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程序违规
1. 招标程序违法行为及其处理规则是怎样的
招标无效
招标人或招标代理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有关行政监督部门可责令改正;情节严重,招标无效。被认定招标无效的应当重新招标:
未在指定的媒介发布招标公告的;
邀请招标不依法发出投标邀请书的;
自招标文件或资格预审文件出售之日起至停止出售之日止,少于五个工作日的;
依法必须招标的项目,自招标文件开始发出之日起至提交投标文件截止之日止,少于二十日的;
应当公开招标而不公开招标的;
不具备招标条件而进行招标的;
应当履行核准手续而未履行的;
不按项目审批部门核准内容进行招标的;
在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后接收投标文件的;
投标人数量不符合法定要求不重新招标的。
招标赔偿
招标人在发布招标公告、发出投标邀请书或者发出招标文件或资格预审文件后终止招标,给潜在投标人或投标人造成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
招标人不予受理
投标文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招标人不予受理:
1、逾期送达的或者未送达指定地点的;
2、未按招标文件要求密封的。
招标人有权拒绝
投标人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招标人有权拒绝:
1、投标文件不响应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和条件的;
2、在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后到招标文件规定的投标有效期终止之前,投标人补充、修改、替代投标文件的;
2. 程序违法和行为违法有什么不同
程序违法是指违反了法律规定的程序要件,包括方式、步骤、顺序和期限等等。如专违反法定属时限实施的许可、省略、颠倒行政步骤、形式要件不足、缺少程序要求等等。
实体违法是指法律适用错误 就是说明明该判这个罪却判成另外一个了 程序违法是指审判的程序违反诉讼法的规定
3. 程序违法和行违法有什么不同
当前,我国正在拟定行政程序法有关行政行为程序违法的后果及其责任问题,成为该法制定中争论颇多且十分棘手的重要问题之一。在我国违法行为的法律后果和责任问题,通常是立法最后涉及的事项。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它应是最后考虑的、微不足道的问题。就一般意义而言,法律的实现虽然很大程度上或者最终要诉诸人们的自觉和自律,但自觉和自律的培育和支撑,更根本的是要靠制度的约束和法律责任追究的威慑。违法责任的预设关乎法律制定的成败,关乎法律实施的成效,必须事先周密考虑,未雨稠缪。
一、程序违法的界定
对程序违法的界定不仅是准确分析程序违法的后果和责任的理论需要,更是判断和确定程序违法的标准和责任追究范围的现实需要。目前,学术界尚未对程序违法的范围形成一致的看法有两方面内容值得分析和研究。
(一)关于程序违法的主体
近年来随着我国行政程序法研究的深入,学术界对程序违法的主体应是行使行政职权的机关或组织,而不包括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已基本达成共识。不过,一些实务部门和学者仍坚持把相对人也纳入到程序违法的主体范围之内{1}(P.2)。从形式上看,这种观点表现为对程序违法主体范围认识上的不同见解似乎只是对具体问题看法的曲解,是个小问题。然而,从深层看,这种见解实质上是对行政程序法的立法宗旨和本质的误解关系到行政程序立法的总体思路是极其重要的大问题。行政程序法是为了适应现代控制强大行政权的需要而崛起的,其宗旨和核心是通过对行使行政权力的主体附设程序性义务,来规范行政权力和限制行政权力的滥用。行政程序法所指的程序是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行为的程序。因此行政程序法律规范限制的对象是行政机关,一般公众在行政程序规范中不仅不是被限制的对象,而且是被保护和赋权的主体。行政程序法本质是要为行政机关设定义务并授予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程序权利。这在世界范围内莫不如此。在行政管理实践中,常有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在规定期限内提出申请、不参加听证等情形的出现有人把这些情形归类于程序违法一些学者正是基于此主张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也纳入到程序违法主体范围之内的。然而,这些情形本质上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其程序权利放弃的表现,而非程序违法。
