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共卫生 » 公共外交

公共外交

发布时间: 2020-11-27 05:59:53

公共外交的公共外交一般规律

在全球化时代,任何国家在实施公共外交时,都必须遵循一般的运作规律。
从内涵上来说,公共外交是一种公众取向的双向交流过程;
从目标上来说,公共外交具有知名度、美誉度和认同度的不同层次追求;
从战略上来说,公共外交是一种目标细分的针对性极强的外交作业;
从组织上来说,公共外交是一种具有协同性的政治支援体系。
任何一个国家在开展公共外交的时候,都必须把握公共外交的内在规律,并与本国的外交实际结合起来,开创具有本国特点的公共外交。

❷ 公共外交与民间外交的区别

公共外交与民间外交的关系在当今国际关系中至关重要。它一方面加强了国家之间的信任和理解,另一方面树立了国家形象,增强了国际吸引力,而这些都是"软力量"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大力开展公共外交与民间外交是"软力量"建设的重要途径。
公共外交(Public Diplomacy,又译作“公众外交”)包括了我们熟悉的“民间外交”,但比民间外交的内涵更为丰富。从民间外交到公共外交,是时代背景和国际环境变化的要求,也是国家跨文化传播能力逐渐成熟的结果。
政府外交和公共外交共同构成国家的整体外交。政府外交是国家领导人之间的公务交往和对外代表国家主权的外交部(有些专门问题可能由政府有关部门和为某项事务进行谈判的政府代表团等出面)与外国政府相应部门的交往,交往的内容极其广泛,但都是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职权范围内代表国家进行的对外交往活动,都涉及双边或多边利益。国家领袖的对外活动是代表国家的政府外交的最高形式。就外交成果的形式而言,外交部代表国家对外表态、交涉和谈判,重大的外交成果可能是双边或多边的条约、协定、公报等。
公共外交与政府外交的最大差异在于:其参与者不能代表国家处理外交事务,也正是因为如此,公共外交可以更为宽松、生动和灵活地采取多种形式在多种场合发出声音,讲述本国的“故事”。
公共外交的概念可以这样概括:
公共外交和政府外交组成国家的整体外交。参与公共外交的各方从各种角度向外国公众表达本国国情,说明本国政策,解释外国对本国的不解之处,并同时在国际交流中了解对方的有关观点。开展公共外交的目的是提升本国的形象,改善外国公众对本国的态度,进而影响外国政府对本国的政策。公共外交的行为主体包括政府、民间组织、社会团体、社会精英和广大公众等多个层面。其中,政府是主导,民间组织、社会团体和社会精英是中坚,广大公众是基础。
民间外交指的是一国公众对他国公众的国际交往活动,在中国也被称为“人民外交”。中国一向非常重视政府外交与民间外交的结合,1949年新中国一成立,政府外交和民间外交就几乎同时开始了运行。1957年,周恩来总理曾经对中国的整体外交有过界定,即“中国的外交是官方的、半官方的和民间的三者结合起来的外交”,实质上,这其中就包含了对公共外交的高度概括。民间外交形式多样,包括了友好城市的交流,文化团体的互访等丰富多彩的内容。我国的民间外交在各历史时期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比如在1972年中日建交之前,中日的民间外交对于中日新闻、贸易的往来,中日间政治信息的传递,以及为建交的准备等诸多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中国在世界舞台重要性的提高,中国的民间外交也正处于更加蓬勃的发展态势,并且还增加了许多崭新的内容。
“本国政府和本国公众之间的沟通和相互影响 ”,一般并不包括在公共外交的范畴之内,但是却与公共外交整体密切相关。对于一国政府而言,处理与本国公众之间的关系就好像是政府在国内的公共关系活动,国内公众是政府进行国家管理的相关公众,政府和本国公众关于国情和政策经常性的沟通是扩大本国公共外交力量、提升公共外交质量必不可少的基础和条件。公众,尤其是有机会参与国际交往的民众,只有充分了解国际形势和本国的国情、外交政策,才能有效地参与到公共外交中来,并发挥积极的作用。在中国公共外交的发展中,政府与本国公众的沟通十分密切。为推动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沟通,让公众更为全面地了解国家的外交政策,中国外交部设置了专门性公共外交部门,组织经常性的新闻发布会,建立了与主流媒体的定期交流机制,还举办“公众开放日”活动与社会各界公众面对面交流,并邀请现职和已经退职的外交官进行公共演说和在各种媒体上发表言论等等。而在公众向政府的沟通方面,除了大学、研究所和其他智囊机构经常向政府提供形势分析和建议外,大众媒体表达的民意信息,包括广大网民对国际形势的评议等都对中国的外交决策、政策制定有参考价值。

