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价源污染
Ⅰ 环境影响评价之污染源源强分析与核算有哪
(1)污染物抄分布及污染物源强袭核算
①对于新建项目污染物排放量
②技改扩建项目污染物源强
(2)物料平衡和水平衡
①取水量
②重复用水量
③耗水量
耗水量:指整个工程项目消耗掉的新鲜水量总和。
式中,
q1——产品含水,即由产品带走的水;
q2——间接冷却水系统补充水量,即循环冷却水系统补充水量;
q6——生产用水量。
q3——洗涤用水(包括装置和生产区地坪冲洗水)、直接冷却水和其他工艺用水量之和;
q4——锅炉运转消耗的水量;
q5——水处理用水量,指再生水处理装置所需的用水量;
(3)无组织排放源的统计
Ⅱ 大气环境三级评价项目污染源调查,下列可以不调查的内容是( )。
A,B,D,E
三级评价项目可只调查污染源排污概况,并对估算模式中的污染源参数进行核实。
Ⅲ 农业面源污染现状评价怎么做啊完全是一头雾水啊!!!求助啊!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现状也不容乐观,随着点源污染负荷的下降,面源污染负荷日益增加,目前农业面源污染业已为我国水体水质恶化的主要污染源。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各大湖泊、重要水域的水体污染,特别是水体的氮、磷富营养化问题急剧恶化。重要的湖泊水质持续下降,五大湖泊中太湖、巢湖已进入富营养化状态,水质总氮、磷指标等级已达劣五类[16]。洪泽、洞庭、鄱阳湖和一些主要的河流水域如淮河、汉江、珠江、葛洲坝水库、三峡库区也同样面临着富营养化的威胁[17]。根据中国国家环保局在太湖、巢湖、滇池、三峡库区等流域的调查,工业废水对总氮、总磷的贡献率仅占10%~16%,而生活污水和农田的氮、磷流失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18]。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的研究结果显示:在中国水体污染严重的流域,农田、农村畜禽养殖和城乡结合部地带的生活排污是造成流域水体氮、磷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其贡献大大超过来自城市地区的生活点源污染和工业点源污染[17]。同时,农业面源污染也日益成为我国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主要来源。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在北京、山东、陕西、河北、天津等地20个县600多个点位的抽样调查显示,在北方集约化的高肥用量地区20%地下水硝酸盐含量超过89mgNO3/L(中国饮用水硝酸盐含量限量标准),45%地下水硝酸盐含量超过50mgNO3/L(主要发达国家饮用水硝酸盐含量限量标准),个别地点硝酸盐含量超过500mgNO3/L[19,20]。江苏、云南、山西等地也报道在高化肥用量农区地下水硝态氮含量超标[21,22]。有研究显示,农业面源污染是地下水的硝酸盐污染的首要原因[23]。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分析结果还显示,尽管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程度已十分严重,然而,各主要驱动因素仍然有增无减,进入21世纪初,中国农业面源污染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将进一步加剧,农业和农村发展引起的水污染将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最大挑战之一[17]。纵观国内外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我们不难得出:目前影响全世界范围内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的首要因素是农业面源污染。然而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是所有水污染控制与管理挑战中最难以解决的问题之一,世界上几乎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宣称已经完全控制了这一问题的各个方面。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已经严重地威胁了人类生产、生活用水的安全,成为全世界共同面临的环境难题和实现水质控制目标的难点和关键。
Ⅳ 什么是高架连续点源
高架连续点源
是指有一定的建筑高度的排放污染物的固定点源,源强是连续的。如烟囱,烟囱的有效高度是指建设高度+烟气抬升高度。
风速越小,污染物就越难扩散,地面污染物浓度就越高。
