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共卫生 » 鄱阳湖污染

鄱阳湖污染

发布时间: 2020-11-25 17:10:50

『壹』 鄱阳湖候鸟保护区水源问题

鄱阳湖位于北纬28°22′至29°45′,东经115°47′至116°45′。地处江西省的中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与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水等五大河流尾间相接,是世界重要水资源之一,在正常水位情况下,容积达260亿m3,每年流入长江的水量超过黄、淮、海三河水量的总和,是长江水量的调节器。鄱阳湖水资源还具有调节气候的功能:鄱阳湖水体的水文、养分、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对湖区乃至整个江西省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气候有着重要的稳定作用。并且具有涵养水源、调蓄洪水、调节气候、降解污染、保护土壤等生态功能。因此整个鄱阳湖区具有“世界生命湖泊网、国际重要湿地和生物多样性”等三大显著特征,有着巨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价值。中国1992年加入《国际湿地公约》,鄱阳湖是我国公布的首批国家重点湿地保护地之一,199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鄱阳湖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淡水湖泊,承纳赣、抚、信、饶、修五河及博阳河、漳河、潼河等来水,经调蓄后由湖口注入长江,是长江流域最大的通江湖泊,也是一个过水性、吞吐型、季节性湖泊。鄱阳湖拥有美丽的自然景观、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被誉为“鱼米之乡”。鄱阳湖水系流域面积16.22万km2,约占长江流域面积的9%,占江西省水系总面积的94%。 鄱阳湖南北长173 km,南宽北窄,最宽处达74km,最窄处约2.8km,湖岸线总长约1200km。鄱阳湖的水系径流主要由降雨补给,径流地区分布基本上与降水一致。入湖多年平均流量为4 700 m3/s,径流量为1 483亿m3,径流深为914.2 mm。水系年径流量,以赣江所占比重最大,占鄱阳湖水系年径流量的45.8%,其次为湖区区间,占15.6%。

每当洪水季节,鄱阳湖水位升高,湖面宽阔,一望无际。枯水季节,水位下降,洲滩、湖水归槽,蜿蜒一线,具有“高水是湖,低水是河”的特点。鄱阳湖面随季节变化,最大水深29.19m,平均水深5.1m。

鄱阳湖水资源目前面临的问题

3.1过度捕捞

鄱阳湖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型气候,气候温暖,光照充足、雨水丰沛、无霜期长、

水热同期。这种水文气象条件,配上广阔、平缓的湖滩草洲,非常适合定居性鱼类鲤、鲫鱼产卵繁殖,适合长江洄游性鱼类和半洄游性鱼类的洄游、产卵及其幼鱼索饵育肥,是鱼类产卵、觅食、生长的良好场所。 鄱阳湖既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也是国家重要的淡水渔业基地,素为江西得天独厚的“宝湖”、“天然鱼库”。鄱阳湖已记载鱼类有140种,隶属21科,主要成分是鲤科,有65种,占鄱阳湖鱼类种数的53.3%。主要优势种为鲤、鲫、鳊、鲂、铂、鲩、青、鲢、鳙等,属国家I级保护动物有白鲟和中华鲟,Ⅱ级保护动物有胭脂鱼。鄱阳湖鱼类种数占我国淡水鱼类种数的17.50%,占长江水系鱼类种数的46.67%,占江西鱼类种数的68.29%一1。

3.2 三峡工程对鄱阳湖的影响

三峡水库正常运行后,将引起全湖性水位急剧下降,使鄱阳湖面积、容积迅速减

小,枯水期提前来临,并降低其枯水位,延长低水位的持续时间,对鄱阳湖的生态环境及湖区生产、生活用水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由于鄱阳湖湿地植被面积与季节和水位有很大的关系.秋冬季虽然水位较低,洲滩出露面广,但各类植被均处于枯萎期或越冬期,湿地植被面积较小;而夏季,各类植被处于生长期,水位的降低会导致湿地草洲面积也相应增加。同时水位不同程度的降低,使得不同高程的洲滩提前和加快露出水面,连续显露的时间也相应增加,对候鸟的过冬产生了不利影响。