新中国诞生60年来,随着日益繁荣和强大,她已经从世界舞台的边缘走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心。在走向世界的伟大进程中,我国的外交事业的辉煌成果和高水平的队伍也足令国人自豪。

中国外交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政府外交与民间外交的相辅相成。新中国一成立,政府外交和民间外交几乎同时开始了运行。在1957年,周恩来总理曾经对中国的整体外交有过界定,即“中国的外交是官方的、半官方的和民间的三者结合起来的外交”。我国的民间外交在各历史时期都发挥了不可代替的作用,并继续发挥着其特殊的贡献。

在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进展,国家之间的交往中参与主体和参与方式的多元化是一大趋势,有大量的新形式的国际交往,丰富了、也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政府外交和民间外交内涵。如全球经济论坛、博鳌论坛是多边的,既有官方又有民间各界别人物参加;也常有一方的官方或民间代表在一次出访行程中,既和对方官方接触又和对方民间组织或者个人接触。

在此背景下,提出开展好公共外交是新形势下完善外交布局的客观要求。进一步加强公共外交的目的,是增进国外公众对我国基本国情、价值观念、发展道路、内外政策的了解和认识。

公共外交(public diplomacy,又译作公众外交)的行为主体包括政府、社会精英和普通公众三个方面,其中政府是主导,社会精英是中坚,普通公众是基础。它和政府外交组成国家的整体外交。参与公共外交的各方从各种角度表达本国国情和了解对方的有关观点。通过公共外交,可以更直接、更广泛地面对外国公众,从而能更有效地增强本国的文化吸引力和政治影响力,改善国际舆论环境,维护国家的利益,表达本国的真实形象。

今天,中国民众与各国民众也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现在每年有1200万人出国(出境为4600万人),到中国来的外国人有2400万人,中国公民向“世界公民”的身份转变,给了我们展开公共外交的广泛可能性,增加了公民维护国家的正当利益和促进世界和谐的责任,中国有必要以公共外交增强自己的国际话语权。

要让世界正确认识中国,不能指望于西方媒体某一天能基本公正客观地报道中国,更不能指望于他们主动填补历史遗留的意识形态鸿沟。把中国的真实情况,包括中国文化精神,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的内外政策等等介绍出去,首先在于发挥中国人自己的国际沟通能力。中国的公共外交正是增强这种能力的重要方式。

中国对外交流中力推“和谐”、“和善”、“祥和”。“和”是中国文化的表征符号。推广这样一个理念,公共外交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之功效。

中国国民要进一步提升公共外交的自觉意识,它既是一种责任感,也是爱国情怀的表现。我们要有“内知国情,外知世界”的基本功,才能达到高水平的公共外交。对外交往中,我们不但要会说,还要会听,还要会交流,在促进对方对我国国情、政策正确理解的同时,还能够较直接地获得对方的信息和思想,为我们提供可供参考的资源。

❸ 公共外交的概述

“公共外交和政府外交组成国家的整体外交。参与公共外交的国家应从各种角度向外国公众表达本国国情,说明本国政策,解释外国公众对本国的不解之处,同时在国际交流中了解对方的有关观点。开展公共外交的目的是提升本国的形象,改善外国公众对本国的态度,进而影响外国政府对本国的政策。”可用下图描述公共外交的范畴及其与政府外交的关系。狭义的或者古典的公共外交(public diplomacy)是指一国政府与国外民众的外交形式,它的活动手段包括文化交流项目、国际广播和互联网等,其主要表达形式是信息和语言。而在当今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时代,公众通过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手段能够更广泛地参与到公共外交活动中来,或者有更多的公众行为具有公共外交效果。相比而言,赵启正提出的中国版的公共外交定义更具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
各国对公共外交的定义历来各有不同,如日本、美国等都有对其不同的定义。目前,美国出现的“新公共外交”的概念与赵启正中国版的公共外交定义殊途同归、不谋而合。