Ⅳ 空气污染源有哪些
空气污染来源是指排放(或产自生)空气污染物质的源。按产生原因可分为:
①自然源,由自然过程所产生的污染物的来源。它包括风力扬尘、火山爆发、森林火灾、生物腐烂等所产生的有害气体和灰尘;植物产生的酯类、烃类化合物;有机质腐烂产生的臭气以及自然放射源等。
②人为源,由人类生活、生产活动而产生的污染源,按其形状可分为:点源、线源、面源、复合源等;按其排放高度可分为:地面源和高架源。还可按不同的标准,分为固定源、流动源、瞬时源、连续源等。煤炭是中国城镇民用及工业的主要生活和动力能源,因此城镇大气污染主要为煤烟型污染。除此,火电、冶炼、化工、造纸、炼油、交通运输等不同的工业企业还可排放不同的废气污染空气。
Ⅵ 怎样进行污染源的调查和评价
调查污染源排放污染物的分布、种类、数量和排放时间等.调查有三种方法,即察看、实测和估算。用察看的方法可以查清污染源的数量、位置、分布和污染物排放的概略情况,实测是调查基本的方法,通过实测可以精确掌握污染物的种类、性质、浓度、数量和排放时间;对难以实测的污染源,可用物料平衡计算或生产经验估算污染物的排放情况。对污染源进行评价是以调查资料为依据,对实测数据进行统一化处理,而后对比各种污染物对环境质量影响的程度。为了便于对比,要把各个实测值与标准值进行比较,即实测值/标准值,其比值称为评价指数。指数愈大,表示对环境的影响愈大,表明其污染愈严重。
Ⅶ 羊的了羊痘怎么治疗(我家的羊貌似的羊痘啦、已经能明显看到有泡泡、有好几头羊都这样了谁知道啊)
羊痘
羊痘是一种急性、热性接触传染性病毒病,其特征是在皮肤和黏膜上发生痘疹。绵羊痘病毒只感染绵羊,山羊痘病毒只感染山羊。但山羊痘发病比绵羊痘发病较缓慢。
一、发生原因分析
1、饲养管理不善:患病或病愈的羊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病毒污染周围环境、饲料、饮水等,如果不注意隔离病羊与健羊,在一起放牧,互相接触,共同饮食,呼吸被污染的空气,健羊很易被传染。羊舍狭窄,羊只过多,拥挤,通风不良,不及时清除粪便,一些有害气体就会升高。另外,饲料不足,营养价值不全,以致羊只的机体抵抗力下降,病毒侵袭羊只机体,使其发病。
2、季节因素:我国大多数地区四季分明,不同的季节羊痘病的发病率不同。羊痘病对寒冷和干燥抵抗力很强,因此在寒冷的冬末春初季节多发。而本病毒对热耐受力差,夏季阳光充足,长时间的紫外线照射可杀死病毒,因而少发。
3、病苗因素:生物制品贮存有一定的要求,本疫苗要求0℃以下保存,如果保存温度过高,很易失效,达不到免疫效果。在疫苗运输途中,不采取相应措施,同样降低保护力,使用时不当,也达不到免疫目的。
4、体外寄生虫传播:寄生虫也是本病毒的携带者,如果不及时驱虫和搞好灭虫工作,将使羊只发病。
5、人员素质因素:防疫人员素质较低,不能按照说明书上的方法正确使用疫苗,则降低甚至达不到免疫效果。使用不消毒旧针头注射,亦能传染健羊,提高发病率。饲养员素质较低,不懂管理方法,未能及时消毒病羊舍,饲槽等接触物件,使该病迅速蔓延。
二、流行特点:
在自然情况下,绵羊痘只能使绵羊感染,山羊痘只能使山羊感染,绵羊和山羊不能相互传染。最初是个别羊发病,以后逐渐发展蔓延全群。山羊痘通常侵害个别羊群,病势及损失比绵羊痘轻些。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染。水疱液和痂快易与飞尘或饲料相混而吸入呼吸道。病毒也可通过损伤的皮肤或黏膜侵入肌体。人、饲管用具、毛、皮、饲料、垫草等,都可成为间接传染的媒介。本病主要在冬末春初流行,气候严寒、雨雪、霜冻、枯草季节、饲养管理不良等因素也可促进发病和加重病情。
三、预防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羊舍的清洁卫生,定期严格消毒,尽量减少羊饲养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一旦发病,迅速将病羊隔离。 建筑羊舍应宽敞,创造适宜的生存环境。做好防暑保温工作,增强羊只机体的抵抗力。
2、加强疫苗管理:疫苗保管必须按说明书温度保存,不得随意乱放。运输途中必须防止日光曝晒,采取降温设备。使用时按说明书及瓶签上各项规定使用。
3、定期驱虫:寄生虫传播途径须予以重视,必须搞好体外寄生虫的驱虫工作,切断这一传播途径。
4、应定期开办培训班:为学员切实学到饲养管理和防疫技术,提高人员素质,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5、免疫防治:每年对羊只注射接种一次羊痘疫苗。
6、药物防治:
(1)对患部用0.1%的高锰酸钾清洗,然后涂上碘甘油、紫药水;
(2)为防止继发感染,应用抗生素、磺胺类药物。
四、治疗措施
现提供近期市场治疗羊痘破百万销量---羊痘康产品,提供的防治措施以作参考
治疗方案:羊痘康液体配合地米(孕畜除外),用于200斤治疗,400斤预防,打在羊的另一边;里面的粉剂配合头孢(头孢和粉剂用黄芪多糖注射液稀释,能稀释开就行)在羊的另一边注射,根据手里头孢的用法用量用即可,做治疗连用2到3天,预防一针即可!
