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共卫生 » 公共政策问题

公共政策问题

发布时间: 2020-11-28 21:40:49

公共政策问题的公共政策问题的认定

公共政策问题的认定是政策分析中重要的环节。政策问题认定的主要任务或内容是要了解政策问题的领域、范围及解决方式。 不同的政策问题应当运用不同功能的政策去解决。按政策的功能来划分,可以把公共政策区分为指导性政策、分配性与再分配性政策、限制性政策。与此相对应,政策问题也可以划分为指导性政策问题、分配性与再分配性政策问题、限制性政策问题。一般地说,指导性政策问题是对国家的整体发展产生影响的问题;分配和再分配性政策问题则是涉及各个行业、产业、部门、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成员之间有关资源调整、转移和利益分配的问题;限制性政策问题则是涉及到对某一行业、产业、部门、单位及部分社会成员间的资源、利益、行为进行控制的问题。有些政策问题可能既是分配与再分配性问题,又是限制性问题。

㈡ 公共政策问题的特征是什么

1、公共政策的内涵:
1)公共政策是决定、决策的一种特殊形态,它具有决定、决策的一般特征;
2)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的基本的活动方式或活动过程,是公共权力机关的权力意志的表现;

3)公共政策是经由政治过程而进行方案的初拟、优化和择定的结果,主导这一过程的基轴是公共权力机关与公民的关系。
4)公共问题、公共目标和公共利益是公共政策的三大要素。
5)公共政策是一种权威性的价值分配方案。
6)公共政策在形式上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

㈢ 公共政策问题是如何认定的

公共政策问题的认定是政策分析中重要的环节。政策问题认定的主要任务或内容是要了解政策问题的领域、范围及解决方式。
公共政策问题的领域:
不同领域有不同的公共政策体系,也有不同的解决政策问题的特殊条件、资源和手段。因此,在确认政策问题时,必须首先确定其所属的领域,弄清政策问题的性质界限。这样才能有助于保持各个领域中政策的连续性。公共政策的领域和性质界限一般划分为若干类别,如政治问题、经济问题、科技问题、教育问题、人口问题、环境保护问题、军事问题、外交问题,等等。由于社会生活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各个领域也是相互渗透、交融的,因此,有时一个政策问题的性质界限可能是交叉重迭的。
公共政策问题的范围:
政策问题不但在性质界限上是分属于不同领域的,在空间界限上也是分属于不同区域、层次、部门的。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存在地区之间的差异;对于一个地区来说,存在不同部门的差异;对于同一个部门来说,存在不同层次的差别。因此,必须强调政策问题在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层次上的变通性、特殊性。有时,在某个地区被确定为是政策问题的客观状况和事件,可能到了另一个地区则不是政策问题;在一个部门成为政策问题的状况,在另一个部门可能还没有上升为政策问题;在下一个层次上某种状态已经是非解决不可的政策问题,而到了上一个层次上,可能就不再是政策问题了。
公共政策问题解决方式:
不同的政策问题应当运用不同功能的政策去解决。按政策的功能来划分,可以把公共政策区分为指导性政策、分配性与再分配性政策、限制性政策。与此相对应,政策问题也可以划分为指导性政策问题、分配性与再分配性政策问题、限制性政策问题。一般地说,指导性政策问题是对国家的整体发展产生影响的问题;分配和再分配性政策问题则是涉及各个行业、产业、部门、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成员之间有关资源调整、转移和利益分配的问题;限制性政策问题则是涉及到对某一行业、产业、部门、单位及部分社会成员间的资源、利益、行为进行控制的问题。有些政策问题可能既是分配与再分配性问题,又是限制性问题。

㈣ 中国现存的公共政策问题有哪些

1,中国的社会问题:农村中农民土地权益的不平等问题越发严重,人多地少的情况对比人少地多的情况,更加显现同为一个村的户籍在册村民,享受的土地权益是不一样的。 2,政策问题:农村土地承包30年不变的政策不符合与时俱进的要求,越加呈现出时...

