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共卫生 » 伊斯兰教依法治国

伊斯兰教依法治国

发布时间: 2021-02-26 07:44:10

A. 九年级下册历史详细要记 (经过 时间 地点 人物)

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俄国十月革命
1、二月革命:①时间:1917年3月,②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③结果: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④二月革命后的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主要政权)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
2、十月革命革命的爆发与胜利:1917年11月6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
3、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与巩固: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后,俄国建立了工人士兵苏维埃政权——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1917年至1920年,苏俄经过三年艰苦的国内战争,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爆发,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4、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①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②促使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的诞生。③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二、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及启示:
①背景: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了的经济。
②列宁的探索:在列宁的领导下,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③效果:促进了苏俄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到1927年,国家经济恢复到战前1913年的水平。
④启示: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本国基本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按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列宁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2、苏联的建立: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乌、俄、白、外高加索—15个)
3、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①苏联的工业化:1928~1933年,苏联人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先后完成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这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了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大加强。
②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斯大林模式的形成: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新宪法的制定,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这一体制也被称为“斯大林模式”。
③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
一方面,它在帝国主义包围和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情况下,使苏联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化国家,国防实力也大大加强,为以后苏联打败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打下了基础。因此,它在一定历史阶段对苏联曾经发挥过积极作用。
另一方面,这一模式也存在严重弊端:第一,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第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了产品品种少、质量差;第三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第四,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了资源,因此,从长远看,它严重阻碍了苏联的进一步发展。

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
1、巴黎和会及凡尔赛体系的形成:
(1)巴黎和会: ①目的: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为了缔结和约,对战后的世界作出安排。
②《凡尔赛和约》的主要内容: 领土:由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军事: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许拥有空军,陆军人数不得超过10万;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政治:德国承认并尊重奥地利的独立。赔款:由协约国设立“赔款委员会”,决定德国战争赔款的总数。殖民地: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③和会的性质:是战胜的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世界的一次分赃会议,从《凡尔赛和约》关于殖民地问题的规定最能体现出来。
④对中国的影响:《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这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引发了反帝国的五四运动,中国政府代表最终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2)凡尔赛体系的确立:1919年~1920年,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同德国、奥地利、土耳其、保加利亚等战败国分别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2、华盛顿会议及其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1)华盛顿会议:
①目的:协调帝国主义国家(特别是美日)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
②《九国公约》及其对中国的影响:1922年,参加华盛顿会议的九国代表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这个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这实际上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③华盛顿体系的确立:帝国主义国家通过华盛顿会议签订了一系列的条约,这些条约构成了华盛顿体系。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3、一战后的国际新格局: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构成了一战后的国际新格局。
4、如何认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可能持久?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结果。由于战胜国对战败国的掠夺,加剧了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由于分赃不均,战胜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也进一步加剧;此外,战胜国对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掠夺,也激化了被殖民人民与殖民者之间的矛盾。因此,这一体系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它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二、经济大危机及罗斯福新政
1、资本主义的相对稳定时期:1924——1929年。
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时期:①时间:29——33年,②导火线: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股票暴跌。③国家:美国开始,席卷资本主义世界。④特点:涉及的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特别大。
2、危机的影响:①广大人民深受其害,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失业工人超过三千万,就业工人工资大幅度下降,广大劳动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②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危机。各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的统治出现严重危机。
3、罗斯福新政:①时间:1933年,罗斯福宣布实行新政。②目的:在资本主义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③措施: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整顿银行,恢复银行信用、农业方面让农民缩减大批耕地,屠宰牲畜,由政府给与补贴、大力兴建公共工程等。④影响:使美国经济缓慢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能力与管理得到加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
4、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德国纳粹政权的建立:背景:①29—33年经济危机的打击,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势力壮大。②纳粹党所进行的欺骗性宣传活动,赢得了很多中下层人民的信任。③统治阶级和大垄断资本家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支持。
建立过程:33年希特勒上台,集总统、总理大权一身,自称国家元首(德国法西斯化的标志和世界大战在欧洲策源地形成的标标志)。
措施:①制造国会纵火案,打击和迫害共产党和进步人士。②解散工会和其它一切政党。加强思想控制,③焚毁大量书籍。大肆迫害犹太人。
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建立:①时间:1922年,②标志:法西斯党徒向罗马进军。③法西斯头子:墨索里尼。
日本法西斯的建立:一主力:军部。二2.26兵变:①时间:36年2月26日,②事件:日本军部内部的少壮派军官发动兵变。③影响: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起来,标志着世界大战在亚洲策源地的形成。
5、美德两国摆脱危机的不同方式、原因及其影响:
①不同方式: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摆脱了危机,保留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德国则建立了法西斯独裁统治,企图通过对外侵略扩张摆脱危机。
②原因:德国有军国主义传统,美国有民主传统;美国经济实力雄厚,承受力强,可用改革的办法来摆脱危机,德国是一战战败国,经济基础薄弱,资产阶级急于用侵略扩张这种极端办法来摆脱危机。罗斯福和希特勒个人的作用。
③影响:美国经济恢复,阶级矛盾缓和,保留了民主制度,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德国则走上了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成为了世界大战的策源地和主要发动者,给自身和世界人民带来了灾难。

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 1、英、法等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20世纪30年代,德、日、意法西斯在世界各地不断进行侵略活动,这使西方大国的利益受到一定损害。西方大国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不满,但又害怕法西斯国家的战争讹诈。他们想把祸水东引,把德国的侵略矛头引向苏联。因此,他们对法西斯侵略不是加以严厉制裁,而是希望希望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来安抚侵略者,这种政策被称之为“绥靖政策”。
2、绥靖政策的影响:一方面,它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利益膨胀;另一方面,也极大地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
3、慕尼黑阴谋: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政府首脑在德国的慕尼黑签订协定,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之内把苏台德等地割让给美国。历史上称这一事件为“慕尼黑阴谋”,这一事件标志着英法等西方大国把绥靖政策推向了顶峰。
4、二战的全面爆发和扩大:1939年9月1日,德国对波兰发动突然进攻,美法被迫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1941年6月,德国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苏联卫国战争开始。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太平洋美军基地珍珠港,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12月8日,美国对日宣战,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
5、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①背景: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了全世界人民的广泛愤怒。美国、英国、苏联等国家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逐渐走向联合。
②建立: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会议,会议期间,各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保证将用自己的全部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打败法西斯国家。
③影响:团结了反法西斯力量,为最终彻底打败法西斯侵略者奠定了基础。
6、雅尔塔会议及其影响:
①雅尔塔会议:1945年2月,美国、英国、苏联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苏联的雅尔塔召开会议,会议决定打败德国后,要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同时,还决定成立联合国。
②影响:进一步协调了反法西斯国家的行动,为彻底打败法西斯国家创造了条件。同时,也对二战后的世界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7、二战的转折点:1942年-1943年2月,苏军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这次战役成为了二战的转折点。
8、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1944年6月6日,盟军组织了诺曼底登陆战,在欧洲开辟了第二战场。第二战场的开辟,使法西斯德国陷入了两面被夹击的境地,加速了法西斯德国的崩溃。
9、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1945年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结束。1945年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10、二战爆发的原因和性质:
(1)原因:①根本原因是由于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而导致的。一战后,德国经济军事实力迅速增长,强烈要求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意大利和日本也不满足一战后的分赃结果,企图建立地区霸权,挑起了战争的爆发。②直接原因是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这场经济危机导致了法西斯专政的建立,进一步激起了法西斯国家对外侵略扩张的欲望,加速了战争的爆发。③此外,西方大国采取的绥靖政策也使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进一步膨胀,对战争的爆发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2)性质:这是一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11、二战的影响:
(1)消极影响:使几千万人失去了生命,无数的财产被毁,给世界带来了空前的浩劫。
(2)积极影响:①二战结束后,一些战时的军用技术迅速转为民用,促进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产生与发展。(如原子弹技术导致了原子能的应用,导弹技术导致了航天技术的发展。)②受苏联影响,二战后世界上诞生了一系列的社会主义国家,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如中国、越南、朝鲜、蒙古、东欧八国等二战后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③沉重打击了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推动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如印度、巴基斯坦、埃及、纳米比亚等国二战后走上独立道路。)
12、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和启示:
(1)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①、这场战争的世界人民反抗法西斯侵略的正义战争;②、反法西斯国家建立了同盟;③、反法西斯同盟的力量大大超过了法西斯国家的力量。
(2)启示:帝国主义是战争的根源;团结起来力量大;正义必将战胜邪恶;战争给人类带来了沉重灾难,我们要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等。

