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共卫生 » 阳曲污染

阳曲污染

发布时间: 2021-03-12 08:39:39

㈠ 阳曲县有哪些环境污染,具体些

污水、废气、垃圾、噪声、光污染等,为城市常见污染。
来源:
(1)污水:生活废水、工业废水、油污及有毒物质和垃圾。
(2)空气:工业尾气、汽车尾气、家庭厨房油烟、杀虫剂、新塑料制品、冰箱的氟里昂和各种垃圾、水道的气体。
(3)噪声:家庭噪声、交通噪声、施工噪声、社会噪声(叫卖、鞭炮、商店音响等)
(4)光:可见光、激光、红外光、紫外光等。
(5)食品:添加剂、人造色素及农药等。

阳曲县的主要工业污染物为粉尘和有害气体(焦化厂周围)

㈡ 阳曲县双阳路摄禁行吗

阳曲县双阳路拍摄禁行,并且进行200元罚款

㈢ 山西148家重污染企业被列入淘汰“黑名单”,请问这148家都有哪些

2007年环境污染末位淘汰企业及设施名单
序号 企业名称 企业代码 实施环境污染末位淘汰生产设施 淘汰期限 责任单位

太原市
1 山西龙辉(原黄寨)煤炭气化有限公司 78850167—8 70技改型焦炉 2007年4月30日前 阳曲县人民政府
2 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11011439—1 烧结车间1#和2#(2×90M3)烧结机 2007年6月30日前 太原市人民政府
炼铁车间1#(324M3)、2#(296M3)、3#(1200M3)高炉

大同市
1 新荣区西村乡煤矿 全部生产及排污设施 2007年4月30日前 大同市新荣区人民政府
2 大同市南郊区小站玻璃厂 小平拉玻璃生产线 2007年4月30日前 大同市南郊区人民政府
3 大同市南郊区小石子炼油厂 简单炼油设施 2007年4月30日前 大同市南郊区人民政府
4 大同市南郊区马营保温材料厂 简易膨化炉 2007年4月30日前 大同市南郊区人民政府
5 大同市南郊区东坟村贾君铸造厂 简易化铁冲天炉 2007年4月30日前 大同市南郊区人民政府
6 大同市南郊区永鑫活性炭厂 简易活化炉 2007年4月30日前 大同市南郊区人民政府
7 大同市南郊区源全活性炭厂 简易活化炉 2007年4月30日前 大同市南郊区人民政府
8 灵丘县恒生铁选厂 全部生产及排污设施 2007年4月30日前 灵丘县人民政府

阳泉市
1 阳泉市郊区韩庄矾石矿 燃煤物料混装矾石竖窑 2007年4月30日前 阳泉市郊区人民政府
2 阳泉市郊区杨树沟矾石矿 燃煤物料混装矾石竖窑 2007年4月30日前 阳泉市郊区人民政府
3 平定县锁簧镇东锁簧煤矿 81070047—1 1#井、2#井坑口及附属设施 2007年6月30日前 平定县人民政府
4 平定县前梨林头村煤矿 81070051—9 坑口及附属设施 2007年6月30日前 平定县人民政府
5 阳泉市郊区西垴矾土矿 11067886—7 燃煤物料混装矾石竖窑 2007年6月30日前 阳泉市郊区人民政府
6 阳泉市郊区东垴矾石矿 L0104801—7 燃煤物料混装矾石竖窑 2007年6月30日前 阳泉市郊区人民政府
7 阳泉市郊区火石岩矾石矿 79022284—6 燃煤物料混装矾石竖窑 2007年6月30日前 阳泉市郊区人民政府
8 阳泉市永固水泥厂 11062923—X 水泥竖窑 2007年11月30日前 阳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9 山西亚美建筑工程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72814478—702 水泥竖窑 2007年11月30日前 阳泉市人民政府

晋中市
1 介休张春生碳素厂 焙烧炉 2007年4月30日前 介休市人民政府
2 介休宋二兵碳素厂 焙烧炉 2007年4月30日前 介休市人民政府
3 介休东内封碳素厂 焙烧炉 2007年4月30日前 介休市人民政府
4 介休西内封碳素厂 焙烧炉 2007年4月30日前 介休市人民政府
5 介休三源盛洗煤公司 整体关闭 2007年4月30日前 介休市人民政府
6 介休泰丰煤化厂 整体关闭 2007年4月30日前 介休市人民政府
7 介休俊鑫洗煤厂 整体关闭 2007年4月30日前 介休市人民政府
8 介休荣兴煤化公司 整体关闭 2007年4月30日前 介休市人民政府
9 介休龙翔选煤有限公司 整体关闭 2007年4月30日前 介休市人民政府
10 介休新寨洗煤厂 整体关闭 2007年4月30日前 介休市人民政府
11 太谷县胡村庄管道器材厂 整体关闭 2007年4月30日前 太谷县人民政府
12 太谷县石象铸造厂 整体关闭 2007年4月30日前 太谷县人民政府
13 太谷县李志强热镀厂 整体关闭 2007年4月30日前 太谷县人民政府
14 祁县恒盛源玻璃厂 玻璃圆炉 2007年4月30日前 祁县人民政府
15 太谷县胡村庄铸造厂 X0276061—3 整体关闭 2007年6月30日前 太谷县人民政府
16 太谷县金三角铸造有限公司 X0276072—9 整体关闭 2007年6月30日前 太谷县人民政府
17 晋中开发区三和钢结构厂 76713927—8 电镀生产线 2007年11月30日前 晋中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18 灵石县建材工业总公司 11306528—1 机立窑 2007年11月30日前 灵石县人民政府
19 灵石县宇冶化工有限公司 11306261—1 2组120支硫磺炉 2007年11月30日前 灵石县人民政府
20 灵石县河东建筑材料厂 77818634—6 石膏粉等生产设施 2007年11月30日前 灵石县人民政府
21 灵石长龙建材有限公司 70108680—4 石膏粉等生产设施 2007年11月30日前 灵石县人民政府

长治市
1 长子县东南冶炼厂 冶炼炉 2007年4月30日前 长子县人民政府
2 长子县田宝冶炼有限公司 冶炼炉 2007年4月30日前 长子县人民政府
3 长治县中和金鑫化工厂 84087001—6 反应炉 2007年11月30日前 长治县人民政府
4 长治县东申家庄二硫化碳厂 81087261—X 反应炉 2007年11月30日前 长治县人民政府
5 长治县西和二硫化碳厂 84087001—6 反应炉 2007年11月30日前 长治县人民政府
6 长治县仝家岭二硫化碳厂 84087001—6 反应炉 2007年11月30日前 长治县人民政府
7 长治县寨沟二硫化碳厂 84087001—6 反应炉 2007年11月30日前 长治县人民政府
8 长治县长征化工厂 11087522—X 反应炉 2007年11月30日前 长治县人民政府
9 长治县东贾星火化工厂 81087050—X 反应炉 2007年11月30日前 长治县人民政府
10 武乡县兴武化工有限公司 71366744—6 碳酸钾生产工艺 2007年11月30日前 武乡县人民政府

晋城市
1 晋城市水泥厂 11120009—9 整体关闭 2007年6月30日前 晋城市人民政府
2 晋城市振兴水泥有限公司 81123066—X 整体关闭 2007年6月30日前 晋城市城区人民政府
3 山西晋城春光热电有限公司 11120006—4 发电机组 2007年6月30日前 晋城市人民政府
4 晋城长征水泥厂 11123289—1 机立窑 2007年11月30日前 晋城市城区人民政府
5 晋城市天友水泥有限公司 70105769—1 机立窑 2007年11月30日前 泽州县人民政府

