圳”地名始见史籍于1410年(明永乐八年),于清朝初年建墟。当地的方言俗称田野间的水沟为“圳”或“涌”。深圳正因其水泽密布,村落边有一条深水沟而得名。
深圳又称鹏城。 何谓“鹏城”? 在深圳东部50多公里开外的南澳镇,有一处名叫鹏城的地方,城门象北京的
,只是规模小了很多。 城墙经风雨侵蚀,一番破败景象; 城楼虽不及山海关雄壮,仍古味十足。进入城门,只见青石板铺就的道路,两旁平房都是砖木结构,
,露出房檐的椽子都已腐败,看起来年代已相当久远。当地居民称这个地方叫王母,又叫大鹏,这座城就叫鹏城。“鹏城”由此得名。

,有人把这个鹏城的名字安在了深圳的头上。特别是深圳自建立特区以来,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综合经济实力已经位列全国大中城市中的前列,是一座充满生机,充满美好发展前景,潜力无限的城市。而深圳的
正象展翅高飞的大鹏,搏击风云,遨游长空,勇往直前。所以,鹏城也就
地叫响了。
2.
部族
( 史前——公元前214年)考古成就表明,早在6700多年前的新
中期,就有
先民繁衍生息在深圳土地上。深圳的城市史已有1673年。夏、商年代,深圳是
部族远征海洋的一个驻脚点。居殖在深圳沿海沙丘谷地区域的百姓,是
部族的分支——“南越部族”。他们以捕鱼、航海维生,甚少农垦。
3.秦皇设郡
(公元前214——公元331年)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于公元前214年在岭南设置了南海、桂林、象郡三郡,谪徙50万人开发。时属
的深圳,便融入了

4.东晋建县
(公元331——1573年)深圳市最早的前身为
。宝安作为县建制始于公元331年(东晋咸和六年)。朝廷置辖地六县的东官郡,辖地大概为今天的深圳市、东莞市和香港等范围。郡治在
(南头)。
公元590年(隋开皇十年),废东官郡,
改属
,县治在今深圳南头。公元757年(唐至德二年),宝安县更名东莞县,县治迁往东莞,于南头设屯门军镇。宋朝时期,深圳是南方海路贸椎394年(
二十七年),在今深圳境内设立了东莞守御
及大鹏守御
。公元1565年,又在南山半岛设立了南头水寨(广东6大水寨之一),为一庞大的军事机构,是“虎门之外卫,省会之屏藩”,管辖与牵制范围

,西至上下川,南至大洋。明朝初年,中国舰队出使
,开航前必到深圳赤湾天后庙祭祀祷告。有600多年历史的南头古城,曾是广东省东南的政经重镇,也是晚清前深港澳地区的政治中心。
5.新安古城
(公元1573——1841年)深圳市的前身又曾名为
。公元1573年(明万历元年),朝廷取“
,转危为安”之意,扩建东莞守御
基地,建立
,并建县治于南头,辖地包括今天的深圳市及香港区域。经济以产盐、茶叶、香料和稻米为主。 清朝初期,政府实行沿海省份内迁50里的“迁界”之举。
三分之二土地曾一度纳入东莞县。公元1669年(清康熙八年)复置新安县,至公元1684年(清康熙二十三年)再复原界。
6.县境分割
(公元1842年——
) 公元1842年(清道光二十四年)7月24日,中英签订不平等的《
》,香港岛被英国占领。公元