❹ 公共外交的原理简介

对于公共外交的内涵,欧美各国未有太大分歧,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公共外交与国际关系理论的关系问题,即公共外交能否登上国际关系理论的“大雅之堂”。公共外交是以信息和语言为主导的外交决策行为,以国外民众为对象,它强调外交实施国(主体)与国外民众(受体)的“合作”关系,这与国际关系中冲突常有而合作不常有的“无政府状态”前提是相矛盾的。
“公共外交”是一种面对外国公众,以文化传播为主要方式,说明本国国情和本国政策为主要内容的国际活动。它对政府的外交工作有相辅相成的支持性意义。进行公共外交的主体包括政府外交部门,但更多的是非政府组织,如民间团体、大学、研究机构、媒体、宗教组织以及国内外有影响的人士。他们可以借助各自的领域和国际交往的舞台,面对外国的非政府组织、广大公众,甚至政府机构,从不同角度表达本国的国情和国际政策。公共外交比起我们熟悉的“民间外交”的内涵更丰富。

❺ 什么是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

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的目的都是扩大政治影响力,提升中国国际文化影响.
用政治的方法回答就是:
①文化具有多样性.只有加强公共外交,推动人文交流,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加强世界对中华文化的准确解读,才能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减少世界对中国发展的误读.
②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只有加强公共外交,推动人文交流,才能增进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取得外国公众对我国发展的理解和支持.
③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是文化发展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只有加强公共外交,推动人文交流,才能更好地学习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发展中华民族文化,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
想要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发言权,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公正合理方向发展也需要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

❻ 公共外交是啥

近年来,“公共外交”这个词比较热,频繁出现在各类媒体。党的十八大报告史无前例地写进了“扎实开展公共外交和人文外交”。此后不久,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于2012年底正式成立,而在此之前,广东、上海、天津等不少地方的公共外交协会也已经成立。吉林大学、武汉大学等国内知名大学陆续开设公共外交课程,有的还设立了公共外交学院,开展相关的研究。
要回答这些问题还真不容易,因为公共外交本身也在发展,很难对其下一个精确的定义。笼统地讲,公共外交是一国为了告知和影响外国公众,通过文化、教育、体育、媒体等交流方式,与之建立的沟通和交流,以争取其对本国的了解、理解和好感。在我国,把争取国内公众对国家外交政策的理解和支持,引导公众客观认识外部世界,也作为公共外交的重要内容。
综观世界各国开展公共外交的情况,我们可发现公共外交的如下特点:一、
政府主导。美国设有全国公共外交委员会,成员是总统提名,国会通过。委员会制定全国性公共外交战略,国务院等部门实施。每年的公共外交预算超过10亿美元。英国早在2002年即成立了跨部门的“公共外交战略委员会”,负责制订公共外交战略。其它大国的做法都大体相似。因此,“公共外交”不能被理解为人人开展的对外交往,它是国家整体外交的一部分,政府的主导性非常明显。
二、
各方参与。因为公共外交的对象不是外国政府,而是非政府的组织和个人,因此实施公共外交的主体不能仅仅靠政府,否则事倍功半。政府往往是动员、鼓励和协调社会资源,围绕公共外交总目标,开展各类对外交流与合作。有时甚至是暗中资助非政府和个人开展公共外交项目。
三、
四、
注重互动。这一点不同于传统的外宣。我们不仅要以别人听得懂的语言和表达方式讲述我们的故事,更要倾听他们的反馈、他们的关注和他们的建议,切忌说教。否则,我们花了很多钱制作的精美宣传册、宣传片没人看,送不出去。
简言之,公共外交虽不同于传统的政府间外交,但是国家整体外交的重要部分,政府主导是前提,各界参与保活力,外无定界,形无定式。一管之见,供批评。

❼ 如何理解公共外交的作用

公共外交是指一国政府通过文化交流、信息项目等形式,了解、获悉情况和影响国外公众,以提高本国国家形象和国际影响力,进而增进本国国家利益的外交方式。在传统的认识中,公共外交被简单地等同为宣传和政策的创可贴,集中化的大众传媒是主要手段。非政府组织及其网络的兴起标志着“新公共外交”的崛起。新公共外交强调双向对话,将公众视为意义的共同创造者与信息的共同传递者,是“巧实力”武库中的重要工具。

