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共卫生 » 污染地质学

污染地质学

发布时间: 2021-02-26 23:25:33

A. 地质环境与环境地质学

环境,是指与中心事物有关的客观事物的总和。环境科学研究的环境,是与人类有关的客观事物的总和。地质环境是自然环境的一个部分,是指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相互作用的岩石圈表层。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空间,人类的生存环境究其本质就是地质环境(图18-1)。

图18-1 人与环境关系图

(杨志峰等,2004)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人口的急剧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社会出现了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特别是地质灾害与环境污染,已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和威胁。人类与地质环境关系问题成为21世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20世纪60~70年代,环境问题已经引起各国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严重关注,环境地质学应运而生。它是从地质学中分支出来的一门新兴学科,也是环境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应用地质科学、环境科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地质环境的基本特性、功能和演变规律及其与人类活动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学科。其研究对象是人类与地质环境组成的复杂系统。

地质环境与环境地质,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两者不能互相通用,混淆不清。两者的区别在于,环境地质是研究人类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学科,是以地质环境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地质环境是有空间概念的,既岩石圈表层或其中某一区域,而环境地质没有空间概念。

环境地质学的任务是在分析地质环境组成要素的特征和变化规律的基础上,研究人类活动与地质环境的相互关系(人地关系),揭示环境地质问题的发生、发展和演化趋势,全面评价地质环境质量,提出地质环境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对策与方法,为实现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地质学研究的内容主要是人类活动与地质环境的相互关系,包括:①由自然因素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原生地质环境),如火山喷发、地震、山崩、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以及因地壳表面化学元素分布不均引起的地方病。②由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次生地质环境),如城市化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大型工程和资源开发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以及各类污染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等。③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

由于环境地质问题的复杂多样,加上各个自然学科都主动积极地向环境地质靠拢、渗透,因此环境地质学的研究内容十分广泛,所涉及的学科繁多,导致其下面的分支学科不断增加,划分方法也较多。根据学科的特点和环境地质问题的不同,环境地质学大体包括以下分支学科及研究内容:

城市地质学 研究内容包括:城市地区的区域地质、水文与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的综合调查研究;评价地质环境的适宜程度,预测可能产生的环境地质问题与社会经济环境效益,进行市政布局和环境地质区划;开展城市地区各种地质灾害的分布、成因、影响和预测预防的研究;做好城市地区水资源的调查、评价、合理开采和保护的研究;城市地区地质环境与人类健康关系及其保护与改善的研究等。

灾害地质学 研究内容包括:地质灾害发生与发展规律,从技术上提高预报的准确性,最大限度地减轻地质灾害对人类生命财产的危害和对社会经济的破坏。

矿山环境地质学 研究内容包括:人类与矿产资源之间的供需矛盾及其解决的途径与对策;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技术与方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所产生的环境地质问题的预测及其防治等。

废物处置地质学 研究内容包括:综合运用地质学理论和方法,选择废弃物处置场址,合理处置城市垃圾、工业废物和放射性废物等。

医学地质学 研究内容包括:研究区域地球化学特征和地方病的形成机理及其防治办法;微量元素的污染途径及其生物学效应;较差地质环境的改善途径与方法。

旅游地质学 研究内容包括:各种旅游地质的形成机制和分布规律,对旅游区与旅游景点进行评价与规划,进而开发、利用并保护地质旅游资源。

农业地质学 研究内容包括:大农业生长的地质背景,农业土壤地质以及促进农业发展的农用矿物岩石的应用。

B. 未来的气候地质学或古气候学研究会发现今天的大气污染吗

有可能会发现,因为任何气候变化都会影响地球环境的,环境变化会影响此时回地球的水文、生物等等答。
目前的地质学研究就已经包括古气候、古地理、古环境、古地貌、古生态研究,如果当时的地球环境发生变化,那么沉积物的矿物组合、结构和构造、地球化学特征、古生物学、磁学特征等等就会有变化。
大气污染是由于大气中进入了某些物质,大气不能消纳,产生了对大气环境的不良影响,进而影响地球环境,只要对环境有影响,那么在冰川、湖泊、海洋以及一部分风成沉积物中就会形成这些污染的标志性沉积物。
但是,要知道地质历史记录是有限的,目前所能鉴识的地质历史记录不超过地质历史时期总的形成物质的40%,甚至有学者说连30%都没有,某个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地层能不能保存,这不确定。也不排除目前形成的地层会在后来经历的漫长地质时期被剥蚀掉,完全无法判别原生环境,无法获知这些地质记录的形成环境。

