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状况分析
『壹』 中国环境污染的具体数据分析
1981~1998年,我国的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量在逐年增加,
“六五”期间(1981~1985年)为166.23亿元,占GNP比例为0.50%;
“七五”期间(1986~1990年)为476.42亿元,占GNP比例为0.69%;
“八五”期间(1991~1995年)为1306.57亿元,占GNP比例为0.73%;
“九五”前3年(1996~1998年)为1632.50亿元,占GNP比例为0.74%,其中1998年在国家加大城市环境基础设施投资的拉动下,污染治理投资显著增加,为721.80亿元,占GNP比例为0.91%。
“九五”期间,虽然这一比重接近1%,但远低于发达国家1.5%的水平。“十五”期间。计划投资7000亿元。从现在情况来看,资金缺口仍会很大。
“十一五”期间,我国环保投资需求预计投资达13750亿元,预计占同期GDP的1.6%。
2001年,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为1106.6亿元,占本年国内生产总值的1.15%
2002年,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为1363.4亿元,比上年增长23.2%,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3%
2003年,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为1627.3亿元,比上年增长19.4%,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9%
2004年,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为1908.6亿元,比上年增长17.3%,占当年GDP的1.4%,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2005年,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2388.0亿元,占当年GDP的1.31%。
2006年,污染治理投资总额2567.8 亿元,占当年GDP1.23%;
2007年,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为3387.6亿元,占当年GDP的1.36%。
参考资料:全国环境统计公报;《中国环境报》2000-3-20第三版;
污染的现状
根据世行报告(2007),中国污染的经济损失达到了5.8%GDP。中国每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达到二千八百三十亿元人民币,其中,仅水污染一项,估计一年造成经济损失约五百亿元。大气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二百亿元,由于城市燃煤、工厂排放废气及汽车死气污染,大气中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毒悬浮微粒弥漫在城市上空,空气污染导致许多城市肺癌死亡率增至万分之二,全国酸雨覆盖面积已达百分之三十,所有这些损失加起来也等于二百亿元。
而生态环境破坏和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估计高达二千亿元,森林覆盖率由四九年的三成左右,现已下降至不足一成四,草原的严重退化,水土流失面积达一百五十五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百分之十六。
同时,城镇建设却仍以每年侵占一百五十万公顷土地的速度发展,破坏自然生态平衡,加上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每年至少损失二百亿元。
其他污染如固体废物排放、噪音污染等造成的损失也高达一百三十亿元。
专家分析表示,造成环境污染引起的经济损失原因众多,但国家工业规划布局失误,调控措施不力和公民环保意识不强是主要原因。
『贰』 中国环境污染问题的分析
1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增多2了防治环境污染,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等一系列法律。1983年,我国政府宣布把环境保护列为一项基本国策,提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战略方针。1994年,我国政府制定了今后中国环境保护工作的行动指南——《中国21世纪议程》,指出“通过高消耗追求经济数量增长和‘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已不再适应当今和未来发展的要求,而必须努力寻求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又不对满足后代人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的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在防治环境污染方面做了许多方面的工作,诸如:成立环境保护部;颁布实施政策法规;制定科技标准;控制、治理污染;保护自然生态;进行环境评价;开展宣传教育;发展国际合作;进行环境监察等等。政府有关部门在防治环境污染方面也做了许多方面的工作,象财政部、化工部、国家海洋局、国务院办公厅、最高人民法院、环境保护部等部门都颁发过相关法规和规章。例如:2006年6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391次会议通过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有关环境污染犯罪行为,规定了