第四单元: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一、美国经济的发展
1、20世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①占据了广阔的国际市场;②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利用高新技术成果,改进传统工业的生产技术,发展新兴工业和军事工业;③政府积极采取措施,改善人民生活,创造比较有利的发展环境。
2、70-80年代的危机与调整: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的弊端日益显露。特别是由于中东产油国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引发了1974-1975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美国经济受到严重打击,经济地位下降。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政府调整经济政策,经济形势逐渐好转,但债务负担加重,成为世界上最大负债国。
3、新经济的出现:①原因:20世纪90年代,美国政府在进行社会经济改革的同时,加大发展教育、科技事业的力度,促进了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同时,也完成了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使美国经济进入了新经济时代。②、主要特征:信息化和全球化。
二、欧洲的联合
1、二战后西欧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①美国给予了西欧国家大量的援助;②西欧国家发挥了高素质的劳动力优势,积极采用了最先进的科技成果;③制定了恰当的经济政策。
2、欧洲的联合:
①西欧国家建立欧共体的原因: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欧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为了振兴经济,维护自身的安全和利益,提高国际地位,西欧国家建立了欧共体。
②欧盟的成立: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成立了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欧盟成立后,老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使欧盟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3、日本的崛起
①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a、美国在日本进行了社会改革,推行非军事化政策;b、20世纪50年代,美国出于本国的战略需要,开始扶持日本;c、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在日本大量采购军用物质,刺激了日本经济的繁荣;d、日本制定了适当的经济政策,引进最新的科技成就,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②日本崛起为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20世纪5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日本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4、二战后,日本、西欧经济迅速发展的相同原因及其对中国的借鉴:
①相同原因:美国的扶持或援助;积极引进先进科技成果,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制定了恰当的经济政策。
②对中国的借鉴:要积极对外开放,引进世界上最先进的科技成就;要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制定恰当的经济政策。

第五单元: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和演变
一、苏联的改革和解体
赫鲁晓夫改革:赫鲁晓夫上台后,针对斯大林时期存在的一些弊端,在经济、政治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未根本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后来矛盾日益突出。
苏联的解体:戈尔巴乔夫改革:过程:1985年,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首先把经济改革作为重点,但未取得成果。 尔巴乔夫又把改革重点转到政治方面。结果:苏联政治体制剧变,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国家的权力分散。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随之加强。
八一九事件:1991年8月19日,一些苏联领导人组成“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发动了政变。试图“使国家和社会尽快摆脱危机”,但很快失败。影响:使戈尔巴乔夫实际失去了领导国家的威望和能力,叶利钦控制全局。它以维护苏联为初衷,却直接导致苏联解体,成为苏联加速解体的催化剂。
独联体的成立标志着苏联的解体。解体时间:1991年底。(1922——1991年)
苏联解体的原因: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严重的经济危机所引发的社会危机;戈尔巴乔夫所实行的错误改革路线、方针和政策;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激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政策等。二、东欧剧变
1、东欧剧变:从1989年下半年开始,东欧各国风云突变。在一年之内,执政四十多年的各国共产党纷纷丧失了政权,社会主义制度也发生了改变。
2、东欧剧变的原因:①长期实行的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导致国家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②日益严重的经济困难引发了严重的社会危机;③苏联放松了对东欧各国的控制。
3、东欧剧变给我们的启示:①要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方针和政策;②要成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③要加强党的建设,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维护党的领导地位;④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坚持依法治国。

第六单元: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一、亚洲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1、印巴分治:1947年,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但决定把原来的印度分离成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实行分治。
2、印巴冲突:印巴分治导致了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之间的严重矛盾和冲突,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造成了印巴之间的严重对立。
二、非洲民族独立浪潮
1、埃及独立:1952年,埃及爆发了反帝反封建革命。以纳赛尔为首的革命力量发动了武装起义,赢得了埃及的真正独立。
2、非洲独立年: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独立,历史上称这一年为非洲独立年。
3、纳米比亚独立及其意义:1990年,纳米比亚赢得了独立。这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五个世纪历史的结束,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三、拉美人民捍卫民族主权的斗争:古巴革命:1959年,古巴爆发革命(领导人卡斯特罗),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1999年,巴拿马人民赢得收回运河主权斗争的胜利。
四、中东问题
1、中东战争的爆发:一战后,英国获得了巴勒斯坦地区的“委任统治权”,英国支持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大批流亡的犹太人迁往巴勒斯坦。二战后,在美英等国的支持下,联合国不顾阿拉伯国家的强烈反对,通过了巴勒斯坦地区“分治”的决议。之后,随着犹太人国家以色列的建立,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爆发了多次战争,历史上称为中东战争,中东问题由此产生。
2、中东局势长期动荡的原因:中东局势的长期动荡,是由于这一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一方面,由于历史、宗教、种族等因素,中东地区存在着严重的矛盾;另一方面,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十分重要,石油资源非常丰富,是各个历史时期世界列强的必争之地。列强的介入,使这一地区的矛盾更加复杂。(中东问题的关键是巴以问题)

第七单元: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一、美国的“冷战”政策以及两极格局的形成:
1、美国实施冷战政策的原因: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居于世界第一位,它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但又不得不正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为了“遏制”共产主义,美国提出了“冷战”政策。
2、美苏冷战开始的时间和标志: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的冷战开始。
3、美国冷战政策的具体表现:①政治上:出台了杜鲁门主义;②经济上,制定了马歇尔计划;③军事上,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4、冷战政策对世界格局的影响:随着美国冷战政策的提出,苏联也采取了一系列针锋相对的措施与之对抗,导致了世界美苏对抗的两极格局的形成。
5、美苏争霸以及霸权主义政策给世界的影响:20世纪50年代,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上台后,开始争取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使美苏开始了长达三十多年的争霸。美苏的霸权主义政策,给两国带来了沉重的军费负担,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也给世界的和平和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二、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1、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的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但是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还没有定型。
2、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决定性因素:在新的世界格局的形成过程中,经济实力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各国都致力于实现长期、稳定和持续的经济发展,力争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3、当今世界影响世界安全和平的主要因素:①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②霸权主义利用并介入这些矛盾和纷争,将其转化为国际冲突,直接威胁到世界和平。
三、经济全球化:
1、经济全球化的形成: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下去,于是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了一个整体。
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生活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此外,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也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
3、影响:①使国家间经济往来的障碍逐步减少,企业可以越来越多地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世界范围内组织经济活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②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竞争。而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常常处于不利地位。一方面,跨国公司常常把一些技术水平低、污染程度高的企业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另一方面,国际经济风险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也进一步加大。
4、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中国在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的同时,制定了防范风险的有效措施,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发展。

第八单元 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
一、第三次科技革命
1、兴起: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人类在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标志着新科技革命的到来。
2、核心: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
3、特点:①这次科技革命不仅涌现了大量的科技成果,而且大大加快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缩短了知识变为财富的过程;②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好几种技术的革命;③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
4、影响:①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空前发展;②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高科技,增强自己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从而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5、启示:第三次科技革命表明,科学技术的第一生产力。我国一定要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

B. 和谐社会

个人利益抄必须受到保护

那么,在目前的情况下,构建和谐社会如何可能?最关键的方面就是通过法律制度来确立民众的基本权利,通过法律制度规则来保证民众的基本权利不受掠夺。只有这样,民众才能够在现有的市场条件下力得其所,社会和谐就得以形成。

当然,个人基本权利得以确立与保护就得有一套利益冲突的协调机制。因为,在市场中,个人之间、个人与组织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组织与政府之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及国家之间,各种利益矛盾与冲突不可避免。当这些利益发生冲突时,不仅需要个人有正当表达利益诉求的渠道,也有接受这些诉求并在决策过程中表达的渠道。

