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政执法 » 人性化执法作文

人性化执法作文

发布时间: 2020-12-17 21:58:12

Ⅰ 法治征文450字左右作文

法在我心中 当第一缕晨曦映照在大地上,当第一颗繁星闪烁在夜空中,大自然的法则无时无刻不支配着穹苍。 茫茫人海,芸芸众生,社会的法则也无处不在地规范着每个人的行为。从原始的氏族规则,到文明社会的法律,“以规矩为方圆则成,以尺寸量长短则得,以法教治民则安”。 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增强大众的法律素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建立和谐,不是华章中的时髦,不是媒体的点缀,它是老百姓安居乐业的需要,是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谐的建立,靠你、靠我、靠我们每一个人。每个人心中有法,行为遵法,自然和谐。“以事遇法则行,不遇法则止”。若反其道而行之,背离法律、法规,就不可能有和谐可言。列车失去轨道,只能导致灾难;河水离开河床,只能造成泛滥。君不见,餐桌上染红染绿的食品,吃得人“花花肠子”,劣质装修害得小儿也惨遭白血病。这些人眼中,哪有什么国家的法,简直无异于谋财害命;君不见,为一点蝇头小利而大打出手,为一些鸡毛蒜皮而大动干戈。这些人眼中,又哪有法的影踪。连几千年前古人都懂得的仁义礼信,当代人是否需要重新温习? 法为大事,它关系到安邦定国;法又是细微如丝,它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的细枝末节。只有受到大自然惩罚的时候,才知道《环境保护法》的中肯;只有遭到变质食物危害的时候,才知道《食品卫生法》的真谛。守法从每一个人始,守法 从每一细节始。唯此,个人的守法就变 为大众的守法,小和谐就能汇聚成大和谐。 同时,事物总有两面性,执法的公正和执法的艺术也是构建和谐的另一重要环节。如果我们的法规能对弱势群体再多一些的体恤,我们的执法力度再实在一些,而不是敷衍塞责、互相推委,那么,警察、119官兵就不会再为讨回工钱而不惜高空跳楼的民工紧急施救了;如果“工人阶级当家做主人”的理念在我们的法规中再得到切实的贯彻,黑心老板还敢对劳工恣意欺辱?今年全国“一把手”大接访活动,把多少“千钧一发”化为“千恩万谢”,把多少积怨变成对政府的感激便是明证;如果在执法中多一些人性化,对群众多一些感情,复杂的问题也可能变得简单。有人说:法不容情,其实有些地方法和情也不是完全对立的。即使是罪犯,从砍头到枪毙到价格不菲的行刑车,正是体现了执法的人性化。人民内部更是如此,在接访的日子里我们的干警主动接近群众,消民怨、帮民困、解民愁,以情动人,以情感人,得到群众的交口称赞,化解了一些可以避免的矛盾,社会就增加一份和谐。 遵法守法是建立和谐的基础,执法为民是构建和谐的保障。二者不可偏废,二者的结合就是社会公正和正义的体现。 法在我心中 法,是我们的行为准则,更是国富民强的制国方略。
┏ (^ω^)=☞

