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性阻却事由
① 违法性阻却
违法性阻却是指本来是违法性行为,但是因为某些原因(多是法律规定)而认为其不再是违法性行为.
比如故意伤人,但是在正当防卫时的故意伤人就阻却了违法性.还有紧急避险.
优势利益原则应该是指不同的利益有高低或先后之分,比如人的生命利益就比财产利益高.同样前面提到的紧急避险就是一种以小利益的牺牲换取大的利益,以财产利益换取人身利益.只是必须是迫不得已情况下的.
② 责任阻却事由里,违法性认识错误和缺乏期待可能性的概念分别是什么
违法性认识错误是指法律规定的行为是违法的,但因为以其本人的素质还认识不到该行为违法。如某人向法院咨询某一行为是否违法,法院回答其不是违法行为,他就去做了,但事实上该行为法律规定为违法。由于该人没有认识到该行为违法而实施了,就不构成犯罪。这就是违法性认识错误。
缺乏期待可能性是指从行为当时的具体情况看,可以期待行为人不予实施违法行为,而应实施合法行为的情形。
法律不能强人所难,只有当一个人具有期待作出适法行为的可能性但却做出违法行为时,才能对行为人进行谴责,如果不具有期待可能性,也就不能对行为人的违法行为进行谴责与非难。
(2)违法性阻却事由扩展阅读:
刑事违法性:
刑事违法性是指触犯刑律,即某一个人的行为符合刑法分则所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特征,是对犯罪行为的否定的法律评价。在罪刑法定原则下,没有刑事违法性,也就没有犯罪。因此,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基本特征。
刑事违法性之违法具有不同于其他违法行为的特殊性。在法理上,违法行为可以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此外还有诉讼违法行为。违法行为的共同特征违反法律规定,因此,法律规定是违法行为产生的法律原因。
而法律规定是各种各样的刑法行为其他部门法的制裁力量,其规范主要由假定与处理两部分构成。例如,“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这一刑法规定,“故意杀人的”是罪状;“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是法定刑。
③ 什么是违法性阻却事由
你好,应当是犯罪客体,前苏联和中国的犯罪构成是按照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一次来判断的。刑法本身就是否定了一部分人的权利以保护大多数人的权利。犯罪客体就是被犯罪侵害的、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违法性阻却事由在实质上否定了社会危害性,也就是否定了不法侵害人的权利或其他一些人的较小权利,从而也就阻却了犯罪客体。所以我认为违法性阻却事由首先阻却了犯罪客体。
④ 谁知道阻却违法是什么意思 谢谢!
指排除符合构成要件的行为的违法性的事由。即在具有特别理由、根据的情况下,也可能否认符合构成要件行为的违法性。
一般来说大陆法系国家一个行为要构成犯罪需要从正反两方面评价,从正面看犯罪成立的条件是构成要件的符合性、行为的违法性和有责性,只要客观上与构成要件相符合的行为,都被认为具有构成要件符合性。
符合要件的行为虽然原则上具有违法性,但也存在例外现象,即在具有特别理由、根据的情况下,也可能否认符合构成要件行为的违法性,这便是违法阻却性事由,又称排除犯罪的事由,所以违法阻却性事由是从反面否认行为构成犯罪。
例如故意杀人与正当防卫时致人死亡,从结果上都造成了他人的死亡,但因正当防卫有益于社会,故没有社会危害性,阻却了刑事违法性。
(4)违法性阻却事由扩展阅读:
刑事责任年龄的阻却违法应用:
1、我国刑法将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按照三分法进行了区分。不满14周岁的人是无责任能力人。周岁的计算原则,应当以实足年龄为准,自过生日的第二天起才为已满14周岁或16周岁。
2、对于已满14、不满16周岁的人,对于故意杀人、故意重伤害、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承担刑事责任。
3、已满14不满16周岁的人,实施刑法第17条第二款规定以外的行为,既上面所讲的8种行为以外的行为,同时触犯了刑法第17条第二款行为的,应当依照刑法第17条第二款的规定,确定定罪处罚。
4、已满14不满16周岁的人对于满足转化犯条件而成立的故意杀人罪、故意重伤害也承担刑事责任。
5、但是转化型抢劫罪中有一个例外,即已满14不满16周岁的人,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故意致使他人重伤或者死亡或者故意杀人的,定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不再转化成抢劫罪。