C. 环境水文地质学的诞生

环境问题的研究,已是当前世界各国十分突出的一个问题。环境水文地质学的诞生和发展是和环境地质学的诞生和发展紧密相关的。可以说,从20世纪60年代初期出现环境地质学起,就开始有了环境水文地质学的雏形,严格地说,它是环境地质学的一个分支。

环境地质学的含义和研究范畴,不同学者有其不同的见解。最早使用“环境地质学”这个名词的是1962年Tames E.Hackett,他认为“环境地质学是研究和使地质学达到协调和完善状况的一个新方向”。Peter T.Flawn则认为“环境地质学是研究城市、乡村和原始地区人类土地利用的全过程,它包括自然资源的寻找和开发、废物的处理、块体运动和构造运动的效应、地球物质组分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效应。它涉及到陆地、海洋和大气圈,甚至由于地球人口和工业的集中,产生巨大的热柱和烟柱的效应,都可以应用环境地质这个名词”。Willian J.Wayne和Flawn等在1968年和1970年相继提出:“城市地质学一词与环境地质学实际上是同义词”,“城市地区是公认的环境地质学最重要的焦点”等。但是,与此同时,也有学者持相反的意见,如Gordon B.Oakeshott(1970)认为“环境地质是一种荒谬的名词”,“所有地质学都是环境的……”。

不论各位学者的看法如何,环境水文地质学作为环境地质学的一个分支,它的发生与发展是和世界人口的增加、城市化程度的迅速增长、特别是为供水目的过量抽取地下水而导致的地面沉降、含水层枯竭、水质恶化等一系列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发生与发展过程密切相关。而且,目前环境水文地质学涉及的研究范围已远远超过了岩石圈和水圈而延伸到大气圈和生物圈,并和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生态和经济等密切联系。

近二三十年来,该学科在我国发展迅速。原地质矿产部曾先后于1979年10月和1983年3月分别在西安和杭州召开了北方与南方地区有关环境水文地质的经验交流会,着重讨论了我国各地地下水的污染现状、成因、形成机理与环境质量评价等问题。又如,1979年在北京召开的“地下水人工补给”学术讨论会;1980年在上海召开的“全国地面沉降”学术研讨会;1982年11月在重庆召开的水文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等。总之,从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有关环境水文地质专题研究的各种学术会议很多。在科学研究方面,自我国“八·五”科技攻关以来,每次攻关规划都有环境水文地质科学研究的项目。近几年,我国进行西部大开发,更是明确的以生态环境研究为重点。所有这些,都充分反映了我国环境水文地质学在20世纪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应该着重指出的是,在我国环境水文地质学科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陈梦熊院士有很大的贡献。他于1984年发表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与环境水文地质学”(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选辑20,地质出版社)一文中,在我国首次提出了环境水文地质这一新学科,继而,他又在1985,1990,1995和1996年陆续发表了一系列文章,论述了关于环境水文地质学这一新学科的基本概念、学科分支、研究内容与方法等。这些思想观念和理论基础,已被不少院校的教科书和有关论著所引用,影响深远。

目前,环境水文地质学根据其研究的内容和方法,在我国已形成了不同的环境水文地质学分支。如资源环境水文地质学、污染水文地质学、病理环境水文地质学、工程水文地质学、生态环境水文地质学(陈梦熊,1985年)等,这在1987年7月第28届国际地质大会以来的历届地质大会的有关环境地质分会的内容上都有反映。