临汾市
1 临汾市丰达工贸有限公司 105m3高炉 2007年4月30日前 临汾市尧都区人民政府
2 尧都区海龙冶炼厂 128m3高炉 2007年4月30日前 临汾市尧都区人民政府
3 翼城县永茂铸造有限公司 105m3高炉 2007年4月30日前 翼城县人民政府
4 汾西县太阳山一铁厂 128m3高炉 2007年4月30日前 汾西县人民政府
5 蒲县思源实业有限公司 99—III型焦炉 2007年4月30日前 蒲县人民政府
6 蒲县伟轩煤焦有限公司 99—III型焦炉 2007年4月30日前 蒲县人民政府
7 洪洞县浩溢煤焦化有限公司 72591325—3 整体关闭 2007年6月30日前 洪洞县人民政府
8 洪洞县堤村八一煤化厂 60284169—1 整体关闭 2007年6月30日前 洪洞县人民政府
9 蒲县海仓煤焦有限公司 75150052—4 整体关闭 2007年6月30日前 蒲县人民政府
10 山西新临钢钢铁有限公司冶炼厂 71361012—4 113m3高炉2座 2007年6月30日前 临汾市人民政府
11 尧都区宏富强钢铁有限公司 75981018—0 126m3高炉2座 2007年6月30日前 临汾市尧都区人民政府
12 襄汾县宇翔炼铁厂 75408256—7 108m3高炉 2007年6月30日前 襄汾县人民政府
13 襄汾县毅惠冶炼有限公司 X0283504—4 128m3高炉 2007年6月30日前 襄汾县人民政府
14 襄汾县鑫盛冶炼有限公司 75150725—9 128m3高炉 2007年6月30日前 襄汾县人民政府
15 曲沃县信海铁业有限公司 75150727—9 105m3高炉 2007年6月30日前 曲沃县人民政府
16 山西华鑫铁业有限公司 73403828—6 100m3高炉 2007年6月30日前 曲沃县人民政府
17 曲沃县丰源铁业有限公司 74855584—X 100m3高炉 2007年6月30日前 曲沃县人民政府
18 曲沃县晋宏钢铁有限公司 74602830—9 108m3高炉 2007年6月30日前 曲沃县人民政府
19 曲沃县光彩铁业有限公司 11318477—4 110m3高炉 2007年6月30日前 曲沃县人民政府
20 曲沃县吉利钢铁有限公司 75984294—0 109m3高炉 2007年6月30日前 曲沃县人民政府
21 曲沃县彦明钢铁有限公司 74604595—0 100m3高炉 2007年6月30日前 曲沃县人民政府
22 翼城县晋源实业有限公司 75409339—7 105m3高炉 2007年6月30日前 翼城县人民政府
23 翼城县鑫华钢铁有限公司 74857478—4 105m3高炉 2007年6月30日前 翼城县人民政府
24 翼城县华煜球墨铸管有限公司 75400112—36 128m3高炉 2007年6月30日前 翼城县人民政府
25 翼城县亨隆钢铁有限公司 11321071—7 108m3高炉 2007年6月30日前 翼城县人民政府
26 翼城县长峰冶炼有限公司 71982903—9 125m3高炉 2007年6月30日前 翼城县人民政府
27 蒲县果金冶炼厂 71361548—6 128m3高炉 2007年6月30日前 蒲县人民政府
28 翼城县岳星化工有限公司 72590489—1 碳黑生产设施 2007年6月30日前 翼城县人民政府
29 山西振龙焦化有限公司 75151184—8 99—III型焦炉 2007年6月30日前 蒲县人民政府
30 蒲县红鑫煤焦有限公司 71987313—6 99—III型焦炉 2007年6月30日前 蒲县人民政府
31 襄汾县襄陵三八铁厂 60283608—3 128m3高炉 2007年6月30日前 襄汾县人民政府
32 襄汾县鑫荣冶炼有限公司 75980601—8 125m3高炉 2007年6月30日前 襄汾县人民政府
33 襄汾县新鑫源冶炼有限公司 74859047—7 128m3高炉 2007年6月30日前 襄汾县人民政府
34 襄汾县裕达炼铁厂 74600102—6 128m3高炉 2007年6月30日前 襄汾县人民政府
35 山西金尧焦化有限公司 60280500—9 TJL—810型焦炉 2007年11月30日前 临汾市尧都区人民政府
36 霍州市化学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焦化厂 81330491—7 70改进型红旗3号焦炉2组 2007年11月30日前 霍州市人民政府
37 洪洞县同盛焦化有限公司 74352642—5 SK3230焦炉 2007年11月30日前 洪洞县人民政府
38 曲沃三星焦化实业有限公司 11318461—9 H—T型焦炉 2007年11月30日前 曲沃县人民政府
39 古县正泰焦化有限公司 11333206—0 TH3020焦炉 2007年11月30日前 古县人民政府
40 山西省乡宁县煤气焦化有限公司 70111416—6 66III改造型焦炉 2007年11月30日前 乡宁县人民政府

吕梁市
1 文水县恒升化工厂 淘汰生产设施 2007年4月30日前 文水县人民政府
2 兴县化肥厂铁厂 炼铁高炉 2007年4月30日前 兴县人民政府
3 兴县晋峰铁厂 炼铁高炉 2007年4月30日前 兴县人民政府
4 岚县新达铁厂 炼铁高炉 2007年4月30日前 岚县人民政府
5 岚县袁家村兰宝铁厂 炼铁高炉 2007年4月30日前 岚县人民政府
6 汾阳市钟岳化工厂 淘汰生产设施 2007年4月30日前 汾阳市人民政府
7 汾阳市聚源精密铸钢厂 冲天炉设施 2007年4月30日前 汾阳市人民政府
8 岚县长虹冶炼有限公司 14232970—1 炼铁高炉 2007年6月30日前 岚县人民政府
9 孝义市晋贸煤焦有限公司(一期) 0264945—2 生产设施 2007年11月30日前 孝义市人民政府

运城市
1 河津腾达钢铁公司 125m3高炉1座 2007年4月30日前 河津市人民政府
2 河津达康铸造公司 128m3高炉1座 2007年4月30日前 河津市人民政府
3 绛县丰达冶炼有限公司 125m3高炉1座 2007年4月30日前 绛县人民政府
4 垣曲旺瑞铁厂 100m3高炉1座 2007年4月30日前 垣曲县人民政府
5 运城华龙钢铁公司 106m3高炉1座 2007年4月30日前 运城市盐湖区人民政府
6 河津晋海冶金公司 128m3高炉1座 2007年4月30日前 河津市人民政府
7 河津鑫光炉料公司 128m3高炉1座 2007年4月30日前 河津市人民政府
8 河津理成科工贸集团 100m3高炉1座 2007年4月30日前 河津市人民政府
9 河津永大钢铁公司 100m3高炉1座 2007年4月30日前 河津市人民政府
10 稷山晋源钢铁公司 120m3高炉1座 2007年4月30日前 稷山县人民政府
11 稷山三界联合铁厂 100m3高炉1座 2007年4月30日前 稷山县人民政府
12 河津安达公司 150m3高炉1座 2007年4月30日前 河津市人民政府
13 河津腾达公司 158m3高炉1座 2007年4月30日前 河津市人民政府
14 河津夏鑫公司 150m3高炉1座 2007年4月30日前 河津市人民政府
15 河津永达公司 150m3高炉1座 2007年4月30日前 河津市人民政府
16 新绛宝丰炼铁厂 158m3高炉1座 2007年4月30日前 新绛县人民政府
17 河津理成钢铁 180m3高炉1座 2007年6月30日前 河津市人民政府
18 绛县金泰冶炼公司 75172887—7 85m3高炉1座 2007年6月30日前 绛县人民政府
19 绛县来利煤气冶炼公司 74602261—X 70m3高炉1座 2007年6月30日前 绛县人民政府
20 河津市三联集团 11387215—5 126m3高炉1座 2007年6月30日前 河津市人民政府
21 河津永鑫公司 71591915—X 128m3高炉1座 2007年6月30日前 河津市人民政府
22 河津株达公司 60296472—0 128m3高炉1座 2007年6月30日前 河津市人民政府
23 平陆金鑫冶金公司 70110638—5 128m3高炉1座 2007年6月30日前 平陆县人民政府
24 平陆三门千社冶炼厂 11399114—2 108m3高炉1座 2007年6月30日前 平陆县人民政府
25 新绛华丰冶炼集团 70110540—3 124m3高炉1座 2007年6月30日前 新绛县人民政府
26 河津红光科工贸集团 72460942—8 128m3高炉1座 2007年6月30日前 河津市人民政府
27 河津宏达钢铁集团 71591020—0 105m3+158m3高炉2座 2007年11月30日前 河津市人民政府
28 河津民兴铁厂 14270310—9 158m3高炉1座 2007年11月30日前 河津市人民政府
29 河津丰达科工贸集团 82387139—9 158m3高炉1座 2007年11月30日前 河津市人民政府
30 稷山永恒工贸公司 11384590—7 150m3高炉1座 2007年11月30日前 稷山县人民政府
31 河津银鑫钢铁公司 74108859—9 200m3高炉1座 2007年11月30日前 河津市人民政府
32 垣曲宝鑫铁业公司 74603424—X 186m3高炉1座 2007年11月30日前 垣曲县人民政府