“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或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处罚。再如:2008年2月6日国家环境保护部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厅),副省级城市环境保护局,计划单列市环境保护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解放军环境保护局颁发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加强防范应对雨雪冰冻灾害次生环境污染事故的紧急通知》;2008年5月13日环境保护部向各有关地区省环境保护(厅)局颁发了:《关于防范和应对地震灾害次生环境污染事件的通知》。为了做好环境污染的防治工作,我们每一个公民必须努力增强环境意识:一方面要清醒地认识到人类在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往往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另一方面要把这种认识转变为自己的实际行动,以“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态度积极参加各项环境保护活动,自觉培养保护环境的道德风尚。防治环境污染的措施很多,其中与生物科学密切相关的有利用生物净化来消除环境污染和发展绿色食品等。
『叁』 环境污染情况分析100字
柴静雾霾复调查,苍穹制之下,同呼吸共命运。分析的相当透彻啊,一组组数据非常有说服力,注意做好防护。遇到雾霾天气的时候,尽量减少外出活动的次数,和晨练的次数,尽量在室内活动,这样可以避免外出活动的过程中人体吸入大量的有害气体,从而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尤其是有心脑血管的朋友,要更加注意了。
>02
如果一定要外出活动的情况下,应戴口罩,口罩的质量也是有要求的,一般最好是棉质的,或者是专用的防毒口罩,用更专业的口罩,这样可以更好的抵挡粉尘的侵入;美国进口普卫欣天 猫。
>03
遇到雾霾天气,应该避免开窗户通风,因为开窗户会让外面的污染空气进到室内,最好是关上窗户,这样可以避免一些有害气体的入侵;
>04
雾霾天气时有发生的情况下,我们就应该多吃蔬菜,例如海带、木耳之类的,这样蔬菜有清肺的功效,此外还要多吃一些水果,从而可以补充一下维生素,对人体是非常有好处的。
>05
可以适当的在屋内摆放一些绿色的植物,如绿萝、吊篮等等,这些绿色植物可以吸收空气内的有害气体,释放氧分,使空气保持清新。
『肆』 环境现状调查的污染物分析同工程分析中的污染物有何关系,是独立的吗
环境来空气导则和地面水导则中对自于污染源调查的内容并不相同。
环境空气方面,工程分析是进行企业拟建工程的废气产排放分析,对现有的废气污染源进行调查,回答现有污染源的达标、排放、治理等相关情况。污染源调查的内容,一方面包括了企业的污染源情况,还包括了区域与项目污染物有关的在建、拟建、替代、削减工程。
地表水方面,主要进行目前排入河流的排污来源调查,调查排水水质、排水量等相关内容,具体请仔细看导则要求吧。
『伍』 青岛市环境污染状况调查
环境安全情况报告对可能影响青岛市前海海域水质的陆源因素、城市基础设施故障对前海水域的影响、部分违法排污单位对前海水质影响及涉油单位对前海水质影响进行了分析,并针对上述影响因素,根据环保部门职责,为了保障前海一线海域水质质量,积极采取了多项措施。
可能影响前海海域水质的陆源因素。
城市基础设施故障对前海水域的影响。沿延安一路至石老人前海一线,青岛市共建设了6个泵站,主要用于收集城市生活污水并输送至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前海青岛市建设了团岛污水处理厂和麦岛污水处理厂,主要用于处理市南和崂山区产生的污水。一旦泵站或城市污水处理厂出现故障,必将导致污水直接排入前海,影响海域水质。部分违法排污单位对前海水质影响。从延安一路至石老人一线共分布了25个暗渠,主要用于雨水排放。但是从去年检查情况看,部分饭店为了方便直接将污水排入暗渠,并通过暗渠排入海域,对海域水质造成一定影响。当时已对违法排污企业进行了处理并限期整改。
涉油单位对前海水质影响。青岛市前海一线分布了大量使用燃料油的单位,一旦出现燃料油泄漏,将可能导致燃料油通过暗渠进入海域,对海域水质造成污染。
针对上述影响因素,根据环保部门职责,青岛市环保局积极采取各项措施,以保障前海一线海域水质质量。
组织开展了风险源排查工作。按照"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管理与非常态管理结合"的原则,对前海一线范围内33家使用燃料油单位和61家汽车修理厂进行了逐一调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单位进行了限期整改。同时制作了《青岛市影响浮山湾海域环境陆源隐患点位图》,在图上详细标注了暗渠、泵站和涉油单位的位置,一旦出现海域污染,青岛市环保局执法人员将根据图纸迅速查明陆源污染源位置,并采取截住污染源等有效措施控制污染。
