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共卫生 » 石油污染土壤修复

石油污染土壤修复

发布时间: 2020-11-25 23:37:49

❶ 石油污染怎么办

治理方法
(一)土壤石油污染治理

2O世纪8O年代以前.治理石油烃污染土壤还仅限于物理和化学方法,即热处理和化学浸出法。热处理法是通过焚烧或煅烧,可净化土壤中大部分有机污染物。但同时亦破坏土壤结构和组分,且价格昂贵而很难实施。化学浸出和水洗也可以获得较好的除油效果。但所用的化学试剂的二次污染问题限制了其应用。早在2O世纪7O年代。为了解决输油管线和储油罐发生故障漏油和溢油时土壤被石油污染的问题,美国埃索研究和工程公司就已经开始寻找清洁的生物解决方法,并且其实验室研究找到一种有效的“细菌播种法 ,开了生物修复石油污染土壤先河。上世纪8O年代以来,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技术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生物修复技术也取得了很大进步,正在逐渐成熟。

生物修复是利用生物的生命代谢活动减少土壤环境中有毒有害物的浓度,使污染土壤恢复到健康状态的过程。目前,治理石油烃类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技术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微生物修复技术,按修复的地点又可分为原位生物修复和异位生物修复;另一类是植物修复法。

1.微生物修复技术

(1)原位生物修复技术

原位处理方法是将受污染土壤在原地处理。处理期间.土壤基本不被搅动,最常见的就地处理方式是土壤的水饱和区进行生物降解。除了要加人营养盐,氧源(多为H202)外:还需引入微生物以提高生物降解的能力。有时,在污染区挖一组井.并直接注入适当的溶液,这样就可以把水中的微生物引入到土壤中。地下水经过一些处理后,可以恢复和再循环使用,在地下水循环使用前,还可以/JnA+壤改良剂。

污染土壤经过处理,所有多环芳烃的降解都很明显,但是.三环和多环芳烃的降解率一般明显低于60%。因为就地处理对温度较敏感。所以只能在气温大于8℃的月份进行。在一定的时间内。原位处理不可能有效地去除大多数多环芳烃,而且这种方法因受温度和土壤类型的影响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2)异位生物修复技术

异位生物修复主要包括现场处理法、预制床法、堆制处理法、生物反应器和厌氧生物处理法。

a.现场处理法

近年来国外石油烃污染生物处理的研究很多,其中土壤耕作处理是现场处理土壤污染常用的方法。被污染的废物施在土壤上。通过施肥、灌溉和加石灰等管理措施,保持氧气、水分和pH的最合适值,并进行耕作以改善土壤的通气状况,确保在污染废物和下面土层中污染物的降解。降解过程所用的微生物多为土著微生物。但是要提高效果还需要引入驯化的微生物。

b.预制床法

现场处理中土壤耕作处理最大的缺陷是污染物可能从处理区迁移。预制床的设计可以使污染物的迁移量减至最小,因为它具有滤液收集和控制排放系统。预制床的底面为渗透性低的物质,如高密度的聚乙烯或粘土。将污染土壤转移到预制床上,通过施肥、灌溉,调节pH,有时还加入微生物和表面活性剂,使其最适合污染物的降解。与同一区域的原位处理技术相比,预制床处理对三环和三环以上的多环芳烃的降解率明显提高。

c.堆制处理法

土壤的堆制处理就是将受污染的土壤从污染地区挖掘起来,防止污染物向地下水或更大的地域扩散.运输到一个经过处理的地点(布置防止渗漏底,通风管道等)堆放,形成上升的斜坡,并进行生物处理。堆制法是生物修复技术中的一种新型替代技术。堆制处理过程对污染土壤中的多环芳烃降解,多环芳烃的降解随着苯环数的增加而降低。当多环芳烃的初始浓度提高约5O倍时,除荧、蒽外,其他多环芳烃的降解随着污染浓度的提高而降低。

d.生物反应器法

生物反应器法是将污染土壤置于一专门的反应器中处理。生物反应器一般建在现场或特定的处理区。通常为卧鼓形和升降机形,有间隙式和连续式两种。因为反应器可使土壤与微生物及其他添加物如营养盐,表面活性剂等彻底混合,能很好的控制降解条件,因而处理速度快,效果好。生物反应器处理的过程为:先挖出土壤与水混合为泥浆,然后转入反应器。为了提高降解速率,常在反应器先前处理的土壤中分离出已被驯化的微生物,并将其加入到准备处理的土壤中.

e.厌氧生物修复法

修复受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研究已开发了生物堆层、堆肥及土壤泥浆反应器等好氧修复工艺,但分离获得某些降解菌时。一些降解菌伴有产生高生态风险的产物。最近的研究表明以厌氧还原脱氯为特征的厌氧微生物修复技术有很大的潜力。

(2)植物修复技术

目前,对土壤有机污染的生物修复研究较多,但是,多集中在微生物作用上。事实上,植物对污染物的去除起着直接和间接的重要作用。植物生物修复是利用植物体内对某些污染物的积累、植物代谢过程对某些污染物的转化和矿化,植物根圈与根茎的共生关系增加微生物的活性的特点。加速土壤污染物降解速度的过程。

植物修复的方式包括植物提取、植物降解和植物稳定化三种。植物提取是指利用植物吸收积累污染物,待收获后才进行处理。收获可以进行热处理,微生物处理和化学处理。植物降解是利用植物及相关微生物区系将污染物转化为无毒物质。植物稳定化是指植物在同土壤的共同作用下.将污染物固定,以减少其对生物与环境的危害。植物根际使土壤环境发生变化,起到了改善和调节作用,从而有利于污染物的降解。因此通过选择适当植物和调控土壤条件等手段.可以实现污染土壤的快速修复。

植物生物修复是一项利用太阳能动力的处理系统.具有处理费用低,减少场地破坏等优点而受到普遍重视。据美国实践,种植管理的费用在每公顷200~1000美元之间.即每年每立方米的处理费为0.02~1.00美元.比物理化学处理的费用低几个数量级。

(二)水体石油污染治理

水体石油污染和土壤治理不同,水具有流动性,不及时处理会使污染范围以很快的速度不断扩大。因此.水体石油污染首先是控制污染然后再对污染水进行处理。

(1)海洋、江河、湖泊水体治理

水体石油污染治理对海洋、江河、湖泊石油污染治理,目前仅限于化学破乳、氧化处理方法进行分解处理和机械物理的方法进行净化吸附。清除海洋、江河、湖泊石油污染是非常困难的。防止油水合二为一的唯一选择是喷洒清除剂,因为只有化学药剂才能使原油加速分解,形成能消散于水中的微小球状物。清除水面石油污染还有一些物理方法,如用抽吸机吸油,用水栅和撤沫器刮油,用油缆阻挡石油扩散。英国有一位农场主发明了一种用机编禾草排治理石油污染的方法,不仅能防止石油在海中扩散,而且能吸收比自身质量多15倍的石油,可防止油轮流出的石油污染水岸,禾草中又以大麦秸秆治污最为有效。1992年,一艘油轮在舍德兰群岛附近失事后,在海上放置了22千米长的禾草排,从而保护了海滨浴场和渔场不致遭受污染。而俄罗斯莫斯科精细化工科学院的教授奥列格.乔姆金研制出了用农作物废料清除石油污染的全新方法。演示实验中,乔姆金在一盆水中挤了几滴重油,水盆中顿时漂起了一层薄薄的油花。紧接着乔姆金向水盆中撒人了一小撮稻米壳,几分钟后水盆中的油迹开始减少,二小时后水盆中的油迹完全消失了。

而对收集上来的污水以及石油工厂排出来的石油污水采用生物处理法。生物处理法也称生化处理法。生物处理法是处理废水中应用最久、最广和相当有效的一种方法。它是利用自然界存在的各种微生物,将废水中有机物进行降解,达到废水净化的目的。

(2)地下水体治理

对地下水石油污染治理,采用水动力学方法,通过抽水井或注水井控制流场,可以防止石油和石油化工产品污染的进一步扩大,同时对抽取出来的受污染的地下水进行处理。

近年来。臭氧氧化技术对石油污染的地下水处理取得了很大进展。经臭氧氧化反应后,水体中有机物种类增加,经过一定时间接触氧化反应后,苯系物和稠环芳烃类在水中的相对含量有较大幅度下降,但酯、醛、酮类和烷烃类在水中的相对含量却大幅上升。一般认为,水中芳香烃物质危害性较大,多具有较大的毒性和致癌性,而烷烃、酯类和其他低分子物质的危害性小得多。由上我们可以看出.臭氧氧化法是把危害性大的污染物转化为危害小的污染物.污染水体没有得到根本治理,因此臭氧氧化法与吹脱、活性炭吸附、生物氧化等处理方法配合使用,才能得到良好的处理效果。

(三)空气石油污染治理

石油对空气的污染仅限于其所含的具有挥发性的物质以及轻质石油产品了,而不像对于土壤和水体,石油中的粘稠胶体可以在这两者中成片成块的形成时间很长的污染。虽然如此,石油产品对空气的污染是非常严重的,对空气相对于水体更具有流动和扩散性,治理更加困难。到目前为止,对于石油产品对空气污染还没有一种很好的治理方法,局限于采用控制油气排放等措施,如制定汽车尾气排放标准等.而具体的污染治理方法还有待于人类进行探讨和研究。

❷ 土壤中石油污染物微生态修复原位试验研究

一、试验点的选择

野外试验的场地选择在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县建华寺乡孟新庄延长采油公司杏2采油场,该井场水电畅通,并且有闲置厂房,属于延长石油公司杏子川采油区,距安塞县城30km(图6-9)。

图6-9 安塞杏子川杏2采油场位置图☆为杏2井位置

在试验过程中,水源是必需之物,一方面试验土层中要不断加入水,以便达到试验要求的最低含水量;另一方面测试样品时,需要水来稀释样品、刷洗器皿等。同时,试验中需要测试的土壤样品数庞大,若带回室内测试,不仅费时费工,而且需要运输,增加了试验的错误几率。本次试验进行了52d,试验场地需要长期的严格管理。

杏2井能满足上述条件,试验过程便于管理,省时省力。另外,该井场的采油井正在开采,便于试验原油的获取。

二、试验设计

1.优化菌群制剂的准备

首先将室内培养的菌群进行逐级放大培养,接种量按10%接种培养,降解石油细菌的富集组合培养基:

K2HPO4(1.0g),KH2PO4(1.0g),MgSO4·7H2O(0.5g),NH4NO3(1.0g),可溶性淀粉(10.0g),CaCl2(0.02g),FeCl3(微量),蔗糖(2g),石油(1%~5%),水(1000mL),pH值(7.0)。121℃灭菌30min备用。

将需放大培养的菌液制剂按比例培养足够量,每次放大培养需要5~8d。最后在要出野外之前将培养好的菌液制剂存放于刷洗干净的25L大塑料桶,根据需要和可能用的量准备了3大桶,共计75L。在出野外前对大桶菌液进行显微镜检测,看菌群的生长及数量是否丰富。