忻州市
1 五台八一机械厂 整体关闭 2007年4月30日前 五台县人民政府
2 原平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分厂 11198841—0 整体关闭 2007年6月30日前 原平市人民政府
3 定襄化肥厂 11192318—2 整体关闭 2007年6月30日前 定襄县人民政府

朔州市
1 怀仁县牛心山煤矿 整体关闭 2007年4月30日前 怀仁县人民政府
2 怀仁县里八庄造纸厂 卫生纸生产线 2007年4月30日前 怀仁县人民政府
3 怀仁县中华陶瓷厂 陶瓷生产线 2007年4月30日前 怀仁县人民政府
4 怀仁县生慧贴花厂 陶瓷生产线 2007年4月30日前 怀仁县人民政府
5 怀仁县刘跃瓷坊 陶瓷生产线 2007年4月30日前 怀仁县人民政府
6 朔城区供热公司1号供热站 11144184—5 整体关闭 2007年6月30日前 朔州市朔城区人民政府
7 平鲁区科峰溶济厂 75153890—1 整体关闭 2007年6月30日前 朔州市平鲁区人民政府
8 山阴县陶艺玻璃有限公司 75405722—2 耐火砖生产线 2007年6月30日前 山阴县人民政府
9 应县明禾陶瓷有限公司 75S80876—9 燃煤隧道窑 2007年6月30日前 应县人民政府

㈣ 求世界上污染严重的城市

近日,山西省太原市城西水系综合治理工程荣获建设部颁发的“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成为继太原汾河景区之后山西省第二个获此殊荣的工程项目,这标志着太原市正在从一个污染城市逐渐变成一个适合居住的城市。

太原市作为能源重化工城市,其空气污染曾一度位列全国重点污染城市之首。随着太原市对严重污染的不断治理,2004年,太原市二级以上空气质量的天数达到200多天,占全年的60%,创造了历史上的最佳。

城西水系的雏形是太原旧城护城河,2002年,太原市投资1.8亿元,开始城西水系综合治理工程。改造后的城西水系贯穿尖草坪区、杏花岭区、迎泽区,全长12.6公里。2003年8月25日,太原市城西水系一期改造工程竣工。至此,城西水系总面积已达150.3万平方米,水面面积为45万平方米,绿地面积97.4万平方米。其中,草坪23万平方米,种植乔木2.9万株,灌木51万平方米,现已取得较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据有关部门观测,目前,城西水系建设区域比其他区域相对湿度提高
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九五”期间,我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国内生产总值由1996年的290.78亿元到2000年的347.46亿元。全市的经济增长基本以冶金、化工、电力、建材、煤炭等重污染行业的发展为主,从“八五”末的1995年到2000年六年间,全市钢铁年产量由480万吨增长到542万吨,水泥年产量由149万吨增长到170万吨,焦炭年产量由893万吨增长到1110万吨,年发电量由87亿千瓦时增长到114亿千瓦时,机动车辆由98730辆增长到222656辆。年工业耗煤量由1213.5万吨增加到2221.34万吨,占全市总能耗的97%以上。“九五”期间全市常住人口由282.77万人增长到308.75万人。

在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太原市环境保护工作带来巨大压力。“九五”期间,我市环境保护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坚持全民的环境意识,全面的环境监督、全过程的环境管理,依靠科技进步的“三全一依靠”环保工作方针。积极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组织实施“1263”环保工程,即围绕一个目标(提高和改善环境质量)、采取两大举措(总量控制和绿色工程)突出六个重点(清徐、古交、娄烦、城北钢铁工业区、河西南部化工工业区、西山煤矿建材工业区、)、打好三大战役(取缔土小工业、治汾、市区大气治理)。以“一控双达标”为中心,突出大气、水体污染治理两个重点,全面组织实施“削总量、促清洁、治汾河、控煤烟、保达标、净尾气、降扬尘、抓生态”的24字环保战略。全市环境综合整治遵循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并重的原则,经过取缔“15小”和“一控双达标”两项行动,淘汰和关停了一大批能耗高、污染重、效益差的土小企业和国有企业,推动了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的调整,促进了全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环保跨进了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污染物排放总量基本得到有效控制,遏制了环境污染连年恶化的势头,部分环境质量指标明显好转。

2.1环境质量现状

2.1.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九五”期间大气总悬浮颗粒物年平均浓度由“八五”末的0.568毫克/立方米(标准状态)下降到2000年的0.401毫克/立方米(标准状态),总悬浮颗粒物污染逐年减轻,年日均浓度下降29.40%,但仍超《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1.00倍。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九五”前三年较“八五”末呈上升趋势,由“八五”末的0.212毫克/立方米(标准状态)上升到1998年的0.278毫克/立方米(标准状态),2000年为0.200毫克/立方米(标准状态),年日均浓度较“八五”末下降5.66%,基本遏制了其上升趋势。但仍超《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2.33倍。其主要原因为1996、1997年太原第一热电厂五期、六期扩建工程、太原第二热电厂四期扩建工程投入运行,集中供热工程尚未发挥全部效益,至使二氧化硫年日均浓度值在“九五”前三年出现较大幅度上升,但随着集中供热率的逐年提高,燃料结构的调整和工业污染源达标工作力度加大,1999年二氧化硫年日均浓度上升趋势得到控制。值的注意的是,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机动车数量在急剧增长,氮氧化物年平均浓度由“八五”末的0.055毫克/立方米(标准状态)上升到2000年的0.093毫克/立方米(标准状态),在“九五”期间呈逐年上升趋势,年日均浓度上升69.09%,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0.86倍。随着《太原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办法》的颁布,机动车尾气防治、出租车的全面更新和工业污染防治力度加大,氮氧化物年均浓度将得到有效控制。1995年-2000年太原市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见表2-1。

从1998年我市开始发布空气质量周报,1999年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和三级标准的分别为10期和23期,比1998年增加9期和3期;而四级和五级分别为15期和4期,比上年减少10期和2期。2000年共发布空气质量周报52期,有2期为良好水平,43周为轻度污染水平,4周为中度污染,3周为重度污染。1998-2000年空气质量级别及首要污染物出现频率见表2-2。

“九五”期间,太原市环境空气质量在社会经济保持快速发展的情况下,经过全市人民艰苦不懈的努力,环境污染恶化趋势得到有效控制,环境空气质量有所改善,但环境污染的现状不容乐观,环境污染问题依然十分严峻。特别是要想实现空气环境功能区达标,任务异常艰巨。

2.1.2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太原市地表水隶属黄河和海河两大水系。黄河水系在太原市的流域面积占太原市总面积的91%;海河水系占9%,主要分布在我市阳曲县境内。太原市的地表水主要包括:汾河太原段、汾河水库、汾河二库、晋阳湖和迎泽湖等,四者均属黄河水系。汾河太原段全长178公里,流域面积6288平方公里,沿途有岚河、涧河、狮子河、屯兰川、阳兴河、北涧河、北沙河、玉门沟、冶峪沟、风峪沟等几十条支流和沟渠汇入,太原市的工业和生活污水直接和间接进入汾河。汾河水库位于我市娄烦县境内,流域面积5268万平方公里,设计库容7亿立方米,由于多年来泥沙淤积,库容减至3.5亿立方米左右。汾河二库位于古交市与太原市区交界处,水库总库容1.33亿立方米。晋阳湖位于我市晋源区,为一座人工湖,湖表面积5.1万平方公里。迎泽湖位于市中心迎泽公园内,水域面积0.2平方公里。晋阳湖、迎泽湖的湖水来源均靠汾河水库放水补给,水库放水途经汾河古交段至上兰,分别进入东、西干渠,最终进入迎泽湖和晋阳湖。

