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危机应对
Ⅰ 公共危机预防的基本策略
为了处理公共危机,国家提出了4R模式来解决:
1、缩减(Rection):就是减少危机情景的攻击力和影响力,在这个环节强调进行风险评估,注意破坏性因素的整合,力图排除危机发生。
2、预备(Readiness):就是做好处理危机情况的准备,比如说,N次方公司会在检测到潜在危机后第一时间制定一系列的公关策略。
3、反应(Response):就是尽力应对已发生的危机,涉及的工作主要有进行影响分析(包括潜在影响的分析和机会性影响的分析)、制定处理计划、开展技能培训(即通过必要培训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沟通技能、媒体协调技能、与具有进攻性的人打交道的技能)和审计,其中制定处理计划包括撤离计划、反应管理计划、处理心理创伤与压力计划三个方面。
4、恢复(Recovery):具体工作包括影响分析、制定恢复计划、进行形象的再造和重塑。
公关危机即公共关系危机,是公共关系学的一个较新的术语。它是指影响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对组织的生存、发展构成威胁,从而使组织形象遭受损失的某些突发事件。从不同的角度划分,公共关系危机有以下的类型: 1、从存在的状态看,公共关系危机可划分为一般性危机和重大危机。 1)一般性危机。一般性危机主要是指常见的公共关系纠纷。从某种意义上说,公共关系纠纷还算不上真正的危机,它只是公共关系危机的一种信号、暗示和征兆。只要及时处理,做好工作,公共关系纠纷就不会转向公共关系危机,以至于造成危机局面。 2)重大危机。所谓重大危机,主要是指企业的重大工伤事故、重大生产失误、火灾造成的严重损失、突发性的商业危机、大的劳资纠纷等。它是公共关系从业人员面临的必须及时处理的真正危机。如产品或企业的信誉危机、股票交易中的突发性大规模收购等,公关人员必须马上应付处理,最好在平时就有所准备。2、从危机同企业的关系程度以及归咎的对象看,公共关系危机可分为内部公关危机和外部公关危机。 1)内部公关危机。发生在企业内部的公共关系危机称为内部公关危机。内部公关危机发生在企业之内。或者,这种危机的发生主要是由该企业的成员直接造成的,危机的责任主要由该企业内部的成员承担。 2)外部公关危机。外部公关危机是与内部公关危机相对而言的。它是指发生在企业外部,影响多数公众利益的一种公关危机。本企业只是受害者之一。 从这一角度具体划分公关危机的类型时,内部和外部是相对的。因为有些公关危机的发生,内部和外部原因都有,所承担的责任大小也相差不多。故对具体公关危机的划分与处理必须具体分析,恰当处理。如,谣言引起的危机;政府政策引起的危机;有关团体或机构公布某些信息而导致的危机;由于恐怖破坏活动引起的危机;涉及法律问题(如打官司)而引起的危机;涉及种族、宗教、文化差异、性别歧视等社会问题而引起的危机;涉及一些有争议的问题而引起的危机;敌意收购带来的企业重组危机;组织的计算机网络被“黑客”袭击而导致的危机;自然灾害或其他不可控因素导致的危机;环保问题引起的危机。 3、根据危机给企业带来损失的表现形态看,公共关系危机有两种,即有形公关危机和无形公关危机。 1)有形公关危机。这种危机给企业带来直接而明显的损失,凭借肉眼即可观测到这些损失。如房屋倒塌、爆炸、商品流转中的交通事故等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1989年6月,成都市最大百货商场成都人民商场被烧毁,造成上亿元损失。成都人民商场遇到的危机就属于有形危机。 2)无形公关危机。给企业带来的损失表现得不明显的危机,称为无形公关危机。给任何一个企业的形象带来损害的危机,皆属于无形公关危机。如果不采取紧急有效的措施阻止,已受损害的企业的形象将使企业蒙受更大的损失。 面临公关危机时应该果断采取应对行动,以便化解危机或把危机带来的负面效应控制到最低。以下八项应对公关危机的策略可以有效化解危机,甚至起到积极的效果。1、把危机公关上升到一个战略的高度危机发生后活动主办方及运营方要由上至下全员参与其中,尤其是最高领导要非常重视,所有决策都要由最高领导亲自颁布或带头执行,以确保执行的有效性。2、发现问题的本质与根源当发生危机时应该先客观全面地了解整个事件,而后冷静的观察问题的核心,找出问题的关键及根源,研读相关法规与规定,把问题完全参透,或聘请专业公司把脉支招,切不可急着拿一支扫帚就去救火,哪儿着火哪儿拍一下。3、比救火的速度更快些发生危机时就像堤坝上的一条裂缝一样,马上修补可以避免很多损失,但却因为看似很小的问题,没有引起重视或缺乏危机处理经验等,而错过了最佳处理时机,导致事件不断扩大与蔓延。4、所有问题一肩挑起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把所有质疑的声音与责任都承接下来,不能含糊其词,不能态度暧昧,不能速度迟缓,而后拿出最负责任的态度与事实行动迅速对事件做出处理。