2.防洪:三峡水库预泄,鄱阳湖水位抬升,低水增幅大于高水增幅;鄱阳湖水位首次超过某一常遇水位的提前时间和持续时间较为明显.但水位的增加并未对圩堤的防洪标准产生影响,没有增加洪水漫顶的风险;某一较高水位浸泡时间增长,对堤防的渗漏、管涌等会带来一定风险.三峡水库蓄水,鄱阳湖水位降低,低水降幅大于高水降幅;首次低于13 m提前日期和持续时间都较明显.三峡工程运行对鄱阳湖水位的影响整体上表现为“预泄期高水增幅不高,蓄水期低水降幅更低”,所以对鄱阳湖防洪影响有限。

3.3水域污染

3.4湖泊面积减少

由于水土流失造成的泥沙淤积,以及围湖造田等不合理的开发活动,导致鄱阳湖湖面缩小,湖容锐减,湖域的水产资源严重衰退。

据遥感普查,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67×194km2。江西是南方水土流失最严重的省份之一,水土流失主要分布于鄱阳湖水系“五河”流域中、上游及鄱阳湖滨湖地区,现有水土流失面积336.12×l04km2,占全省水土流失面积的95.5%。水土流失造成大量泥沙流入江河湖库,致使全省各江河湖库大都出现了严重淤积现象。

4 解决对策

4.1 更新观念,加强节约宣传教育

《21世纪议程》中指出: ”环境教育是一股强大的力量, 可以使公众根据所接受的环境教育, 采取简单的措施来管理和控制自己的环境”。湖泊水资源短缺、污染等问题的解决, 需要公众广泛参与。加强环境教育, 向公众宣传湖泊水资源的价值及其在湖泊流域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提高公众环境意识和对湖泊水资源、湖泊生态系统价值的认识, 才有可能使公众自觉参与到湖泊水资源保护活动中, 在湖泊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三R”环节, 即rece(节约) 、reuse(再利用)、recycle(再循环) 中发挥积极作用。为此, 开展技术培训, 提高水资源管理水平是非常重要的举措。在地方, 特别是在沿湖乡、镇设专职技术员, 组织周边群众学习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知识与技能, 唤醒民众的保护意识, 才能达到真正保护鄱阳湖水资源的目的。

4.2 控制污染,净化水源

4.2.1 控制污染物排放

严格控制入湖河流污染物的排放,严格控制五河特别是赣江南支、乐安河上游沿岸厂矿的废水排放, 减轻有机物及重金属的污染, 加强湖岸周围经济环境的管理,沿湖5km 以内的企业排放的污水必须达到国家地表水四类标准, 对违法排污行为要加大处罚力度。对沿湖拟建项目严格执行国家“ 三同时”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具体方法上可以科学测土施肥,削减农药化肥污染负荷;加大投入,大力推广生态农业示范工程;大力推广沼气池建设,加快农村生活污染源治理;调整畜禽养殖布局,加强污染治理;加强渔业管理,开展生态渔业示范与推广。

4.2.2 加强污染治理

要加强沿湖及湖内污染治理,一方面可以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的建设步伐,加强完善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截污管网系统的配套建设,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置设施的建设等。其次可以采用人工措施提高湿地的生物修复功能。种植去污植物则是经济又有效的办法。国内学者已发现了多种有很强吸收污染物能力的植物, 这些植物大部分都易于栽种, 生命力强, 且有一定经济价值。如风车草、宽叶香蒲等植物, 对去除污水中的N、P、COD、BOD及重金属有很好的效果。

4.2.3 保护源头水质

从源头处保护好水资源,在未来可以通过在都昌和星子水源保护区边界设立物理或生物隔离设施,防止人类活动等对水源地保护和管理的干扰,阻止污染物直接进入水源保护区。通过对水源保护区内现有点源、面源、内源等各类污染源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对直接进入水源区的污染源采取分流、截污及入河、人渗控制等工程措施,阻隔污染物直接进入水源地水体。据悉,在“十二五”期间,针对这些区域,江西将在原有基础上续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风景名胜区,实施生态公益林、长江防护林建设及保护水源地等项目,工程总投资达50亿余元,为长江、为鄱阳湖构建绿色屏障。江西13县市将实施长江暨鄱阳湖源头生态保护工程。

