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巾作文
『壹』 姨妈巾作文,大家详细描写一下感受哦
姨妈巾最主要的必须是纯棉,透气,无菌
『贰』 写一篇清洁卫生棉文房登革热的作文
登革热(DengueFever)是登革病毒引起的疾病,最早记载这种病的是中国晋朝的文献,称之为水毒。因为此病导致肌肉疼和关节疼,在西方被称为“断骨热”。到了18世纪80年代,在北美、亚洲和非洲几乎同时出现登革热流行,也因此将这种病和其他病区分开,第一例登革热病例是美国着名医生本杰明·拉什在1789年报告的。
拉什是在《独立宣言》上签名的美国国父之一,几年后费城黄热病大流行中,他用放血疗法治疗了很多人,包括他本人,结果毁多于誉,拉什还是精神病学的创始人,从他开始,精神病被当作是疾病而不是异端怪异。
登革热的病因及其传播途径直到20世纪才完全清楚,1906年,其传播途径被确定。1907年,登革热成为第二个被确定的病毒病。这种病和和疟疾、黄热病一样是蚊子传播的。登革病毒(DENV)是RNA病毒,这种病毒早就存在了,但一直到几百年以前,这种病毒都是在野生动物中存在的,即在寄生登革病毒的伊蚊和灵长类动物之间循环,偶尔导致人类生病。但后来变成伊蚊和人类之间的循环,登革热就成了真正的人类疾病了。这种例子很多,埃博拉就是一例,目前埃博拉还处于其宿主和灵长类之中,并没有真正进入人类,但这种威胁是真实存在的。
登革热的快速增加是因为二战时间的大规模人口流动,现在在全球110个国家属于常见病,全球每年5千万到5亿多人被感染,导致50万人因此住院,25000人死亡。其中南亚12国每年300万人被感染,6000人死亡。非洲则有20%的人口受到登革热的威胁。
在过去半个世纪,登革热病例增长了30倍。登革热之所以增长得如此之快,有几种可能的原因,包括郊区快速发生,排水系统没有跟上;蚊子滋生地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气候变化和病毒进化;国际旅行增加等几个方面。正因为有这么多因素,控制登革热相对来说很困难。目前有25亿人生活在登革热流行区,其中70%在亚太地区,使得登革热成为仅次于疟疾的虫媒传染病,也是亚洲地区的严重的流行性疾病。
登革热患者死亡率1%到5%。大部分人症状温和,一周左右自愈。温和症状包括高烧、头痛、皮疹、肌肉疼和关节疼。严重的症状是登革出血热,使得血压急剧下降,有可能导致死亡。
这些症状其他疾病也有可能,怎样才能确定是登革热?
不用确定,去过登革热流行区,突然出现这些症状的,就要去看医生。如果症状属于上面说的温和的,也用不着做特殊的病毒检验和分析,因为等结果出来了,你可能早就好了,或者早就很不好了。
登革热病毒有四型,感染之后会对此型病毒终身免疫,对其他病毒暂时免疫,因此最多有可能得四回登革热,这种多次感染者容易得出血热。
由于没有特效药物,关键是保持液体平衡,如果能够喝水和排尿,其他方面没什么问题的温和症状的患者吃点止痛药,回家忍着。重症的患者则要住院,进行支持治疗、输液、如果失血严重的输血。
正在临床试验的登革热疫苗有几种,其中之一刚刚完成三期临床,安全性很好,有效性很不好,在泰国的临床试验,有效性仅30.2%,最终是56%,对四型病毒的有效率分别是54.5%,、34.7%、65.2%、72.4%,对登革二型预防能力最差。另外一项研究也只有60%,还是对二型最差。但疫苗可以将严重病例减少80%。
在这种情况下,预防登革热的关键在于蚊子,不要被蚊子叮咬。通过消除滋生地来控制伊蚊,首先要尽量确保没有开放式水源,如果做不到的话就往水里加杀虫剂。前者确实很难做到,后者有很大的健康隐患。半个世纪前全球灭蚊行动以失败告终,DDT对生态的影响一直到今天还存在。
在这种情况下,要采取个人措施以预防登革热。首先不要去登革热流行区,这也不容易,加上很多人就住在登革热流行区,包括中国南方的不少地区。这样就要采取穿长衣长袖,不要把皮肤暴露出来的办法,在休息和睡觉的时候要用纱窗蚊帐,或者使用驱蚊剂。
但是这些方法目前看来效果都不好,而且受气候变化的影响,登革热将会保持继续上升的趋势,是今天和未来人类面临的严重健康挑战之一。
『叁』 关于班上丢卫生巾的感想作文
“这个叫‘金猫扑鼠’……”我定睛一看,哎呀!实在是太像了!一只金猫正扑专向那一群小属老鼠,这群小老鼠可吓坏咯,现在正一只只的仓皇而逃哦!“这个叫‘金蝉脱壳’……”我的=目光就在这儿停止了:两只蝉儿趴在一颗巨石上,现在正值中午,阳关照在其中一只的身上,那可真是金光闪闪、奇异动人啊!那可能就是蝉壳吧。正当我们看的入了迷是,导游也不知去哪儿了,我们也只好自己继续向前走去了。
过了大半天,我们终于来到了“一线天”,呀!可真是伸手不见五指啊,把我吓得连连后退。爸爸不慌不忙地拿出了手电筒,兴高采烈、眉飞色舞地对我说:“当——当——当——当,绝世珍宝——’夜明珠‘!”我迫不及待地从爸爸的手里抢来了一个,小心翼翼地将它打开,我的眼前顿时一片光明。”一线天“中的石洞大大小小,小的石洞只能让一个人侧身走过去,而大的石洞比我们的教师还要大呢!过了好一阵子,我们才走出了”一线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