C. 反恐怖主义,为什么这么难

A、“各自为政”下反恐缺合力
“美欧等打击的同时,希望巴沙尔政权的政府军在与IS作战的过程中能够耗费力量;俄罗斯也同样希望IS能够削弱叙利亚反对派的力量。”
“9·11”事件之后,国际社会感受到恐怖势力的极端凶残,美国利用道义上的优势和强大实力,从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方面推动建立了“国际反恐联盟”。到2001年底,表示支持国家反恐、加入国际反恐联盟的国家就已经达到100多个,一些国家还同美国签订反恐合作协议,交换情报,相互提供支援。
不过,到目前为止,国际反恐联盟并无固定组织、章程和固定不变的成员。各国在政治理念、体制、国家利益方面,对于何谓恐怖组织,如何与恐怖组织斗争,看法仍然常存在分歧。
极端组织“伊斯兰国”肆虐以来,以美国为首的反恐联盟虽然出动军机进行多次空袭,但对“伊斯兰国”的剿灭一直没能形成合力。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问题专家田文林对新京报记者分析说,以美欧、俄罗斯为代表的国际反恐行动往往采取“机会主义”态度,各自打着自己的算盘,导致反恐问题上国际社会难以形成合力。
自2011年叙利亚内战爆发以来,美欧为首的西方国家一直支持叙利亚反对派武装,为其提供武器装备甚至军事培训,希望借此推翻巴沙尔政权,建立西方式的民主政府。而俄罗斯则一直支持巴沙尔政权,反对政权更迭。
政治立场和利益上的不同,导致美欧与俄罗斯在打击恐怖主义时“各自为政”,打击“伊斯兰国”的同时,也试图扶持各自支持的反对派武装或政府军。
田文林指出,所谓“机会主义”态度,体现在美欧等国家在打击“伊斯兰国”的同时,也抱持着侥幸心理,希望巴沙尔政权的政府军在与“伊斯兰国”作战的过程中能够耗费力量,两败俱伤。在俄罗斯这边,也存在着同样的侥幸心理,希望“伊斯兰国”能够削弱反对派的力量。
田文林表示,目前来看,仍然难以看到美欧与俄罗斯完全搁置争议的可能,双方可能会在反恐方面加大合作,共享情报或者划分打击范围,但只要无法搁置争议,在反恐问题上,国际社会仍然难以形成强大的合力。但在如今面对的严峻反恐局势之下,双方应当加强对话与合作,在可能的范围内尽可能加大联合反恐的力度,在军事打击上绝不能放松。
与反恐力量难以真正结盟、形成合力不同,“伊斯兰国”自兴起之初,就是跨越国境活动的极端组织。它的人员、物资、武器等,最初就在伊拉克和叙利亚两国间自由流动。如今,随着“伊斯兰国”势力扩张,其国际流动性已经遍布欧洲、美洲、非洲等多个主要国家。
不过,根据法国《费加罗报》11月14日报道,法国总统奥朗德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已经就反恐事宜进行交流。双方表示将在打击恐怖主义方面加强合作。
俄罗斯副总统尤里·乌沙科夫则在11月20日表示,俄罗斯总统普京将在11月26日在莫斯科会见奥朗德,讨论有关对抗恐怖分子以及解决叙利亚危机的有关事项。乌沙科夫还表示,普京和奥朗德将在11月30日在巴黎再度进行会面。而世界也在期待着奥朗德访问华盛顿和莫斯科能够成为建立反恐联盟的重要一步。
B、反恐力量在网络上“失声”
IS利用推特、脸谱网等社交网络招募人员、募集资金、宣传极端主义思想的行为是一种网络恐怖主义。而目前,国际上尚未形成统一的系统化的网络反恐组织。
以“伊斯兰国”为代表的恐怖组织正越来越多地使用互联网作为其招募成员、筹集资金、策划恐怖袭击活动的手段和方法。在巴黎的恐怖袭击中,法国警方的调查就表明策划者利用网络、智能手机等互联网沟通工具来秘密策划恐怖袭击。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恐怖主义的发展也呈现出许多新特点。其中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网络恐怖主义的迅速扩张。
事实上,网络恐怖主义或者说恐怖分子利用互联网传播恐怖主义的现象,很早就引起了学者的关注。但在反恐层面,这一新现象还远远没有得到足够的研究和重视,更没有形成有效地、系统地网络反恐途径。
早在1997年,美国加州安全与情报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巴瑞·科林就首次提出了“网络恐怖主义”的概念,并指出网络恐怖主义是将“网络”与“恐怖主义”相结合的产物。
无疑“伊斯兰国”组织利用推特、脸谱网等社交网络招募人员、募集资金、宣传极端主义思想的行为是一种网络恐怖主义。在“伊斯兰国”之前,“基地”组织就曾使用互联网散播其领导人讲话、在组织成员间传递信息。2014年,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就开始越来越多地利用互联网发布领导人讲话、甚至人质斩首视频、发布网络杂志等。
在知名微博客网站“推特”上,“伊斯兰国”的账号同样活跃,在很大程度上把这一网站当成了组织的主要信息“发布端”。在这里,“伊斯兰国”能够与支持者直接互动,接受留言和转发,扩大恐怖主义思想的传播范围并提升传播速度。即使相关网站关掉“伊斯兰国”的相关账号,恐怖分子还可以随意注册新账号,立即“回归”社交网络。
据媒体报道,在“伊斯兰国”内部,已经设立专人维护相关推特账号,并使用多种语言推送信息。“伊斯兰国”还制作了智能手机客户端,支持者可通过客户端直接接收恐怖组织发布的信息。
2014年,美国情报机构曾逮捕多名尝试加入“伊斯兰国”的美国公民。这些人都声称是在社交网络上看到“伊斯兰国”的宣传信息。另外,“伊斯兰国”还向外界发布过一些成为该组织成员的西方公民国家录制的视频,吸引西方人加入。按美国媒体的说法,眼下“伊斯兰国”有1.2万至1.5万成员来自伊拉克以外,其中有100多名美国公民。虽无法确知这其中有多少人是在社交网络上受到影响,但“伊斯兰国”通过移动互联网发布视频,制造的巨大影响力不容小觑。
波士顿马拉松赛恐怖袭击案,也是查尔纳耶夫兄弟通过脸谱网站接受极端思想,自制了简易爆炸装置发动恐怖袭击。《纽约时报》将该案称为“社交媒体时代首例全方位互动式全国悲剧”。
与“伊斯兰国”大肆使用互联网宣扬恐怖主义形成对比的,是反恐力量在互联网领域的“失声”。目前,国际上尚未形成统一的系统化的网络反恐组织。
巴黎恐怖袭击过后,11月16日,国际著名黑客组织“匿名者”在网络上发布视频,表示向“伊斯兰国”宣战,称将会在网络上发起“有史以来的最大行动”。
美国、欧洲等国家也形成了民众自发组织的在网络空间举报和删除“伊斯兰国”恐怖组织散布信息的活动。但在网络空间中,国际社会仍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网络反恐行为和准则。
针对恐怖主义在网络空间的肆虐,不少反恐专家都曾呼吁世界各国联合起来,构建相对于恐怖主义的利益共同体,实现对网络空间的“共同治理”,对网络恐怖主义联合防范和合力打击。具体途径可包括加大互联网大数据分析,利用大数据分析确定恐怖分子在哪里,做什么;政府可以加大网络监管力度,追溯发布恐怖主义信息的帖子的源头,并及时删除和打击。此外,在各国间可以加大反恐信息共享力度。
C、反恐宣传和教育有待重视
“除了各国要加强对民众的反恐教育和普及,还要鼓励主流的穆斯林多发声,将对伊斯兰教义的解释权从恐怖分子手中夺回”。
除了加大军事打击层面的合作、以及尽快构建网络反恐组织外,在意识形态层面开展针对恐怖主义的反恐宣传和教育也是目前反恐策略中急需重视的一环。
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中东学会副秘书长殷罡对新京报记者表示,目前以IS为代表的极端组织其扩散的根源在于其意识形态的宣扬有如癌细胞一般不断扩散,通过洗脑招募和控制大批追随者。要从根本上赢得反恐战争的胜利,从思想和宣传层面上推翻“伊斯兰国”滋生的土壤是必经之路。
殷罡指出,除了各国要加强对民众的反恐教育和普及,还要鼓励主流的穆斯林多发声,将对伊斯兰教义的解释权从恐怖分子手中夺回。殷罡表示,要根除“伊斯兰国”的恐怖思想,就要从根源上夺回其对伊斯兰教教义的解释权,而这一点很难由美欧等基督教国家完成,必须依靠全球主流穆斯林的力量。
在巴黎恐怖袭击事件之后,全球穆斯林已经开始纷纷上传视频和发布信息谴责恐怖袭击。全球穆斯林也已经开始发声反对日益升温的反穆斯林偏见。如同一名伦敦穆斯林上传至网站的视频中所说,沉默不应当成为大家的弱点。我们应当大声发言,为主流穆斯林辩护。而这种辩护,也必将成为从“伊斯兰国”手中夺回教义解释权,赢得反恐战争宣传战的重要一步。

