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事违法行为
Ⅰ 赖小民二审维持死刑,整件事情起因经过是怎样的
2021年1月21日,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对中国华融公司原董事长赖小民所犯罪状二审时依法驳回上诉,维持原有死刑判决,这一判决太快人心。
很多人觉得赖小民的事情来得很突然,但大家却并不感到意外。有人称他为现实版的“高育良”,但他的行为可能比“高育良”还要更严重。赖小民作为一个中国人,不能以身作则约束好自己,没有坚持个人原则,个人信念荡然无存,任意妄为,有悖人伦,道德败坏,严重违反纪律,他的落马被审查有着必然性。然而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这样一个漠视法纪的人永远不能逃脱法律的制裁,他用实际行动证明凡是有损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人终究会得到应有的惩罚。
Ⅱ 帮人购买比特币,犯法吗
帮人买比特币,既不能说犯法,也不能说不犯法,法律没有明确规定比特币买卖是否合法。但是帮人买比特币有很大的风险,最好不要帮别人买。
为什么这样说?我先来给大家解释一下比特币的法律问题。
2013年,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委就发布过一个文件叫《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在这个通知中,就明确的将比特币定性成一种特定的虚拟商品。既然是虚拟商品,那么个人持有虚拟商品,依法生产和获取虚拟商品,自然就是合法的。
这是什么意思?就是说你持有比特币,没关系,那是你的合法财产。你挖矿获得比特币,也没有关系,可以做。只要不偷电,合理交电费就行。
然后在2017年,国家又发布了99号文,禁止ICO和法币交易对(人民币)。这个文件是告诉大家,第一不要搞发币众筹,那样属于非法集资。第二是告诉交易所,不要进行比特币和法币之间的兑换交易。
但是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文件重新定义比特币的性质,所以我们依然可以依照2013年的文件,理直气壮的说,我们持有比特币是合法的。
问题在于,持有比特币合法,不代表买卖比特币是合法的。你帮别人买比特币,是不是要用人民币来买?但是国家禁止交易所提供人民币和比特币买卖平台,支付宝、微信也不支持你用钱去买比特币。一旦发现,就会封号。
既然如此,你帮别人买比特币,万一被查到了,是不是要面临封号的风险?是不是有可能被银行冻结资产?完全有可能,这时候你说自己是帮别人买的?警察会不会相信你?银行会不会理解你?
除了这个风险之外,还有就是你没办法确定亲戚朋友的钱是干净的。现在很多人收了一些不干净的钱之后,会用来购买比特币,然后卖掉,这样就把钱洗白了。万一你帮人买比特币的钱是不干净的,巧合是被警察追踪的,你认为自己说得清楚吗?你的朋友不会害你?在利益面前,没有朋友。
因此我奉劝大家,自己玩玩也就得了,没事别帮人家买比特币,又捞不到什么好处,还有风险。谁要想买币,让他自己去交易所注册账号玩玩。
Ⅲ 公司涉嫌操纵股价,我是操盘手交易员,股票里面没有我的资金股份,我只是听命行事负责买卖,我的行为违法
肯定是连带责任啊 你是执行人啊
Ⅳ 什么是刑事违法行为
违法行为:是指违反国家现刑法律规定,危害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行为。 亦称“非法行为”。违反现行法律规定的行为。违法行为中只有违反刑事法规,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才是犯罪。对一切违法行为,都要按其性质和程度依法处理,必要时给予法律制裁。 违法就是指违反现行法律,给社会造成某种危害的、有过错的行为。违法行为按照情节严重程度分为一般违法行为以和严重违法行为(即犯罪行为)。按照其违反的法律,可分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和违宪行为。
违法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违法是指一切违反现行法律规定的行为,包括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狭义的违法,则是指严重地违反法律,但未构成犯罪的行为。我们在这里是从广义上对违法进行论述的。
违法与犯罪的联系是犯罪一定违法,违法不一定犯罪。区别是犯罪的社会危害程度比违法行为严重,犯罪行为大多数要负刑事责任,违法行为承担行政责任或民事责任。
违法行为与其他一些行为的存在着区别。首先,违法行为不同于违反道德的行为。许多违法行为,是犯罪行为,同时也是违反道德的行为。但是,并非所有违法行为都是违反道德的行为。同样,有些违反道德的行为并不构成违法行为。其次,违法行为不同于法律上无效的行为。违法行为当然不能发生行为人实施违法行为时所希冀的为法律所肯定的有效结果。但是,不能认为法律上无效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有些法律上无效的行为虽然没有法律效力,但也并不构成违法。
Ⅳ 刑事违法行为有哪些方面
我国刑法规定有四百多种犯罪,从构成要件上进行分析,每一种犯罪都具备四个方面的要件:即犯罪主体、犯罪的主观方面、犯罪的客观方面、犯罪客体。
(一)犯罪主体。是指实施犯罪行为的人。每一种犯罪,都必须有犯罪主体,有的犯罪是一个人实施的,犯罪主体就是一人,有的犯罪是数人实施的,犯罪主体就是数人。根据刑法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犯罪的,构成单位犯罪,因此,单位也可以成为犯罪主体。
(二)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其实施的犯罪行为及其结果所具有的心理状态。犯罪主观方面的心理状态有两种,即故意和过失。比如犯盗窃罪,犯罪人希望将他人财物窃为己有;犯故意伤害罪,犯罪人希望造成他人身体受到损伤的结果。有的犯罪是过失性质的,如失火罪,犯罪人就具有疏忽大意的心理状态。在单位构成犯罪的情况下,该单位对犯罪行为负有责任的人员也同样具有主观心理状态。
(三)犯罪的客观方面。是指犯罪行为的具体表现。比如犯诈骗罪,犯罪人具有虚构事实、欺骗他人的行为,贩毒罪具有贩卖毒品的行为,等等。
(四)犯罪客体。是指刑法所保护而被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犯罪客体和犯罪对象是不同的,犯罪对象是犯罪行为所直接针对的对象,如杀人罪、伤害罪,犯罪对象是具体的被害人,而犯罪客体是指刑法所保护的公民人身权利不受非法侵害的这种社会关系。
特征
第一,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行为对社会的危害性,是犯罪最本质的特征。
第二,犯罪是触犯刑律的行为。也就是说危害社会的行为必须同时是触犯《刑法》规定的行为,才构成犯罪。
第三,犯罪必须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只有应受刑罚处罚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才被认为是犯罪。上述特征是确定任何一种犯罪必须具备的缺一不可的条件。《刑法》同时还规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这就说明,行为的情节和对社会危害的程度是区分违法和犯罪的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