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东城环卫
⑴ 急急急 我是一名普通环保除尘工 要怎么写劳模事迹啊
参考一下
环卫工人王长荣:平凡坚守感动中国人
北京的这个冬天,格外寒冷。
北京的这个冬天,格外温暖。
这寒冷,缘于一场近60年不遇的暴雪寒潮的不期而至。
这温暖,来自面对暴雪寒潮,环卫、供热、电力、交通等行业职工舍小家,为大家,忠于职守,忘我奉献的实际行动。
王长荣,这位连续四天四夜清除冰雪,突发脑出血晕倒在岗位上的环卫工人,就是这个无私奉献群体中的代表。
1月10日,北京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王长荣的病房内鲜花盛开,一个硕大的花篮散发出沁人心脾的香气。这是人们对一个平凡的环卫工人的敬意。
1月2日晚间开始,北京下起近60年来同期最大的一场雪。降雪持续一天,京城银装素裹。面对元旦假期后的雪后出行,一个特大城市面临考验。
雪情就是命令!为应对大到暴雪,北京启动红色扫雪铲冰预案,保障暴雪天城市道路畅通。许多城市运行保障行业的人们开始行动。这其中就有近两万名北京环卫工人。从1月2日21时到4日8时,北京近两万名环卫工人轮番熬了两个通宵,不间断地在重要路段、主要环路、立交桥上反复施撒融雪剂,除雪,确保了4日长安街、二环路、三环路等主要城市道路畅通。
北京环卫集团扫雪铲冰作业部部长张志强介绍,这场暴雪下的时间长、气温低,容易结冰,给除雪带来了很大困难。
1月5日凌晨,东城区环卫工人王长荣在连续四天四夜清除冰雪后,突发脑出血昏迷。面对天气预报的罕见低温和暴雪天气,本应2日上岗的王长荣,元旦之夜就从京郊昌平的家中来到了单位做准备,这是老王20多年一线老环卫的工作习惯。
老王所在的东城环卫五所要负责25条街道、9条过街桥及98万平方米的作业面,平均每个工人要清扫8000-9000平方米的积雪,劳动强度很大。可漫天大雪一直没停,地面温度太低,已经在马路上形成了冰层,车辆及行人通行存在危险,面对大型机械无法作业的死角,老王和同事们手撒融雪剂,锹铲“地穿甲”,人工作业,这一干就是4天4夜,直至突发脑出血晕倒在工作岗位上。
5天来,在各级政府的关心和医院的积极救治下,王长荣已经基本脱离生命危险。
北京军区总医院接诊医生介绍,老王本身患有高血压,劳累和寒冷的天气直接诱发了脑出血。当他被送进医院时,包括送他来的工友,棉衣棉裤都是湿的,腿上、鞋上还有冰碴儿。
“患者被送到医院很及时,他的肢体和语言能力都在恢复。”北京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王长荣的主治医生李运军说,刚入院时,由于脑出血其右侧肢体肌力为0级,目前已经恢复到了1级,正常人为5级。“我们已经开始给他一些流质的食物,如清水、米汤、稀的小米粥等,使他的肠胃功能慢慢恢复。”之前几天,处于昏迷中的王长荣一直禁食。
老王的同事们目前仍在忙着扫雪铲冰,这几天下了早班的同事们顾不上回家换下工作服,就赶到医院看望老伙伴,送来问候。可是为了防止感染和情绪波动引起血压升高,医生要求病房内的探视人数要严格控制,很多工友只能在门外默默看上一眼。
王长荣的敬业在同事中有口皆碑,每次出班,他一般都是最后一个回来,默默将自己的任务干好才离开工作岗位,这是平日少言寡语的王长荣给同事们最深的印象。为了不影响其他同事休息,有时晚下班的老王甚至会在单位宿舍里坐着睡觉直到天亮出班。说到这里,老王的一位同事眼中溢出泪水。
环卫工人老王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他的病情也牵动着许多北京人的心,社会各界也为他的敬业坚守和默默奉献而深深感动。
7日,北京市副市长黄卫前往北京军区总医院看望环卫工人王长荣。黄卫对老王的家人说:“王长荣很了不起,我代表刘淇书记和郭金龙市长对他表示感谢,感谢他对北京城市运行安全作出的贡献,还有很多像他一样的环卫工人,也要感谢。”
8日,东城区区委书记杨柳荫来到北京军区总医院,探望尚在昏迷中的环卫工人王长荣,送来了区委区政府的慰问金。杨柳荫说:“如果没有环卫工人这么辛苦的工作,夜以继日地作战,不可能在这么短时间内把道路上的积雪清理完毕,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入院几天来,王长荣还处于昏迷状态时,一些市民已走进病房,送上对这位环卫工人的祝福。