5、沟通,沟通,还是沟通。矛盾的80%来自与缺乏沟通,很多事只要能恰当的沟通都会顺利解决。当发生公关危急时沟通就是最必要的工作之一。6、让别人为自己说话发生危机时若自身没有问题,通常都会急于跳出来反驳,与媒体、受众,甚至政府打口水仗,这样的结果往往是即使是弄清楚了事实的真相也失去了公众对其的好感,更容易导致事件的扩大。7、转移视线当企业发生公关危机时,在妥善处理后要尽快把公众视线吸引开,否则纠缠下去对企业会十分不利,但这种方式不是推委责任与瞒天过海,而是在正确采取措施并得到妥善处理后让事件的余震尽快结束。8、化患为利,危机中创造商机当企业发生公关危机事件后媒体与大众的关注度很高,此时若企业危机公关手法得当不仅可以化解危机,还可以提高企业或品牌的知名度,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作为活动运营企业,所有的活动都是与公众息息相关的,平时就应该防患于未然,建立危机防范预案,设立一条危险线,当企业的一些行为触及这条危险线时马上引起重视,及时处理,基本上可以防范绝大多数危机的发生,至少可以把危机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如果活动规模、声势较大,就应该设立专门负责处理企业危机的危机公关部门,以便敏感快速地作出反应,控制或回避风险。
Ⅱ 如何应对公共危机(危机事件处理)
首先说你的这个问题是目前学界都在广泛研究的问题,有很深的内涵,不是一两句就可说清楚的。危机事件处理、公共危机应对、突发事件处理等概念内涵基本相同,只是有公共部门和私人领域之分。在这里我们只说公共危机处理。有效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是各级政府一项重要的社会管理职能。 加强我国政府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应建立健全应急体制、预警机制、协调机制和应急保障机制;加强应对预案和应急救灾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构建社会应对网络。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有逐步增多的趋势,其社会影响也越来越大。有效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是各级政府的重要社会管理职能。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治国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经验,但从总体情况看,应急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是一些领导干部思想认识不够,全民防灾意识教育比较薄弱;二是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尚不健全,难以形成有效统一的协调机制;三是应急管理法律法规相对滞后;四是预测预警和协调联动机制不健全,应急保障和快速处置能力有待提高。针对这些薄弱环节,加强我国政府应急管理能力建设需要重点解决以下五个问题:(1)健全应急体制,加强专业协作。在机构设置中,应充分整合现有资源,继续发挥相关专业机构的作用,加强协调配合,理顺相互关系,逐步形成分级响应、属地管理的纵向机构体系和信息共享、分工协作的横向协作体系。应提高地方政府“属地管理、就地消化”的应急处置能力,把一部分决策权下放到地方政府手中,工作重点应放在辐射范围比较广的大都市和县市级政府上,帮助和推动其建立必要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应建立健全各级政府的应急管理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把应急能力评价纳入政府和部门工作绩效考核体系,强化各级领导干部的应急管理职责。 (2)加强预警机制,完善应急预案。完善的预警机制包括监测系统、咨询系统、组织网络和法规体系,以保证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科学识别、准确分级、及时响应和有效沟通。应抓紧建立综合性、多元化、全方位的信息收集网络,对有关危机风险源和危机征兆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保证危机信息 的时效性、准确性和全面性,为做好应对和处理工作提供可靠基础。应进一步增强现有应急预案的完备性、可操作性和操作流程的合理性,并建立预案定期评估修订机制,以便及时进行修订和完善。 (3)健全协调机制,提高应对能力。突发公共事件产生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发生过程也不是孤立的,其处置需要多个部门和地区的密切协作配合。