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共卫生 » 公共关系调查

公共关系调查

发布时间: 2020-11-22 14:21:41

公共关系调查的方法主要包括什么

公共关系调查法是指通过企业公关活动情况,公共关系状态的调查来评定公关活动效果的一种评版估方法。权单纯地从一次公共关系工作或活动上看,公共关系调查则具有两种不同的职能,但如果把公共关系工作看成是连续不断的行为,那么公共关系调查所起的作用则是相同的,因为公共关系关系评估结论,正是为后续的公共关系策划提供依据。

公共关系调查法,主要有两种方式:
比较调查法
在一次公关活动前后分别进行一次调查,比较先后调查的结果,分析公共关系活动的结果,这种方法称为比较调查法或对比调查法。
例如:企业的销售额及利润的增减受市场环境和企业内部因素的影响,虽然制约因素很多,不完全是公共关系活动的成效,但在一定时期内借助于公共关系活动的效果还是明显的。假如某企业开展大型展销活动时配合大量的公共关系活动使销售量急剧上升,这时就可以应用对比调查法,从一定时期的销售量、利润率对比说明公共关系活动的效果。
公众态度调查法
在一系列公共关系活动之后,对主要目标公众进行调查了解其对组织评价的变化,分析公共关系活动。

㈡ 公共关系调查的三个主要环节

(1)公关调查的第一个环节是自我形象分析,其中包括组织状态和条件的调查分析、员工阶层的调查研究、管理阶层的调查研究、决策阶层的研究分析。

(2)公关调查的第二个环节是实际形象分析,其中包括公众辨认与分析、组织形象地位测量和组织形象要素分析。

(3)公关调查的第三个环节是形象差距分析,将组织的实际形象与组织的自我形象作比较分析,揭示二者之间的现实差距,指明公共关系工作的目标和任务。

㈢ 公共关系调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组织的基本情况调研
指对组织内部的各种因素的分析,主要是分析组织的政策、活动程序及行为是怎样促成问题的产生和环境的变化的,还包括对组织关键人物的观点和行为的分析,对与问题相关的组织内各部门和单位的活动过程的分析及组织历史等问题的分析。

组织经营状况

创立的时间、重大事件及其影响;经营目标和经营宗旨等

员工队伍情况

人事资料,明星人物,高层领导的有关情况等

[编辑]组织形象调查
组织形象是组织内外公众对组织的整体印象和评价,也是组织的表现和特征在公众心目中的反映。因此,公共关系调查的目的就是以了解组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两项指标为依据。

知名度=知晓人数/调查人数×100%

美誉度=赞美人数/知晓人数×100%

[编辑]组织的公众舆论调研
组织形象调研

1、自我期望形象

(1)组织领导层的经营目标和经营策略调研

(2)组织员工的期望和要求调研

2、组织实际形象

(1)形象地位测定

(2)形象要素的分析

公共动机调研

表现为世界观(信念、理想)、兴趣、意图等形式

活动效果调研

传播效果调研

阅读(视听)率 、认知率 、实效率

组织的社会环境调研
政治法律环境

例如经济合同法、环境保护法、劳动法、广告法、商标法及有关内容

经济环境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制度、经济结构、物质资源、经济发展水平、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等状况

人文环境

指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结构、家庭状况、文化教育水平、生活习俗、社会规范和文化观念等

