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三违处分 » 违规心理

违规心理

发布时间: 2021-02-12 23:09:59

1. 习惯性违章心理分析中的14种心理是 关于电厂

员工因为劳动的对象和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心理非法,煤炭已成为事故多发的行业。近年来,国家和企业安全投入越来越多的关注,应该说,大部分的原因的事故,而不是物质的原因。据了解,2003年,煤矿,6434人死亡,其中包括“三违”事故的直接原因到2539年达人死亡,占全国煤矿死亡人数的61.3%和63.8%总的死亡人数。工业事故,从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人为因素的85%?95%。我们做了一个调查,在我的分析,正是这个比例一致。这足以证明,如果,那么,人,机,环境,安全管理制度的一个因素是主要内容。由于安全生产事故主要是由于人们更具体地说,不安全的行为,因此,研究人类行为的法律,以鼓励安全的行为,避免和克服的不安全行为,显然起着重要的作用,在预防事故和积极的意义。从这个角度来看,组织行为学的理论正是这种实用的安全管理和员工都有一个共同的切点:组织行为学是使用知识,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系统的分析方法来研究人的心理一定的组织法和行为,提高了预防的管理人员的行为,该组织及其成员,指导和控制,以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安全)科学。到安全管理,组织行为学理论,使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预测员工的行为,并在此基础上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以控制不安全行为,推动安全的行为,从而实现安全目标。
按照美国的心理和行为科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安全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之一,不存在安全四大皆空。因此,从理论到实践,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定理:所有的员工都不愿意出事故。既然如此,为什么明显预期规章可能会导致意外事故的处理,为什么还要去非法?在这方面,心理理论可以为我们提供与违反的心理基础。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惰性心理。这是人类固有的性质之一,著名管理学家道格拉斯·麦格雷戈的X理论德米雷尔的假设是,作为一个出发点。我们可以这样说:惰性与生俱来的尽职调查是收购,需要很长的文化和教育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了解到,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培养更多的勤奋,原来人到教育程度较低的比较明显的下降。 2003年中国煤炭矿山安全的数字报告显示,在2003年煤炭矿山杀害了6434人,包括2269年移民工人,临时工作人员1628年,2396年合同工人,而正式职工只有132人,占死亡的总数只有2%。显然,在煤矿一线职工教育少,受教育程度低,有一些人从山的文化,但上小学的真实程度,有的甚至是文盲,什么样的小学惰性附件和潜伏在人体内,而不是由于变化的工作环境的变化,特别是在黑暗的地下作业环境和无人监督的情况下,惰性就会凸显出来。例如,有些人为了走几步非法抢车少,造成事故;图省用来拉材料一些新鲜的非法的钢丝绳绞盘的钢丝绳,结果被拉到了后身体枪伤一些非法电力溜长途,有些免提操作,但脚踏式。所有这些本质上与原来的头发掉落计息性。
2和自私。这是另一种性质的人类和各种生物与生俱来的中国自古就有“性恶论”和“善良的争议,现代研究表明,人的本性是自私的,否则就没有必要为获得所谓的集体主义,乐于助人,其他方面的文化启蒙。“科学管理”泰勒的“经济的人”假说的父亲的自私本质。,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理论的理论来源点是:个人利益的追求,是所有人权的根本活动,是人类的本能需求,??人的本性,因此,从逻辑上讲,自私是一个中性词,它本身并不坏,但在一定意义上帮助人类的发展和进步。然而,人类的自私的个人利益的追求,自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自私无疑是毁灭性的。精神分析的创始人Feiluoyide:在本质上,一个人只追求自己的利益和目标,是在按照与幸福的操作原则,不顾后果, ,并寻求当下的满足感,这是所谓的法律,该法的行为。“其实自私的个体行为。很显然,没有必要隐瞒这个丑陋的人性的,每个人都有。但行动并不总是暴露在外,但缺乏启蒙,自我控制能力低,特别是在黑暗的地下的工作环境,失去了社会监督或单,操作,而失去团体监管的情况下,经常暴露在事故分析,我们可以向员工非法自己的追求幸福的原则联系。例如:追求收益,就必须追求效率,追求效率的冒险违反井下作业尽快完成,早一点,好了,工作急功近利造成的违规。在2003年上半年,我们有一个工作人员为了图自己的工作方便,甚至不敢到未经授权的更改的气体闭锁,设备处于故障状态,造成在现场的工作人员,包括我自己在内的风险。可以肯定的是,所有个人或组织蓄意违反利益驱动,并有不同程度的表现,人的本能的自私。
3从众心理。从众心理是的惰性本能的衍生物。其他的我就怎么干与干,随大流,不希望开拓出汗溪径。科学家们已经有趣的毛毛虫试验:一个封闭的玻璃器皿,上面放一些食物,然后成一组的毛毛虫毛毛虫结果一直排到了第一虫子在爬一遍又一遍,最终未能找到食物的轨迹都饿死。在这个过程中,只要有一只毛毛虫不从众,但打开溪径,你可以找到食物,节省了本组的生活,这就是所谓的毛毛虫现象。在一般情况下,人们都不愿意与的团队或违反美国心理学家阿希是针对在校大学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做了从众实验结果表明,37%的学生为“随大流”放弃了正确的判断。试想一下,美国人是非常独立的个性来说,和实验的对象是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即使是那些人都是这样,更何况地下工作者教育水平低吗?调查发现,很多员工违规操作是看到别人这样做,和他们的牛群,他开始成为一种氛围。但对于那些没有经验的非法违法事故的概率远远大于。例如,员工在过去,为了把握时间上午罐,大多数人都抓煤车,有些人在缺乏经验的情况下,盲目从众,结果经常发生人员伤亡。后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煤矿采取硬措施,包括直接退市,包括停止违法抢车。已形成了良好的氛围,从根本上杜绝抢车伤害事故。大多数人都没有把握的车,然后想抓人就会一哄而上,这是一个健康的从众心理。
四,习惯心理。的习惯心理的派生物的人类堕落的本性。如果从众心理与空间;习惯心理时间。一代又一代传下来的一些非法行为,徒弟继承主的做法,也一些自己长期这么干的,这是很难自觉改变。我们有一个单位进行安全检查,在较高的水平,单位领导多次人员强调不要违规,否则会打出了“枪口”。结果或员工违反溜子长途的,当场被检查人员发现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事故的分析后,员工说了一些很经典的话:我知道这不应该是非法的,但在这个时间点,通常这样做习惯,有时并不会在一夜之间改变。这是一种习惯。我们的调查中,我们已经学会了在井下现场操作,习惯性侵犯是比较常见的,一些非法普遍,人们认为这是错误的,甚至觉得铅下去也不会产生非法的,而大量的习惯性违法违规行为和长期不造成事故的发生。
机会。这种心态在人们的潜意识中普遍存在,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现在的问题是:单一的违法违规行为不一定是事故造成的。一些统计数据:违章指挥,造成事故;违规操作的概率只有十万分之一造成事故的概率仅为1/200000,而正是这个较低的事故引起了强烈的侥幸心理的机会和大量的非法的行为。目前,事故发生的概率和运气之间的反比关系,如图1所示:侥幸心理,几乎是零事故发生的概率等于100时,例如,大家都知道,去的时候你跳罐从井口比省和精力,但任何人都幸运地跳,几乎100%的死亡风险;下降,发生事故的概率逐渐增加,尤其是当事故发生的概率是接近零的侥幸心理,侥幸心理达到了极限。 :当侥幸心理,不存在(等于零),事故发生的概率也等于零;的侥幸心理逐渐加强,事故也逐渐增多。
其实看到很多事故的反思,很多合作伙伴已经证明谁“后悔”的情绪,如果不是侥幸,许多事故可能不会发生。
五大心理因素的影响,基本心理状态的雇员“违反”的现象。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它是所有心理过程,除了上述心理,也有其他的心理过程,如瘫痪,勇敢,坚强表现的欲望,等第二,与特定的非法行为,更多的时候比不是一个心理过程,而是各种复杂的心理交织在一起工作,我们需要独立的叙事刚出来的逻辑和表示只。

