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矶光污染
⑴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的起因
洛杉矶在40年代就已拥有250万辆汽车,每天大约消耗1100吨汽油,排出1000多吨碳氢(CH)化合物,300多吨氮氧(NOx)化合物,700多吨一氧化碳(CO)。另外,还有炼油厂、供油站等其他石油燃烧排放,这些化合物被排放到阳光明媚的洛杉矶上空,不啻制造了一个毒烟雾工厂。这种烟雾使人眼睛发红,咽喉疼痛,呼吸憋闷、头昏、头痛。 这种烟雾是由于汽车尾气和工业废气排放造成的,一般发生在湿度低、气温在24-32℃度的夏季晴天的中午或午后。汽车尾气中的烯烃类碳氢化合物和二氧化氮(NO2)被排放到大气中后,在强烈的阳光紫外线照射下,会吸收太阳光所具有的能量。这些物质的分子在吸收了太阳光的能量后,会变得不稳定起来,原有的化学链遭到破坏,形成新的物质。这种化学反应被称为光化学反应,其产物为含剧毒的光化学烟雾。
⑵ 什么是洛杉矶光化学污染事件
美国洛杉矶抄光化学烟雾事件是世界有名的公害事件之一,1943年发生在美国洛杉矶市。在1952年12月的一次光化学烟雾事件中,洛杉矶市65岁以上的老人死亡400多人。1955年9月,由于大气污染和高温,短短两天之内,65岁以上的老人又死亡400余人,许多人出现眼睛痛、头痛、呼吸困难等症状甚至死亡。
光化学烟雾是大量聚集的汽车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在阳光作用下,与空气中其他成份发生化学作用而产生的有毒气体。这种烟雾中含有臭氧、氧化氮、乙醛和其他氧化剂。
http://ke..com/subview/107103/107103.htm
⑶ 世界八大公害事件的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是世界有名的公害事件之一,40年代初期发生在美国洛杉矶市。光化学烟雾是大量碳氢化合物在阳光作用下,与空气中其他成份起化学作用而产生的。这种烟雾中含有臭氧、氧化氮、乙醛和其他氧化剂,滞留市区久久不散。在1952年12月的一次光化学烟雾事件中,洛杉矶市65岁以上的老人死亡400多人。1955年9月,由于大气污染和高温,短短两天之内,65岁以上的老人又死亡400余人,许多人出现眼睛痛、头痛、呼吸困难等症状。直到20世纪70年代,洛杉矶市还被称为“美国的烟雾城”。 从1943年开始,洛杉矶每年从夏季至早秋,只要是晴朗的日子,城市上空就会出现一种弥漫天空的浅蓝色烟雾,使整座城市上空变得浑浊不清。
洛杉矶在40年代就拥有250万辆汽车,每天大约消耗1100吨汽油,排出1000多吨碳氢(CH)化合物,300多吨氮氧(NOx)化合物,700多吨一氧化碳(CO)。另外,还有炼油厂、供油站等其他石油燃烧排放,这些化合物被排放到阳光明媚的洛杉矶上空,不啻制造了一个毒烟雾工厂。这种烟雾使人眼睛发红,咽喉疼痛,呼吸憋闷、头昏、头痛。这种烟雾是由于汽车尾气和工业废气排放造成的,一般发生在湿度低、气温在24-32℃度的夏季晴天的中午或午后。汽车尾气中的烯烃类碳氢化合物和二氧化氮(NO2)被排放到大气中后,在强烈的阳光紫外线照射下,会吸收太阳光所具有的能量。这些物质的分子在吸收了太阳光的能量后,会变得不稳定起来,原有的化学链遭到破坏,形成新的物质。这种化学反应被称为光化学反应,其产物为含剧毒的光化学烟雾。 饱受光化学烟雾折磨的洛杉矶市民于1947年划定了一个空气污染控制区,专门研究污染物的性质和它们的来源,探讨如何才能改变现状。
洛杉矶光化学污染事件是美国环境管理的转折点,其不仅催生了著名的《清洁空气法》,也始终起到了环境管理的先头示范作用。在洛杉矶,环境管理措施的核心包括: 设立空气质量管理区,加大区域环境管理部门的自主权,以期环境政策能够以最有效的方式落实; 设立排放许可证制度,严格控制排放源; 为交通污染源(从内燃机、汽油到排放)设立了严格环境标准; 开放环境交易市场,将市场化手段引入环境减排中; 投入很强的科研及管理力量,开发通用的环评软件及有效的污染控制技术。 经过近40年的治理,尽管洛杉矶的人口增长了3倍、机动车增长了4倍多,但该地区发布健康警告的天数却从1977年的184天下降到了2004年的4天。
