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违法违规建设项目
国务院要求,要加快完善环境法律法规标准。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抓紧制(修)订土壤环境保护、大气污染防治、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环境监测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强化生产者环境保护的法律责任,大幅度提高违法成本。加快完善重金属、挥发性有机物、危险废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放射性污染物质等领域环境标准,提高重点行业环境准入门槛。
一位地方环保厅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国家也要注重及时填补和修订相关标准,比如水环境领域的标准的缺失和滞后,引人关注,其中《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阙如,《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经年失修,建议国家尽快起草和修订相关标准,促使企业排放达标和提标,同时也为严格执法提供新的依据。”
《通知》也提出,要全面实施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各级环境保护部门和公安机关要建立联动执法联席会议、常设联络员和重大案件会商督办等制度,完善案件移送、联合调查、信息共享和奖惩机制。
国务院特别要求,2015年底前,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组织开展一次环境保护全面排查,重点检查所有排污单位污染排放状况,各类资源开发利用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情况,以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执行情况等,依法严肃查处、整改存在的问题,结果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并向社会公开。
Ⅱ 建设单位未依法申报环保审批擅自开工建设的,将有何处罚
根据新《环评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建设单位未依法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或者未依照本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重新报批或者报请重新审核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擅自开工建设的,由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根据违法情节和危害后果,处建设项目总投资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五以下的罚款,并可以责令恢复原状;对建设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未经批准或者未经原审批部门重新审核同意,建设单位擅自开工建设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处分。
建设单位未依法备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的,由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备案,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Ⅲ 怎样做才能避免发生环境污染和环保违法行为
首先,由国家制定并抄颁布关于环境安全全过程监管的条例,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补充法规。细化政府各相关部门的职责,为环保部门科学制定环境安全监管工作制度奠定法律基础;确保实现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环境安全问题进行全过程监管,对突发环境事件能够及时预警、有效处置,对污染事件造成的损失和灾害影响进行科学的后评价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方案。
其次,应完善相关的环境法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引入关于加强
环评和项目风险环评的章节,通过项目审批环节,从项目建设选址之初就开始将环境风险降至最低。明确对没有环境安全设施的企业,应强制其建设相关设施;加强在建项目的环境安全设施建设;强化对运营企业的环境安全设施监管;除因不可抗力引发的环境污染事件外,要对责任企业给予高额处罚。
再次,由环保部门根据新颁布和修订的法律法规,制定或健全相应的环境安全监管制度。确定企业环境安全风险分级办法,对高风险等级的企业强制其修订合乎实际、切实可行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按时开展应急处置演习,并准备好充足的应急物资。雾霾天出行京 东有美国进口普卫欣帮您减少雾霾吸入祝您生活愉快~
Ⅳ 政府依法关闭企业环保违法行为的法律依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第三十六条建设项专目的属防治污染设施没有建成或者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由批准该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可以并处罚款。
第三十七条未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同意,擅自拆除或者闲置防治污染的设施,污染物排放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重新安装使用,并处罚款。