㈤ 我国公共政策存在哪些缺陷

正统经济学家给公共选择理论的定义是:公共选择理论是一种研究政府决策方式的经济学和政治学。公共选择理论考察了不同选举机制运作的方式,指出了没有一种理想的机制能够将所有的个人偏好总和为社会选择;研究了当国家干预不能提高经济效率或收入分配不公平时所产生的政府失灵;还研究了国会议员的短视,缺乏严格预算,为竞选提供资金所导致的政府失灵等问题。
公共选择理论的渊源可追溯至19世纪末瑞典经济学家威克塞尔,他提出了政治的资源较易学说和一致性原则。真正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60年代70年代初形成一种学术思潮。,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国家理论选举规则,党派经济学,利益集团理论,寻租理论,政府失灵论和宪法经济学。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经济人假设和政治交易市场是公共选择在研究方法上最具特色的三个方面。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是指一切行为都是人的行为;在个体成员的行为被排除在外后,就不会有社会团体的存折现实性。经济人假设是指在政治领域内活动的人,其目的也是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也以成本—收益分析为依据。政治交易市场概念是指政治是个人、集团之间出于自利动机而进行的一系列交易过程,政治过程和经济过程一样,其基础是交易动机、交易行为,是利益的交换。
20世纪30年代遍及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打破了传统经济学的“市场万能”的幻想——完全竞争的市场制度能够自动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这在客观上促使了凯恩斯主义的兴起。凯恩斯经济学主张放弃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政策,实行政府的干预以矫正市场失灵,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然而随着政府干预的加强,政府干预的局限性和缺陷也日益显露出来,政府财政赤字与日俱增,政府规模扩张,大量政府开支落入特殊利益集团的私囊,政府的社会福利计划相继失败,经济停滞膨胀。而公共选择理论正是克服了西方主流经济学主要研究经济市场上的供求行为及其相应的经济决策而把政治因素当作经济决策的外生变量的局限性,将经济学的分析方法运用到政治市场的分析当中,向我们打开了政府这个黑匣子,目的在于揭示“政府失灵”并试图克服政府干预的缺陷。正如布坎南所说,“市场的缺陷并不是把问题交给政府去处理的充分条件”,“政府的缺陷至少和市场一样严重”。
基于经济人假设,公共选择理论试图把经济市场中的个人选择行为与政治市场中的公共选择行为纳入统一分析模式,即经济人模式,从而修正凯恩斯经济学把政治制度置于经济分析之外的理论缺陷。
根据经济人的分析模式,布坎南的政府理论研究了市场经济下政府干预行为的局限性或政府失灵问题。这是公共选择理论的核心问题。
所谓政府失灵,是指个人对公共物品的需求在现代化议制民主政治中得不到很好的满足,公关部门在提供公共物品时趋向于浪费和滥用资源,致使公共支出规模过大或者效率降低,政府的活动并不总像应该的那样或像上理论所说的那样“有效”。在布坎南看来:“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代理人,其作用是弥补市场经济的不足,并使各经纪人员所做决定的社会效应比政府进行干预以前更高。否则,政府的存在就无任何经济意义。但是政府决策往往不能符合这一目标,有些政策的作用恰恰相反。它们削弱了国家干预的社会‘正效应’,也就是说,政策效果削弱而不是改善了社会福利”。于是就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政府干预会产生“负效应”,以及如何从制度上弥补这些缺陷。布坎南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就构成了公共选择理论的政府失灵说。
布坎南对政府失灵的几种表现形式及其根源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剖析,并就如何补救这种“失灵”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一)政府政策的低效率,也即公共决策失误。公共政策主要就是政府决策,政府对经济生活干预的基本手段是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决策作为非市场决策有着不同于市场决策之处。在政府决策中,虽然单个选择者也是进行决策的单位,但是作出最终决策的通常是集体,而不是个人,以公共物品为决策对象,并通过有一定秩序的政治市场(即用选票来反映对某项政策的支持来实现)。因此相对于市场决策而言,政治决策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具有相当程度的不确定性,存在着诸多困难、障碍或制约因素,使得政府难以制定并实施好的或合理的公共政策,导致公共决策失误。