总之,环境水文地质学是一门应用地质科学,是研究天然和人为作用下,由于环境水动力作用和水文地球化学作用变化所造成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如,土壤盐碱化、森林退化、水污染、海水入侵、地面沉降、水源枯竭等有关环境地质副作用的发生、发展的物理、化学过程及其计算机模拟和预测;从水文地球化学和水文地质动力学原理出发,环境水文地质学还研究水和岩石相互作用的机理以及人类和自然交替作用过程中水文地质环境保护的措施;研究向地球索取更多优质水的方法和措施等。这些研究既包括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一系列水动力学和水化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也包括与海水入侵、污水处理等有关的一套工程技术,如污水的化学、物理化学、微生物化学和生物工程等的处置方法和措施的研究。

环境水文地质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改造环境,以达到控制和消除有害作用,保护和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使其有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生产的目的。其研究的范畴应包括各种水资源,如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以及再生水、资源化水等的形成发展、演化的机制和治理对策,以及与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内在联系的研究。显然,在当前全世界面临水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的形势下,环境水文地质工作及其学科发展的前景必定越来越宽阔。

D. 环境地质学主要研究哪些科学问题

环境地质学属地球科学,是应用地质学和地理学原理,合理利用地质资源,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一门学科,是一门介于地质学、地理学和环境科学之间的科学。
环境地质学具有广泛的研究领域,它包括这样一些研究内容:

①区域地质环境研究,为区域规划、经济发展、国土整治及资源开发等提供科学依据。
②地质灾害的环境地质问题的研究,为预报地质灾害提供依据,为减免灾害提出防范措施。

③地球化学环境对人类的影响问题。研究不同地区地球化学背景,各种元素丰度及其分布特点;研究空气、水体、土壤和矿物原料中有益、有害元素及致病物质富集、迁移规律;研究地质环境与人畜健康关系,防治某些地方病和职业病,最大限度地减轻由于某些元素的天然富集或短缺对人畜健康和植物生长带来的不良影响。一些城市饮用水水质恶化问题也是当前亟需研究的问题。

④古气候的变化规律,主要利用地质环境中沉积物反映气候变化的标志,研究地质历史时期特别是第四纪以来气候变化的情况、原因和规律,预测今后气候变化趋势可能产生的危害和提出防范措施。

⑤工程建设中可能引起的环境恶化问题。大量的工程活动,如城市建设、水利工程、道路建设、矿山、海港工程、电站建设等常常引起人为地质作用,在兴利的同时往往造成地质环境的破坏,引起环境恶化。对人为地质作用及其地质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做出评价和预测,为区域经济建设规划和大型工程设计提出科学论证。

⑥自然资源开发中的环境地质问题。水资源、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可以造福人民,但同时又往往引起地质环境的改变,甚至导致人为的地质灾害。地下水过量开采常常引起地面沉降,在沿海地区常常导致海水入侵和土地盐碱化;矿山开采往往引起地面塌陷、山崩和人工滑坡;某些矿产,特别是放射性矿产的勘探和开采往往引起环境污染。环境地质工作就是要在自然资源的开发过程中详细研究导致环境恶化原因,提出防止减轻地质环境恶化的措施。

E. 环境地质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环境地质学的酝酿与出现,有其特定的社会原因及学科发展的时代要求。

众所周知,第二次世界大战至今已过去半个多世纪,在这期间,世界上除局部军事冲突外,没有发生全球性的战争。长期的和平氛围为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的繁荣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与此同时,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经济的迅猛发展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各种资源过量消耗,环境破坏日趋严重,其已给社会的安定,以及后代应享有的资源、环境的基本权利造成了威胁。