㈣ 论述公共关系调研的过程

公共关系调研的基本步骤是:制定调研方案、设计调研方法、收集调研资料、处理调研结果。

1.公共关系调查 公共关系调查是指社会组织通过运用科学方法,搜集公众对组织主体的评价资料,进而对主体公共关系状态进行客观分析的一种公共关系实务活动。公关调查作为公关工作程序的基础步骤和首要环节,对组织的整个公关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2.公共关系策划 在完成了调查研究以后,公关活动就进入了制定计划阶段。这是公共关系工作中最富有创意的部分。公共关系策划可以分成战略策划和战术策划两个部分。战略策划指对组织整体形象的规划和设计,因为这个整体形象将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连续使用,关系到组织的长远利益。而战术策划则是指对具体公共关系活动的策划与安排,是实现组织战略目标的一个个具体战役。制定公关计划,最根本的任务就是组织形象的战略策划。在每一次具体公关活动中,公关部门究竟要完成什么任务,首先取决于在计划阶段的形象设计。只有在此基础上,组织才能进一步策划具体的公关活动。换言之,离开了组织形象的战略策划,具体的公关活动就失去了灵魂,变成了一种效益低下的盲目投资,有时甚至会产生负面的效果
3.公共关系实施 计划制定好之后,就进入到了实施阶段。公共关系活动的性质非常复杂,但以传播性活动为主。公关传播的方法很多,要获得的理想的传播效果,首先需要正确选择传播渠道。本节主要介绍一些选择传播渠道的技巧,提高传播效果的经验,传播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障碍及其克服的方法。
4.公共关系评估 公共关系作为现代社会的一项管理方法,应当设计周密,有头有尾。因此,公共关系工作程序的第四步就是对公共关系活动效果的总结评估。所谓总结评估,就是有关专家或机构依据科学的标准和方法,对公共关系的整体策划、准备过程、实施过程以及实施效果进行测量、检查、评估和判断的一种活动。

㈤ 公共关系调查的一般程序有哪些

所谓公共关系调查的程序,一般地讲,指的是对社会组织客观存在的公共关系现象进行科学调查的基本过程。具体地说,它是调查工作的实施阶段。公共关系调查的一般程序可以分为以下五个基本阶段。
1.调查准备阶段。调查准备阶段的工作内容主要确立调查任务、开展调查设计、准备调查条件。
2.资料搜集阶段。资料搜集阶段也称为具体调查阶段,是整个公共关系调查过程中最为重要的阶段。
3.整理分析阶段。4.报告写作阶段。
5.总结评估阶段。

㈥ 什么是公共关系调研

公共关系调研是对企业自身形象的正确评价,是确立恰当的公共关系目标的基础。查研究是企业开展公共关系的先导,是整个公共关系的轴心。不论人们如何表达公共关系活动的流程,调查研究都是举足轻重的。 通过几年来经济体制的改革,政企职责分开,企业已成为独立的经济实体,需要独立处理人、财、物,供、产、销等各方面的关系问题。尤其在当前,以大、中城市为中心的不同规模的开放式网络型经济区域和经济协作联合体正在形成。作为企业,面对这些联合、协作乃至部分活动,都须臾不可离开公共关系。只有搞好公共关系工作,才能有益于联合、协作和竞争,才能确定企业的发展战略,正确评价社会对企业的态度、检验企业采取的政策和程序,实行一系列计划和行动,去赢得公众的了解和信任。因此,作为一个具有公共关系意识的决策者,必须充分认识到公共关系调查的必要性,认识到收集信息的重要。可以说,信息对组织的生存和发展的确是越来越重要了。