Ⅱ 作文:让制度更有人情味

“这是规定!”办事过程中,多少人的期望被这四个字浇灭。本来,办事应该遵守规则程序,但为何这四个字往往让人不理解,甚至不舒服?
最近,一位法学硕士的遭遇,为此提供了新的注脚。他连续拿下某地公务员考试的笔试和面试第一,却因通知体检时身份证丢失,与梦想失之交臂。尽管他拿出护照、户籍等证件,却都无法证明“自己是自己”。面对突发情况,该不该让他参与体检?是严格按规定执行,还是从实际出发允许体检?
事实上,这涉及的正是制度的刚性与柔性问题。一方面,制度是刚性的,普遍适用的,制度面前不能搞特殊化、人情化。另一方面,制度运行的现实环境在不断变化,任何制度设计都不可能预判所有可能的情境。正因此,制度的执行往往被赋予一定的自由裁量权,使制度更好地切合实际,更富有生命力。这就是制度的柔性一面。也即是说,制度不能人情化,但应是人性化的,理应充满人性温度。
唐代柳宗元即有言:“经非权则泥,权非经则悖。”制度不变的一面是为“经”,制度应变的一面是为“权”,制度的良好运转,应该有“经”有“权”,有刚性有柔性,有硬度有温度。如果缺少应有的“弹性”,制度运行往往会卡壳。比如有的地方规定公厕苍蝇不能超过两只,倘若机械地执行,结果就很难有操作性,也为人笑话。前一段曾有一则“官员在女儿婚礼上被带走”的假新闻在网上流传,但正如有关方面辟谣称“如果真像报道说的那样,纪委就实在太没有人情味了”。这说明,即便是严格执法,也应该带着对人的尊重与关怀。
很多时候,正是因为制度有人性温度,使人们对制度更生出敬畏与尊重,更懂得了制度的真谛。比如高考期间规定,对接送考生车辆发生的轻微交通违法行为,依法予以教育警告后放行。人们制定规则制度的目的,正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人的权利和自由,而不是使制度成为生活的羁绊、道德的敌人。因而在很多制度的实际执行中,执行者也当本着这样的制度本意与善意来进行自由裁量。
不能不看到,由于执行者或是偏离了良知的轨道,或是不懂得制度的善意,使制度的实际执行往往出现两种错位。一种是把“人性化”当成“人情化”而予以杜绝,不问实际情况而一味机械执行,结果使制度变得僵化、冷血。另一种则把“人性化”当作了搞“人情化”的挡箭牌,把合理使用自由裁量权当成搞关系的筹码,群众不跑不送就以制度的刚性来对付,借口“这是规定”来刁难,吃了拿了被请托了就“一切都好说”。这两种错误倾向都应坚决摒弃。
社会因规则制度而产生秩序,社会也因规则制度而充满温馨与活力。既不能让制度变成橡皮泥,又不能冷却制度的人性温度,这始终是对制度执行者的一道考题。

Ⅲ 执法者人性执法的作文题目

对于执法者来说,相对于铁面无私,柔情似水的难度显然更大,因为这往往意味着职责之外的更多付出。不过,也正因为如此,才愈发显得其弥足珍贵。
□本报评论员 赵志疆 岳建国

爱心与生命相生相伴,爱心与生活息息相关。也许,越是在性命攸关的紧要关头,越能够感受到爱心的温暖与力量。
2月27日上午10时,郑州市警方接到了一位父亲的求助电话,他们当时正从新乡沿着京港澳高速往河南省妇幼保健院赶,孩子病情非常危急,只能依靠车上的氧气来维持生命,而车上的氧气只够孩子用1个半小时。此时,救护车还需要40多分钟才能下高速,孩子父亲担心进入郑州市区如果堵车会危及孩子生命,于是跟郑州警方联系。交警6大队接到报警之后,迅速派民警赶到京港澳高速郑东新区出口,在这里等待载有孩子的救护车。11时45分,他们接到了救护车,立即警车开道向市内行进。
从高速口到医院总共要经过三个警队的辖区,在警队辖区交界处第二个大队民警已提前守候,警车就这样进行交接,交警一大队对路上进行临时的管制,三大队调整信号灯配时,让信号灯变成绿波带,方便车辆快速赶到,很多车主都主动避让出一条生命通道。从郑州东郊高速口到位于西郊的省妇幼,20多公里的路程车队仅用了36分钟的时间。
这是一部现实版的《生死时速》,同时也是一部生动的《新警察故事》。对于那位命运多舛的孩子来说,惊心动魄的36分钟无异于一次生命的“轮回”——在与死神赛跑的过程中,每一分每一秒都显得弥足珍贵,如果没有郑州警方的全力配合,如果没有郑州市民的广泛参与,后果真的很难预料。这一事件经当晚央视1套《晚间新闻》播出后,立刻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郑州“全城吃面”的热度仍未散去,“全城接力”又再一次使人看到了爱心之城的魅力所在。
不久之前,一位郑州交警小心翼翼搀扶老人过马路的温情一幕,曾在微博上引起网友的广泛转发和称赞。如今,郑州交警集体为一个素昧平生的孩子接力护航,再次引起众人的关注。在人们的寻常记忆中,作为执法者出现的警察大多面无表情、态度严厉,不过,这些由他们亲自出演的温情场景告诉我们,他们也有自己柔情似水的一面——他们也会因颤颤巍巍的老人俯身探首,他们也会因命悬一线的孩童心急如焚,他们从来都不吝于在急需帮助的人们面前,奉献自己朴素的爱心。这柔情似水的一面,与他们铁面无私的执法者形象并不矛盾。
众所周知,“人性化”是近年来法治实践的焦点和亮点,不过,也有人担心人性化可能“化”掉法律的威力,因为法律的威力来自无情无私。在推进法治建设的过程中,法治与人性之间的关系成为萦绕在很多人心头的疑问,在这些柔情似水却又铁面无私的交警身上,也许我们更容易找到答案。
首先应当明确的是,法治只是工具,其终极目标是维护人的秩序、实现人的发展。法治的以人为本体现在,为了塑造人性而立法,为了扶持人性而执法,为了修复人性而司法,为了发展人性而守法。简单说,法治必须以人性为基础。如果说惩恶是为了束缚人性中丑陋的一面,扬善则是为了弘扬人性中美的一面,以一颗悲悯的心去面对芸芸众生,则体现着对每一个生命的敬畏和尊重。在见死不救仍时有耳闻,在袖手旁观仍时有发生的当下,执法者自发形成的生命救援队,不仅使人看到了人性的光辉,同时也让人见证了法治的力量——只有执法者坚持从人性的理念出发,才能使人确信,他们会善用手中的权力,以人性救济作为自己的终极目的。
对于执法者来说,相对于铁面无私,柔情似水的难度显然更大,因为这往往意味着职责之外的更多付出。不过,也正因为如此,才愈发显得其弥足珍贵,如果每位执法者都能在职责之外因人性化而做得更好,无疑更容易赢得群众共识、实现道德感召。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人性化的法治更具威信,而人性化的执法者也更有魅力。