注意:一只大羊地米用量为5mg,小羊用2-3mg 地米逐天减量
怀孕母羊在临产前15到20天左右尽量不要使用羊血清
发现羊痘后应做的几件事.
1、沏底清理圈舍,羊圈地面用生石灰洒上,洒的严点,尽量地面都是白色的,生石灰不贵,用着也方便,洒不到的地方,比如墙面什么的,用高浓度的高猛酸钾水喷洒消毒,这两个方法用着都方便也省事,如果有时间有条件,用喷灯加强一下最好.
2、有发现羊痘的,注射多倍羊痘疫苗(个人建议三倍疫苗严重的,可注射5倍量).然后用头孢曲松钠(人用)+双黄连或板蓝根配合注射.然后在水里,用电解多维和黄芪多糖配合饮水
(注意:头孢曲松钠用量:成年羊按100斤算,首次用。一次四瓶。以后每次两瓶。一天两次。)其它药物按说明的双倍量注射!
3、如果有板蓝根草粉中药.拌料饲喂 。
(再强调一下疫苗注射的事:羊痘疫苗说明上写着尾根下注射,但我还要强调一下,尾根下注射要在皮下!!!我们习惯在脖子上打针,所以可提起皮在脖子上注射。如果是普通羊,有尾巴的,可注射在尾巴下面,方便注射。)
Ⅷ 什么是污染源评价
污染源评价 是以自判别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为目的的评价。 污染源评价以污染源调查为基础, 是制定区域污染控制规划和污染源治理规划的依据。 污染源评价方法:①计算等标污染指数,也称超标倍数, 即某种污染物的浓度与污染源排放标准的比值。② 计算等标污染负荷,即等标污染指数与介质(载体,如污水、废气) 排放量的乘积。反映污染物总量排放指标。③ 计算污染物或污染源的污染负荷比, 即某个污染源或某种污染物在总体中的分数。④ 按污染负荷比的大小对污染源和污染物排序。 位于前面的为主要污染源或主要污染物。通常给定一特征百分数( 如70%),按污染负荷比由大至小迭加, 当其达到或超过该数时的污染源和污染物称为主要污染源或主要污染 物。
Ⅸ 高架源和低架源分别指什么啊为什么高架源在近距离的地面上不会造成污染
在地面一定高度上排放污染物的污染源
Ⅹ 水源地污染风险评价
4.5.2.1 区域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
(1)区域污染源危害分级分类
土地利用类型指土地表面覆盖状况,包括农田、居住地、水域等。不同利用类型的土地上会产生不同的污染物种类及强度,同时土地表面的松散程度不同,污染物进入地下水的难易程度也不同。
研究区内主要有农田、村庄、排污沟、渠系、湖泊和工厂等6种土地利用类型。研究区范围内大部分土地利用类型为农田和村庄,村庄呈条带状分布,中间以农田相隔。研究区东北部零星分布有几个湖泊,引水渠则贯穿整个研究区,从研究区西南部黄河上游引水,分为北秦渠、中马莲渠、南汉渠向东北方向流过,工厂主要分区在研究区中部,是金积镇所在地,工厂废水主要排入清二沟和南干沟,两条排污沟均自南向北流向,是研究区内主要的农田退水沟和工业生活废水的排污沟。
本书从污染物排放及向地下入渗角度出发,通过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分析,进行分级评分如下:污染物排放主要分为工业、生活和农业活动3个方面,结合研究区现状,可知研究区内糠醛厂、造纸厂、化肥厂等工厂排污量较大,其次为排污沟的影响,研究区内的排污沟收纳生活和工业排放污水,排污沟底部无任何防护措施,且为渗透性较高的砾石层,故对污染风险贡献很大,再次农业面源,化肥施用量较大且农田土地松散利于化肥农药向下渗透,再次为农村居民点,但因村庄地面密实,故相对影响较小,最后为湖泊和渠系,研究区内的湖泊和渠系水质较好基本不收纳污染,故对污染风险贡献最小。
其中,工厂点型污染源以工厂场地面积代表,排污沟线型污染源根据简单评价法由排污沟向两侧各扩展50米,由此给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分级评分得,见表4.10,得到区域污染源危害分级见图4.9。
表4.10 污染源危害分级评分
图4.9 区域污染源危害分级图
(2)区域污染风险评价结果及分析