在布坎南等人看来,导致公共政策失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社会实际上并不存在作为政府决策目标的所谓公共利益,阿罗不可能定理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如果排除效用人际比较的可能性,那么把个人偏好总合成表达各种各样的个人偏好秩序的社会偏好是不可能的”,因此,“社会需要什么”这个问题本身就没有答案,于是,人们有理由对政府干预经济活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提出疑问。(2)即使现实社会中存在着某种意义上的公共利益,而现有的公共决策机制却因其自身的内在缺陷而难以达到实现这种利益的目的。(3)决策信息的不完全性。获取决策信息总是存在诸多困难而且是需要支付一点成本的,不管是选民还是政治家,他们拥有的信息都是不完全的,因而大部分公共政策是在信息不充分的基础上作出的,这就很容易导致决策失误。(4)选民的“短见效应”。由于政策效果的复杂性,大多数选民难以预测其对未来的影响,因而只着眼于眼前的影响。而政治家为了谋求连任,就会主动迎合选民的短见,制定一些从长远来看弊大于利得政策。(5)选民的“理性的无知”。由于选民作出决策需要支付一定的成本以收集有关候选人的信息等,作为理性的经济人,他在权衡自己的成本——收益计算时,如果成本太大,选民将不去投票。在现实生活中,许多选民往往也会出于搭便车心理而寄希望别人去投票以使自己坐享其成。这被称为选民的“理性的无知”。而这将导致通过选票上台的政治家并不代表多数人的利益,其制定的政策充其量只能代表一部分人的利益。
(二)政府工作机构的低效率。政府失灵理论认为政府机构低效率的原因在于:(1)缺乏竞争压力。由于官僚机构垄断了公共物品的供给,没有竞争对手,就有可能导致政府部门的过分投资,生产出多于社会需要的公共物品;另一方面,受终身雇佣条例的保护,没有足够的压力去努力提高其工作效率。(2)没有降低成本的激励机制,行政资源趋向于浪费。首先,官员花的是纳税人的钱,由于没有产权约束,他们的一切活动根本不必担心成本问题。其次,官员的权力是垄断的,由无穷透支的可能性。(3)监督信息不完备。理论上讲,政治家或政府官员的权力来源于人民的权利让渡,因此他们并不能为所欲为,而是必须服从公民代表的政治监督。然而,在现实社会中,这种监督作用将会由于监督信息不完全而失去效力。再加上前面所提到的政府垄断,监督者可能为被监督者所操纵。
(三)政府的寻租。“寻租是投票人,尤其是其中的利益集团,通过各种合法或非法的努力,如游说和行贿等,促使政府帮助自己建立垄断地位,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可见,寻租者所得到的利润并非是生产的结果,而是对现有生产成果的一种在分配,因此,寻租具有非生产性的特征。同时,寻租的前提是政府权力对市场交易活动的介入,政府权力的介入导致资源的无效配置和分配格局的扭曲,产生大量的社会成本:寻租活动中浪费的资源,经济寻租引起的政治寻租浪费的资源,寻租成功后所损失的社会效率。另一方面,殉葬也会导致不同政府部门官员的争夺权力,影响政府的声誉和增加廉政成本。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寻租主要有三类:(1)通过政府管制的寻租;(2)通过关税和进出口配额的寻租;(3)在政府订货中的寻租。
(四)政府的扩张。政府部门的扩张包括政府部门组成人员的增加和政府部门支出水平的增长。对于政府机构为什么会出现自我膨胀,布坎南等人从五个方面加以解释:(1)政府作为公共物品的提供者和外在效应的消除这导致扩张;(2)政府作为收入和财富的再分配者导致扩张;(3)利益集团的存在导致扩张;(4)官僚机构的存在导致扩张;(5)财政幻觉导致扩张。
因此,布坎南等公共选择学派对西方现行民主制度,对国家和政府深表怀疑,正如布坎南所说:“公共选择理论以一套悲观色彩较重的观念取代了关于政府的那套浪漫、虚幻的观念。公共选择理论开辟了一条全新的思路,在这里,有关政府及统治者的行为的浪漫的、虚幻的观点已经被有关政府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的充满怀疑的观点所替代。而且,这一新的观点与我们所观察到的事实更为符合。”
三 补救政府失灵的政策性主张
综上所述,在现行的民主制度下,没有一种选择机制可以称得上是最优选择机制或有效率的选择机制。既然政治市场上现行的选择机制是失灵的,那么出路何在?公共选择理论为此提出了两条思路:其一是市场化改革,其二,宪法制度改革。前一种思路主要是由公共选择理论中的芝加哥学派提出,后一种思路主要由公共选择理论中的弗吉尼亚学派提出。
所谓市场化改革是试图通过把经济市场的竞争机制引入政治市场来提高后者的运行效率。市场化改革的思路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明晰和界定公共物品——公有地、公海、公共资源——的产权,饥饿此消除在这些公共物品使用上的“逃票乘车”和掠夺性消费。(2)在公共部门之间引入竞争机制,重构政府官员的激励机制,按照市场经济原则来组织公共物品的生产。(3)重新设计公共物品的偏好显示机制,使投票人尽可能真实地显示其偏好。
所谓宪法改革,是试图通过建立一套经济和政治活动的宪法规则来对政府权力施加宪法约束,通过改革决策规则来改善政治。在公共选择理论家们看来,要克服政府干预行为的局限性及避免政府失灵,最关键的是要在宪制上做文章,布坎南认为,要改进政府的行政过程,首先必须改革规则,因此,“公共选择的观点直接导致人们注意和重视规则、宪法、宪法选择和对规则的选择。”布坎南等等人着重从立宪的角度分析政府制定的规则和约束经济和政治活动的规则或限制条件,即他们并不直接提出具体的建议供政策制定者选择,而是为立宪改革提供一种指导或规范建议,为政策制定提出一系列所需的规则和程序,从而使政策方案更合理,减少或避免决策失误。
四 对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启示
1.政府失灵论及其政策主张的借鉴意义
《亚洲华尔街日报》增评论道:“在中国没有比机构改革更难的事了。每一个机构都不想放权,他们对机构改革是原则同意,实际反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分别在1982~1983、1987~1988、1993~1996年进行过三次规模较大的政府机构改革,但迄今为止,中国政府机构改革仍未能完全摆脱“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那么,如何使机构改革彻底走出“怪圈”?