2. 关于违反交通规则的人之心理分析

走在大街上,经常会看到大大小小的交通事故发生,这往往引不起人们的警觉,不能做到从中吸取教训,在出行时依然是我行我素,不遵守交通规则。遵守交通规则与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安全密切相关,可为什么都要在发生了交通事故后、生命安全受到了威胁才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呢?在这里用心理学的技术分析一下几种心理状态:
一是从众心理。即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从众心理是部分个体普遍所有的心理现象。比如,闯红灯非常危险,可为什么一些人还是会铤而走险呢?事实上,很多违规的人士,是在从众心理的作用下,认为法不责众,所以不能坚持遵守交通规则。
二是恐惧心理。是在可怕情景影响下产生的一种十分紧张的情绪反应。特别是当这种情景可使人具有重大意义的需要遭到剥夺时,如威胁到人的生命安全、名誉、前途和经济的利益时,恐惧的情绪就会支配人的整个身心。比如在违反交通规则造成事故后,害怕承担责任,在顺间产生恐惧心理的状态下,就会推卸责任,把重要责任推给他人。
三是侥幸心理。是无视事物本身的性质,违背事物发展的本质规律,违反那些为了维护事物发展而制定的规则,想根据自己的需要或者好恶来行事,就认为事物会按着自己的意愿发展,直至取得自己希望的结果。侥幸心理就是妄图通过偶然的原因去取得成功或避免灾害,成了许许多多失败、丑陋、悲惨生活的罪魁祸首。在一些人的潜意识中,认为是为警察遵守交通规则。所以有警察在,就遵守;没有警察在,就可以不遵守了。的确并不是每次违规必定有严重的后果,违规发生意外的几率也许不大。可一旦发生意外,后果严重程度又是人们难以承受的。
比如横穿三环路,那是非常危险的高难度行为。可现实中还是有不少人要冒死走过去、跑过去,有的甚至推着车过去。他们不知道危险吗?他们其实是在用生命、幸福来赌一时的方便。还有人行道,为什么红灯时一些人还是“勇敢地向前走”?因为他料想,车子不敢撞我!确实车辆过人行道、斑马线应该减速,尤其在没有交通灯的地方。可我们想想,万一哪辆车因种种原因刹车不及,那后果又将是什么呢?说白了,这其实是一些人对交通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四是逞强心理。炫耀自己本领高强的一种心理状态,看似很强,实际上内心非常脆弱。有些人,总觉得自己有点自高自大,或者不服输,“我就要比你强”。甚至还有一些人是这样的:“我就是要在我的一帮哥们前面,显摆显摆——我今天就是要闯红灯、横穿马路给你看一下”。这些人当时一般不会考虑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即使是被警察逮住之后。实际上被警察逮住的后果是能够预见的,只是不会想到可能发生的“车毁人亡”的严重事故。
五是越轨行为。指违反重要的社会规范的行为,亦称离轨行为或偏离行为。任何个人行为都是个人的需求与自我控制力相互作用的结果。一方面,人有各种需求并试图得到满足;另一方面,生活于社会中的个人又应实现自我控制,使满足需求的方式符合社会规范的要求。当个人需求的力量过于强大,而自我控制的力量又过于弱小时,就容易出现越轨行为。自我控制力弱小有多种原因,如没有经过良好的社会化、个人的人格具有严重缺陷,以及心理失调等等。
怎么改正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解决此类问题的根本方法和关键点,一是要完善人格,塑造相对健全的人格。通过不断陶冶个人情操,端正人生态度,形成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二是学会遇事多角度地考虑问题,切忌因主观化导致片面、偏激。克服克服逞能、逞强和侥幸心理,除了寻求亲人、朋友的帮助外,要积极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从思想上高度重视遵守交通秩序的重要性,提高对交通安全意识的认识,自觉维护交通秩序、遵守交通规则。

