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行政
A. 在西方最早提出行政概念的人是谁
古希腊人亚里士多德
同柏拉图一样,他认为城邦高于公民,但是他也主张人有自己的权利,要求实现城邦和公民利益的平衡。他还确立了公平的正义和交换的正义的均衡正义原则。
一方面对于不同出身、财产、地位、能力的人要平等对待,另一方面对于特殊的任务也可以给予特殊的优待。为此他非常推崇民主制和君主制的结合,在立法问题上实行民主,行政上实行君主制。
他希望借此在维护城邦整体利益时保证公民的各种利益,并提出了分权学说。《政治学》是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最重要的政治学论著。
(1)西方行政扩展阅读
亚里士多德还是类型学大师,依据统治者人数多少和是否维护全体公民利益把城邦分为六大类。并论证了各种整体的演变,其演变是逐渐变坏,其原因则是那种综合的正义原则被破坏。
亚里士多德是现实主义的鼻祖。不同于他的老师柏拉图以自己假定的理想国衡量现实,他主张从现实的国家出发,防止国家堕落和促进国家的发展。
他对人性和理性持怀疑态度,主张法治,而法律的来源也不是人的理性或者学者的思考,而是来自于历史和传统中为人们所遵循和认知的东西,也就是历史的理性。他对变法和改革持一种十分谨慎的态度,非到万不得已不宜改革。
B. 为什么学习西方行政学
一、西方行政学的产生
1、中西早期行政管理思想(非系统非学科化)
2、1845年法科学家M·A·安培“建立管理国家之科学”的设想;
3、1865-68德学者斯坦因七卷本《行政学》最早提出“行政学”一词(指行政法);
4、1887年美学者(总统)威尔逊发表开创性的《行政学研究》一文,主张政治与行政分离,将行政管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加以研究.
5、1900年美学者古德诺出版发表〈政治与行政〉一书,进一步明确指出政治与行政的区分.(自此行政学作为一个新的、独立的研究领域得以确立.)
6、1926怀特《行政学导论》、1927威洛比《公共行政原理》,对其内容进行系统研究和阐述.行政学理论体系得以形成.(产生背景)
二、西方行政学的发展历程
多种分段方法:
A、丹尼尔·雷恩(管理思想):科学管理时期(19世末20世初)、社会人时期(20世纪20年代)、当前时期(二战后);
B、台湾学者(行政学):传统理论时期(X*:1900-30)、行为科学时期(Y*:1930-60)、系统理论时期(Z*,1960后);
C、夏书章:形成阶段(19世末到20世纪20年代)、成长阶段—科学管理时期(20年代后)、科学化时期(40年代始);
D、教材观点丁煌《西方行政学说史》(参照众多美国学者之方法),六阶段:
u西方行政学的提出与创立时期(1887-1918年);
u西方行政学的正统时期(1919-1941年);
u西方行政学的批评与转变时期(1941-1959年);
u西方行政学的发展与应用时期(20世纪60年代);
u西方行政学 的挑战与创新时期(20世纪70年代);
u西方行政学的总结与探索时期(20世纪80年代)
1、提出与创立时期:1887-1918
代表人物著作及观点:
威尔逊:行政学创始人,《行政学研究》,主张政治与行政分离,建立一门独立的行政学科;
古德诺:美行政学家,《政治与行政》,对政治与行政的分离理论作了进一步发挥;
泰勒:美管理学者,《科学管理原理》,倡导科学管理;
法约尔:法管理学者,〈一般管理原理〉,提出了一般管理的一些基本原理(十四管理原则)
2、西方行政学的正统时期:1919-1941年
这一时期的行政学家继承了早期行政学的基本信念,认为“真正的民主与真正的效率是统一的”,经济和效率是行政管理的基本准则.
此时期将官僚制度及其组织和管理问题作为研究重点,力图通过对行政现象的科学分析,发现行政管理的原则和规律,并尝试着为行政学确立一个基本的理论模式和学科体系.