㈦ 公共关系调查法的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是公共关系程序的第一个步骤。组织要设计、塑造、树立组织的良好形象,必须对组织在公众中的现有形象有准确的了解,必须能及时、有效、准确地获取组织外部信息,把握公众舆论。因此,必须了解和掌握公共关系调查研究和形象评估的理论和方法。 《美国周刊》有一篇文章这样写到, “在一个富足的社会里,人们都已不太斤斤计较价格;产品的相似之处又多于不同之处。因而,公司的形象就变得比产品和价格更为重要”。这段话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它说明了在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社会里,企业组织之间的竞争已经主要不是产品和价格的竞争,而是组织形象的竞争。谁能在公众心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谁就能赢得更多的顾客,赢得更多的投资者,赢得社会各界的合作与支持。 所谓组织形象,就是社会公众对组织的全部看法和评价。组织形象虽是公众对组织的评价,但其内容却来源于客观事实,它是组织的客观行为在公众心目中的反映。因此要赢得公众的好感,组织首先必须从完善自己的政策和行为着手,再辅之以适度的宣传。这就是所谓的PR=P(90%靠自己努力)+R(10%让人知道)。
例如,一家生产性组织要想获得公众的青睐,首先就要生产出符合公众需要的优质产品,要有热情周到的服务态度,有利于社会的行为,再加上有效的公关宣传,就易于被公众所接受了。组织形象分为组织的自我期望形象和实际社会形象。自我期望形象是公共关系所要达到的目标,而实际社会形象则是公共关系工作的出发点或起点。
1.组织的自我期望形象
2. 组织的实际社会形象
3. 调查评估组织形象的基本方法 公众是公共关系活动的对象,公众对组织的态度和意见是一切公共关系活动的出发点,掌握公众信息是开展公共关系活动的基础。公众调查要获取的信息有:
(1)背景资料。即了解公众的籍贯、住址、文化程度、年龄、性别、家庭状况、经济收入等情况,以便使公共关系工作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2)知晓度资料。了解公众对社会组织基本职能、产品服务、方针政策知晓的情况。
(3)态度资料。弄清公众对组织的产品、服务、政策、行为持何种态度,对产品的质量、性能、技术、价格、包装如何评价,对组织的服务是否满意,对组织的政策和行为是否支持。
(4)行为资料。一定的需求产生一定的动机,一定的动机引起一定的行为。获取公众行为资料首先要了解公众的需求类型和变化趋势,了解影响需求的因素(如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心理因素、文化因素),掌握公众的消费时尚、消费心理、消费模式的变化周期,进而了解公众对组织的产品、服务、政策、行为已经或准备采取什么样的行动。 在一次公关活动前后分别进行一次调查,比较先后调查的结果,分析公共关系活动的结果,这种方法称为比较调查法或对比调查法。
例如:企业的销售额及利润的增减受市场环境和企业内部因素的影响,虽然制约因素很多,不完全是公共关系活动的成效,但在一定时期内借助于公共关系活动的效果还是明显的。假如某企业开展大型展销活动时配合大量的公共关系活动使销售量急剧上升,这时就可以应用对比调查法,从一定时期的销售量、利润率对比说明公共关系活动的效果。 根据塞普尔的理论,人们对社会间各种职业和从事这种职业所形成的生活方式有三方面的需要,即满足生活的需要,满足社会人际关系的需要和满足劳动的各种活动的需要。
在此基础上人会具有三类,十五种职业价值尺度:
一是内在职业价值,是指与职业本身性质有关的价值,如利他主义、独立性、创造性、智力激发、美感、成就和管理;
二是外在职业价值,是指与职业本身性质无关的价值,如工作环境、同事关系、监督关系和变动性;
三是外在报酬,包括安全性、声誉、经济报酬和职业所带来的生活方式等(注:宁维卫:《职业价值观研究述评》,《社会心理研究》)。
这些衡量职业条件的价值尺度既以人的主体需要为前提,同时又结合并渗透了职业活动的特点,因此基本上反映了职业需要的各个方面。