“非常感谢好心人,很多人都素不相识。”据王长荣的妻子宋加芳回忆,一位与丈夫同龄的好心人来看望老王,从兜里掏出一千元钱,悄悄地放到了病床上随后离开。宋加芳拿着钱追出去,这名男士又返回,将钱硬塞回她手里说:“我常开车经过王师傅扫的那条街,这是我的一点心意,一定要收下。”
王长荣病倒后,他所在单位东城区环卫中心五所向职工发出“伸出援助之手,救助我们的战友”的倡议。该所所长刘建军说,当时所里只有66位职工,但不到10分钟就募捐了6600元。“环卫工人的工资都很低,但捐款时都特别积极。”刘建军说,他和同事来到医院,将表达心意的捐款和单位的慰问金送到了王长荣妻子宋加芳手中。
有两名市民来到医院,给宋加芳留下了600元,还安慰她说“老王一定会好起来。”这两名市民均不愿留下姓名,只说是在老王扫雪铲冰时昏迷的东直门北小街一带居住,从报纸上看到老王的事迹后被深深感动赶来的。
⑵ 《全世界最好的你》上映播出,你最期待谁的表现和展示呢
我最期待张耀的表演,你呢?等我说出原因,相信你也会很期待他的呢。该剧改编自小说《奶油味暗恋》,讲述了从小青梅竹马的林兮迟和许放两人因为借债关系打打闹闹,一边互怼一边步入热恋,开启人生新篇章的故事。
他的努力,他的善良更不可抵挡。他还作为志愿者参加腾讯视频VIP暖冬计划环卫公益活动,在北京东城环卫二所进行清扫工作,并提供餐饮给环卫工人,致敬环卫工人这城市美容师群体,试想一下这样一个演艺人,这样一个演员,他能够去参加公益活动,他也能够给一些劳动人民提供餐饮,这有多少人能够做到了?这就好比是当我们走在街上看到清洁工一样,我们如果都像他一样多给这些清洁工一点关爱,多给他们一些早餐,在寒风的雨天里,让他们能够少扫一点垃圾,我们少丢一点,这样我们的城市会更加美丽。这样热心的男孩子,怎能叫我们不喜欢呢?大家记得点赞哦,让我们一起为他加油!
⑶ 山东临沂东城弯现在什么样了
网上地图搜索一下看看实景图
⑷ 临沂市环卫资质多少家
华为的应该是市环卫局区环卫局,还有日子吧,其他的就应该没有了。
⑸ 环卫工人的感人故事
南京环卫工人除雪事迹:8天手提肩扛10吨盐包来源:新华报业网-扬子晚报 8天手提肩扛10吨盐包
南京市容局负责人的“扫雪日记”让人动容
本报讯 截至昨天晚上,南京的大雪已持续了8天9夜。南京市市容局负责人的一本“扫雪日记”上,透露了许多扫雪环卫工的故事。
1月26日,城市尚未从睡梦中醒来,已是满城尽带“桔黄甲”。
南京突降大雪,近万名穿着桔黄色工作服的环卫工人,告别了温暖的被窝,投入了扫雪的突击战斗中。
“保供应”,下关路桥必须畅通。下关区是南京的米袋子、菜篮子、鱼池子,下关区环卫所派出5人,组成了“撒盐突击队”,由副所长孔勇当队长。但是,从1月27日起,长江大桥结冰、拥堵,运盐车上不去!突击队员就用自己的肩膀,扛着近百斤的盐包,徒步上桥!8天,下关撒盐63吨,其中有近10吨是肩扛、手提的。
雪藏十年,扫雪车一鸣惊人。市局直属环卫车队队长张文超带领扫雪车分队,26日仅两分钟,就把集庆路往双桥门方向的一个匝道的积雪全部清扫干净。在双桥门立交桥、赛虹桥立交桥、新庄立交桥、二桥等各个重要部位或节点,大显神威。31日,指挥部紧急抽调扫雪车到二桥作业,连续作业17小时,就开通了二桥主桥到北汊桥的通道,一举打通二桥瓶颈。
自降雪以来,共有4000多车次、近2万吨生活垃圾运出城。生活废弃物处置管理处动用装载机、推土机等作业机械60余台次,进行无害化处理,确保了3个垃圾场的设施设备及人员安全。绝大多数外地务工的环卫工人,将在
⑹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环卫工
中央电视台《新闻1+1》节目2011年12月6日播出《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以下为节目实录:
《新闻1+1》2011年12月6日完成台本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节目导视)
解说:
身体擦伤,多处骨折。环卫工夫妇请求让路,却遭四名男子当街暴打。
陈若英:
(我说)师傅你让一下车,别碰着你,他就骂。
他们用木桌子、木椅子打我,当时我就昏过去了。
解说:
市民、探望、舆论、抨击,环卫工人、马路天使,他们清扫着城市,我们又该为他们清扫什么?