组织召开奥帆赛期间环境风险保障会。4月3日青岛市环保局组织召开了奥帆赛期间环境风险专家保障会。在市南分局、崂山分局结合前海一线排污以及前海一线燃料油产生的溢油污染等问题汇报了保障措施及建议的基础上,与会专家就前海排污、溢油污染以及危险化学品管理等反面发表了意见,提出了相应防范措施。
建立应急信息化管理系统,并组织培训。为保障环境安全,加强隐患单位管理,迅速、科学的处理突发环境事件,青岛市环保局建立了突发环境信息化管理系统。突发环境事件信息化管理系统将青岛市重点隐患单位基本情况、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专家咨询库、应急物资信息库、突发环境事件指挥系统、危险化学品性质、应急演练等内容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信息化系统的建立,既有助于青岛市监察人员对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企业的监管,又便于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现场处置。尤其在应对突发环境事件处置过程中,依靠信息化管理系统,监察人员能迅速查明事发单位的危险化学品存储状况、事发单位厂区环境以及厂区外区域环境,确定处置方式以及预防重点。同时,于5月5日对全市环境监察系统的监察科长和负责应急工作的人员进行了突发环境事件信息化管理系统培训。通过培训,监察人员初步掌握了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和有关数据的录入,为更好的使用此系统奠定了基础。。。
1.海水质量差,水上经常有海草,人越来越多,使得海域污染严重
2.汽车逐渐增多,空气质量变差
3.开发日益严重,四处都是居民楼和宾馆大厦
4.宾馆蚊子苍蝇增加,说明环境变差
其一.保护环境有益于我们的身体健康,也有利于动植物的成长
其二.良好的市貌会给外来游客一个良好的印象,作为奥运伙伴城市应该有一个良好的市容
其三.保护环境也有利于我们的下一代
『陆』 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两个阶段为什么都要做污染源分析
1、工程分析要做污染源源强分析和核算——本项目自身的污染源情况,包括原有、现回有及新、扩建后的各种源答项。2、环境现状调查和评价要做污染源分析——具体调查评价范围内的其他项目的污染源情况(非本项目)。
查看原帖>>
『柒』 当今世界环境污染状况
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环境质量下降而有害于人类及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的现象。当进入环境的废物浓度或有害于人类及其他生物正常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总量超过环境自净的能力,就会造成环境污染。环境污染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资源的不合理使用和浪费,使可用资源作为废物排入环境而造成危害。环境污染不仅能引起急性中毒和慢性危害,而且能对机体的免疫功能产生影响,引起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变化。长期接触环境中的致癌因素还可引起恶性肿瘤,称为环境(性)癌。环境污染按环境要素可分为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等;按污染物的性质可分为生物污染、化学污染和物理污染;按污染物的形态可分为废气污染、废液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噪声污染、辐射污染等;按污染产生的原因可分为生产污染和生活污染,前者又可分为工业污染、农业污染、交通污染等;按污染物的分布范围又可分为全球性污染、区域性污染和局部性污染等。
目前,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已经达到3600万平方公里,占陆地总面积的1/4,成为全球生态的“头号杀手”,而且每年仍以5万至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在扩展;全世界受荒漠化危害的国家达110多个,10亿人口受到直接威胁这意味着,地球上已有1/4的土地基本失去了人类生存的条件
森林锐减直接导致了全球六大生态危机。
一、绿洲沦为荒漠
目前,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已经达到3600万平方公里,占陆地总面积的1/4,成为全球生态的“头号杀手”,而且每年仍以5万至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在扩展;全世界受荒漠化危害的国家达110多个,10亿人口受到直接威胁。这意味着,地球上已有1/4的土地基本失去了人类生存的条件。
二、水土大量流失
水土流失是森林破坏导致的最直接最严重的后果之一。只要地表有1厘米厚的枯枝落叶层,就可以把地表径流减少到裸地的1/4以下,泥沙量减少到裸地的7%以下;林地土壤的渗透力更强,一般为每小时250毫米,超过了一般降水的强度。一场暴雨,一般可被森林完全吸收。由于森林的严重破坏,全球水土流失日益加剧。目前,全世界有l/3的土地受到严重侵蚀,每年约有600多亿吨肥沃的表土流失,其中耕地土壤流失250多亿吨。全球地力衰退和养分缺乏的耕地面积已达29.9亿公顷,占陆地总面积的23%。
三、干旱缺水严重
