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共卫生 » 依法治国的观点

依法治国的观点

发布时间: 2020-11-23 19:24:01

依法治国就是依靠司法机关治理国家 观点对不对

依法治国就是依照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治理国家,而不是依照个人意志、主张治理国家;

Ⅱ 辩论“依法治国好还是以德治国好” 观点:【法治好】 请帮忙写一段辩词!好的追加分!

我认为还是法治好,因为世界上没有完全的民主,这就意味着,一个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有了法律,就有了方圆,就可以很好的管理国家,不然一味的仁政,并不能保证每个人都会服从你的意志,有了法律的保障,就会形成一个体系,所以还是法治好。

Ⅲ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些观点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矛盾的观点和联系的观点。
从哲学角度分析,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法治与德治是一对矛盾。但这两者同时又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因此,这又体现了唯物主义辩证法联系的观点。

Ⅳ 为什么说依法治国的前提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的前提是依宪执政,论述一下自己的观点,不要百度直接复制粘

依法治国最简单的说,就是依照法律来治理国家,确立法律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最高权威。
在一个国家的法律中,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国家各项基本制度和根本任务,规定国家机关的组织与活动的基本原则和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宪法是母法,国家所有的其他法律是子法,都是依据宪法制定的,都是对宪法精神、原则和制度的具体化。也就是说宪法是所有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在整个法律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目前, 国家的法律还不健全、完善,有的领域普通法律还未覆盖到;有的法律、法规甚至存在与宪法相冲突的规定,需要修改。此外,一些具体法律还具有时效性。而宪法是根本的、长效的法律,是安邦治国的总章程。
总之,宪法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关键是依宪执政。

Ⅳ 从公民的政治角度分析,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有什么意义,高中!是公民角度!五个观点

1有利于健全民主和法制建设。
2有利于保障人民民主和公民的基本权利。
3有利于推进司法公正,和社会公平正义。
4使司法更加公开化。
5避免了冤案发生

Ⅵ 从唯物史观角度分析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必要性

唯物史观
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辨证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1)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
(2)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1)社会意识有时会先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落后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
(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
二、两大基本规律的矛盾运动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1)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2)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反之,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3、规律: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反之,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则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前进。
3、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三、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1)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2)实现方式: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3)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只能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加以解决,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的发展。
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2.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五、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1、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大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1)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2)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2、正确的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和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错误的价值观则起消极的阻碍作用。
3、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倡导集体主义价值观,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七、人生价值的实现
1.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根本途径)
2.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要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奉献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客观条件)
3.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主观条件)

Ⅶ 于志刚的重要观点

正在召开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是历史上首次在中央全会上专题研究依法治国议题,因此备受瞩目。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对历史教训的反思。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进行了一系列法制建设:开国大典前夕的《共同纲领》将革命胜利成果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大政方针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1954年宪法则全面规定了人民享有的各项权利,等等。然而,我国此后在治理国家的道路上走了很多弯路,在一段时间付出了惨重代价。在对历史教训的反思和总结中,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十六字方针。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对历史和现实经验的总结与凝练。我国改革首先是从经济体制改革开始的,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没有完善的法律制度,就没有有序的市场秩序。1997年召开的党的十五大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这既是对改革路线的延续,也是国家治理方式的重大转变,中国在初步实现了从“无法之治”到“有法之治”的基础上,开始进入到从“静态法制”到“动态法治”的转变中。2002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大将“依法治国方略得到全面落实”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再次体现了党的治国理政理念质的提升,由此,法治成为治国理政的基本理念和方式。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可以说,从“依法治国”到“法治中国”,从“法治国家”到“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探索过程中对“依法治国”内涵的认识更加深刻。
法治是推进改革最稳定、最有效的保障力量,因此是中国未来深化改革的核心内容。如何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构想,如何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如何形成现代国家治理方式等,恐怕都需要全面统筹和规划。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能否最终固定下来,要看法治改革的成败,两个一百年宏伟蓝图能否实现,也要看法治改革的成败。法治改革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也关系到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法治国家,将夯实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提升党的执政能力。

Ⅷ 有人认为,只要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就能实现依法治国,这一观点对吗为什么

从理论上讲【完备的法律体系就能实现依法治国】这没有错。一个不具法律普遍常识的社会,是根本不可能实现【依法治国】的。
关键是:究竟什么是【完备的法律体系】这绝不是凭权威嘴说就是【事实】的完备的法律体系。
依据国际惯例:1,法律体系完备:必须要有公开公布的法理体系的选择,以及详细说明:为什么要选择这套法理?广而告之全社会。防止因办案人员感情投入,扭曲审理过程。
2,经过立法机构认真研讨制定严密的法律条款。广而告之全社会。减少群众舆论干扰法律执行。
3,立法机构必须由竞选产生。4,司法独立(不受政治影响)以保持法律(稳定性)尊严。
没有真正完备的法律体系,就难以真正实现依法治国。这是目前国际社会普遍常识。

热点内容
影视转载限制分钟 发布:2024-08-19 09:13:14 浏览:319
韩国电影伤口上纹身找心里辅导 发布:2024-08-19 09:07:27 浏览:156
韩国电影集合3小时 发布:2024-08-19 08:36:11 浏览:783
有母乳场景的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2:55 浏览:451
我准备再看一场电影英语 发布:2024-08-19 08:14:08 浏览:996
奥迪a8电影叫什么三个女救人 发布:2024-08-19 07:56:14 浏览:513
邱淑芬风月片全部 发布:2024-08-19 07:53:22 浏览:341
善良妈妈的朋友李采潭 发布:2024-08-19 07:33:09 浏览:760
哪里还可以看查理九世 发布:2024-08-19 07:29:07 浏览:143
看电影需要多少帧数 发布:2024-08-19 07:23:14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