6、已满14不满16周岁18周岁的时候犯罪,应当从轻减轻处罚,并且不适用死刑。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违法阻却性事由
参考资料来源:鸡冠法院-什么是刑法上的责任阻却事由
⑤ 有违法性阻却事由是否就能说明行为不违法而有有责性阻却事由是否就能说明行为违法但行为人无需付刑事责任
属于违法性认识错误,无需付刑事责任。 不是绝对的,最好来个案例。
⑥ 请举例说明法律中违法性阻却事由中的利益阙如
利益阙如的原理是指,在特定案例中,应当受保护的利益事实上不存在,或者不值得保护时,行为阻却违法性。典型的例子就是被害人承诺。利益阙如就是在特定的案件中法律所保护的利益不存在了。比如正当防卫,小偷进了你家门,你把他打晕了,本来你打人是故意伤害,但是因为小偷本身的行为是违法的,在这个特定情况下,他的利益不值得保护,所以你就是正当防卫了,你的行为就不违法了。再比如这个被害人承诺,强奸案中,如果被告人能找出证据证明是被害人同意的,那么他的行为就不违法了,因为被害人承诺后,其性自主权就没有被侵犯,因此也就不构成强奸罪。
违法阻却性事由是大陆法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排除符合构成要件的行为的违法性的事由。一般来说大陆法系国家一个行为要构成犯罪需要从正反两方面评价,从正面看犯罪成立的条件是构成要件的符合性、行为的违法性和有责性,只要客观上与构成要件相符合的行为,都被认为具有构成要件符合性。
⑦ 论我国的违法阻却事由的类别
在我国,法定的违法阻却事由包括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超法规的违法阻却事由包括:(1)法令行为;(2)正当业务行为;(3)被害人的承诺;(4)基于推定的承诺的行为;(5)自救行为;(6)自损行为;(7)义务冲突。违法阻却事由是指排除符合构成要件的行为的违法性的事由。即,这些行为是符合构成要件的行为,也侵害了法益。但侵害这些法益是为了救济更高价值的法益,因此是正当的。
⑧ 违法性阻却事由首先阻却犯罪构成的哪一方面
应当是犯罪客体,前苏联和中国的犯罪构成是按照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一次来判断的。刑法本身就是否定了一部分人的权利以保护大多数人的权利。犯罪客体就是被犯罪侵害的、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违法性阻却事由在实质上否定了社会危害性,也就是否定了不法侵害人的权利或其他一些人的较小权利,从而也就阻却了犯罪客体。所以我认为违法性阻却事由首先阻却了犯罪客体。
个人愚见,不好莫怪!
⑨ 什么是责任阻却和违法阻却
责任阻却:虽然有违法行为,且侵害了法益,但因为有免责事由的存在而不承担刑事责任,比如主体资格,未成年,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
违法阻却:由是大陆法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排除符合构成要件的行为的违法性的事由,一般来说大陆法系国家一个行为要构成犯罪需要从正反两方面评价,从正面看犯罪成立的条件是构成要件的符合性、行为的违法性和有责性,只要客观上与构成要件相符合的行为,都被认为具有构成要件符合性。
违法阻却由与犯罪行为一样,都造成了一定的损害,但刑法却放任这种行为,这就涉及违法阻却性事由的本质问题,国外刑法理论上对违法阻却性事由的本质有很多争论,大致有三种主张:法益衡量说、目的说和社会的相当说。
违法阻却事由是指事实或者行为违反法律规定,但是由于某种原因而不必负法律责任,通常在发罪构成上来说,紧急避险,正当防卫,被害人承诺,事实认识错误,自救行为,法令行为等属于客观违法阻却事由;而刑事责任年龄,刑事责任能力,法律认识错误等属于主观违法阻却事由。
拓展资料:
符合要件的行为虽然原则上具有违法性,但也存在例外现象,即在具有特别理由、根据的情况下,也可能否认符合构成要件行为的违法性,这便是违法阻却性是由,又称排除犯罪的事由,所以违法阻却性事由是从反面否认行为构成犯罪。
例如故意杀人与正当防卫时制人死亡,从结果上都造成了他人的死亡,但因正当防卫有益于社会,故没有社会危害性,阻却了刑事违法性。
需要指出的是我国目前的刑法中并没有明文使用“违法阻却性事由”一词,虽然也规定了与之类似的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等情况,但是却没有规定正当行为与职务行为免责,使得诸如警察依职务击毙歹徒等合法行为没有刑法上的依据,这是我国刑法需要完善的地方。
⑩ 违法性阻却事由,用平义通俗易懂的解释一下,
例如故意杀人与正当防卫时致人死亡,从结果上都造成了他人的死亡,但因正当防卫有益于社会,故没有社会危害性,阻却了刑事违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