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越违规
㈠ 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能举例说明吗
①一复般违法行为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制可逾越的鸿沟。一般违法与犯罪只有违法程度的区别,其本质是相同的,都是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都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②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如果不及时改正,发展下去可能导致犯罪。
③要防止做出犯罪的事,一定要注意培养良好的品德,发现有一般违法行为,要认真改正,千万不可等闲视之。
㈡ 怎么理解“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①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一般违法与犯罪只有违法程度的区别专,其本质是相属同的,都是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都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②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如果不及时改正,发展下去可能导致犯罪。
③要防止做出犯罪的事,一定要注意培养良好的品德,发现有一般违法行为,要认真改正,千万不可等闲视之。
㈢ 员工违规罚款的意义
罚款的意义
(一)罚款是不可或缺的教育方式之一
在教育中,我们一方面要对遵章守纪的行为予以表扬,以促进良好行为的发生、保持与发展;另一方面也要对违反规章的行为予以惩罚,以杜绝不良行为的产生、繁衍与恶化。二者不可偏废。因此,罚款作为教育中的一种手段,具有矫正和威慑两大功能,是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二)有利于个体养成遵规守纪的习惯
人要生存下去,离不开社会;社会要存在下去,离不开制度,离不开制度对人的言行的要求和规范。员工只有在企业中习惯了制度,在走上社会之后,才能适应各种各样的工作制度。纪律既是对人的言行的限制,又是对人的权利和自由的保证。对违反纪律的科员工进行罚款,旨在使他明白,某些界线是不能逾越的,逾越了就要受到惩罚,从而使员工养成遵守制度的习惯。
(三)有利于个体社会化
惩罚是为员工将来走上社会做准备的。惩罚要使员工明白如何处理与他人、集体及社会的关系,懂得个人的自由不能妨碍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利益。企业中的合理罚款就是从一个侧面告诫员工,只有节制自己的言行,将来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同时,企业通过合理的罚款告诫员工,企业中有规章制度的存在,社会和国家有法律的存在,违反规章制度、违反道德和法律规范,就会受到相应的惩罚,从而使员工树立纪律观、道德观、法律观。所以说,合理的罚款是实现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手段。
(四)有利于员工感受到真实生活
罚款教育是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需要。美国教育学家杜威认为,教育是生活的过程,企业应该使员工适应现实的生活。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可能获得成功与赞赏,遭遇失败与惩罚。生活世界的这两种境遇投射到企业教育中,就表现为赏识教育与罚款教育并存。从某种意义上讲,当前我们重新审视并呼唤罚款教育是与新教育生活化的理念相一致的。因而,罚款教育作为一种需要,其存在是现实的,也是因该的。
(五)罚款使员工学会负责
合理的罚款是使员工学会负责的重要手段。员工由于自己的错误言行而受到了罚款,他就会深刻体悟到哪些事情是应该做的,哪些事情是不该做的;哪些界线是不能逾越的,逾越了就会造成不良后果,就会受到相应的罚款。与罚款教育相比,赏识教育也能在某种程度上使员工学会负责。但在一个员工身上,总是既有优点也有缺点,通过罚款使员工从缺点和错误中吸取教训,往往其体验更深刻,也更能促使他去深刻反思,从而真正学会对自己的言行负责。
㈣ 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是什么意思
有一般违法的人,如果不及时改正,发展下去就有可能走向犯罪。一般违法专与犯罪属之间有密切的联系,二者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一般违法与犯罪只有违法程度的区别,其本质是相同的,都是违法行为,都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都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4)逾越违规扩展阅读
犯罪的基本特征
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当罚性是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它们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它们共同构成了区分罪与非罪的原则界限。
本质特征:触犯刑法。严重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刑罚当罚性是严重危害性及刑事违法性的必然结果。
㈤ 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妨害公共安全和妨害社会管理的违法行为有哪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三十条违反国家规定,制造、买卖、储存、运输、邮寄、携带、使用、提供、处置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
第三十一条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被盗、被抢或者丢失,未按规定报告的,处5日以下拘留;故意隐瞒不报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
第三十二条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或者弩、匕首等国家规定的管制器具的,处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
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或者弩、匕首等国家规定的管制器具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三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
(一)盗窃、损毁油气管道设施、电力电信设施、广播电视设施、水利防汛工程设施或者水文监测、测量、气象测报、环境监测、地质监测、地震监测等公共设施的;
(二)移动、损毁国家边境的界碑、界桩以及其他边境标志、边境设施或者领土、领海标志设施的;
(三)非法进行影响国(边)界线走向的活动或者修建有碍国(边)境管理的设施的。
第三十四条盗窃、损坏、擅自移动使用中的航空设施,或者强行进入航空器驾驶舱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
在使用中的航空器上使用可能影响导航系统正常功能的器具、工具,不听劝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五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一)盗窃、损毁或者擅自移动铁路设施、设备、机车车辆配件或者安全标志的;
(二)在铁路线路上放置障碍物,或者故意向列车投掷物品的;
(三)在铁路线路、桥梁、涵洞处挖掘坑穴、采石取沙的;
(四)在铁路线路上私设道口或者平交过道的。
(5)逾越违规扩展阅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一)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秩序,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医疗、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
(二)扰乱车站、港口、码头、机场、商场、公园、展览馆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的;
(三)扰乱公共汽车、电车、火车、船舶、航空器或者其他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的;
(四)非法拦截或者强登、扒乘机动车、船舶、航空器以及其他交通工具,影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的;
(五)破坏依法进行的选举秩序的。
聚众实施前款行为的,对首要分子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四条有下列行为之一,扰乱文化、体育等大型群众性活动秩序的,处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一)强行进入场内的;
(二)违反规定,在场内燃放烟花爆竹或者其他物品的;
(三)展示侮辱性标语、条幅等物品的;
(四)围攻裁判员、运动员或者其他工作人员的;
(五)向场内投掷杂物,不听制止的;
(六)扰乱大型群众性活动秩序的其他行为。
因扰乱体育比赛秩序被处以拘留处罚的,可以同时责令其12个月内不得进入体育场馆观看同类比赛;违反规定进入体育场馆的,强行带离现场。
第二十五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㈥ 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是什么意思
有一般违法的人,如果不及时改正,发展下去就有可能走向犯罪。一般违法与犯罪回之间有密切的联系,二答者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一般违法与犯罪只有违法程度的区别,其本质是相同的,都是违法行为,都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都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6)逾越违规扩展阅读
违法的构成要素包括:
违法是一种危害社会的行为。单纯的思想意识活动不能构成违法。
违法必须有被侵犯的客体,即侵犯了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与社会秩序,对社会造成了一定的危害。
违法必须是行为者有故意或过失的行为,即行为人有主观方面的过错的行为。
违法的主体必须是达到法定责任年龄和具有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和依法设置的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