4.3 完善保障体制

4.3.1 健全法制

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是有效保护鄱阳湖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 也是鄱阳湖水资源管理的重要依据。目前, 需要针对鄱阳湖水资源问题, 抓紧制定鄱阳湖水资源保护行动计划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对现有的法律法规中与鄱阳湖水资源保护相抵触的条文进行修改, 使鄱阳湖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走上法制的轨道,保证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有法可依, 有章可循。当前, 应针对鄱阳湖水资源管理的现状, 组织有关力量, 制定和“完善鄱阳湖湿地保护条例”、“鄱阳湖自然保护区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 制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法律法规, 以规范鄱阳湖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4.3.2加强管理

鄱阳湖面积较大, 跨越11个县、市,存在流域水资源多部门分管、多同级行政区域分割的分散状况, 历来管理难度很大。对鄱阳湖的资源管理必须实行统一领导, 分级管理。既要确保政令统一, 又要依靠沿湖各级政府的重视、支持, 管理体制务必要统分结合。应借鉴国外大江大河流域可持续发展和水资源保护的成功经验, 建立高效、权威并具有科学运行机制的流域管理机构, 强化对流域的宏观调控和重大决策权力, 实行流域统一规划, 统筹安排, 统一管理。确立鄱阳湖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行政新关系。湖区各级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要加大水资源管理力度。要认真贯彻执行新的《渔业法》、《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水产资源保护条例》、《江西省鄱阳湖湿地保护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 严格执行江西省政府颁布的《关于制止酷渔滥捕, 保护增殖鄱阳湖渔业资源的命令》。继续在鄱阳湖部分水域实施春季禁渔和冬季休渔制度。全面实施捕捞许可证制度, 努力降低捕捞强度。加大湖区管理投入, 严厉打击酷渔滥捕、无序采砂等严重危害水生生物的行为。

『贰』 雾气是什么形成的

雾是由悬浮在近地面或水面空气中的小水滴组成。

雾主要有辐射雾(radiation fog)及平流雾(advection fog)两种。

辐射雾的形成,是由于夜间时地面辐射不断散热,使近地面空气逐步冷却,较潮湿的空气很快便降温至露点,形成无数的小水珠悬浮于空气中。辐射雾多出现于晴朗而风力微弱的秋冬晚上或清晨,于日出后一至三小时或风力加强后,雾便会消散。

平流雾的形成,是由于湿暖空气流经较冷的地面或水面,气团底层降温至露点,水汽便凝结于尘粒之上。平流雾一般范围较广,持续时间较长,不分昼夜,以春夏较多。

凡是大气中因悬浮的水汽凝结,能见度低于1千米时,气象学称这种天气现象为雾。

『叁』 鄱阳湖的环境污染有哪些

作为一名中学生,深刻认识到,开展“热爱伟大祖国 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活动,是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要举措,是凝聚各族人民力量共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迫切需要,对实施“稳疆兴疆、富民固边”战略,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和深。

『肆』 鄱阳湖地区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 一) 评价标准

以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15618—1995》为评价标准。

( 二) 评价方法

采用综合评价方法,即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法,计算土壤中各主要污染物的综合污染指数,以确定土壤环境综合污染程度。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计算式为

鄱阳湖地区农业地质环境与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式中:P为土壤污染综合指数;Pi为土壤中i污染物的污染指数;n为土壤中参与评价的污染物种类数;(Pi,max)2为土壤中各污染物污染指数最大值的平方。

当P<1时,为未污染;P>1时,为已污染。P值越大,土壤污染越重。可根据P值变化幅度,结合作物受害程度和污染物累积状况,进一步划分为轻度污染(1<P≤2)、中度污染(2<P≤3)和重度污染(P>3)等级。

(三)评价结果

应用本次农业地质调查的采样分析数据,按照相应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得出表层土壤污染程度评价结果(表2-3)。结果表明,区内一类土壤(未污染土壤)、二类土壤(轻度污染土壤)、三类土壤(中度污染土壤)和劣三类土壤(重度污染土壤)所占的比例分别为70.04%,28.10%,1.50%,0.36%,分布面积分别为24564km2,9855km2,526km2,126km2。说明区内表层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优良,以一类、二类土壤为主,三类以上土壤的分布面积仅占陆地土壤总面积的1.86%。三类及劣三类土壤主要分布于星子和庐山东部、彭泽县东升—天红镇、德安吴山乡、鄱阳湖地区、鄱阳县南部、奉新南西部、高安鸡公岭及丰城市铁路等地(图版Ⅳ附图2-19),主要是土壤中砷或镉严重超标所引起,部分是由岩石或成土母质高背景引起的土壤超标。