综合上述区域地下水脆弱性分区与区域污染源危害分级分区,基于ARCGIS平台,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按1:1权重叠加,获得区域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其污染风险评价分区结果如图4.10所示。
图4.10 区域地下水污染风险分区图
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水源地保护区所在区域地下水污染风险相对较低。高污染风险地区(Ⅴ)主要分布于研究区的西南角以及工厂及排污沟所在地;工厂所在地及排污沟污染风险高,主要是受污染源影响控制,它们是研究内主要的污染来源,尤其清二沟的一部分分布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内,对水源地存在潜在影响。研究区的南部、东南部以及水源地保护区西北部属较高污染风险地区(Ⅳ),主要控制因素和研究区西南部高污染风险地区相似。中等污染风险地区(Ⅲ)在本书研究范围内分布广泛且分散,水源地保护区所在地主要为中等污染风险地区。较低和低污染风险地区(Ⅱ、Ⅰ)主要分布在村庄城镇所在地及研究区的东北部地区,村庄所在地人类对地表改造较大,地表入渗条件差,因此,上述地区呈现污染风险较低和低的分布状态。
(3)评价结果验证
本书将区内各单点氨氮污染物浓度作为区域污染风险评价结果的验证依据。本区氨氮污染物分布见图4.11所示。
计算各单点地下水环境污染程度和该点地下水污染风险指数的相关程度,用斯皮尔曼相关系数ρ表征。计算公式如下:
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与管理:以吴忠市金积水源地为例
式中:N——样本数量;
d——特征污染物排行和污染风险指数排行名次差;
ρ——斯皮尔曼相关系数,其等级划分见表4.11所示。
图4.11 区域氨氮浓度分区图
表4.11 ρ等级划分表
根据计算可知本区地下水环境污染程度和地下水污染风险指数的相关程度|ρ|大于0.6,因此判定两者关系为中相关或强相关,认为评价结果合理。
4.5.2.2 开采条件下水源地污染风险评价
金积水源目前为吴忠市备用水源地,预计5年之内启用。当水源地开采使用后,势必造成地下水流场和溶质分布发生变化,本书研究拟采用数值模拟方法预测计算出水源地稳定开采后的地下水动态变化,在此基础上进行稳定开采条件下的污染风险评价。
(1)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根据实测地下水位数据,插值得到研究区现状地下水等水位线图(图4.12)。研究区地下水流从西南流向东北,研究区西部为黄河,黄河水量巨大,因而黄河水位受水源地开采影响较小,故研究区西部黄河概化为给定水头的边界,为第一类边界条件;研究区南部为汉渠,再以南地区为山区,故概化为给定流量的边界,为第二类边界条件;研究区东部为京藏高速,该边界地下水位等水位线1125m以上部分与实测等水位线几乎垂直,故概化为隔水边界,为第二类边界条件,1125m以下部分为研究区的流出边界,故概化为给定流量的边界,亦为第二类边界条件。
研究区含水层由全新统早期(
由于本区空间地质结构清楚,地层水平分布连续且均匀,具有统一连续的地下水位,由于本区季节性降雨和灌溉影响,地下水系统的物质输入、输出随时间变化,但变化规律稳定,因此概化为稳态。综上,可将研究区地下水流系统概化为均质各向同性二维稳定流水文地质概念模型。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如图4.12所示。
图4.12 区域地下水等水位线及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图
(2)边界条件
1)隔水边界:研究区东部,1125m等水位线以上,边界与等水位线垂直,故为隔水边界。
2)补给边界:研究区南部,为补给边界。另外上部补给边界为大气降雨补给和灌溉补给。
3)排泄边界:研究区东北边界,1125m等水位线以下,为排泄边界,另外上部有地下水蒸发排泄。
(3)水文地质参数值的确定
将实测渗透系数插值得到的所建的研究区水流模型中,渗透系数分布见表4.12,其他水文地质参数值的确定,借鉴水源地开采井的成井勘查报告,见表4.12。
