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多少层是污染层
① 18层小高层那几层污染再厉害
12,13,1,2这四层最厉害
② 高层建筑哪几层空气最差。
高层建筑8-11层空气质量差的说法是有科学的。
首先,8—11 层是环境学上所谓的扬灰层,空气中的尘埃、有害物质在这个高度有个停留的过程 ,其实由于“峡谷效应”的影响(“峡谷效应”指的是周边有公交干道或工厂、以及高楼密集的住宅) , 在街道风的作用下,含有灰尘的气流不是平稳移动, 而是在高楼之间的某个区间上下“徘徊”。近地面的污染物随气流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又向下或水平方向消散。这个“高度”,大概在 30 米左右。也就是 8-11 层之间。
其次,眼下很多小区密集区高层住宅的中间位置有一个“污染物高 密度区域”。说白了,这些楼宇的 8-11 楼之间灰尘会逗留其间,在此过程中,居住者会与 灰尘“同呼吸共命运”一段时间后再“吻别”。而且这里正好是噪音较大的空间, 许多消费者以为身居高楼就能“远离尘嚣”,谁能想到,真正在一楼倾听车辆噪声,还不如在 8-14 层听得真切。这是因为,声波的路线跟树木和建筑物的多少有关。声音通常以最短的路线传播,有 时高层同样听见汽车干线上的嘈杂声,原来,有时声音会自由地往上走,直至高层的窗户。 声波是以立体传播的,向上的并不比向两边的弱, 高层楼接收到的声波要比同一幢楼低层来得强。而低楼层却因受到周围低矮建筑物及树木等物的阻档和吸收而相对减少了噪音, 这个因素在选择住宅时也是不容忽视的。
最后,总结一下,购买楼房时,六七层的位置最佳,首先,从空气质量角度来说,高度在30米以上的,空气质量反而更差。而且,高层空气相对稀薄,患有某些疾病的人容易产生不适症状,尤其是慢性支气管炎、心脏病、心绞痛、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选择高层楼房时更要谨慎。此外,钢筋混凝土结构会迫使来自电器设备的电波沿着楼房循环,相当一部分是往上走,直至顶层,所以,高层居民更容易出现头疼症状 ,其次,从心理学角度讲,身居高层的人容易产生一种“根基不稳定”的感觉,经常会感到内心压抑。
③ 大气污染层在高层的多少层啊
大气污染层是11层到12层,所以买高层的最好楼层是9,10层 这是建筑构造中的理论层,但实际上根据不同城市的污染程度的不同,污染层是不同的
④ 买高层房子几楼不能买,哪层污染比较严重
如果在市区,周围高层建筑比较密集,那就是高空35米至40米。具体的看你的层高,可以算出来。
如果在郊区,基本不存在这个问题。几层都无所谓。
⑤ 空气污染层在楼房的第几层
大城市小高层有9~11层是杨灰层,13~15是噪音层的一说。但是主要是指城市闹事区和商业区,是因为这里环境复杂,空气不太流通而形成。 但是由于现在建筑楼层的高度都达不到标准,80、90年代的层高还算标准,现在的层高越来越低,因为每增加0.1米的层高,建筑成本就按照10倍增加,比标准低个20~30公分的KFS都是有良心的,年龄大一点的朋友知道小时候我们住的房子视野很高,现在的房子估计你跳起来就能摸着顶!因为每层的层高缩水,所以准确讲的杨灰层和噪音层平均上升了,应该是11~13是扬灰层,15~17是噪音层。
⑥ 一般高层建筑几层之间空气污染严重
30米以上难免集结起有害物质。8――11层是环境学上所谓的扬灰层,空气中的尘埃、有害物质在这个高度有个停留的过程由于“峡谷效应”的影响,眼下很多小区密集区高层住宅的中间位置有一个“污染物高密度区域”。
⑦ 住高层,污染带究竟在几层
眼下很多小区密集区高层住宅的中间位置有一个“污染物高密度区域”。说白了,这些楼宇的8-12楼之间灰尘会逗留其间,稍事休息,然后再慢慢“叶落归根”,在此过程中,居住者会与灰尘“同呼吸共命运”一段时间后再“吻别”。所谓的“峡谷效应”指的是周边有公交干道或工厂、以及高楼密集的住宅。在街道风的作用下,含有灰尘的气流不是平稳移动,而是在高楼之间的某个区间上下“徘徊”。近地面的污染物随气流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又向下或水平方向 消散。这个“高度”,大概在30米左右。也就是8-12层之间。 1、从1楼到3楼,人们通常生活在树冠下,离地面很近,常常能倾听到权枝敲打窗户的声音;要说心理上舒适,这里是最好的;同外部世界保持现实联系,不用朝下瞧人。但接近地面的生活也有不足:空气循环减缓、空气换气受阻、阴影和湿度增大、污染也比较严重。因为汽车和柏油马路使空气中饱含甲醛、一氧化碳、……至少远离汽车路干线200米才算安全。 一般人认为,3楼最理想,而这里恰恰正是集结大量有害物质的高度。5楼的有害物质就少得多,因为它们开始下沉或往水平方向消散。 2、那么,是不是越高越好呢?高层空气清新、噪音也少、景色也很优美。但是,有关专家却认为,居住楼层不要超过6楼。因为高层的空气并不像想象的那么新鲜,大大小小的烟囱几乎包围城市,30米以上难免集结起有害物质。 专家认为,如果想让孩子健康成长,就不要住在6楼以上的楼层,窗外的环境十分重要。身居高层,整天面对的是砖墙,会引起孩子以及自己对世界的不由自主的敌意。 理想的住宅标准是:房子不超过6楼,自然景色优美,一边是公园,一边是秀水。树和水都是极好的过滤器,不让尘土通过。 3、高层居民的另一个无形的敌人是电磁辐射。钢筋混凝土结构追使来自电器设备的电波沿着房子循环,相当一部分是往上走,直至顶层。所以,高层居民经常心痛或心情不好。 居住在1楼的人常受噪声干扰。事实上,住在20楼也难避免噪声。声音通常以最短的路线传播,但有时高层同样听见汽车干线上的嘈杂声。
麻烦采纳,谢谢!