2.实验器材

化学试剂:MgSO4·7H2O,NH4NO3,CaCl2,FeCl3,KH2PO4,K2HPO4,KCl,盐酸、酒石酸钾钠、石油醚、三氯甲烷等均为分析纯。

实验用石油为试验场地下2400m采出的原油。

实验用玻璃器皿等:150mL,250mL具塞三角瓶,125mL,1000mL磨口细口试剂瓶,50mL,25mL比色管50支一套各一套、橡胶塞、25L塑料桶,等等。

主要仪器:QZD-1型电磁振荡器、KQ218超声波清洗器、生物恒温培养箱、高速离心机、高压蒸汽灭菌器、无菌实验室、生化培养箱、摇床培养箱、莱卡生物显微镜、752N紫外可见光栅分光光度计、pHB-3型pH计、DDB-303A型电导率仪、电热干燥箱及各种化学分析用玻璃仪器。

3.测试方法

石油烃含量和NO3含量采用德方提供的超声波-紫外分光光度法,NH+4含量采用纳氏试剂比色法、pH值直接使用pHB-3型pH计,TDS用DDB-303A型电导率仪测得电导率换算得出。

4.试验小区的整理和基本物理参数的测试

试验前先对试验小区进行平整,将表层腐殖质层挖去,然后将分成8个试验小区:试验1区、试验2区、试验3区、试验4区、试验5区、试验6区、对照区、空白区等。各小区大小为120cm×120cm,各小区相间20cm,试验设计深度0~15cm,最后至50cm,小区由西向东排列,见试验区分布示意图6-10。

各试验区基本数据的采取:先将试验区表层人为填土除去以出露原地层土壤,原土壤岩性为黄土土壤,土中含有少量2~10mm的小砾石或小姜石,土壤湿容重为1.821g/cm3;自然含水量为9.18%;pH值为8.4;硝酸盐含量为55.3mg/kg;铵含量为8.85mg/kg;土壤本底石油含量为1.3~4.6mg/kg。

试验区土层重量的计算:120cm×120cm×15cm×1.82g/cm3=393120g=393.12kg。

5.试验步骤

因在试验阶段未能找到合适的石油污染场地,作为试验研究则选择了人为添加污染源的试验方法。原油的施加方法:将当地杏2井采出的原油脱水后,称取800g,用500mL分析纯石油醚稀释,均匀喷入试验区,每个试验区均加入基本相当的石油量。但每个区的石油含量不一定相同,只是大体差不多,以每区测试数据为准。

将均匀喷入原油的各试验区的试验土层,经多次翻动使加入的石油均匀混入试验层中。而后将各试验区准备好的试验添加材料逐个加入,1号试区的添加剂为粉碎的鲜茅草。2号试区为鸡粪与鸡粪土(各50%)。3号试区为谷糠、黍糠。4号试区为麦麸。5号试区除加原油外,接种菌液制剂和营养液。6号试区与5号试区相同,只不过是与1~4号一样均加盖农用塑料薄膜用于保温、保湿、防雨等。对照区仅加入原油,其他不加。空白区不加任何材料,仅作空白监测。上述试区加入添加剂后继续翻动试验土层使之土层混合均匀。

图6-10 陕西安塞杏子川杏2采油场试验区示意图

将培养好的菌液制剂,按各试区试验土层重的3%接种量接入,混合均匀。配制营养液,营养液的主要成分:MgSO4·7H2O,NH4NO3,CaCl2,FeCl3,KH2PO4,K2HPO4。配制比例以培养基成分配比为基准。

在上述准备好的试验区加入配制好的营养液30L,试验用水为当地浅层地下水,pH值为8.2,TDS含量为420.5mg/L。再加入约5L的地下水,使试验区试验土层含水量大概保持在20%以上(含水量的计算:菌液按3%计为约12kg,营养液30L,5L地下水,原土壤含水量为9.18%,共计含水量约为20.93%)。在试验区覆盖塑料薄膜用于保温、保湿、防雨等。在一定时间间隔取样,取样方法是在各区以梅花状取5个不同点的同一深度土样,而后充分混合后4分法取样测试。取样后翻耕试验区试验层使其暴气充氧,并补充一定水量保证试验土壤含水量在20%左右。对照区加入与试验区相同的石油量,其他不加,作为自然降解。空白区不加任何物质作为监控样品。各区同时取样测试,测试成分为石油量,pH值,土壤易溶盐,含水率,NH+4,NO3,等等。并同时监测地表及试验土壤温度。试验期完成后分别对各区试验层下部分层取样。

三、试验区试验过程及结果

(一)第1试验区

在上述试验区准备的基础上,按试验区试验层土壤重1.4%的比例混入剁碎长为1~3cm的鲜茅草,作为添加剂。随后将试验区土壤翻耕均匀,按培养基成分比例调控氮、磷、钙、镁、硫、铁等营养元素,用当地地下水控制试验土层含水量在20%左右。在试验区覆盖塑料薄膜用于保温、保湿、防雨等。一定时间间隔取样,取样方法是在该区以梅花状取5个不同点的同一深度(15cm)土样,而后充分混合后4分法取样测试。测试结果见表6-16~6-19,图6-11。

表6-16 试验1区与对照、空白区土壤中石油含量随时间变化测试结果

表6-17 试验1区土壤pH值,含水率(w)与TDS,NH+4,NO3含量随时间变化测试结果

表6-18 试验后1区下部土壤中石油含量,pH值,含水率(w),TDS,NH+4,NO3含量随深度变化测试结果石油含量TDS含量NH+含量NO

表6-19 试2区土壤中石油含量随时间变化测试结果

注:石油去除率计算以0~7d的平均石油含量为初始浓度(2318.5mg/kg)计算;第3天的数据代表性差略去。

图6-11 试1区土壤中石油随时间的去除率

1.微生态修复土壤中石油的去除率

由表6-16和图6-11可知:通过野外现场实验,得出微生态技术在土壤石油污染修复中是具有一定实效性的。试验区在试验初期0~7d加入的优化菌液并没有发挥作用,也就是说室内优化的菌液应用于野外时,经过了一个适应期或是细菌的延滞期(lag phase),本试验区适应期在7d左右。而后进入增殖期也是对数期(logarithmic phase)。图6-11显示在试验的第11天即适应期后5d去除率为40%以上,试验至32d时则去除率达80.32%。而对照区土壤的石油含量变化不大(除去两个异常低值基本在10%以内),说明自然条件下,土壤中石油降解是缓慢的。空白区反映了在没有加任何物质情况下土壤中的石油含量,但在试验后期可能是由于试验区和对照区与空白区相邻又加之降雨和人为取样活动污染了该区,造成含量有所增加。

2.土壤pH值,含水率(w),TDS,NH+4,NO3含量分析

环境的pH值对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有一定影响,它可引起细胞膜电荷的变化以及微生物体内酶的活性改变,从而影响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正常吸收。非正常的pH值使环境中营养物质的可利用性和有害物质的毒性改变。每一种微生物的生存都有一定的pH值范围和最适pH值。大多数细菌的最适pH值为6.5~7.5,放线菌pH值为7.5~8.0,真菌可以在广泛pH值范围内生长发育,如pH值在3以下或9以上仍能生长,而最适是在5~6。由表6-17的pH值监测可知,试1区因加入了一定量的磷酸盐缓冲剂使pH值保持在7.6~8.4之间,大多在8左右,而大部分石油降解菌最适环境为偏碱性。空白区、对照区pH值在8.1~8.9之间,比试验区略高一些。但在此pH值范围内对此次试验影响不大,试1区加入的磷酸盐主要是为微生物的生长增加营养元素。

水在微生物降解石油污染物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媒质和氧源),因此,要使试验区土壤保证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足够水量,一般保持在20%的含水率左右。在每次取样后加入约4%左右的水,表6-17数据显示试验层土壤含水量保持稳定,这为试验效果提供了基本保证。空白区为天然变化的含水量,对照区因取样后人为地翻耕可起到一定的保水作用,含水量略高于空白区,并没有对土壤石油降解起到明显促进作用。

营养元素是微生物细胞以及微生物体内生物酶的组成元素。微生物细胞的组成主要元素是C,H,O,N,P等,其中C,H来自有机物如石油污染物;氧来自水和空气及其他调控的氧源;而氮和磷及S,K,Ca,Mg,Fe等微量元素作为营养物质需要进行补充和调控。因此,我们对试验区土壤进行了N,P,S,K,Ca,Mg,Fe等元素的补充和调控,并利用当地鲜茅草(剁碎)作为添加剂补充其他生物元素和营养盐。表6-17为各区易溶盐,NH+4,NO3含量随试验过程的变化,从中可见试验区于8月21日补充了各种营养元素。随试验进行,微生物活动将石油和各类元素利用、降解、转化,土壤中含量逐渐减少。

3.试验过程对下层土壤的影响

从测试结果可见(表6-18),试验1区下部土层石油含量并没有明显地增加。与对照和空白区对比还有些降低,说明试验层土壤中石油没有向下扩散或是也被降解,氮、磷等易溶盐营养物质有一小部分随水而进入下部土层,该结果为今后修复工作中对含水率和易溶营养的要求和添加方法具有特别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第2试验区试验结果

在上述试验准备的基础上,按试2区试验层土壤重4.3%的比例均匀混入鸡粪与鸡粪土各50%,作为添加剂。其他条件同试1区,试验结果见表6-19,图6-12。

图6-12 试2区微生态修复土壤中石油随时间的去除率

1.微生态修复土壤中石油的去除率

通过野外上述实验,试2区在试验初期0~7d加入的优化菌液同试1区一样,也就是说需要有一个适应期,该试验适应期在7d左右。而后进入增殖期,表6-19显示在试验的第11天即适应期后期去除率就达80%以上,此次样品采集因位置不同使样品测试结果略高。但在试验至16d时去除率也达68%以上,当试验至32d时则去除率达84.3%。

2.试验土壤pH值,含水率(w),TDS,NH+4,NO3含量分析

试验区因加入了一定量的磷酸盐缓冲剂使pH值保持在7.3~8.1,而大部分石油降解菌最适环境为偏碱性,基本保证了微生物的正常生长。空白区、对照区pH值在8.1~8.9之间,比试验区高一些,但此pH值范围对试验影响不大。

试验层土壤含水量保持稳定,一般保持在20%左右,在每次取样后加入约4%的水,调控的含水率促进了细菌的降解,基本保证了试验效果。空白区为天然变化的含水率,对照区因每次取样后人为地翻耕可起到一定的保水作用,含水量略高于空白区。

表6-20为各区TDS,NH+4,NO3含量随试验过程的变化,反映出随试验进程微生物活动将石油和各类元素利用、降解、转化的过程。

表6-20 试2区土壤pH值,含水率(w),TDS,NH+4,NO3含量随时间变化测试结果

3.试验过程对下层土壤的影响

表6-21是试验完成后对试2区及对照、空白区下部不同深度进行了石油,pH值,含水率(w),TDS,NH+4,NO3含量测试。从测试结果可见试2区试验层的下部土层石油含量并没有明显地增加,与对照和空白区对比相差不多。说明试验层土壤中石油没有向下扩散或是也被降解,从pH值,含水率(w),TDS,NH+4,NO3含量也可看出不同于对照区和空白区,也就是说氮、磷等易溶盐营养物质一部分随水而进入下部土层,但不影响试验结果。