❽ 公共外交是什么

公共外交(public diplomacy)</B>是指一国政府对国外民众的外交形式,它的活动手段包括文化交流项目、国际广播和互联网等,其主要表达形式是信息和语言。 公共外交的基本特征一是行为对象是另一国的公众。公共外交的对象应当针对外国的公众舆论,通过影响外国的公众舆论,进而影响外国政府的外交政策。 二是行为主体是一国政府。如果仅仅是民间的交流和社团之间的交往,不能看作是公共外交的内容。比如企业之间的贸易联系,大学之间的友好往来,社会公众的旅游活动以及社会组织之间的联谊活动等等,都只能是民间交流,不能算作是公共外交。也就是说,只有当一国政府出面组织或者幕后支持,按照政府的意志,向外国公众舆论和非政府组织提供消息,组织交流,间接影响外国政府外交政策制定的活动,才能算是公共外交。 三是行为方式是间接的。开展公共外交,不是政府和政府之间的直接交往,而是通过非政府组织和公众舆论间接进行。当然,信息的提供者可以是政府机构,也可以是民间组织,具体如何公布可根据实际情况需要。但是作用的着力点一定是外国的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公众舆论,通过他们影响他国政府的政策,进而实现自己的目的。公共外交的努力在很大程度上是改变另一国政治生态的做法,通过塑造有利于自己的政治生态,促进有利于自己的政策产出。 四是行为目的最终是维护和实现本国的国家利益。所有外交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国家利益的实现。公共外交作为外交形式中的一种,当然也是以国家利益为最终目的。只不过它是通过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进而促进国家利益的实现。