十年)1月11日,
因《
》而被迫割让给英国。公元
(清光绪二十四年)4月21日,清政府又与英国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将新界租给英国99年。至此,原属新安县的3076平方公里土地中,有1055.61平方公里脱离其管辖,深圳与香港从此划境分治。
7.复名宝安
(公元1913年——1979年)公元1913年(民国三年),广东省新安县复称宝安县,县治仍在南头。
8.县治迁移
(公元1938年——1953年)抗日战争时期,南头沦陷,宝安县政府临时迁往东莞县。1953年,因深圳联接广九铁路,人口聚居较多,工商业兴旺,宝安县治东迁至距南头10公里外的深圳墟。
9.深圳建市
(公元1979年) 1979年3月,中央和广东省决定把宝安县改为深圳市,受广东省和惠阳地区双重领导;11月,中共广东省委决定将深圳市改为地区一级的
。1980年5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正式将深圳定为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在深圳设置经济特区。1981年3月,深圳市升格为
。1988年11月,国务院批准深圳市在国家计划中实行单列,并赋予其相当于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1992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授予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市政府制定地方法律和法规的权力。 建市之初辖深圳、南头、
、龙华、
、龙岗6个区。1979年10月,设立
。1980年7月,分
,成立沙头角区。1981年10月,恢复宝安县建制,辖特区外的1577平方公里。1983年9月至1984年8月,特区内设立罗湖、上步、南头、沙头角、蛇口5个管理区。1990年1月,撤销特区内管理区,设立福田、罗湖和南山3个区。1993年1月,撤销宝安县,设立宝安、龙岗两区。1997年10月,从
分出
。2004年成为一个无农村的城市。邮政编码:518000,区号:0755。 深圳地理气候:深圳市位于广东省中南
,珠江入海口之东偏北。东西长81.4公里,南北宽(最短处)为10.8公里,东临
,西连
,南邻香港,与
接壤,与香港新界一河之隔,被称为“香港的
”。全市总面积2020平方公里。人口500多万,多数来自外地,因此深圳被称为“移民城市”。 深圳市的特区与非特区之间建有一条全长129.7公里的特区管理线,在进出特区的7条公路的路口分别设有边防检查站。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于1980年,它东起
北仔角,西到
安乐村,南与香港新界紧连,北靠梧桐山、羊台山脉,总面积327.5
,包括了罗湖区、

,是我国除海南省以外最大的经济特区。 深圳属亚热带
,年平均温度22.3C,最高温度38.7C,最低温度0.2C。
为1924.7毫米。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年平均日照数为2060小时,太阳年辐射量5225兆焦耳/平方米。平均每年受
(台风)影响4―5次。

4. 桥头镇的建置沿革

宋朝初期,就在东岸人在桥头境内聚居生息;南宋末年,有部分人从南雄珠玑巷迁此定居,其后还有小部分于元、明、清三代相继迁徙于此定居。
明朝以前建置
据陈伯陶主编的《东莞县志》记载:“明以前邑制,城内日坊,附城日厢,坊三而厢一,其在野则以乡统都,乡四而都十三(卷三,与地略、都坊)。”当时东莞县分文顺乡、归城乡、恩德乡、延福乡,桥头境内的乡村大部分属归城乡。
清朝期间建置
据陈伯陶《东莞县志》(与地略)载,清代东莞县城乡“分五属”,即分别为捕厅、戒厅、京山司、中堂司、缺口司五属管辖。今桥头境内乡村当时归京山司管辖,京山司机构设于茶山。
民国期间建置
民国成立后,东莞县取消了清朝的“五属分隶”,实行县辖区制。据有关档案资料记载,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11月)至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月)间,东莞县辖6个区,区下设乡,乡下设保。当时桥头境内基本上属第三区,名丰乐乡(30保)。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间,国民党县政府将区乡建置作了调整,东莞县仍设6个区,桥头仍属第三区,当时人口有16123人。桥头辖村有:桥头墟、东桥市、巷头、土桥、李屋、李屋新围、邓屋、邓屋新围、杨公朗、朗厦、田溪头、路塘、冯屋、迳贝、迳贝新围、中和墟、岭头、神墩、塘头厦、石水口、岭厦、大洲、大洲新围、禾坑、禾坑新围、东岸、东岸墟、邵江头、江头、湴湖、陈屋边头、中心岗、山边、屋厦。
此外,今桥头境内的田头角当时则属常平乡。司马、九江水则属丰乐乡(今属常平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建置
1949年10月17日,东莞全境解放。建国初,东莞县划分8个区,桥头属第七区。
1953年春,东莞县将原来的8个区划分15个区,桥头地区划为第九区。
1954年7月10日,区乡建制又变化,东莞县建立10个乡级镇,把茶山、寮步、大朗、常平、清溪、桥头、厚街、道滘、望联、东中等乡改为乡级镇。
1955年9月,第九区改称桥头区。
1957年12月,东莞县撤区设乡,成立37个大乡,桥头乡管辖桥头、谢岗。
1958年9月,东莞废大乡制,建立人民公社制。将常平、横沥、桥头、东坑4个大乡合并成立常平人民公社。
1959年3月,桥头从常平公社析出,成立桥头人民公社。
1983年10月,东莞县人民公社制度撤消,桥头公社改为桥头区,各大队改为乡。
1985年,东莞撤县建市,东莞由县级市升格为地级市。11月,桥头区改称桥头镇,原区公所管辖的14个乡略作调整,变为16个管理区和1个居委会:东江、山和、岗头、屋厦、邵岗头、朗厦、李屋、邓屋、桥头、岭头、迳联、田新、石水口,大洲、禾坑、田头角、莲城居委会。
2000年,各管理区改称村。

