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行政环境
公共行政环境的作用如下:
1. 公共行政环境决定、限制与制约公共行政。
2. 公共行政必须适应公共行政环境。
3. 公共行政环境的发展变化必然导致公共行政的发展变化。
4. 公共行政对公共行政环境也有反作用。
公共行政环境是指直接或间接地作用或影响公共组织、行政心理、行政行为和管理方法与技术的行政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各种要素的总和。
对公共行政环境有不同的分类方法,这里将公共行政环境分为一般公共行政环境和具体公共行政环境。行政环境是行政系统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外部条件的总和。这些条件有物质的、精神的;有有形的、无形的;有自然界的、社会界的。
就整体而言,行政环境是行政系统存在和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
B. 什么是具体行政环境
行政环境就是政府管理的环境,它是指围绕行政活动和行政现象这一主体的回外部境答况,是各种直接地或间接地作用和影响行政活动的客观因素的总和。 宏观行政环境即通常所说的国情,包括国际的社会、自然环境和国内的社会、自然环境,它是行政环境的基础,对行政活动有决定性的作用。
具体行政环境也叫组织环境,是指具体而直接地影响和作用于公共组织、行政行为和组织凝聚力的公共组织的内部与外部环境的总和。它包括组织文化、组织结构、组织的规章制度、组织的凝聚力、管理对象等。
组织环境一般是比较稳定并比较确定的。公共组织的机构、职权、职能、人员、规章制度和组织文化等一旦形成,处于比较稳定状态,不仅不会轻易改变,而且要改变也是十分困难的。这些管理要素的稳定性保证了公共行政的有序性。
组织环境的影响和作用涉及到组织的效率和工作人员的士气。
组织环境虽然受一般环境的影响,但是一旦组织环境形成自身的特点以后,却能够抵御一般环境的压力,保持组织环境的特性。
组织环境是一种约束力量和整合力量。组织环境是一种没有形成规章制度的规章制度,是一种没有制度化的制度。它是一种无形的组织规则和组织压力。
C. 构成国家公共行政政治环境的因素主要有
构成国家公共行政政治环境的因素主要有政治制度、政党制度和政治文化。
从活动的主体来看,公共行政活动者是指公共部门,一般为政府部门。公共部门的活动虽然是以政府为中心,但公共行政并不排除其他非政府组织的参与,也不排除政府利用各种非政府的力量和资源。
从活动客体来看,公共行政包括地位不同的两个部分,即对社会公共事物的管理和对行政组织内部事物的管理,私人事物不属于公共行政的管辖范围。
从活动的目的来看,公共行政的目的在于实现人类福祉,即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以及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3)公共行政环境扩展阅读:
国家公共行政政治环境的作用:
1、实现国家治理。
公共行政是政府对国家的治理。公共行政就是为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提供保证。
2、保证市场经济发展。
政府有管理市场、规范市场的责任。公共行政要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只有对市场经济进行有效的管理,市场经济才能健康有序地发展。
3、实现公共利益的保证。
只有政府才能满足公众的有关社会稳定、社会公平、社会安全的需要。公共利益必须由政府予以贯彻执行才能实现。公共行政能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兴办公共事业,提供公共设施,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行与长远发展。
4、发挥公共管理职能。
协调处理社会关系中的各种利益,维持社会良性运行。政府管制分为社会性管制和经济性管制两个方面。社会性管制包括维持社会公平稳定,保证收入分配公平,消除社会歧视等。经济性管制包括维持宏观经济稳定,保持宏观经济关系的协调,对市场进行有效的监管等。
5、推动社会发展。
政府管理是一种重要的生产力,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产力发展与政府的公共管理能力和水平密切相关。一个高效、民主、公平的政府,社会各方面就会有快速的发展。
政府拥有高质量的决策能力、快速的应变能力和高效的处理事务能力,就能适应社会环境的快速变化,就能为发展生产力创造条件。
D. 中国现阶段行政环境的特点对公共行政提出了什么要求
(一)保持政治稳定,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三)建设现代行政文化
(四)试试可持续发展战略
(五)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E. 什么叫公共行政环境
公共行政环境:是指直接或间接地作用或影响公共组织、行政心理、行政行为和管理方法与技术的行政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各种要素的总和。
F. 简述行政环境的特征与分类
行政环境的特征
1、广泛性:由于公共行政系统极为庞大,作用范围极为广泛,与其构成有机联系的环境因素也因之具有极为广阔的范围。公共行政生态是行政系统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外部要素的总和。因此,凡是作用于行政系统的外部条件和要素,从地形分布、山川河流,到气候特征、自然资源;从人口数量、民族状况,到阶级状况、历史传统;从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到社会制度、经济状况,乃至人际关系、道德水准等,这些自然的、社会的种种因素都属于(纳入到)公共行政生态的范畴。
2、差异性:构成公共行政生态的综合要素,(各个要素作用的向度、力度和维度是有差别的)对于行政主体来说,没有一个是完全相同的;行政主体对于公共行政生态的反应也是有差异的。各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千差万别,经济状况、风土人情以及文化习惯也不相同。各种不同管理体制、管理机制的形成与发展,正是这种差异性的具体表现和产物。