Ⅳ 人民的好警察作文 250字

一个任劳任怨的好警察,一个把群众放在心头的好警察,一个负有责任心的好警察……
蓬乱的头发,黑黝黝的皮肤,一双深邃的眼睛,还有崇高的理想的他,便是大庆市公安局局长曹力伟。2012年4月10日晚上八时,一场紧张得缉毒抓捕行动正在秘密展开,总指挥,便是曹立伟。通过3G信号传输回来的视频,老曹就可以在指挥室里看到前方的抓捕情况。老曹目不转睛的盯着电脑,一丝不苟的观察着,思考着,那一张忧愁的脸庞充分表现了他的担心。“截住了!”前方警员传来了第一声炮响,“站着,别动别动!” ……五十分钟后,团伙一号人物落网,前方传来了喜讯。凌晨两点,抓捕仍在继续,也不知明天曹立伟能否按时接访群众……
“至少,至少咱不按你寻衅滋事,按你殴打他人,也是5日以上拘留!”早上八时,老曹按时开始接访群众。自2006年6月以来,就将每周三定为局长接待日,定期接待来访群众,至今已坚持了七年。每每遇到棘手的案例,老曹总是撑着脑袋,忍着饥饿带来的痛苦,叩打着桌面,一心一意的为群众解决着烦心事。无论有病在身,还是出差在外,周三这天,老曹依然会想尽一切办法,准时出现在接访室。记得又一次,老曹得了眩晕症,走起路来摇摇摆摆的,还在那输着水,闭着眼睛,非常难受,也许第二天他就来不了了,可他的身影还是在周三的那天,闪现在接访室之中。
四十九岁的赵亚华,就是受益者。2006年1月,赵亚华的丈夫驾驶出租车,与他人发出纠纷,遭到殴打。事后对方找来两个证人,诬陷赵亚华的丈夫打伤他,不久,赵亚华的丈夫被刑事拘留,并以涉嫌伤人罪被检察院起诉,就在开庭的前一天,她走进接访室。只见老曹吧卷宗往那一放,说这个案子肯定有问题,随即领着一伙人去现场察看。一调查好像就没那么一回事,最终,所谓的受害着被法院判刑,于是赵亚华的丈夫无罪释放。
一次次的接访,一桩桩案例,不断地触动着曹立伟,他开始了对执法理念的重新思考。于是,他开始执行人性化执法,改变了许多人地命运。
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满足人民群众的新需求,做好事,办实事,用实际行动传递党和人民政府的温暖