汾河水库和汾河二库以防洪、灌溉为主,同时为城市的工业和生活用水提供水源,并且汾河水库还作为万家寨引黄入并的储水库,依据《山西省汾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中的水体功能划分,该区域属于汾河一级防护区,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Ⅲ类标准。汾河上游段(水库出口-铁桥),处于兰村、晋祠水源地补给区,属汾河的一级防护区,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Ⅲ类标准;下游段(胜利桥-温南社)属汾河二级防护区,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Ⅳ类标准。晋阳湖主要为太原第一热电厂循环冷却水源,同时也是我市主要水产养殖基地及游泳场所和城市备用水源,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迎泽湖主要为景观娱乐水,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Ⅴ类标准。

“九五”期间太原市主要地表水体汾河太原段及汾河水库和晋阳湖水质较“八五”末均有明显改善。地表水恶化趋势得到控制,说明近年来汾河治理已初见成效。但离功能区标准仍有一段距离。汾河太原段十个监测段面尤以小店桥污染最为严重,其它依次为胜利桥、迎泽桥、清徐二坝、温南社、铁桥、滩上桥和寨上水文站,该八个段面属严重污染,劣V类水质,水库出口和上兰段面污染较轻,可达IV类水质标准。汾河太原段平均综合污染指数由1995年的11.44下降到2000年的6.84,汾河水库由1.07下降到0.67,晋阳湖由3.10下降到1.4。水质恶化趋势得到一定遏止,但污染依然严重,汾河太原段以有机污染为主,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挥发酚、氨氮、生化需氧量。汾河水库水质较稳定,1998-2000年连续三年保持轻污染水平,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晋阳湖总体污染水平有所缓解,但无显著下降趋势,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非离子氨、和总氮。汾河太原段六条排污渠历年均属严重污染水平,劣Ⅴ类水质,综合污染指数由1997年的45.11下降到2000年的22.86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挥发酚、氨氮。迎泽湖水质属景观娱乐劣C类水质,主要超标项目为色度和透明度。太原市地面水体平均综合污染指数趋势分析见表2-4。
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九五”期间,我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国内生产总值由1996年的290.78亿元到2000年的347.46亿元。全市的经济增长基本以冶金、化工、电力、建材、煤炭等重污染行业的发展为主,从“八五”末的1995年到2000年六年间,全市钢铁年产量由480万吨增长到542万吨,水泥年产量由149万吨增长到170万吨,焦炭年产量由893万吨增长到1110万吨,年发电量由87亿千瓦时增长到114亿千瓦时,机动车辆由98730辆增长到222656辆。年工业耗煤量由1213.5万吨增加到2221.34万吨,占全市总能耗的97%以上。“九五”期间全市常住人口由282.77万人增长到308.75万人。

在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太原市环境保护工作带来巨大压力。“九五”期间,我市环境保护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坚持全民的环境意识,全面的环境监督、全过程的环境管理,依靠科技进步的“三全一依靠”环保工作方针。积极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组织实施“1263”环保工程,即围绕一个目标(提高和改善环境质量)、采取两大举措(总量控制和绿色工程)突出六个重点(清徐、古交、娄烦、城北钢铁工业区、河西南部化工工业区、西山煤矿建材工业区、)、打好三大战役(取缔土小工业、治汾、市区大气治理)。以“一控双达标”为中心,突出大气、水体污染治理两个重点,全面组织实施“削总量、促清洁、治汾河、控煤烟、保达标、净尾气、降扬尘、抓生态”的24字环保战略。全市环境综合整治遵循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并重的原则,经过取缔“15小”和“一控双达标”两项行动,淘汰和关停了一大批能耗高、污染重、效益差的土小企业和国有企业,推动了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的调整,促进了全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环保跨进了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污染物排放总量基本得到有效控制,遏制了环境污染连年恶化的势头,部分环境质量指标明显好转。

2.1环境质量现状

2.1.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九五”期间大气总悬浮颗粒物年平均浓度由“八五”末的0.568毫克/立方米(标准状态)下降到2000年的0.401毫克/立方米(标准状态),总悬浮颗粒物污染逐年减轻,年日均浓度下降29.40%,但仍超《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1.00倍。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九五”前三年较“八五”末呈上升趋势,由“八五”末的0.212毫克/立方米(标准状态)上升到1998年的0.278毫克/立方米(标准状态),2000年为0.200毫克/立方米(标准状态),年日均浓度较“八五”末下降5.66%,基本遏制了其上升趋势。但仍超《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2.33倍。其主要原因为1996、1997年太原第一热电厂五期、六期扩建工程、太原第二热电厂四期扩建工程投入运行,集中供热工程尚未发挥全部效益,至使二氧化硫年日均浓度值在“九五”前三年出现较大幅度上升,但随着集中供热率的逐年提高,燃料结构的调整和工业污染源达标工作力度加大,1999年二氧化硫年日均浓度上升趋势得到控制。值的注意的是,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机动车数量在急剧增长,氮氧化物年平均浓度由“八五”末的0.055毫克/立方米(标准状态)上升到2000年的0.093毫克/立方米(标准状态),在“九五”期间呈逐年上升趋势,年日均浓度上升69.09%,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0.86倍。随着《太原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办法》的颁布,机动车尾气防治、出租车的全面更新和工业污染防治力度加大,氮氧化物年均浓度将得到有效控制。1995年-2000年太原市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见表2-1。

从1998年我市开始发布空气质量周报,1999年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和三级标准的分别为10期和23期,比1998年增加9期和3期;而四级和五级分别为15期和4期,比上年减少10期和2期。2000年共发布空气质量周报52期,有2期为良好水平,43周为轻度污染水平,4周为中度污染,3周为重度污染。1998-2000年空气质量级别及首要污染物出现频率见表2-2。

表2-1 1995-2000年太原市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毫克/立方米(标准状态)

年份污染物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标准

总悬浮颗粒物
0.568
0.515
0.504
0.498
0.416
0.401
0.20

二氧化硫
0.212
0.206
0.248
0.278
0.272
0.200
0.06

氮氧化物
0.055
0.050
0.057
0.066
0.101
0.093
0.05

二氧化氮

0.065
0.08

降尘
31.5
34
35.6
36.2
36.1
40.8

一氧化碳
2.6
2.5
2.9
3.4
3.8
2.6
4.0

注:降尘单位为:吨/平方公里 "月,一氧化碳为日均浓度,其余为年平均浓度。

表2-2 1998-2000年空气质量级别及首要污染物出现频率

空气质量级别
出现周数
出现频率(%)
2000年
首要污

染物
出现周数
出现频率(%)

1998
1999
2000
1998
1999
2000
出现天数
频率%
1998
1999
2000
1998
1999
2000

Ⅰ级(优)
/
/
/
/
/
/
/
/
总悬浮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
43
45
48
81.43
86.54
92.31

Ⅱ级(良)
1
10
2`
1.89
19.23
3.85
45
12.33

Ⅲ级(轻度污染)
20
23
43
37.74
44.23
82.69
241
66.03
二氧化硫
10
7
4
18.87
13.46
7.69

Ⅳ级(中度污染)
26
15
4
49.06
28.85
7.69
53
14.52
氮氧化物(二氧化氮)
0
0
0
0.00
0.00
0.00

Ⅴ级(重度污染)
6
4
3
11.32
7.69
5.77
26
7.12

2000年环境空气功能区达标现状见表2-3

表2-3 2000年环境空气功能区达标现状

功能区

类别
点位名称
监测项目年日均值(mg/Nm3)
功能区是否达标
超标项目

(超标百分比)
监测项目有效日均值达标天数百分比

TSP
SO2
NO2
TSP
SO2
NO2

二类区
太行
0.378
0.206
0.07
不达标
TSP:89.00

SO2: 243.33
36.78
54.68
91.84

桃园
0.402
0.184
0.064
不达标
TSP:101.00

SO2 206.67
33.94
54.79
92.84

上兰
0.353
0.199
0.055
不达标
TSP:76.50

SO2 231.67
50.00
65.00
100.00

三类区
国防工办
0.431
0.231
0.071
不达标
TSP:43.67

SO2 131.00
74.40
65.77
88.69

一电厂
0.394
0.177
0.055
不达标
TSP:31.33

SO2 77.00
81.52
74.03
96.42

“九五”期间,太原市环境空气质量在社会经济保持快速发展的情况下,经过全市人民艰苦不懈的努力,环境污染恶化趋势得到有效控制,环境空气质量有所改善,但环境污染的现状不容乐观,环境污染问题依然十分严峻。特别是要想实现空气环境功能区达标,任务异常艰巨。