D. 西亚与北非动荡的前因后果

一、西亚北非动荡的原因
北非西亚局势动荡的内在原因分析: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具有条件性,当条件具备时事物的变化发展就具有必然性,北非西亚局势的动荡也不例外,表面看来其动荡是由一个失业大学生的水果小摊被城管没收愤而自焚导致的,其实这只是一个导火线,决不是真正的原因,究其原因,无非是由西亚北非的经济、政治、文化、宗教及历史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经济问题
(1)北非西亚各国大多属于外向型经济,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主要靠石油出口、旅游业、外资支撑其发展,但因为长期受外国干预,经济结构单一,长期依赖世界市场,形成了以出口石油为主的外向型经济。在国际分工中处于边缘位置,经济发展势必受国际环境的变化而波动,随着全球经济危机的爆发,导致了这些国家面临着国际市场需求大幅减少的窘境,对这些国家的经济安全造成了致命性的打击。
(2)地区发展极不平衡,还有贫富分化悬殊。所以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加上物价飞涨,原本就业不足的状况就更为严重,民众生存处境更为困难,致使不满情绪高涨,求变心理骤升。
(3)很多国家国内失业率非常高,青年的就业率只有30%左右;而且即使在就业的人群中,很多人只是在非正式的私营企业中从事低薪酬、临时性的、没有社会保障的工作。
2、政治问题
北非西亚地区各国都面临政治僵化的问题,这些国家大多是强人把持政权,普遍缺乏民主,采用家族统治,实行世袭制、终身制,统治者独裁专制,突出表现在两方面。
(1)一个是强人执政,长期把持政权,如像突尼斯总统本.阿里统治23年,埃及总统穆巴拉克统治30多年,卡扎菲更是统治利比亚40多年;第二个方面是世袭制,典型代表是沙特阿拉伯。这种僵化的政治体制导致了政治参与渠道单一,政府腐败问题严重,最终使社会矛盾积累到了无法收拾的地步。
(2)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化,来自外界的民主、民权思想得到广泛传播,国民的民主需求日益强烈,而当地各国长期以来普遍存在着体制僵化、改革严重滞后局面,加之政府严重腐败,家族和朋党垄断利益,贪污严重,民怨沸腾,引发了社会矛盾的激化。
3、文化问题
北非西亚地区国家大都属于阿拉伯国家,有相同的文化、宗教和风俗习惯,加上受殖民文化(或文化霸权主义)的影响,所以思想文化“营养不良”,畸形发展。
(1)北非西亚很多国家受到落后的思想观念和现实条件的影响,人口出生率奇高。
(2)有的国家大国心态很浓厚,或者出于部落的保守观念,不愿意采取合理的方式“敞开胸怀”。
(3) 受长期的世界形势的影响,传统的价值观念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的价值观念、政治模式在北非西亚地区发生了激烈碰撞,导致人们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混乱。
4、宗教问题
从宗教问题、民族问题上看,宗教问题和民族问题往往是纠结在一起的。中东的宗教问题和民族问题有其深刻历史根源,错综复杂,主要存在的三大教派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又分化出诸多教派,可谓教派林立,教派之间的信仰难以妥协,谈不上形成统一的理想信念,更为严重的是存在严重的宗教歧视乃至欺压,这就是中东动荡的历史根源和思想根源。
二、对我国的启示
1、经济方面
(1)改善我国的经济类型避免经济结构单一化。结合国家实际情况发展有计划的有条理的吸收外资,避免外向型经济的出现,使国家的经济命脉被人掌控。
(2)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同时,在发展中逐步缩小人民群众收入差距,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避免经济的两极分化,减少贫富差距。完善财税制度,普及社会保障。
(3)鼓励自主创业,大力推行下岗职工创业的优惠政策,减少下岗人员,降低下岗率。对农民工加大关注力度,切实解决农民工外出打工时工资拖欠等问题。
2、政治方面
(1)坚持党的领导、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要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确保人民当家作主。加大反腐力度
(3)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消除腐败土壤,建立健全预防腐败机制,加大惩治腐败力度,坚持和完善人大制度,完善决策机制,使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确保国家机关始终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3、文化方面
(1)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2)有选择的吸收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接受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文化,加强对网络的管理,坚决抵制低俗文化,减少其对青少年的危害。
4、宗教、民族方面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E. 黑暗青川县教育局,

依法信仰宗教是宪法赋予每个公民的权利,依法管理宗教是宪法和法律赋予有关部门和每个公民的责任。依法治国是国家基本方针。我们国家是法制社会。为了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维护宗教和睦与社会稳定,规范宗教事务管理,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国务院于2005年3月1日颁布施行《宗教事务条例》,四川省人大常务会根据国务院《宗教事务条例》颁布了《四川省宗教事务条例》。为了规范伊斯兰教教职人员的资格认定和聘任,四川省伊斯兰教第六次代表大会与2009年12月15日通过制定了《四川省伊斯兰教教职人员资格认定办法》和《四川省伊斯兰教活动场所教职人员聘任办法》。
《四川省伊斯兰教教职人员资格认定办法》第九条,四川省伊斯兰教协会教职人员资格认定委员会根据申请者的综合成绩或个人综合鉴定进行评审认定,通过考核认定后,由四川省伊斯兰教协会按照《宗教教职人员备案办法》和《宗教活动场所主要教职任职备案办法》的规定,报四川省人民政府宗教事务局备案后,发给《伊斯兰教教职人员资格证书》。
《四川省伊斯兰教活动场所教职人员聘任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教职人员是指取得四川省伊斯兰教协会颁发的,由中国伊斯兰教协会监制的《伊斯兰教教职人员资格证书》的阿訇。坚持聘请有资格的教职人员既合法又合理也是为广大群众更好地开展宗教活动,怎么说是干涉宗教信仰呢?
作为一个公民应当无条件地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作为一个教民应当无条件地贯彻执行国务院《宗教事务条例》,作为一个四川伊斯兰教的教职人员和穆斯林更应该无条件地执行《四川省伊斯兰教教职人员资格认定办法》和《四川省伊斯兰教活动场所教职人员聘任办法》。这样才能体现爱国爱教。《古兰经》说:“穆民爱国爱教就像鸟儿爱窗一样。”桥楼清真寺前任阿訇,根本就没有教职人员资格证书,而且不聘任他也是清真寺管委会作出的决定。通过做工作,他本人也是自愿离开的,说什么带200多警力强制将阿訇带走,纯粹是污蔑,歪曲事实,混淆是非。发帖的人你知道青川县总共有多少警力吗?青川县全县的警力人数不足200人,谣言不攻自破。新来的阿訇也是管委会暂时聘请的,通过一段时间的考察才会正式聘任,青川县当地教派属传统的格的穆老教派。8月桥楼乡刚倒了一位埋体也是新阿訇送的,当地穆斯林群众也没反映说什么教门不符的话,我们了解也是相符合的。当地阿语水平很高的人也是很肯定他的水平的。个别人纯粹是别有用心,妄想达到个人目的,想把没有资格证的自家亲戚,国家不认可的阿訇安排在桥楼清真寺里,一旦个人目的达不到他们就胡编乱造、歪曲事实,妄想麻痹不明真相的人。其居心不外是把水搅浑,想破坏民族团结和清真寺的灾后重建工作,我们想他的目的是达不到的,事实总归是事实。破坏宗教和睦、破坏民族团结的阴谋是不会得逞的,也是不得人心的。希望大家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我县宗教和睦民族团结的大好局面,一心一意抓重建,增收致富奔小康,使我们的清真寺早日建成是桥楼广大穆斯林的心愿,使信教群众有一个安全、整洁的场所开展宗教活动。目前我们正在为桥楼清真寺的重建筹集资金!重建也正在进行中。希望大家多支持重建,希望大家擦亮眼睛千万不要上当受骗,使那些别有用心的人不能达到他的个人目的,正义的事业是任何邪恶也战胜不了的,事实总归是事实,真理总归是真理。

F. 初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地理:1.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 A )
A. 24小时 B. 12小时 C. 1小时 D. 1年
2. 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
A.地转偏向力 B.昼夜更替 C.昼夜长短变化 D.时间的差异
3. 期末考试的今天,太阳直射点位于:( B )
A.赤道上 B.南回归线附近 C.北回归线附近 D.南极圈
4. 经度和纬度都是零的地点,位于:( )
A.北半球 B.西半球 C.南半球 D.东半球
5. 当一个人站在南极点时,他周围的方向是:( )
A. 四周都是北 B. 左东右西 C. 左西右东 D. 四周都是南
6. 在一幅四百万分之一的地图上,6厘米代表实际距离是:( )
A. 240千米 B. 2400千米 C. 24千米 D. 1200千米
7. 下面对高度的叙述,表示相对高度的是:( )
A. 珠穆朗玛峰高8848米 B. 珠穆朗玛峰比吐鲁番盆地高9003米
C. 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高-155米 D. 青藏高原平均高度为4000米
8. 被亚、欧、北美三大洲环抱的大洋是: ( )
A. 太平洋 B. 大西洋 C. 北冰洋 D.印度洋
9. 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表面的海洋和陆地的面积比例分别是:( )
A. 50% 和 50% B. 79% 和 21% C. 29% 和71% D. 71% 和 29%
10. 北美洲与亚洲的分界线是:( )
A. 丹麦海峡 B. 白令海峡 C. 巴拿马运河 D. 德雷克海峡
11. 世界上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位于: ( )
A. 印度洋板块 B. 非洲板块 C. 亚欧板块 D. 欧洲板块
12. 火山和地震的相同之处是:( )
①地球内部能量的剧烈释放; ②多发生在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
③是地球内部力量和外部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④是地球外部力量作用的结果。
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④ D. ②③
13. 下列语句中,描述天气的是:( )
A. 秋高气爽 B. 冬冷夏热 C. 狂风暴雨 D. 全年炎热干燥
14. 南半球陆地大多数地方的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出现在:( )
A. 7月 B. 8月 C. 2月 D. 1月
15. 某地的年降水量是指:( )
A. 该地某一年的降水量 B. 该地降水最多一年的降水量
C. 该地多年平均的降水量 D. 该地降水量最少一年的降水量
16、影响塔里木盆地与同纬度北京气候差别的最主要因素有: ( )
A. 海陆位置 B. 纬度位置 C. 地形 D. 人为因素
17. 西亚和北非大部分地区属于:( )
A. 热带雨林气候 B. 热带沙漠气候 C. 热带季风气候 D. 地中海气候
18. 关于热带季风气候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终年高温多雨 B.四季分明,夏季多雨
C.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D.全年炎热干燥
19. 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大小取决于:( )
A.经济发达程度 B.生活医疗水平 C.文化教育水平 D.出生率和死亡率
20. 2000年在亚洲,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数量是:( )
A.1个 B.7个 C.5个 D.6个
21. 下列不属于黄种人的是:( )
A.印度人 B.印第安人 C.蒙古人 D.中国人
22. 有关世界三大宗教,正确的说法是:( )
A.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B.基督教教徒又称为穆斯林
C.佛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D.伊斯兰教是世界第三大宗教
23. 下列关于世界上语言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一个国家只有一种语言 B. 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
C.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D. 英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24. 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是:( )
①森林减少,草原遭破坏、水土流失、土壤沙化;
②粮食及生活用品赶不上人口增长的需要;
③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
④生活水平会大幅度提高。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25.“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意思是:( )
A、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
B、在适应当地环境的长期过程中,人们形成了一定的生活习惯和方式
C、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D、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6. 下列那些条件不利于聚落的形成与发展:( )
A. 水源充足 B. 交通便利 C. 崎岖山地 D. 自然资源丰富
27. 下列关于聚落与环境的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
A. 北极地区气候严寒,房屋用冰块构筑,低矮,墙厚,保温功能好
B. 我国黄土高原上气候干燥、冬冷夏热,用黄土筑成窑洞,冬暖夏凉
C. 西亚地区气候炎热干燥、风沙大,建平顶房可防风沙
D. 云南西双版纳地区气候潮湿,人住在竹楼上层,凉爽又防潮
28. 区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原则是:( )
A. 国家人口的多少 B. 国家面积的大小
C. 政治制度的不同 D. 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
29. 世界上的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 )
A. 亚洲、非洲 B. 大洋洲 C. 拉丁美洲 D. 欧洲、北美洲
30. 一个国家的领土包括:( )
A. 国界线以内的陆地 B. 国界线以内的陆地、领海
C. 国界线以内的陆地、河湖 D. 国界线以内的陆地、河湖、领海和领空