表2-3 鄱阳湖地区表层土壤污染程度综合评价统计表

『伍』 都昌鄱阳湖水源污染

题目:鄱阳湖环境污染 根据2008年鄱阳湖4个典型监测站(星子站、蛤蟆石站、都昌站、康山内站)的水位、水质实容测数据,分析了鄱阳湖氨氮、高锰酸盐指数年非点源负荷比例,初步探讨了水质对水位变化、换水周期的响应。结果表明:(1)全流域平均氨氮年点源。

『陆』 鄱阳湖周边环境保护及污染情况

环保做的还不错哦,污染情况属于轻度。参考下图,15年的情况:

『柒』 土壤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土壤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非农建设用地面积增加和退田还湖,耕地面积日趋减少,人地矛盾突出;不合理开发或超强度利用导致土壤质量退化。

(一)气象灾害频繁

1.洪涝灾害频发

鄱阳湖水位受赣江等五河和长江来水双重控制。统计资料显示,鄱阳湖地区几乎每年都发生洪涝灾害。1954~1983年的30a间,洪灾面积超过50万亩的就有9次。4~7月,湖水根据河流来水,水位相应涨落变幅大,但水位不高(一般低于20m);7~9月,长江进入主汛期,湖水位受长江洪水顶托或倒灌影响而壅高,水位过程变化缓慢,长期维持在高水位。湖口实测水位高于20m的年份,多出现在7~9月。气候不正常年份,鄱阳湖水系洪水延迟、长江洪水提前到来,长江、鄱阳湖洪水即行遭遇,相互顶托造成最大洪峰。如1954年和1998年的大洪水,滨湖地区高水位持续时间分别长达123d和94d,外洪内涝,损失惨重。

洪涝灾害多出现在4月至7月上旬,气象上称它为主汛期;有些年份也会出现春汛、秋汛和冬汛。主汛期重度洪涝灾害全省平均为3a出现一次,浙赣铁路沿线附近、沿江、滨湖地区洪涝频率高于其他地区。据统计,九江市的东北部、安义县、奉新县的3级洪涝灾害风险频率大于60%,即10a有6a为3级洪涝风险年份。

2.干旱日趋严重

与江西省其他地区相比,鄱阳湖地区气象干旱出现频率最大,干旱程度最高,是江西省两个干旱中心之一,主要原因在于周围地形地貌致使鄱阳湖盆地及四周8~10月降水量通常小于江西省其他地区。1950~2002年53a中,鄱阳湖地区出现了4次大旱灾,1978年出现了自1935年以来最严重的特大旱灾;严重旱灾(特大旱灾与大旱灾的合称)平均约10a出现1次,特大旱灾53a出现1次。伏旱中心区域在樟树、鄱阳一带,以樟树发生频率最高;秋旱以北部为重,多发生在鄱阳湖平原,以鄱阳县发生频率最高。从干旱的地理区域分布看,河谷平原较重,丘陵山地较轻;时间分布频率上是中等以上的伏旱或秋旱三年两遇;严重伏旱五年一遇,秋旱四年一遇。南昌市北部、九江市南部、丰城等地1级干旱风险频率大于30%,表明10a有3a以上干旱成灾面积达干旱受灾面积的1/2以上,以新建、都昌、万年等县1级干旱风险概率最高,达55%。

3.大风灾害影响大

鄱阳湖地区大风明显多于江西其他地区,平原河谷盆地大风多于丘陵山区。根据资料统计,鄱阳湖地区年平均风速在3.5m/s以上,日平均风速≥5m/s的天数达99.4d。大风最多的是庐山,平均每年达到103次,其次是鄱阳湖口的星子县,平均每年38次。鄱阳湖北部是冷空气入侵江西的大门,西北部的幕阜山和东北部的黄山山脉阻挡了冷空气的南下,冷空气只能从鄱阳湖口灌入。由于地势平坦,加上宽阔的水面摩擦系数小,冷空气可以长驱直入,因此,鄱阳湖平原为江西大风的高发区。大风主要有冷空气大风,锋面雷雨大风和湖区出现的风向不定、风速变化大、时间短促的“飑线”大风。