Ⅳ 高考作文,为柔情执法点赞1000字

作文,为柔情执法点赞

对于执法者来说,相对于铁面无私,柔情似水的难度显然更大,因为这往往意味着职责之外的更多付出。不过,也正因为如此,才愈发显得其弥足珍贵。

爱心与生命相生相伴,爱心与生活息息相关。也许,越是在性命攸关的紧要关头,越能够感受到爱心的温暖与力量。
2月27日上午10时,郑州市警方接到了一位父亲的求助电话,他们当时正从新乡沿着京港澳高速往河南省妇幼保健院赶,孩子病情非常危急,只能依靠车上的氧气来维持生命,而车上的氧气只够孩子用1个半小时。此时,救护车还需要40多分钟才能下高速,孩子父亲担心进入郑州市区如果堵车会危及孩子生命,于是跟郑州警方联系。交警6大队接到报警之后,迅速派民警赶到京港澳高速郑东新区出口,在这里等待载有孩子的救护车。11时45分,他们接到了救护车,立即警车开道向市内行进。
从高速口到医院总共要经过三个警队的辖区,在警队辖区交界处第二个大队民警已提前守候,警车就这样进行交接,交警一大队对路上进行临时的管制,三大队调整信号灯配时,让信号灯变成绿波带,方便车辆快速赶到,很多车主都主动避让出一条生命通道。从郑州东郊高速口到位于西郊的省妇幼,20多公里的路程车队仅用了36分钟的时间。
这是一部现实版的《生死时速》,同时也是一部生动的《新警察故事》。对于那位命运多舛的孩子来说,惊心动魄的36分钟无异于一次生命的“轮回”——在与死神赛跑的过程中,每一分每一秒都显得弥足珍贵,如果没有郑州警方的全力配合,如果没有郑州市民的广泛参与,后果真的很难预料。这一事件经当晚央视1套《晚间新闻》播出后,立刻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郑州“全城吃面”的热度仍未散去,“全城接力”又再一次使人看到了爱心之城的魅力所在。
不久之前,一位郑州交警小心翼翼搀扶老人过马路的温情一幕,曾在微博上引起网友的广泛转发和称赞。如今,郑州交警集体为一个素昧平生的孩子接力护航,再次引起众人的关注。在人们的寻常记忆中,作为执法者出现的警察大多面无表情、态度严厉,不过,这些由他们亲自出演的温情场景告诉我们,他们也有自己柔情似水的一面——他们也会因颤颤巍巍的老人俯身探首,他们也会因命悬一线的孩童心急如焚,他们从来都不吝于在急需帮助的人们面前,奉献自己朴素的爱心。这柔情似水的一面,与他们铁面无私的执法者形象并不矛盾。
众所周知,“人性化”是近年来法治实践的焦点和亮点,不过,也有人担心人性化可能“化”掉法律的威力,因为法律的威力来自无情无私。在推进法治建设的过程中,法治与人性之间的关系成为萦绕在很多人心头的疑问,在这些柔情似水却又铁面无私的交警身上,也许我们更容易找到答案。
首先应当明确的是,法治只是工具,其终极目标是维护人的秩序、实现人的发展。法治的以人为本体现在,为了塑造人性而立法,为了扶持人性而执法,为了修复人性而司法,为了发展人性而守法。简单说,法治必须以人性为基础。如果说惩恶是为了束缚人性中丑陋的一面,扬善则是为了弘扬人性中美的一面,以一颗悲悯的心去面对芸芸众生,则体现着对每一个生命的敬畏和尊重。在见死不救仍时有耳闻,在袖手旁观仍时有发生的当下,执法者自发形成的生命救援队,不仅使人看到了人性的光辉,同时也让人见证了法治的力量——只有执法者坚持从人性的理念出发,才能使人确信,他们会善用手中的权力,以人性救济作为自己的终极目的。
对于执法者来说,相对于铁面无私,柔情似水的难度显然更大,因为这往往意味着职责之外的更多付出。不过,也正因为如此,才愈发显得其弥足珍贵,如果每位执法者都能在职责之外因人性化而做得更好,无疑更容易赢得群众共识、实现道德感召。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人性化的法治更具威信,而人性化的执法者也更有魅力。