无疑,公共选择理论的政府失灵论给我国机构改革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我国政府改革的模式取向是由原来的政治型、管理型政府模式转变为民主型、服务型政府模式。当前在我国的政治市场中,公共选择理论中指出的有关政策失误的因素仍然存在,科学决策和决策的有效实施还困难重重,政府干预引起的寻租活动依然存在,而且由于经济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不同模式的政府行为也不可能在时间上截然分开,很容易出现将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管理经济的行为模式简单地移植到市场经济体制中去。而我们所期望的一种更有效率的新的政府模式,必须在新确立的基本规则之下才能形成,这正如布坎南所支出的:“要改变一种游戏,或者竞赛的结果,改变参加竞赛的人并不重要,重要的事改变竞赛规则。”传统政府体制的根本弊端不能对于某些具体操作上的失败,比如说,政府计划缺乏精确度和科学性,地方与部门间的相互隔绝等。其实,这些弊端都是过度集权的政府体制的必然产物,因此,单纯改变旧体制下的具体操作程序和环节而不在根本上改革权力过度集中的政府模式,将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因此,为了更有效地发挥政府管理的作用,矫正政府失灵,在当前的政府改革中,特别有必要注重法律和制度建设。基于公共选择理论政府失灵的分析和政策建议,中国的政府机构改革应该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首先,要转变观念,摒弃传统计划体制下形成的“政府万能”的观念,正确认识政府干预经济的作用。不能片面夸大,更不能一味的削弱,“东西方和南方的国民经济都需要明智的政府”[1]。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必须把握好政府干预的限度,确定政府干预的内容、范围和手段,发挥市场机制的主体性作用和政府干预的补充性作用。
其次,引入竞争机制,进行市场化取向的政府管理改革。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今天,经济职能已成为政府的首要职能,政府对经济中公共物品的垄断是导致滥用经济职能的最重要的原因。因此我们在确定政府及其下属机构的经济职能时,应尽可能引入竞争机制,打破垄断的局面。这一方面提高了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另一方面也缓解了政府的财政压力。尤其是在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电信、电力、铁路运输等基础设施产业中引入竞争机制,在一定范围内允许和鼓励私营部门进入,以提高政府管理公共服务部门的效率和水平。
最后,要加强政府法治及监督制度建设,使政府行为法治化。公共选择理论强调历险改革,注重宪法,法律,规则的建设尤其是公共决策规则的改革。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现代化社会也是法治社会。市场经济秩序的确立、运行必须靠法律来保证,政治的和社会的生活也必须靠法律来规范。因此,在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我们必须加强法制建设,将政府行为纳入法制轨道,特别是公共决策的法制化及公共政策决策执行的法制化,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政府行为的任意性及随意性导致的不公正与腐败,提高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的质量。而政府也是理性的经济人,这也提醒我们除了强化政府的自律机制外,还必须加强外部监督约束机制,加紧制定有关监督政府行为的法律、法规,防止政府腐败和不公正。
2.全面辩证看待公共选择理论的政府失灵论
虽然公共选择学派的政府失灵论指出了西方政治制度的弊端,其政策主张也具有很好的见地和实践意义。但是公共选择理论本身就存在着无法解决的矛盾,其自身的有些理论体系比较混乱,无法自圆其说的。
对公共选择理论中政府失灵论的批判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关于人的行为动机
针对公共选择理论的经纪人假设前提,作者认为,各人的行为动机是复杂多样的,不能简单地划分为利己或利他。个人的动机中含有大量的对物质利益的自利的欲望,这种欲望渗透得既深又广,因而每个公共机构和私人机构都必须用某种方式对其加以约束和限制。但是,大多数人的动机中还包含着程度不同的慷慨因素、无私的品德因素、对他人义务的接受习惯和对金钱以外的回报的兴趣。因而人的动机不能归结为单一的自利动机。因而,攻关选择理论作为一种对政治行为动机的描述在一定程度上是不真实的。不是基于对实际生活的观察,而主要是建立在形式化的假设前提基础上。公共选择理论家们只从起作用的许多动机中选择一种动机,然后通过这个唯一的动机想象出一个充满生机的理论世界。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②关于政治市场及政府的作用。
公共选择理论建立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之上,而在中国政党制度和政治选举制度不同于西方,有着自己特殊的国情。单纯的照搬起源并成熟于西方政党制度的公共选择理论是不可取的。
而且另一方面,我们国家的经济正处于转型期,在实现工业化,实现由传统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的过程中,没有政府的积极有效的干预作用是不可能实现的。虽然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时候政府作用的形式不同。“目前仍然贫穷的国家就不能指望仅仅通过被动地向世界经济开放,便如亚洲四小龙那样崛起。”
由此,在借鉴公共选择理论的政府失灵论为我所用时,必须辩证的看待。政治制度的改革是一项艰巨的事情,不能急功近利的拿来做权宜之计,“看得见的手”的改革将是我国经济的成功转型,实现工业化非常关键的一环,必须慎重对待。