4.异常气候

异常气候包括低温冷害(倒春寒、小满寒、寒露风),高温低湿,大风和冬季冻害等。倒春寒一般出现在3月中旬至4月上旬,冷暖空气交替频繁,冷空气入侵后,常出现低温阴雨天气,出现烂种烂秧现象。小满寒出现在5月中旬至6月上旬,日平均气温连续3d小于20℃,对早稻、棉花等作物生长不利。寒露风主要出现在秋分至寒露期间,冷空气从北部入侵南下,影响二季晚稻抽穗、扬花,造成空壳率增加。

(二)森林植被覆盖质量低,抗灾能力下降

为了对鄱阳湖流域进行综合治理,江西省政府于1985年启动山江湖开发治理工程。通过发展经济、培植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等一系列重大举措,使森林覆盖率增长近1倍,但是,鄱阳湖流域的水土流失仍然比较严重。在鄱阳湖流域,森林资源有相当部分是人工林,以杉木和松树为主,物种单一,不利于水土保持。由于针叶林酸化土壤,林下灌草难以生长,不能形成乔、灌、草配套的水土保持植被条件,森林地表覆盖物少,土壤的透性差,无法形成强势的储养水源能力。森林资源的结构性矛盾削弱了覆盖率因素的作用,结果森林覆盖率迅速提高,林地质量却下降,直接导致涵养水土能力低。

鄱阳湖泥沙主要来自五大河流及鄱阳湖地区间,多年平均进湖沙量21.042Mt,其中五河占总量的87.2%、区间占12.8%。五河进湖沙量中以赣江最大,占五河进沙总量的62.80%;其次为信江,占13.20%;鄱阳湖地区间入湖沙量270万t,仅次于赣江,占整个入湖沙量的12.8%(表5-3)。由于长期接纳“五河”带入的泥沙,而泥沙主要淤积在五河出口处及其附近的湖滩和草洲,加上不合理的围湖垦地,使湖面缩小北撤,行洪、蓄洪能力逐年减弱,湖滨区抵抗洪灾的能力降低。

表5-3 各河流多年平均入湖沙量

(据陈月红等,2002)

(三)土壤退化

利用RS,GIS为技术手段,研究证明:整个区域土地退化面积533180hm2,约占区域总面积的20%。主要是受鄱阳湖地区自然资源条件、社会经济状况和农民土地利用观念的影响,其中降水因素、耕地缺乏、城镇用地扩张、区域性贫穷的影响尤为突出。

1.水土流失

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对粮食、燃料需求的不断增加,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导致陡坡垦殖,毁林开荒,粗放耕作,致使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严重破坏。

根据遥感调查资料,鄱阳湖地区现有水土流失面积达47.5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30.6%,占山地面积的41.2%(图5-2)。其中,轻度流失面积17.6万hm2,中度流失面积15.4万hm2,强度及其以上流失面积14.5万hm2。水土流失面积从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虽然治理面积不断增加,水土流失有所遏制,但强度加大。

图5-2 鄱阳湖地区水土流失与治理

2.土壤沙化

鄱阳湖周围丘陵岗地母质以花岗岩、页岩及红色粘土为主,由于降雨强度大、经济活动频繁、土地不合理利用,导致局部土地沙漠化。根据遥感调查,鄱阳湖地区现有沙化土地面积3.89万hm2,其中固定沙丘0.67万hm2,半固定沙丘1.36万hm2,流动沙丘0.85万hm2,沙化面积占湖区面积的2.2%以上,占全省沙化面积的30%以上。

(1)矿山乱采,植被破坏,导致土地沙漠化

矿山的无序开采,植被破坏严重,生态系统逆向演替,导致土地沙漠化。例如九江市星子县由于开采花岗岩、瓷土,使邻近庐山东南的低山丘陵产生明显的土地退化。根据1980年10月8日的卫星照片,矿山开采造成退化土地面积54.1km2,占全县土地面积的7.7%;而据1994年11月2日的卫星照片,退化土地面积130.7km2,占全县土地面积的17.7%,平均每年扩大6.38km2