代表人物、著作与观点:
德社科学家韦伯,官僚制理论的奠基人,〈论官僚制〉;
美行政学家怀特:撰写第一本行政学教科书〈行政学导论〉;
美古利克:从分工与整合、全体与部分关系入手提出了分工的局限性和工作协调的重要性,对公共行政作综合研究;
英厄威尔:对行政管理的原则进行了归纳和概括,与古利克合著〈行政科学论文集〉;
美国女政治哲学家福莱特:创立了动态管理理论,为正统行政学向行为主义行政学的过渡架设了桥梁.
3、转变与批评时期:1941-1959
二战及以后各国行政管理(体制、权力、职能)随社会、经济等变革而发生了根本变化,正统行政学的理论原则和基本观点无法适应变革,受到怀疑和批评.
主要代表人物和观点:
美巴纳德:最早运用系统观点对行政组织进行全面深入分析并建立了一套系统的行政组织学说;
美西蒙:对正统行政学的行政原则进行猛烈抨击,率先将行为主义研究方法和决策概念引入行政管理研究,建立起一种较为完整的决策理论体系;
美行政学者沃尔多:对行政学的历史发展和内容范围进行了全面探讨并对西方行政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美行政理论家帕金森:对官僚组织的弊病进行了精辟分析,提出了著名的帕金森定律;
美麦格雷戈:对人事管理的传统观点 — X 理论进行了总结与批评并提出了与之相对应的新观点— Y 理论;
美林德布罗姆:以渐进调适的观点对行政决策的过程、方法进行了全面分析,建立了渐进决策模式.
C. 在西方最早提出行政概念的是谁
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亚里斯多德
行政是政府组织(行政机关)进行日常的管理并施行法律政策等相关活动,与行政现象相关的学问包含行政学、行政法学、政治学、経営学等。行政是由国家行政机关对于不属于审判、检察工作以及立法中的其他法律的具体应用问题以及自己依法制定的法规进行的解释。狭义讲来,指国家职能中,除了立法和司法以外的全部职能的总称;广义讲来,指作为决策职能的政治之外的执行职能。
在古代中国文献中,“行政”一词的基本含义就是管理国家事务,统治天下。其中是,“行”是行使、管理、实施的意思,“政”则是指国家政务。
古代中国的行政理念其实是一种混沌的政府管理理念,其中包含了古代中国政府的一切统治职能,现代意义的立法、司法与行政职能都囊括其中。
(2)西方古代的行政理念
古代西方的行政理念只与政府诸多活动中的一种——也就是行政机能相对应,意指国家事务中各种政策法令的具体管理与执行活动。
D. 简述西方行政学说
一、西方行政学的产生
1、中西早期行政管理思想(非系统非学科化)
2、1845年法科学家M·A·安培“建立管理国家之科学”的设想;
3、1865-68德学者斯坦因七卷本《行政学》最早提出“行政学”一词(指行政法);
4、1887年美学者(总统)威尔逊发表开创性的《行政学研究》一文,主张政治与行政分离,将行政管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加以研究。
5、1900年美学者古德诺出版发表〈政治与行政〉一书,进一步明确指出政治与行政的区分。(自此行政学作为一个新的、独立的研究领域得以确立。)
6、1926怀特《行政学导论》、1927威洛比《公共行政原理》,对其内容进行系统研究和阐述。行政学理论体系得以形成。(产生背景)
二、西方行政学的发展历程
多种分段方法:
A、丹尼尔·雷恩(管理思想):科学管理时期(19世末20世初)、社会人时期(20世纪20年代)、当前时期(二战后);
B、台湾学者(行政学):传统理论时期(X*:1900-30)、行为科学时期(Y*:1930-60)、系统理论时期(Z*,1960后);
C、夏书章:形成阶段(19世末到20世纪20年代)、成长阶段—科学管理时期(20年代后)、科学化时期(40年代始);
D、教材观点丁煌《西方行政学说史》(参照众多美国学者之方法),六阶段:
u西方行政学的提出与创立时期(1887-1918年);
u西方行政学的正统时期(1919-1941年);
u西方行政学的批评与转变时期(1941-1959年);
u西方行政学的发展与应用时期(20世纪60年代);
u西方行政学 的挑战与创新时期(20世纪70年代);
u西方行政学的总结与探索时期(20世纪80年代)
1、提出与创立时期:1887-1918
代表人物著作及观点:
威尔逊:行政学创始人,《行政学研究》,主张政治与行政分离,建立一门独立的行政学科;
