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湿沉降污染
㈠ 大气颗粒物的干湿沉降和环境效应
大气颗粒物通过干沉降和湿沉降两个过程移出大气。
干沉降是指颗粒物通过重力下落、扩散传输或两者的共同作用,沉积于土壤、岩石、植被和水面等地表面移出大气,也可以通过与表面碰撞或被突出物拦截而移出。用干沉降通量、干沉降速率等参数表示。
湿沉降是指颗粒物参与云滴的形成,并发展为降水的过程中,被降水收集、冲刷而随降水下落至地表的过程。
干沉降通常可以通过直接测定,也可以用模型估算,通常采用干沉降模型如下
环境地球物理学概论
式中:Fd为干沉降通量;vd为干沉降速率;C为单位空气体积中颗粒物相上污染物的质量。
干沉降速率(vd)受气象条件(如风速、相对湿度、温度等)、颗粒物粒径等多种因素制约。我们计算了成都地区2000~2001年度各月份TSP的颗粒汞干沉降通量,见表7.5.2。
表7.5.2 成都理工大学采样点各月份TSP颗粒汞干沉降通量表
由所计算的干沉降通量看来,冬季的沉降通量最高,春季次之,秋季和夏季则更低,其中12月份的干沉降通量是7月份的4倍左右,与颗粒汞的平均浓度水平相对应。根据施罗德(Schroeder,1998)的研究,如果大气中颗粒汞的含量小于100 pg/m3,大气中汞的沉降将主要依赖于汞蒸气在水相中的氧化和溶解;而如颗粒汞含量超过100 pg/m3,来自颗粒汞的沉降将构成汞的干湿沉降的主体。成都工业区的颗粒汞在所采集的样品中大多数含量均超过100 pg/m3,冬季样品中超过ng/m3的样品数达50%以上,可见在本工业区,颗粒汞的沉降已成为大气中汞的干湿沉降的主要组成部分。
区域化探资料显示:成都地区面积最大、强度最高的汞异常出现在成都市区。汞异常分布区也常有S、As、Se、Cd等元素的异常存在,并且与表层土壤中的污染元素Pb、Cu、Sb和Zn之间存在着较好的相关关系,因此可以进一步推断颗粒汞在本区汞的沉降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研究工作的成果初步勾画了成都地区汞的循环模式:燃煤释放了赋存在煤中的汞,通过粉尘排放到大气中,颗粒汞通过干湿沉降污染成都市区,市区呈现大面积、高强度的汞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