㈥ 公共政策问题的建构方法是什么

公共政策问题构建的方法:
1. 论证图解(Argumentation Mapping)
2.假设分析法(Assumptional Analysis)
3.边界分析法(Boundary Analysis)
4.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
5. 因果模式(Causal Modeling)
6.类别分析法(Classificational Analysis)
7. 维度分析(Dimensional Analysis)
8. 事件分析(Events Analysis)
9.鱼骨图(Fishbone Diagram)
10.层级分析法(Hierarchy Analysis)
11.诠释结构模型(Interpretation Structural Model,ISM)
13.多角度分析(Multiple Perspective Analysis)
14.问题树分析法(Problem Tree)
16. 利害关系人分析(Stakeholders Analysis)
17. SWOT分析(SWOT Analysis)
18.分合法(Synectics)
19. 决策研讨(Technique of Decisions Seminars)
20. 追根究底法(Why-why Diagram)

㈦ 中国的公共政策的问题有哪些方面

你所说的要素其实是什么意思,我不是很明白,公共政策有公共政策学科要素,有研究视角和路径要素,有资料搜集和分析方法,有其本质、构成和功能,还包括政策系统、政策执行者、公共过程理论模型、公共政策问题的形式和认定、公共政策的规划与抉择、公共政策执行、评估与控制,公共政策变动、终结和周期,这里面有你的答案吗?我认为学科的要素就有公共政策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概念体系、研究方法、公共政策学的产生与发展;而对与公共政策的要素,我认为首先就有公共政策的定义、本质、特征、构成和功能。
希望能帮到你,祝快乐