⑷ 洛杉矶毒烟雾事件如何形成的
洛杉矶是美国西部太平洋沿岸的一个海滨城市,前面临海,背后靠山。原先风光优美,常年阳光明媚,一年只有几天下雨,气候温和。美国电影中心——好莱坞就设在它的西北郊区。洛杉矶南郊约100千米处的圣克利门蒂是美国西部白宫。
笼罩在洛杉矶上空的光化学烟雾但是,自从1936年在洛杉矶开发石油以来,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后,洛杉矶的飞机制造和军事工业迅速发展,洛杉矶已成为美国西部地区的重要海港,工商业的发达程度仅次于纽约和芝加哥,是美国的第三大城市。随着工业发展和人口剧增,洛杉矶在20世纪40年代初就有汽车250万辆,每天消耗汽油1600万升。20世纪70年代,汽车已有400多万辆。市内高速公路纵横交错,占全市面积的30%,每条公路通行的汽车每天达16.8万次。由于汽车漏油、汽油挥发、不完全燃烧和汽车排气,每天向城市上空排放大量石油烃废气、一氧化碳、氧化氮和铅烟(当时所用汽车为含四乙基铅的汽油)。这些排放物,在阳光的作用下,特别是在5~10月份的夏季和早秋季节的强烈阳光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淡蓝色光化学烟雾。这种烟雾中含有臭氧、氧化氮、乙醛和其他氧化剂,滞留市区久久不散。
从地形来说,洛杉矶地处太平洋沿岸的一个口袋形地带之中,只有西面临海,其他三面环山,形成一个直径约50千米的盆地,空气在水平方向流动缓慢。虽然在海上有相当强劲的从西北方吹来的地面风,但此风并不穿过海岸线。在海岸附近和沿着近乎是东西走向的海岸线上吹的是西风或西南风,而且风力弱小。这些风将城市上空的空气推向山岳封锁线。
还有另一个因素促使逆温层的形成。沿着加利福尼亚州海岸向南方和东方流动的是一股大洋流,名叫加利福尼亚潮流。在春季和初夏,这股海水较冷。来自太平洋上空的比较温暖的空气,越过海岸向洛杉矶地区移动,经过这一寒冷水面升空后变冷。这就出现了接近地面的空气变冷,同时高空的空气由于下沉运动而变暖的态势,于是便形成了洛杉矶上空强大的持久性的逆温层。每年约有300天从西海岸到夏威夷群岛的北太平洋上空出现逆温层,它们犹如帽子一样封盖了地面的空气,并使大气污染物不能上升到越过山脉的高度。
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在这种特殊的气象条件下,扩散不开,停止在市内,毒化空气形成污染。在一天里,由上午9~10点钟开始形成烟雾,一氧化氮浓度增加,其浓度在10ppm以下就可积蓄臭氧。到14点左右,臭氧浓度达到高峰,氧化氮浓度减少。然后随太阳西下,烟雾也逐渐消失,这些现象是光化学烟雾在环境中的典型特点。1943年以来,每年5~10月期间经常出现烟雾几天不散的严重污染。前后经过七八年,到20世纪50年代,人们才发现洛杉矶烟雾是由汽车排放物造成的。1955年9月,由于大气污染和高温,使烟雾的浓度高达0.65ppm。在两天里,65岁以上的老人死亡400余人,为平时的3倍多。许多人眼睛痛、头痛、呼吸困难。从50年代开始,洛杉矶当地政府每天都向居民发出光化学烟雾预报和警报。光化学烟雾中的氧化剂以臭氧为主,所以常以臭氧浓度高低作为警报的依据。1955~1970年,洛杉矶曾发出臭氧浓度的一级警报80次,每年平均5次,其中1970年高达9次。1979年9月17日,洛杉矶大气保护局发出了“烟雾紧急通告第二号”,当时空气中臭氧含量已经超过了0.35ppm,几乎达到了“危险点”。洛杉矶已经失去了它美丽舒适的环境,有了“美国的烟雾城”称号。
洛杉矶烟雾主要是刺激眼、喉、鼻,引起眼病、喉头炎及不同程度的头痛。在严重情况下,也会造成死亡事件。烟雾还能造成家畜患病,妨碍农作物及植物的生长,使橡胶制品老化,材料和建筑物受腐蚀而损坏。光化学烟雾还使大气浑浊,降低大气能见度,影响汽车、飞机安全运行,造成车祸、飞机坠落事件增多。