据统计,全球人口从人类出现到1830年达到10亿用了近百万年的时间,从10亿增长到20亿用了百年的时间;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每增长10亿所用的时间由30年减少到15年;目前增长速度还在加快,总人口已突破67亿。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必然要消耗资源,排放废物。有资料表明,目前全球每年采掘、运移的岩石和土壤总量达1360亿吨(有人认为达到1710亿吨),其已超过岩石圈表层通过大洋中脊而新生成的年物质总量(约300亿吨),更大大超过每年由地表水流搬运到海洋的岩土总量(约165亿吨);现在人类建筑面积已占地球陆地表面积的6%~8%,到21世纪中期很有可能达到15%;人类活动的垂向深度也在不断加大,目前高层建筑物的基础深度可达30m,地下工程可超过100m,矿山工程可深至2000~3000m,人工开挖的最高边坡已超过600m。除此之外,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量也是惊人的,到20世纪90年代,全球水资源的年使用量已达到3×1012m3,较300年前增长了35倍。

如此空前大规模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土地资源、地下空间资源和水资源,不可避免地带来资源短缺、水盐失调、岩土体变形失稳、生态退化等诸多问题。事实表明,人类活动对地球表层系统的影响及其引发的危害,已达到与自然变化相当的量级;在局部地区,甚至几倍于自然的变化。在许多水资源大规模开发的地区,水文循环节律和循环方式发生了明显变化,水资源时空分布状况的巨变,导致河水断流,湖泊萎缩、干涸,湿地消失。缺乏合理规划和科学管理的工程活动正激发或加剧着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塌陷等地质环境问题的发生。大量废水、废渣、废气的随意排放,则是土壤污染、水体污染、生态恶化的主要“元凶”。

可以说,人类目前生活在一个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灾害频发的地球上。我们的地球显得比任何时候更狭小、更肮脏和危机四伏。大自然已向我们敲响了警钟:人类在加速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其放任的各种活动也正破坏着人类自身赖以生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条件———环境。

资源匮乏和环境恶化已成为当代全球关注的焦点,也是各国政府面临的棘手问题。要求扼制这些危机,获得良好的生存条件,更是广大民众的强烈呼声。在此形势之下,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联合国和各国际组织围绕“人与环境”这一主题,召开了各种会议,成立了众多机构,国与国之间也联手达成了种种协议,制订行动计划,为改善当今的环境状况,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不懈努力。

在联合国的倡导下,1972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世界性的人类环境会议。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宣言指出:保护和改善环境已成为人类一项迫切的任务……呼吁各国政府和人民为维护和改善人类环境、造福全体人民、造福子孙后代而共同努力。之后,第27届联合国大会接受并通过了环境会议的建议,规定每年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这次大会引起了全世界对环境问题的普遍关注。各国政府相继作出了反应:①成立了官方的专门行政机构;②采取了一系列经济手段和严格的立法措施;③控制环境污染和各种灾害的技术研究得到迅速发展;④一些发达国家还兴起了环保产业。

这场声势浩大的运动使环境保护取得了明显成效,严重的污染和生态破坏在一些国家已基本得到控制。但是,由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仍未摆脱经济落后、人口增长过快的窘境,全球性和区域性的环境问题仍日趋严重。鉴于此,1989年第44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定于1992年召开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同时提出“国际减灾十年计划(IDN-DR)”,我国也成立了“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积极响应这一行动。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这次大会有183个国家派代表参加,102个国家的元首或政府首脑到会并发表讲话,会议取得了巨大成功。大会除重申了1972年的《人类环境宣言》外,还通过了《环境与发展宣言》、《二十一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文件及若干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我国政府从当代国际关系的高度阐述了中国环境保护的立场,并率先签署了两个公约,体现了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对全球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改善我国环境状况的决心。我国政府对国际社会的承诺得到了世界各国的称赞。以此为契机,环境保护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开始全面启动。这次大会还对20年来世界环境保护的经验进行了总结,认识到环境问题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严重威胁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迫切性,唤起了各国人民对环境问题的重视。人们已经意识到,在大自然面前人类不能为所欲为,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尊重自然规律,处理好人与环境的关系,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和改善环境,是全人类的共同使命,因为地球是我们的家园,人类只有一个地球!