(2)水蚀沙漠化

水蚀沙漠化土壤,主要发生在岩性较疏松易蚀的第四系红色粘土阶地及缓丘、湖滨和河流下游冲积平原上,呈沙垅或沙丘链等形状,并有逐年扩大的趋势。主要分布在鄱阳湖滨、南昌县岗上镇和新建县厚田乡,及湖口、彭泽的长江南岸。厚田的风沙化土地以风成沙丘、沙质风蚀坑、波状片状沙地、蔓荆子沙堆及河流沙质沉积阶地交错分布,河流沙质沉积阶地含量大于76.40%,表层高达87.78%。在河流沙质沉积阶地上形成的风成沙丘、波状片状沙地为严重的风沙化土地。

3.局部土壤污染

鄱阳湖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总体状况良好,但局部因矿山开采和金属冶炼,以及污水灌溉和城市垃圾施用,局部土壤存在重金属污染。

据江西省地质调查院的调查,Cd,As,Cu,Pb,Zn等元素在鄱阳湖地区、沿江呈高值带分布,尤其是Cu高值区明显沿乐安河、饶河及鄱阳湖南湖分布;Hg主要在南昌市等城市及周边区形成高值区。因此,鄱阳湖地区局部土壤存在Pb,Cd污染,其中以Cd污染较为严重。Cd在鄱阳湖滨湖平原呈轻度污染,在修河入湖冲积三角洲平原呈中度污染;Hg在南昌市区、丰城市焦坑、抚州市河埠一带呈轻度-中度污染。南昌市、樟树市等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土壤Hg,Cd污染主要由城市垃圾排放、污灌、化肥与农药施用等引起。简敏菲等(2005)在鄱阳县饶河入湖口设置采样点,对底泥和土壤样品进行了重金属元素Cu,Zn,Pb,Cd的测定与污染评价,鄱阳湖饶河入湖段的土壤或底泥受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表5-4)。

表5-4 饶河入湖段丰水和枯水期土壤及底泥中重金属污染指数

(据简敏菲等,2005)

4.耕地土壤肥力下降,酸化明显

由于高产作物的推广应用和生产集约化程度提高,耕地土壤产出大幅度增加,但农民重用地轻养地,投入不足,耕地入不敷出。鄱阳湖地区是传统的绿肥产区,随着化肥的普及,农民转向以依靠化肥来获得粮食高产,绿肥生产大幅度减少,加之有机肥用量少,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耕地土壤有效库容减少,土壤缓冲性能降低,土壤耕性变差;土壤全氮含量部分下降,速效钾含量较低,微量元素有效含量下降明显。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1994~1996年在江西省余江县洪湖乡采集土样与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进行对比表明(表5-5),橘园和茶园种植15a后,表层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下降,全磷含量提高;在旱耕系统中,由于投入较低,特别是有机肥很少,土壤肥力的主要演变特征是有机质和全氮降低,全磷增加,养分含量总体上有下降趋势;在高产水田中投入水平较高,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增加,但土壤酸化明显。

表5-5 红壤表层土壤(0~20cm)肥力的变化

根据江西省地质调查院对鄱阳湖地区农业地质的调查结果也表明,比较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土壤pH下降1~1.5个单位。导致土壤酸化主要因素是酸性沉降和大量氮素肥料的不合理使用。南昌市是酸雨较严重的地区之一,酸雨频率高达87%。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酸雨强度加大。据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实验站的定位测定结果,80%以上的降雨是酸雨pH<5.4,冬季降雨甚至达到pH<3.0的程度。若土壤持续酸化,土壤营养元素容易被雨水淋失,将导致土壤生产潜力下降。

5.土壤次生潜育化

鄱阳湖地区洼地,地下水位长年接近地表,土粒高度分散,潜育化严重。湖边山涧丘谷,光照不足,常因泉水浸泡或冷泉水灌溉,水温和土温较低,存在较大面积的冷浸田。平原地带,肥-稻-稻连作或双季稻连作冬闲,长期的淹水和排水不当,土壤干湿交替时间短,土壤次生潜育化较严重,致使土壤还原性有毒物质增多,养分有效性变差。鄱阳湖地区平原18万hm2渍害低产田中次生潜育化占50%~60%。