一、选择题答题表(每小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二、填空题:(13分)
1、风向为“南”,说明风来自 方;风力是风的 。
2、世界上的火山和地震带,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________地带和_________________地带。
3、世界人口稠密地区主要位于_______纬度_______的平原地带。
4、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__________状况,一般变化__________;气候一般只注意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个要素。
5、早期的聚落大都选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自然资源优越的地方。
三、综合题:(27分)
1、读经纬线为平行直线的地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1)写出E点和F点的经纬度E__________________ F__________________
(2) 图中A点位于D点的_______方向;B点位于C点的________方向。

生物:“新课程” (笔答60分钟)

一、你能选择出最有说服力的一项答案吗?请将你的选择填在括弧内(25道可以只做20道)

l.植物在生活过程中不能直接吸收的物质是 ( )

A. 五机盐 B. 淀粉 C.二氧化碳 D.水分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小草在生活中不需要呼吸 B.蚯蚓在生活中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C. 植物对外界不能做出任何反应 D. 山鸡下蛋属于繁殖

3.下列现象属于生长的是 ( )

A.蘑菇从小长到成熟的个体 B.杨树的落叶

C.植物吸水的过程 D. 人体的排汗

4. 下列说法不是生物共有的特征的是 ( )

A. 能繁殖 B. 具有细胞结构

C. 不断从外界吸收营养 D. 能合成蛋白质

5. 含羞草对刺激做出反应与下列哪一生理现象相同 ( )

A.植物的光合作用 B.人手被针刺后缩回

C.子女与父母长相不同 D.植物吸水的过程

6. 海洋中绿藻多分布在上层,褐藻在中层,红藻则分布在底层,分析影响海洋中藻类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 )

A.盐度 B.温度 C. 阳光 D.水分

7.下列哪个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最小( ),哪个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

之称( )。

A. 海洋生态系统 B. 湖泊生态系统 C.农田生态系统

D.森林生态系统 E. 湿地生态系统 F. 池塘生态系统

8. 用低倍镜观察装片时,如果发现视野中有一异物,移动装片,异物并不动,转动目镜后,异物也不动,这异物可能在 ( )

A.目镜上 B.物镜上 C. 装片上 D. 反光镜上

9.某同学使用显微镜时,在低倍镜视野中看到的图像如右图,

他想将物像移到视野正中,应将玻片 ( )

A. 向左上移动 B.向右上移动

C. 向左下移动 D. 向右下移动

10. 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

A.系统 B.器官 C. 组织 D. 细胞

11.切西瓜时会流出一些液体,此液体主要来自 ( )

A.细胞膜 B. 细胞质 C.细胞核 D.液泡

12.制作临时装片的正确顺序是 ( )

①在载玻片中央放好材料 ②擦挣载玻片和盖玻片 ③盖盖玻片

④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或生理盐水) ⑤取材料

A. ①②③④⑤ B.②④⑤①③ C.②⑤①④③ D.④⑤①②③

13.细胞内能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的结构是 ( )

A.细胞膜 B.细胞核 C.叶绿体 D. 线粒体

14. 下列哪种物质是细胞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废物 ( )

A. 糖类 B.尿素 C.蛋白质 D. 脂肪

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凉拌西红柿时,汁水为红色是因为细胞结构被破坏,细胞内的物质流出来的原因

B.细胞内的物质是固定不变的,不需要外界给予

C.能量转化器就是把能量用掉

D.分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16.能决定人眼睛是双眼皮或单眼皮的遗传物质片段是 ( )

A.DNA B.细胞核 C.基因 D. 染色体

17. 人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 ( )

A.12个 B.23个 C.23对 D.46对

13. 下列属于组织的是 ( )

A. 胃 B.心脏 C.皮肤 D. 血液

19. 下列关于人体的形态描述正确的是 ( )

A.细胞→器官→组织→系统→人体 B. 组织→细胞→器官→系统→人体

C,细胞→组织→系统→器官→人体 D.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20.下列不属于苔藓植物对自然界的意义是 ( )

A. 消除污染 B.提供氧气 C. 保持水土 D.分解有机物尸体

21.大米和面粉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主食,从结构上看,它们是水稻和小麦种子的哪一部分 ( )

A. 子叶 B. 胚 C.胚乳 D.子叶和胚

22.能发育成茎和叶的结构是种子的 ( )

A. 胚轴 B.胚芽 B.子叶 D. 胚根

23.植物体内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 ( )

A. 氮、磷、铁 B. 氮、磷、钾

C.氮、硼、钾 D.硼、磷、铁

24.在下列蔬菜中主要食用植物的繁殖器官是 ( )

A.萝卜 D.芹菜 C.黄瓜 D.藕

25. 珠被发育成种子的 ( )

A.胚 B. 种皮 C. 胚乳 D. 果皮

二、你能判断下面左侧和右侧各结构之间的关系吗?请用直线将相关的内容连接起来

1.按厂列物质分别属于哪一类,用线连起来

①水

②糖类

A. 无机物 ③脂类

④无机盐

B.有机物 ⑤蛋白质

⑥核酸

2. 用直线将下列名词与相关的内容连接起来

A. 细胞壁 ①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透明的粘稠物质

B.细胞质 ②里面含有细胞液

C. 细胞核 ③里面含有遗传物质

D.细胞膜 ④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

E. 液泡 ⑤保护和支持作用

3.构成下面左侧所列器官的主要组织是哪一类,清用线连接起来;

A. 心脏

B.大脑 ①结缔组织

C. 皮肤 ②上皮组织

D. 肩胛骨 ③神经组织

E. 血液 ④肌肉组织

三、你可以从下面30个空格中选取15个填上满意的答案

1.生物圈包括 圈的底部, 圈的大部和 圈的表面。

2,生物圈为其中的生物提供的生存条件有 、 和 等。

3.生物圈中的生物部分除了植物、动物,还有其他生物吗?如果有,请举例说

明 。

4. 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 开始的。然后可以根据自己的

和 ,尝试着对这一问题答案做出 。

5. 生物体由小到大,是与细胞的 和 分不开。

6. 科学家经过艰苦的努力,发现核酸分为两种,一种是 ,另 一种是 。

7.动物和人体的生长发育都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这个细胞叫做 。

8.草履虫的身体只由 ,你还知道有哪些生物与它一样吗?请你 至少写出两种生物的名称 。

9. 病毒的结构简单,它是由 外壳和内部的 两部分组成。 病毒只能 活细胞内,根据 不同,可以将病毒分为 、

和 三类。

10. 根尖由四部分组成,从顶端向上依次是 、 、

和 。根的长度能够不断增加,就是因为分生区的细胞能不断 和伸长区细胞能不断的 的缘故。

四、请发表你的见解,并简写在下面的横线上(你可以做其中有把握的二道题)

1.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的是 ,根据你的理解,说一说它们是生物的 理由(至少写出两条): 。

A.机器人 B.克隆羊 C. 木头 D. 蘑菇 E. 细菌 F. 蛋白质

2. 如果让你养殖花卉,你怎样才能满足花卉生活需要的条件? (至少说明两个条件)