储德勇:
他们对我们言语上的侮辱,我们就忍气吞声了,但是对我们拳脚相加,就受不了。
解说:
待遇、安全、尊重,我们离不开的工作岗位,怎样远离无工伤害?又要怎样赢得理解的目光?
《新闻1+1》今日关注“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主持人:
你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正在直播的《新闻1+1》。
相信今天很多人在媒体中看到这样一个消息,昨天在北京某高校发生大学生在停车时与清洁工人发生了冲突,冲突中致清洁工人死亡。
现在背后大屏幕上就能看到,是离去的清洁工人遗留在校园内的清洁车,上面还写着八个字,“美化环境,热爱生活”,但是离去的他已经不能够再全身心地投入到他热爱的生活之中了。
在关注之中也看到了学校(北京电影学院)的官方微博。12月5日下午3时08分,学院某学生因停车不当与清洁工发生冲突,双方互殴,导致该清洁工死亡。后该生被传唤至公安机关,现校方正积极配合调查工作。我们愿意看到学校方面用很快的速度、用微博的方式回应社会的关注。
这个新闻事件发生了之后,我们就开始更加详细地关注环卫工人整体的生存状况,这一关注发现了不得,不是一起、两起对环卫工人的伤害,而是多起。今天我们就要替环卫工人说上一句“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而今天我们也希望所有的人用一个全新的开始去平等和尊重地看待环卫工人。
来,一起邀请您共同关注。
陈若英(南京环卫工人):
我说师傅让下路,让车从这边过,不然碰到你,他上来就骂我,他骂我,我就跟他还骂,他就打我了。
记者:
几个人打你一个?
陈若英:
四个人。
解说:
上周五,南京环卫工人陈若英和丈夫像往常一样开着三轮车去驮垃圾,四个并排行走的青年男子挡住了他们的路。随后,双方因为让不让路的问题发生口角,四名男子对这对环卫工夫妇大打出手。
焦德海(南京环卫工):
几分钟下来还没让我反应过来,我就打蒙在那了,我就不省人事了,等我醒来以后我看我家爱人也在那躺着不能动。
解说:
周围市民赶到时四名男子已经不知去向,只有这对夫妻躺在地上。
目击者:
来的时候女的睡在这里,淌血,五孔什么孔都淌血,这个地方一个大划子,血往外淌。
记者:
男的呢?
目击者:
男的砸睡在那里了。
解说:
随后,夫妻二人被送到了医院,经诊断,妻子陈若英鼻骨骨折,身体多处擦伤。焦德海,左眼眶内侧壁骨折,左足骨折。
记者:
那四个人是干嘛的?
目击者:
不知道,也许是喝了点酒,说话有点酒味。
解说:
来自安徽的陈若英夫妇在南京已经十几年,周围居民对他们的评价是“干活勤快,为人老实”。听说这对夫妻被打,很多居民和工友到医院看望。
工友:
这个是黑鱼。
记者:
给他们补补身子?