3、复杂性:公共行政生态环境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它对公共行政的影响和作用不仅具有广泛性,更具有复杂性。众多的外部生态环境条件和要素本身,以及这些要素之间,构成纵横交织的复杂关系网络。
4、可变性:一方面是公共行政生态自身发生变化,另一方面是公共行政生态在公共行政活动的引导下发生改变。公共行政生态中最活跃的因素是社会环境中人的因素。人是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就是人的组合,而自然环境也会被人为活动在一定程度改变。只要人是活跃的,公共行政生态就会不断变化。
5、互动性:行政环境各要素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途径作用于行政管理;行政组织通过各种行政管理方式、途径反作用于外部环境因素,从而改造客观世界。它们之间呈现出互动性。
行政环境的分类
行政环境的内容广泛而复杂,从不同角度分类,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
1、根据内容的划分: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与行政管理发生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自然条件(生物与非生物)
社会环境:指人与人的活动所形成的并对行政管理活动直接或间接产生作用的各种社会因素的总和。(政治、经济、文化,也叫人文环境)
2、根据地域的划分:国内环境与国际环境
国内环境:一个国家国内对行政管理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各种因素之和。
国际环境:一个国家与世界各国家、地区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自然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关系以及其他国与国之间关系。其中最主要的是国际政治局势的稳定程度、国际经济与科技发展状况、国际文化发展趋势等等。
3、根据规模和层次程度划分:宏观、中观和微观三类
宏观行政环境:主要是指基本国情,广义地说也包括国际的公共行政生态和国内的公共行政生态。
中观行政环境:是指行政系统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情况,包括行政组织的结构是否合理,职权划分是否明确,沟通是否顺畅,制度是否健全等。
微观行政环境:是指一个行政机构内部甚至一个领导班子内部的具体情况,包括结构是否合理,责任是否明确,人际关系是否良好,工作方法技术是否正确有效等。
4、从不同作用上分,可分为良性行政环境和恶性行政环境。
G. 简述公共行政的特点。
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的互动关系;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即既有差;一、统一性;(一)、公共管理理论是在公共行政理论基础上的发展;自威尔逊以来,公共行政一直是政府公共部门管理的主;从历史发展的脉络上可以看出,公共管理是在公共行政;(二)、两者隶属于同一理论框架;在广义上,公共行政和公共管理二者是相等的,都可以;在狭义上,公共行政和公共管理被用来指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的互动关系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即既有差别性又有统一性。一、统一性(一)、公共管理理论是在公共行政理论基础上的发展和超越自威尔逊以来,公共行政一直是政府公共部门管理的主要理论。在其一百多年历史中,经历了从传统共行政学到新公共行政学的形式变革,公共管理学是70年代末期以后因为受到公共政策学科范式和工商管理学科范式的影响而在原新公共行政学的基础上形成的。从历史发展的脉络上可以看出,公共管理是在公共行政的发展中成长起来的。公共管理是对公共行政的继承和扬弃,是对公共行政的延续和发展。(二)、两者隶属于同一理论框架在广义上,公共行政和公共管理二者是相等的,都可以理解为公共部门对公共事务所进行的管理活动(主要是包括政府公共管理)。也就是说,二者的外延是一致的。在狭义上,公共行政和公共管理被用来指公共部门管理的两种不同模式。一方面,理论界倾向于把公共行政看成是政府为主体的管理活动,在国内也被称为行政管理。另一方面,“公共管理是指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满足公众的利益需求,对涉及公众利益的各种社会事务所实施的有效管理。它强调的是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而弱化了政府的政治统治职能。二、差别性(一)学科设置:国家教育部颁布的高等教育专业目录中,在管理科学门类中,把公共管理定为一级学科,行政管理被定为公共管理学科之下的二级学科,与行政管理相并列的是教育经济与管理、土地资源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劳动和社会保障管理。这是从公共管理的领域划分出的二级学科。(二)内涵区分:公共行政的内涵与公共管理的内涵学界存有较多争议和分歧,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观点:1、公共管理基本等同于公共行政一种观点是认为二者内涵是同一的。西方坚持传统范式的学者认为公共管理完全等同于公共行政,代表人物就是罗森布卢姆。从广义上看公共管理和公共行政两者是相等的,都可以理解为公共部门对公共事务所进行的管理活动。在狭义上可被用来指公共部门管理的两种模式。其三是将公共管理视为与公共行政相竞争的新范式和新途径。主要是以波兹曼和斯特劳斯曼、雷尼、休斯为重要代表人物。一种观点认为二者区别不大,是同一学科的不同名称。2、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公共管理不同于公共行政。(1)公共行政包含公共管理,公共行政的外延大于公共管理。认为公共管理只是公共行政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个分支,甚至是一种技术。