❾ 公共外交:中国准备好了么

英国《金融时报》特约撰稿人 王之缈如果在几十年前谈到“外交”,人们想到的恐怕不是首脑会议就是秘密协定。在传统意义上,外交属于典型远离平民的政治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变换,如今外交场合已经不仅是政治家的舞台。峰会场外民众的抗议几乎和场内的讨论一样受到关注。众多的非政府组织、商业机构等民间力量也在对政府间的交往施加越来越多的影响。从2003年的“非典”到2008年的奥运火炬传递、“3·14”事件、“毒奶粉”风波,近年来中国形象在国际上多次遭遇危机。一系列外交摩擦中,非政府领域冲突往往先于政府间分歧爆发。国际社会的反应和舆论对政府的行为构成了巨大压力,给中国外交带来了一个接一个的难题。意识到这个问题,中国政府也迫切希望改善国际形象。“公共外交” 在这一背景下被中国的领导人寄予厚望。相对传统的政府间外交而言,公共外交强调以公众为对象,实施主体虽然也包括政府部门,但更多的是非政府组织,一般包括民间团体、大学、研究机构、媒体、宗教组织以及国内外有影响的人士。在公共外交方面,中国不惜巨资。2009年初,中国政府确定一项旨在重塑中国国际形象的战略公关计划,预算资金高达450亿元。对于中国的官方和半官方涉外机构而言,“公共外交”无疑是一块巨大的蛋糕。2009年“两会”上,30名政协委员即联署建议设立“公共外交委员会”,呼吁加大投入,建立一个统筹各方力量、推进公共外交的平台。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陈昊苏强调,政协由社会各界有影响力的代表人士组成,具有“亦官亦民”的特点,拥有丰富的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源,在开展公共外交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对于政协、对外友好协会这样长期比较边缘化的机构来说,如果能将公共外交唱成一出统领全国的大戏,并且由自己领衔,无疑是提升自身地位的大好机遇。“公共外交”是它们在国内政治格局中拓展自身空间的良好契机。而在外交不断多元化的今天,经济、文化领域的交流越来越重要,外交部的主管领域也在不断被蚕食。虽然外交部早在2004年就设立了隶属于新闻司的专门的“公共外交处”,但每年的经费只有100万元左右,且主要面向国内公众,更多面向国外公众的公共外交的主体行为被其它各类不同的机构主导,根本无法被纳入其工作范围。如果在不久的将来,公共外交真的成为国家级战略,外交部自然也希望借“外交”二字夺回更多的空间和主导权。前不久的外交部
新年招待会上,部长杨洁篪在谈及今年的中国外交时特别突出了上海世博会。他表示,2010年中国将扎实推进公共外交,外交部要“努力做好上海世博会等国际盛会的相关涉外工作,使之成为开展公共外交的突出亮点”。如此暴露各部门有关公共外交这一“形象工程”的权力角逐,似乎不利于公共外交自身的形象。但实际上,每当中央政府的某种政策倾向形成,各部门争取获得更多的资源、更大的管辖范围是正常的现象,值得担忧的是,除了预算到位、机构设立,中国是否真正清楚,下一步,关于公共外交,究竟要做什么?怎样做?在各部门关于公共外交的政策建议当中,除了强调经费支持和队伍整合,更加切实的实施方案却十分少见,突破性的思路更是难以寻觅。纵观中国真正付诸实践的公共外交措施,恐怕还存在着两大脱节。第一是目的与传播手段的脱节。2009年初被热炒的450亿最终流向何方我们难以得到清晰的报告,但据当时香港《南华早报》报道,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和《人民日报》都将获得巨资。不到一年,我们也确实看到了央视阿拉伯语、俄语频道开播,新华网更是已经拥有了七种不同语言的版本。然而,一位在新华网西班牙语频道工作的朋友告诉我,他们每天的点击量都少得可怜,而排在榜首的全是美女图片一类的东西。