⑧ 高层住宅的那几层空气污染最厉害
先说说一般不被购房者尤其是年轻购房者看中的低楼层吧,一楼到三楼,人们通常生活在树冠下,离地面很近,常常能倾听到树枝敲打窗户;要说心理上舒适,这里是最好的;同外部世界保持现实联系,不用朝下瞧人。但接近地面的生活也有不足:一层到三层离地面很近,虽然得到心理上的舒适感,但是低层空气循环减缓、阴影和湿度大、通风不好的楼区污染也比较严重。一般人会认为,三楼是最理想的,而恰恰正是这里集结了大量有害物质。四楼、五楼的有害物质就少得多,因为它们开始下沉或水平方向消散。
现代社会,高楼大厦的住宅,使人有种“一览众楼小”的感觉,高层视野较开阔,空气质量较好,噪音小;自然风大,采光较好,日照时间长,有的朝 向太阳照射达到七八个小时之久。那么,是不是越高越好呢?有人认为高层空气清新、噪声也少、景色也很优美,而这前提是你所居住的小高层周边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你所住的高层的周边没山没水,看到的只是前面楼座 的“后脑勺”,“享受”着城市的各种光电污染能说是景色好?!其实很多住高层想观景的自己却成了“景观”,让对面同等楼层的住户把自己的小家看的通透,真不知这种“景观”让心里能美到哪去,而低楼层却因视线死角及地面树木及低矮建筑的阻挡却具有很好的私密性(这肯定让大家意外,但事实却如此).
再就是高层的空气也并不像想象的那么新鲜,大大小小的烟囱几乎包围城市,30米以上难免集结起有害物质。8――11层是环境学上所谓的扬灰层,空气中的尘埃、有害物质在这个高度有个停留的过程由于“峡谷效应”的影响,眼下很多小区密集区高层住宅的中间位置有一个“污染物高密度区域”。说白了,这些楼宇的8-12楼之间灰尘会逗留其间,稍事休息,然后再慢慢“叶落归根”,在此过程中,居住者会与灰尘“同呼吸共命运”一段时间后再“吻别”。所谓的“峡谷效应”指的是周边有公交干道或工厂、以及高楼密集的住宅。在街道风的作用下,含有灰尘的气流不是平稳移动,而是在高楼之间的某个区间上下“徘徊”。近地面的污染物随气流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又向下或水平方向 消散。这个“高度”,大概在30米左右。也就是8-12层之间。
⑨ 一般住在高层多少层属于高污染层
高层住宅的8―11层是环境学上所谓的扬灰层,空气中的尘埃、有害物质在这个高度有个内停留容的过程,是“污染物高密度区域”
据了解,逆温层的厚度可以达到200-1000米,存在于城市上空,使城市中较多的烟尘和杂质聚集在近地面层,污染较重。
专业人士称,在这种情况下,9到11楼不过30米高,如逆温发生,所有的楼层空气受到污染的情况都差不多。
(9)高层多少层是污染层扩展阅读。
污染,汉语词语,是指使沾上脏物或有害物质或受坏思想的影响,有沾染玷污之意,也有感染,因有害物质的传播而造成危害。污染也有诬陷之意,唐·邵说 《让吏部侍郎表》:“臣以殃衅,顷遭污染。”
⑩ 十八层的房子多少层好多少层是污染层
18层的楼房选择9-11层最好,通常这几层的房价也最贵。所谓的污染层系谣传,并无科学依据。
物理专家指出,10层左右是“扬灰层”的说法是不符合大气物理常识的。因为在离地面三四十米高的地方,灰尘是不会停顿的。灰尘在距离地面10公里至52公里的大气平流层都不会停下来。也就是说,一般普通高层楼都没有所谓的扬灰层一说。
扬灰层只是一种说法,并未科学测定。一般情况下,空气中的污染物随气流不断沉降和流动,在空中没有污染源的情况下,楼层越高,空气相对越干净。所谓的“脏空气停顿”,可能是指“逆温层”现象。通常情况下,大气层高度越高温度就越低,空气易对流,使污染物扩散。
(10)高层多少层是污染层扩展阅读:
所谓的“扬灰层”“浮尘层”“灰滞层”这些通通就是谣言而已,这条谣言起源于2003年一篇《售楼小姐真情自白》的网文,不仅没有科学道理,也没有实践的检验,更没有专业测试数据的依托。
《新闻晨报》曾报道上海一小区的业主们在自己的住宅楼内进行了一次为期3天的小实验,在3楼、10楼和23楼的主卧飘窗位置观察积灰情况。结果显示,三个楼层积灰程度并没有明显差别。
科学家也做过类似的实验。在石家庄某高层建筑附近的颗粒物监测结果显示,空气中直径在0.5微米以下的小颗粒物在高度24米处(相当于8层上下)呈现最大值;直径在2.5微米以下的在高度7米处(相当于3层上下)呈现最大值。
而直径在10微米以下的随高度增加而减少。总体来说,近地面处灰尘的浓度较高。随高度增加,灰尘总量(总悬浮颗粒物)减少了,而其中微小颗粒物所占比例则越来越大。
这一观测结果验证了理论推论:不同直径的颗粒物,其最大浓度区的位置也不同,彼此相隔很远。不可能有哪一层汇聚了所有颗粒物的最大浓度区。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扬灰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