2.1.2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太原市地表水隶属黄河和海河两大水系。黄河水系在太原市的流域面积占太原市总面积的91%;海河水系占9%,主要分布在我市阳曲县境内。太原市的地表水主要包括:汾河太原段、汾河水库、汾河二库、晋阳湖和迎泽湖等,四者均属黄河水系。汾河太原段全长178公里,流域面积6288平方公里,沿途有岚河、涧河、狮子河、屯兰川、阳兴河、北涧河、北沙河、玉门沟、冶峪沟、风峪沟等几十条支流和沟渠汇入,太原市的工业和生活污水直接和间接进入汾河。汾河水库位于我市娄烦县境内,流域面积5268万平方公里,设计库容7亿立方米,由于多年来泥沙淤积,库容减至3.5亿立方米左右。汾河二库位于古交市与太原市区交界处,水库总库容1.33亿立方米。晋阳湖位于我市晋源区,为一座人工湖,湖表面积5.1万平方公里。迎泽湖位于市中心迎泽公园内,水域面积0.2平方公里。晋阳湖、迎泽湖的湖水来源均靠汾河水库放水补给,水库放水途经汾河古交段至上兰,分别进入东、西干渠,最终进入迎泽湖和晋阳湖。

汾河水库和汾河二库以防洪、灌溉为主,同时为城市的工业和生活用水提供水源,并且汾河水库还作为万家寨引黄入并的储水库,依据《山西省汾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中的水体功能划分,该区域属于汾河一级防护区,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Ⅲ类标准。汾河上游段(水库出口-铁桥),处于兰村、晋祠水源地补给区,属汾河的一级防护区,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Ⅲ类标准;下游段(胜利桥-温南社)属汾河二级防护区,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Ⅳ类标准。晋阳湖主要为太原第一热电厂循环冷却水源,同时也是我市主要水产养殖基地及游泳场所和城市备用水源,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迎泽湖主要为景观娱乐水,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Ⅴ类标准。

“九五”期间太原市主要地表水体汾河太原段及汾河水库和晋阳湖水质较“八五”末均有明显改善。地表水恶化趋势得到控制,说明近年来汾河治理已初见成效。但离功能区标准仍有一段距离。汾河太原段十个监测段面尤以小店桥污染最为严重,其它依次为胜利桥、迎泽桥、清徐二坝、温南社、铁桥、滩上桥和寨上水文站,该八个段面属严重污染,劣V类水质,水库出口和上兰段面污染较轻,可达IV类水质标准。汾河太原段平均综合污染指数由1995年的11.44下降到2000年的6.84,汾河水库由1.07下降到0.67,晋阳湖由3.10下降到1.4。水质恶化趋势得到一定遏止,但污染依然严重,汾河太原段以有机污染为主,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挥发酚、氨氮、生化需氧量。汾河水库水质较稳定,1998-2000年连续三年保持轻污染水平,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晋阳湖总体污染水平有所缓解,但无显著下降趋势,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非离子氨、和总氮。汾河太原段六条排污渠历年均属严重污染水平,劣Ⅴ类水质,综合污染指数由1997年的45.11下降到2000年的22.86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挥发酚、氨氮。迎泽湖水质属景观娱乐劣C类水质,主要超标项目为色度和透明度。太原市地面水体平均综合污染指数趋势分析见表2-4。

表2-4 太原市地表水各水体平均综合污染指数趋势分析表

平均综合污染指数

汾河太原段综合污染指数
汾河水库
晋阳湖

全河段
上游段
下游段
污染程度
水质类别
汾河水库
污染程度
水质类别
晋阳湖
污染程度
水质类别

1995年
11.44
3.37
18.69
严重污染
劣Ⅴ类
1.07
重污染
劣Ⅴ类

劣Ⅴ类

1996年
9.24
2.45
15.95
严重污染
劣Ⅴ类
1.77
重污染
劣Ⅴ类
3.63
严重污染
劣Ⅴ类

1997年
9.53
3.19
16.84
严重污染
劣Ⅴ类
1.32
重污染
Ⅳ类
3.17
严重污染
劣Ⅴ类

1998年
8.12
2.11
14.14
严重污染
劣Ⅴ类
0.58
轻污染
Ⅳ类
0.98
中污染
Ⅳ类

1999年
9.57
1.78
16.86
严重污染
劣Ⅴ类
0.51
轻污染
Ⅳ类
0.82
中污染
Ⅳ类

2000年
6.84
2.53
10.77
严重污染
劣Ⅴ类
0.67
轻污染
劣Ⅴ类
1.40
重污染
劣Ⅴ类

2.1.3太原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现状

表2-5 太原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声源构成

声源类型
单位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生活
%
48.7
33.6
44.4
51.7
45.7
50.0

交通
%
37.1
40.9
37.1
32.8
33.2
27.6

施工
%
1.3
6.5
3.0
2.6
3.0
7.3

工业
%
6.9
9.5
8.6
8.2
8.2
8.6

其它
%
6.0
9.5
6.9
4.7
9.9
6.5

2.1.3.2区域环境噪声现状

太原市区域环境噪声的监测点位布点范围是市建成区范围内,采用750×750平方米的正方形网格进行,全市共布点位23个,网格总覆盖面积130.5平方公里,1995年-2000年监测结果统计见表2-6。

2.1.3.3道路交通噪声现状

太原市城市区域道路交通噪声的监测点位布设在市区41条主要交通干线上,测点选在78个路段的两路口之间,全市共布设监测点位78个,测量路段总长度为137.6公里,平均路宽17.7米。1995-1999年道路交通噪声监测结果见表2-7,暴露在不同等效声级下的路段分布见表2-8。
2000年全市机动车辆较1995年增长近一倍的情况下,全市交通噪声等效声级平均值较1995年有所下降,1995-1999年交通噪声等效声级平均值稳定达到“九五”计划的目标值70dB(A)。道路交通噪声得到了有效控制。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全市交通噪声等效声级平均值达标,但是2000年监测值超过70dB(A)的路段长度占总路段长度的26.08%。

2.1.3.4环境噪声达标区建设情况

太原市环境噪声达标区从1991年开始建设,到1995年噪声达标面积为107.97平方公里,从1995年以后噪声达标区工作主要以巩固已建成的达标区面积为主,太原市环境噪声达标区建设情况见表2-9。
2.1.4固体废物产生和处置现状

2.1.4.1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及处置现状

1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及主要来源

太原市工业固体废物主要由煤矸石、尾矿、冶炼废渣、炉渣、粉煤灰等构成,2000年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1301.75万吨,较“八五”末的一九九五年的790.4万吨年均增长了511.35万吨,增长了65%。1995年-2000年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及各类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分担率见表2-10
工业固体废物主要来源为西山煤电集团有限公司、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太原第一热电厂、太原第二热电厂,占全市产生总量的70.7%,按行业分担率主要来源为采掘业,占全市产生量的60.3%。

2.2污染源治理及污染物排放现状

“九五”期间,在我市经济稳定增长,重污染行业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长的情况下,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呈下降趋势,其中工业废水中的油与化学耗氧量排放总量达到“九五”目标,二氧化硫排放总量达到“九五”目标。

“九五”期间太原市大气、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见表2-11、表2-12。主要污染源分布见图2-1。
2000年度太原市烟尘、粉尘、二氧化硫排放主要来源见表2-13、2-14、2-15。

5%至10%,每日可产生氧气77.71吨,吸收降减废气161吨。

由于字数太多,给你链接
http://www.qxhbj.com.cn/huanjingguihuawenjian/hbguihua/xianzhuang.htm