有钱打造一个外语网站容易,而要打造全世界受众对它的信任却十分艰难。各国的公共外交的确都要靠政府主导,而政府投了钱就希望赶快告诉人家那些自己最希望别人相信的东西也可以理解,但如果中国的公共外交仍然走不出传统“外宣”那样强烈的政治和意识形态色彩,恐怕那些已经被世界贴上了“官方”标签的报道在还没有被阅读之前就已经丧失了力量。而在对曾经的华夷秩序印象深刻的周边地区,过多政府主导色彩过强的推广中国文化恐怕更容易使“中国威胁论”获得市场。而在标尺的另一端,若论民间和个体的交流,中国现在每年出境人数已经达到4600万人次,而到中国的外国人有2400万,不可谓不多。在世界上越来越多的角落,中国人,和他们所带去的语言、食物等等蕴含着中国文化的符号,都占据了人们的视野。然而,从爱吃中国菜、会用筷子、喜欢李小龙张艺谋的电影到真正可以包容中国式的核心价值观,却仍有着巨大的鸿沟。美国公共外交的成功绝不仅仅在于好莱坞麦当劳星巴克席卷全球,更重要的是,“梦工厂”的大片中巧妙地包含了两个等式:“自由+民主=美国精神”;“美国精神=普世价值”。当然,中国本不该期待公共外交使得中国模式成为“普世价值”,但至少可以
是全世界不同生活方式中的一种。而要向着这个目标真正提升中国公共外交的水平,政府不是要制造更多“喉舌”,而是要在对交流的引导中更多地扮演“看不见的手”,用受众能接受的方式,说受众能听懂的话。此番奥巴马访华,先是开通中文博客、注册“开心网”,后是与中国博主见面,表现出与中国社会各阶层深入接触的强烈愿望。相比之下,奥巴马与中国青年对话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是否该有所反思?提问的复旦青年和中国政府的官员,恐怕并非不理解怎样说话对方才能听得懂听得进去,但中国政府却总是害怕如果不对舆论加以控制就会丧失立场。公共外交的前提就是相信自身的核心价值至少可以被包容,如果自己首先不能摆脱对外界带有敌意的冷战思维,相互的敌意也就会最终被建构。在中国,这样的“零和式思维”不仅仅存在于某些官员的头脑中,更在民众的民族主义思潮中蔓延,这便构成了公共外交的第二大脱节,即政府和民众的脱节。打开中国百姓真正说实话的私人博客,对公共外交的评论大多蕴含着这样的思路:以前外国人瞧不起我们,是因为中国穷;现在中国要强大了,总有一天他们不敢再小看我们,何必花这么多钱在乎他们现在怎么说?中国文化一向以崇尚多元和谐自居,但在核心价值观尚处于缺失状态的中国当今社会,如果中国人自身对这样的价值都没有认同,还怎么可能向世界输出这样的元素?公共外交这一概念的前提即对公众力量的重视。之所以公众要成为被重视的对象,就是因为政府已经无法控制两国交往的一切,而这背后更根本的逻辑是,无论在内政还是外交领域,成熟而有力量的公民社会对政府的强大制约。相比之下,当中国试图说服这样的公民社会接受自己时,却常常发现在中国社会中根本找不到与之对应的、脱离政府主导、代表民间力量的社会元素。类似对外友协这样有“人民团体”之名的组织,实际上具有极强的官方背景,现任会长陈昊苏即中国第二任外长陈毅之子,其普通工作人员都是通过选拔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职员的国家公务员考试招录的。对一般中国百姓而言,分不清这样的人民团体与政府机构有何差异恐怕十分正常。于是,官方或“准官方”的“外宣”不能被国际社会真正接受便不难理解。奥巴马前不久访华期间,选择《南方周末》进行独家专访,而不是央视、新华社等官方色彩较浓的媒体,但专访最终见报的内容却令人失望。西方世界最重要的大国的总统和中国一家颇具影响力的媒体就这样的问题进行友好的交流,不正是扩展公共外交、增进理解的好机会么?而
如果中国政府总是对真正的民间力量抱着如此不信任的态度,普通的、作为一个个单独个体而存在的中国公民无法承担起对外交往的社会责任也就是必然。中国政府在很多意义上是强大的,但公共外交这件事情,却无法在忽视民众认同的基础上完成。