5. 东莞市第一中学的历史沿革

1957年10月,东莞县工商联筹资在莞城彭屋大街解放前的建东中学校址(莞城市桥路72号)创办东莞县建设中学,简称“建中”,属民办初级中学。
1958年10月,建设中学改由莞城镇人民政府主办。
1967年11月,建设中学更名为红卫中学。随后,莞城劳动中学并入红卫中学。
1968年12月,红卫中学将班级分散到博厦学校、人民小学、罗沙小学、同德街小学、中心小学和阮涌小学。
1970年4月,红卫中学复办,更名为莞城中学,并增设高中部。
1971年9月,莞城中学更名为莞城第一中学,简称“莞城一中”。
1995年,莞城第一中学改由东莞市人民政府主办,成为市直属学校。同年4月,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
1998年8月,莞城第一中学搬迁到城区学院路128号(现东莞中学初中部校址)。
2004年7月,莞城第一中学实行高初中分离,初中并入东莞中学初中部。
2004年9月,莞城第一中学搬迁到东城牛山伟业路178号。
2005年8月,莞城第一中学更名为东莞市第一中学,简称“东莞一中”。
2006年5月,东莞市第一中学通过了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初期督导验收。
2007年6月,东莞市第一中学被评为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优秀学校,并通过了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验收确认。