因此,建立统一高效的应急协调联动机制是应急管理工作的关键环节。应抓紧建立和完善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协作机制,实现各部门间资源的整合共享与综合利用,以协 调有序地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特别是跨行业、跨领域、跨地域的重特大事件。 (4)整合资源,加强应急保障。各级政府应合理地调整公共财政支出范围,做到专款专用,确保有效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建议将应急管理的经费支出列入各级政府的年度财政预算,除加大原有的抗灾减灾方面的支出基数外,还应建立公共安全风险防范基金和稳定的应急管理经费投入渠道以及多元化的市场筹措方式,以保 证应急费用的足额、及时到位。同时,应加强应急处置专业队伍建设,特别是专家咨询队伍的建设;建立健全国家重要应急物资监测网络、预警体系和应急物资生产、储备、调拨及紧急配送体系,确保应急所需物资和生活用品的及时供应。 (5)加强宣传教育,构建社会应对网络。加强对应急预案和应急救灾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有利于有效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和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应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广泛宣传应急管理工作的重大意义,宣传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及应急处置的规程;宣传和普及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知识,增强公众的应急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提高公众应对各种突发公共事件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高度重视突发公共事件中公众的社会心理行为的预测、疏导和控制,通过科学的心理辅导和正确的舆论引导,及时帮助社会公众梳理各种复杂信息,预防和克服危机中的恐慌心理。城市应急联动与社会综合服务系统,是在积累丰富的联合审批、社保综合服务、企业基础信息交换、城市智能交通项目建设经验之后,推出的全新系统。它可以帮助实现政府各种资源的有效整合,使之联动协调,从而提供面向社会的各种综合服务。 另外,你还可看看危机管理方面的书籍,如我们国家的危机管理方面的权威薛澜、胡百精等的著作,还有国家的总体应急预案等等。
Ⅲ 求 公共危机应对 或 公共突发事件应对 或 公共危机管理的英文文献+中文翻译
我直接发你邮箱了
Ⅳ 公共危机的处理办法
国外高度重视公共性危机管理的研究,提出了著名的4R模式,认为管理公共性危机由缩减(Rection)、预备(Readiness)、反应(Response)、恢复(Recovery)四个环节构成,取其英语的第一个字母,成为4R模式。
1、缩减:就是减少危机情景的攻击力和影响力,在这个环节强调进行风险评估,注意破坏性因素的整合,力图排除危机发生。
2、预备:就是做好处理危机情况的准备,具体工作包括建立预警机制和培训计划,开展救生圈操作演习、潜水与急救训练。
3、反应:就是尽力应对已发生的危机,涉及的工作主要有进行影响分析(包括潜在影响的分析和机会性影响的分析)、制定处理计划、开展技能培训(即通过必要培训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沟通技能、媒体协调技能、与具有进攻性的人打交道的技能)和审计,其中制定处理计划包括撤离计划、反应管理计划、处理心理创伤与压力计划三个方面。
4、恢复:就是重建家园,具体工作包括影响分析、制定恢复计划、培训形象管理技能和审计。
4R模式对于我国开展公共性危机管理具有借鉴意义。在具体工作中,应对公共性危机,需要注意以下
Ⅳ 公共危机应对危机的管理要点是什么
公共危机其实是一种由民众引发的对企业或者某一品牌的不信任和抗拒性,而这一点,从一个公司平时的管理上就能够隐约预料到事情结果和成因。
首先,一个管理体制健全的公司,那么对于客户的意见能够进行及时的收集,并且处理,极大程度的让顾客觉得受到了尊重,同时,能有效缓解因为一些产品或者服务问题带给客户的不良影响效应。
谭小芳老师表示:人际关系学上有一个非常经典的说法:一个人如果有一次不良的社会或者购买体验,那么他会将这种体验传达给25个朋友或亲人,而这25个朋友或亲人至少也有25个朋友或亲人进行传达,这样,或许很多人都还没有购买过该产品也会产生抵触:**用过,非常不好用。服务也非常糟糕!