Ⅵ 法制在我心中作文

法在我心中当第一缕晨曦映照在大地上,当第一颗繁星闪烁在夜空中,大自然的法则无时无刻不支配着穹苍。 茫茫人海,芸芸众生,社会的法则也无处不在地规范着每个人的行为。从原始的氏族规则,到文明社会的法律,“以规矩为方圆则成,以尺寸量长短则得,以法教治民则安”。 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增强大众的法律素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建立和谐,不是华章中的时髦,不是媒体的点缀,它是老百姓安居乐业的需要,是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谐的建立,靠你、靠我、靠我们每一个人。每个人心中有法,行为遵法,自然和谐。“以事遇法则行,不遇法则止”。若反其道而行之,背离法律、法规,就不可能有和谐可言。列车失去轨道,只能导致灾难;河水离开河床,只能造成泛滥。君不见,餐桌上染红染绿的食品,吃得人“花花肠子”,劣质装修害得小儿也惨遭白血病。这些人眼中,哪有什么国家的法,简直无异于谋财害命;君不见,为一点蝇头小利而大打出手,为一些鸡毛蒜皮而大动干戈。这些人眼中,又哪有法的影踪。连几千年前古人都懂得的仁义礼信,当代人是否需要重新温习? 法为大事,它关系到安邦定国;法又是细微如丝,它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的细枝末节。只有受到大自然惩罚的时候,才知道《环境保护法》的中肯;只有遭到变质食物危害的时候,才知道《食品卫生法》的真谛。守法从每一个人始,守法 从每一细节始。唯此,个人的守法就变 为大众的守法,小和谐就能汇聚成大和谐。 同时,事物总有两面性,执法的公正和执法的艺术也是构建和谐的另一重要环节。如果我们的法规能对弱势群体再多一些的体恤,我们的执法力度再实在一些,而不是敷衍塞责、互相推委,那么,警察、119官兵就不会再为讨回工钱而不惜高空跳楼的民工紧急施救了;如果“工人阶级当家做主人”的理念在我们的法规中再得到切实的贯彻,黑心老板还敢对劳工恣意欺辱?今年全国“一把手”大接访活动,把多少“千钧一发”化为“千恩万谢”,把多少积怨变成对政府的感激便是明证;如果在执法中多一些人性化,对群众多一些感情,复杂的问题也可能变得简单。有人说:法不容情,其实有些地方法和情也不是完全对立的。即使是罪犯,从砍头到枪毙到价格不菲的行刑车,正是体现了执法的人性化。人民内部更是如此,在接访的日子里我们的干警主动接近群众,消民怨、帮民困、解民愁,以情动人,以情感人,得到群众的交口称赞,化解了一些可以避免的矛盾,社会就增加一份和谐。 遵法守法是建立和谐的基础,执法为民是构建和谐的保障。二者不可偏废,二者的结合就是社会公正和正义的体现。 法在我心中法,是我们的行为准则,更是国富民强的制国方略。自古有云:“国,无法则乱,民,无法则贫”。 二十年的普法教育,法,不仅普及到城镇,更是深入到了农村;我们不仅仅能感觉到法制社会的安定,更能体会到法对民众的保护。今天,你可以看到,农民跟商家对驳公堂,讨回公道;今天,你可以看到,患者把医院告上法庭,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他们懂法、守法、维法、用法;法,在他们的心中。 然而——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今天,在社会的“角落”里,仍窝藏着一批批社会的“垃圾”,他们不时的在玷污着我们文明的社会,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扰乱社会治安。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今,在法律的“缝隙”中,仍还寄生着一堆堆时代的“蛀虫”,他们正吞噬着国家和人民的财产,贪赃枉法,祸国殃民,影响着社会的发展。 翻开报纸,你会读到一宗宗骇人听闻的案件告破;打开电视,你会看到一起起悬而未解的案情追踪。当“原龙泉驿区委常委、同安镇委书记朱福忠受贿贪污等一大批有震动的案件”被成功侦破,犯罪分子伏法归案时;当“涉7省面额近两千亿成都特大假发票案”宣判时,你无不觉得为之振奋、大快人心……然而——在普法二十年的今天,试问这些人—— 他们不懂法吗?否。 朱福忠不懂法吗?那些行贿受贿的行政官员不懂法吗?否。 法硕毕业的张某为情所困杀害了女友,被送上了“断头台”;参与立法的行政高官抵御不了拜金的潮流,沦为阶下囚。 难道他们真正的不懂吗?——不!他们不仅懂法而且知法,但是他们轻视法的威严,无视法的存在,钻法的空子,玩弄法于鼓掌之间,致使受到法律的制裁,跌入罪恶的深渊,葬送自己的自由甚至生命。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对于他们,法,不在他们的心中。 普法二十年间,我国法律日趋完善,渗透到了各个领域,涉及到各行各业。犹如一张无形的巨网,时时刻刻都在猎狩着我们的违法行为,无时无刻不在保护着我们的一切权利。如果你弃之而不顾,违犯了她,你就会得到相应的惩罚;如果你懂法、知法、合理用法,那么她将是你的保护伞,是你的助跑器 法,不仅要普照我们的生活,而更应璀璨于我们心中。追溯历史的长河,为振军威,鞠躬尽瘁的孔明挥泪斩马谡,在他的心中是军法;为公于民,铁面无私的包拯忍痛铡亲侄,在他的心中是律法……之所以他们的故 事能流传千史,正是因为他们懂得用法、维法,深知法的无私,明白法的公正,领悟法的真谛。 哲人康德曾经说过:“这个世界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心灵感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祟高的法则。” 是的,让法在我心中,在你心中,在我们的心中。