古德诺:美行政学家,《政治与行政》,对政治与行政的分离理论作了进一步发挥;
泰勒:美管理学者,《科学管理原理》,倡导科学管理;
法约尔:法管理学者,〈一般管理原理〉,提出了一般管理的一些基本原理(十四管理原则)
2、西方行政学的正统时期:1919-1941年
这一时期的行政学家继承了早期行政学的基本信念,认为“真正的民主与真正的效率是统一的”,经济和效率是行政管理的基本准则。
此时期将官僚制度及其组织和管理问题作为研究重点,力图通过对行政现象的科学分析,发现行政管理的原则和规律,并尝试着为行政学确立一个基本的理论模式和学科体系。
代表人物、著作与观点:
德社科学家韦伯,官僚制理论的奠基人,〈论官僚制〉;
美行政学家怀特:撰写第一本行政学教科书〈行政学导论〉;
美古利克:从分工与整合、全体与部分关系入手提出了分工的局限性和工作协调的重要性,对公共行政作综合研究;
英厄威尔:对行政管理的原则进行了归纳和概括,与古利克合著〈行政科学论文集〉;
美国女政治哲学家福莱特:创立了动态管理理论,为正统行政学向行为主义行政学的过渡架设了桥梁。
3、转变与批评时期:1941-1959
二战及以后各国行政管理(体制、权力、职能)随社会、经济等变革而发生了根本变化,正统行政学的理论原则和基本观点无法适应变革,受到怀疑和批评。
主要代表人物和观点:
美巴纳德:最早运用系统观点对行政组织进行全面深入分析并建立了一套系统的行政组织学说;
美西蒙:对正统行政学的行政原则进行猛烈抨击,率先将行为主义研究方法和决策概念引入行政管理研究,建立起一种较为完整的决策理论体系;
美行政学者沃尔多:对行政学的历史发展和内容范围进行了全面探讨并对西方行政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美行政理论家帕金森:对官僚组织的弊病进行了精辟分析,提出了著名的帕金森定律;
美麦格雷戈:对人事管理的传统观点 — X 理论进行了总结与批评并提出了与之相对应的新观点— Y 理论;
美林德布罗姆:以渐进调适的观点对行政决策的过程、方法进行了全面分析,建立了渐进决策模式。
E. 西方行政学说
答:论证了行政学研究的必要性; 明确了行政学的目标和任务; 揭示了行政管理的本质; 说明了行政学研究的历史渊源; 提出了其行政学研究方法论; 提出了其人事行政思想; 提出了其行政监督思想。
F. 中西方行政思想有哪些异同
中国人与外国人的区别中国人与外国人的区别: 1、中国人关心别人在干什么,却往往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外国人不管周围 的在干什么,却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2、中国人的喜事是领导表扬当官晋升,外国的喜事是出名发财; 3、中国人把钱看作是“糖炒栗子”(烫手)和“臭豆腐”(吃着香,闻着 臭),外国人把钱当作尺子,用来衡量人的才能; 4、中国人讲主义,外国人讲实利,外国人好财,中国人喜功; 5、中国人的钱花在“折腾”中,外国人的钱花在竞选中 6、中国人一辈子节衣缩食也不见攒下见个钱,外国人一辈子浪费却老有东西 给他浪费; 7、中国人在街上争吵,外国人在国会争吵; 8、中国人进商店像小媳妇,外国人进商店像大爷;9、中国人爱夸祖宗,外国人爱夸自己; 10、中国人教育孩子要知足,外国人教育孩子要不满足; 11、中国人崇尚“人才学”人才千呼万唤难出来,外国人法律尽是限制人 的,人才、奇才、怪才、同样有; 12、中国政府爱人民,外国政府怕人民,中国的书报、影剧都是教育人民 的,外国的书报、影剧总是教育政府的; 13、在中国人民靠政府养活的(国家拿出钱来给我们涨工资),在外国政府 是靠人民来养活的,每笔钱都要向纳税人报帐; 14、中国的报上成就多,外国人的报上灾难多; 15、中国人八小时内民主多,谈天说地发牢骚,外国人八小时内专利多,见 到老板就像耗子见到了猫; 16、中国人的大学难进易出,外国人的大学易进难出。中国民族和世界上其他民族的最大区别就是中国人没有兽性,没有野性。只有温顺的良性。根据我的观察,象日本人,日尔曼人,斯拉夫人,甚至是犹太人,他们从骨子里多少都有一点狂野不驯的精神。而这个特点居然在中国人中灵魂中一点也找不到,中国人是完全驯良的人种。如果说象日本人,或日尔曼人是野生动物的话,那么中国人无疑就是家禽。
G. 如何实现政治与行政的协调 西方行政学
1、政治适度控制行政