㈤ 山西148家重污染企业被列入淘汰“黑名单”,请问这148家都有哪些

晋城市 1 晋城市水泥厂 11120009—9 整体关闭 2007年6月30日前 晋城市人民政府 2 晋城市振兴水泥有限公司 81123066—X 整体关闭 2007年6月30日前 晋城市城区人民政府 3 山西晋城春光热电有限公司 11120006—4 发电机组 2007年6月30日前 晋城市人民政府 4 晋城长征水泥厂 11123289—1 机立窑 2007年11月30日前 晋城市城区人民政府 5 晋城市天友水泥有限公司 70105769—1 机立窑 2007年11月30日前 泽州县人民政府

㈥ 阳曲三郎洞天气如何

山西阳曲天气预报

  • 12月03日(今天)

    多云转晴-13~5℃
    东南风 2级

    空气良

  • 12月04日(周一)

    晴-15~0℃
    西北风 1-2级

    轻度污染

  • 12月05日(周二)

    晴-15~1℃
    西北风 1-2级

    空气良

㈦ 太原空气污染源的数据资料

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九五”期间,我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国内生产总值由1996年的290.78亿元到2000年的347.46亿元。全市的经济增长基本以冶金、化工、电力、建材、煤炭等重污染行业的发展为主,从“八五”末的1995年到2000年六年间,全市钢铁年产量由480万吨增长到542万吨,水泥年产量由149万吨增长到170万吨,焦炭年产量由893万吨增长到1110万吨,年发电量由87亿千瓦时增长到114亿千瓦时,机动车辆由98730辆增长到222656辆。年工业耗煤量由1213.5万吨增加到2221.34万吨,占全市总能耗的97%以上。“九五”期间全市常住人口由282.77万人增长到308.75万人。

在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太原市环境保护工作带来巨大压力。“九五”期间,我市环境保护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坚持全民的环境意识,全面的环境监督、全过程的环境管理,依靠科技进步的“三全一依靠”环保工作方针。积极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组织实施“1263”环保工程,即围绕一个目标(提高和改善环境质量)、采取两大举措(总量控制和绿色工程)突出六个重点(清徐、古交、娄烦、城北钢铁工业区、河西南部化工工业区、西山煤矿建材工业区、)、打好三大战役(取缔土小工业、治汾、市区大气治理)。以“一控双达标”为中心,突出大气、水体污染治理两个重点,全面组织实施“削总量、促清洁、治汾河、控煤烟、保达标、净尾气、降扬尘、抓生态”的24字环保战略。全市环境综合整治遵循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并重的原则,经过取缔“15小”和“一控双达标”两项行动,淘汰和关停了一大批能耗高、污染重、效益差的土小企业和国有企业,推动了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的调整,促进了全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环保跨进了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污染物排放总量基本得到有效控制,遏制了环境污染连年恶化的势头,部分环境质量指标明显好转。

2.1环境质量现状

2.1.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九五”期间大气总悬浮颗粒物年平均浓度由“八五”末的0.568毫克/立方米(标准状态)下降到2000年的0.401毫克/立方米(标准状态),总悬浮颗粒物污染逐年减轻,年日均浓度下降29.40%,但仍超《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1.00倍。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九五”前三年较“八五”末呈上升趋势,由“八五”末的0.212毫克/立方米(标准状态)上升到1998年的0.278毫克/立方米(标准状态),2000年为0.200毫克/立方米(标准状态),年日均浓度较“八五”末下降5.66%,基本遏制了其上升趋势。但仍超《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2.33倍。其主要原因为1996、1997年太原第一热电厂五期、六期扩建工程、太原第二热电厂四期扩建工程投入运行,集中供热工程尚未发挥全部效益,至使二氧化硫年日均浓度值在“九五”前三年出现较大幅度上升,但随着集中供热率的逐年提高,燃料结构的调整和工业污染源达标工作力度加大,1999年二氧化硫年日均浓度上升趋势得到控制。值的注意的是,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机动车数量在急剧增长,氮氧化物年平均浓度由“八五”末的0.055毫克/立方米(标准状态)上升到2000年的0.093毫克/立方米(标准状态),在“九五”期间呈逐年上升趋势,年日均浓度上升69.09%,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0.86倍。随着《太原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办法》的颁布,机动车尾气防治、出租车的全面更新和工业污染防治力度加大,氮氧化物年均浓度将得到有效控制。1995年-2000年太原市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见表2-1。

从1998年我市开始发布空气质量周报,1999年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和三级标准的分别为10期和23期,比1998年增加9期和3期;而四级和五级分别为15期和4期,比上年减少10期和2期。2000年共发布空气质量周报52期,有2期为良好水平,43周为轻度污染水平,4周为中度污染,3周为重度污染。1998-2000年空气质量级别及首要污染物出现频率见表2-2。

“九五”期间,太原市环境空气质量在社会经济保持快速发展的情况下,经过全市人民艰苦不懈的努力,环境污染恶化趋势得到有效控制,环境空气质量有所改善,但环境污染的现状不容乐观,环境污染问题依然十分严峻。特别是要想实现空气环境功能区达标,任务异常艰巨。

2.1.2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太原市地表水隶属黄河和海河两大水系。黄河水系在太原市的流域面积占太原市总面积的91%;海河水系占9%,主要分布在我市阳曲县境内。太原市的地表水主要包括:汾河太原段、汾河水库、汾河二库、晋阳湖和迎泽湖等,四者均属黄河水系。汾河太原段全长178公里,流域面积6288平方公里,沿途有岚河、涧河、狮子河、屯兰川、阳兴河、北涧河、北沙河、玉门沟、冶峪沟、风峪沟等几十条支流和沟渠汇入,太原市的工业和生活污水直接和间接进入汾河。汾河水库位于我市娄烦县境内,流域面积5268万平方公里,设计库容7亿立方米,由于多年来泥沙淤积,库容减至3.5亿立方米左右。汾河二库位于古交市与太原市区交界处,水库总库容1.33亿立方米。晋阳湖位于我市晋源区,为一座人工湖,湖表面积5.1万平方公里。迎泽湖位于市中心迎泽公园内,水域面积0.2平方公里。晋阳湖、迎泽湖的湖水来源均靠汾河水库放水补给,水库放水途经汾河古交段至上兰,分别进入东、西干渠,最终进入迎泽湖和晋阳湖。

汾河水库和汾河二库以防洪、灌溉为主,同时为城市的工业和生活用水提供水源,并且汾河水库还作为万家寨引黄入并的储水库,依据《山西省汾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中的水体功能划分,该区域属于汾河一级防护区,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Ⅲ类标准。汾河上游段(水库出口-铁桥),处于兰村、晋祠水源地补给区,属汾河的一级防护区,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Ⅲ类标准;下游段(胜利桥-温南社)属汾河二级防护区,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Ⅳ类标准。晋阳湖主要为太原第一热电厂循环冷却水源,同时也是我市主要水产养殖基地及游泳场所和城市备用水源,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迎泽湖主要为景观娱乐水,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Ⅴ类标准。

“九五”期间太原市主要地表水体汾河太原段及汾河水库和晋阳湖水质较“八五”末均有明显改善。地表水恶化趋势得到控制,说明近年来汾河治理已初见成效。但离功能区标准仍有一段距离。汾河太原段十个监测段面尤以小店桥污染最为严重,其它依次为胜利桥、迎泽桥、清徐二坝、温南社、铁桥、滩上桥和寨上水文站,该八个段面属严重污染,劣V类水质,水库出口和上兰段面污染较轻,可达IV类水质标准。汾河太原段平均综合污染指数由1995年的11.44下降到2000年的6.84,汾河水库由1.07下降到0.67,晋阳湖由3.10下降到1.4。水质恶化趋势得到一定遏止,但污染依然严重,汾河太原段以有机污染为主,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挥发酚、氨氮、生化需氧量。汾河水库水质较稳定,1998-2000年连续三年保持轻污染水平,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晋阳湖总体污染水平有所缓解,但无显著下降趋势,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非离子氨、和总氮。汾河太原段六条排污渠历年均属严重污染水平,劣Ⅴ类水质,综合污染指数由1997年的45.11下降到2000年的22.86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挥发酚、氨氮。迎泽湖水质属景观娱乐劣C类水质,主要超标项目为色度和透明度。太原市地面水体平均综合污染指数趋势分析见表2-4。
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九五”期间,我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国内生产总值由1996年的290.78亿元到2000年的347.46亿元。全市的经济增长基本以冶金、化工、电力、建材、煤炭等重污染行业的发展为主,从“八五”末的1995年到2000年六年间,全市钢铁年产量由480万吨增长到542万吨,水泥年产量由149万吨增长到170万吨,焦炭年产量由893万吨增长到1110万吨,年发电量由87亿千瓦时增长到114亿千瓦时,机动车辆由98730辆增长到222656辆。年工业耗煤量由1213.5万吨增加到2221.34万吨,占全市总能耗的97%以上。“九五”期间全市常住人口由282.77万人增长到308.75万人。