把公共管理当作公共行政的一个分支,是专门研究行政管理方法、技术和技巧的这一部分。主要是以奥特、海德和沙夫利兹为代表。更有甚者,如格雷姆和海斯,他们将公共管理视为公共行政下的一个较低层次的技术性领域。(2)公共管理包含公共行政。有学者认为,可以把公共行政看作为公共管理的一种范式,公共管理是对公共行政的超越径和新范式,公共管理被认为是代表了公共部门管理研究的发展方向。还有学者认为,可以把公共行政视为公共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三)主客体区分1、主体区分:公共管理的主题成仙多元性,涵盖政府、非政府组织及其他社会组织,公共行政的主题是政府及少数其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主要依靠政府为代表的法定权利机构(一般不包括立法机构和司法机构)2、客体区分:公共管理侧重于社会性,注重公共服务的提供、公众的参与城度,行政事务的透明化及社会责任和义务的履行,充分体现了课题的社会性内涵。而公共行政侧重于公共性,注重公共权力的执行和公共利益的维护,体现工具性,权威性,规范性等特性。公共管理的客体拓展,包括:以公共利益,公共服务为导向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共资源(公共设施,产品)等,公共行政的学科前沿以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为导向,其客体多样,更大程度上是基于巩固整治统治的政策执行。(四)内在区分1、特征区分。公共管理的特性:专业性更强,重视专业化管理,注重绩效评估体系的科学化,完善化建设,积极引入认识弹性机制和业务竞争机制,强调公平与效率的统筹兼顾,侧重顾客导向,构建顺畅的沟通反馈机制,意为人民服务为要旨,对结果予以关注和实现;强调走向市场,具有显著的管理主义色彩。公共行政的特性:公共性是核心要素,旨在保持公众权利形式的合法性及公众利益最大化。政治性、权威性、层次性突出,管理的体制及模式固化、刚性规范引导特色,管理的程序经过规范性界定,管理的权限和内容受法律约束和保护,责任原则鲜明,作为公民权利运行的授权人的公共行政主体受到内外部的广泛监督,政府的行为必须对社会大众负责,2、管理目标区分公共行政是一种“内部取向”,“重视机构、过程和程序的管理”,公共管理是“外部取向”,公共管理重视项目、结果和绩效的管理。3、管理体制和运作模式区分公共行政重视计划,组织,知道,协调、报告等基本技能的运用,强调执行规范和“政策科学化”;公共管理关注那些可以用来将思想和政策转变为行动的管理工具,旨在将更多的企业管理思想纳入到公共管理过程中来,侧重强调“管理市场化”。(五)公共行政学与公共管理学公共行政学主要研究国家行政系统内部的运行过程及其规律,其目的是为提高行政效率提供理论指导。公共管理学则主要研究公共组织如何通过有序的活动去管理公共事务,其侧重点在于对公共组织外部管理活动的研究。从研究范围上看,公共管理学主要研究公共管理环境、公共事务、公共权力、公共利益、公共组织、公共组织与社会、公共组织与市场、公共管理体制、公共政策与执行、公共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公共管理绩效评估、公共管理责任、公共管理伦理、公共管理法制、公共管理变革等。
H. 公共行政环境的特殊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公共行政环境的特殊主要表现方面如下:
1、不同的公共行政环境之间表现不同:
各种公共行政环境之间有自然地理、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意识形态、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的差别。就是在同一种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传统的前提下,公共行政环境也有区别。
2、国家的不同地区的公共行政环境的差别:
这些差别主要表现在自然地理、经济发展水平、人文素质、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行政效率高低等方面。
公共行政环境是指直接或间接地作用或影响公共组织、行政心理、行政行为和管理方法与技术的行政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各种要素的总和。
(8)公共行政环境扩展阅读:
针对中国公共行政环境联合国前任秘书长吴红波的观点:
一是打破思维定式。绿色增长和包容性增长等理念与新的发展纲要高度契合。这表明中国选择的发展道路是正确的,有前瞻性的。但是,国家政府面临的不再是单一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或者环境问题,而是综合发展的系统工程。
二是打破条块分割。联合国在进行公共行政管理和电子政务调研时发现,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缺乏协调是不少国家政府管理的通病。为了将新的发展纲要与本国发展战略相结合,更好地整合利用国内资源,克服综合协调困难、管理成本高等掣肘。
三是公共信息为公众分享。政府部门因公务采集的信息,不是部门私产,为公众所有。但在许多国家政府部门将公共信息视为私有,严重影响了公众的知情权和行政部门透明运作,也不利于公众对政府的监督。
四是加强能力建设。目前,电子政务发展有两大特点:一是融合了软件与硬件技术,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政府管理和服务效率; 二是技术发展迅猛,涵盖了电子政务网络、信息资源库、网络与信息安全基础设施、政府数据中心以及相关支撑体系等。
五是增进国际合作。中国在公共行政管理和电子政务发展经历与发达国家相比,虽然时间短,却成绩显著;但尚有差距,应努力赶上。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公共行政管理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吴红波:中国特色的公共行政管理和电子政务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