3. 导致青少年违规的心理主要有哪些

一,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的矛盾。青少年生理发育促进了身体迅速成长,精力旺盛,有力无处使,好动好试,容易上当受骗,参与暴力性的违法犯罪活动。由于控制腺体的脑垂体还不恨成熟,大脑往往处于兴奋状态,情绪具有很大的冲动性,容易一触即发,导致激情犯罪。
二,主观愿望和客观现实之间的矛盾。首先需要和满足的矛盾:青少年随着年龄增长在社会上接触面扩大,在人际交往中需求不断增加。一般说正当的需要往往容易得到满足,而一部分青少年由于父母从小娇惯,使得他们主观愿望上有一些不正当的需要,一旦这种不正当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便会导致犯罪,父母正当的管理教育是避免子女违法犯罪的重要心理预防。其次正当得要求和不正确的教育方法的矛盾: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他们希望得到长辈的尊重。但一些家长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用强硬手段压制他们一些合理的要求,激起对抗情绪;一些家长或老师,一味严厉,缺乏正面诱导,用惩罚的简单方法,进行制裁,引起反感行为。这些不正确的教育方法,把一些青少年客观上推向犯罪的边缘。所以长辈要像长辈的样子,对下一代要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这也是心理预防的一个重要环节。
三,现实生活中不良影响和青少年辨别,抵制能力低下的矛盾:他们具有强烈的模仿性和依赖性,外界不健康因素的感染,又缺乏识别和抵制能力,很容易受到各种不良的暗示和引诱,从而导致违法犯罪。

4. 惯性违章心理都有哪些

1、习惯性违章作业的种种表现
(1)违章蛮干。习惯性违章作业者,在作业中往往无视检修作业规章制度和作业标准要求,野蛮作业,盲目乱干,任意封连电气设备接点。表面上看是以较快的速度和较短的时间完成设备开通使用任务,然而实质上作业质量低下,设备的故障不但没有彻底排除,而且埋下了更大安全隐患,使故障升级,造成严重后果。
(2)简化过程。电务设备的一部整机,是多个部件构成的,在运用中发挥着组合功能。只有各个部件功能发挥正常,设备才能高质量地协调运转。习惯性违章作业者,在作业中简单行事,应该看的不看,应该测的不测,应该检的不检,只对其中主要部分作了检测。忽略了其他部分,即使不良的也没做,潜在的隐患并没有排除。
(3)操作无序。就目前看,铁路的许多通信、信号以及其他一些电务设备工艺要求比较高,检修作业时有严格的程序要求。而习惯性违章作业者,缺乏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和规范的操作行为,无视操作规程,作业中杂乱无章,不按工艺要求程序做,应处理的故障没有得到很好处理,甚至重新留下了故障。
(4)依赖等靠。有的在处理电务设备故障时,不是积极主动地彻底排除,而是消极应付,不认真处理,等待段干部和其他技术人员来处理。忙于给段干部、段调度打电话汇报求助。由于消极依赖,错过了对故障发生的第一手材料的掌握,也就错过了故障处理的好时机。贻误了整体工作。
2 产生习惯性违章作业的原因
习惯性违章操作是多种多样的,产生的原因也各有不同,相当复杂。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既有人的生理特征的影响,又有管理放松,要求不严因素的影响。
(1)惰性影响。规范化操作对于惰性较足的人来说是一种麻烦和繁琐。由于怕麻烦、怕受累,工作时总求简单省力、偷懒图快,走捷径,干“窍”活,马马虎虎、应付了事,工作不求高标准,只求过得去。这种可怕的惰性,正是滋生习惯性违章作业的土壤。
(2)侥幸心理作怪。具有这种心态的人一是认为现在电务设备更新快、
技术先进、安全可靠、不会出事,于是作业中出现粗枝大叶。二是认为有点违章也不会出事故,哪有那么巧瞎猫碰上死耗子,认为事故的形成是多方面原因组合构成的.一次违章作业无大碍。基于此,一些职工产生了侥幸心理,违章成习,以致“持之以恒”。三是在单独作业时,无人监管,认为违章操作没人知道。
(3)个人素质低下。对安全规章制度一知半解,对技术业务懒于学习,糊里糊涂,或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特别是新上的电务设备的技术要求,不能及时学习,标准掌握得不清,仍凭验、旧办法去干,我行我素,这是导致习惯性违章作业的重要原因。
(4)安全管理不到位。安全管理不到位,规章制度没落实,必然放纵违章作业。干部对现场作业的安全控制是防止违章作业的关键。负有相关安全责任的干部作风飘浮,没能很好地履行对施工现场、作业人员有效指导、监控、考核、把关的职责。甚至对违章作业视而不见,听之任之,久而久之,便给违章作业留下了空间,导致职工安全观念淡薄,居危不思危,陷入了“工人干惯了,干部看惯了,大家习惯了”的怪圈。

5. 什么是三违心理要不得

三违”的主体是人,人的错误思想认识,是导致不安全行为的主要根源。笔者在对重煤集团打通一矿近几年来员工违章现象的调查了解中发现,由于员工个体的文化层次、社会阅历、家庭状况、思想素质等各不相同,造成“三违”的主观原因也是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十六种。