㈧ 中国现存的公共政策问题有哪些

一公共政策的界定与性别的缺失
公共政策的界定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指的是政府等决策部门对公众利益和公众行为的规制和分配的措施。广义指的是政府及立法机构制定的对公众利益和公众行为的规制和分配,包括法律在内。在这里,我们所指的是广义的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的法权主体是政府和立法机构,而“政府在政治法理上被定义为是全体国民委托管理国家公共事务的机构。因此,政府对全体国民负责构成了现代民主国家宪法的基本通则之一。为国民服务进而成为政府的基本职能,进而成为政府一切公共政策的出发点。”(【现代公共政策导论】张国庆,北京大学出版社41页)倘若,政府等权力部门不能履行为公民服务,政府的目标是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惜损害其他社会成员的群体利益,就是权力的变质。而这种制度性的腐败和权力的变质,应当对社会不公平和弱势群体的形成承担主要的责任。
公共政策的涵盖范围日益宽泛,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基本权益、妇女发展已经纳入政府管理权限之中,成为政府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1975年,是大多数国家政府对妇女政策转变的分水线,在此以前许多国家或者采取不作为的方式,默认性别偏见的泛滥,或者坚持性别歧视政策与传统的性别分工合流,而联合国的妇女年—1975至1985——以来,多数国家与联合国签署了【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的歧视】的公约,消除了有关对于妇女的歧视性条款,制定了男女平等的立法,以及本国妇女发展的纲要或规划,采取了一系列程序性和可操作性的措施,在推进男女平等、消除各种性别歧视政策方面开始扮演主动的积极的角色,并促进妇女参与立法与决策。
公共政策由三部分因素构成:决策者,目标群体,受益者。公共政策的制定不仅与价值取向、发展目标相关,还与性别的比例及有无性别视角相关。当某一利益团体的代表在决策机构中缺席,通常这个群体的利益会受到影响。
决策者与性别
决策者是政府权力机构的代表,有权决定制定什么样的政策,如何分配公众利益。尽管在现代民主社会,决策者的权力越来越受到自下而上的社会权力的制衡和限制,但是决策者一旦掌握了决策权,还是有相当的空间体现自身的意志和设想,对决策施加积极的影响和作用。可以说,公共政策的制定受到多种因素的牵制,其中不可轻视的要素之一是决策者。中国作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向积极推进妇女参政,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看到了女性在决策层领域的缺席,而力图通过社会的合力促进更多优秀的女性进入决策层,从而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这也是国际社会关注妇女参政的理由和意义。
新中国建立前后,中国共产党人一直将男女平等作为自己的政治目标之一,采取了具有首创性的设置妇女参政比例的措施,促进妇女进入参政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也应看到女性在决策层的缺席,并未根本改变。
我国公共政策的制定机构有两类:第一类是中央机构,如中组部、中宣部等,它的政策和措施对于政府决策具有权威性和指导性,处于领导地位。国外民主政体的国家一般来说,没有这一层的决策机构,执政党的方针政策是通过政府机构的大政方针来体现的,不能在政府之外单独制定政策。第二类是政府机构,如劳动保障部、国土资源部、人事部、文化部等,针对各个部委的现实的或潜在问题制定政策措施。工青妇等群团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结各个社会团体的纽带,可以代表工青妇的利益进行呼吁,却没有决策的权力。90年代以后建立国务院妇儿工委是国务院各个部委的协调机构,并不直接制定政策和审议政策。
我国的决策机构从纵向来看,可以分为高层决策、中层决策和基层决策机构,一般来说,高层决策拥有更多更大的决策权,中层与基层机构往往要执行高层决策,在此前提下结合本地的实际采取具体的措施。从横向来看,各个层面权力结构内部影响决策的程度不同,一般说来,正职领导的决策影响力往往大于副职领导,形成一个围绕中心的权力结构。在我国的高层决策机构,女性尖端缺损,不能使女性性别利益的要求形成由上而下的政策影响力;在权力结构的内部,女性的总体比例均为10%以下,而且绝大多数是副职领导,在正职领导岗位上的女性不到1%。所以,导致决策机构中女性的缺席。根据联合国的有关研究,任何一个群体的代表在决策层达到30%以上的比例,才可能对公共政策产生实际影响力,我们的国家显然远远达不到这一比例。
由于决策层中女性的缺席,往往容易导致两种结果:第一,女性群体利益容易边缘化,往往被决策者的视野所忽视,女性群体的要求和声音难以在决策层表达出来,使得女性群体的合法利益整体上被遗忘被忽略。有意的性别歧视与对妇女权益的忽视,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质,前者在动机上有明确的性别歧视的指向,后者却毫无这种动机甚至对女性利益怀有维护之心。一位高级的男性政府官员,在一次主持妇女会议之后,听到现实中对妇女的种种偏见和妇女权利受损害时,深有感触地说:如果说我们有意歧视妇女,绝对不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母亲,哪有儿子歧视母亲的,可是我们确实没有想到乃至常常忘记了妇女的利益,忽视了妇女的需求。任何决策者都是有局限的,对于自己经历感受的事情都会有深切的体会,对于自己所处的阶层的要求有深切的把握,从而在决策中就会有意或无意地将这个群体的处境和要求在政策的利益分配中反映出来,当这些决策者都是男性时,男性的共同利益就会自然带到政策之中得以体现,成为男性群体利益的代言人,而女性的缺席就会使自身的利益无法表达最终被忽视。
第二,假设不同群体的声音能够通过一定的方式,反映到决策层,依然有个各种声音和利益的权衡问题。任何政策都不可能使所有的人同时获益,一部分人常常要作出牺牲。问题不在于有人作出牺牲,而是谁来承受政策的代价?谁来作出牺牲?是坚持社会公正的原则,还是弱肉强食?是坚持利益普惠的原则?还是只是为少数人谋利益?弱势群体有无在决策中博弈的能力和机会,有无参与决策可能和条件?其实,在决策中各个利益群体最大限度地争取自身利益,是可以理解的,也是非常自然的。正因为如此各种不同的利益群体的参与决策才显得十分必要。某一利益群体代表的缺席,往往会使自身丧失了博弈和争取的可能,最终偏离社会公正的目标,使本该获益的弱势群体进一步排斥在公共政策的决策之外。这倒是我们的公共政策在坚持社会公正的目标时需要考虑的问题。