Ⅶ 有关温情执法绑架遵纪守法的作文―900字

因为在违章停放的车辆上张贴了一张“小孩急看病”的条子,这位交警采取了人性化的执法手段,让我们感受到的是不再教条执法的温暖,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赞誉。不过,我们也需要注意这样一个细节:在看到了车主留条之后,交警的处理是不假思索的。未经核实,仅仅依据一张留言条,就决定了放过一马未免太过草率。 就事论事,提出观点
作为一名执法民警,不能说时时刻刻堤防百姓,不相信百姓,但是要有起码的警惕心理。正如有群众质疑的一样,万一条子的内容是虚假的呢?从车主的情况来看,写这样一张留言条,需要找到一张纸,需要找到一支钢笔,还需要写出来,再张贴上,这是需要时间的。有这个时间写留言条,难道真的没有时间将车子找个合适的地方停放?这是其中的疑点。交警执法需要多些质疑的精神,不能轻易相信“小孩急看病”。结合事件具体分析。
即使,这张留言条内容是真实的。那么,是不是就意味着交警的人性化执法就没有问题?其实,也不是的。这是因为交警在做出如此处理决定的时候,没有进行任何的核实,只是凭着一张留言条就如此这般处理了。即使是真实的,交警在没有调查的时候,就无法知道其真实性。假如说,这位交警能够在违章停发的车子附近等待,在与车主见面调查清楚之后,再做出放一马的宽容处理,才应该得到称赞和表扬。层层紧扣,思维严谨,假设对比,权衡思考。
只是看到车主的“孩子急看病”的条子就宽容处理,今后是不是也会出现其他车主的效仿?如此这般,违章车主的留言条岂不成了万能神药?假如有犯罪分子在被查车的时候说自己不是犯罪分子也能轻易相信?假如贫困人员为了给父亲看病而去偷盗是否也应得到同情免罪?执法人员必须保持必要的警惕性,否则就不是合格的执法人员。 分析后果,指出弊端。
这起“温暖的人性化执法”还暴露出一个问题,那就是自由裁量权的问题。虽然说,查处违章停车还算不上多复杂的事情,也算不上多大的权力。可是,我们在意的是执法人员是依法办事,还是依据自己的心情办事?如果是一位刑事警察,他也能因为自己的好恶和同情,决定是不是抓获一个犯罪嫌疑人吗?
当执法人员可以随心所欲决定是“放一马”还是“依法办”的时候,这样的自由裁量权是不是太大了?法律法规的刚性又如何体现?如果同样的行为,因为执法人员的不同,执法人员心情的不同,性格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结果,是不是也是一种法律的悲催?