在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太原市环境保护工作带来巨大压力。“九五”期间,我市环境保护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坚持全民的环境意识,全面的环境监督、全过程的环境管理,依靠科技进步的“三全一依靠”环保工作方针。积极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组织实施“1263”环保工程,即围绕一个目标(提高和改善环境质量)、采取两大举措(总量控制和绿色工程)突出六个重点(清徐、古交、娄烦、城北钢铁工业区、河西南部化工工业区、西山煤矿建材工业区、)、打好三大战役(取缔土小工业、治汾、市区大气治理)。以“一控双达标”为中心,突出大气、水体污染治理两个重点,全面组织实施“削总量、促清洁、治汾河、控煤烟、保达标、净尾气、降扬尘、抓生态”的24字环保战略。全市环境综合整治遵循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并重的原则,经过取缔“15小”和“一控双达标”两项行动,淘汰和关停了一大批能耗高、污染重、效益差的土小企业和国有企业,推动了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的调整,促进了全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环保跨进了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污染物排放总量基本得到有效控制,遏制了环境污染连年恶化的势头,部分环境质量指标明显好转。

2.1环境质量现状

2.1.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九五”期间大气总悬浮颗粒物年平均浓度由“八五”末的0.568毫克/立方米(标准状态)下降到2000年的0.401毫克/立方米(标准状态),总悬浮颗粒物污染逐年减轻,年日均浓度下降29.40%,但仍超《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1.00倍。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九五”前三年较“八五”末呈上升趋势,由“八五”末的0.212毫克/立方米(标准状态)上升到1998年的0.278毫克/立方米(标准状态),2000年为0.200毫克/立方米(标准状态),年日均浓度较“八五”末下降5.66%,基本遏制了其上升趋势。但仍超《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2.33倍。其主要原因为1996、1997年太原第一热电厂五期、六期扩建工程、太原第二热电厂四期扩建工程投入运行,集中供热工程尚未发挥全部效益,至使二氧化硫年日均浓度值在“九五”前三年出现较大幅度上升,但随着集中供热率的逐年提高,燃料结构的调整和工业污染源达标工作力度加大,1999年二氧化硫年日均浓度上升趋势得到控制。值的注意的是,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机动车数量在急剧增长,氮氧化物年平均浓度由“八五”末的0.055毫克/立方米(标准状态)上升到2000年的0.093毫克/立方米(标准状态),在“九五”期间呈逐年上升趋势,年日均浓度上升69.09%,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0.86倍。随着《太原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办法》的颁布,机动车尾气防治、出租车的全面更新和工业污染防治力度加大,氮氧化物年均浓度将得到有效控制。1995年-2000年太原市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见表2-1。

从1998年我市开始发布空气质量周报,1999年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和三级标准的分别为10期和23期,比1998年增加9期和3期;而四级和五级分别为15期和4期,比上年减少10期和2期。2000年共发布空气质量周报52期,有2期为良好水平,43周为轻度污染水平,4周为中度污染,3周为重度污染。1998-2000年空气质量级别及首要污染物出现频率见表2-2。

表2-1 1995-2000年太原市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毫克/立方米(标准状态)

年份污染物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标准

总悬浮颗粒物
0.568
0.515
0.504
0.498
0.416
0.401
0.20

二氧化硫
0.212
0.206
0.248
0.278
0.272
0.200
0.06

氮氧化物
0.055
0.050
0.057
0.066
0.101
0.093
0.05

二氧化氮

0.065
0.08

降尘
31.5
34
35.6
36.2
36.1
40.8

一氧化碳
2.6
2.5
2.9
3.4
3.8
2.6
4.0

注:降尘单位为:吨/平方公里 "月,一氧化碳为日均浓度,其余为年平均浓度。

表2-2 1998-2000年空气质量级别及首要污染物出现频率

空气质量级别
出现周数
出现频率(%)
2000年
首要污

染物
出现周数
出现频率(%)

1998
1999
2000
1998
1999
2000
出现天数
频率%
1998
1999
2000
1998
1999
2000

Ⅰ级(优)
/
/
/
/
/
/
/
/
总悬浮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
43
45
48
81.43
86.54
92.31

Ⅱ级(良)
1
10
2`
1.89
19.23
3.85
45
12.33

Ⅲ级(轻度污染)
20
23
43
37.74
44.23
82.69
241
66.03
二氧化硫
10
7
4
18.87
13.46
7.69

Ⅳ级(中度污染)
26
15
4
49.06
28.85
7.69
53
14.52
氮氧化物(二氧化氮)
0
0
0
0.00
0.00
0.00

Ⅴ级(重度污染)
6
4
3
11.32
7.69
5.77
26
7.12

2000年环境空气功能区达标现状见表2-3

表2-3 2000年环境空气功能区达标现状

功能区

类别
点位名称
监测项目年日均值(mg/Nm3)
功能区是否达标
超标项目

(超标百分比)
监测项目有效日均值达标天数百分比

TSP
SO2
NO2
TSP
SO2
NO2

二类区
太行
0.378
0.206
0.07
不达标
TSP:89.00

SO2: 243.33
36.78
54.68
91.84

桃园
0.402
0.184
0.064
不达标
TSP:101.00

SO2 206.67
33.94
54.79
92.84

上兰
0.353
0.199
0.055
不达标
TSP:76.50

SO2 231.67
50.00
65.00
100.00

三类区
国防工办
0.431
0.231
0.071
不达标
TSP:43.67

SO2 131.00
74.40
65.77
88.69

一电厂
0.394
0.177
0.055
不达标
TSP:31.33

SO2 77.00
81.52
74.03
96.42

“九五”期间,太原市环境空气质量在社会经济保持快速发展的情况下,经过全市人民艰苦不懈的努力,环境污染恶化趋势得到有效控制,环境空气质量有所改善,但环境污染的现状不容乐观,环境污染问题依然十分严峻。特别是要想实现空气环境功能区达标,任务异常艰巨。

2.1.2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太原市地表水隶属黄河和海河两大水系。黄河水系在太原市的流域面积占太原市总面积的91%;海河水系占9%,主要分布在我市阳曲县境内。太原市的地表水主要包括:汾河太原段、汾河水库、汾河二库、晋阳湖和迎泽湖等,四者均属黄河水系。汾河太原段全长178公里,流域面积6288平方公里,沿途有岚河、涧河、狮子河、屯兰川、阳兴河、北涧河、北沙河、玉门沟、冶峪沟、风峪沟等几十条支流和沟渠汇入,太原市的工业和生活污水直接和间接进入汾河。汾河水库位于我市娄烦县境内,流域面积5268万平方公里,设计库容7亿立方米,由于多年来泥沙淤积,库容减至3.5亿立方米左右。汾河二库位于古交市与太原市区交界处,水库总库容1.33亿立方米。晋阳湖位于我市晋源区,为一座人工湖,湖表面积5.1万平方公里。迎泽湖位于市中心迎泽公园内,水域面积0.2平方公里。晋阳湖、迎泽湖的湖水来源均靠汾河水库放水补给,水库放水途经汾河古交段至上兰,分别进入东、西干渠,最终进入迎泽湖和晋阳湖。

汾河水库和汾河二库以防洪、灌溉为主,同时为城市的工业和生活用水提供水源,并且汾河水库还作为万家寨引黄入并的储水库,依据《山西省汾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中的水体功能划分,该区域属于汾河一级防护区,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Ⅲ类标准。汾河上游段(水库出口-铁桥),处于兰村、晋祠水源地补给区,属汾河的一级防护区,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Ⅲ类标准;下游段(胜利桥-温南社)属汾河二级防护区,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Ⅳ类标准。晋阳湖主要为太原第一热电厂循环冷却水源,同时也是我市主要水产养殖基地及游泳场所和城市备用水源,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迎泽湖主要为景观娱乐水,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Ⅴ类标准。