表6-21 试验后各区下部土壤中石油含量,pH值,含水率(w),TDS,NH+4,NO3含量随深度变化测试结果

(三)第3试验区

在试验区准备的基础上,按试验层土壤重1.4%的比例均匀混入谷糠、黍糠各50%的混合物,作为添加剂。其他条件同试1区,试验结果见表6-22,图6-13。

表6-22 第3试区土壤中石油含量随时间变化测试结果

注:石油去除率计算以0d的石油含量为初始浓度(1886.0mg/kg)计算。

图6-13 试3区微生态修复土壤中石油随时间的去除率

1.微生态修复土壤中石油的去除率

通过野外现场修复试验,可以认识和了解到地质微生态技术,在土壤石油污染原位修复是有效的。试3区在试验初期第3天加入的优化菌液已发挥作用,也就是说室内优化的原位土壤中的细菌应用于试3区时,适应期较短,在试3区适应期为1~2d,而后进入增殖期。试验的第3天即适应期后去除率就达62%以上,但第7天数据出现异常。在试验至11d时去除率为76%以上,当试验至21d时则去除率达80.62%,32d时为77.29%,11d后平均去除率为77.22%。试验结果显示第11天以后细菌进入稳定期,土壤中石油降解率减慢且相对稳定。

2.土壤pH值,含水率(w),TDS,NH+4,NO3含量分析

表6-23 试3区土壤pH值,含水率(w),TDS,NH+4,NO3含量随时间变化测试结果

3.试验过程对下层土壤的影响

表6-24是试验完成后对试验各区下部不同深度进行了石油含量,pH值,含水率(w),TDS,NH+4,NO3含量测试,从测试结果可见试验区试验层的下部土层石油含量略有增加。与对照和空白区对比增高的量并不是很大,说明试验层土壤中石油向下有部分的扩散。

表6-24 试验后试3区与下部土壤中石油含量,pH值,含水率(w),TDS,NH+4,NO3含量随深度变化测试结果

(四)第4试验区

在上述试验区准备的基础上,按试验区试验层土壤重2.5%的比例均匀混入麦麸,作为添加剂。其他条件同试1区,试验结果见表6-25。

1.微生态修复土壤中石油的去除率

由表6-25,图6-14可知:试验区在试验初期0~7d加入的优化菌液并没有发挥作用,在试验的第11天即适应期后5d去除率就达70%以上,试验至26d时最大去除率达88.11%,但从去除率看数据有些不太稳定,在69.52%~88.11%之间波动。其原因一是土壤石油含量不均,其次细菌作用、营养成分、添加剂的均匀程度等影响了数据的稳定性。但总的来说效果是显著的,平均去除率可达78.15%。

表6-25 试4区土壤中石油含量随时间变化测试结果

注:石油去除率计算以3d,7d的试验区平均石油含量为初始浓度计算;0d的数据可能取样不均等所至略去。

图6-14 试4区微生态修复土壤中石油随时间的去除率

2.土壤pH值,含水率(w),TDS,NH+4,NO3含量分析

试验区pH值保持在6.6~9.0之间,大多在8以上,造成pH值降为6.6的原因,是添加剂刚刚加入后细菌发酵初期大量产酸造成。随后细菌的生长产碱则使环境变为偏碱性。

试验层土壤含水量基本保持稳定,一般在20%以上。实验对氨氮也进行了调控(表6-26)。

表6-26 试4区土壤pH值,含水率(w),TDS,NH+4,NO3含量随时间变化测试结果

3.试验过程对下层土壤的影响

从表6-27可见试验区试验层的下部土层石油含量增加很少,与对照和空白区对比只是浅层略高,说明试验层土壤中石油没有向下扩散或是也被降解。从pH值,含水率(w),TDS,NH+4,NO3含量也可看出有别于对照区和空白区,也就是说氮、磷等易溶盐营养物质有一小部分随水而进入下部土层。

表6-27 试验后试4区下部土壤中石油含量,pH值,含水率(w),TDS,NH+4,NO3含量随深度变化测试结果

(五)第5试验区

在试验区准备的基础上,将放大培养的菌液按试5区试验层重量的3%均匀接入试验区,随后按培养基成分比例调控氮、磷、钙、镁、硫、铁等营养液均匀加入,用当地地下水调控试验土层含水量在20%左右。在一定时间间隔取样,测试结果见表6-28、图6-15。

表6-28 试5区土壤中石油含量随时间变化测试结果

注:石油去除率计算以0d,7d的试验区平均石油含量为初始浓度计算;3d的数据可能取样不均等所至略去。

1.微生态修复土壤中石油的去除率

试5区的试验初期0~7d加入的优化菌液也没有发挥作用,也需要有一个适应期,该适应期也在7d左右,而后进入增殖期。在试验的第11天即适应期后5d去除率就达84.6%以上,试验至26d时最大去除率达88.99%,但从去除率看数据有些不太稳定,在64.84%~88.99%之间不等。该试验区未加添加剂,也未覆盖塑料薄膜,但去除效果仍较好,且平均去除率可达82.51%,说明调控措施也可行。

图6-15 试5区微生态修复土壤中石油随时间的去除率

2.土壤pH值,含水率(w),TDS,NH+4,NO3含量分析

试5区pH值保持在7.7~8.5之间,大多在8以上,造成pH值降为7.7的原因,是刚刚添加磷酸盐类使其产生缓冲效果造成土壤pH值趋于中性。随后细菌的生长产碱和环境的作用则使环境变为偏碱性。水和氨氮含量调控稳定(表6-29)。

表6-29 试5区土壤pH值,含水率(w),TDS,NH+4,NO3含量随时间变化测试结果

3.试验过程对下层土壤的影响

从表6-30可见试5区试验层的下部土层石油含量有所增加但较少,与对照和空白区对比高,说明试验层土壤中石油向下有些扩散。从pH值,含水率(w),TDS,NH+4,NO3含量也可看出有别于对照区和空白区,也就是说氮、磷等易溶盐营养物质也有一小部分随水而进入下部土层,就其原因是该区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未加盖塑料薄膜,中间几次降水量较大使污染物及营养物质向下运移。

(六)第6试验小区试验结果

在试验区准备的基础上,培养的菌液按试6区试验层土重的3%均匀接入试6区,随后按培养基成分比例调控氮、磷、钙、镁、硫、铁等营养液均匀加入,用当地地下水调控试验土层含水量在20%左右。在试验区覆盖塑料薄膜用于保温、保湿、防雨等,在一定时间间隔取样,样品测试结果见表6-31,图6-16。

表6-30 试验后试5区下部土壤中石油含量,pH值,含水率(w),TDS,NH+4,NO3含量随深度变化测试结果

1.微生态修复土壤中石油的去除率

试6区适应期也在7d左右,试验初期0~7d加入的优化菌液也是没有发挥作用。而后进入增殖期。在试验的第11天即适应期后5d去除率为90%以上,试验至32d时则去除率达81.88%,平均去除率为87.21%。

表6-31 试6区土壤中石油含量随时间变化测试结果

注:石油去除率计算以0d,7d的试验区平均石油含量为初始浓度计算;3d的数据可能取样不均等所至略去。

图6-16 试6区微生态修复土壤中石油随时间的去除率

2.土壤pH值,含水率(w),TDS,NH+4,NO3含量分析

由表6-32的pH值监测可知,试6区pH值保持在7.6~8.4之间,大多在8以上,造成pH值降为7.6的原因,也是在刚添加磷酸盐类后使其产生缓冲效果造成土壤pH值趋于中性。随后细菌的生长产碱和环境的作用则使环境变为偏碱性。

表6-32 试6区土壤pH值,含水率(w),TDS,NH+4,NO3含量随时间变化测试结果

3.试验过程对下层土壤的影响

从测试结果可见(表6-33)试6区试验层的下部土层石油含量有所增加但较少,与试5区相比也少一些,因该试区做了覆盖塑料薄膜,减少了降水的影响,未加添加物也是原因之一。与对照和空白区相比高一些,说明试验层土壤中石油向下有些扩散。

表6-33 试验后试6区下部土壤中石油含量,pH值,含水率(w),TDS,NH+4,NO3含量随深度变化测试结果

(七)对照区、空白区试验结果

在试验区准备的基础上,对照区只加原油,不加任何其他试验材料,而后翻耕多次使之混合均匀。空白区不加任何其他试验材料也不翻动。该两区与其他试区同时在一定时间间隔取样,取样方法与试验区相同:以梅花状取5个不同点的同一深度土样(15cm),而后充分混合后4分法取样测试。测试成分为石油含量,pH值,含水率(w),TDS,NH+4,NO3含量等。试验期完成后分别对各区试验层下部分层取样。取样结果见表6-34~6-36。

表6-34 对照区土壤中石油含量随时间变化测试结果单位:mg·kg-1

表6-35 对照、空白区土壤pH值,含水率(w),TDS,NH+4,NO3含量随时间变化测试结果

表6-36 试验后对照、空白区下部土壤中石油含量,pH值,含水率(w),TDS,NH+4,NO3含量随深度变化测试结果

通过野外原位试验得出在试验期内,对照区土壤的石油含量变化不大,除去两个异常低值(基本在10%左右,最大为13.3%)。显示出在自然条件下短时间内土壤中石油降解是缓慢的,16d,21d的测试数据可能土壤中含量不均所致,也反映了土壤物质成分的不均一性和复杂性。空白区反映了在没有加任何物质情况下土壤中的石油含量,但在试验后期因试验区和对照区与空白区相邻又加之降雨和人为取样污染了该区,造成含量有所增加。其他成分的变化基本是在天然条件下随降水的变化而变的。

四、试验讨论与结论

1.土壤中石油的去除率

从表6-37可见,大部分试验区在试验初期0~7d加入的优化菌液并没有发挥作用,也就是说室内优化的菌液应用于野外时,需要有一个适应期或是细菌的延滞期(lagphase),本次试验大部分试区的适应期基本在7d左右。而后进入增殖期也是对数期(logarithmic phase),表6-37显示在试验的第11天即适应期后去除率就达40%以上。只有试3区的试验有点区别,该区细菌的适应期较短,为3~4d。从整个试验过程和测试结果看,试验效果显著,但有些数据因采样位置和土壤不均匀性使测试结果偏低或偏高。但在试验至16d时去除率也达68%以上,当然每个试区因试验条件不同结果有些差别。总体来看,每个试区最大去除率均在80%以上。而对照区土壤中的石油含量变化不大,除去两个异常低值基本在10%左右,表明在自然条件下短时间内土壤中石油降解是缓慢的,16、21d的测试数据可能显示土壤中含量不均所致,也反映了土壤物质成分的不均一性和复杂性。空白区反映了在没有加任何物质情况下土壤中的石油含量,但在试验后期因试验区和对照区与空白区相邻又加之降雨和人为取样污染了该区,造成含量有所增加。