工友:
那咋办,骨头长快点。
储德勇(玄武区环卫所保洁员):
我们的同行被打了以后,我们的心里感觉到很不是滋味,无缘无故被人打了,干活当中得不到安全保障,我们心里有一种感受,对我们言语上的侮辱,我们都忍气吞声了,但是对我们拳脚相加,就有点受不了。
解说:
出事后的第三天,焦德海夫妇所在的玄武区环卫所的工会主席一行人,带着慰问品来到医院,夫妇两人八千多的医药费也终于有了着落。
孙康林(玄武区环卫所工会主席):
我们会很关注的,后面肯定会把这个事情安排好。我们单位把的后期医药费治疗,我们目前先垫付,不要给他有后顾之忧。
解说:
感到不解、无奈,还有愤怒的不仅仅是市民和工友,在南京当地,媒体也纷纷进行谴责,呼吁在冬日里给环卫工人多一些温暖。
目前,当地派出所正在查找四名打人男子的下落,对案件做进一步调查。
主持人:
今天在准备这个节目的时候也在想,做这个节目期待什么?先别说大话了,比如说“人人平等、尊重环卫工人”等等。先说一些小的期待,第一个,其实这个时间相当多的环卫工人已经睡觉了,他们不会看这个节目的,因为他们经常早晨四点多就要上岗,这个时候不睡觉怎么去盯,再何况一天已经很累了。但是还是想告诉他们,有很多媒体和他们在一起。第二个小小的想法是,真的希望这种影响媒体的关注变得更大之后,南京的警方会更加用力地将这四个打人的人捉拿归案,以震慑这样的违法行为,也能告慰受伤的环卫工人们。我相信南京的警方应该已经在很用力了,我们只是希望在这加一个“更”字,当然也希望这四个达到打人的人能透过媒体的报道,能自首,那才是最好,这样也能用另一种方式让自己的罪行变得轻一些,变得更容易让人们原谅你,更重要的是更能抚慰那些受伤的环卫工人。
接着往下要说一些细节。在这对夫妇受伤之后,他们在南京已经工作十多年了,他不敢叫自己的儿子、儿媳来,为什么?他害怕,怕再有人去打他们,可见他内心的脆弱和担心。他的很多工友们本来工资非常低,但是都到医院去看他们,给他们捐一百到二百,其实也反映这些工友的期待。
面对这些细节,我今天做节目之前不得不不想一个问题,所有打人的人让我们感觉非常愤怒,我们都站在了环卫工人一边,但是生活中有时犯罪的人会不会也是我们自己?为什么会这么说?
《中国青年报》曹林说,其实,那几个打环卫工的男子,未必就有多少钱,他们很可能也是社会子底层的人,在日常中也遭人歧视过。这种“这种底层歧视底层”的现象非常普遍。灰领歧视环卫工,白领歧视灰领,金领歧视白领……,这是一个歧视的链条和循环。环卫工被打,不过是这种歧视文化的一种暴发,处于最底层的环卫工成为这种歧视文化最大的受害者。
我们再问自己一句,今天愤怒的我们会不会也是明天歧视环卫工人当中的一员呢?接下来我们继续关注。
解说:
从安徽淮北来到江苏南京,从事环卫工作十多年,没见过和谁吵过架、红过脸,同事眼中的陈若英师傅和丈夫焦德海都是老实人,但是勤恳辛劳的工作、友善低调的态度有时候却似乎并不能避免暴力事件的发生。而在两人工作的南京孝陵卫地区,环卫工人被打事件也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
(电话采访)
王林林(南京市孝陵卫环卫保洁中队队长):
不完全统计殴打保洁员事件最少一年要有六七次,(语言)侮辱那就无法计算了。
解说:
不仅是在这个地区,记者采访中了解到,整个南京市目前有环卫工人上万人,被打的事件也是每年都有发生。
今天,我们在网络中输入“环卫工人被打”这样的关键词,相关搜索就有30万条。
字幕提示:
2011年8月7日 湖北台新闻画面
解说:
这是发生在今年7月底,在武汉街头的一幕。画面中一位妇女情绪激动地手指另一位男性环卫工人,并大声叫骂,即使有人上前劝阻也未能起效。在这段声音嘈杂的视频中,遛狗的妇女甚至说出“我的狗比你还值钱”这样的话。而经过向现场目击者了解,事情的起因仅仅是因为环卫工人提醒这位妇女不要让小狗随地大小便。
昨天上午,武汉市市长唐良智在武汉市城管现场会上谈及此事,批评这位妇女素质极差、品质极差,连对人起码的尊重都没有。环卫工人周昌年说,这么一件小事,市长还亲自来慰问,让她倍感温暖。
解说:
同样的遭遇,相似的宽容,时间倒退两年,我们还是很容易就能找到相似的事件。
