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性概述
A. 违法的概念
1810年《法国刑法典》第一条:“法律以违警刑所处罚之犯罪,称为违警罪;法律以惩治刑所处罚之犯罪,称为轻罪;法律以身体刑所处罚之犯罪,称为重罪。”
犯罪的形式概念源于罪刑法定原则,是从罪刑法定原则引申出来的犯罪概念。犯罪的形式概念注重的是行为的刑事违法性,将刑事违法性作为区分罪与非罪的唯一标准。
犯罪的形式概念之所谓形式,是指从法律规范的意义上界定犯罪。因此,犯罪的形式概念又可以称为犯罪的法律概念。法律相对于社会来说,是一种形式的东西,是对某种社会关系或者社会事实的认可。但法律这种形式又具有对于社会关系或者社会事实的规范作用,从而使这种社会关系或者社会事实法定化。在犯罪问题上,犯罪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事实,是社会根据一定的价值标准予以否定评价的行为。但在经刑法规定以前,这种行为尚不具有刑事违法性,不能成为刑法意义上的犯罪。正是通过刑法的规定,一定的行为才由社会否定评价的行为转换为刑法上的犯罪行为。由此可见,犯罪的形式概念具有实体的法律内容。更为重要的是,犯罪的形式概念赋予犯罪以刑事违法性,从而为认定犯罪提供了法律标准,这对于保障人权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可以保证刑法的正确实施。 1922年《苏俄刑法典》第六条:“威胁苏维埃制度基础及工农政权在向共产主义制度过渡时期所建立的法律秩序的一切危害社会的作为或不作为,都被认为是犯罪。”
犯罪的实质概念不满足于对犯罪的法律界定,而力图揭示隐藏在法律背后的社会政治内容。犯罪的实质概念不是把犯罪当作一种单纯的法律现象,而是首先把它视为一种社会现象,在与社会的关联上揭示犯罪的性质。由于犯罪的实质概念突破法律形式理解犯罪,因而它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一种行为为什么会被刑法规定为犯罪这一具有实质意义的问题。犯罪的实质概念的确立,将犯罪置于社会的视野中进行考察,分析了犯罪与社会结构的关联性,揭示了犯罪之所以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根据,对于加深对犯罪这种社会现象的理解显然具有重要意义。 1960年《苏俄刑法典》第七条:“凡刑事法律所规定的侵害苏维埃的社会制度、政治和经济体系,侵害社会主义所有制,侵害公民的人身权利和自由、政治权利和自由、劳动权利和自由、财产权利和自由及其他权利和自由的危害行为,都认为是犯罪”。
在这个概念中,既指出了犯罪的形式特征,犯罪限于刑事法律所规定的范围,从而明确了犯罪的刑事违法性。更为重要的是,这个犯罪概念揭示了犯罪的实质内容,尤其是揭示了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因此,犯罪混合概念既不同于犯罪的形式概念,又不同于犯罪的实质概念。当然,犯罪的混合概念中,当形式与实质相一致的情况下,犯罪的认定问题是容易得到解决的。但是,当形式与实质相冲突,例如行为有刑事违法性而无社会危害性或者有社会危害性而无刑事违法性的情况下,是形式特征从实质内容还是实质内容非从形式特征,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我国刑法第十三条对犯罪的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B. 形式违法性与实质违法性什么意思
在大陆法系的犯罪论体系中,违法性是作为继构成要件符合性之后成立犯罪的一个不可缺少的要件出现的。违法性的这种地位使得对其理解的不同可能导致在对犯罪本质的表述及对犯罪的认定上产生极大的差异,因而关于违法性的争论历来颇引人注目。
违法性可以被分为实质的违法性与形式的违法性。形式的违法性意指行为违反法秩序或法规范。将违法性在形式上解释为违反实定法是最容易被理解和接受的,从而也就没有太大的争论。在这里我们所要讨论的是关于实质违法性的各种理论。关于实质违法性的争论主要在法益侵害说与规范违反说之间展开。
法益侵害说认为,违法性的实质是对法益的侵害或威胁。李斯特认为,实质的违法性是指行为“对社会有害(反社会的或非社会的)”、是“侵害社会的举动”、是“对法益的侵害或者威胁”。麦兹格认为,违法性的实质是对一定的生活利益的侵害或者有侵害的危险(威胁)。规范违反说则认为,违法行为的实质是违反法规范或者违反法秩序。麦耶认为,违法性是指“与国家承认的文化规范不相容的态度”。小野清一郎说:“违法性的实质是违反国家的法秩序的精神、目的,是对这种精神、目的的具体的规范性要求的背反。违法性的实质既不能单纯用违反形式的法律规范来说明,也不能用单纯的社会有害性和社会的反常规性来说明。”团藤重光则指出,违法性从实质上说,是对整体社会法秩序的违反,是对作为法秩序基础的社会伦理规范的违反。