表6-37 杏子川油田杏2采油井场原位微生态修复土壤中石油随时间的降解率单位:%

2.微生态修复技术的控制因素

微生态修复技术是充分优化利用原位微生物菌群辅以物理和化学方法并与地质环境相结合的,以微观效应改变宏观环境的原位修复技术。应用该技术的关键是微生物和地质环境的相互结合、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调控。调控因素主要有温度、水、氧气、营养元素、地质环境的改善等,用于促进元素的转化,降解有毒、有害物质,在原位对环境污染的治理与修复。

(1)土壤温度的调控

温度是影响微生物生长与存活的重要因素之一,微生物的活动强度、生化作用都与此相关。试验区优化的微生物菌群大多为中温微生物(13~45℃),25~38℃为最适生长温度。通过监测试验阶段地表的最高和最低温度显示,空白区是地表的自然最高和最低温度,该地区地表最高温度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大多为25℃以上,但最低温度均小于20℃,昼夜温差大。如何调控温度,是试验效果好坏的关键。因此,我们在试验区用农用塑料薄膜进行保温,进入9月后因气温明显下降夜晚再用草帘覆盖。从调控效果看试验区土壤在试验层15cm深,温度明显增加,比空白区增高5~8℃以上,尤其是在9月上旬以前增温保温效果显著。但随着温度的下降土壤中石油的去除率也在降低。通过此次试验及温度的监测,我们也可得出在该地区开展微生态修复技术的最佳温度时期应在每年的6月下旬至9月上旬,通过调控可使土壤温度保持在25℃以上,能保证微生物细菌的活力和繁殖力。

(2)土壤中氧的调控

氧的供应成为微生物细菌降解有机物过程的重要调控因子之一。本次试验主要从4个方面对土壤氧的供给进行了调控,首先是充分翻耕试验土壤层并且在每次取样后均要翻耕试验层,使其充分与大气混合。其次是保证试验土壤具有一定的含水量,使含水量保持在20%左右,获得水中提供的氧。另外是部分试验区利用添加物,如鲜草、鸡粪、谷糠、麦麸等,该类添加剂不仅廉价易取,并能为土壤补充营养素,而且对试验层土壤进行了改良,增大了蓬松性和通透性,使空气中的氧容易进入。加入的含氧营养物质K2HPO4,KH2PO4,MgSO4·7H2O,NH4NO3,NO3等不仅增加氮、磷、镁等,也是氧的来源之一。上述调控措施为微生物降解土壤中的石油提供了充分的氧源,保证了微生物细菌在降解土壤中石油所需要的氧气。

3.野外原位修复试验结论

从整个试验过程和方法上可得出如下主要结论:

1)通过对陕北杏子川黄土区石油开采所造成石油污染土壤,原位微生态修复方法的试验研究,利用优化原位微生物菌群辅以物理和化学方法与地质环境相结合的微生态技术,进行了试验区土壤温度、水、氧气、营养元素、地质环境因素等的调控,对土壤中石油的降解与修复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土壤中平均石油含量在2000mg/kg以上,经过11~32d原位微生态修复技术的修复,土壤中石油含量去除率可达40%~80%以上,验证了地质微生态修复技术在杏子川黄土区土壤石油污染修复的有效性、科学性、生态性,探索了推广应用的可行性。

2)得出在该地区利用微生态修复技术的最佳温度季节应在每年的6月下旬至9月上旬,通过调控可使土壤温度保持在25℃以上,能保证微生物细菌的活力和繁殖力温度需要。

3)验证了本次试验调控添加的营养元素和对土壤环境的改善是比较适度的,方法是可行的。

该试验过程验证了原位微生态修复技术在野外原位土壤石油污染修复试验效果是显著的,方法也是可行的,具有处理方法简单、费用低、修复效果好、对环境影响小、无二次污染、可原位治理等优点。虽然是试验研究,用于野外大面积修复还有待完善,但通过不断努力是可以实现的。它不仅可以在原位有效地修复土壤、包气带和阻控地下水的石油污染,而且还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改善土壤环境,尚无负面作用,对修复污染的土壤和农作物增产都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从根本上修复和治理土壤石油大面积污染的有效方法之一,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作用。

❸ 如何修复被石油污染的土壤

物理、化学、生物的方法都可以。如果浓度高,可以选用理化的方法,将土取走,将石油提出来;如果浓度不高,最好用生物修复的方法。生物的方法的很多优势是理化方法难于达到的。

❹ 求土壤石油污染修复案例

土壤石油污染修复的应用很多的,目前主要是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生物法具有很好的发展回前景,目前发展答很好,应用的实例主要现在是在油田区,微生物的降油效果相对其他法比较慢,但是无污染、环保,现在石化区、炼油区什么的都有应用了。再有就是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做的多,应用也很符合实际。

❺ 植物修复法 被植物吸收后的重金属和石油怎样处理

【植物修复法】直接利用植物把受污染土地或地下水中的污染物(重金属、有机物等)移除、分解或围堵的过程。透过了解植物在重金属环境下的生存策略,有助于人类利用生物科技制造出可以大量吸收重金属的植物。基本上可以有效清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最好须有下列特征:生长快速、根系能深植土壤、容易收割、能够容忍并累积多样化重金属。
目前普遍认为利用植物修复的方法,来清除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地,是一种较便宜且方便的作法,甚至有科学家指出,可利用植物的这种特性开采土壤中的金属矿物。美国纽泽西州即成功地利用植物修复法,把一处因制造电池而导致铅污染的土地复育成功。
有关植物修复的研究工作,主要是以下述两种策略进行,首先是藉由在植物体中大量表现,已存在于体内且和聚积重金属有关的单一基因,促使植物累积重金属的能力增强。另一种方法则是将一整套外来的,参与重金属代谢、吸收及累积途径的所有酵素,利用基因转殖的方式送进植物体内。目前已经有许多利用基因转殖技术成功生产抗重金属植物的例子,例如以色列的研究人员在烟草中加入具输送功能的基因,使烟草可以生长在含有高浓度镍的环境下。另外西班牙的研究人员则在阿拉伯芥中转殖可以受镉诱发,进而影响植物体内谷胱甘肽浓度的基因,结果发现转殖植株可以生长在含高浓度镉的环境下,并且将镉累积在叶片中。
【植物修复】是利用绿色植物来转移、容纳或转化污染物使其对环境无害。植物修复的对象是重金属、有机物或放射性元素污染的土壤及水体。研究表明,通过植物的吸收、挥发、根滤、降解、稳定等作用,可以净化土壤或水体中的污染物,达到净化环境的目的,因而植物修复是一种很有潜力、正在发展的清除环境污染的绿色技术。