㈨ 公共问题,社会问题,公共政策问题三者的区别与联系

一。社会问题(social problem)社会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指社会关系失调,影响社会大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破坏社会正常活动,妨碍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现象。不仅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状况,还是人们主观构造的产物,是被人们感知,察觉到的状况,是由于价值,规范和利益冲突引起的,需要加以解决的状况,是社会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差距.二。公共问题意味着社会公众的共同期望不能转化为现实,公共价值和公共利益遭受威胁,社会发展受到影响。三。公共政策问题
是指统治集团或社会大多数人感到现实中出现的某种情况与他们的利益、期望、价值和规范有相当严重的矛盾和冲突,进而通过团体或组织活动要求有关社会公共组织和政府采取行动加以解决,并被后者列入政策议程的社会问题或公共问题。
公共政策问题的基本内涵
公共政策问题的基本内涵,应主要包括如下五个方面:
1.客观的事实或问题情境:政策问题来源于一些可以观察到的,能够表述出来的客观事实和问题情境。
2.问题的察觉:客观的事实或情境已为社会大多数人或统治集团及其少数权威统治者所察觉,从各自的角度感觉到了问题的存在。
3.现实与利益期望等的冲突性:严重的冲突使人们感到有强烈的需求或者是一种受到剥夺的感觉,有必要采取行动改变这种状况。
4.团体与组织活动:人们只有采取一定的团体或组织行动才有可能影响有关公共组织和政府。
5.政府和社会公共组织的必要政策行动:由有关政府组织或社会公共组织依法采取相应的政策行动来加以解决。