2009年,海口当地一位女大学生,因为散发广告传单被阻止,进而动手掌掴一位女环卫工人。事件在当时迅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而被打的环卫女工何紫英事发后没有休息请假,而是带着委屈继续工作。面对区政府领导的慰问,意外之余,何子英表示“平时不怕辛苦,最怕的就是市民的不理解”。
在当时报道此事的《海南日报》记者通过走访了解,总结出了环卫工人所面对的三大威胁,那就是“频遭辱骂,偶被殴打,担忧车祸”,这样的困境每个发生类似事件的城市几乎都能得到印证。
字幕提示:
2011年10月27日,抚州,扫地起灰,环卫工被打
2011年11月22日,厦门,环卫工遭宝马撞,还被司机打断鼻梁
2011年12月1日,威海,环卫工劝阻女子不要扔瓜子皮反被打
解说:
“马路天使”、“城市美容师”,这是人们对于环卫工人辛劳工作的肯定。而面对一起又一起环卫工人被打事件,我们却感受不到这样的美好和温暖。当幸福感成为人们常常谈论起的生活追求,环卫工人的幸福是一种奢求吗?而不被打,少一些辱骂,能够维护基本权益的底线,这样的幸福其实仅仅是他们应得的尊重和权利。
主持人:
在这样的时代里,还有一个工种经常在工作的环境中被打、被骂,这实在让人感觉触目惊心,但是搜索30多万相关事件的时候,又会知道它简直稀松平常,随时在我们的身边发生。
不妨再复原一下武汉那段视频里,那位妇女对清洁工人所喊的话,真的让人有些不想听,“你是个什么东西?我的狗比你还值钱,我们家狗是宝贝,你是畜生。”她用值钱去衡量这样一种价值,但是最后发现,当她骂对方的时候,其实用人人平等的概念来说,她也是在骂自己,而且骂自己比骂别人骂得还狠。不过,非常欣慰地看到,不管是南京这对环卫工人夫妇被打之后,市民和媒体都在关注,还有武汉这件事情发生之后,武汉市长去看被骂的清洁工人,有人说这是小事,市长还关心。不,我们非常愿意看到市长做这样的大事,因为这是对劳动者的一种尊重。
说到这就要关注环卫工人自己内心的委屈,不妨听一听被打的这对南京环卫工人所在单位的领导,他们的委屈又是什么呢?
王林林:
拿农民工,尤其保洁员,拿他不当回事。有的地方小姑娘把鼻子、把嘴捂着就过去了,不尊重你,就骂你,保洁员本身就不是南京人,是外地人,到南京来帮助净化城市、美容城市,大家都应该要尊重他、保护他。
我们单位有保卫科,星期六上午例会,会上面一再强调保洁员的保洁车,保洁车一般喜欢停到慢车道上,扫完地,一堆一堆的(垃圾),保洁员扫完了,回头再来收这个垃圾,都是很危险的。为什么保洁员要四点半扫地?他就是在工人没有上班前,车辆少,我们都是一看到有什么安全隐患,马上就去指责他们。
主持人:
多么不容易,这个社会应该听听其他工种内心的一些委屈。为什么我会问,有可能伤害别人的也是我。因为看到了大家面对这个事情的时候非常愤怒,但也有可能我们一转眼就变成伤害者,在高喊着人人平等的时候,往往有的时候是在面对强势人物不体现你的人人平等观,恰恰是遇到弱势群体才能看到你是不是真的信奉人人平等。恐怕更多的时候是这样的,面对比我们强的时候,我们强调人人平等,是希望人家平等对待我们,但是面对比我们弱的时候往往做不到人人平等,出口就骂,有的时候动手就打,这一点我觉得从自己、从每一个人应该认真地反省起,因为这样的事件太多了。
贵阳环卫一线工人伤亡数据统计表显示,2010年贵阳环卫一线的伤亡总人数是81人,其中重伤17人,死亡5人。目前贵阳市一线环卫工人有约6000人,平均约5天就有一名环卫工人因车祸致伤。
进行了一个相关的调查,结果发现贵阳调查显示,针对环卫工人存在的主要问题:1.环卫工人工作时间太长,工作量大且工作环境恶劣;2.环卫工人作业时间安排欠妥,工作方式及内容安排不当;3.安全事故频发,人身生命财产安全难以保障;4.环卫工人未受到应有尊重,工作待遇低,心理创伤不容忽视;5.救济善后制度不完善,对违法事件处罚和监管力度不够;6.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这一点非常重要。
接下来自然就要关心怎么办?怎么让环卫工人强起来?