社会实践是科学发展的源泉。任何学科都是随社会生产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要求而产生和发展的。在政治家、社会活动家为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积极活动的同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科学家们也都投入到这一关系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事业中来。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环境科学应运而生。虽然到目前为止这门科学还比较年轻,仍处于发展阶段,但研究范围之广泛、出版物之多、资料之丰富、学术会议之频繁,都为科学史上所罕见。

由于人类环境涉及的领域广泛,影响要素众多,各要素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服务功能多样,所以,有人认为目前没有哪一个专门学科能够对环境领域提供一个较完整的论述。环境科学作为一个庞大的科学体系,具有多学科性。不同学科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观点和方法研究和解决问题。然而,采用近代科学那种条分缕析、分门别类的“分割式”方法研究人类环境问题,尽管已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造成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局限性、片面性。而以这种割裂的、片面性的认识来利用和改造统一的、整体性的“人类环境系统”,是产生环境问题的认识论上的根源。正是基于这一点,系统科学为环境科学走向整体化的发展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世纪40年代末出现的以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为标志,并在以后几十年中逐渐完善的系统科学(包括系统论、系统科学方法论、系统工程三大组成部分)以其普适性和科学思维的先进性,横贯于所有的科学领域,并将现代科学推向了新的高峰。对此,俄罗斯学者H.И.茹可夫予以了高度评价,他认为系统科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世界的科学图景和当代科学家的思维方式”。受系统科学的影响,目前,环境科学已逐渐形成了一个层次分明、结构完整的宏大体系。它要求各相关学科在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上得到统一。大量的研究成果表明,无论是分支学科之间的概念移植、理论渗透、类比推理,还是专业间协作攻关与交叉,都已显露出环境科学向立体化、综合化和整体化的发展态势。若追根溯源,可以这样说,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类环境恶化的大背景,为环境科学的出现提供了契机,而系统科学的发展与成熟则用崭新的科学方法论武装了环境科学,使之步入了现代科学的行列,并带动和影响着各分支学科未来的发展。

环境地质学是伴随环境科学的成长而发展起来的,它也经历了与环境科学相似的发展过程。尽管环境地质学在30多年的探索中,继承了传统地质学的无数成果和理论精华,但作为现代科学的一部分,必然也必须汲取相邻学科的最新理念和方法,尤其是在科学方法论上。它不应仅仅被视为地质学内部分化、重组和拼合的产物,而应站在全新的视角上,把握环境地质学被赋予的历史使命和学科发展的时代要求,在这些方面,地球系统科学理论的发展和人-地关系的深入研究或许已为该学科的形成与完善指出了方向。

F. 地质学里哪些方面与环境科学有密切关系

我本科学的环复境工程,制现在研究生考的是水文地质,要说地质学与环境有哪些联系,这个问题太广了,确实不好回答。比如地下水的污染防治就涉及到了地学与环境两方面的知识,地质灾害防治也是如此,可以说地学与环境的结合是将来很有潜力的一个研究方向

G. 如何自学学好环境地质学

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地学、环境工程与环境科学理论基础,能在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环境监测、环境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污染防治等领域从事设计、实施、管理等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要求学生系统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方法和技术,在牢固掌握数学、物理、化学、外语、计算机、地质学知识的基础上,主要学习无机化学及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工程制图、水力学、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污染控制技术、水文地质学以及环境地质学等课程,培养环境污染调查与监测、工程设计、室内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等基本技能,具有从事本专业的科学研究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环境工程原理、水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和环境监测等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技能和工作方法;
2.掌握地质学基础、地下水科学理论、环境地质与工程等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
3.具备从事水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环境影响评价、规划等实际工作能力;
3.具备从事地质环境调查、评价、监测的实际工作能力;
4.熟悉国家有关水环境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一定管理知识和能力;
5.掌握资料查询以及获取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资料归纳、整理和综合分析并加以正确表达的能力。
主干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
核心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水力学、环境微生物学、工程制图、普通地质学、环境工程原理、水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大气污染控制、环境监测、环境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水文地质学基础、工程地质学基础、地下水动力学、水文地球化学基础、地下水污染与防治、环境地质学。
主要专业实验:水力学实验、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环境监测实验、水文地质学基础实验、地下水污染与防治实验。