虽然政治有对行政进行控制的必要(这种控制的存在是由于事实的需要,因为没有这种控制,有条理有进取的政府是不可能存在的),但是仅仅强调政治对行政的控制是有危险的,因为这种控制一旦超过某种限度,就不仅会妨碍有效的行政执行功能,而且还会损害建立这一控制的目的。所以,为了保证政府的民治性和行政的高效率,不能允许这种控制超出其所要实现的合理目的。
这种控制应当限于对狭义的执行性机构进行,其他诸如司法、准司法、统计和半科学性质的机构则应当保持独立性,不受政治的影响。明显地允许政治团对司法进行控制是很危险的。
因此,被委托执行这方面国家意志的机构,应该具有极大的独立性,为了保持这种独立性,甚至冒险使表达出来的国家意志丧失它作为实际的行为规范的资格也在所不惜。这也就是法院在美国宪政体制中所承担的司法审查的职能。
2、行政应当适度集权
协调不仅取决于政治对行政的适度控制是问题,而且还取决于行政权利是必要集中问题。国家的分权,特别是中央和地方的分权,容易造成行政力量统一性的破坏,从而使国家意志表达是执行出现问题。要控制出现这种问题,只有通过行政权的集中这个唯一的途径。因为只有行政在一定程度上被集权化了,才能达到政治与行政功能之间的必要协调。
(7)西方行政扩展阅读:
首先,中国的政党制度和西方的政党制度本质不同。西方的政党制度是一个竞争行政性的政党制度。竞争性的政党制度下,政党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竞争来实现对政权的控制。因此一切政策的制定首先考虑是否符合和有利于政党的执政权的获得和维护问题。
因此在这样的政党制度的安排之下行政也就是政策的执行是为了维护执政党的地位,而行政对于国家社会的公共事务的管理的目的也是为了政党的执政。因此在这样的安排下,公共利益是不可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维护的。正因为如此行政要解决的是如何从政治中分离,如何尽可能的减少政治对行政的干预的问题。
虽然当代西方政治和行政出现了整合的现象,但是这并没有动摇西方行政学研究的前提。行政学研究永远是为了解决西方政党制度设计的局限性问题。而在中国政治和行政一开始就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同时统一于中共的领导之下。
政党制度的设计最大可能的避免了竞争性政党制度的不利因素,同时也最大限度的发挥了竞争性政党制度的合理因素。在我国不存在政治和行政相分离的条件,也不需要这样分离。我们政策的制定是体现了党的思想,我们的执行也是在党的控制之下。这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所决定的。
其次,政府的组织形式的实质不同。西方的政府组织是按照早期分权理论天才设想设计的。一般分为行政、立法和司法,不同的权力分属于不同的政府机构。虽然表面上我们国家也存在着立法、行政、和司法的划分。
但是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和西方的议会有本质的不同,中国的行政机构的组成和西方的行政机构的组成也不同,同时从司法体系上来看也有明显的区别。造成这种差异主要原因是由于中共的性质以及中共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地位和领导方式的不同。
由上可以看出,中国的行政学的研究并不具备西方行政学研究的基本前提和西方行政学理论构建逻辑假设。中国的行政学研究必须走中国自己的路。
H. 西方国家的行政职能是如何演进的
一、前资本主义时期的行政职能
前资本主义时期包括奴隶制、封建制时期,奴隶制国家是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奴隶主阶级对被统治的奴隶阶级对被统治阶级的专政。这时期国家行政职能的重点在于政治统治,通过强化政治职能,采取残暴的统治方式来维持奴隶主阶级政权的生存和发展。经济职能十分微弱,其他的社会管理职能也甚少。与奴隶制国家相比,封建制国家经济职能的内容稍有增加。这时期国家为了巩固于经济发展的事务,比如组织修道路桥梁,实行专管专卖等。与此同时,国家也承担了一定的社会管理职能,进行某些社会公共事业的建设。当然,封建制国家的社会管理职能还是很微弱的,其职能的重点仍处于政治统治,通过强化政治职能以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