对于洛杉矶烟雾产生的原因,并不是很快就搞清楚的。人们开始认为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导致洛杉矶的居民患病。但在减少各工业部门(包括石油精炼)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后,并未收到预期的效果。后来发现,石油挥发物(碳氢化合物)同二氧化氮或空气中的其他成分一起,在阳光(紫外线)作用下,会产生一种有刺激性的有机化合物,这就是洛杉矶烟雾。但是,由于没有弄清大气中碳氢化合物究竟从何而来,尽管当地烟雾控制部门立即采取措施,防止石油提炼厂储油罐石油挥发物的挥发,仍未获得预期效果。最后,经进一步探索,才认识到当时的250万辆各种型号的汽车,每天消耗1600万升汽油,由于汽车汽化器的汽化率低,每天有1000多吨碳氢化合物进入大气。这些碳氢化合物在阳光作用下,与空气中其他成分起化学作用而产生一种新型的刺激性强的光化学烟雾。这才真正搞清楚了产生洛杉矶烟雾的原因。
饱受光化学烟雾折磨的洛杉矶市民于1947年划定了一个空气污染控制区,专门研究污染物的性质和它们的来源,探讨如何才能改变现状。汽车仍在不断地增多,美国政府对此感到头痛,连尼克松总统都沮丧地说“汽车是最大的大气污染源”。
在1952年12月的一次光化学烟雾中,洛杉矶市的65岁以上的老人死亡400人。
⑸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发生在哪一年
光化学烟雾是由汽车、工厂等污染源排入大气的碳氢化合物(HC)和氮氧化物(NOx)等一次污染物,在阳光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臭氧(O3)、醛、酮、酸、过氧乙酰硝酸酯(PAN)等二次污染物,参与光化学反应过程的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所形成的烟雾污染现象叫做光化学烟雾。
光化学烟雾的成分非常复杂,但是对动物、植物和材料有害的是臭氧、PAN和丙烯醛、甲醛等二次污染物。人和动物受到主要伤害是眼睛和粘膜受刺激、头痛、呼吸障碍、慢性呼吸道疾病恶化、儿童肺功能异常等。
植物受到臭氧的损害,开始时表皮褪色,呈蜡质状,经过一段时间后色素发生变化,叶片上出现红褐色斑点。PAN使叶子背面呈银灰色或古铜色,影响植物的生长,降低植物对病虫害的抵抗力。
臭氧、PAN等还能造成橡胶制品的老化、脆裂,使染料褪色,并损害油漆涂料、纺织纤维和塑料制品等。
毒物产生过程
20世纪40年代,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首先发现了光化学烟雾。1951年A.J.哈根最先指出臭氧(O3)是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和空气的混合物通过光化学反应生成的。以后F. W. 温特发现臭氧与不饱和烃(如汽车废气中的烃类)的化学反应产物跟洛杉矶烟雾有相同的伤害效应。形成臭氧的活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的主要来源是汽车排放的尾气。
通过对光化学烟雾形成的模拟实验,已经初步明确在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的相互作用方面主要有以下过程:
1、污染空气中NO2的光解是光化学烟雾形成的起始反应。
2、碳氢化合物被HO、O等自由基和臭氧氧化,导致醛、酮、醇、酸等产物以及重要的中间产物RO2、HO2、RCO等自由基的生成。
3、过氧自由基引起NO向NO2的转化,并导致O3和PAN等的生成。
光化学反应中生成的臭氧、醛、酮、醇、PAN等统称为光化学氧化剂,以臭氧为代表,所以光化学烟雾污染的标志是臭氧浓度的升高。
光化学烟雾与大气物理