H. 环境地质学在实际生活中有那些用处

环境地质学在实际生活中有那些用处

I. 全国哪些大学环境工程方向的大气污染控制做的比较好些


环境工程比较好的学校:浙江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

首先说明一下:学习的课程和学校确定的培养方向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学校之间的差异也会比较大!
以下内容摘自浙江大学网站:
环境科学专业

是文、理、工交叉与综合的朝阳专业,依托于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培养具有良好环境意识与素质,掌握一定环境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具备初步调查、评价、分析环境问题、环境规划管理决策、优化设计环境污染控制方案等能力的国家需求的复合型环保人才。
本专业的核心课程《环境化学》于2004年列为国家级精品课程。污染控制化学、环境污染化学等研究方向在国内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污染控制新材料新技术原理、土壤有机污染的化学与生物修复等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优秀毕业生可免试攻读研究生或硕博联读研究生。毕业生可到环保研究机构、认证、咨询机构、大中型企事业、政府部门等单位工作。随着国际社会和我国政府对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各类有关环境的规范法规日趋严格,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领域、地域范围也正在不断拓展。

主要课程:环境化学、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物理学、环境毒理学、环境法学、环境管理学、环境污染修复、水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大气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固体废弃物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噪声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

环境工程专业

本专业依托于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是我国高等院校中最早设立的环境类专业之一,以国内一流的学科和师资力量,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适应性强,具有一定环境污染控制,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等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大多数毕业生可选择继续深造,也可前往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工作。

在《2004年中国大学评价》中,本专业排名全国第二。在废水生物处理与资源化、大气污染控制、环境污染控制化学、环境生态工程、清洁生产等研究领域特色鲜明,综合实力名列全国前茅。

主要课程:过程工程原理、环境微生物学、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环境监测、土建工程概论、给水排水工程、环境工程设备设计。

资源环境科学专业

是以学科交叉为鲜明特色的理学类专业,培养既具备较扎实的资源与环境学科理论基础、又具有环境资源分析与测试、环境资源调查与评价、环境资源管理与综合利用等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本专业依托农业资源利用一级学科,是我国首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目前国内本领域的10多名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和跨世纪人才,超过2/3是我们的毕业生,办学质量一直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本专业的学生就业口径宽,适应性强,可到资源、环境、生态、土地、信息管理等众多领域的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科研、管理和生产等工作。天猫美国普卫欣提示:雾霾天气出行记得做好防护。

主要课程:普通地质学、自然资源学概论、环境学概论、土壤学、土地资源学、环境生态学、环境资源信息系统、环境分析技术、土壤肥料分析技术、农产品质量检测。

环境工程的大多数毕业生可选择继续深造,也可前往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工作。
环境科学的毕业生就业口径宽,适应性强,可到资源、环境、生态、土地、信息管理等众多领域的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科研、管理和生产等工作。

热点内容
影视转载限制分钟 发布:2024-08-19 09:13:14 浏览:319
韩国电影伤口上纹身找心里辅导 发布:2024-08-19 09:07:27 浏览:156
韩国电影集合3小时 发布:2024-08-19 08:36:11 浏览:783
有母乳场景的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2:55 浏览:451
我准备再看一场电影英语 发布:2024-08-19 08:14:08 浏览:996
奥迪a8电影叫什么三个女救人 发布:2024-08-19 07:56:14 浏览:513
邱淑芬风月片全部 发布:2024-08-19 07:53:22 浏览:341
善良妈妈的朋友李采潭 发布:2024-08-19 07:33:09 浏览:760
哪里还可以看查理九世 发布:2024-08-19 07:29:07 浏览:143
看电影需要多少帧数 发布:2024-08-19 07:23:14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