❿ 如何看当前中国的公共外交

当前,我国公共外交的总体现状是:公共外交开展得有声有色,影响逐步扩大,但资源整合程度较低,缺乏战略规划和统筹协调(没有公共外交战略与协调机制,公共外交还没有完全嵌入政策决策过程并贯穿始终,这和中国对外战略思维中对硬、软实力不均衡的传统也有一定关系)。公共外交体制较散乱,缺乏整体协调配合,制度化安排不完善。公共外交模式略显保守,官方色彩过于浓厚,社会组织作用缺失。公共外交中,民间角色越位,而政府又不完全到位。公共外交的意识与能力不足,跨文化沟通能力有待提高。关于公共外交的理论研究热烈,但理论构建和创新滞后于实践。
从历史起点看,公共外交在我国还是一个新概念,公共外交工作尚处在起步阶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虽然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一直不断地在进行公共外交(周恩来总理倡导的人民外交就含有诸多公共外交的内容)的尝试,但从外交学角度看,截至目前,无论是外交界还是学术界,都还没有关于公共外交思想体系的系统表述,有关专著罕见。从推动构建中国特色公共外交理论体系看,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民间智库“察哈尔学会”(2009年10月)、北京外国语大学公共外交研究中心(2010年)、清华大学中国战略与公共外交中心(2011年)、吉林大学公共外交学院(2013年5月)等机构相继成立,在这方面努力探索,值得肯定。
我国的公共外交属于典型的防御性公共外交(有研究者称之为“被动式”公共外交),其主要目的是消除海外民众对中国的错误认知,塑造海外形象,打造海外发展环境。我们基本上是对形象危机被动作出反应,主动引导和设置议程的能力不强,话语权缺失。决策层决定提升公共外交地位的直接动因在于,我国的发展面临重大机遇,但也面对国际环境特别是舆论环境的严峻挑战,中国的海外形象并没有随着国力提升而发生重大积极深刻的变化。因此,公共外交的第一个目标是,消除国外民众和舆论对中国的误解。第二个目标是预防性形象构建,通过培植中国形象来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向世界传递“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哲学理念及“和谐中国”、“和谐世界”的价值观。
在国家层面抓紧研究顶层设计,考虑出台近期、中期和远期的公共外交战略,这包括但不限于国际传播战略、文化教育交流战略、公共外交执行落实方案等。在总体设计中,搭建应有的平台,提供合适的理念、机制、人力智力财力支撑。借鉴吸收各国公共外交好的经验做法,结合我国国情和发展战略,研究厘清我们搞公共外交的价值取向、目标方位和实现路径,深入研究比较各种公共外交理论。
整合体制,对公共外交做出制度性安排。目前公共外交各方都在搞,外交系统在做,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一些地方政协在做,文化教育等部门都在做。具体来说,和公共外交有关的部门有:在国际传播方面,中央主要平面电子电视网络媒体,特别是国际广播电台和中国外文局;在文化领域,文化部外联局主管对外文化交流;在语言教育领域,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在推广。此外,人大、中联部、共青团、友协等多家单位都提出和从事公共外交活动。虽然有一个涵盖14个部门的公共外交部际协调机制存在,但没有哪个部门有足够的权威和能力把这项工作统起来。现实的局面是:各部门基本上按照主管条块运作,各说各的,各干各的,各显神通。尽管中间有不少交叉和重叠,也有某些协作与沟通,但缺乏权威机构和有效机制统筹规划,协调指导,没有形成清晰战略和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大格局。因此,国家应加大资源整合与投入,强化机制建设,加强统筹协调力度,推进做实相关公共外交平台。最佳的选择方案是,成立国家层面有授权、能统筹的公共外交委员会,整合孔子学院等语言教育资源、文化部外联局等文化项目资源、商务部对外援助资源、外交部公共外交资源和相关媒体资源,切实发挥公共外交机制化作用。
让社会团体和中介组织在公共外交中扮演应有的角色。和西方国家公共外交运作往往会选择新闻媒体、非政府组织活动等方式不同的是,我国通常会由国家或政府出面和其他国家举办大型文化活动,如文化年、旅游年等,社会组织、公民团体参与的广度和深度远远不够,公共外交的支援体系建设不足。今后,要想办法加强和改进这方面的工作。中国公共外交协会成立后,应在外交部指导下,更多地承担起开展公共外交项目的任务。
加强对国民公共外交意识与能力的培训。公共外交的主要对象是外国公众,特别是智库、专家学者和媒体精英。由于我国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政治话语体系,加上传播理念和方式上的差异,还有语言上存在的天然隔阂,国际媒体和受众往往很难听懂、读懂中国。在全媒体、自媒体语境下,加强对社会各界公共外交的教育培训迫在眉睫。公共外交开展成效如何,直接关系国家形象,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传播,关系国家利益。一句话,关系中国梦是否能够全面如期实现。在我国国情中,公共外交对内,更增加了开展工作的难度和复杂性。但做好了,无论是对外交工作,抑或意识形态和维稳工作来说,都是利好。要采取多种手段,综合运用多种资源,充分教育、引导全社会特别是政府有关部门、中资公司、专家学者、舆论智库和意见领袖,加强系统培训,提升公共外交的意识和能力,让公共外交理念深入传播到社会各个角落。
把公共外交摆进我国外交战略中去谋划。长期以来,我国形成了“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的外交战略布局。我们现在外交工作的指导方针仍然还是:坚持韬光养晦,积极有所作为。这个外交方针和战略布局是有效的、管用的,很好地助推了我国利用战略机遇期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的良好局面。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面对新的复杂的外部环境,是时候认真考虑如何丰富与完善这个战略布局、打造“升级版”外交战略或国际战略了。笔者以为,至少要把“公共外交是重要补充”这一条摆进去。
充分发挥网络公共外交的阵地作用。网络公共外交是一国政府把过去通过传统媒体开展的政府外交、政府对外传播变成通过新媒体的有组织的个人对个人的网络公共外交(其中,有无政府政策指导和资金支持,是判断是否构成网络公共外交的标志)。相对于提升国际传播力、开展教育文化交流项目和提供对外援助而言,网络公共外交是投入成本较低、见效较快的一种方式。鉴于我国的国情和公共外交现状,特别是对公共外交人力、财力及相关资源投入不足等状况,主管部门应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和企业,本着前瞻性、可操作性和审慎原则,制定网络公共外交战略,并在规范管理基础上统筹经营好若干个重点网络,重视创新,打造品牌,提高网络公共外交的全民性,争夺话语权,积极开展中国特色的网络公共外交。

热点内容
影视转载限制分钟 发布:2024-08-19 09:13:14 浏览:319
韩国电影伤口上纹身找心里辅导 发布:2024-08-19 09:07:27 浏览:156
韩国电影集合3小时 发布:2024-08-19 08:36:11 浏览:783
有母乳场景的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2:55 浏览:451
我准备再看一场电影英语 发布:2024-08-19 08:14:08 浏览:996
奥迪a8电影叫什么三个女救人 发布:2024-08-19 07:56:14 浏览:513
邱淑芬风月片全部 发布:2024-08-19 07:53:22 浏览:341
善良妈妈的朋友李采潭 发布:2024-08-19 07:33:09 浏览:760
哪里还可以看查理九世 发布:2024-08-19 07:29:07 浏览:143
看电影需要多少帧数 发布:2024-08-19 07:23:14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