塞普尔设计编制的量表(Work Values Inventory,简称WVI)仍在西方流行。中国学者对原量表进行了修订,本研究就借鉴了宁维卫的调查问卷。基于教师的职业特点,人们又在原来的60个项目中增添了体现教师职业特点的四个职业价值尺度项目,即育人的需要、与青少年接触的需要、休息日多的需要、付出与报酬平衡的需要,其中第一项属于内在职业价值,第二项属于外在职业价值,后两项属于外在报酬。为体现语言的时代性,在不曲解原意的基础上,对量表中的个别项目做了微小的文字变动。 不同教师职业需要的因素分析
首先运用因素分析法来分别了解优秀教师和一般教师对19种价值尺度的评价情况。按照估计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分别可以提取出六个影响优秀教师职业需要的因素和六个影响一般教师职业需要的因素。需要说明的是,被提取的因素都有绝对值较大的因子负荷系数(大于0.50)。通过综合分析影响不同教师职业需要的主要因素,认为:
(1)无论是优秀教师还是一般教师,他们对职业的几个主要方面都有所考虑,并且这些均可以归类为“内在职业价值”,如进取心、自主性、社会贡献、工作性质等;“外在职业价值”,如工作环境、工作地位等;“外在报酬”,如工作稳定性、生活方式、工作优越性等。这基本符合塞普尔的职业价值分类,同时也说明了测量的效度是可靠的。
(2)优秀教师和一般教师在考虑职业各方面的需要时存在一定的差异。概括地讲,优秀教师与一般教师比较起来,在考虑职业的外在价值和外在报酬的同时,更加注重职业的内在价值。这表现在优秀教师提取的几个主因素中,有三项集中概括了职业的内在价值,即进取心、社会贡献和育人的工作性质;而一般教师关注较多的则是包括生活方式、工作条件、工作稳定性、工作地位等在内的四项关于职业的外在价值和外在报酬。
在上述结论的基础上,人们又进行了教师与各职业价值尺度之间的两因素的独立性检验。从结果中可以看到,优秀教师和一般教师的态度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他几方面的差异则不显著。
结合前面的已有结论,可以进行如下分析:
(1)优秀教师比一般教师更需要在工作中体现出自我的独立性。这主要表现在,优秀教师大都比较注重能够在工作中独当一面,坚持自己的想法,并支配自己的工作。这个结论与中国学者白益民等进行的教师个性与教学成效的相关研究得到的结论是一致的,即高成效教师个性的共同特征中“独立性”处于中上水平。
(2)一般教师与优秀教师更需要工作具有稳定性。这主要表现在,一般教师比优秀教师更加注重工作的安定程度,他们希望工作稳定、有保障,不愿失去工作。由此人们可以推知,许多教学成效一般或较差的教师虽然因为种种原因不钟爱于教育工作,但是为了拥有一份在竞争日益白热化的社会中仍具有较大稳定性的工作,他们中有很多人宁愿持一种非积极的态度留在教育岗位上。如此,他们是很难取得高成效的教学成绩的。
(3)优秀教师比一般教师更需要拥有自我的生活方式。这主要表现在,优秀教师大都比较向往下班后能从事自己喜欢和爱好的业余活动,能拥有一种快乐的生活方式,这反映了优秀教师们所具有的非常积极的人生态度。虽然他们为取得高成效的教学成绩花去了许多课余时间和精力,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对高质量生活的向往。
(4)一般教师比优秀教师更需要良好的监督关系。这主要表现在,一般教师都非常渴望在工作中能遇上可以依靠的公正领导,他们认为拥有一个关怀、体贴、能常倾听意见的领导是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人们认为,这与优秀教师具有较强的独立性是不无关系的。他们大多认为,要顺利地展开教学工作并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成效,有好的领导做后值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在于一线教师的个人努力。没有教师自身的高素质和兢业爱岗的师德,高成效的教学是无从开始的。
(5)优秀教师比一般教师更需要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这主要表现在,优秀教师希望在日常工作中能进行丰富的想象,创造一些新东西,并能实现自己独特的想法。因为新事物的诞生或对新思想的推广往往不能循规蹈矩,机械地照抄、照搬已有的教学经验和理论是不利于教学的改革以及创新的。现代的优秀教师之所以优秀,并非因为他们是最好的教书匠,而是因为他们是工作的有心人,能在教学中大胆创新,锐意进取,在同样的空间和时间里取得比别人更突出的教学成效。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创造性是一名优秀教师必须具备的特质,而这也恰恰是一般教师所欠缺的。