(四)耕地面积减少

1.耕地面积刚性递减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建设用地的增加速度超过了新增耕地的增加速度、生态退耕占用耕地、农业结构调整占用耕地和灾毁耕地,耕地面积逐年呈刚性递减。

根据统计年报,鄱阳湖地区耕地面积从1999年开始逐渐下降(图5-3),耕地面积从1992年的88.05万hm2下降至2003年的81.71万hm2;2004年由于土地整理,耕地面积略有回升。而在城市化程度高的地区,因城市扩张和开发区建设用地的需要,耕地面积下降明显。

图5-3鄱阳湖地区耕地面积变化图

以南昌市为例,全市耕地面积从2000年的22.17万hm2减少到2004年的20.78万hm2,实际减少1.44万hm2(图5-4),水田和旱地都有下降;而人口从2000年的428.39万人增加到2004年的455.78万人,人地矛盾日趋突出。

2.耕地隐性流失

现行的以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为核心的耕地保护政策片面强调区域耕地数量上的平衡,而忽视质量上的平衡。补充的耕地质量难以保证,导致耕地质量总体水平的下降和数量的隐性流失。

图5-4 南昌市耕地(水田、旱地)面积变化图

目前,各地建设占用耕地,大部分集中在城镇周边较肥沃且旱涝保收的耕地上,而新增耕地的主要途径是未利用土地(主要为荒山、荒坡、荒草地等)的开发利用、农村居民点整理、耕地整理,以及废弃工矿用地的复垦利用等。一般未利用土地,土壤肥力和水资源条件较差,即使开发利用,也难以达到高产稳产状态。废弃工矿用地的复垦,因土壤理化结构和土壤肥力因素的破坏,以及可能存在的土壤污染,要恢复被占用前的良好耕作状态,不进行必要的工程措施和多年的生物修复是很难达到目的的。

以南昌市为例,根据统计资料,2004年通过开荒和土地整理,当年新增耕地7174hm2,而当年因国家建设和其他基建占地等减少耕地面积8089hm2,占补相抵,减少915hm2。一般情况下开垦3~4hm2以上的耕地才能弥补占用1hm2现有耕地的生产能力。由此计算,南昌市当年至少应该开垦土地24267hm2才能保证当年耕地减少造成的生产力下降。

『捌』 江西公布的鄱阳湖水质下降原因有哪些

江西省环保厅5日表示,农业面源污染、生活污水排放量增加、工业废水污染、采砂系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水质下降的四大原因,该湖水质主要污染物为总磷。

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的鄱阳湖是中国最大淡水湖,水面资源和渔业资源丰富,聚集了包括长江江豚在内的许多世界珍稀濒危物种,是保存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保护区,是白鹤等珍稀水禽及森林鸟类的重要栖息地和越冬地。

『玖』 近年来鄱阳湖湖水污染形势严峻,直接影响到鄱阳湖流域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鄱阳湖的湖水污染主要来自于农业

(1)体积
(2)断开 B
(3)先用大量程试触,若电表的示数处于小量程的范围内,再改专用小量程
(4)保属持电压表的示数和滑片位置不变,观察电流表的示数大小,计算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的比值。(5)①比热容 ②密度 ③沸点 ④熔点 ⑤透明度(任选两种即可)

热点内容
影视转载限制分钟 发布:2024-08-19 09:13:14 浏览:319
韩国电影伤口上纹身找心里辅导 发布:2024-08-19 09:07:27 浏览:156
韩国电影集合3小时 发布:2024-08-19 08:36:11 浏览:783
有母乳场景的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2:55 浏览:451
我准备再看一场电影英语 发布:2024-08-19 08:14:08 浏览:996
奥迪a8电影叫什么三个女救人 发布:2024-08-19 07:56:14 浏览:513
邱淑芬风月片全部 发布:2024-08-19 07:53:22 浏览:341
善良妈妈的朋友李采潭 发布:2024-08-19 07:33:09 浏览:760
哪里还可以看查理九世 发布:2024-08-19 07:29:07 浏览:143
看电影需要多少帧数 发布:2024-08-19 07:23:14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