——侥幸心理。有些员工自认为“不至于那么巧合”,出事故的人“运气”不好,只要“运气”顺,即使“三违”也会平安无事。

——麻痹心理。从主观看,安全意识淡薄,缺乏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从客观上看总是生产条件比较好,安全生产周期也比较长。因而造成工作马虎凑合,对质量和安全大意稀松,满不在乎。

---习惯心理。对自己的工作习惯缺乏科学的鉴别,认为“按规程啥也干不成”,“说的弦呼,听的平常,煤矿就这样”。

——马虎心理。部分员工在工作中一贯马马虎虎,粗枝大叶,作业时注意力不集中,应付了事,结果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故。

——蛮干心理。摆不正安全与生产、与效益的关系,只想着要产量、要进尺,不顾作业场所有没有安全隐患。

——取巧心理。为了达到目的,投机取巧,我行我素,不充分估计行为的恶果,冒险违章违纪,扒矿车、坐皮带等。

——盲目心理。主要表现在新工人和部分文化程度较低的老工人身上,由于缺乏安全知识或文化技术素质低,作业中糊里糊涂违章,糊里糊涂出事。

——疲倦心理。员工因长年累月地高强度劳动或身体健康原因,导致精力透支,最终对工作完全处于应付状态,使安全缺乏可靠性

6. 违章人员有哪些不良心理

非常感谢你的提议,让我们一起共同分析违章人员的心理,探索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7. 违章行为的人心里包括哪些想法