(6)优秀教师比一般教师更热衷于教育工作。这主要表现在,优秀教师乐于通过自己的言行影响、造就和感召他人,他们需要通过培育人才获得一种成就感。赫兹伯格的双因素需要理论告诉人们,教师职业所具有的特定工作内容和工作情感才是调动教师积极性的主要源泉。教书育人,通过自己的言行影响和造就下一代是教育工作不同于其他职业的主要特点。而乐于从中获得成就感并非是所有教师都具有的心理。正如调查结果显示的那样,不同的教师在对“育人需要”这一尺度进行评价时有很大差异,优秀教师比一般教师更加热爱教育工作。
不同教师职业需要满足程度的差异分析
(1)在优秀教师中选择满足程度“极高”的占6.0%,“高”的占28.8%,两项累计百分比为34.8%,可以说,有超过3/1的优秀教师认为教师这一职业能很好的满足自身的职业需要;而一般教师中选择满足程度“极高”的仅占3.9%,“高”的占19.2%,两项累计百分比只有23.1%,一般教师中只有少部分教师感觉自身的职业需要能从教师这一职业中得到很好地满足。优秀教师与一般教师在教师职业对自身职业需要的满足程度这一问题的态度上存在显著差异。
(2)从调查数据中可以明显地看到,无论是优秀教师还是一般教师,他们中都有占绝对多数的人(59.1%的优秀教师和76.9%的一般教师)认为教师这个职业能在一般程度上满足自身的职业需要。
(3)优秀教师中有少部分人认为教师这个职业不能很好地满足自己的职业需要,这表现在有约占6.1%的优秀教师选择满足程度“低”,而同时调查结果却显示一般教师中没有人在这个问题上持明显的消极态度。
对一名教师来说,能在自己从事的职业中满足自身的职业需要是一件重要的事情,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师的教学成效。由此人们可以进行如下讨论:需要和认知有关。人们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会产生一系列不同情绪和情感的体验。如果人的需要得到满足,便会产生愉快的感觉和心理满足的体验;如果不能满足,便会产生失望和不快之感。同时,人的需要是人的积极性的内在源泉,人的积极性就表现在满足需要的过程中,是人的积极性的根本动力。所以,一些教师因为比较注重职业的内在价值,并且认为教师这一职业能比较好地满足他们的职业需要,他们就会有良好的内心体验,其职业行为也因此会比较积极。他们大多对工作的满意度较高,工作稳定性也较大,能坚持不懈地钻研业务,全力以赴地做好教学工作。对教学给予的专注和特别的努力程度往往使得他们的教学成效高于其他教师。与此同时,较高的教学成效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强化教师有效且积极的职业行为,从中所获得的内心体验也会更加愉悦,其具有的职业需要就随之被进一步满足,并可能产生新的更高水平的职业需要,对自己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反之亦然。
当然,绝对和机械地解释职业需要和教师一系列职业行为中的积极与消极表现以及职业需要与教学成效的相互关系,在辩证唯物主义看来是不准确、不完备的。一方面,一些教师虽然自身的职业需要通过教师这一职业得到了基本满足,但却不一定取得高成效。随着教师地位、待遇的不断改善,人们越来越发现教师职业外在条件的优越性。然而对这些职业的外在需要的满足是不能从根本上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另一方面,在教师职业需要的现实化过程中,人们应看到教师的职业需要在暂时还没有被充分满足的条件下是可以做出一些适应与调节的。因为需要本身要作用于行为,其间还有理性的处理过程,即经过思想动机的过滤和加工,这表现为“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其中明显的是意志与情绪的中介作用。教师的情绪反映了一定需要满足的程度,表现为满意愉快与失望冷淡的不同状态,影响教师的从业心境、职业的安定与职业转迁。但是不满足不一定就出现低情绪,因为一种情绪的产生不是必然的,而是可控制的,教师的意志可以对需要满足障碍引起的消极因素进行约束与克制,在教师的动机矛盾中进行积极的思想引导。因此,配合教师需要的现实化,教师的思想工作是大有可为的。