二、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行政职能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上升阶段,这一时期资本主义行政职能的确定与资产阶级思想家的理论有密切联系。英国的洛克、边沁、密尔与亚当?斯密等人提出“守夜人”与有限政府理论,认为政府得到的只是人们转让出来的限权力,政府的行为是有限的,它的职能也就是限于实际确保人们生命、自由和财产的安全;经济领域中最大幸福的实现,与政府干预的最低程度是紧密相联的,在经济领域里,政府的格言是“安静些”;强调用“看不见的手”(市场)来调节和引导社会经济及其他各方面事业的发展。因此,这一时期资产阶级政府以保障资产阶级政权的巩固和发展起着“守夜人”的作用,对社会经济的干预较少。
三、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行政职能
19世纪未,随着资本主义由自由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自由放任政策和“守夜人”政府理论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再加上社会阶级分化加剧,阶级对立严重,经济危机不断出现,资产阶级感到,必须对原来的政府理论和政策,刺激经济,使社会矛盾达到缓和,其最有影响的人物就是英国的著名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资本主义国家充分地运用和强化了政府的政治统治职能,专政镇压职能大大加强,民主职能则有所削弱。在经济领域,过去那种依靠“看不见的手”来调节社会经济发展的做法已远远不够,政府加强对经济的调节,政府的经济职能和社会服务职能均扩大和加强了。如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来保证市场秩序的维持,通过预算和高额税收、充分就业政策、发行公债等办法承担起来某些社会公共事务,在收入再分配领域内采取系列福利措施等。
四、当代资本主义的行政职能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调整。这一时期占主导的政府职能理论是公共选择学派及其他新自由主义学派的理论。这一理论对凯恩斯的政府干预政策提出批评,认为市场的缺陷并不是把问题移交给政府去处理的理由,强调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这一时期政府政治职能中的暴力职能相对减弱,而保持社会稳定的调节职能趋于加强。如政府通过与各种利益集团,各种社会力量之间的妥来平衡,通过吸收工人和人民群众参与管理等。另一方面,当代资本主义国家政府承担了更多的经济职能,并以此为行政职能的重点。这时期,政府在充分发挥“看不风的手”调节社会经济娄展的前提下,也强调利用“有形的手”(政府)来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为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生活的运行创造条件和提供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同时,政府的社会服务职能也在逐步地扩大。对于诸如就业、住宅、交通、人口控制、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等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以及一些投资大、见效慢、私人垄断组织无力承担或不愿承担的社会公共事务等,政府不得不加以研究解决,以维护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的稳定。
I. 演进过程中的西方行政学说的代表人物和主要思想有哪些
一、西方行政学的产生
1、中西早期行政管理思想(非系统非学科化)
2、1845年法科学家M·A·安培“建立管理国家之科学”的设想;
3、1865-68德学者斯坦因七卷本《行政学》最早提出“行政学”一词(指行政法);
4、1887年美学者(总统)威尔逊发表开创性的《行政学研究》一文,主张政治与行政分离,将行政管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加以研究.