那违章的人呢,主要是存在着侥幸心理,觉得自己违章没什么不会出问题,而且有一种占便宜的心理。

8. 分析员工违章心理有那些

员工违章心理
由于劳动对象和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决定,煤矿成为事故多发行业。近年来,国家和企业越来越重视安全投入,应该说,大多数事故的原因并非物质的原因。据了解,2003年煤矿死亡6434人,其中由于“三违”直接造成的事故高达2539起,死亡人,占全国煤矿死亡事故起数的61.3%和总死亡人数的63.8%。现在工业事故的研究表明,85%~95%的事故原因与人的因素相关。我们在某矿做过一项调查分析,恰恰与这个比例相吻合。这足以证明,如果把人、机、环境当作安全管理系统中的要素,那么,人是主要要素。既然生产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人,更确切地说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因此,研究人的行为规律,以激励安全行为,避免和克服不安全行为,显然对预防事故是有着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的。从这个角度说,组织行为学做为一种理论恰恰与员工安全管理这个实际有一个公共 切点:组织行为学是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知识,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从而提高管理者对本组织及其成员行为的预防、引导和控制能力,以便有效实现组织(安全)目标的科学。把组织行为理论导入安全管理,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和预测员工的行为,并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控制不安全行为,激励安全行为,进而实现安全目标。
按照美国心理和行为学家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安全是人类最基本的要求之一,没有安全保障其它什么都没有意义。由此,从理论到实践我们可以得出一条定理:所有员工都是不愿意出事故的。既然如此,为什么明明预料到违章可能造成事故或受到处理,为什么还要去违章?对此,心理学理论可以为我们提供违章心理依据。大致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堕性心理。这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性之一,著名管理学家道格拉斯.麦格雷尔的X理论假设就是以此为出发点的。我们可以这样说:堕性是先天的,勤奋是后天的,需要漫长的培养和教育过程。因此,我们可以理解,接受后天教育越多的人越勤奋,接受教育越少的人原始堕性越明显。2003年中国煤矿安全数字报告显示,2003年煤矿死亡6434人,其中农民工2269人,临时工1628人,合同工2396人,而正式工仅为132人,仅占死亡总人数的2%。很显然,在煤矿井下一线工作的员工受教育的时间是较少的,受教育的程度是较低的;还有一部分人从大山里走出来,真实的文化程度不过高小水平,有的甚至是文盲,那种原发堕性依附和潜伏在人的身上,并没有因工作环境的改变而改变,特别是在井下黑暗的作业环境和无人监控的情况下,堕性就会凸显。比如有的人为了少走几步路,违章抓车造成事故;有的为图省劲违章用绞车钢丝绳拽材料,结果钢丝绳被拉断后弹伤身体,有的违章用电溜运料;有的该用手操作的却用脚操作等等。所有这些本质上都与原发堕性息息性相关。
2、自私心理。这是人类以及各类生物与生俱来的另一个本性,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性恶论”与“性善论”之争,现代研究表明,人的本性是自私的,否则就没有必要进行后天的所谓集体主义、助人为乐等方面的人文教化。“科学管理之父”泰勒的“经济人 ”假设,正是以人的自私本性为前提的。著名经济学家斯密的理论理论源点就是:追求个人利益,是人类一切活动的根本,是人的本能要求,使人的天性。因此,从逻辑上说,自私是一个中性词,它本身并不是很坏,而且在某种意义上有助于人类的发展和进步。但是人类追求个人利益的自私与自私心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而自私心理无疑是具有破坏性的。