㈧ 什么是公关调查

关活动特别是大型公关活动往往耗费很多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一个新产品在中心城市的上市传播费用,一般都在百万元以上。为什么要进行这样大的公关投入?为了企业的传播需要,为了建立品牌的知名度、认知度、美誉度,为了更多的目标消费者去购买他的产品,这就是新产品上市公关活动的目标。没有目标而耗费巨资做活动是不可取的,目标不明确是不值得的。笔者遇到一些保健品企业,看到同行做节日公关活动,他也要做,而且要求活动规模更大、规格更高、发稿更多,但说不清楚为什么要做,要传播什么样的卖点、概念,没有设立目标。有的企业做公关活动,设定了不少目标,比如,提高知名度、美誉度,促进销售等,但是没有量化(提高知名度、美誉度的百分比,促进销售的货币额度),方向模糊,错把目的当目标。目标一定要量化,它不是希冀式的观测,而是指日可待。只有量化目标,公关活动策划与实施才能够明确方向,才会少走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国内不少公关公司做公关活动,因缺乏公众研究意识或公众研究水平有限、代理费少、时间紧等原因,省略公众调查这一重要工作环节已是司空见惯的事情。想一个好的点子,找一个适当的日子就可以搞公关活动,这是某些所谓“大师”的通病,笔者对此不敢苟同。“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只有摸清自己的优劣势,洞悉公众心理与需求,掌握竞争对手的市场动态,进行综合分析与预测,才能扬长避短,调整自身公关策略,赢得公关活动的成功。公关实践表明,公关活动的可行性、经费预算、公众分布、场地交通情况、相关政策法规等都应进行详细调查,然后进行比较,形成分析报告,最后作出客观决策。成都某公司由于缺乏政策调查,不了解航空管制法,在距离机场较近的地方举办庆典活动,放了烟花,导致本应在成都降落的飞机在其它城市迫降,民航公安机关迅速取缔该活动并作出严励处罚,活动中途流产。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

㈨ 公共关系调查的主要内容有( )

公共关系调查的主要内容有组织的基本情况调研、组织经营状况、创立的时间、重大事件及其影响;经营目标和经营宗旨等。

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价值。针对性和实用价值是调查报告的灵魂,对任何一个组织而言,需要了解和掌握的各种信息是十分广泛的,应该说内容越多越好,但是,每项公共关系调查都有相应的目的,公共关系调查报告要围绕本次调查的目的要求,针对所要解决的问题来展开报告的写作,以体现调查报告的实用价值。

调查报告的针对性主要包括两方面:首先,撰写公共关系调查报告必须明确调查的目的。任何调查报告都是目的性很强的,无论是为了解决某一问题,还是为了说明某一问题。

撰写调查报告时必须做到目的明确,有的放矢,围绕主题展开论述,要防止东拉西扯,分散视点,淡化主题。其次,必须明确调查报告的阅读对象。

(9)公共关系调查扩展阅读

公共关系调查报告的针对性越强,反映的相关信息内容就越具体,为制定对策提供的信息就越充分,对决策者拟定或出台有关决策方案的指导性就越强,公共关系调查报告的实用价值就越大。

所以,公共关系调查报告的针对性和实用价值是密不可分的,要提高公共关系调查报告的实用价值,就必须在调查中和撰写报告时注意强调其针对性的特点。

数据准确,真实客观。公共关系调查报告另一个突出的特点,是要通过大量的调查材料和确凿的数据、典型事例,来说明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发展,反映组织形象的变化和现状,找到组织存在的问题,寻求公众的社会需求。撰写报告时要避免主观臆造,既不能夸大和缩小实事,也不能对材料各取所需,张冠李戴、移花接木。

热点内容
影视转载限制分钟 发布:2024-08-19 09:13:14 浏览:319
韩国电影伤口上纹身找心里辅导 发布:2024-08-19 09:07:27 浏览:156
韩国电影集合3小时 发布:2024-08-19 08:36:11 浏览:783
有母乳场景的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2:55 浏览:451
我准备再看一场电影英语 发布:2024-08-19 08:14:08 浏览:996
奥迪a8电影叫什么三个女救人 发布:2024-08-19 07:56:14 浏览:513
邱淑芬风月片全部 发布:2024-08-19 07:53:22 浏览:341
善良妈妈的朋友李采潭 发布:2024-08-19 07:33:09 浏览:760
哪里还可以看查理九世 发布:2024-08-19 07:29:07 浏览:143
看电影需要多少帧数 发布:2024-08-19 07:23:14 浏览:121