5、1900年美学者古德诺出版发表〈政治与行政〉一书,进一步明确指出政治与行政的区分.(自此行政学作为一个新的、独立的研究领域得以确立.)
6、1926怀特《行政学导论》、1927威洛比《公共行政原理》,对其内容进行系统研究和阐述.行政学理论体系得以形成.(产生背景)
二、西方行政学的发展历程
多种分段方法:
A、丹尼尔·雷恩(管理思想):科学管理时期(19世末20世初)、社会人时期(20世纪20年代)、当前时期(二战后);
B、台湾学者(行政学):传统理论时期(X*:1900-30)、行为科学时期(Y*:1930-60)、系统理论时期(Z*,1960后);
C、夏书章:形成阶段(19世末到20世纪20年代)、成长阶段—科学管理时期(20年代后)、科学化时期(40年代始);
D、教材观点丁煌《西方行政学说史》(参照众多美国学者之方法),六阶段:
u西方行政学的提出与创立时期(1887-1918年);
u西方行政学的正统时期(1919-1941年);
u西方行政学的批评与转变时期(1941-1959年);
u西方行政学的发展与应用时期(20世纪60年代);
u西方行政学 的挑战与创新时期(20世纪70年代);
u西方行政学的总结与探索时期(20世纪80年代)
1、提出与创立时期:1887-1918
代表人物著作及观点:
威尔逊:行政学创始人,《行政学研究》,主张政治与行政分离,建立一门独立的行政学科;
古德诺:美行政学家,《政治与行政》,对政治与行政的分离理论作了进一步发挥;
泰勒:美管理学者,《科学管理原理》,倡导科学管理;
法约尔:法管理学者,〈一般管理原理〉,提出了一般管理的一些基本原理(十四管理原则)
2、西方行政学的正统时期:1919-1941年
这一时期的行政学家继承了早期行政学的基本信念,认为“真正的民主与真正的效率是统一的”,经济和效率是行政管理的基本准则.
此时期将官僚制度及其组织和管理问题作为研究重点,力图通过对行政现象的科学分析,发现行政管理的原则和规律,并尝试着为行政学确立一个基本的理论模式和学科体系.
代表人物、著作与观点:
德社科学家韦伯,官僚制理论的奠基人,〈论官僚制〉;
美行政学家怀特:撰写第一本行政学教科书〈行政学导论〉;
美古利克:从分工与整合、全体与部分关系入手提出了分工的局限性和工作协调的重要性,对公共行政作综合研究;
英厄威尔:对行政管理的原则进行了归纳和概括,与古利克合著〈行政科学论文集〉;
美国女政治哲学家福莱特:创立了动态管理理论,为正统行政学向行为主义行政学的过渡架设了桥梁.
3、转变与批评时期:1941-1959
二战及以后各国行政管理(体制、权力、职能)随社会、经济等变革而发生了根本变化,正统行政学的理论原则和基本观点无法适应变革,受到怀疑和批评.