精神分析创始人费洛伊德认为:在本质上,一个人只追求自己的利益和目标,它按照快乐的原则操作,不顾后果,寻求即刻的满足。这就是所谓行为规律中的“本我律”。实际上就是自私心理在个体行为中的表现。很显然,人的本性中的这种丑陋无需掩饰,人人都有。但是人们在行动中并非时时暴露,而是当教化不足、自制力较低、特别是在诸如黑暗井下工作环境,失去社会监视或单人操作,失去群体监督的情况下,常常得以暴露出来,在事故分析中,我们可以把员工的违章与其本人追求的快乐原则相联系。比如:为追求收益,就要追求效率,为了追求效率就冒险违章;为了尽快完成井下工作,早一点上井,工作上急功近利,造成违章。2003年上半年,我们有一位员工为了图自己工作方便,甚至敢于私自改动瓦斯闭锁,使装置处于失灵状态,致使包括本人在内的现场员工置于危险境地。可以肯定,所有个人或组织的故意违章,其根据都是利益驱动,都不同程度地表现着人本能中的自私心理。
3、从众心理。从众心理是人的堕性本能的派生物。别人怎么干我就跟着干,随波逐流,不愿意劳心费力地另辟溪径。科学家曾进行过有趣的毛毛虫试验:在一个封闭的玻璃器皿内的顶端放了一些食物,然后放进一群毛毛虫,结果毛毛虫排成一队总是按照第一个虫子的轨迹爬行,周而复始,最终因未找到食物而全部饿死。在这个过程中,只要有一只毛毛虫不去从众,而是另辟溪径,就可能找到食物,从而救活这个群体,这就是所谓的毛毛虫现象。一般来说,每个人都不愿意自己的行动与团队或群体相悖,对此,美国心理学家阿希曾经以大学生为对象,做过一次从众实验,结果发现,37%的大学生为了“从众”而放弃了自己的正确判断。试想,美国人是很讲独立人格的,而且实验的对象是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连这些人都尚且如此,更何况受教育的程度较低的井下工人呢?调查发现,许多员工违章操作都是看见别人这么干,自己也就从众,久而久之就成为一种氛围。但是对于没有经验的违章者来说,出现事故的几率要比有经验的违章者大得多。比如,过去下班的员工为了抓时间早上罐,大多数人都抓煤车,有的人在毫无经验的情况下也盲目从众,结果往往发生伤亡事故。后来,为解决这个问题,煤矿都采取了包括直接除名在内的硬性措施,制止了违章抓车。现在已经形成了新的良好氛围,抓车伤人事故已经基本杜绝。大多数人不抓车了,那么,想抓的人也就从众了,这也是一种健康的从众心理。
四、习惯心理。习惯心理是人类堕性本质的另一派生物。如果说,从众心理是与空间相联系;那么,习惯心理就与时间相联系了。有些违章行为一辈一辈的传下来,徒弟继承了师傅的作法;也有些是自己长期这么干的,很难自觉改变。我们有一个单位正在接受上级安全检查,在此之前单位领导一再向员工强调千万不要违章,否则会撞在“枪口”上。结果还是有位员工违章用溜子运料,当场被上级检查人员发现。事后分析事故时,这位员工说了一番十分经典的话:我知道不该在这时候违章,但是平时这样做惯了,一时没改过来。这就是习惯。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到,在井下现场操作中,习惯性违章比较普遍,有些违章司空见惯,没有人觉得不对,甚至于领导下井也不会产生违章的感觉,而大量和长期的习惯性违章行为,不可能不造成事故。
五、侥幸心理。这种心理在人们的潜意识中普遍存在,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问题在于:单个的违章行为并不必然造成事故。有人统计:违章指挥造成事故的概率只有十万分之一;违章作业造成事故的概率仅有二十万分之一,而恰恰是这种较低的事故几率才造成了较强的侥幸心理和大量的违章行为。事故几率和侥幸心理之间存在着反比关系,如图1所示:当事故几率等于100时,侥幸心理几乎等于零,比如,谁都知道,下井时从井口往下跳要比等罐省时省力,但是谁都不会侥幸地往下跳,因为那样做死亡的几率几乎100%;但随着事故几率的下降,侥幸心理逐渐上升,特别是当事故几率接近零时,侥幸心理则达到极限。即:当侥幸心理不存在(等于零)时,事故几率也等于零;随着侥幸心理的逐步强化,事故发生的可能也就逐步上升。
从实际上看,很多事故反思起来,不少当事者都表现了“悔不当初”的心情,如果没有侥幸,许多事故可能就不会发生。
上述五种心理因素,是员工“三违”现象的基本心理状态。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它不是全部心理过程,除了上述心理之外,还有其它心理过程,如麻痹、逞能、表现欲强等等;第二,任何一起具体的违章行为,往往不是一种心理过程,而是各种复杂的心理交织在一起共同起作用,我们分开来叙述只是出于逻辑和表述的需要而已。