❻ 宅基地被原油污染怎么办

(一)土壤石油污染治理
2O世纪8O年代以前.治理石油烃污染土壤还仅限于物理和化学方法,即热处理和化学浸出法.热处理法是通过焚烧或煅烧,可净化土壤中大部分有机污染物.但同时亦破坏土壤结构和组分,且价格昂贵而很难实施.化学浸出和水洗也可以获得较好的除油效果.但所用的化学试剂的二次污染问题限制了其应用.早在2O世纪7O年代.为了解决输油管线和储油罐发生故障漏油和溢油时土壤被石油污染的问题,美国埃索研究和工程公司就已经开始寻找清洁的生物解决方法,并且其实验室研究找到一种有效的“细菌播种法 ,开了生物修复石油污染土壤先河.上世纪8O年代以来,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技术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生物修复技术也取得了很大进步,正在逐渐成熟.
生物修复是利用生物的生命代谢活动减少土壤环境中有毒有害物的浓度,使污染土壤恢复到健康状态的过程.目前,治理石油烃类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技术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微生物修复技术,按修复的地点又可分为原位生物修复和异位生物修复;另一类是植物修复法.
1.微生物修复技术
(1)原位生物修复技术
原位处理方法是将受污染土壤在原地处理.处理期间.土壤基本不被搅动,最常见的就地处理方式是土壤的水饱和区进行生物降解.除了要加人营养盐,氧源(多为H202)外:还需引入微生物以提高生物降解的能力.有时,在污染区挖一组井.并直接注入适当的溶液,这样就可以把水中的微生物引入到土壤中.地下水经过一些处理后,可以恢复和再循环使用,在地下水循环使用前,还可以/JnA+壤改良剂.
污染土壤经过处理,所有多环芳烃的降解都很明显,但是.三环和多环芳烃的降解率一般明显低于60%.因为就地处理对温度较敏感.所以只能在气温大于8℃的月份进行.在一定的时间内.原位处理不可能有效地去除大多数多环芳烃,而且这种方法因受温度和土壤类型的影响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2)异位生物修复技术
异位生物修复主要包括现场处理法、预制床法、堆制处理法、生物反应器和厌氧生物处理法.
a.现场处理法
近年来国外石油烃污染生物处理的研究很多,其中土壤耕作处理是现场处理土壤污染常用的方法.被污染的废物施在土壤上.通过施肥、灌溉和加石灰等管理措施,保持氧气、水分和pH的最合适值,并进行耕作以改善土壤的通气状况,确保在污染废物和下面土层中污染物的降解.降解过程所用的微生物多为土著微生物.但是要提高效果还需要引入驯化的微生物.
b.预制床法
现场处理中土壤耕作处理最大的缺陷是污染物可能从处理区迁移.预制床的设计可以使污染物的迁移量减至最小,因为它具有滤液收集和控制排放系统.预制床的底面为渗透性低的物质,如高密度的聚乙烯或粘土.将污染土壤转移到预制床上,通过施肥、灌溉,调节pH,有时还加入微生物和表面活性剂,使其最适合污染物的降解.与同一区域的原位处理技术相比,预制床处理对三环和三环以上的多环芳烃的降解率明显提高.
c.堆制处理法
土壤的堆制处理就是将受污染的土壤从污染地区挖掘起来,防止污染物向地下水或更大的地域扩散.运输到一个经过处理的地点(布置防止渗漏底,通风管道等)堆放,形成上升的斜坡,并进行生物处理.堆制法是生物修复技术中的一种新型替代技术.堆制处理过程对污染土壤中的多环芳烃降解,多环芳烃的降解随着苯环数的增加而降低.当多环芳烃的初始浓度提高约5O倍时,除荧、蒽外,其他多环芳烃的降解随着污染浓度的提高而降低.
d.生物反应器法
生物反应器法是将污染土壤置于一专门的反应器中处理.生物反应器一般建在现场或特定的处理区.通常为卧鼓形和升降机形,有间隙式和连续式两种.因为反应器可使土壤与微生物及其他添加物如营养盐,表面活性剂等彻底混合,能很好的控制降解条件,因而处理速度快,效果好.生物反应器处理的过程为:先挖出土壤与水混合为泥浆,然后转入反应器.为了提高降解速率,常在反应器先前处理的土壤中分离出已被驯化的微生物,并将其加入到准备处理的土壤中.
e.厌氧生物修复法
修复受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研究已开发了生物堆层、堆肥及土壤泥浆反应器等好氧修复工艺,但分离获得某些降解菌时.一些降解菌伴有产生高生态风险的产物.最近的研究表明以厌氧还原脱氯为特征的厌氧微生物修复技术有很大的潜力.
(2)植物修复技术
目前,对土壤有机污染的生物修复研究较多,但是,多集中在微生物作用上.事实上,植物对污染物的去除起着直接和间接的重要作用.植物生物修复是利用植物体内对某些污染物的积累、植物代谢过程对某些污染物的转化和矿化,植物根圈与根茎的共生关系增加微生物的活性的特点.加速土壤污染物降解速度的过程.
植物修复的方式包括植物提取、植物降解和植物稳定化三种.植物提取是指利用植物吸收积累污染物,待收获后才进行处理.收获可以进行热处理,微生物处理和化学处理.植物降解是利用植物及相关微生物区系将污染物转化为无毒物质.植物稳定化是指植物在同土壤的共同作用下.将污染物固定,以减少其对生物与环境的危害.植物根际使土壤环境发生变化,起到了改善和调节作用,从而有利于污染物的降解.因此通过选择适当植物和调控土壤条件等手段.可以实现污染土壤的快速修复.
植物生物修复是一项利用太阳能动力的处理系统.具有处理费用低,减少场地破坏等优点而受到普遍重视.据美国实践,种植管理的费用在每公顷200~1000美元之间.即每年每立方米的处理费为0.02~1.00美元.比物理化学处理的费用低几个数量级.
(二)水体石油污染治理
水体石油污染和土壤治理不同,水具有流动性,不及时处理会使污染范围以很快的速度不断扩大.因此.水体石油污染首先是控制污染然后再对污染水进行处理.
(1)海洋、江河、湖泊水体治理
水体石油污染治理对海洋、江河、湖泊石油污染治理,目前仅限于化学破乳、氧化处理方法进行分解处理和机械物理的方法进行净化吸附.清除海洋、江河、湖泊石油污染是非常困难的.防止油水合二为一的唯一选择是喷洒清除剂,因为只有化学药剂才能使原油加速分解,形成能消散于水中的微小球状物.清除水面石油污染还有一些物理方法,如用抽吸机吸油,用水栅和撤沫器刮油,用油缆阻挡石油扩散.英国有一位农场主发明了一种用机编禾草排治理石油污染的方法,不仅能防止石油在海中扩散,而且能吸收比自身质量多15倍的石油,可防止油轮流出的石油污染水岸,禾草中又以大麦秸秆治污最为有效.1992年,一艘油轮在舍德兰群岛附近失事后,在海上放置了22千米长的禾草排,从而保护了海滨浴场和渔场不致遭受污染.而俄罗斯莫斯科精细化工科学院的教授奥列格.乔姆金研制出了用农作物废料清除石油污染的全新方法.演示实验中,乔姆金在一盆水中挤了几滴重油,水盆中顿时漂起了一层薄薄的油花.紧接着乔姆金向水盆中撒人了一小撮稻米壳,几分钟后水盆中的油迹开始减少,二小时后水盆中的油迹完全消失了.
而对收集上来的污水以及石油工厂排出来的石油污水采用生物处理法.生物处理法也称生化处理法.生物处理法是处理废水中应用最久、最广和相当有效的一种方法.它是利用自然界存在的各种微生物,将废水中有机物进行降解,达到废水净化的目的.
(2)地下水体治理 天猫美国普卫欣提示:雾霾天气出行记得做好防护。
对地下水石油污染治理,采用水动力学方法,通过抽水井或注水井控制流场,可以防止石油和石油化工产品污染的进一步扩大,同时对抽取出来的受污染的地下水进行处理.
近年来.臭氧氧化技术对石油污染的地下水处理取得了很大进展.经臭氧氧化反应后,水体中有机物种类增加,经过一定时间接触氧化反应后,苯系物和稠环芳烃类在水中的相对含量有较大幅度下降,但酯、醛、酮类和烷烃类在水中的相对含量却大幅上升.一般认为,水中芳香烃物质危害性较大,多具有较大的毒性和致癌性,而烷烃、酯类和其他低分子物质的危害性小得多.由上我们可以看出.臭氧氧化法是把危害性大的污染物转化为危害小的污染物.污染水体没有得到根本治理,因此臭氧氧化法与吹脱、活性炭吸附、生物氧化等处理方法配合使用,才能得到良好的处理效果.
(三)空气石油污染治理
石油对空气的污染仅限于其所含的具有挥发性的物质以及轻质石油产品了,而不像对于土壤和水体,石油中的粘稠胶体可以在这两者中成片成块的形成时间很长的污染.虽然如此,石油产品对空气的污染是非常严重的,对空气相对于水体更具有流动和扩散性,治理更加困难.到目前为止,对于石油产品对空气污染还没有一种很好的治理方法,局限于采用控制油气排放等措施,如制定汽车尾气排放标准等.而具体的污染治理方法还有待于人类进行探讨和研究.

❼ 壤中石油污染物微生态原位修复技术研究

通过对采油区土壤地下中微生物的生态效应研究发现,水土体中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土著微生物,它能够降解水土环境中的石油污染物,进一步研究发现土壤中这种菌群比水体中大几个数量级。在室内利用优选的试验用菌种、菌群和选择的最佳营养物质,对试验区的土壤和地下水含水层的石油污染进行了微生态修复的模拟试验,试验结果显示效果显著良好,降解速度快。通过野外现场微生态原位修复试验,验证了优选培养的降解石油菌群液在野外修复土壤有良好的效果。

因此,提出原位降解土壤中石油污染物的技术———石油污染土壤原位微生态修复技术。该技术充分利用土壤微生态环境要素:和谐生存的大量土著微生物、适宜温度、充足的营养环境,结合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对土体中石油污染物进行降解。

一、微生态原位修复的基本条件

微生态原位修复方法并不是通用的,它有其自己的适应性。也就是说它必须有其适用的条件,这个条件就是:首先要有适合于降解转化污染物的微生物,能够实施该方法的场地,要有适宜的环境因子。

1)适合的微生物是微生态修复的先决条件,这些微生物是具有正常生理和代谢功能的,并能降解或转化污染物的微生态体系,其中微生物细菌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能够实施该方法的场地,主要是指能将用于降解的微生物细菌及所需营养源和污染物相接触的场地,如土壤包气带土层的某一层位作为活化层来实施;可将用于降解的微生物细菌及所需营养源加入到污染的含水层中。

3)适宜的环境因子是指能够使微生物细菌正常生长代谢的环境因子,它们包括温度、pH值、Eh值、无机养分、电子受体等。

二、微生态修复技术的实施

微生态修复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依靠工程学、环境学、生物学、生态学、微生物学、地质学、土壤学、水文学、化学等多学科的合作,为了确定微生态修复技术是否适用于某一受污染环境和某种污染物,需要进行微生态修复的工程设计。

(一)污染场地信息收集

调查包括以下5个方面。

1)污染物的种类和化学性质、在土壤中的分布和浓度、受污染的时间。

2)当地正常情况下和受污染后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和活性以及在土壤中的分布,分析鉴定微生物的属种,检测微生物的代谢活性,从而确定该地是否存在适于完成微生态修复的微生物种群。具体的方法包括镜检(染色和切片)、生物化学法测生物量(测ATP)和酶活性以及平板技术等。

3)土壤、包气带、地下水的理化特征,如温度,孔隙度,渗透率,pH值,Eh值,TDS,DO,水化学分析等。

4)污染现场的地理、水文地质和气象条件以及空间因素(如可用的土地面积和沟渠)。

5)有关的管理法规,根据相应的法规确立修复目标。

(二)技术查询

在掌握当地信息后,应向有关单位(如信息中心、信息网站、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咨询是否在相似的情况下进行过生物修复处理,以便吸取他人经验。例如,在美国要向“新处理技术信息中心”(Alternative Treatment Technology Information Center,简称ATTI)提出技术查询。

(三)技术路线选择

根据场地信息,对包括生物修复在内的各种修复技术以及它们可能的组合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列出可行的方案,并确定最佳技术。

(四)可处理性试验

假如生物修复技术可行,就要设计小试和中试,从中获取有关污染物毒性、温度、营养和溶解氧等限制性因素的资料,为工程的具体实施提供基本工艺参数。

小试和中试可以在实验室也可以在现场进行。在进行可处理性试验时,应选择先进的取样方法和分析手段来取得翔实的数据,以证明结果是可信的。进行中试时,不能忽视规模因素,否则根据中试数据推出现场规模的设备能力和处理费用可能会与实际产生大的差距。

小试和中试的试验方法包括:

1.土壤灭菌试验

选取有代表性的土壤经混匀后分装于容器中。容器分为两组,一组经高温灭菌或适当药剂处理以杀灭其中微生物;另一组不灭菌,分别施入同量的目标污染物,置于空气中培养。在一个时期内,定期监测两组土壤中该污染物的消失情况,最后判定是否为微生物降解性物质及其降解速率。如果试验周期长于7d,需补充无菌水以利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对于地下水的试验也可用相同的原理来进行试验。

2.土壤柱试验

一般以拟修复的污染土壤类型及耕作层深度,并按相应的疏松程度(容重)装成土柱,土柱内径至少5cm以上。对地下水含水层也同样可模拟为砂柱试验。

3.三角瓶试验

通常是在三角瓶中装入培养液进行批式培养(batch culture),监测污染物的降解情况。其大致步骤是,在三角瓶中配制以该污染物为主要碳源的培养液,另补加适当的N,P,S,生长素等其他营养物质,调节pH值(必要时可调至中性微碱及微酸性两种培养液以分别适应细菌与真菌的需要)。设不接种微生物的处理组作为对照,接种的微生物可以是一种或多种,也可接种经驯化的活性污泥,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与温度条件下进行培养。在一个阶段内定时连续监测各三角瓶内培养液的变化。其中可包括物理外观上的变化,如色度、浊度、颜色、嗅味等;微生物的变化,如菌种、生物量及生物相等;化学的变化,如pH值,COD,BOD5,以及该污染物的数量变化。

4.反应器试验

实验室规模的反应器试验,一般由一个2~5L的容器构成,污染物或基质通过恒流泵输入容器内,用适当的温控器控制温度,通过与恒流泵和流量计相连的几个控制器来维持容器中的pH值和Eh值,容器内设有搅拌装置,以保证泥水混合液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的均匀。定期通过注射或微孔取样管从容器内取出样品进行分析,取样时要保持无菌状态。容器内微生物的量可以用ATP来表示,目标污染物的消失和CO2等产物的形成则表明污染物的降解和矿化。

(五)修复效果评价

在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对所选方案进行技术经济评价。技术效果评价如下:

原生污染物去除率=(原有浓度-现存浓度)/原有浓度×100%

次生污染物增加率=(现存浓度-原有浓度)/原有浓度×100%

污染物毒性增加率=(原有毒性水平-现有毒性水平)/原有毒性水平×100%

经济效果评价包括修复的一次性基建投资与服役期的运行成本。

(六)实际工程设计

如果小试和中试表明微生物修复技术在技术和经济上可行,就可以开始微生物修复计划的具体设计,包括处理设备、井位和井深、土壤概况、营养物质和其他电子受体等。

❽ 石油烃污染土壤修复实施方案具体包含哪些内容

土壤污染的治理措施
1 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方法。土壤污染物质可以通过生物降解或植物吸收而被净化。蚯蚓是一种能提高土壤自净能力的动物,利用它还能处理城市垃圾和工业废弃物以及农、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因此,蚯蚓被人们誉为“生态学的大力士”和“净化器”等。积极推广使用农污染的微生物降解菌剂,以减少农残留量。利用植物吸收去除污染:严重污染的土壤可改种某些非食用的植物如花卉、林木、纤维作物等,也可种植一些非食用的吸收重金属能力强的植物,如羊齿类铁角蕨属植物对土壤重金属有较强的吸收聚集能力,对镉的吸收率可达到10%,连续种植多年则能有效降低土壤含镉量。
2 污染土壤治理的化学方法。对于重金属轻度污染的土壤,使用化学改良剂可使重金属转为难溶性物质,减少植物对它们的吸收。酸性土壤施用石灰,可提高土壤pH值,使镉、锌、铜、汞等形成氢氧化物沉淀,从而降低它们在土壤中的浓度,减少对植物的危害。对于硝态氮积累过多并已流入地下水体的土壤,一则大幅度减少氮肥施用量,二则配施脲酶抑制剂、硝化抑制剂等化学抑制剂,以控制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大量累积。
3 增施有机肥料。增施有机肥料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既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特别是土壤胶体性质,又能增大土壤容量,提高土壤净化能力。受到重金属和农污染的土壤,增施有机肥料可增加土壤胶体对其的吸附能力,同时土壤腐殖质可络合污染物质,显著提高土壤钝化污染物的能力,从而减弱其对植物的毒害。
4 调控土壤氧化还原条件。调节土壤氧化还原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重金属变价元素在土壤中的行为,能使某些重金属污染物转化为难溶态沉淀物,控制其迁移和转化,从而降低污染物危害程度。调节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即Eh值,主要通过调节土壤水、气比例来实现。在生产实践中往往通过土壤水分管理和耕作措施来实施,如水田淹灌,Eh值可降至160mv时,许多重金属都可生成难溶性的硫化物而降低其毒性。
5 改变轮作制度。改变耕作制度会引起土壤条件的变化,可消除某些污染物的毒害。据研究,实行水旱轮作是减轻和消除农污染的有效措施。如DDT、六六六农在棉田中的降解速度很慢,残留量大,而棉田改水后,可大大加速DDT和六六六的降解。
6 换土和翻土。对于轻度污染的土壤,采取深翻土或换无污染的客土的方法。对于污染严重的土壤,可采取铲除表土或换客土的方法。这些方法的优点是改良较彻底,适用于小面积改良。但对于大面积污染土壤的改良,非常费事,难以推行。
7 实施针对性措施。对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治理,主要通过生物修复、使用石灰、增施有机肥、灌水调节土壤Eh、换客土等措施,降低或消除污染。对于有机污染物的防治,通过增施有机肥料、使用微生物降解菌剂、调控土壤pH和Eh等措施,加速污染物的降解,从而消除污染。总之,按照“预防为主”的环保方针,防治土壤污染的首要任务是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源,防止新的土壤污染;对已污染的土壤,要采取一切有效措施,清除土壤中的污染物,改良土壤,防止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

❾ 干洗店知名品牌有哪些

".要开一个好的干洗店,当然要慎重选择一个好的品牌作为依托靠山啦!我就是一个真实的写照,之前开的传统家庭式干洗店,所有的售前售后服务,技术学习,设备原料采购都要自己跟进,真是劳心劳力,而且我还得雇人帮忙看店,一个人根本打理不过来。几个月下来一点利润也没看到。现在我重新转型开了一家澳贝森科技干洗店。这个店真是让我满意的不得了。品牌口碑好,市场自然就好,都不用怎么宣传,就能做到客似云来。手机网店跟实体店完美结合,不管顾客住在店附近还是远在五公里以外,都能享受到我店面带来的周到服务。店里的黑科技管理,让我成了幸福的甩手掌柜,一部小手机就能掌控全局,我还有一个帅气的机器人员工,帮我在店面迎宾接待,不用雇店员,省下了很多人员成本。整个设备全套也就3万多,性价比很高,来自欧洲的百年老店,在中国市场也一样吃得开,所以想选择干洗店品牌就选澳贝森科技干洗就对了。

.

"

.

.

.

.

.

.

.

.

.

.

.

重400~1500克,小果锥状突起,果眼深,苞片尖端超过小果;果肉黄至深黄色,肉质脆嫩,糖含量高,汁多味甜,香味浓郁,以鲜食为主。

西班牙类:植株较大,叶较软,黄绿色,叶缘有红色刺,但也有无刺品种;果中等大,单果重500~1000克,小果大而扁平,中央凸起或凹陷;果眼深,果肉橙黄色,香味浓,纤维多,供制罐头和果汁。

杂交种类:是通过有性杂交等手段培杂交种育的良种。植株高大直立,叶缘有刺,花淡紫色,果形欠端正,单果重1200~1500克。果肉色黄,质爽脆,纤维少,清甜可口,可溶性固形物11%~15%,酸含量0.3%~0.6%,既可鲜食,也可加工罐头。

菠萝植株适应性强,耐瘠、耐旱,病虫害较少,是新垦山地的重要先锋作物,易栽培,产量高,还可间作,是东南丘陵开发,发展农村经济和使农民致富的好树种。[5]

繁殖方法

菠萝亩栽3800~4000株,需苗量极大,常用整形素催芽繁殖、营养体繁殖和组织培养3种方法。

催芽时间与办法:5~11月选具40厘米长的绿叶,通常卡因类40张叶,菲律宾品种35张叶的植株。每株用250毫克/升乙烯利加1%尿素与0.5%氯化钾混合液25毫升灌心催芽,处理后第5天和第12天分别再用1200~1500倍和600倍~750倍整形素溶液25毫升灌心。

营养体繁殖,常用小苗培育,即利用田间的小顶芽、小托芽、小吸芽和果瘤芽分类假植于苗圃培育后出国。利用采果后留在果柄上的小托芽生长培育成苗,利用老茎切块繁殖和更新地老茎繁殖。

组织培养育苗,用Ms培养基,在室温30℃、光照12小时或自然光照培养室内培养。

1、双行式,常用的畦和沟共150cm宽,双行单株排列。它的优点是:畦沟较宽须根能够向外扩展,畦上的株行距比较均匀,茎基互相挤靠,叶片伸展成半球面,能充分利用阳光,又易形成行间“自荫”环境,减少畦沟杂草,方便管理。用这种方式种植菠萝一般沟宽100-110cm,小行距40-50cm,株距随密度而变动。如果每667m2种植3500-4000株,株距20cm,每667m2种植4500株,株距15cm左右。

2、三行单株排列的畦和沟共170cm宽,其中畦面宽120cm,小行距35-40cm,株距随密度而变,一般在20-25cm之间,这种方式,植株个体营养面积均匀。

  • 3、四行式,一般采用200cm宽畦,宽窄行排列种植,宽行100cm(其中沟宽50cm),窄行50cm(其中沟宽20cm),形成的小畦面上以25cm株行距种植,每667m2植4500-5000株。它的优点是:畦上有沟,植株封行后,这个小沟既排水又保水,有利根系生长;大行距较宽,方便行人操作,窄行两侧叶片受人为伤害少,霜冻时叶片受害大为减轻,大果多在此两行中间获得。水分管理要及时排灌,防涝抗旱。

  • 4、做好其他各项管理,如为不影响果实生长发育,应适当的除芽和留芽;为促花要进行催花;为提高果实重量和品质要喷果,在小花全部谢花后,用50毫克/升赤霉素加0.5%尿素液喷果,过20天喷第二次,喷70毫克/升赤霉素加0.3%尿素液。为使果实成熟一致,果实发育到七成熟时,用乙烯利300毫克/升喷果催熟

  • 含可溶性固体物16%以上,味甜而芳香,该品种树势中庸,树姿半开张,树体矮化,分枝弱,连续结果能力强,产量不高,耐寒,耐盐性强。

    蓬莱柿
    秋果专用种,夏果极少。秋果为倒圆椎形或卵圆形,果顶圆而稍平且易开裂,单果重60-70g,果皮厚,紫红色;果肉鲜红色,含可溶性固形物16%,较甜,但肉质粗,无香气。该品种树势极强,树姿直立,树冠高大 生长旺盛。枝稀,枝长而粗壮,耐寒性好。
    夏秋果兼用种,以秋果为主。秋果呈倒圆椎形,单果重60-80g,最大120g以上,成熟时为浅绿色,果顶不开裂,但果肩部有裂纹,果肉紫红色,中空,含可溶性固形物16%以上,风味极佳,该品种树势旺,树姿半开张,枝条粗壮,分枝较少,耐寒性中等,抗病力强,耐盐力较强。
    无花果树势优雅,是庭院、公园的观赏树木,一般不用农药,是一种纯天然无公害树木。其叶片大,呈掌状裂,叶面粗糙,具有良好的吸尘效果,如与其他植物配置在一起,还可以形成良好的防噪声屏障。无花果树能抵抗一般植物不能忍受的有毒气体和大气污染,是化工污染区绿化的好树种。此外,无花果适应性强,抗风、耐旱、耐盐碱,在干旱的沙荒地区栽植,可以起到防风固沙、绿化荒滩地作用。

    经济价值
    无花果还是目前世界上投产最快的果树之一,而且产量高,没有大小年,病虫害少,栽培管理容易。无花果当年栽苗当年挂果,管理得当株产可达2公斤、亩产可达500公斤。更为奇特的是,育苗当年在苗圃内也能大量结果,这在果树中是十分少见的。无花果的这一优异特性,使投资在极短的时间内收回,极其有利于调动广大果农的生产积极性,也极其有利于各地政府的产业化和满足国内大公司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要求,是大资金投资农业的最好项目之一。第3-5年进入丰产期,丰产期亩产一般在2500公斤以上,其中青皮无花果最高亩产3500公斤以上,而且没有大小年 病虫害也极少,特别有利于生产绿色果品,符合国际流行趋势。
    无花果大部分品种分夏秋两季结果,果实在6~11月陆续成熟。鲜果销售时间长 销售压力小,而且还大大延长了加工时间,特别有利于提高工厂设备利用率 无花果树寿命长,一般经济寿命为30~50年。
    番荔枝需要温暖的气候和适当的降水,不耐霜冻和阴冷天气。普通番荔枝最适生长温度平均最高为25-32℃,平均最低为了15-25℃,果实成熟最适平均温度为25-30℃。番荔枝果树安全越冬的临界温度为0℃。大部分的番荔枝都为半落叶果树,在冬末或早春便进入自然休眠或环境条件引起的强迫性休眠。休眠使植株免除冬春晚霜或干旱的影响。适当的冬季低温利于加速落叶,促进萌芽。但低温对诱发萌芽的作用并不像在其他落叶果树那样是必要的。在果实成熟期间的温度既不能过低,也不能过高。遇上低温,特别是13℃以下的低温,果实会出现生理病害,经常会出现锈斑病,推迟成熟时间。而温度过高又会造成过早成熟,容易造成果实腐烂。 [3]