从法益侵害说与规范违反说的基本观点中大概可以看出两者之间的区别。然而要更加明晰这两者之间的争论,还必须了解关于违法性的另一组对立的概念,即结果无价值论与行为无价值论。结果无价值是指行为在造成法益侵害或者引起危险时,才给予否定性评价,以凸显被侵害的法益(结果)自身的重要性。行为无价值是指行为由于违反了社会伦理规范,就必须受到否定性评价,以显示行为本身不值一提,不值他人学习效仿。 当然值得注意的是结果无价值与行为无价值的对立不是刑法中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的对立,而是刑法客观主义内部的对立。法益侵害说论者一般赞成结果无价值论,在判断行为是否具有违法性、行为是否属于违法阻却事由时,最基本的是考虑行为是否侵害或者威胁了法益(此即结果)。
【崇阳县律师】http://www.lawtime.cn/chongyang
C. 刑事违法性指的是什么
说白了就是法律规定什么样的行为是犯罪
这是犯罪的特征之一,也是判断一种行为罪与非罪的一个标准
D. 犯罪的主客观违法性分析
1、违法性的概念
犯罪行为不仅是形式上不符合构成要件的行为,而且实质上是法律所不允许的行为,即必须是违法的行为。如果没有违法性,那么即使责任再重大,也不成立犯罪。
所谓的违法性,就是指行为违反法律,即行为为法律所不允许的。由于构成要件是违法行为的类型,而构成要件又有征表机能和违法性推定机能,所以符合构成要件的行为,在通常情况下具有违法性。但是,也有一些行为虽然符合构成要件,但却不具有违法性,例如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行为等行为。而这种排除了符合构成要件的行为的违法性事由,在德、日刑法上被称为违法性阻却事由,或者称正当化事由。
2、违法性的意义
违法性是判断行为是否成立犯罪的第二个要件。在判断一个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的时候,首先要判断这个行为是否符合构成要件,如果不符合就不需要第二次判断,如果符合还需要进行第二次判断,即违法性判断。前者是一种抽象的、定型的事实判断;后者则是一种具体的、非定型的价值判断。违法性的判断意味着行为在法律上是无价值的,那么应该如何进行判断呢?判断本身包含着几个基本要件:(1)作为判断基准的规范——到底是刑法规范还是社会伦理规范?(2)作为判断对象的事实——到底是行为人的行为还是行为人实施行为所造成的后果?(3)判断自身的活动,即是判断行为还是判断结果?是判断行为的违法性存否还是判断行为的违法性程度等等。
3、违法性的本质
德、日刑法学界围绕着这个问题产生了几组概念,即形式的违法性和实质的违法性,客观的违法性和主观的违法性,行为无价值和结果无价值(又称行为的反价值和结果的反价值)。
4、客观的违法论和主观的违法论
刑法规范从不同的角度区分可以被分为评价规范和意思决定规范,而客观的违法论就是将法律(刑法)理解为客观的评价规范,不管行为人的主观能力(刑事责任能力)如何,只要客观上违反了法律,就具有违法性。这相当于中国刑法规定正当防卫中的“不法侵害”中的“不法”;而主观的违法论则将法律(刑法)理解为对行为人的命令规范,因此,违反规范的人必须是能够理解规范内容的人,也即只有具备辨别是非并能作出意思决定的人的行为,才谈得上有无违法性的问题,而要能辨别是非和作出意思决定则只有那些精神正常的成年人了(以刑法规定的刑事责任年龄为准)。这样,主观的违法性论者就将法规范理解为意思决定规范,所以否认了没有责任的违法性,即那些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所实施的行为在法律上也不具有违法性,其实,这也是当前中国法律体系之下对违法的理解,即将违法理解为主观和客观相统一的内容。但是在德、日刑法三阶段的犯罪论体系中,由于已经将责任放在了第三个犯罪成立要件(阶段),即有责性中进行判断,因此,德、日刑法中的违法性也就是仅指客观违法性了,即德、日刑法中的一句刑法格言:“违法是客观的,责任是主观的!”,也就是说违法性决定于评价规范,责任决定于意思决定规范,违法只是一种与行为人的能力无关的客观判断。
当然,违法与责任、评价规范与意思决定规范仅仅是在理论逻辑上的分离,在现实生活中是很难割裂开来的,法的评价规范和决定规范可以同时在违法和责任阶段发挥双重作用,不同在于二者所针对的对象不同,前者针对抽象的、一般的 人,即具有一般的、客观的特征;后者针对的是具体的、个别的行为人,具有个别的、主观的特性。从司法认定犯罪的角度而言,一般的、客观的判断在前,个别的、主观的判断在后,因此违法性判断应当优先于责任的判断。
E. 犯罪构成的该当性,违法性,有责性
这是三阶层理论,我们国家是四要素理论为依据的法律。成立犯罪,除了必须具备构成要件该当性、违法性以外,还要求行为人具备有责性。
1、构成要件该当性,也称构成要件符合性,是指构成要件的实现,即所发生的事实与刑法条文所规定的构成要件相一致。
2、违法性是指犯罪不仅是符合构成要件的行为,而且是实质上法律所不允许的行为。
3、有责性,是指能够就符合构成要件的违法行为对行为人进行非难、谴责。