9. 五大违章心理

1、侥幸心理

有一部分人在几次违章没发生事故后,慢慢滋生了侥幸心理,混淆了几次违章没发生事故的偶然性和长期违章迟早要发生事故的必然性。

2、省能心理

人们嫌麻烦,图省事,降成本,总想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好的效果,甚至压缩到极限,降低了系统的可靠性。尤其是在生产任务紧迫和眼前即得利益的诱因下,急易产生。

3、自我表现心理

或者叫逞能。有的人自以为技术好,有经验,常满不在乎,虽说能预见到有危险,但是轻信能避免,用冒险蛮干当作表现自己的技能。有的新人技术差,经验少,可谓初生牛犊不怕虎,急于表现自己,以自己或他人的痛苦验证安全制度的重要作用,用鲜血和生命证实安全规程的科学性。

4、从众心理

别人做了没事,我福大命大造化大,肯定更没事。尤其是一个安全秩序不好,管理混乱的场所,这种心理向瘟疫一样,严重威胁企业的生产安全。

5、逆反心理

在人与人之间关系紧张的时候,人们常常产生这种心理。把同事的善意提醒不当回事,把领导的严格要求口是心非,气大于理,火烧掉情,置安全规章于不顾,以致酿成事故。

制止“三违”行为的措施
“反三违”舆论宣传为先导

首先要充分发挥舆论工具的作用,广泛开展反“三违”宣传。利用各种宣传工具、方法,大力宣传遵章守纪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违章违纪的危害性。表彰安全生产中遵章守纪的好人好事;谴责那些违章违纪给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造成严重损害的恶劣行为,并结合典型事故案例进行法制宣传,形成视“三违”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局面。通过宣传,使职工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勿忘安全,珍惜生命,自觉遵章守纪。由“要我反‘三违’”变成“我要反‘三违’”。实现自我约束、自我防范、自觉搞好安全生产的目标。

热点内容
影视转载限制分钟 发布:2024-08-19 09:13:14 浏览:319
韩国电影伤口上纹身找心里辅导 发布:2024-08-19 09:07:27 浏览:156
韩国电影集合3小时 发布:2024-08-19 08:36:11 浏览:783
有母乳场景的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2:55 浏览:451
我准备再看一场电影英语 发布:2024-08-19 08:14:08 浏览:996
奥迪a8电影叫什么三个女救人 发布:2024-08-19 07:56:14 浏览:513
邱淑芬风月片全部 发布:2024-08-19 07:53:22 浏览:341
善良妈妈的朋友李采潭 发布:2024-08-19 07:33:09 浏览:760
哪里还可以看查理九世 发布:2024-08-19 07:29:07 浏览:143
看电影需要多少帧数 发布:2024-08-19 07:23:14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