“九五”期间太原市主要地表水体汾河太原段及汾河水库和晋阳湖水质较“八五”末均有明显改善。地表水恶化趋势得到控制,说明近年来汾河治理已初见成效。但离功能区标准仍有一段距离。汾河太原段十个监测段面尤以小店桥污染最为严重,其它依次为胜利桥、迎泽桥、清徐二坝、温南社、铁桥、滩上桥和寨上水文站,该八个段面属严重污染,劣V类水质,水库出口和上兰段面污染较轻,可达IV类水质标准。汾河太原段平均综合污染指数由1995年的11.44下降到2000年的6.84,汾河水库由1.07下降到0.67,晋阳湖由3.10下降到1.4。水质恶化趋势得到一定遏止,但污染依然严重,汾河太原段以有机污染为主,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挥发酚、氨氮、生化需氧量。汾河水库水质较稳定,1998-2000年连续三年保持轻污染水平,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晋阳湖总体污染水平有所缓解,但无显著下降趋势,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非离子氨、和总氮。汾河太原段六条排污渠历年均属严重污染水平,劣Ⅴ类水质,综合污染指数由1997年的45.11下降到2000年的22.86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挥发酚、氨氮。迎泽湖水质属景观娱乐劣C类水质,主要超标项目为色度和透明度。太原市地面水体平均综合污染指数趋势分析见表2-4。

表2-4 太原市地表水各水体平均综合污染指数趋势分析表

平均综合污染指数

汾河太原段综合污染指数
汾河水库
晋阳湖

全河段
上游段
下游段
污染程度
水质类别
汾河水库
污染程度
水质类别
晋阳湖
污染程度
水质类别

1995年
11.44
3.37
18.69
严重污染
劣Ⅴ类
1.07
重污染
劣Ⅴ类

劣Ⅴ类

1996年
9.24
2.45
15.95
严重污染
劣Ⅴ类
1.77
重污染
劣Ⅴ类
3.63
严重污染
劣Ⅴ类

1997年
9.53
3.19
16.84
严重污染
劣Ⅴ类
1.32
重污染
Ⅳ类
3.17
严重污染
劣Ⅴ类

1998年
8.12
2.11
14.14
严重污染
劣Ⅴ类
0.58
轻污染
Ⅳ类
0.98
中污染
Ⅳ类

1999年
9.57
1.78
16.86
严重污染
劣Ⅴ类
0.51
轻污染
Ⅳ类
0.82
中污染
Ⅳ类

2000年
6.84
2.53
10.77
严重污染
劣Ⅴ类
0.67
轻污染
劣Ⅴ类
1.40
重污染
劣Ⅴ类

2.1.3太原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现状

表2-5 太原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声源构成

声源类型
单位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生活
%
48.7
33.6
44.4
51.7
45.7
50.0

交通
%
37.1
40.9
37.1
32.8
33.2
27.6

施工
%
1.3
6.5
3.0
2.6
3.0
7.3

工业
%
6.9
9.5
8.6
8.2
8.2
8.6

其它
%
6.0
9.5
6.9
4.7
9.9
6.5

2.1.3.2区域环境噪声现状

太原市区域环境噪声的监测点位布点范围是市建成区范围内,采用750×750平方米的正方形网格进行,全市共布点位23个,网格总覆盖面积130.5平方公里,1995年-2000年监测结果统计见表2-6。

2.1.3.3道路交通噪声现状

太原市城市区域道路交通噪声的监测点位布设在市区41条主要交通干线上,测点选在78个路段的两路口之间,全市共布设监测点位78个,测量路段总长度为137.6公里,平均路宽17.7米。1995-1999年道路交通噪声监测结果见表2-7,暴露在不同等效声级下的路段分布见表2-8。
2000年全市机动车辆较1995年增长近一倍的情况下,全市交通噪声等效声级平均值较1995年有所下降,1995-1999年交通噪声等效声级平均值稳定达到“九五”计划的目标值70dB(A)。道路交通噪声得到了有效控制。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全市交通噪声等效声级平均值达标,但是2000年监测值超过70dB(A)的路段长度占总路段长度的26.08%。

2.1.3.4环境噪声达标区建设情况

太原市环境噪声达标区从1991年开始建设,到1995年噪声达标面积为107.97平方公里,从1995年以后噪声达标区工作主要以巩固已建成的达标区面积为主,太原市环境噪声达标区建设情况见表2-9。
2.1.4固体废物产生和处置现状

2.1.4.1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及处置现状

1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及主要来源

太原市工业固体废物主要由煤矸石、尾矿、冶炼废渣、炉渣、粉煤灰等构成,2000年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1301.75万吨,较“八五”末的一九九五年的790.4万吨年均增长了511.35万吨,增长了65%。1995年-2000年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及各类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分担率见表2-10
工业固体废物主要来源为西山煤电集团有限公司、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太原第一热电厂、太原第二热电厂,占全市产生总量的70.7%,按行业分担率主要来源为采掘业,占全市产生量的60.3%。

2.2污染源治理及污染物排放现状

“九五”期间,在我市经济稳定增长,重污染行业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长的情况下,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呈下降趋势,其中工业废水中的油与化学耗氧量排放总量达到“九五”目标,二氧化硫排放总量达到“九五”目标。

“九五”期间太原市大气、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见表2-11、表2-12。主要污染源分布见图2-1。
2000年度太原市烟尘、粉尘、二氧化硫排放主要来源见表2-13、2-14、2-15。

由于字数限制,给你连接:
http://www.qxhbj.com.cn/huanjingguihuawenjian/hbguihua/xianzhuang.htm

㈧ 萍乡市安源区乡镇咋样会不会是经济比较落后的地方啊人民素质咋样环境污染较重机关单位待遇咋样

上面两位.................................
楼主,安源区乡镇是指萍乡的安源镇..那是离市中心大概20分钟车程回的地方,经济比市中心落答后点,人民素质应该没多大问题..环境污染一般,确实没湘东,萍钢,那边重..
机关单位待遇就不好说了,你想指望考个村官有市级待遇那可能么,对吧..
总之待遇比到处打工是强,好歹人家是个机关单位..

㈨ 山西太原环境怎么样

太原市地处大陆内部,距东海岸线较远,其西北部为广阔的欧亚大陆。在全国气候区划中,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类型。太原地区所处的北半球中纬度地理位置和山西高原的地理环境,使之能够接受较强的太阳辐射,光能热量比较丰富;

受西风环流的控制及较高的太阳辐射的影响,又使其气候干燥,降雨偏少,昼夜温差大,表现出较强的大陆性气候特点。冬季受西伯利亚冷空气的控制,夏季受东南海洋湿热气团影响,形成了冬季干冷漫长,夏季湿热多雨,春季升温急剧,秋季降温迅速,春秋两季短暂多风,干湿季节分明的特点

(9)阳曲污染扩展阅读:

太原市境内地表水依阳曲县的轿顶山、文昌山、水头岭、两岭山一线以南属黄河水系一级支流汾河流域。汾河由北而南纵贯全市。

其间有大小几十条支流汇入,流域面积6331平方公里,占全市流域总面积的90.6%;依阳曲县轿顶山、文昌山、水头岭、两岭山一线以北温川河、乌河和岔上乡北部及高村乡西北部区域属海河水系滹沱河流域。流域面积657平方公里,占全市流域总面积的9.4%。

热点内容
影视转载限制分钟 发布:2024-08-19 09:13:14 浏览:319
韩国电影伤口上纹身找心里辅导 发布:2024-08-19 09:07:27 浏览:156
韩国电影集合3小时 发布:2024-08-19 08:36:11 浏览:783
有母乳场景的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2:55 浏览:451
我准备再看一场电影英语 发布:2024-08-19 08:14:08 浏览:996
奥迪a8电影叫什么三个女救人 发布:2024-08-19 07:56:14 浏览:513
邱淑芬风月片全部 发布:2024-08-19 07:53:22 浏览:341
善良妈妈的朋友李采潭 发布:2024-08-19 07:33:09 浏览:760
哪里还可以看查理九世 发布:2024-08-19 07:29:07 浏览:143
看电影需要多少帧数 发布:2024-08-19 07:23:14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