    水分
    番荔枝对水分比较敏感,水分过多过少都不利于植株生长。番荔枝在短期的水淹情况下生长即受到影响,造成落叶少花。灌溉或降雨对开花和早期坐果是重要的。这期间过于缺水,会导致落花落果,果实生长缓慢。同时,水分还会影响果实的品质,有报道澳大利亚有灌溉的番荔枝裂果率为9.8%,而没有灌溉的番荔枝的裂果率为20%。番荔枝在低湿(相对湿度低于70%)情况下,落花增加,柱头干化,坐果明显减少。昆士兰东南部番荔枝盛花期,最热的时候白天相对湿度常低于30%,生产上他们采用高密度种植、营造防风林和喷雾的方法来增加果园的湿度。但湿度过高(高于95%)又会把柱头上的糖类分泌物稀释,使花粉发芽率低,不利于受精
    番荔枝类果树对各类土壤的适应性都很强。在砂质到黏壤质土上都能生长。但是要获得高产和稳产,则以砂质土或砂壤土为好。因为土壤黏重,排水不良会影响开花坐果。而疏松的砂壤土则无此弊端,容易通过施肥和灌溉来控制生长。如土层浅薄,可培土加厚土层,改进排水,也可进行覆盖,促使表土层吸收根的发育。
    实生育苗在生产上使用仅局限于普通番荔枝,杂交番荔枝不能做母树。实生育苗种子来源十分重要,种子应来自优良品种(普通番荔枝)丰产、优质母株上大且果形端正的果实。最好是用同一品种人工授粉所结的果实。待果实充分成熟,果实为淡绿黄色,小果间缝合线明显时采收取种。作为嫁接砧木培养,种子采集可降低要求。种子取出后洗净,剔除不实粒和小粒种子,晾干即可播种。如经贮藏的番荔枝种子,播种前要晒,以促进发芽。播前可用200ppm的赤霉素浸泡种子24-36小时,以促进提早发芽。苗床以肥沃砂质壤土为好,并施入腐烂有机肥抖匀。修沟起畦,畦宽以方便田间作业为准。采用条播、撒播均可,播种量每亩7-8千克。播后用细沙或细土覆盖,稍压实后淋透水,然后盖草或塑料农膜保湿。出苗后揭开盖草或塑料农膜,以免压弯幼苗。幼苗期要注意水肥管理,一般3-4浇水一次,干旱时每天浇水一次。到6-8片叶后可开始追肥,以利培育壮苗。 [3]

    嫁接
    番荔枝嫁接育苗一般选用普通番荔枝做砧木,这样的砧木具有亲和性好、树形矮化、产期提早的特点。砧木的粗度一般达到0.8厘米左右时才能进行嫁接。嫁接时间:枝接一般在春季,而芽接则在夏秋季嫁接较好,冬季嫁接一般不能成活。番荔枝的接穗选取生长健壮、无病虫的优良品种母树的外围枝梢,接穗采下后,将叶片剪去,保留0.3-0.5厘米长的叶柄以减少水分的蒸发。此法适用于生长季节树液流动期进行,以便于砧木能剥离树皮。
    番荔枝定植时,苗木应选用以普通番荔枝作为砧木的嫁接苗,种植时间选择在春季最好,特别是在未萌芽前种植,成活率最高。也可在6-7月雨水季节定植,但要注意排水,番荔枝根部最忌积水。定植时对最好对苗木进行分级,从外地调入的苗木栽种前需在水中浸根3-5小时。此后将苗放入深20-30厘米的穴中,缺水的山地可适当加深10厘米,使根系舒展,边填土边提苗边踏实,种好后在四周做1个树盘,用稻草等覆盖物覆盖并浇足定根水。 [4]

    肥水
    番荔枝的施肥原则为根据树体大小和不同生长阶段科学施肥,以施用有机质肥为主,有机肥、无机肥结合的方式进行,逐步向绿色农业靠拢。一般1年施肥3次,第1次在冬季修剪前后,结合深翻土壤和清园进行,施用以有机肥为主,深挖深放,重施全施,施用全部有机肥,以及占全年80%的磷肥、20%的氮钾肥;第2次于夏期果开花后的幼果期间(5-6月),施全年总量的氮肥35%、磷肥10%及钾肥20%;第3次在冬期果幼果期间(9-10月),施用全年总量的氮肥35%、磷肥10%及钾肥35%。施用时一般应挖沟填埋,不应撒施,挖沟可挖条沟、环状、半环状、放射状等。并且根据树体情况还可进行根外追肥,根外追肥也是补充果实和树体营养的有限途径,

  • 花座果期是指从第一花序现蕾至座果。这个阶段是番茄从以营养生长为主过渡到生殖生长与营养生长同等发展的转折时期,直接关系到产品器官的形成及产量;

    选时
    黔东南地区早熟栽培在11月中下旬播种育苗,其他地方正季栽培在12月中下旬播种育苗,作秋延晚栽培5月中下旬播种育苗。

    土壤
    番茄能耐旱,但不耐涝,对土壤要求不十分严格,为了获得高产,需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保水保肥力强的土壤。

    施肥
    深耕耙细后开成宽80厘米,高16-24厘米的厢,厢沟宽33厘米,每厢栽2行。在施肥时氮、磷、钾合理的配合比例为1:1:2,亩施腐熟有机肥3000-5000公斤,配合施入过磷酸钙25公斤,钾肥20公斤(或草木灰80公斤)。
    番茄生长期适当追肥,不可偏施氮肥,须配合磷钾肥。一般于定植缓苗后施催苗肥,促茎叶生长。第一穗果开始膨大后进行第二次追肥,促果实膨大,中、晚熟品种还需在第一、二穗果采收后进行3-4次追肥。在果实生长期间用1.5%过磷酸钙或0.3%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叶面追肥,有利于果实成熟,提高产量。定植缓苗后需中耕保墒,第一花序开花期间应控制灌水,防止因茎叶生长过旺引起落花落果。第一穗果座果后,植株需水较多,应及时灌溉。雨季注意排水。

    定植
    适时定植,合理密植:春季保护地早熟栽培于2月下旬至3月初抢冷尾暖头天气定植;露地地膜覆盖栽培于3月20日左右抢冷尾暖头天气定植。定植密度为早熟品种多干整枝行株距50×30厘米,每亩3000株左右;中晚熟品种采用单干整枝每亩3500株左右;采用双干整枝时每亩2000株左右。

    整枝
    整枝、达架、绑蔓:在第一穗果座果后搭“人字”形架。整枝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只留主干,侧枝全部摘除(侧枝长到4-7厘米时摘除为宜)称为单干式整枝;另一种是除留主干外再留第一花序下的侧枝,其余侧枝全部摘除,称为双干整枝。不管采用那种整枝方式,都要注意及时绑蔓。

    保花
    为防止落花落果可于花期用10-20ppm2,4-D药液浸花或涂花,或用20-30ppm的番茄灵喷花。植株生长中后期,下部的老叶也可适当摘除,以减少养分消耗,改善通风透光;无限生长型品种在4-5台果后要及时打顶,提高坐果率,促进果实成熟。 [
    症状识别:番茄晚疫病又名番茄疫病,是番茄上发生最普遍、危害最重的病害。该病害是由真菌引起的,主要为害叶片和果实,也能为害茎和叶柄。苗期至成株期均可染病。苗期染病,病斑由叶片的主茎蔓延,嫩茎部缢缩腐烂,病部以上枝叶死亡,湿度大时病部表面产生白色霉层。
    发病规律:该病喜欢高温高湿的环境,最适发温度18-25℃,相对湿度在95%以上。最适感病生育期为成株期至座果期,发病的潜育期3-5天。多连阴雨的年份发病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田块发病重,种植过密,通风透光差,肥水管理不当的田块发病重
    防治方法:
    ①轮作:与非茄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
    ②清除病残体,发病季节及时摘除病叶病果深埋,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
    ③栽培防治:加强田间管理,提高植物抗病性,浇水易在晴天进行,防止大水漫灌。保护地栽培灌水后应适时放风排湿,合理密植,及时整枝打叉,摘除植株下部老叶,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在保证湿度的前提下增加放风量;
    ④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开始用72%霜霉疫净可湿性粉剂稀释800-1000倍喷雾,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3-4次
    防治方法:在目前对番茄青枯病尚无理想的防治药剂情况下,防治上应抓好下述环节:
    ①因地制宜地选育和换种抗耐病高产良种;
    ②重病地区和重病田实行轮作,最好与水稻进行水旱轮作;
    ③加强肥水管理。整治排灌系统,高畦深沟栽培,防止漫灌串灌;
    ④初果期开始加强巡查,一旦发现病株随即拔除,收集烧毁,病穴及附近植株淋灌77%可杀得悬浮剂800倍液,或扫细800倍液,2次以上,隔7-10天1次,前密后疏,淋透淋足(200-500毫升/株或更多)。

    灰霉病
    症状识别:主要危害花和果实,叶片和茎亦可受害。患部呈现水渍状或黄褐色湿腐状,表面长满灰色至灰褐色浓密霉层。
    发病规律:病菌依靠气流传播,从寄主伤口或衰老器官侵入致病。病菌为弱寄生菌,可在有机物上营腐生生活,发育适温为20-23℃。适温(20℃左右)、相对湿度在90%以上时有利于发病。寄主生长衰弱的,易诱发本病。
    防治方法:
    ①注意选育抗耐病高产良种;

体正常需要。
(2)果品的医疗功能 许多果实及种子均可入药,具有治疗作用。如核桃、荔枝、龙眼等是良好的滋补品;梨膏、柿霜常入药;杏仁、桃仁、橘络等是重要的中药材;番石榴能治糖尿病,降低胆固醇。
(3)果树的生态环境效益 果树普遍具有适应性强,不仅能种植在平原、河流两岸、道路、农村园前屋后,还可以在沙荒、丘陵、海涂等地生长,选栽适宜的果树,不仅增加经济收入,而且可以防止水土流失、增加绿色覆盖面积、调节气候,从而绿化、美化、净化环境。
(4)果树是食品工业和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组成 果品除鲜食外,果实还可加工成果脯、果汁、蜜饯、果酱、罐头、果酒、果醋等。有些果实的硬壳可制活性炭,有些果树的叶片、树皮、果皮可提炼染料或鞣料,橘皮、橙花可提炼香精油。许多果树的木材是国防工业、建筑工业和雕刻工艺的优良材料。
(5)果树的经济效益 果树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产品市场的放开,特别是在丘陵、山地、沙荒地等处,因地制宜发展果树生产,给农民能带来可观的效益,我国具有丰富的果树资源,果树生产在国际市场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是农产品出口创汇的重要来源。