光化学烟雾的形成及其浓度,除直接决定于汽车排气中污染物的数量和浓度以外,还受太阳辐射强度、气象以及地理等条件的影响。太阳辐射强度是一个主要条件,太阳辐射的强弱,主要取决于太阳的高度,即太阳辐射线与地面所成的投射角以及大气透明度等。因此,光化学烟雾的浓度,除受太阳辐射强度的日变化影响外,还受该地的纬度、海拔高度、季节、天气和大气污染状况等条件的影响。光化学烟雾是一种循环过程,白天生成,傍晚消失。污染区大气的实测表明,一次污染物CH和一氧化氮的最大值出现在早晨交通繁忙时刻,随着NO浓度的下降,NO2浓度增大,O3和醛类等二次污染物随着阳光增强和NO2、HC浓度降低而积聚起来。它们的峰值一般要比NO峰值的出现要晚4-5小时。二次污染物PAN浓度随时间的变化与臭氧和醛类相似。城市和城郊的光化学氧化剂浓度通常高于乡村,但近年来发现许多乡村地区光化学氧化剂的浓度增高,有时甚至超过城市。这是因为光化学氧化剂的生成不仅包括光化学氧化过程,而且还包括一次污染物的扩散输送过程,是两个过程的结果。因此光化学氧化剂的污染不只是城市的问题,而且是区域性的污染问题。短距离运输可造成O3的最大浓度出现在污染源的下风向,中尺度运输可使臭氧扩散到上百公里的下风向,如果同大气高压系统相结合可传输几百公里。
经过研究表明,在60( N(北纬)~60( S(南纬)之间的一些大城市,都可能发生光化学烟雾。光化学烟雾主要发生在阳光强烈的夏、秋季节。随着光化学反应的不断进行,反应生成物不断蓄积,光化学烟雾的浓度不断升高,约3 h~4 h后达到最大值。这种光化学烟雾可随气流飘移数百公里,使远离城市的农村庄稼也受到损害。
1943年,美国洛杉矶市发生了世界上最早的光化学烟雾事件,此后,在北美、日 本、澳大利亚和欧洲部分地区也先后出现这种烟雾。经过反复的调查研究,直到1958年才发现,这一事件是由于洛杉矶市拥有的250万辆汽车排气污染造成的,这些汽车每天消耗约1600 t汽油,向大气排放1000多吨碳氢化合物和400多吨氮氧化物,这些气体受阳光作用,酿成了危害人类的光化学烟雾事件。
1970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发生光化学烟雾事件,农作物损失达2500多万美元。
1971年,日本东京发生了较严重的光化学烟雾事件,使一些学生中毒昏倒。同一天,日本的其他城市也有类似的事件发生。此后,日本一些大城市连续不断出现光化学烟雾。日本环保部门经对东京几个主要污染源排放的主要污染物进行调查后发现,汽车排放的CO、NOx、HC三种污染物约占总排放量的80%。
目前,由于我国内地汽车油耗量高,污染控制水平低,已造成汽车污染日益严重。部分大城市交通干道的NOx和CO严重超过国家标准,汽车污染已成为主要的空气污染物;一些城市臭氧浓度严重超标,已具有发生光化学烟雾污染的潜在危险。据国家环境保护局《一九九六年环境质量通报》: 我国大城市氮氧化物污染逐渐加重。1996年度污染较严重的城市分别为:广州、北京、上海、鞍山、武汉、郑州、沈阳、兰州、大连、杭州。从总体上看,氮氧化物污染突出表现在人口100万以上的大城市或特大城市
⑹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是如何解决的~ 细致点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成因:从自然条件看,因为三面环山,污染物不易流通;降水少晴天多,专一次污染物属易发生光化学反应
从社会经济条件看主要是因为汽车多,汽车排放的尾气多造成的。
故解决的办法只有从社会经济条件入手,鼓励市民购置环保汽车,或是降低汽车尾气排放等措施
⑺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形成的原因是怎么样的
洛杉矾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部太平洋沿岸的滨海城市,常年阳光明媚、气候温和、风景优美,是人们的游览胜地。著名的电影中心好莱坞在它的西北郊。随着该地区石油工业的开发,飞机制造等军事工业的迅速发展,人口激增,洛杉矶已成为美国西部地区工商业重镇和著名海港。它从此也就失去了往昔的优美和宁静。目前有人口700多万,汽车数百万辆,每天耗费汽油600多万加仑,是世界上交通最繁忙的地方之一。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现象