(4)数学模型
本书研究采用地下水模拟与预测的专业软件——Visual MODFLOW。
表4.12 水文地质参数表
为真实地反映污染物迁移的运动规律,采用水流和水质耦合模型,其控制方程为:
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与管理:以吴忠市金积水源地为例
其中:
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与管理:以吴忠市金积水源地为例
式中:h——水头;
ρf,
S0——比弹性贮水系数;
Kij——渗透系数张量;
ej——重力方向分量;
fμ——黏滞相关系数;
QEB——扩展的Boussinesq估计量;
R——延迟因子;
Rd——减缓因子;
Dij——水动力弥散系数张量;
ϑ——衰减率;
ε——孔隙率;
Qx——x=ρ时为源汇项,x=C时为污染物溶质;
0——参考浓度;
Cs——最大浓度;
pf——流体的压力;
g——重力加速度;
kij——渗透率张量;
μf,μfo——流体的动力黏滞系数和参考值;
Dd——流体的分子扩散系数;
L,βT——纵向与横向弥散度;
χ(C)——依赖浓度的吸附函数。
上述控制方程与研究区的边界条件一起构成本次地下水模拟的数学模型。
(5)网格剖分
网格剖分的大小影响模拟结果的精度。剖分越细,能够使结果表达的更为细致,比如水位变化更加平滑等,但是过密的剖分导致程序运行计算量加大,导致运行时间加长。本研究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确定网格间距为13.3m,共剖分4752个网格。剖分结果如图4.13所示。
(6)模型识别
模型识别是数值模拟中重要的过程,通常需要进行多次的参数调整与运算。运行模拟程序,可得到概化后的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在给定水文地质参数和各均衡条件下的地下水流场空间分布,通过拟合同时期的流场,识别水文地质参数、边界值和其他均衡项,使建立的模型更加符合研究区的水文地质条件。
通过反复调整后,获得稳定流场。用22个实测点位数据进行模型识别,对比模拟值发现,其中17个点,计算值与实测值误差小于0.5m,占总数的77.3%,满足《地下水资源管理模型工作要求》中的规定,说明模型基本准确,计算流场与实际流场基本吻合。
(7)水流模拟
水源地的开采对污染风险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地下水流场的改造,水源地开采会产生降落漏斗,扩大水源地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从而增大了水源地地下水受污染的可能性,污染风险增高。
吴忠市金积水源地预计开采20年,根据该水源地《成井技术成果报告》中设计的稳定开采量40000m3/d,加入开采井及其抽水量,预测稳定开采条件下水源地降落漏斗范围,如图4.14所示。可以看到,水位高程在1123m以上地区均为水源地的集水地区,水源地保护区的集水区域向两侧和下游发展。
图4.13 模拟区平面网格剖分
(8)验证开采抽水的影响半径
采用“大井法”确定影响半径,首先根据开采井分布的几何图形,《水文地质手册》中查表计算引用影响半径r0。开采井群分布为菱形,故r0=η∗c/2,见图4.15,其中,c=1.2km,θ=68.2°,查表3.41,取η=1.16,故r0=0.696km。故将开采群井转化为半径为0.696km的大井,大井中心位于菱形中心。金积水源地为傍河且含水层各向均质的水源地,《水文地质手册》中查表得其引用影响半径为R0=2d,见图4.16所示,d为大井中心到河岸的距离,d=2.0km,故R0=2d=4.0km。
模拟水源地开采稳定条件的流场显示开采井群的影响半径约为3.9km,如图4.14,与经验公式法计算的4.0km比较接近,故认为模型与实际情况较为吻合。
表4.13 η与θ对应表
由于缺乏长期观测数据,因此无法进行模型验证,但是研究区地质条件简单,而且水位较为稳定,且模拟开采的影响半径与经验公式计算所得较为相近(图4.15,图4.16),故认为经过识别的模型基本可以用来预测模拟。