第三十八条对违反本法规定,造成环境污染事故的企业事业单位,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根据所造成的危害后果处以罚款;情节较重的,对有关责任人员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政府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九条对经限期治理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企业事业单位,除依照国家规定加收超标准排污费外,可以根据所造成的危害后果处以罚款,或者责令停业、关闭。
前款规定的罚款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决定。责令停业、关闭,由作出限期治理决定的人民政府决定;责令中央直接管辖的企业事业单位停业、关闭,须报国务院批准。
Ⅳ 环保局对违法企业有什么权力
有行政处罚的权利,包括罚款、责令关停等,具体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第五十九条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自责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处罚数额按日连续处罚。
前款规定的罚款处罚,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按照防治污染设施的运行成本、违法行为造成的直接损失或者违法所得等因素确定的规定执行。 地方性法规可以根据环境保护的实际需要,增加第一款规定的按日连续处罚的违法行为的种类。
第六十条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排放污染物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责令其采取限制生产、停产整治等措施;情节严重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
第六十二条 违反本法规定,重点排污单位不公开或者不如实公开环境信息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公开,处以罚款,并予以公告。
(5)环保违法违规建设项目扩展阅读:
环保部门的监督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第十条 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军队环境保护部门,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对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等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Ⅵ 建设项目已通过环保部门审批,试生产期间发现存在违法行为,依据什么法律法规对企业进行处罚
如果是两项违法,可以按照《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第七十五条 第五项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和《环境保护法》第三十七条进行处罚
Ⅶ 如何建立企业内部环保违法处罚制度
企业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我厂环境保护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坚持推行清洁生产、实行生产全过程污染控制的原则;实行污染物达标排放和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原则;坚持环境保护工作作为评选先进的必要条件,实行一票否定制。
第二条 环境保护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应对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行政一把手是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
第三条 配备与开展工作相适应的环保管理人员,掌握生产工艺技术及生产运行状况。
第二章 环境监测工作
第四条 每年根据公司下达的《环境监测计划》开展环境监测工作。监测时如有超标情况,要按照程序文件要求及时通知相关部门,不得私自减少监测次数或停止监测。
第五条 每月3日上报前一个月的《环境报表》。
第六条 生产办除开展常规监测外,要承担对突发性的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工作。
第七条 外排污水和大气的监测外委进行。
第三章 环境保护工作日常管理
第八条 把环境保护工作纳入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中,实现全过程、全天侯、全员的环保管理,在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的同时,必须有环保工作内容。
第九条积极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环保知识,提高全员的环保意识。重点要作好“4.22世界地球日”和“6.5世界环境日”的宣传工作。
第十条 完善环保各项基础资料。
第十一条 加强对外来施工单位施工作业的环境管理,承揽环保设施施工的单位,要持有上级或政府主管部门的施工许可证,在施工过程要防止产生污染,施工后要达到工完、料净、场地清,对有植被损坏情况的,施工单位要采取恢复措施。
第十二条 污染防治与三废资源综合利用:
(一)对生产中产生的“三废”进行回收或处理,防止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对暂时不能利用而须转移给其它单位利用的三废,必须由公司安全环保部批准,严格执行逐级审批手续,防止污染转移造成污染事故;
(二)开展节水减污活动,采取一水多用,循环使用,提高水的综合利用率;
(三)在生产过程中,要加强检查,减少跑、冒、滴、漏现象。对检修中清洗出的污染物要妥善收集和处理,防止二次污染。对检修中拆卸的受污染的设备材料要进行处理,避免造成污染转移;
(四)在生产中,由于突发性事件造成排污异常,要立即采取应急措施,防止污染扩大,并及时向公司安全环保部汇报,以便做好协调工作;
(五)对于具有挥发性及产生异味的物品,要采取措施防止挥发性气体造成污染环境或产生气味,避免污染环境或气味扰民事件的发生;