1943年以来,美国洛杉矶首次出现光化学烟雾。这是一种浅蓝色的刺激性烟雾。滞留在市内几天不散,大气可见度大为下降,许多居民眼红、鼻痛、喉头发炎,还伴有咳嗽和不同程度的头痛和胸痛、呼吸衰弱,不少老人经受不住折磨而死亡;同时,家畜患病、植物遭殃、橡胶制品老化、材料与建筑物受损。
对洛杉矾型烟雾的来源、形成的调查,可说是颇费周折,前后经过七八年时间。起初认为是二氧化硫造成的,因此当局采取措施,控制各有关工业部门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但是烟雾并未减少。后来发现石油挥发物(碳氢化合物)同二氧化氮或空气中的其他成分一起,在太阳光作用下,产生一种浅蓝色的烟雾,它不同于一般煤尘的烟雾,是光化学烟雾。当局为此禁止石油精炼厂储油罐挥发物排入大气,结果仍未使烟雾减少。最后从汽车排放物中找到了构成光化学烟雾的原因。当时洛杉矾有汽车250万辆,每天耗费汽油1600万升,因汽车汽化器的汽化效率低下,每天有1000多吨碳氢化合物排入大气中,在太阳光的作用下形成光化学烟雾。
洛杉矶型烟雾所以能形成,还有与其地理环境和气象条件有关。洛杉矶市区面临大洋,三面环山,形成一个直径约50千米的盆地。由于东南北三面山脉的阻碍,只有西面刮来海风,一年约有300天从西海岸到夏威夷群岛的北太平洋上空出现逆温层,如同盖子压在洛杉矶的上空,烟雾难以扩散。当逆温层高度为450米时,大气可见度下降,当逆温层高度为180米时,光化学烟雾就带到地面,扩散不开,形成污染。为此,每年5~10月期间,阳光强烈。烟雾就比较严重。汽车尾气多、盆地式地形、无风天气多,这就使洛杉矶很容易发生光化学烟雾。因它每年有60天烟雾尤为严重,故被称为美国的“烟雾城”。
对于光化学烟雾污染,美国目前还无法防治,洛杉矶的居民仍深受其害。再加上美国的生活方式,决定了各地的汽车有增无减,因此,几乎每座城市或轻或重地都受到洛杉矾型光化学烟雾的困扰。
⑻ 北京灰霾,伦敦烟雾,洛杉矶光化学污染三乔个事件的区别
,用“伦敦烟雾”来与最近北京的天气作比较,“我今年去过一趟伦敦,显然跟雾都已经毫无关系了,可能雾都更属于我们的某些城市了。”这话可能点中了大家的痛处。但细推敲起来,这种比较并不妥当。今年北京等地的空气污染问题,和1950年代及以前的“伦敦烟雾”,以及1960年代的“洛杉矶烟雾”都有很大区别。
“伦敦烟雾”缘于工厂烟囱和民用取暖直接排放的黑烟,主要是一次污染物,如二氧化硫(SO2)等气体和烟尘等。又遇地面逆温等恶劣的扩散条件和阴湿气象条件,形成严重污染和雾霾,对人们健康危害非常大——1952年曾在4天内造成超过4000人死亡。而北京目前重污染的工厂已搬走,取暖已集中供热,烟囱高度也已升高,除尘设备运行较好,地面污染整治已经见效。
在我看来,这次北京的灰霾主要是二次污染。其来源可以是发电厂、工业过程和汽车尾气排放,但主要部分很可能是由气态污染物二氧化硫(SO2)和氮氧化物(NOX)在空气中转化而成的。这种转化来的硝酸盐和硫酸盐是细粒子(PM2.5,即大气中直径小于2.5个微米以下的粒子,也称气溶胶,它的直径还不到人头发丝粗细的1/20)的主要成分,因此也称“二次污染物”。主要成分为硝酸盐和硫酸盐的细粒子吸湿性强,遇到稳定大气和阴湿气象条件时,浓度升高,吸收水汽,增大体积,影响入射光的散射,造成能见度问题,散射越严重,发生散射的区域看来越灰暗,因此呈“灰色”。北京近期的雾霾污染主要是对能见度产生影响,车行、航空和水运受到很大影响,可能导致严重交通事故。而对人体健康,主要是心理影响,由于PM2.5浓度升高,可能增加呼吸道疾患发生,但不至于导致严重健康损害,决不至于造成多人死亡的结果,北京市民大可不必担心。