6. 石排镇的历史沿革

据《东莞县志》记载:东莞县在明代以前,县城设三个“坊”,附城设一个“厢”,城外乡村,设五个“乡”,“乡”以下共辖20个“都”,“都”以下共辖183个“里”。
石排各村,当时按地域分别隶属于“文顺乡”的第三、四两都。
明朝以后,清朝期间东莞县乡镇,分别由“捕厅”、“戎厅”、“京山司”、“缺口司”、“中堂司”等五个厅司管辖。当时,石排各村按地域划分,分别由“戎厅”和“京山司”两衙管辖。
民国时期,东莞县划分为11个区,石排地区属第六区,区公所设在茶山。当时,石排划分为云岗乡、太和乡、福隆乡。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九月,日本投降,日伪政权覆灭。东莞县政府迁回莞城。不久,实行并区联保,将全县原来十一个区合并为六个。石排三个乡改属第二区,区公所设在石龙。
1949年,各级人民政府成立,石排分为云山乡、和平乡,隶属东莞县第七区,区公所设在企石,后迁至江边村。第七区还管辖园洲乡、民主乡、丰乐乡和大同乡,共6个乡。
1952年,撤销云山乡、和平乡,设立中坑、埔心、石排、龙岗、福隆、黄家壆6个小乡,仍属第七区管辖。区公所设在企石。
1953年,中坑、埔心2个小乡属石龙区管辖,石排、龙岗、福隆、黄家壆4个小乡属企石区管辖。
1957年12月26日,成立石排大乡,辖以上6个小乡及田寮村。
1958年9月,东莞县撤销区、乡建制,实行“政社合一”,石排乡、园洲乡、企石乡合并成立企石人民公社。1959年,改为6个管理区。
1961年6月,从企石人民公社分出成立石排人民公社。管辖中坑、埔心、石排、龙岗、福隆、黄家壆6个大队。
1964年,石排人民公社将6个大队改为石排、下沙、庙边王、福隆、沙角、黄家堡、赤坎、向西、水贝、田寮、横山、埔心、田边、中坑、燕窝15个大队。
1968年,改为石排公社革命委员会。
1983年,石排区公所成立,管辖18个乡及1个居民区。,管辖石排、福隆、庙边王、下沙、沙角、黄家壆、赤坎、向西、水贝、田寮、横山、埔心、谷吓、塘尾、李家坊、中坑、田边、燕窝18个乡及1个居民区。
1987年,石排镇成立,管辖18个管理区及1个居民区。管辖石排、福隆、庙边王、下沙、沙角、黄家壆、赤坎、向西、水贝、田寮、横山、埔心、谷吓、塘尾、李家坊、中坑、田边、燕窝18个管理区及1个居民区。
1987年4月,撤销石排区公所,设立石排镇。
1999年各管理区改为村,各村共辖68个自然村。

7. 东莞石排海霸酒店的历史沿革

海霸酒店前抄身为石排海霸酒袭楼。石排海霸酒楼创立于1993年,2008年4月15日搬迁至现址,并进行软硬件设施的全面升级。在18年的发展历程里,石排海灞酒楼在东莞市粤式酒楼的发展中始终处于领先地位。
回想90年代初期,东莞市海鲜酒楼业以其快速专业的方式逐渐兴起之时,海霸酒楼便兴时而起,开创先河。十八年来,海霸酒楼传承南粤美食文化,不断开拓创新,优越品质始终如一。在“顾客至上,员工第一”的经营理念指引下,全体员工百折不挠、真诚团结、排除万难,不断
开创海霸酒楼良好的经营局面。
时至今日,海灞酒楼已在东莞市石排镇、石碣镇、常平镇拥有三家分店,成为在东莞地区乃至南粤大地享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餐饮连锁企业。
2010年我们邀请广东知名牌名冠金凯悦酒店集团为我们做升级运营管理。
随着海霸酒店的诞生,我们期待与您一道谱写“海霸”划时代的新篇章!