(二)关于程序违法中“法”的范围
对行政程序法和单行法律、法规、规章确立的行政机关应遵循的程序规则,应归入程序违法中“法”的范围,在我国学术界并无异议。但一般规范性文件和正当程序的一般原则是否也应纳入到“法”的范围问题,值得探讨。
行政机关违反规章以下的行政规范性文件乃至自己制定的内部规范中的程序规则,是否构成程序违法,目前学术界主要有正反两种意见。持反对意见者认为,行政规范性文件因制定主体混乱、形式不规范,应排除在法定程序范围之外;行政机关根据行使行政职权的需要自行制定的行为程序规则,仅具有自律作用,为自主行政程序,不属法定程序范畴违反此类程序不构成程序违法{3}。持赞同观点者则认为,在我国这类规范众多对人们的行为有直接的规范作用和约束力,这些规范中若有为行政机关设定程序义务的,即应纳入法定程序的范畴{4}(P.250)。
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从确定行政规范性文件和内部规定的地位入手。一般而言这类规范的制定通常无需法律的明确授权,其制定、修改和废除多由行政机关自行决定。但按照现代法治理念,这些规范应向公众公开,并对制定机关及其下级机关产生一定的约束力。而在我国这些规范对公众无疑具有一定的或潜在拘束力。鉴于此,并同时考虑到为行政机关的管理保留一定的灵活余地一些国家对违反这些规范的效果没有采取绝对态度,而给予了区别对待。我国在制定行政程序法时应予借鉴和采纳。大体而言,其标准具体为:凡对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利的程序规则,行政机关必须遵守,违反该规则的行为将可能因构成专横或不符合正当法律程序而被撤销;而在其他情况下,原则上这些规则没有法律拘束力,行政机关违反这些规则不构成违法对此法院不进行审查。[1]
比较而言,行政机关违反正当程序的一般原则是否构成程序违法,分歧可能更大。长期以来在我国关于行政法的渊源问题,无论是从法律规定层面看,还是从学者认识角度看,基本上只认可成文法渊源。不成文法渊源特别是法律的一般原则虽然很可能会构成学者和实务部门认识和理解某一问题的基础,但它们本身很难具有作为课以行政机关义务和追究法律责任根据的地位。这一状况与国外的行政法渊源形成了较为明显的对比。在英美法系国家,法律的一般原则构成了行政法的渊源,并不奇怪。而在大陆法国家,法律的一般原则同样亦被作为行政法的渊源,却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法律的一般原则对行政机关有约束力,不仅在法国如此,在德国和日本同样如此。法律的一般原则在行政法中被特别强调,一个重要原因是“行政事项复杂变化迅速,不可能全部包括在成文法中。”{5}(P.17)在成文法缺位时,需要靠法律的一般原则作为补充。自20世纪后半叶以来伴随着行政法成文化的推进和法律一般原则的法典化虽然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行政机关的行为规范都可以从法律规定中去寻找,但法律的一般原则并未丧失拾遗补缺的地位和功能。
鉴于我国行政法实践中存在着僵化地理解和执行法律规定的现象,以及不少行政法规范缺位的情形,近年来,我国学者已开始对行政法的渊源进行反思。已有学者主张,将法律的一般原则写入行政程序法之中要求行政机关在没有法律规定时遵守公平、合理、公开和效率的正当程序原则。如果这一点成立行政机关违背正当程序原则,同样亦应构成程序违法。
行政机关的程序违法既包括抽象行政行为也包括具体行政行为的程序违法,不过考虑到两类行为的差异及已由立法法等相关法律规范对部分抽象行政行为作出规定行政程序法可不作规定。
因此,行政程序法对程序违法的界定具体应为: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在进行具体管理活动中违反本法和单行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程序规则、行政规范性文件规定的有利于当事人的程序规则,以及正当程序的一般规则即构成程序违法。
4. 选举程序严重违反法律法规怎么处理
当选无效,严重者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5. 入党程序违规问题
严格的说,全日制高校的在校学生,是不允许在实习期间在地方上申请入党的。
一个大学生,利用高校的暑假时间,在实习地的乡镇企业申请入党、并被乡镇党委批准接收入党,这是常见的一种违规接收新党员的形式。
1,被地方上的乡镇党委批准接收为新党员之后,如果本人尚未毕业离校,那么,自身的这个党员组织关系是否转移到当时所在的学校党组织?