一个管理体制健全的公司,是会尽量杜绝和减少这样的不良口碑情况发生,他们会将整个公司通过管理制度形成一条流动的流水线,真正的运作起来,这时候,能够及时处理客户的不满,就能够有效的组织这类事件的发生。
而一个管理体制不健全的公司,出了问题后只会互相推脱责任,最后问题也不了了之。显而易见,客户的负面情绪得不到及时疏导,一些产品问题反馈不上来,那么有问题的产品得不到解决就会越来越多的流向市场,而客户的这种不满达到一定程度后,将会引发整个社会公众对该公司品牌的不信任心理。
这时候,我们说,这个企业的公共危机爆发了……
其实,危机处理的第一步,永远是防止危机的产生。
Ⅵ 企业政府如何应对公共危机
从目前的网络舆论形式来看,舆情走势逐渐偏高。传统观点在应对企业、政府危机时认为,官方处置突发事件有“黄金24小时”之说,即在事发24小时内发布权威消息主导舆论。然而,随着网络媒体的快速传播,“黄金24小时”渐显吃力。不能在第一时间阻止舆情扩散,网络信息便随着传播发酵,成为有着重要事件的舆论影响事件。
由此可见,面对突发危机,特别是企业、政府内部出现重大纰漏时。危机公关的出现就显得不可或缺了。中正舆情监测室致力于企业、政府、拥有强大的媒体联盟及专家团队。全面覆盖各大新闻、论坛、博客,传统媒体等,不间断的网络监测,竭力在第一时间对新闻准确采集、分析。建立相应的机制,阻碍舆情传播。面对危机,更应该加强舆论预测及如何制定应对方案。
Ⅶ 公共管理学中公共危机怎么样处理
公共危机的处理:
1、缩减:就是减少危机情景的攻击力和影响力,在这个环节强调进行风险评估,注意破坏性因素的整合,力图排除危机发生。
2、预备:就是做好处理危机情况的准备,具体工作包括建立预警机制和培训计划,开展救生圈操作演习、潜水与急救训练。
3、反应:就是尽力应对已发生的危机,涉及的工作主要有进行影响分析(包括潜在影响的分析和机会性影响的分析)、制定处理计划、开展技能培训(即通过必要培训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沟通技能、媒体协调技能、与具有进攻性的人打交道的技能)和审计,其中制定处理计划包括撤离计划、反应管理计划、处理心理创伤与压力计划三个方面。
4、恢复:就是重建家园,具体工作包括影响分析、制定恢复计划、培训形象管理技能和审计。
Ⅷ 如何理解应对公共危机责任机制是战胜疫情的有力支撑
应对公共危机责任机制是战胜疫情的有力支撑:
我国3000多医务人员感染病毒,一批倒在战场上,有警察、基层干部等。1100多万武汉人,顾大局,守纪律,做牺牲,勇奉献。舍个人,保家人;舍小家,保大家;舍遗体,捐国家。
很多地方都要求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深入疫情防控第一线,靠前指挥、及时发声。大批党员干部深入城乡社区配合社区干部落实防控任务,社区工作人员认真负责,各地城乡社区工作者和广大志愿者进行实地走访、筛查,各个街区、村镇均有工作人员24小时不间断值班值守。
在内防扩散上,采取测温、隔离等措施;在外防输入上,及时掌握疫区返程人员动态信息并做好相关登记,开展归类分诊及各种形式的支援帮扶、隔离准备等工作,为疫情防控作出了重大贡献。
(8)公共危机应对扩展阅读:
中国战胜疫情原因:
1、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党中央统一领导、统一指挥下,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和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原则立场指导下,坚持全国一盘棋,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和政治决断,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政策和工作安排,形成了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疫情防控的战略格局。
2、“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我们强大的组织能力、动员能力和协调能力让世人震撼,仅十天时间,拥有千余张床位的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相继建成投入使用;十几家“方舱医院”在短短几天时间内极速建成;新型冠状病毒从疫情通报到基因组被破译仅用时十天,在拿到病毒株后在最短的时间完成基因序列测序。
且在不到十天的时间,各家体外诊断公司纷纷成功研发出核酸检测试剂盒;无数防疫救援物资迅速通过航空、铁路、公路和水运多路驰援武汉。全国医疗资源、物资及时有力调配到需要的地方,形成了抗击病魔的强大合力,充分体现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Ⅸ 处理公共危机必须坚持哪些原则
要遵循以下原则:
战略先行危机管理原则。
制度保障危机管理原则。
预防第一危机管理原则。
全局利益危机管理原则。
积极主动危机管理原则。
勇于担责危机管理原则。
下面是是对公共危机管理的介绍:
公共危机管理,也称政府危机管理,是指政府针对公共危机事件的管理,是解决政府对外交往和对内管理中处于危险和困难境地的问题。即政府在公共危机事件产生、发展过程中,为减少、消除危机的危害,根据危机管理计划和程序而对危机直接采取的对策及管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