3.现有黄豆多粒、2~3个培养皿、镊子、若干张滤纸和黑纸,请你用这些材料设计“种子萌发是否需要光”的探究实验。

假设

设计思路

预期结论

历史::1 各种思想流派百家争鸣的局面。
原因:1,社会动荡不安,加速民族和文化融合。
2,科技、经济、文化有了极大发展。
2 法家崇尚法律,主张以法治国,这对我们今天所说的依法治国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3 传统文化史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所以我们要保护好传统文化。但是传统文化里也有不好的、消极的一面,所以我们应该去粗取精,继承传统文化优秀的内容。

1原因:1.社会动荡,战争频繁。
2.经济重心南移。
3.自然灾害严重。
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口南迁是由于北方战乱不断,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导致人民无法生存,是被动的迁移。而现在我国北方科技人员和民工纷纷涌向南方是因为改革开放以后,南方经济发展迅速,对科技人员和普通劳动力的需求加大,所以吸引了大批的北方科技人员和劳动力,是主动的迁移。

政治:这个比较简单,你把初中生生活的辨一边多看一下就好了。最好背过

给我加分哦,我写了48分钟29.21秒

G. 穆斯林婚姻法

我还没打开这个帖子就料到狗屎丸子一定跟帖,果不其然!

没有这个说法。

楼主的提法应该更正为:伊斯兰婚姻法。

一、婚姻的原理

人类有男有女,就这两类,所以各国的哲学家都以男女为宇宙“阴阳”学的典型,代表万物生长的基本原理,天地和谐的根本要素。 《古兰经》说:“他把每种果实造成两性的,他以黑夜覆盖白昼。”(13:3) “他创造一切配偶,地面所生产的,他们自己,以及他们所不知道的,都有配偶。”(36:36) 阴阳学是天地物质存在的规律,蕴藏着深邃的智慧和秘密,如同阴与阳、男与女、白天与黑夜,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对称的配偶,双体在和谐中运动,实现了天地平衡和生生不息。人类是有理智的生物,真主赋予了喜怒哀乐和七情六欲,因此必须以婚姻的形式结为连理,《古兰经》说:“他的一种迹象是:他从你们同类中为你们创造配偶,以便你们依恋她们,并且使你们互相爱悦,互相怜悯。”(30:21)

世界上许多宗教都把男女两性关系看成身心不洁的行为,对高层次的“修道”者都加以限制,要求他们绝对克制性欲,以便考验对天神的忠诚和信仰的纯洁。 但是,伊斯兰没有这个规定,因为没有这样的理解,而是认为两性的情欲是真主造化的“天性”,只有合理的结合,才是正常的人性,社会也因此受益。 真主在《古兰经》启示中谴责以前的宗教“他们自创出家制----我未曾以出家为他们的定制----他们创设此制,以求真主的喜悦,……。 他们中有许多悖逆的。”(57:27) 在伊斯兰的各级信士或教士中,不存在出家或者独身的禁欲制度,在婚姻问题上,人人一律平等。 先知穆圣说:“年轻的人们啊! 你们只要有能力(养家),就应当结婚娶妻,因为结婚可以降低你们的视线,使你们的情绪稳定。”《布哈里圣训集》

男女通过婚姻结成夫妻,组成家庭,承担起社会的责任。 这是来源于人性的需要,也是文明社会的行为规则和制度,因此,伊斯兰对婚姻有一系列的法律规定,成为穆斯林社会的行为规范。 男女的爱情是感情问题,但是婚姻是法律的范畴,其中有男女双方的契约和法律责任,是人性忠诚的品格,而且受到社会的瞩目和监督。穆斯林是敬畏真主的社会人群,所以在男女的感情和婚姻制度上也同信仰结合,男女结成夫妻之后,一切正常的行为,是坚守正道的信仰和敬主行为“伊巴代”,可以取悦于真主。 夫妇双方互相依恋,互相爱悦和怜悯,这正是真主造化人类的正常感情,以此使家庭生活稳定,传种接代,后继有人,并且人们通过家庭的关系维护社会的繁荣昌盛。 这样的解释有助于帮助我们理解以下圣训的深刻涵义,先知穆圣说:“当一个人结婚成家,他完成了信仰的一半使命,另一半表现在对真主的敬畏。”

一个结过婚的人,在生理上他的需要得到满足,在家庭和社会上,他背负着重大责任,从健康和精神两个方面约制了许多邪恶的念头和行动,例如乱交、奸淫、心里骚动和暴躁、个人生活没有规律、绝对自私、感情孤僻、缺乏责任心。现代城市中,有许多独身主义的“单身贵族”,就有这样的倾向,这些人,不论男女,都性格怪癖,与众不同,因为不是过着正常人的生活。 根据以上圣训的思想,结婚的人完成了人性稳定的一半,另一半在敬畏真主中,表现出优秀的质量和人性。

二、婚姻的过程

从《古兰经》中的许多启示和圣训的告诫,可以清楚地看到,对于有生存能力的男人,婚姻是生命中必须执行的使命(瓦智布),他的生存能力就是身体健康没有疾病,在结婚的时候有能力向妻子赠送聘仪,结婚之后能保障妻子和子女的生活。 结婚之后的男子,从生理和心理上都将发生重大变化,可以约束他在外面的行为,躲避丑恶的行为。 俗话说:家有贤妻,男人不做横事,这个说法不仅是根据生活经验,而且符合人性的生理机能和道德责任。 结婚对于成年女子,也是同样的必须使命,但要求的条件不同,例如没有生存的手段,物质上需要得到了依赖,而且感情上需要找到了寄托,避免伤风败俗的下流行为。 那些女性“单身贵族”们说出的大话都不大可信,例如“本小姐这一辈子不嫁人,不服侍丈夫,也不要孩子。” 这些话说起来容易,一般的女子不容易做到,因为真主赋予她们的天性,使她们感到生理危机,身不由己,所以多数单身女子心口不一,暗中寻找发泄的方式。 女人普遍的心理,希望有一位体贴的丈夫、天真活泼的子女和温暖的家庭,尽到女儿、妻子和母亲的责任。

对于男人,生活能力很重要,因为从男性的心理,他们喜欢表现强盛,战胜苦难,有能力养活妻子儿女。 社会上许多犯罪的种类,如盗窃、抢劫、暴力和自杀,最容易发生在经济萧条,失业率高的时候,犯罪者多数是男性。 伊斯兰法制规定,申请结婚登记的男人,必须向管理人员说明自己生存的能力,因为结婚之后,丈夫的主要责任是担养家庭,保证家人的基本温饱和儿童的教育。

人是感情的动物,尤其在婚姻问题上,最愚蠢的制度是强迫一男一女结合,例如许多文明落后国家流行包办婚姻、指腹为婚、童养媳、听信媒妁之言、服从父母之命,结婚前双方没有感情基础。 当然是,在许多伊斯兰国家都存在诸如此类的社会陋习,但绝不是伊斯兰法制的规定,而是受到社会的精神污染。 根据圣训,男女双方在婚前表达了意向之后,可以会面“相亲”,然后再深入考虑和最后选择。伊斯兰法制规定的“相亲”,是在可靠亲友陪同下的双方见面和自然交谈,而不是西方流行的男女幽会,也不是长期密切相处“搞对象”或者同居“试婚”。 相亲也没有规定只见面一次,可以多次见面交谈,双方也可以委托亲信代表到对方那里去谈判,寻求满意的结果,或者成亲,或者拒绝,双方都有自主权。 婚姻是人生一件大事,不可草率,应当如此认真。

伊斯兰不许可对任何一方实行强制性的婚姻,男女双方必须各自表示同意。 在公开结婚的仪式上,必须公开立下书面的字据,因为结婚是十分严肃的“坚实的盟约”(古兰经,4:21)。 现代人嘲笑婚姻,是“只凭一张合法上床的证明书”,因为社会文明的败坏,不论过去的包办婚姻,或者是现代城市的随意婚姻,都没有把结婚当作信仰的一部分,使婚姻失去了严肃性和神圣性,把婚姻当作儿戏。 报载一名美国老影星,在结了十五次婚之后,对记者说:“我每次到在牧师面前发誓:永远忠于我的丈夫,不论疾病或困窘,求上帝护佑我们白头谐老。” 同样的誓言,她在牧师作证时向上帝宣布过十五次,一次又一次哄骗了丈夫,也欺骗了上帝,从来不想认真执行,这就是社会倒退和蒙昧的最好例证。

伊斯兰法制很重要的一条,必须首先保护女子,如果不同意,婚姻不能成立。 在《布哈里圣训集》中,关于征求女子婚前表示愿意这个内容,集中了整个一章的圣训专题。 这一章的题目是:“当一个男人要他的女儿出嫁,女儿不喜欢,这个婚约必须废除” ,列举了许多段圣训。 例如,一名年轻的姑娘前来向先知穆圣询问,她的父亲逼她嫁给一个她不喜欢的男人,她应该怎么办。 先知穆圣立即对她说,“转告你的父亲,这门亲事不能成立。”