㈩ 公共政策问题是如何形成的

一、公共政策问题的形成因素
1 、从国内和国际的视角看
国内的原因有自然灾害(如特大水灾、强烈地震、严重旱情等)、非预期的人文事件(如抗议、暴动、军事政变、暗杀、劫机等)、社会的变迁(现代化进程中常常出现的科技变迁、资源分配不均、生态变化、社会解体、价值失序等都会引发诸多社会问题)等;国外的原因有战争或军事行动的爆发(如中东战争、海湾战争以及北约对南斯拉夫的战争等,都引发诸多国际问题)、武器的革新与发展(易于引发战略武器的控制、裁军、军备竞赛升温等)、国际关系以及国际间联盟形态的变更(易于影响外交政策的制定)等。
2 、从客观和主观的视角看
能影响公共政策问题的客观因素主要有:自然灾害;社会变革;体制转型,例如我国经济体制的变革致使我国诸多社会领域都程度不等地存在与新体制不相适应的问题。在客观条件一定的情况下,主观因素的变化(如价值观的更新、人们期望目标的改变等)也会引发许多新的公共政策问题。当然价值观的进步和人们预期目标的降低,也可能带来以往认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被淡化。
二、由谁提出公共政策问题 社会或公共问题通常由哪些社会主体提出并有可能进入相应的政策议程呢?这就是政策诉求问题。所谓政策诉求,就是作为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的公共权力机关以外的社会行为主体提出的要求政府对某一社会问题采取行动或不采取行动以及采取何种行动的主张。政策诉求也被称作政策要求、政策倡议或政策主张。
通常,公共政策问题的提出主体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政治领袖
政治领袖通常是指通过法定的途径占据国家或各种政党或政治组织最高层权力地位的政治领导人物。在现代民主国家,他们大多要经选举产生,或经过最高领导人物或机关的任命。无论在何种体制下,政治领袖总是影响公共政策问题认定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主体,在专制政体下自不待言,在民主政体下同样如此。
2 、政党组织和利益集团
政党是近现代社会中最重要的政治组织,它往往是超地区、超行业、超血缘联系的社会群体的政治代表,其核心的目标就是争取执政以解决公共政策问题,维护其所代表的阶级或阶层的利益,因而它必然是提出公共政策问题的重要主体。
利益集团往往以特定的行业或职业的代表为特征,其核心目标并不在于上台执政,而在于千方百计地影响政府各机关制定和执行有利于自身的公共政策。为此,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利益集团也会经常向政府和有关公共组织提出公共政策问题。
3 、民意代表
在代议民主制下,公民通常只能通过参加选举活动及其他有限的参政渠道向政府及有关公共组织提出自己的政策问题诉求。公民的很多问题必须通过自己推选出的政治代表,来提出和解决有关公共政策问题。

4 、大众传媒
就公共政策而言,许多政策问题的提出者都高度重视大众传媒的作用。可以说,大众传媒往往既是公共政策问题的中介,又可能是公共政策问题的直接提出者。
5 、各类政策研究组织
各类政策研究组织成为提出公共政策问题的一种重要主体。政策研究组织的类型很多,如官方型、半官方型、民间型以及大学型。他们虽然各有优势和不足,但合在一起就可构成一个完整的政策研究体系。
6 、政府部门本身
政府也是公共政策问题的提出主体之一,甚至是最直接和最重要的提出主体。通常由政府本身提出的政策问题往往很容易进入政府的政策议程。在现代政府构成中,立法、行政、司法、军队等都会成为政策问题的提出者,其中行政部门及其官僚提出的政策问题往往最多,也最易于受到重视。

热点内容
影视转载限制分钟 发布:2024-08-19 09:13:14 浏览:319
韩国电影伤口上纹身找心里辅导 发布:2024-08-19 09:07:27 浏览:156
韩国电影集合3小时 发布:2024-08-19 08:36:11 浏览:783
有母乳场景的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2:55 浏览:451
我准备再看一场电影英语 发布:2024-08-19 08:14:08 浏览:996
奥迪a8电影叫什么三个女救人 发布:2024-08-19 07:56:14 浏览:513
邱淑芬风月片全部 发布:2024-08-19 07:53:22 浏览:341
善良妈妈的朋友李采潭 发布:2024-08-19 07:33:09 浏览:760
哪里还可以看查理九世 发布:2024-08-19 07:29:07 浏览:143
看电影需要多少帧数 发布:2024-08-19 07:23:14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