解说:
徐州街头,一位穿着黄马甲的环卫工人,正抱着自己的孙女在膝头亲吻、嬉笑,幸福写在他布满沧桑和皱纹的脸上,这些照片被感动,迅速传播着。这其中,有对温馨的感慨,也有对于环卫工人辛苦劳动的肯定。
陶建军(东城环卫服务中心五所环卫工):
我们等于一直就坚持了将近上百个小时,除了吃饭时间剩下几乎就是在工作,最累的时候一般情况下,就几乎拿这个锹都拿不动了。
解说:
2010年1月,罕见的暴雪和低温天气,让北京的马路上形成了厚厚的冰层,给行人及车辆带来安全隐患,而一些大型机械无法作业的死角,则需要环卫工人人工清除。仅北京东城环卫服务中心五所就要负责25条街道,9条过街桥及98万平方米的作业面,平均每个工人要清扫八九千平米的积雪,这让他们已经连续工作了四天。高强度的劳动,让从事了25年环卫工作的王长荣晕倒在了冰冷的路面上。
宋加芳(王长荣妻子):
到这的时候,他的棉鞋、裤子、袜子全湿透了,里面的衣服后来都脱不下来,然后我就用剪刀给他把衣服剪开。
解说:
在另一个冬日到来之时,回顾着曾经的一幕格外让人感动,辛苦、收入微薄,还有大量的人是背井离乡来打工的。当我们感慨于城市的日益清洁,也应该感谢他们的不易。
孟庆忠,这位在乌鲁木齐工作已经快五年的环卫工人,不论严寒酷暑,每天早晨7点之前,他都会准时来到自己负责的路段。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仍一直就随便带点干粮充饥的孟庆忠患上了慢性胃炎。在环卫队伍里,像孟庆忠这样的工人不在少数。而从12月1日开始,乌鲁木齐共19000名环卫工人,每天早上都能享受到一顿热乎乎的早餐。
记者:
您好,好吃吗?今天的早餐?
阿兹古丽·赛买提(乌鲁木齐市环卫工人):
挺好吃的。
记者:
平时每天早上几点起来上班?
阿兹古丽·赛买提:
夏天是六点,冬天是七点。
记者:
那以前早饭怎么解决?
阿兹古丽·赛买提:
以前我们饭都吃不上,开水都喝不上,只能中午回家的时候再喝。
解说:
这顿免费的早餐,是乌鲁木齐市政府实施的“暖心工程”。每餐人均标准为三元,每年政府需为此买单1200多万元,而这项计划将让乌鲁木齐的环卫工人们不再将吃上一顿早饭当成一件梦寐以求的难事。
乌鲁木齐市环卫工人:
我们不在乎吃什么,我们在乎的是社会上对我们的认可。每天吃上这些免费早餐,心里暖暖的,我们干起活来更有劲。
主持人:
很温暖,但是在温暖的同时也会担心,我们每个人都是人人平等的坚决捍卫者,但是每个人都有可能一转眼就成为人人平等的破坏者,成为歧视链条当中去伤害别人的那个人。
这个不妨讲一个岁数大的人可能都会知道的故事。1959年10月26日,当时国家主席刘少奇接见了全国劳动模范掏粪工人时传祥,他对时传祥说,“我是国家主席,你是掏粪工人,只是分工不同,我们都是人民公仆”。
1987年,黑龙江牡丹江市就把10月26列为了环卫工人日,一下全国有40多个城市都这么做了。但是我们查了一下,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还并没有做,真希望他们在这方面也能够再多做一些,多帮助一下环卫工人。
说到这也来听听专家,来帮我们解析一下怎么更好地捍卫环卫工人的利益?