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沈阳的潘先生开车送因高烧引发肺

“近日,一纸字体隽秀,话语暖心,并配有可爱笑脸的“最萌字条”被微博网友“握手轻轻摇”上传以后,在数九寒冬的沈阳温暖了无数人的心,同时也获得网友们纷纷点赞。(1月 7日 新华网)
沈阳的潘先生开车送因高烧引发肺炎的女儿到儿童医院就诊。但由于医院内地面正在施工,使得停车位特别紧张。看着缓慢前行的排队车流,又看到女儿的病情越来越重,情急之下潘先生只好把车临时停在医院外的路边上,先送女儿就诊。他在车上留下了“警察叔叔,孩子在儿童医院住院,医院里停车场没有位置了,没办法停到这里,请不要贴我,碍事我就移车,谢谢了”的字条,警察看到后,于是要留言说“祝早日康复,以后尽量按位停车。”
这段对话被上传到网络以后,网友纷纷点赞。网友“烤土豆”说:“人性化执法更贴人心。”有网友表示,冬季在寒冷的沈阳,这张字条像一股暖流,让人看过之后觉得好像整个世界都温暖了起来。笔者认为,违停车主与执法交警间的纸条对话,留下的这张“最暖心字条”,既达到了教育违章者的目的,也让违章者感受但法律温情的一面,这无疑是情与法的完美结合,值得赞美。
我们在赞美执法者铁面无私的时候,也应该赞美另一类执法者,他们能够怀着对广大人民群众深厚的感情去执法, 他们用他们的正能量感动着每一个人,他们的人性化执法更好地体现法律公平和正义的情感,使群众真正领会法律公平关怀的真谛,将法律深含的真情普撒人间,既维护了法律法规的尊严,也让老百姓受到教育,感受到法律柔情的一面,这是难得可贵的。
其实,法律的最高境界不是无情却是情与法的完美结合,从西周“明德慎罚”的法制思想,到现在“以人为本”的立法原则,法律无一不承载着立法者的情感和人性的温暖;从民诉的证明责任倒置,到刑诉的“未成年人不公开审理”,法律体现的恰恰是人文关怀和对人格尊严的维护。
但愿执法者能够从“最暖心字条”中明白:“人有情法亦有情”, 将情与法的完美结合在一起,在执法者中能够让大众感受到更多正能量,这无论对社会法治建设,还是对社会的和谐发展,都是有助力作用的。

Ⅸ 作文,见闻写交通警察在学校门前值勤的事

1月8日,川埠小学的老师亲手将一面印有“爱心浇灌花蕾绽,警校共建谱华章”的锦旗和表扬信,送到了丁蜀交巡警中队领导手中,以表达对中队全体警官的深深敬意和由衷的感谢。正是有了交警们辛勤的工作,才让学校周边地区的交通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为师生们铸就了一道平安防线,营造了和谐畅通、安全有序的交通环境。
川埠小学校门正对通蜀路,来往车辆较多,车速较快,学校门口虽然划有人行道,但没有设置交通信号灯,学校现有师生1300余人,到了上学、放学高峰时段,家长纷纷驾车接送,交通状况拥挤,秩序混乱。去年9月起,川埠小学成为我市首批实施校车接送的试点学校,增派校车4辆,安排7条线路,负责247名学生的上下学。丁蜀交巡警中队了解情况后,主动承担起了维护交通秩序的责任,抽调专门警力,于早晚高峰时段,在学校门口指挥交通,每当遇到家长会或是校外社会实践活动,交警们更是放弃休息,主动参与交通秩序的维持。
表扬信中,老师们深情写道:“无论是热浪袭人,还是寒风肆虐,都能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他们认真负责地维护学校门口的交通秩序,保障了全校师生的出行安全,解除了学校的后顾之忧,民警们恪尽职守、认真负责的精神,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严格而又不乏人性化的执法方式,让全体师生十分感动,体会到了‘人民交警为人民’的深刻含义,在师生们心中,交警们执勤的身影是校门口的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是师生们的安全守护神!”
为进一步强化校车安全监管,消除各类交通安全隐患,紧密结合辖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实际,丁蜀交巡警中队还针对冬季气温低、雾多、路面易结冰等容易引发交通事故的特点,全面加强冬季校车管理工作,切实保障广大中小学生的出行安全。加强学校“护学岗”建设,在强化上下学高峰指挥疏导的同时,对学校周边道路滚动排查,完善交通安全设施,增设限速行驶、禁鸣等交通标志牌,有效改善了学校周边道路通行环境。
据了解,从去年9月起,我市新购置的首批35辆校车正式投入运行,共涉及6个乡镇、76条线路,每天运送学生2400余人。为此,交警部门专门制订工作方案和预案,落实管理责任,严格校车交通安全监管,做好校车标牌核发、驾驶人资质审核等工作,对校车接送线路逐一踏勘,切实维护学校周边道路交通秩序,净化校车行驶交通环境,全力保障学生上下学出行安全,得到了师生、家长和社会的一致肯定。