8. 东莞南城地产足球俱乐部的历史沿革

1958年11月,为迎接第一届全国运动会,广州体院足球队由广东省体委接管。原领队常荣、主教练郑德耀留任,调入原八一队教练陈虞添协助训练,罗荣满任助理教练。成立广东省足球队。
1960年3月,广东足球队首次参加全国甲级联赛。第一阶段获广州赛区第一名,决赛排名第五。11月3日,广东队与天津队争夺全国锦标赛锦标,以1∶2 失利,屈居亚军。
1961年,广东队参加全国足球分区赛武汉赛区比赛,但在这一年全国甲级联赛中,无缘进入前10名,广东足球出现短暂挫折。同年11月,广东建立三线梯队,取名“萌芽足球队”。陈少伟任领队,张文禄和龚伯强任教练
1962年恢复全国甲级联赛,参赛队伍增至29队,广东获第六名。10月,《体育报》评出全国22名优秀足球运动员,广东队前卫黄福孝、前锋张均浪榜上有名;《北京晚报》评出全国10名优秀射手,张均浪列第二位。
1963年国家体委组织全国足球联赛,排第一至二十三名的队伍为甲级队,第二十四名后为乙级队。比赛结果,广东队排第五。同年张均浪、梁德成入选国家队,参加第一届新兴力量运动会。这一年杨子旋被《体育报》和《北京晚报》联合评选为全国优秀足球射手。1964年由于广东队对梯队的衔接采取“一刀切”的办法,导致在1964年全国甲级联赛排第十名,濒临降级。但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在10月的1964年度联赛的决战阶段,广东队终于取得6战3胜3平不败战绩,争得第十名,保住甲级席位。
1965年广东队在全国甲级联赛中排第十名(最后一名),降为来年乙级队。年底,省体委对广东队作了调整。广东队仍由苏永舜执教,除保留较年青的16名队员外,调进原广州队12名队员。
1966年发生了“文化大革命”,广东足球队处于瘫痪状态。
1969年,广东足球队重建,由张日扬任班主任,陈汉粦和赵勇为教练。
1970年全国24城市足球队集训赛在广州举行。广东队取得9胜3负的良好成绩。
1973年春,苏永舜重返广东足球队任教,陈汉粦、黄福孝辅助。这一年广东队获全国足球联赛第四名。
1974年参加全国联赛,由于队伍新组,配合生疏,赛果欠佳,排名第十二(共42队)。
1977年,广东队在主力容志行、何佳、欧伟庭、蔡锦标上调国家队的情况下,仍取得全国联赛第三名。
1978年,中断了12年之久的全国足球甲级联赛和升降级制度恢复。广东队在16支甲级队中排名第五。
1979年,广东队第一次获得甲级联赛冠军。
1980年广东足球队进行了调整,留下10名老队员,补充了16名原青年队的队员,教练冼迪雄。同年的全国足球甲级联赛,广东队由于要参加6月在广州举行的广州国际足球友好邀请赛(有6个国家和地区7个队参加),未参加联赛的全部比赛,有关比赛不算积分。最终排名第12名。12月,中国足球协会评选1980年中国足球最佳阵容,广东古广明、容志行、蔡锦标榜上有名。
1981年广东队在4名老队员退役、3名主力上调国家队的情况下,参加全国足球甲级联赛,先胜1980年全国冠军天津队,再胜第四届全运会冠军山东队,接着又击败了稳获本届全国冠军的八一队,获得第四名。
1982年由于冬训期间,广东队连续有外战任务,导致4月参加全国甲级联赛,体力不足的弱点暴露无遗,7场加时赛均以点球决战失利,名次退到第九。
1983年,连续3年被评为全国十佳运动员之一的容志行退役。广东足球协会与《足球报》于2月27日在广州举办了“容志行告别赛”,表彰他为发展中国足球运动作出的贡献。为运动员举办告别赛,这在中国体坛还是第一次。同年广东足球队还获得全国甲级联赛(南区)冠军。赛后,队伍作了调整,梁德成、岳永荣任教练。原一、二队合并组成广东队。
1984年广东队获全国足球甲级联赛第七名,并在10月举行的首届足协杯中取得亚军。
1985年1月2日,广东足球队与广州万宝冰箱厂共建的“广东万宝足球俱乐部”成立。这是一种“官办民助”的形式。万宝俱乐部注意人才梯队的建设,将广东青年足球队、广东少年足球队、广东女子足球队吸纳为基本会员,创办了“万宝儿童走训班”,举办了“万宝杯” 业余体校足球赛。同年,广东万宝队在足协杯赛中分获第二名,在全国甲级联赛中分列第五。
1986年,在第三届中国足协杯赛中,广东万宝队获第三名,而平均年龄仅20岁的乙级新军万宝二队却跃居第四名,令传媒侧目。在全国甲级联赛中,广东万宝一队名列第八。
1987年2月,广东万宝二队的谢育新应邀加盟荷兰兹瓦鲁市PEC“82”足球俱乐部,成为中国籍足球运动员转到国外球会第一人。1987年全国甲级联赛赛制进行改革,规定1986年度甲级联赛的前7名和1985年度冠军辽宁队列为甲级A组;将甲级联赛后8名与乙级联赛前4名定为甲级B组。由于广东万宝队名列1986年甲级联赛第八名,被编入甲B。鉴于赛程规定“运动员一年内不得代表两支队比赛”,由广东足球代表队取代万宝队的位置,并于10月参加全国甲级联赛B组角逐,夺得冠军。之后万宝队从第七届全运会目标考虑,对队伍进行了调整,由万宝二队抽调14名队员到一队,何锦伦任助理教练,领队和主教练仍是叶细权和岳永荣。