主要代表人物和观点:
美巴纳德:最早运用系统观点对行政组织进行全面深入分析并建立了一套系统的行政组织学说;
美西蒙:对正统行政学的行政原则进行猛烈抨击,率先将行为主义研究方法和决策概念引入行政管理研究,建立起一种较为完整的决策理论体系;
美行政学者沃尔多:对行政学的历史发展和内容范围进行了全面探讨并对西方行政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J. 西方地方行政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放松政府管制。强化地方政府的自治权。转变地方政府职能。再造地方政府内部体制。强化对地方政府的监督。
当代西方国家行政改革的基本趋势:重新界定政府的职责,缩小管理范围,强化宏观调控和综合协调功能。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扩大地方政府的权力。精简机构,改革传统科层组织制度。注重公务员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加强公务员定员管理。简化行政程序和条例,改进行政管理的方式方法。
行政制度是社会公共管理机关进行管理活动时形成的一系列规则、程序、规范和惯例。本文所涉及的行政制度包括行政组织、行政职能、行政组织内部的人事管理与财政管理、行政责任、行政决策、政府间关系等各个方面。
(10)西方行政扩展阅读:
结合发达国家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实践经验,提出以下五点建议:
第一,大力推动文化变革,切实转变政府官僚作风。
既然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重在减少政府管制、简化审批程序、减轻企业负担,那么改革的成功和效果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政府松绑的速度和力度。
为此,建议中央政府面向所有审批部门开展转变官僚作风的文化运动,全面梳理和评审政府依法监管审批事项,按照以经济效率和环境效益为本的管理与服务原则,大幅度撤销、合并或削减陈旧过时的监管事项,完善或简化复杂多变的审批程序,尽一切可能为市场松绑、为企业省钱。
第二,运用整体政府思路,注重顶层设计和系统推进。
既然部门分割和碎片化服务无法适应日益复杂的社会管理需求,也难以提供整合的无缝隙服务,建议政府借用整体思维,分层建立立体交叉的行政审批运行机制:
宏观决策协同层着眼国家发展战略进行顶层设计,强调中央政府依法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核心控制,有机集合宏观设计、战略决策、整体运行和全面监督过程,注重提升整体政府的决策和监管能力;
中观政策协调层负责制定各方协调一致的政策方针以及翔实的执行规划和实施阶段,完善中央政府在战略制定、标准确立和争端处理等方面的运行机制,提高行政审批的执行和协调能力;
微观政策执行或服务供应层应该强调改革具体监管手段,创新审批服务工具,简化行政审批程序,在“宽进严管”“放管结合”中提高审批服务的市场效能。
第三,搭建跨界协同网络,提升行政审批整体效力。
行政审批改革涉及政府管理的多个领域,不仅需要在现代化进程中分类分批协同推进,还需要整合地方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外部力量,共同营造和谐、友好、高效、经济的营商环境。
建议在整体政府改革中搭建跨界协同网络,既可通过政府间伙伴关系的方式等效授权地方政府承担部分审批任务,也可通过自我监管和准监管机制的不断发展,大力发挥社会和企业作用,以减轻中央政府监管审批压力,实现数量减少、质量提高的整体效力。
实践中可以利用跨部门协同的方式形成监管政策,由不同的纵向序列实施具体审批服务;也可以由不同纵向序列形成政策,利用跨部门协同的方式提供审批服务;还可以联合形成监管政策,共同承担审批服务。
第四,完善绩效管理制度,提高政府监管质量。
行政审批改革是实现政府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平台,是转变政府职能和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试验田。
为了进一步推进和完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一是建议在中央层面跨部门设立监管政策审核机构,以监管工作绩效为前提,严把审批事项核准关口,强调质量控制。
二是建议在中央和省级政府设立高层政商伙伴关系,共同建立市场监管绩效平台,力求用制度规范行政审批,用协议监督市场行为。
三是建议大力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等商界自律组织,积极培育社会服务力量,鼓励政府稳步向市场和社会放权,不仅要发挥好市场和社会的自我监督与管理作用,还要完善市场监督和社会监督的相应机制,有效解决行政审批过程中“一放就懒”“一放就乱”“一放就傻”的实际问题。
第五,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创新管理方式和手段。
为了能够在行政审批改革中有效确权、清权、晒权和治权,真正依法实现减权、优权、授权和让权,建议政府利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创新政府监管机制;
在法律和制度允许的框架内,充分利用信息通讯和网络管理等现代科技,搭建公开、透明、便民、利民的服务平台,逐步形成综合化、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的现代行政审批制度,不断提升政府依法审批和监督管理的整体治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