2,乡镇企业的党组织接收新党员是有严格的指标限制的,更何况是发展计划给了一位仅仅是来此实习的在校大学生,那么乡镇企业的党组织是如何进行和完成对这位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任务的?积极分子的考核资料是否齐全?接收新党员的支部党员大会的资料是否齐全和符合规定要求?
3,乡镇党委在批准接收这位在校大学生入党时,是否核实了申请人的在校学生身份?《入党志愿书》的填写和记载是否真实有效?同意接收入党的意见是否是乡镇党委会的研究决定,在乡镇党委会的会议记录本上是否有记载?
4,被接收入党的新党员的党员档案是否健全?各项资料是否齐全?是否被编入乡镇党委属下的一个支部?是否在党员年统时被列入党员名册之中?
如果上述内容,全部都没有问题,那么,被指定进行对此进行审查的基层党委的审查结论就一定是:经过审查,入党程序和手续符合规定,被审查人的党员身份有效。
6. 小程序违规,是什么地方操作出了问题,怎样才能修复,才能成不违规
违规一般是以上传的不佳的图片之类的吧?以后不要上船删除掉就
7. 程序违法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将合法行为认定为违法行为,导致适用法律法规错误。
应适用甲法,却适用了乙版法。
适用条款错误权。 它包括适用法条错误和款项错误。
没有按照适用法条中必须适用的部分执行。
适用无效的法律法规。
遗漏法条。
被处理行为地以外的地方性法规及地方性规章的情形。
所谓在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应作广义的解释,既指适用刑事实体法的错误和严重违反刑事程序法的错误。主要表现在:
(一)、对行为人的行为在法律认定上发生重大错误,混淆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或者是把合法行为认定为犯罪,或者是把犯罪行为认定为无罪。
(二)、没有正确适用法律条文,对案件性质、罪名认定错误,应该适用的法律和条文没有适用,不应该适用的法律和条文却适用了。
(三)、案件具有法定从轻、减轻、免除刑罚或者从重、加重情节没有加以考虑,因而没有根据法律进行判处和定罪量刑。
(四)、原判定性、定罪虽然正确,但量刑畸轻、畸重,超出了法定刑界限,显失公正的的。
(五)、严重违反诉讼程序,或发现严重刑讯逼供情形,可能引起错误裁判的。
8. 审理案件,程序违法指什么
比如,需要公开开庭的,法院为公开。需要公开宣判的,没有公开。需要被告人出庭参加诉讼的,没有通知诉讼当事人。没有提前对案件开庭具体情况进行公告。
没有达到公告期限,案件开庭期间,没有给被告人最后的陈述机会,没有告知有申请回避的权利,没有在规定期间内出判决。合议庭组成人员违法(未回避等),应该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却用简易程序审理等等。
法院的审理程序,诉讼法都规定的很详细,只要违法法律的规的,都是程序违法,程序违法的话,上诉到中院,是直接就发回重审。这是一审程序违法的后果。
(8)推荐程序违规扩展阅读
《审理工作和党纪处分规定》对纪检干部的要求
1.要有坚强的党性原则,严谨的工作作风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不徇私情,依法办案。
2.自觉遵纪守法,严格保密规定。不准以权谋私,不准泄露案情,不准伪造、篡改、隐匿、销毁证据。
3.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严格掌握政策,做到宽严相济。重证据、重调查研究,走群众路线,不偏听偏信,不主观臆断。
4.认真学习业务知识,积极参加办案和审理工作,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办案能力和审理水平。
5.认真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党规党法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不断提高自己的政策思想水平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9. 急求各位朋友帮忙,我推广一个小程序活动,被这个小程序说什么我违规
很可惜,这种小程序没有分销功能,如果有这个功能,就可以解决了,不会让平台说你违法规定了
10. 执行程序违法该怎么办
针对这类行为,当事人,利害关系人一经发现即可向负责执行的法院提出书专面异议。对于当事人或属者利害关系人提出的书面异议,法院应当在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15日内进行审查。审查后会有两种结果:
1.经审查发现,违法行为确实存在,法院裁定撤销该违法行为或令其改正;
2.经审查发现异议理由并不成立的,法院裁定驳回异议。如果当事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对裁定结果不服,可以在裁定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法院申请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