失去丈夫的寡妇可以再婚,并且受到鼓励,伊斯兰不许可逼迫女子守寡,为她立“贞节排坊”。 寡妇的婚姻在双方志愿的条件之外,还有一个法定的“待婚期”,目的是避免可能因为前夫的遗腹子,将来成为官司。 《古兰经》说:“如果你们休妻,而她们的待婚期满,那么,当她们与人依礼而互相同意的时候,你们不要阻止她们嫁给她们的丈夫。”(2:232)

在大部份伊斯兰国家的婚姻法中,都保留女子“监护人”的制度,据说这是根据马立克伊玛目学派的主张,因为女子多数在社会上是弱者,需要保护。 监护人的责任就是在婚姻谈判的过程中,对双方起到监督作用,维护女方的利益,保证男方提供的信息准确,没有欺诈。 在许多传统的、以男性公民为主体的社会中,男人们为了获得某个女子为妻可能采取各种不正当的手段,因此提出对女子保护的必要性。马立克学派对经训中女子有权选择丈夫做的解释,提出了辅助措施,以补社会现实的不足。 女子的婚姻大事,应当尊重监护人的意见,不可擅自主张,个人不能完全自由。 监护人一般是父亲、兄长,或者家族中可靠的男性,他们肯定要比传统社会的“媒妁之言”和西方社会“婚姻介绍所”的资料信息更为可靠。

三、婚姻的局限

在现代报章上经常看到,西方社会为婚姻法制问题争吵,例如在许多国家的婚姻法规定,只要一个男人与一个女人感情相爱,就可以合法结婚。 曾经有过这样的报道,亲父女两个人,或者同胞兄妹二人,他们提出要结婚,法官无理拒绝,因为不违背本国婚姻法的条例。 现在的市场经济,儿子有了钱,娶父亲遗弃的“二奶”为妻,已经不算新闻。 在许多国家的宫廷秘史中,都曾经有过儿子做了皇帝把已故父皇的美貌妃子娶为妻妾。 有一般基本人性常识的人都认为这是“乱伦”,禽兽行为,但是对血缘亲属的婚姻限制世界上文明国家很少有法律条文规定,多数是以地方民俗传统出现,他们经常受到攻击,被谴责为“封建迷信”或“落后意识”,因为西方“先进”世界以尊重“爱情至上”,不认为乱伦有罪。

伊斯兰婚姻法对这样的畸形婚姻严加制止,婚姻的伦理原则在《古兰经》中有明显的启示经文,例如:“你们不要娶你们父亲娶过的妇女,但以往的不受惩罚。 这确是一件丑事,确是一种可恨的行为,这种习俗真恶劣! 真主严禁你们娶你们的母亲、女儿、姐妹、姑母、姨母、侄女、外甥女、乳母、同乳姐妹、岳母、以及你们所抚养的继女,即你们曾经与她们的母亲同房的,如果你们与她们的母亲没有同房,那么,你们无妨娶她们。 真主还严禁你们娶你们的亲生儿子的媳妇,和同时娶两姐妹,但以往的不受惩罚。 真主确是至赦的,确是至慈的。“(4:22-23) 这个经文的内容在所有的穆斯林地区都成为婚姻法中的重要依据,穆斯林世界一律遵照执行,因为这些是真主降示的法度。

人类的社会组成必遵法制,以区别于禽兽,因为人类有思维和理智,并且要建立圆满的家庭和稳定的社会,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 穆斯林地区的具体婚姻法还有更为详尽的内容,都是根据经训的原则和当地的社会民意确立的婚姻和家庭制度。例如,穆斯林男子许可有条件的多妻,但绝不许可同时娶两姐妹,也不许可娶进有血缘关系的两代人女子。 婚姻是一种神圣的契约,或“坚实的盟约”,应当受到社会的尊重和人格的担保,因此在解除已有的婚姻关系之前,不许可“重婚”。 因为死亡或离婚而成为寡妇的女子,必须守完“待婚期”,才允许举行新的婚礼。 伊斯兰鼓励一夫一妻的家庭,多妻是特殊情形下的特例,在各国的伊斯兰婚姻法中都有严格的多妻规定,而且以四个妻子为限度。 处于待婚阶段的女子,法律上仍旧保持着与前夫的关系,不论前夫死亡或活着,都不许可接受另一个男人的求婚。 穆斯林世界的婚约制度很统一,古往今来没有本质的变动,因为这些法制都是根据真主的启示和圣训,例如《古兰经》说:“……,但不要与她们订密约,只可说合理的话;不要缔结婚约,直到守制期满。”(2:235)

婚姻的预备阶段,现在的俗话说“介绍对象”,在穆斯林文明中也有许多法制规定,不许可“遍地撒网”,或者脚踏两条船,同时保持许多头绪。 先知穆圣禁止两个男人向同一个女子展开求婚竞争,因为这是对女子人格不尊重,也可能成为两个男人互相嫉妒和仇恨的根源。 先知穆圣说:“一个信士是另一个穆斯林的弟兄,因此逼人太盛是不合法的行为,也不许可去争夺有人正在求婚的女子,直到对方志愿解除向她求婚。” 根据这些圣训,各派法学家都一致认为,争夺有人正在求婚的女子是一种罪过。 假如后来者求婚得手,双方成婚,他必须请求先行者向真主发誓的宽恕,他的罪过才能赦免。

伊斯兰是一个有完整法制的社会,从先知穆圣时代开始,逐步走上了依法治国的道路,生活中的一切,都有法可依,既加强了对真主的敬畏和服从,也保障了民众生活的公正和平等。 在先知穆圣归真之后,他的弟子们经历了数代学者的刻苦钻研和辩论,历时数百年的过程,最后形成了四大学派法学家,固定了穆斯林世界的法学原则。 婚姻和家庭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因此伊斯兰法制的完备,超过任何世界文明。

H. 关于世界历史上推动法治进步的人物有哪些

中国
1商鞅
商鞅的法律思想具体来说,可以归纳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依法治国的思想。这是商鞅最根本的法律思想,也是商鞅的其他法律思想生存的基础。作为前期法家的代表,肩负着反对“礼治”、“德治”和“人治”的使命,商鞅在论证依法治国的合理性上是不遗余力的。他的理论逻辑大概是这样的:首先,他认为,人人都有“好

利恶害”或“就利避害”的本性,这是法治思想的理论基础。“人生有好恶,故民可治也”[1]。正因为“人好爵禄而恶刑罚”,所以只能用赏罚的法律手段而不能用仁义道德来统治。法家的人性论是是当时私有制和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是商品等价交换在人民权利义务方面的反映。法家正是利用这种人性论来否定温情脉脉的宗法关系和儒家的“礼治”、“德治”、“人治”,并为实行法治的必要性提供依据的。[2]与此同时,商鞅强调了反对复古保守的观点,主张“不法古,不循今”,“三代不同礼而王,五霸不同法而霸”[3],“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4]。他之所以这样强调,是为了在理论上说明,即使是伏羲、神农、皇帝,他们都是“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因此,“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古今异俗,新故异备。如欲以宽缓之政治急世之民,犹无辔策而御悍马,此不智不慧也。”总之,现今的社会只能用以力量为特征的法治。[5]由此,商鞅论证了推行法治的必要性。

由于商鞅得到了秦孝公的支持,因此,其依法治国的思想在变法中得到了实践,其内容笔者认为可用章太炎的一句话来概括“尽九变以笼五官,核其宪度而为治本”[6]。

二、严刑峻法的思想。或者说是“重刑主义”,是商鞅的一个重要的法律思想。这一点从很多方面都可以得到验证:“不告者腰斩”,“步过六尺者有罚,弃灰于道被刑”“禁奸止过莫过于重刑”商鞅的重刑思想是出名的,那么为何其要选择与传统的明德慎罚思想迥然不同的道路呢?笔者认为,这和商鞅的统治方略有关,而非其思想的落后和残暴。商鞅为秦国臣民设计的是“自治”的道路,也就是主动择利避害的道路,而为国家设计的是用赏导,用刑督的“禁使”之法。二者的统一,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使赏足以使民择而不旁求他利,;使罚足以禁而民不得避其害,从而实现法治所要追求的目的。当然,在厚赏和重罚之间,商鞅虽也重视厚赏,如“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10],但无疑,他更加重视的是重罚。商鞅认为,“夫利天下之民者莫大于治,而治莫康于立君。立君之道莫广于胜法,胜法之务莫急于去奸,去奸之本莫深于严刑。姑王者以赏禁,以刑劝,求过不求善,藉刑以去刑。”他把重刑的意义说得很清楚,也就是去“奸”,“以刑去刑”,可见,商鞅的重刑论就是预防论。