李强(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确实也有一些社会风气不好,歧视这些干脏累差活的人,把环卫工人看作弱势群体,有点欺负弱者的意思。我们尊重人家,就得体现为劳动报酬,在劳动报酬方面我觉得有两个要素,其实环卫工人的贡献比较大,第一,劳动的强度和劳动的时间,实际环卫工人的劳动强度和劳动时间付出都是比较大的。第二,劳动的工作环境,如果劳动环境很差,应该给人家一定的补偿,比如说野外工作补偿、高温补偿。
一个社会的公正分配体系应该给那些劳动强度大的、劳动时间长的,他们应该收入高一些,这才符合我们叫劳动价值论。我们在整个社会文化体系中,确实要思考,一个社会什么光荣,什么不光荣,什么应该受尊重,什么不应该受尊重。
主持人:
是,我们应该从两个方面提高环卫工人的待遇,一个是工资和社会保障的待遇,另外一个是平等视线的待遇,这种待遇其实对他们来说也非常重要。
专栏作家魏英杰说,如果法律健全,环卫工并不需要额外的人身保护;如果有强大的工会、妇联等组织可依靠,环卫工也不必低声下气;如果有完善的社会保障和合理收入,环卫工更不该是处于金字塔最底层的弱势群体……所以,当环卫工成为被侮辱、被损害的群体,我们更该追问的是,社会该给他们的都给了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大可以说,这对环卫工夫妇被人打只是极个别情况。但是我们知道还欠缺很多。
来,听听环卫工人的心声。
杨杏梅(南京玄武区环卫所办公室主任):
工资现在是在1300,如果加上晚保洁是1800。目前只参加了工伤保险,环卫所所有的人都没有参加养老保险。不是我们一家,是全市的共性,环卫从2004年开始,就把我们划出去了,我们现在也不是事业,也不是企业,资金也不到位。
主持人:
其实面对社会中存在的歧视和大量对环卫工人利益的侵害,甚至人身的伤害。《北京青年报》评论员张天蔚的一段话也会有一些无奈,在一个充斥着权、钱崇拜的社会里,人的人格和尊严,也被按照高低贵贱而排序了,清洁工被视为底层而受人歧视,一点都不意外。每个人都无力改变社会的整体价值观,我们能做的只有多说几句话、多写几个字,能影响几个算几个,能改变一点算一点。我觉得张天蔚可能在这段话里稍微有一些无奈了。不,如果我们都一起来做,这种力量可能比我们想象得还大。
我今天下午也给频道真诚沟通的公益广告栏目组打了电话,希望他们接下来去拍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做一个公益广告,就是让全社会去尊重环卫工人的。
《新闻1+1》在未来一段时间里,愿意拿出一点节目时间播这样的公益广告,我相信频道也会的,引起更多的重视。
今天先播一个不是广告的广告,而是来自于很多人的一个行为。
现在看一只手,这只手是一个环卫工人的手。有很多人扔的碎玻璃、针头等等,让他们在收拾垃圾的时候很受伤。于是在12月2日的时候,有一个微博网友是成都的,叫“爱瑶丫头”,她说如果丢的垃圾里碎玻璃、大头针、刀片,请你们用胶带把它们缠一下,并尽量多缠几层,这就降低了保洁人员或者拾垃圾者被伤害的概率,好人会有好报的。没想到很多人就开始关注这个微博。
看下一个,好的结果就出现了。今天(6日),湖北一个网友“轩轩”说,今天我把镜子打碎了,装好她出去的时候突然想到了环卫工人手的安全,于是写上了这样一些字,“是碎片,请注意拿时安全”,希望拾垃圾的时候注意一下,不受到一种伤害。这就是爱的一种非常好的循环。
我想我们都会在今天看完环卫工人的处境说人人平等,其实这种人人平等最该从我们每一个人去做起。
明天太阳会照常升起,当然有些地方可能由于大雾的因素太阳没有升起,但是它不该改变我们的一个决定。从明天开始,我们能不能更平等、更尊重地去对待我们身边的每一个环卫工人,能够好地对待他们,也是对待我们自己。晚安,环卫工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