北京现在机动车拥有量约为500万辆,和1960年代美国洛杉矶市相当,但这次北京灰霾与“洛杉矶烟雾”也大有不同。洛杉矶烟雾是光化学烟雾,研究发现主要是由汽车排放的NOX在阳光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造成。光化学烟雾中除NOX等污染物外,主要含臭氧和醛类物质等,也有细颗粒物。对人体呼吸系统也有直接影响:呛人、眼睛刺激等。北京因为机动车多,现在也有光化学烟雾问题,应引起重视。但是,北京近日的雾霾,没有明显强烈的光照,也缺乏其他一些必要条件,因此不是光化学烟雾。
有卫星遥感图像显示,京津冀地区、华东、华北和四川地区,是全世界PM2.5分布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注意:那张遥感图是2005年-2007年的平均状况,说明北京地区的细粒子污染问题早就存在了(那时汽车还没有那么多)。那么,为什么突然在今年10月以来,形成了灰霾事件?问题的答案在气象条件上。北京市很可能近期遭受了不正常的高相对湿度过程(需要气象专家认可),且气流稳定不利于扩散。形成利于细粒子吸湿性组分吸湿、增长,造成10月底的灰霾。近几天的大雾,也可能与此相关:雾霾是可以转换的,充足的水汽可能把霾转换为雾,吸湿性细粒子仍然可能是元凶。
PM2.5的主要吸湿性组分,硫酸盐和硝酸盐是哪里来的呢?许多说法是机动车。北京500万辆,上海230万辆,广州200万辆出头。对于大范围的灰霾和PM2.5污染,把机动车尾气说成是细粒子的主要来源不合事实。例如,有人曾在遥感PM2.5浓度分布图上叠加机动车拥有量超过200万辆的大城市,该图表明,PM2.5污染只和机动车尾气有少量关系,主要不是来自机动车。
我国能源消耗的结构可以解释中国的PM2.5严重污染区。众所周知,我国消耗煤炭是世界第一,占总化石能源消耗的70%左右。国家环保部2010年大气污染源的调查结果也表明,SO2排放的主要来源是燃煤电厂和民用,以及冶炼过程。同时,NOX的主要来源也有燃煤电厂,排放量甚至超过机动车!燃煤过程排放的SO2和NOX是大大超过了机动车排放NOX对细粒子污染,即灰霾污染的贡献。这样也可以解释为什么2005年前后,那时机动车还不太多,我国各地灰霾却发生十分严重,而且形成“城市群污染”;而2007年以后,因为国家刚性要求脱硫,取得成效,各地逐步出现灰霾次数减少的报道。以往没有灰霾时,北京市民也在严重的PM2.5污染下生活,只不过是干的,而且看不见。
中国的特定能源结构将保持大量烧煤:天然气和石油资源匮乏,水能开发几乎已经到了尽头,而核能开发虽有空间,但也有安全疑虑。我们要和欧洲一样干净,难度很大,人家主要烧油、天然气和核燃料。就国家而言,我国“燃煤型”污染还将持续相当长时间。国家在整治污染方面的持续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PM10污染问题各地都有改善,地面SO2浓度都有降低,NO2浓度还不十分严重,这就是各地API(即我们现在常用的空气污染指数)值显得较低,即使发生了严重灰霾,API还会说“轻度污染”甚至“良”的原因。也就是说对从污染源直接排放的“一次污染物”的控制是有成效的。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空气质量是在改善。光化学烟雾、酸雨和灰霾,都是“二次污染”,是大量燃煤和机动车增加造成的。必须严格和加强脱硫工作,严格落实和执行国家“十二五”规划中增加规定的减排NOX的要求,同时坚持严格机动车排放控制。这几年,北京的地铁系统发展迅速,希望公共交通得以进一步改善,减少机动车的使用,自然对空气质量的改善有帮助
,普通的医用口罩比较廉价,防护性也欠佳,基本只适用于普通护士或者在家炒菜;而高级的医用口罩被外科手术医生或牙医所采用,这类医生收入较高,并不关心口罩成本是否低廉,而更注重口罩质量。高级医用口罩对颗粒物、流体的阻隔性极佳,保证在精密工作环境下的佩戴透气性。也可以防臭呀,城市有毒颗粒物来源:首先是汽车尾气 美国进口 医用口罩普卫服务器欣,过滤性好,不仅防颗粒物也防飞沫。对小至0.1微米的颗粒物过滤效率达99.8%, 对小至0.3微米的细菌或病毒载体(常见于飞沫)过滤效率达99.9%。采用SecureFit专利技术,通过调节来适应不同脸型,达到很高的贴合性为了你和家人的健康,出门戴上口罩,在J不俗的风格东,祝你幸福,望采纳