森林被誉为“绿色的海洋”、“看不见的绿色水库”。据测定,每公顷森林可以涵蓄降水约1000立方米,l万公顷森林的蓄水量即相当于1000万立方米库容的水库。由于森林锐减及水污染,造成了全球性的严重水荒。目前,60%的大陆面积淡水资源不足,100多个国家严重缺水,其中缺水十分严重的国家达40多个,20多亿人饮用水紧缺。预计今后30年内,全球约有2/3的人口处于缺水状况。
四、洪涝灾害频发
水灾与旱灾是一对“孪生子”。破坏森林,必然导致无雨则旱,有雨则涝。大量事实说明,森林有很强的截留降水、调节径流和减轻涝灾的功能。森林凭借它庞大的林冠、深厚的枯枝落叶层和发达的根系,能够起到良好的调节降水的作用。森林的防洪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截留和蓄存雨水;二是防止江、河、湖、库淤积。这两个作用削弱后,一遇暴雨必然洪水泛滥。
五、物种纷纷灭绝
科学家分析,一片森林面积减少10%,能继续在森林中生存的物种就将减少一半。地球上有500万至5000万种生物,其中一半以上在森林中栖息繁衍。由于全球森林的大量破坏,现有物种的灭绝速度是自然灭绝速度的1000倍。联合国预测,1990—2000年每年可能失去了1.5万至5万个物种。目前,地球上的物种已消失了25%,还有20%—30%存在灭绝的危险。
六、温室效应加剧
近代人类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天然气等,使得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在过去110多年里由270毫升/立方米上升到350毫升/立方米,到21世纪中期将达到600毫升/立方米。而森林吸收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每公顷森林平均每生产10吨干物质,吸收16吨二氧化碳,释放12吨氧气。
从这六大生态危机可以看出,破坏森林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科学家们断言,假如森林从地球上消失,陆地90%的生物将灭绝;全球90%的淡水将白白流入大海;生物固氮将减少90%;生物放氧将减少60%;许多地区的风速将增加60%至80%;同时将伴生许多生态问题和生产问题,人类将无法生存。目前,森林锐减导致的一系列生态危机,已经构成了对人类的严重威胁。
土地资源是三大地质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之一,是人类生产活动最基本的资源和劳动对象。人类对土地的利用程度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但同时也造成对土地资源的直接破坏,这主要表现为不合理垦植引起的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土地次生盐碱化及土壤污染等,而其中水 土流失尤为严重,乃当今世界面临的又一个严重危机。据估计,世界耕地的表土流失量约为230亿水土流失是指在水流作用下,土壤被侵蚀、搬运和沉淀的整个过程。在自然状态下,纯粹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表侵蚀过程非常缓慢,常与土壤形成过程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因此坡地还能保持完整。这种侵蚀称为自然侵蚀,也称为地质侵蚀。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特别是人类严重地破坏了坡地植被后,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表土壤破坏和土地物质的移动,流失过程加速,即发生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是我国土地资源遭到破坏的最常见的地质灾害,其中以黄土高原地区最为严重。我国目前水土流失总的情况是:点上有治理,面上有扩大,治理赶不上破坏。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解放初期为17.4亿亩,到1980年约治理6亿亩。由于治理赶不上破坏,水土流失面积却扩大到22.5亿亩,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6,涉及近千个县。全国山地丘陵区有坡耕地约4亿亩,其中修梯田约1亿亩,而另外3亿亩坡地正遭受水土流失的危害。吨/年。土壤肥力下降,水土流失可使大量肥沃的表层土壤丧失。据统计,我国每年流失土壤约50亿吨,损失N、P、K元素约4000多万吨。
水库淤积,河床抬高,通航能力降低,洪水泛滥成灾。
威胁工矿交通设施安全。在高山深谷,水土流失常引起泥石流灾害,危及工矿交通设施安全。
恶化生态环境。20世纪30~60年代,人们对于水土流失灾害的认识还停留在对土地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方面,但在60年代以后,开始联系到人类整个环境所受的影响,包括沉淀物的污染,生态环境的恶化等。
水土流失是地表径流在坡地上运动造成的。各项防治措施的基本原理是:减少坡面径流量,减缓径流速度,提高土壤吸水能力和坡面抗冲能力,并尽可能抬高侵蚀基准面。在采取防治措施时,应从地表径流形成地段开始,沿径流运动路线,因地制宜,步步设防治理,实行预防和治理相结合,以预防为主;治坡与治沟相结合,以治坡为主;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以生物措施为主。只有采取各种措施综合治理和集中治理, 持续治理,才能奏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