1988年全国甲级联赛赛制又再更改。由1986年甲级队和乙级联赛前4名进行两个阶段循环赛,名列前8名的队参加翌年(1989年)甲A联赛,列第九名以后的队参加甲B联赛。广东万宝队在多名主力上调国家队的情况下,获得甲级联赛第五名,取得参加1989年甲A联赛资格。
1989年的全国甲A联赛中,广东万宝队列甲A第六位。
1990年,广东万宝队在全国甲级(A组)联赛中,排名第七,降入甲B组。
1991年,甲B组联赛,广东队在第一阶段列第二名,但在最后的决赛中,以2:0战胜火车头,获得冠军,并且重返甲A联赛。
1992年,在主教练陈熙荣的带领下,广东队列甲A第七名。1992年9月15日由广东宏远集团与广东省足协共同组建成立‘广东宏远足球俱乐部’。
1993年,在即将职业化的最后一个赛季中,广东队在积分相同的情况下,由于净胜球劣势获甲A第二名。
1994年,中国足球实行职业化,宏远成为中国足坛首吃职业化螃蟹的球队之一,并且在中国足坛开引进内、外援的先河。6月1月,陈亦明接替何锦伦出任球队主教练,并率队取得甲A第7名。
1995年,广东宏远成为了最先大手笔引进明星球员的球队,先后签入了黎兵、马明宇等国脚。并且取得了广东宏远队队史上在职业联赛中的最好成绩:第4名。
1996年,已经是广东人最引为骄傲的球队,在中国足坛素有“华南虎”的美誉,是全国为数不多的甲A球队之一的广东宏远成绩开始出现波动,成绩下滑至第9名。
1997年,年轻的郭亿军成为球队主教练,五轮之后由领队岳永荣担任。但是好景不长,赛季中球队仅获得16分联赛垫底从而降入甲B联赛。
1998年3月,宏远集团购买俱乐部全部股权,使其成为宏远集团全权拥有的职业足球俱乐部。宏远可以讲是国内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职业队,队员的人事关系都转到了集团,算作宏远集团下属企业的职工。并且将主场迁至韶关。在主教练陈玉良的带领下,取得甲B第5名。
1999年,广东宏远由于球市不佳,再将主场迁至广西柳州,宏远也是国内首支把主场迁到外省的球队。同年列甲B第3名。
2000年3月9日,广西金嗓子制药厂出资800万元人民币买断了宏远集团属下的足球队两年的冠名权,球队更名为‘宏远足球俱乐部金嗓子喉宝队’主场也迁至广西南宁。该年甲B排名第7。
2001年,何锦伦接替出任广东九运会足球队主教练的陈玉良成为球队主教练,在率队在贵州主场取得了甲B第10名。
2001年12月9日,广东宏远的一二队(共35名球员)及甲B资格以1800万元的价格出售给青岛海利丰足球俱乐部,仅保留三、四线队(共57名队员)。
2003年7月3日,由东莞市南城区政府牵头协调区内10家最具实力的地产发展商合股出资成立东莞南城地产足球发展有限公司,通过重新整合原广东宏远队组建的‘东莞南城地产足球俱乐部’正式成立。球员主要由原广东宏远足球俱乐部三四线队队员组成。同时也是中国第一个由政府牵头组建的地产足球俱乐部。
当时10家发展商共筹措15股,即东莞市南城区房地产开发公司(2股) 、广东宏远房地产开发公司(2股) 、广东光大企业集团有限公司(2股) 、东莞市康华房地产开发公司(2股)、 东莞市篁城开发有限公司(2股)、 东莞市御花苑商品住宅建造有限公司(1股)、 东莞市新中银开发建设有限公司(1股)、 东莞市石竹新花园建造有限公司(1股)、 东莞跨日鞋业集团有限公司(1股)、中信华南集团东莞公司(1股)。
2004年,参加了2003-2004年的香港联赛的东莞南城足球俱乐部因为球员斗殴事件,被香港足总处以严厉惩罚。最后取得港甲第6名。
2005年,东莞南城首次参加了中乙联赛,并以预赛南区第一的成绩进入决赛圈,只可惜在决定冲甲的半决赛中加时赛以2-3负于南昌八一,只得第三名无缘晋级中甲,此后退出了乙级联赛,从职业足坛消失,但仍保持着青少年梯队的建设。
2011年,东莞南城在经过7年的筹备后,再次参加乙级联赛。在预赛中东莞队以南区第四名晋级决赛阶段第一轮就以客场进球爆冷淘汰北区预赛冠军抚顺新野,但于第二轮负于重庆队无缘再晋级,及后又于季军赛不敌福建骏豪只得第四名。
2012年赛季结束后,东莞南城队正式转让给梅州,球队也将易名为梅州市梅县区俊诚客家足球队。除了已经签约广州恒大的七名队员(分别是门将方镜淇,后卫李伟新,前卫胡威威、廖力生、王睿、张兴博以及前锋杨超声)外,原籍梅州的叶楚贵等人将会从东莞回到梅州踢球,继续征战中乙联赛。