Ⅹ 为温情执法点赞的作文

对于执法者来说,相对于铁面无私,柔情似水的难度显然更大,因为这往往意味着职责之外的更多付出。不过,也正因为如此,才愈发显得其弥足珍贵。

爱心与生命相生相伴,爱心与生活息息相关。也许,越是在性命攸关的紧要关头,越能够感受到爱心的温暖与力量。
2月27日上午10时,郑州市警方接到了一位父亲的求助电话,他们当时正从新乡沿着京港澳高速往河南省妇幼保健院赶,孩子病情非常危急,只能依靠车上的氧气来维持生命,而车上的氧气只够孩子用1个半小时。此时,救护车还需要40多分钟才能下高速,孩子父亲担心进入郑州市区如果堵车会危及孩子生命,于是跟郑州警方联系。交警6大队接到报警之后,迅速派民警赶到京港澳高速郑东新区出口,在这里等待载有孩子的救护车。11时45分,他们接到了救护车,立即警车开道向市内行进。
从高速口到医院总共要经过三个警队的辖区,在警队辖区交界处第二个大队民警已提前守候,警车就这样进行交接,交警一大队对路上进行临时的管制,三大队调整信号灯配时,让信号灯变成绿波带,方便车辆快速赶到,很多车主都主动避让出一条生命通道。从郑州东郊高速口到位于西郊的省妇幼,20多公里的路程车队仅用了36分钟的时间。
这是一部现实版的《生死时速》,同时也是一部生动的《新警察故事》。对于那位命运多舛的孩子来说,惊心动魄的36分钟无异于一次生命的“轮回”——在与死神赛跑的过程中,每一分每一秒都显得弥足珍贵,如果没有郑州警方的全力配合,如果没有郑州市民的广泛参与,后果真的很难预料。这一事件经当晚央视1套《晚间新闻》播出后,立刻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郑州“全城吃面”的热度仍未散去,“全城接力”又再一次使人看到了爱心之城的魅力所在。
不久之前,一位郑州交警小心翼翼搀扶老人过马路的温情一幕,曾在微博上引起网友的广泛转发和称赞。如今,郑州交警集体为一个素昧平生的孩子接力护航,再次引起众人的关注。在人们的寻常记忆中,作为执法者出现的警察大多面无表情、态度严厉,不过,这些由他们亲自出演的温情场景告诉我们,他们也有自己柔情似水的一面——他们也会因颤颤巍巍的老人俯身探首,他们也会因命悬一线的孩童心急如焚,他们从来都不吝于在急需帮助的人们面前,奉献自己朴素的爱心。这柔情似水的一面,与他们铁面无私的执法者形象并不矛盾。
众所周知,“人性化”是近年来法治实践的焦点和亮点,不过,也有人担心人性化可能“化”掉法律的威力,因为法律的威力来自无情无私。在推进法治建设的过程中,法治与人性之间的关系成为萦绕在很多人心头的疑问,在这些柔情似水却又铁面无私的交警身上,也许我们更容易找到答案。
首先应当明确的是,法治只是工具,其终极目标是维护人的秩序、实现人的发展。法治的以人为本体现在,为了塑造人性而立法,为了扶持人性而执法,为了修复人性而司法,为了发展人性而守法。简单说,法治必须以人性为基础。如果说惩恶是为了束缚人性中丑陋的一面,扬善则是为了弘扬人性中美的一面,以一颗悲悯的心去面对芸芸众生,则体现着对每一个生命的敬畏和尊重。在见死不救仍时有耳闻,在袖手旁观仍时有发生的当下,执法者自发形成的生命救援队,不仅使人看到了人性的光辉,同时也让人见证了法治的力量——只有执法者坚持从人性的理念出发,才能使人确信,他们会善用手中的权力,以人性救济作为自己的终极目的。
对于执法者来说,相对于铁面无私,柔情似水的难度显然更大,因为这往往意味着职责之外的更多付出。不过,也正因为如此,才愈发显得其弥足珍贵,如果每位执法者都能在职责之外因人性化而做得更好,无疑更容易赢得群众共识、实现道德感召。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人性化的法治更具威信,而人性化的执法者也更有魅力。

热点内容
影视转载限制分钟 发布:2024-08-19 09:13:14 浏览:319
韩国电影伤口上纹身找心里辅导 发布:2024-08-19 09:07:27 浏览:156
韩国电影集合3小时 发布:2024-08-19 08:36:11 浏览:783
有母乳场景的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2:55 浏览:451
我准备再看一场电影英语 发布:2024-08-19 08:14:08 浏览:996
奥迪a8电影叫什么三个女救人 发布:2024-08-19 07:56:14 浏览:513
邱淑芬风月片全部 发布:2024-08-19 07:53:22 浏览:341
善良妈妈的朋友李采潭 发布:2024-08-19 07:33:09 浏览:760
哪里还可以看查理九世 发布:2024-08-19 07:29:07 浏览:143
看电影需要多少帧数 发布:2024-08-19 07:23:14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