⑼ 试分析在伦敦烟雾事件和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中,这两种化学烟雾有何不同
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是1952年12月5日-9日发生在伦敦的一次严重大气污染事件。这次事件造成多达12000人因为空气污染而丧生,并推动了英国环境保护立法的进程。发生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的直接原因是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和粉尘污染,间接原因是开始于12月4日的逆温层所造成的大气污染物蓄积。燃煤产生的粉尘表面会大量吸附水,成为形成烟雾的凝聚核,这样便形成了浓雾。另外燃煤粉尘中含有三氧化二铁成分,可以催化另一种来自燃煤的污染物二氧化硫氧化生成三氧化硫,进而与吸附在粉尘表面的水化合生成硫酸雾滴。这些硫酸雾滴吸入呼吸系统后会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使体弱者发病甚至死亡。1952年的事件引起了民众和政府当局的注意,使人们意识到控制大气污染的重要意义,并且直接推动了1956年英国洁净空气法案的通过。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被环保主义者看做20世纪重大环境灾害事件之一,并且作为煤烟型空气污染的典型案例出现在多部环境科学教科书中。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是20世纪40年代初期发生在美国洛杉矶市的一次烟雾事件。当时洛杉矶市是美国的第三大城市,拥有飞机制造、军工等工业。各种汽车多达400多万辆,市内高速公路纵横交错,占全市面积的30%,每条公路每天通过的汽车达16.8万辆次。由于汽车漏油、排气,汽油挥发、不完全燃烧,每天向城市上空排放大量石油烃废气、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铅烟。这些排放物,经太阳光能的作用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过氧乙酰基硝酸酯等组成的一种浅蓝色的光化学烟雾,加之洛杉矶三面环山的地形,光化学烟雾扩散不开,停滞在城市上空,形成污染。这种烟雾使人眼睛发红,咽喉疼痛,呼吸憋闷、头昏、头痛。1943年以后,烟雾更加肆虐,以致远离城市100千米以外的海拔2000米高山上的大片松林也因此枯死,柑橘减产。仅1950-1951年,美国因大气污染造成的损失就达15亿美元。1955年,因呼吸系统衰竭死亡的65岁以上的老人达400多人;1970年,约有75%以上的市民患上了红眼病。这就是最早出现的新型大气污染事件--光化学烟雾污染事件。
⑽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的结果
饱受光化学烟雾折磨的洛杉矶市民于1947年划定了一个空气污染控制区,专门研究污染回物的性质和它们答的来源,探讨如何才能改变现状。
洛杉矶光化学污染事件是美国环境管理的转折点,其不仅催生了著名的《清洁空气法》,也始终起到了环境管理的先头示范作用。在洛杉矶,环境管理措施的核心包括: 设立空气质量管理区,加大区域环境管理部门的自主权,以期环境政策能够以最有效的方式落实; 设立排放许可证制度,严格控制排放源; 为交通污染源(从内燃机、汽油到排放)设立了严格环境标准; 开放环境交易市场,将市场化手段引入环境减排中; 投入很强的科研及管理力量,开发通用的环评软件及有效的污染控制技术。 经过近40年的治理,尽管洛杉矶的人口增长了3倍、机动车增长了4倍多,但该地区发布健康警告的天数却从1977年的184天下降到了2004年的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