(六)凡在生产过程中,开停工、检修过程产生噪声和震动的部位,应采取消音、隔音、防震等措施,使噪声达标排放。
第四章 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
第十三条 新、改、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以下简称为建设项目),必须严格执行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
第十四条 建设项目应积极推行清洁生产,采用清洁生产工艺。
第十五条 凡由于设计原因,使建设项目排污不达标,设计单位除负设计责任外,还应免费负责修改设计,直至排污达标,并承担在此期间由于排污不达标造成的排污费和污染赔款,对由于施工质量造成生产装置污染处理不能正常运行,施工单位应免费限期进行整改,直至达到要求。在此期间,发生的环保费用由施工单位承担。
第五章 环境保护设施的管理
第十六条 生产办要将环保设施的管理纳入设备的统一管理。
第十七条 环保设施需检修或临时抢修,要对其处理或产生的污染物制定应急处理方案,并上报公司安全环保部批准,保证污染物得到有效处理和达标排放。
第六章 环境污染事故的管理
第十八条 污染事故是由于作业者违反环保法规的行为以及意外因素的影响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原因致使环境受到污染,人体健康受到危害,社会经济与人民财产受到损失,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污染事件,事故的处理按****局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九条 污染事故级别划分根据国家污染事故划分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条 凡发生污染事故后,必须立即采取应急处理措施,控制污染事态的发展,并立即上报公司安全环保部,开展事故调查等工作(最迟不得超过2小时),12小时内将事故报告或简报上报公司安全环保部,公司安全环保部按照有关事故处理规定分级负责,逐级上报,接受处理。
第二十一条 凡外来施工的承包单位,在签订工程合同时,签订双方要明确环保要求及规定,施工队伍主管部门要监督检查,发生污染事故,一切后果由责任方承担。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二条 本制度如与国家法律、法规以及中油集团、管理局、**、实业公司相关规定不一致时,按上级规定执行。
第二十三条 本制度由生产办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 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以上是一个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Ⅷ 老项目建设现在违反新建项目环境保护条例的规定怎么办
一、虽然是老项目,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以及《环境影响评价法》实施后,回同样要履行建设项目答审批手续。
二、给你们下达的处罚通知,可根据《大气污染防治法》或《噪声污染防治法》以及本省大气及噪声防治的法规进行处罚。
《大气污染防治法》第四十八条 违反本法规定,向大气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排放标准的,应当限期治理,并由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限期治理的决定权限和违反限期治理要求的行政处罚由国务院规定。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五十二条 违反本法第十七条的规定,对经限期治理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企业事业单位,除依照国家规定加收超标准排污费外,可以根据所造成的危害后果处以罚款,或者责令停业、搬迁、关闭。…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十七条 对于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造成严重环境噪声污染的企业事业单位,限期治理。
被限期治理的单位必须按期完成治理任务。
……
所以说不论依据什么法律进行处罚都是可行的!
Ⅸ 环保部如何坚决遏制新的“未批先建”违法行为
9月27日,中国环境保护部官员在北京表示,要加大监管力度,坚决遏制新的“未批先建”违法行为,对违法项目严格依法处罚,对“未批先建”的违法行为依法处以总投资额1%至5%的罚款。
据介绍,新修订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将从2017年10月1日起实施。该《条例》细化了环评审批要求,强化了事中事后监管,对违法行为加大了处罚力度。
Ⅹ 违法违规建设项目备案申请表是什么意思
建设项目获备案是指该建设的项目已经获得备案,可以实施工程的相关施工方案,一个建筑项目想要实施就必须要通过,项目审批、核准和备案。备案以后建立了有法可依,有据可查的制度。
企业不使用政府性资金投资建设《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以外的项目,除国家法律规定和国务院专门规定禁止投资的项目以外,实行备案制。项目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省、州行业发展规划。
案手续办理程序如下:
1、申办项目符合条件的,由企业向项目所在地县(市)经委申请备案或按权限转报市经委。
2、市经委对符合备案条件、材料齐全、规范、有效的项目,予以办理备案,并向申请企业发放《备案证明》。
3、对超过备案证有效期需要开工建设的项目,企业应向原备案机关重新申请备案。
4、已经备案的项目,在前期工作和实施阶段发生业主变更、改造内容和生产纲领发生较大变化、总投资超过30%以上的,在30日内报原备案机关申请调整登记备案,超过县(市)经委权限的由项目所在地县(市)经委权限转报市经委重新备案。
5、备案机关对企业投资建设项目备案实行“限时办结,免费服务”制度,州经委在15个工作日内向申请单位出具项目准予登记备案、不予登记备案的具体意见。申请备案时企业需提交以下材料: 1、市企业投资建设项目备案申请表; 2、可行性研究或者初步设计; 3、执照或者法人证书复印件。以上材料一式三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