一、品种选择 优良品种树苗要纯正,要适应当地自然环境条件。发展新果树品种要向有关科研部门和专家咨询,切不可轻信广告和凭耳朵选种。一般科研单位和主管部门供应的苗木是比较可靠的,对个人销售的苗木必须搞清苗木来源或接穗来源,确认可信时方可购买。 [1]
二、观看根系 优良果树苗的根系应有较多的侧根和须根,且分布均匀。一二级苗应具有3条以上侧根,根系不能失水。
三、规格选择 优良果树苗木高度以1~1.3米为宜,地径(接口以上10厘米处)0.8~1厘米。葡萄苗木地径不小于0.6厘米。
四、发芽状况 必须在定干部位以下的整形带内有6个以上饱满充实的叶芽,以便定干后发出好的枝条,葡萄苗必须有3~4个成熟度高的饱满芽。果肉丁,并捣烂绞汁;将果汁倒人杯中,加温开水100毫升调匀,每日服用2次。此汁具有清热祛风,止痛消肿的功效,适宜于关节红肿疼痛的患者饮用。

2、醋渍阳桃。新鲜阳桃1枚,红醋50毫升。将阳桃以清水洗净,后用水果刀一分为二;将鲜果放人杯中,加红醋浸10分钟后取出,慢慢嚼服。此桃具有消食和中的功效,可用以治疗消化不良,胸闷腹胀等病症。

3、糖渍阳桃。新鲜阳桃100克,白糖50克。用清水将阳桃洗净,后用水果刀将之切开,摆入盘中;将白糖均匀撒在鲜果上,腌30分钟后,慢慢嚼服。此桃具有消暑利水的功效,适用于伤暑伤湿所引起的腹泻。

4、阳桃芡米粥。阳桃、晚米各100克,芡米50克,白糖50克。阳桃洗净,切成果丁,晚米以清水淘洗干净;将阳桃丁、芡米、晚米同放入一大瓦罐中,加清水750毫升,以小火慢炖60分钟,再加入白糖即成。该粥具有健脾益胃的功效,可作为大病初愈患者的主食。健康人食之能增进食欲,强身健体。

1、

降水量
苹果在生长期每亩地需降水量约为180毫米。一般自然降水量,实际能利用到果树吸收的约为1/3,这样生长期降水量能有540毫米,已足够用。在4~9月降水量在450毫米以下的地区则需要灌水,中国北方降水量分布不均,70~80%集中在7~8月 间,春季则水量不足。在内陆降水量少的地区,水量不足,因此在建园选地时,必须考虑到灌溉条件和保墒措施,同时也要注意雨季排水措施。

1.幼龄树的修剪幼龄树的修剪应按照“以轻为主,整形与结果并重,促进早期增产”的原则进行。(1)2—4年生幼树,在安排好骨干枝的前提下,修剪的重点是清理一层密挤枝,整好树形。根据栽植密度,可推广小冠疏层形(亩栽80株以下)和自由纺缍形(亩栽80株以上)。小冠疏层形:一层主枝选留3—4个,选留后对影响骨干枝生长的密挤枝进行清理,每年清理1—2个,力争2年清理完。自由纺缍形:每年选留3—4个小主枝,主枝间距20厘米左右,对过密枝条适当疏除。(2)5—8年生幼树已进入结果期,修剪的重点是清理层间密挤大枝,改善树体光照条件,使结果部位逐步过渡到骨干枝上。密挤处每年清理2—3个,力争3年清理完。经几年调整清理后的树株,小冠疏层形保留5个主枝、1—2个辅养枝,自由纺缍形保留10—13个主枝。
2.成龄树的修剪成龄树的修剪以“改善光照,提高枝质,稳定优质增产”为目的,修剪的重点是分批疏除二层以上过密的大辅养枝、大侧枝及大枝组,尽量使二层以上保留的大枝呈一条鞭向外延伸,总枝量占全树总枝量的20%以下,以利一层内膛的光照。树冠偏高的要视树势强弱逐步落头开心,把树高控制在3.5

阳桃食用方法(5张)

直接食用:清洗干净,然后用刀削掉五(或六)个硬边,注意只需要削掉较薄的硬边即可,然后用刀切成薄薄的五角星片,就可以食用了。

2、蛋奶炖阳桃:鸡蛋和牛奶都有很好的美容功效,加上阳桃也是非常富有营养的,所以这款炖品很适合护肤养颜,做法也不会很复杂。

3、拔丝阳桃:阳桃也可以拔丝,星形包裹着拔丝的脆浆,在阳光下看晶莹通透。

4、阳桃包:这种阳桃的吃法非常特别,做法也相对考究。

5、阳桃茶:阳桃不止可以做成各类美食,还可以拿来泡茶。

6、海星阳桃瘦肉汤:阳桃还可以作为餐桌上的一道菜,非常有进补的功效,

置于阴凉处缓苗。 [4]

倒土换盆
盆土中的养分在频繁的浇水,中逐渐淋洗掉,2至3年后,盆土中肥力不足,物理结构变劣,需及时倒盆,增添新的培养土。倒盆前停止浇水,让土壤干缩与盆壁分离,以便倒出盆土。土团倒扣出来后,削去盆土四周2至3厘米厚的老根,将有机肥与土壤拌匀过筛填充底部。再带土团上盆,周围再加入肥土填充,浇1次透水。因为李子盆景根系生长较快,1至2年后根就沿盆壁卷曲生长,盘根错节,老根密布,影响新根的生长。所以在换盆时,剪截卷曲根系,对拥挤过密的老根进行疏剪,利于新根生长,提高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 [4]

整形修剪
李子盆景的树形,既要利于结果,又应具有美学效果,提高其观赏价值,通常以自然圆头形、塔形为主,也可根据个人爱好塑造成喜爱的树形如悬崖式、曲干式等。上盆后,在1至2年应充分利用撑、拉、别等措施开张枝条角度,以提早结果。 [4]
修剪时着重对一年生枝进行适度短截,刺激枝条萌发,形成结果紧凑的小冠树形。幼年李树在选留、培养好主侧枝,完成整形任务的同时,平衡好树势,维持好各级骨干枝的主从关系,长势过强的骨干枝适当所剪。初结果树,以短果枝和花束状果校结果为主。进入结果后,可据其生长的强弱,留基部 2至3个饱满芽重截。对过长枝可缩减至二年生枝处,使整个树冠内的中、小枝组分布紧凑。 [4]

越冬防寒
在冬季不发生冻害的情况下,一般不宜在室内越冬,让其在室外自然越冬休眠,提高树体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为防止发生冻害,可选择晴朗的天气在土壤封冻前浇1次透水,待水渗下后用草袋将整个容器包裹,用绳子捆紧,也可在背风向阳处挖沟埋藏。 [4]

田间管理
扩坑改土,深翻施重肥。追肥应以勤施薄施,梢期多施为原则。肥料要先稀后浓,用量随树体扩大而增加,注意整形控梢,培养丰产树型,夏剪主要将徒长枝进行摘心或短剪,并疏剪从主干、主枝萌发出来的徒长枝,冬剪主要是剪去枯枝、病虫枝、下垂拖地枝。 [2]

肥水管理
栽植苗木成活后,在行间开20厘米宽、5厘米深的浅沟作成台田,台田沟作夏季排水、灌水、施肥用。生长前期每隔10天追一次肥,萌芽至开花期亩施碳酸氢铵、磷酸二氢钾等各25千克,幼果期至成熟期亩施尿素、磷酸二铵、硫酸钾各25千克。果实采收后营养生长期及时进行地下施肥,亩施碳酸氢铵100千克或尿素50千克,每年9月沟施或树盘撒施有机肥,以腐熟鸡粪、圈粪为主,亩施优质粗肥3000千克、磷酸二铵30千克、硫酸钾30千克、尿素30千克,每次施肥后灌水一次。在整个生产过程除施肥后浇水外,根据土壤墒情再灌1次~2次水,灌水后随时进行中耕松土。 [2]

温湿度调控
1.温度调控 ,李子的休眠期为40天~50天,需0℃~7℃低温1000小时~1500小时,11月初李子落叶后进行强迫休眠,满足其需冷量后升温。升温后的温度调控通过开关通风口,调整通风带大小来实现。设施李子生长季各物候期的温度调控指标为:升温开始至初花期白天温度13℃~15℃,夜间3℃~5℃;花期白天温度调控到18℃~20℃,最高不能超过22℃,夜间6℃~8℃;果实生长期白天温度25℃~28℃,夜间温度10℃~12℃;果实着色期白天最高不超过30℃,夜间10℃~15℃,当外界气温夜间在10℃~12℃时可撤去棚膜。
2.湿度调控 ,从覆膜至发芽前空气相对湿度在70%左右,花期相对湿度在50%,果实膨大期湿度在60%~70%,果实着色期湿度在50%,湿度调控可以通过灌水来调节。 [2]

  • 往因授粉不良而产生空苞。所以新建的栗园必须配制10%授粉树。实践证明,信阳市用处暑红作授粉树较好。 [3]

    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基本措施。平原栗园以每亩30~40株,山地栗园每亩以40~60株为宜。计划密植栗园每亩可栽60~111株,以后逐步进行隔行隔株间伐。 [3]

    灌水
    栗子较喜水。一般发芽前和果实迅速增长期各灌水一次,有利于果树正常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提高。 [4]

    整形修剪
    栗子树修剪分冬剪和夏剪。冬剪是从落叶后到翌年春季萌动腐烂变质的栗实拣出。为了防止风干,还要注意洒水保湿。
    贮藏三法
    1、沙藏法:在室外挖沟(窖)贮放。选择排水良好的场地,挖宽1米、深60厘米、长不限的沟,整平后,沟底铺一层湿沙(含水量30~35%),放一层栗子,依次层积,每层沙和栗子厚约5~6厘米。最上一层沙距坑面10厘米为

热点内容
影视转载限制分钟 发布:2024-08-19 09:13:14 浏览:319
韩国电影伤口上纹身找心里辅导 发布:2024-08-19 09:07:27 浏览:156
韩国电影集合3小时 发布:2024-08-19 08:36:11 浏览:783
有母乳场景的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2:55 浏览:451
我准备再看一场电影英语 发布:2024-08-19 08:14:08 浏览:996
奥迪a8电影叫什么三个女救人 发布:2024-08-19 07:56:14 浏览:513
邱淑芬风月片全部 发布:2024-08-19 07:53:22 浏览:341
善良妈妈的朋友李采潭 发布:2024-08-19 07:33:09 浏览:760
哪里还可以看查理九世 发布:2024-08-19 07:29:07 浏览:143
看电影需要多少帧数 发布:2024-08-19 07:23:14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