(5)违法性概述扩展阅读:
一、基本的犯罪构成与修正的犯罪构成
这是以犯罪构成的形态为标准进行的划分。基本的犯罪构成,是指刑法条文就某一犯罪的基本形态所规定的犯罪构成。
基本的犯罪构成一般是指既遂犯或者单独犯的构成要件;修正的犯罪构成(也称为特殊形态的犯罪构成),是指以基本的犯罪构成为前提,适应犯罪行为的不同形态,对基本的犯罪构成加以某些修改变更的犯罪构成。
预备犯、未遂犯、中止犯等未完成形态的犯罪构成以及共同犯罪的犯罪构成则属于修正的犯罪构成。刑法分则条文大都是以单个人犯既遂罪为标本的,基本犯罪构成以刑法分则为基准,直接根据刑法分则就可以认定。
而犯罪的未完成形态以及共同犯罪的内容都在刑法总则部分规定,因此修正的犯罪构成要以刑法分则规定的基本的犯罪构成为基础结合刑法总则的有关规定加以认定。
F. 违法事实和行为的违法性
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故意犯罪要求行为人认识到违法的事实本身,而不要求认识到违回法性。初学刑法答者容易搞混这两个概念。违法事实是指在客观上被评价触犯了刑法,具有法益侵犯性的事实本身。这个词语的中心在事实。这个行为本身要求行为人认识到。违法性是指行为的属性本身,违反刑法的属性本身。如果要求行为人认识到行为的违法性这种属性的本身,那只有学过刑法的人才构成故意犯罪,这是不可思议的,也是不现实的。总之,故意认识内容是成立犯罪的构成要件意义上的所有违法事实,但这种事实违法性本身不属于故意的认识内容。
G. 马克斯·韦伯概括的三种合法性类型是什么
(1) 传统型:基于传统习惯而形成的权威认同
(2) 法理型:在认同普遍法律的基础上而形成的权威认同
(3) 克里斯玛型:由于掌权者所具有的个人魅力使人信服和依赖,从而产生的权威认同
H. 违法性的实质的实质是什么
在大陆法系的犯罪论体系中,违法性是作为继构成要件符合性之后成立犯罪的一个不可缺少的要件出现的。违法性的这种地位使得对其理解的不同可能导致在对犯罪本质的表述及对犯罪的认定上产生极大的差异,因而关于违法性的争论历来颇引人注目。
违法性可以被分为实质的违法性与形式的违法性。形式的违法性意指行为违反法秩序或法规范。将违法性在形式上解释为违反实定法是最容易被理解和接受的,从而也就没有太大的争论。在这里我们所要讨论的是关于实质违法性的各种理论。关于实质违法性的争论主要在法益侵害说与规范违反说之间展开。
法益侵害说认为,违法性的实质是对法益的侵害或威胁。李斯特认为,实质的违法性是指行为“对社会有害(反社会的或非社会的)”、是“侵害社会的举动”、是“对法益的侵害或者威胁”。麦兹格认为,违法性的实质是对一定的生活利益的侵害或者有侵害的危险(威胁)。规范违反说则认为,违法行为的实质是违反法规范或者违反法秩序。麦耶认为,违法性是指“与国家承认的文化规范不相容的态度”。小野清一郎说:“违法性的实质是违反国家的法秩序的精神、目的,是对这种精神、目的的具体的规范性要求的背反。违法性的实质既不能单纯用违反形式的法律规范来说明,也不能用单纯的社会有害性和社会的反常规性来说明。”团藤重光则指出,违法性从实质上说,是对整体社会法秩序的违反,是对作为法秩序基础的社会伦理规范的违反。
从法益侵害说与规范违反说的基本观点中大概可以看出两者之间的区别。然而要更加明晰这两者之间的争论,还必须了解关于违法性的另一组对立的概念,即结果无价值论与行为无价值论。结果无价值是指行为在造成法益侵害或者引起危险时,才给予否定性评价,以凸显被侵害的法益(结果)自身的重要性。行为无价值是指行为由于违反了社会伦理规范,就必须受到否定性评价,以显示行为本身不值一提,不值他人学习效仿。 当然值得注意的是结果无价值与行为无价值的对立不是刑法中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的对立,而是刑法客观主义内部的对立。法益侵害说论者一般赞成结果无价值论,在判断行为是否具有违法性、行为是否属于违法阻却事由时,最基本的是考虑行为是否侵害或者威胁了法益(此即结果)。
I. 简析违法性认识与犯罪故意的关系
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故意犯罪要求行为人认识到违法的事实本身,而不要求认识到违法性内。容初学刑法者容易搞混这两个概念。违法事实是指在客观上被评价触犯了刑法,具有法益侵犯性的事实本身。这个词语的中心在事实。这个行为本身要求行为人认识到。违法性是指行为的属性本身,违反刑法的属性本身。如果要求行为人认识到行为的违法性这种属性的本身,那只有学过刑法的人才构成故意犯罪,这是不可思议的,也是不现实的。总之,故意认识内容是成立犯罪的构成要件意义上的所有违法事实,但这种事实违法性本身不属于故意的认识内容。
J. 刑事违法性的介绍
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特征,是刑法对具有社会危害性的犯罪行为的否定的法律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