图4.14 水源地稳定开采条件下的降落漏斗范围图
图4.15 菱形井群引用半径计算公式
图4.16 引用影响半径计算公式图
(9)特征污染物迁移模拟
通过实测研究区地下水水质数据,得出氨氮、TDS、总硬度、亚硝酸盐、铁、锰等为本区的特征污染物,其中超标最严重的为氨氮,故将氨氮作为预测因子。在 VISUAL MODFLOW数值模拟软件中,模拟了水源地开采20年末氨氮污染源的扩展情况,1、2、3、4、5、6、8、10、15、20年的污染晕迁移情况见图4.17。分析可以看到,由于水源地地下水的开采,使得水源地下游和两侧的氨氮污染物向水源地迁移,水源地一级保护区东侧污染源,在开采3年时,污染晕与一级保护区相切,15年的时候已经进入开采井;二级保护区北部的污染源在开采6年的时候,污染晕与一级保护区相切,20年后未进入开采井但距离已经很近;一级保护区南部的污染源向水源地方向迁移,但未进入二级保护区内;保护区东南部和西南部污染源未受水源地开采影响,向下游运移,未进入二级保护区。
图4.17 预测水源地开采污染晕扩展范围图
(10)基于预测的区域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
基于上述研究,在ARCGIS平台上,在研究区区域地下水污染风险分区图的基础上,叠加预测的特征污染物氨氮的运移模拟分级图,形成基于Visual Modflow模拟预测的研究区地下水污染风险分区图(图4.18),图中带有稳定开采条件下的流场等值线。
从图中可以看出,相比较图4.18而言,特征污染物氨氮污染晕所在位置污染风险增高,部分已经进入水源地一级保护区,说明现有氨氮分布在开采条件下会对水源地水质造成污染,需要予以治理。
4.5.2.3 水源地污染风险评价
地下水脆弱性表征着研究区地下水本身抵抗污染的能力,污染源危害分级表征着不同污染源对地下水的污染风险水平的大小,二者叠加表征着研究区不同地区地下水污染风险的可能性大小。
(1)现状水源地污染风险评价
综合上述研究区区域污染风险分级图,基于ARCGIS平台,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按1:1权重叠加,获得水源地污染风险评价,其污染风险评价分区结果如图4.19所示。
图4.18 稳定开采条件下水源地区域污染风险分区图
图4.19 水源地污染风险分区图
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基于水源地保护的水源地污染风险分区图中,污染风险高和较高的地区主要为水源地保护区所在地以及其西南地区,这些地区正是现状流场水源地保护区及其上游地区,这正是水源地水质需要特别保护的地区。另外,排污沟和工厂所在地也是高风险和较高风险地区,它们是主要的污染源,需要加强监管和控制。中等污染风险地区分布较为零散,主要在一级保护区北部村庄所在地,水源地保护区东部、东南部及东北部地区,是水源地污染风险评价中较低或低风险地区,主要是因为它们处于水源地下游地区或者不是保护区地下水的上游来水区域。
(2)预测水源地污染风险评价
综合上述基于Visual Modflow预测的区域地下水污染风险分区图与研究区保护区分区图,基于ARCGIS平台,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按1:1 权重叠加,获得预测的水源地污染风险分区,如图4.20所示。
图4.20 预测水源地污染风险分区图
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污染风险高和较高的地区主要为水源地保护区所在地及其西南地区,这些地区正是现状流场水源地保护区及其上游地区,正是水源地水质需要特别保护的地区。另外,排污沟和工厂所在地也是高风险和较高风险地区,它们是主要的污染源,需要加强监管和控制。中等污染风险地区分布主要在一级保护区北部村庄所在地、保护区南部和东南部。水源地保护区东部、东南部及东北部地区,是水源地污染风险评价中较低或低风险地区,主要是因为它们处于水源地下游地区或者不是保护区地下水的上游来水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