三、刑无等级的思想,或者说是法的平等性、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先秦法家普遍强调法的平等性,而商鞅最为坚决。他声称,“圣人之为国也,一赏、一刑、一教;一赏则兵无敌,一刑则令行,一教则下听上。”一刑,则就是“刑无等级的思想。这一点在“自卿相将军以至大夫庶人有不从王令,犯国禁,乱上制者,罪死不赦”中体现得更加明确:法的实施不因出身、地位的不同而有轻重,法律根本不能屈从权贵。从而否定了“刑不上大夫”的传统。

商鞅缘何会坚持“刑无等级”?笔者认为,原因有二。其一,很显然,这是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的需要,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重新分配权利和建立新的法律秩序的强烈愿望,事实上,也正是奴隶主贵族反对最多,“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族多怨望者”;其二,应该是商鞅树立法律威信的需要。变法之初,法必不能马上为民所信,商鞅对这点也非常重视,此后著名的“徙木赏金”也正是为了取信于民。而此时假如法律再不能平等待民,要推行法律几乎是不可能的,商鞅说的“一刑则令行”也正是这个道理。

以上是我认为商鞅最重要并且是影响最深远的三点法律思想,当然,他的法律思想远远不止这些,还有一反前朝“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思想的法必须“布之于百姓”的思想;法令必须统一、稳定、没有溯及力的思想:“法莫如一而固”,“刑罚已错又移之,则庆赏虽重,民不劝也;杀戮虽繁,民不畏也。”定分止争,即确定名分,防止争夺,维护等级制度也是商鞅的法律思想,“法定不定,以下为上也,此所谓名分之不定也”

2韩非子

一)本体领域------道的无为和奉法治国的“体道”无为的关系

韩非认为,奉法而治是符合道的无为原则,是“体道”的具体表现。韩非是道本体者。认为道是宇宙本体和万物本原。对此,他说“道者,万物之所以成也。”他还说,道是一种“无状之状,无象之象”的存在,之所以成为宇宙万物的总根源,是由于道虚静无为、能放任自然而无所不为。人们要成功,必须要效法道的虚静无为。这便是“体道”。“体道”是人的立身之本,也是行动的原则。对于君主来说“体道”的最好方法是无为而治。其具体方法是:摆脱喜恶之心,做到无喜无恶、任其自然。“喜之,则多事;恶之,则多怨。故去喜去恶,虚心以为道舍。”韩非告诫君主,治理国家应该清静淡泊,不存喜恶之心。那如何做到呢?就是:奉法而治。

(二)人性领域------人的性情和“缘理”推导出法治的必要性

韩非从人性的角度论证,君主奉法而治是“缘理”的表现。按韩非的思想,世间万物都是禀道而生的,万物禀道所获得的内在规定性(德)反映在外部属性上就是“理”。“体道”的原则要求人们在对待万物时应“缘理”而为,因循万物的本性。君主统治天下必须因循人性的本来面目和事实情况。他说“凡治天下,必因人情。”在他看来,人性好逸恶劳、自私自利。在此基础上,如果奉行法治,就能避免犯罪,杜绝混乱。而且法治迎合了“安利者就之,危害者去之”的人性趋利的本性。奉法而治是“体道”“缘理”在政治领域的具体表现。

(三)价值领域------法的功能性、效益性伸张了法治的合理性

韩非指出,法家主张法术,并非好法而法,而是为了治理好国家。实行法治,暂时痛苦而可长久的利;实行仁政,苟乐而后患无穷。君主采用法治并非出于残忍,而是出于长久的考虑。君主奉法而治是应为法治的合理性,依靠法治治理国家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四)历史领域------时代的变迁与道德的软弱共同印证了法治的优越性

在“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的问题上,针对儒家所说的古代圣贤德治而国富民丰的传说,韩非反驳说,古今的社会状况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古代资源多、人口少,生活不费力就有充足的资料,人们所以不争。如今人口越来越多,致使财货短缺,纷争激烈。时代发展了,社会环境和物质情况也随着发生变化,治国之策也要随之变化。如果再用老办法应付新问题,就会显得力不从心、束手无策。应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制定出新方法、新对策。这就是他所说的:“古今异俗,新故异备。”“世异而事异”,“事异则备变“。具有非凡的现实主义的韩非不恪守陈规,而是强调时代和历史的变迁,要求因时制宜,不断更换、调节新的统治政策,这就是法家所遵循的”法后王“原则。韩非的”法后王“原则是其社会变化论的必然结果,也是他治国方针的理论依据。道德手段也许适应于古代,却不适应于当今。对当今来说法治优于德治。

总之,为了证明自己的奉法而治的思想,韩非进行了多方论证,涉及到本体哲学、人性哲学、历史哲学、道德哲学多个方面。而在论证中,韩非更坚定了他的治国理念,他的法治信心,建立了他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成为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3孟德斯鸠 《论法的精神》这个最厉害
该书所倡导的法制、政治自由和权力分立是对神学和封建专制的有力抨击,成为此后资产阶级大革命的政治纲领。特别是为孟氏所第一次正式提出的分权与制衡理论,对近代以来的资产阶级政治实践和政治思想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经过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实践,已经成为资产阶级国家构建民主制度和政权体制的组织原则。孟氏所集中讨论的不是具体的法律规范本身,而是法的精神,即法律符合人类理性的必然性和规律性。所以,孟氏把法律置于决定地位,认为只有法律才能保障人民的自由权利,而专制则是对人性的蔑视和对自由的践踏。他进而深入探讨了自由赖以存在的体制条件,并借此找到恢复自由的基本手段——三权分立,以权力制约权力,防止权力滥用。主张宪法统率下权力分立与制衡的政治制度。使法律、自由与宪法结合起来,奠定了宪政理论的基本框架,这也是孟氏对政治理论最杰出的贡献。

我就想起来这三个人,其他的你再找找。

I. 美国有人提出要取缔伊斯兰教,这里面是否有阴谋

没有啊,我们看《古兰经》,与美国宪法比较冲突呀,可能美国要贯彻依法治国吧。

J. 怎样认识伊斯兰教法与国法

俩者并不冲突,教法更加注定生活细节,国法注重行事条例。 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副院长从恩霖表示,任何穆斯林都有自己的家园和国家。中国穆斯林素来具有光荣的爱国传统,对国家有着极强的认同感。国家制定的任何法律是面对所有公民的。穆斯林首先是公民身份,然后才是穆斯林个体。所以,穆斯林遵守国法是第一位的,这与完善个体的信仰没有任何矛盾。
他认为,真主并没有给穆斯林制定政治制度或教权政体,相反,《古兰经》强调宗教信仰自由、公平正义和服从执政者等理念。
他还说,在政治、法律和宗教的关系方面,宪法和法律能够比教规更好地保障我们(穆斯林)的宗教信仰自由。因为宪法和法律不仅文本清晰,而且因为根据法定的程序进行修改和解释而更具大的确定性。更重要的是中国没有所谓“国教”,因而宪法和法律不会对不同宗教“厚此薄彼”。“国法犹如红绿灯,目的不是为了限制汽车同行,而是保障汽车能够有序地同行。”
新疆伊斯兰教经学院院长阿布都热克甫·铁木尼牙孜认为,在中国进行依法治国的今天,作为穆斯林,认识依法治国的意义重大。“公民”与“教民”绝对不是对立的。对于穆斯林而言,遵守国法与服从教规要同时存在,缺一不可。遵守法律是共同要求,是基本行为准则。法律具有最高权威,不允许任何宗教和个人超越。
他还说,中国宪法、法律和宗教政策保护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同时不允许任何人利用宗教破坏社会秩序、危害公民的人身健康,阻碍国家教育制度。所以,宗教活动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伊斯兰教学者祁学义是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教授。他认为,合格的穆斯林应该是一个好公民。“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是公民道德规范。“伊斯兰教对合格的穆斯林也提出了诸多要求和条件。我们发现好公民的所有条件,也是伊斯兰要求穆斯林应具备的品质,甚至伊斯兰将其提升到信仰高度,视其为信仰的组成部分。”
他举例称,“明礼诚信”涉及三大中华美德:“礼”、“诚”、“信”。突出诚信,是公民道德规范体系的基础。伊斯兰教要求穆斯林也要讲诚信,视失信为伪信者的特征。“好公民的标准也是好穆斯林的标准,两者不相冲突。”(完)

热点内容
影视转载限制分钟 发布:2024-08-19 09:13:14 浏览:319
韩国电影伤口上纹身找心里辅导 发布:2024-08-19 09:07:27 浏览:156
韩国电影集合3小时 发布:2024-08-19 08:36:11 浏览:783
有母乳场景的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2:55 浏览:451
我准备再看一场电影英语 发布:2024-08-19 08:14:08 浏览:996
奥迪a8电影叫什么三个女救人 发布:2024-08-19 07:56:14 浏览:513
邱淑芬风月片全部 发布:2024-08-19 07:53:22 浏览:341
善良妈妈的朋友李采潭 发布:2024-08-19 07:33:09 浏览:760
哪里还可以看查理九世 发布:2024-08-19 07:29:07 浏览:143
看电影需要多少帧数 发布:2024-08-19 07:23:14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