9. 东莞镇的历史沿革

相传立村于商末,后为邑,有谓即古东郓者。西汉置东莞郡,曾治今沂水县城子内岭,东汉移容治今沂水城,南北朝南齐间徙治于此。唐初废郡为镇,宋因之,明清置社,1931年复镇称,20世纪50年代“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与库山乡合并,改称东莞公社,人民公社化运动结束后改称东莞乡并与库山乡分治,后又复称东莞镇,与龙王庙乡合并至今。

10. 东莞市长安医院的历史沿革

长安医院占地面积2.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9万平方米;开放病床420张,年回门(急)诊量93余万答人次,年住院人次数1.7万余。
医院除了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重症外,以创伤急救、骨科、产科为重点专科特色。每年有10余项新技术项目开展,发表有价值的医学论文共20余篇。
1997年被东莞市委授予“市职业首先建设先进单位”、被市卫生系统评为“先进单位”;1999年被东莞市委、市政府评为市“文明单位”;2000年被授予省“百家文明医院”,2002年被省评为“行风建设先进集体”和“巾帼文明示范岗”等光荣称号。

热点内容
影视转载限制分钟 发布:2024-08-19 09:13:14 浏览:319
韩国电影伤口上纹身找心里辅导 发布:2024-08-19 09:07:27 浏览:156
韩国电影集合3小时 发布:2024-08-19 08:36:11 浏览:783
有母乳场景的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2:55 浏览:451
我准备再看一场电影英语 发布:2024-08-19 08:14:08 浏览:996
奥迪a8电影叫什么三个女救人 发布:2024-08-19 07:56:14 浏览:513
邱淑芬风月片全部 发布:2024-08-19 07:53:22 浏览:341
善良妈妈的朋友李采潭 发布:2024-08-19 07:33:09 浏览:760
哪里还可以看查理九世 发布:2024-08-19 07:29:07 浏览:143
看电影需要多少帧数 发布:2024-08-19 07:23:14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